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铁翼下的“长矛”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长矛 铁翼下

长矛是人们所熟知的古代冷兵器,“长柄,有刃,用以刺敌”。豹头环眼的猛张飞手提丈八长矛的八面威风便衬托出长矛在短兵相接的战争年代先声夺人的气势。审视今日交战的兵器,其性质有如古时一般。驾铁翼战鹰一飞冲天的飞行员,不就是当年披坚执锐的壮士?翼下挂载的空空导弹,正是延长的与敌作战的长矛!

空空导弹在近代空战中已屡见不鲜,说其类似长矛,但比长矛要“长”了很多,其射程可达上百千米以上。它可装载核弹药,对敌方进行毁灭性打击。它从飞机上发射,用来攻击空中或地面目标,是歼击机的主要作战武器,在现代歼击轰炸机和强击机上也多有装备。与地地、地空导弹相比,空空导弹具有反应快、机动性能好、尺寸小、重量轻等特点。与旧时空战的航炮相较,则其射程远、命中精度高且威力强大更是显而易见了。将它与机载火控系统、发射装置和检查测量设备有序的组合起来,便构成了现代空空导弹武器系统。

空空导弹是一种战术导弹,要在发射后能够追击较远距离的目标,且具有灵活的机动性以拦截战机的规避,还要在适当的距离能够及时引爆并摧毁敌机,完成这些功能绝非易事,需要多个复杂系统的配合。

空空导弹主要由制导控制装置、战斗部、动力部和弹翼等部分组成。导弹在截获目标并满足其他发射条件后被发射,脱离载机,火箭发动机工作一定时间后便停止工作,导弹进入惯性飞行段。在飞行过程中,制导系统不断测量、计算目标与导弹的相对位置,由偏差形成控制信号,使舵机工作,操纵舵面偏转,控制导弹飞向目标。当导弹接近目标并符合引信工作条件时,引信引爆战斗部,毁伤目标。导弹的制导方式不同,控制信号的形成方式也有所不同。红外寻的制导是把探测到的目标热辐射变换成电信号,经放大,选频与基准相位信号比较,得到误差信号,形成控制指令的。雷达寻的制导是导弹上的雷达接收目标回波信号,进行计算判断,形成控制信号。这种制导根据雷达发射机的所在位置不同分为主动、半主动两种。主动式的雷达发射机装在导弹上,半主动式的雷达发射机装在载机上,由载机负责提供目标数据。复合制导通常由两种以上的制导装置引导导弹飞行,弹道初始段一般采用程序控制或惯性制导,中段为半主动雷达制导,末段则改为主动雷达制导方式寻的。

空空导弹按攻击方式分为格斗导弹和拦射导弹。其中格斗导弹是以攻击目视距离内的目标为主的导弹,又称近距格斗导弹。多采用红外寻的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管”的特点。其导引头的跟踪范围和跟踪角速度大,机动能力强,能对目标实施全向攻击,最小发射距离为300~500米。迎头攻击时,最大发射距离可达1 8~25千米。拦射导弹有中距、远距拦射导弹之分。中距拦射导弹的最大发射距离从25~100千米不等,多采用半主动雷达寻的制导。远距拦射导弹采用复合制导,可由载机在距目标100千米以外连续发射数枚,攻击不同方向的数个目标。拦射导弹与载机上的脉冲多普勒雷达火控系统相配合后,具有下视、下射能力,能攻击超低空飞行的飞机和巡航导弹,有的还兼有近距格斗的本领,可用于全高度、全方向、全天候作战。

1944年4月,德国首先研制成功了X-4型空空导弹,供战斗机拦截敌方轰炸机编队时使用,开创了这一新型航空武器应用于空战的历史先河。这种空空导弹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并具备了空空导弹的主要技术特征。它由飞机进行发射,能够自动导引,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等。当时这些完全属于高新科技的技术一经投入使用,便名声大噪,迅速被公认为跻身世界最先进武器行列的新宠。但即使拥有了如此强大的武器,也无法挽救德国法西斯注定灭亡的命运。

纵观半个多世纪以来,航空技术突飞猛进,空空导弹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研制、退役与在役的空空导弹已经多达百种型号以上,累计生产量也已超过20万枚,可谓战术导弹中的庞大家族。其型号虽至今仍层出不穷,但在技术上划分,空空导弹的发展经历了明显的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那时的空空导弹只能对机动性能比较差的亚声速轰炸机实施追尾攻击,射程约为2~6千米,其典型的型号主要有美国的“响尾蛇”AIM-9B和前苏联的AA—1导弹。第一代空对空导弹攻击能力比较差,仅比航炮略为强些,所以,当时国内甚至流传“导弹不如炮弹,空中还靠拼刺刀”的说法。

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被称为空空导弹发展的第二个阶段。超声速轰炸机的出现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促使空空导弹的射程、过载能力、适用的高度和速度都有很大提高。制导规律普遍采用比例导引,使得导弹具有一定的拦射和全天候作战的能力,主要代表为美国的“麻雀”A1M-7E导弹,英国的“火光”导弹等。虽然这类导弹的攻击包线有所扩大,但是在越南和中东战争中的使用结果证明,这类空空导弹的能力尚不足以用于攻击高速度、大机动飞行的目标。但其涉及到的基本技术已经奠定了发展中程拦射空空导弹的必要基础。

第三代红外制导方式的空空导弹中,典型产品是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装备的美国AIM-9L“响尾蛇”、以色列的“怪蛇”3等导弹。它们采用了激光或无线电等主动近炸引信,能够实现全向攻击,虽然它的攻击区扩展到后半球,但后向攻击距离仅2~3千米,实战使用意义并不大,而侧向攻击能力确实得到很大的提高。

20世纪90年代,改进的红外空空导弹(俗称“三代半”)相继被开发出来,如美国的“响尾蛇”AIM-9M导弹和俄罗斯的P-73导弹。它们采用扫描探测技术或红外多元探测技术,数字处理技术、激光主动近炸引信或无线电主动引信,实现了对目标的全向攻击,同时具有抗红外干扰的能力。“三代半”红外制导空空导弹主要用于歼击机的空战格斗,在多次局部战争中显示了它们的作战威力。在20世纪90年代,改进后的第三代红外空空导弹已经广泛投入使用。近几年,虽然发达国家已经推出第四代红外空空导弹,但由于“三代半”导弹的价格比第四代红外型空空导弹便宜很多,能够抗住红外诱饵干扰弹,制导精度高,对目标的毁伤能力相当强,性价比很高,所以“三代半”红外空空导弹目前仍然是各国空军的主战武器。

进入新世纪初期,新一代空空导弹开始陆续投入使用。它们以其优异的作战效能赢得行家的瞩目,大有“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之势。典型的第四代红外空空导弹产品有美国AIM-9X、欧洲的ASRAAM和IRIS-T、以色列的“怪蛇”4/5等导弹。这类导弹由于采用了红外成像探测、发射后截获和推力矢量控制等方面的技术,因而具有良好的跟踪、抗干扰性能以及很高的机动性和灵巧的发射方式,攻击区域有很大扩展,具备了对付第四代歼击机的格斗能力。

获得成功的第四代雷达型空空导弹有美国的AIM-120导弹、欧洲的AsRAAM

导弹(先进中距导弹)、以色列的DERBY导弹、俄罗斯的R-77导弹和法国的MICA导弹等。这类导弹外形为正常式气动布局,采用了指令、惯性制导和雷达主动末制导的复合制导方式。嵌入式弹载计算机中装定了复杂的软件系统,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能够超视距全向攻击目标,并且具有多种抗干扰措施和灵活的发射方式,具有对付多种飞机的拦截能力,显然是今后一段时期的空战“杀手锏”。

我国的空空导弹事业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未,是从零点开始起步的。当时西方发达国家对国内的技术封锁还很严重,国内物质条件匮乏,科学技术也相对落后。但从那时开始,我国导弹工作者从仿制,改进,改型,逐步走上了今天自行研制的道路,虽一路荆棘,但回首看来,硕果累累!截至目前,曾研制和实验了雷达制导和红外制导多种引导方式,包括霹雳系列在内的几十种型号的空空导弹,设计制造水平已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成为为数不多的具备可设计生产优异性能空空导弹的国家之一。其中现役PL-8(霹雳_8)型空空导弹早已成功装备部队,以其出色的表现赢得世界赞羡,进一步坚固了我空中长城!

霹雳-8是一种红外寻的制导的导弹。可以普遍挂载于我军现役的歼7、歼8和歼轰7等各型战机上,该弹具有全向攻击能力,以操作方便、维护简易、性能优良、可靠实用而著称。尤为称道的是霹雳-8导弹弹体所设定承受的最大过载高达35g,所以该导弹可以在高速运动的情况下准确拦截做大机动规避动作的敌机,是一种令敌望而生畏的空战格斗武器。

空战需求促成了空空导弹的产生,随着飞机性能的提高和作战环境的恶化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又促进了空空导弹的向前跨越式发展。从空战的角度出发,都希望空空导弹能够在各种距离、方位、气候和高度情况下发射后对目标进行高精度的自动打击,然而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对导弹研制的要求,还有待于在导弹现有的各类技术上进行不断创新。

展望新型的空空导弹,使用多模式配合共同工作的制导系统势在必行,制导与引信的一体化技术,也将显著提高其摧毁目标的性能;在对导弹全距离,全方位发射的要求下,导弹发动机远程推进技术也需达到更高的水平。一言以蔽之,科技的不断进步才可使导弹更新换代以满足战争需求。

现代战争中,谁掌握了制空权,谁就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铁翼下的“长矛”——空空导弹显然是这其中的关键因素,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加完善的导弹体制必将呼之欲出,让我们拭目以待这空战利器的新貌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