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波兰的“德拉贡战车”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波兰 战车 德拉


打开文本图片集

熟知欧洲历史的人们常说,波兰这个国家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悲剧,而悲剧根源并非外部列强的侵扰,而在于其统治阶层对自身定位的荒谬。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复国之初,波兰就想借着大战刚刚结束,德国一片混乱,俄国混乱兼内战的机会,尽量扩大自己的地盘,历史上是我的我要,不是我的我也要,能抢多少是多少。而自1921年的华沙战役中侥幸获胜后,波兰的国家命运又始终掌握在一群眼光短浅、毫无远见而又自大傲慢的“上校们”手中,形成了相当专制的所谓“萨纳奇政体”。尽管话有些难听,但从历史的观点来看,不得不说波兰人真的具备一种能力,那就是“波兰的历史,就是一只金丝雀野心勃勃要吞下两只虎视眈眈的猫(俄罗斯和德国)的历史”。这些头脑僵化、冥顽不灵的“上校们”很好地继承了这种“能力”,结果使刚刚复国的波兰在复杂的欧洲局势里陷于被动。然而,凭借一种军人的本能,“萨纳奇政体的上校们”既便是用他们那颗不甚敏感的大脑也能想到,随着苏德两国国力的逐渐恢复,波兰在将来的某一时刻,可能还是要充当那块“垫脚布”的角色——不论汉斯(德国)还是伊万(俄罗斯),出门时都要踩上一脚。

为了避免这种宿命式的悲剧再一次发生,缺乏梅特涅或者是维特这类均势外交大师的波兰“上校政府”选择了最简单的办法——武力威慑。因此,在两次大战间的“20年休战期”中,波兰一方面依靠法国的支持,硬撑着建起了一支号称欧洲第4强、与自身国力严重不符的庞大武装力量,并肆意欺凌身边弱小的邻国;另一方面,统治波兰的军人们也着手建立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希望能够为贫弱的波兰提供一定的军事“造血”能力,C4P/Wz.34半履带车便是这样大背景下的产物。

研制背景

从战略角度讲,1921年3月18日,《波兰与俄罗斯和乌克兰和平条约》也就是《里加条约》的签署,使波兰的政治家、军官和知识分子们深信:军事和战斗上的利害关系应永远重于战略和政治因素。而从纯军事角度来看,对苏作战的胜利使波兰军方得出进攻是达到战略目的的有效作战形式的结论,认为防御不是合理的作战方法。另外,历史上游牧民族的征服者们在波兰平原上纵横驰骋的骑兵对波兰人影响甚深,因而他们对机械化战争所使用的坦克兵、空军、无线电联络等极少关心。波兰人认为骑兵是达到决定性目标的机动手段。显然,波军统帅部被一颗“骑兵的心灵”所占据。不过,虽然“骑兵的心灵”始终主导着波军的建设重心,整个波军实际上是一支以几个骑兵军团为核心的武装力量,但高速发展的技术和工业革命不可能不对这个古老的兵种产生影响,结果作为加强战斗力的一种手段,波兰骑兵也不可避免地开始了自己的机械化变革。

骑兵的战场价值在于机动性而非火力,但如果重型支援火力能够实施伴随机动,则骑兵的战斗力必然成几何级数增长,这是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因此一辆性能优良的炮兵牵引车对机械化战争时代的骑兵自然尤为重要。波兰自上世纪20年代末期进口了法国“雪铁龙”Citroen-Kegresse B2 10CV/P4T/P14/17/19系列半履带车,军方认为这些车辆是有效的牵引/运输车辆,对其服役表现评价甚高。由于数量有限,只有部分“雪铁龙”半履带车被分配给骑兵部队试用,“德拉贡战车”(即“龙骑兵”战车,因“雪铁龙”半履带车主要服役于法国骑兵部队而得名)的数量明显不敷使用,于是波兰在1933年9月向法国申请购买更多的Citro e n-Kegresse P14/17/19,所需款项主要由法国以军事援助的方式支付。但遗憾的是,由于遭遇世界性经济大萧条的重创,法国已经无力为波兰提供更多军事援助,再次进口“雪铁龙”半履带车成了可望不可及的奢望。结果,波兰军方只能将目光转向国内,寄希望于波兰自己的军事工业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和老牌列强相比,作为一个落后的农业国波兰基础工业自然谈不上如何雄厚,但却也并非一穷二白。就汽车制造业而言,从1932年起,波兰中央汽车厂(CWS)就引进了意大利菲亚特621的2.5吨卡车技术,进行特许生产,年产量达900辆,作为波兰军队的制式装备大量装备部队,并有一部分出口到中国。由于CWS已经吃透菲亚特621的技术,因此当波兰国防部就骑兵火炮牵引车向国内厂商招标时,CWS很快就拿出了一个以菲亚特621为基础的半履带式方案。

CWS的半履带车方案实际上是一个大杂烩,主体以菲亚特621为基础,包括车体大梁、发动机、前桥、转向系统、驾驶室等均原封不动予以保留,但后桥、传动系统、变动箱却取自Citro e n-Kegresse P14/17/19,至于履带式行动部分则来自“维克斯E”轻型坦克(“维克斯E”轻型坦克的波兰国产型号被称为7TP)。客观地说,这种拼凑方式对缺乏设计经验的波兰工程师来说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特别是取自“维克斯E”轻型坦克的悬挂系统显著提升了菲亚特621车体的越野性能。这种悬挂系统使用了当时非常新颖的平衡式扭杆结构,前后两组负重轮被分别装于前后平衡吊臂两端,当一组负重轮压到突起的物体向上运动时,它会通过弹簧让另外一个平衡吊臂上的负重轮向下运动,从而达到增加上下行程、提高越野性能的目的。不过,CWS的工程师们在将这种悬挂装置移置到菲亚特621卡车上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后面一组连接在板簧上的小直径负重轮被一个兼作诱导轮的大直径负重轮所代替,目的是尽量缩短底盘长度。尽管这种悬挂装置在性能上不如同时期的“克里斯蒂”悬挂装置,但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还是非常先进的,它显著改善了车辆越野性能。另外,半履带版菲亚特621还延用了“维克斯E”的高强度锰钢履带,其寿命长达5000千米,远远超过了使用橡胶钢丝履带的Citro e n-Kegresse P14/17/19系列半履带车。

生产情况与主要型号

首辆半履带式菲亚特621样车于1935年初下线,经过了近1年的严格测试后,这种奇特的波兰产半履带车,被军方赋予Wz.34的制式编号,并指定由位于华沙的CWS工厂进行量产,大量装备波军。从1936年2月到1939年9月,CWS共生产了400辆菲亚特621,南斯拉夫和希腊也曾表示对这种车辆具有浓厚兴趣,不过从来没有进行真正的交易。

作为一种越野机动平台,Wz.34用途非常广泛。基本型的Wz.34自然是作为越野运输车使用,包括驾驶室在内的车身与波兰产菲亚特621完全一致,木制车帮充满了那个时代的典型特征,再加上由帆布式车篷完全封闭起来的后车厢,这一切可以让我们很容易将这种最普通的

Wz.34识别出来。野战工程车则是Wz.34的另外一种常见型号,其最显著的识别标志是全帆布顶蓬的驾驶室与后车厢(甚至驾驶室车门都是帆布制),以及加高并能侧向打开充当工作平台的车帮,这使它在同时代的车辆中显得独树一致;至于野战救护型的Wz.34同样令人兴趣十足,该车除了全金属的“闷罐”式救护舱外(除了2名医护人员,还可以容纳8名轻伤员,或4名重伤员),大大的红十字标志让人们对其用途一目了然(截止1939年,共生产了50辆这种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军用救护车,这些车辆并不归波兰军队所有,而是属于波兰红十字会)。

Wz.34最重要的型号是主要为骑兵部队生产的C4P机械化炮兵牵引车。该车虽然产量不高(约80辆,其中至少有15辆由基本型的Wz.34改装而来),但却有效填补了波兰骑兵因没有获得Citro e n-KegresseP14/17/19而留下的装备空白,基本实现了当初的研制意图。C4P机械化炮兵牵引车有早期型与后期型之分。早期型C4P采用了开放式车厢与半开放式驾驶室设计(帆布顶蓬),后车体较短,两排面对面的横向条凳只能容纳一个4人炮组;除了专用的火炮牵引钩外,后期型的C4P基本类似于普通的Wz.34,但后车厢仍然较短,两排纵置条凳能够容纳一个6人炮组(士兵们的脚下通常堆积着随车弹药箱)。此外,还有一种特别的、专门用于牵引高射炮的C4P需要提及,这种C4P牵引车实际上与后期型C4P差别不大,区别仅仅在于后车厢较长以便有足够的空间来存放至少一个基数的高炮弹药。

服役情况

根据波军最高统帅部的指示,大部分Wz.34/C4P都将集中在2个装甲机械化旅、1个机械化炮兵团、1个独立机械化炮兵营间进行分配,目的是弥补法制Citro e n-KegresseP14/17/19系列半履带车数量上的不足,并逐步取而代之。不过,直到战争打响这个目标也没能完全实现。

这其中波兰第1机械化炮兵团的情况非常有代表性。第1机械化炮兵团当时的驻地为西乌克兰利沃夫附近的斯特雷,全团共编有1轻1重两个炮兵营以及3个防空火炮/探照灯连,其中轻炮营由2个装备施耐德Wz.97 75毫米榴弹炮以及1个装备斯科达Wz.14/19P 100毫米榴弹炮的炮兵连组成,重炮营则由2个装备施耐德Wz.78/09/31120毫米榴弹炮的炮兵连组成。1936年年底,首批20辆Wz.34/C4P开始进入波兰第1机械化炮兵团服役。但随着Wz.34/C4P的服役,第1机械化炮兵团形成了更为令人头疼的装备混编局面——火炮口径从75毫米到155毫米共有4个口径,火炮牵引车法制Citro e n-Kegresse P14/17/19与国产新型C4P基本上各占一半,运输车辆则是Wz.34与菲亚特508/518/621兼而有之。

按照原定计划,作为波兰最高统帅部直属预备队,第1机械化炮兵团将从1937年6月开始淘汰老式火炮,换装带有橡胶轮胎的新式炮架,并将牵引车统一为Wz.34/C4P,以减轻后勤压力。可惜对欧洲局势的错误判断使波兰政府产生了一种不切实际的盲目乐观,结果军队的现代化进程始终拖拖拉拉,第1机械化炮兵团的换装计划实际上只停留在纸面上。到了1939年7月,波兰统帅部开始实施全面动员,第1机械化炮兵团在紧急扩编为3个营后(增加了一个装备施耐德Wz.23 105毫米以及Wz.17 155毫米榴弹炮的重炮营),全团被拆散分别配属给不同的战役集群:第16机械化炮兵营转归波兰陆军第10装甲机械化旅,第2机械化炮兵营转归华沙装甲机械化旅,第6机械化炮兵营转归克拉科夫集团军。然而,这时全团的主要牵引车辆仍然是法制Citroe n-Kegresse P14/17/19与国产新型Wz.34/C4P混编的状况,其中各型Wz.34/C4P的数量约57辆,还不到编制规定中的2/3。

结果,第16机械化炮兵营在离开斯特雷驻地时才通过调换的方式装备了清一色的Wz.34/C4P(18辆),第2机械化炮兵营则接收了第16机械化炮兵营替换下来的全部法制Citro e n-Kegresse P14/17/19,剩下的Wz.34/C4P则分散于第6机械化炮兵营和3个防空炮兵连。

当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德军全面进攻开始时,波军总参谋部对德作战的总指导思想是:“要促使西方国家在战争一开始即自动地行动起来,从而开始就将波德战争变为德国同西方国家和波兰同盟之间的战争。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方能期望取得完全和彻底的胜利”。本着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指导思想,波军主力基本临国境线部署,临边境线展开了6个集团军和1个独立战役群。结果,当德国“秃鹰”们已经大肆横行于波兰的天空时,临时配置给各战役集群的原第1机械化炮兵团第6机械化炮兵营与第16机械化炮兵营却还处于向边境集结地域的远程拉动过程中。于是,这两个宝贵的机械化炮兵营的命运被注定了——在反复空袭下损失惨重,没有发挥太大作用便被德国人“包了饺子”,大部分Wz.34/C4P战损或成了德国人的战利品,只有原第1机械化炮兵团的第11高炮连装备的28辆Wz.34/C4P参加了华沙保卫战。

Wz.34/C4P在波兰第1机械化炮兵团中的装备服役情况只是一个缩影。另有大约90辆Wz.34/C4P半履带车服役于波兰仅有的两个装甲机械化旅,即第10装甲机械化旅以及华沙装甲机械化旅。按照编制要求,两个装甲机械化旅的每个坦克连(装备“维克斯E”或是7TP)维修排都装备有2辆Wz.34工程维修车,旅炮兵营则装备有21辆Wz.34/C4P。此外,还有少量Wz.34服役于装甲列车部队,执行野战维修或是弹药运输任务,其中一些Wz.34进行了特殊改装,以适应轨道行驶。剩下的200余辆Wz.34则分布于波兰军队的各个骑兵部队,使这个古老的兵种踏上了机械化之路。但遗憾的是,随着华沙的陷落,波兰战役宣告结束,这种风格独特的波兰国产半履带车的历史也随之完结,只有少数几辆幸存到了战后。

结语

两次大战间,波兰在国产武器装备的研制上也算小有成就,从文中的Wz.34/C4P半履带车到TK、7TP轻型坦克以及名气更为响亮的PZL P11战斗机,一连串世界先进水平的“波兰造”,令这个国家对自己的实力有了些许虚幻的飘飘然,然而极端恶劣的地缘形势与笨拙的外交策略最终还是葬送了这个国家。这或许与武器无关,也与军队的数量、部队的士气无关,只与一个古老的真理有关——“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