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华第一装甲车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装甲车 中华

20世纪50年代,苏联和美国军队相继装备导弹核武器,对我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当时的各种核试验表明,坦克和装甲车辆是陆战武器装备中对核武器防护能力最好的装备。1958年底,我国已经研制成功了59式中型坦克,但是,步兵装甲战斗车辆仍是一项空白。为适应核威胁条件下反侵略战争的需要,提高我军装甲机械化部队在核条件下的步坦协同作战能力,我国决定自行研制履带式装甲输送车,于是一场打造“中华第一装甲车”的会战拉开了序幕。

“大跃进”的设计在现实中显出几分苦涩

1958年,时值我国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大跃进”运动。7月,国务院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分析了核生化条件下反侵略战争的形势及对装甲装备发展的影响,并指出:为很好地适应反侵略战争的需要,坦克部队必须装备装甲输送车及其他特种作战车辆。在会议形成的《关于对当前科学研究工作几项跃进措施的决定》(以下称《决定》)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发展我国装甲输送车及特种车辆的问题。鉴于我国在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的研究和制造方面还是空白,《决定》要求将这项研制任务作为尖端技术组织攻关,争取在1959年10月1日前完成样车试制,1960年定型并投入生产。同时,《决定》还明确了装甲输送车的主要战术技术性能,要求该车既能在北方平原地区使用,也能适应南方水网地区作战的需要,其底盘可以发展为中型火炮牵引车、坦克修理工程车等车辆,部分零部件要能与轻型坦克通用,便于工业化生产,降低成本。《决定》还特别指出,该车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由当时的一机部五局抓总,生产59式中型坦克的坦克制造厂承担试制生产任务。后来考虑到该厂刚刚完成建设任务,设计能力不足,有关部门调集了当时军委装甲兵的装甲兵技术部、军事工程学院、一机部30所及60所的人员参加设计工作,并请苏联专家指导。

研制任务下达后,一机部五局所属的30所首先承担了装甲输送车的总体方案设计。根据《决定》中关于该车要努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大跃进”要求,科研人员提出了采用液力传动装置、液气悬挂装置、新型卧式发动机等当时最先进技术的全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总体方案。与此同时,军事工程学院也提出了可变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总体设计方案。

两套总体方案完成后,有关部门于1958年8月初召开会议,对两个方案进行认真研究。研究中专家们认为,考虑到当时国内的工业水平,可变履带式装甲输送车由于可变履带结构过于复杂,短时间内难以攻克,因此,该方案难以满足尽早拿出样车的要求;全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总体方案立足于国内技术水平的现实,比较切合实际,是较为可行的方案。经过反复研究和论证,专家们决定采用全履带式装甲输送车总体设计方案,但同时考虑到液力传动装置、液气悬挂装置、卧式发动机和筒式液压减振器等部件技术要求很高,国内难以在短时间内研制出来,因此,决定予以简化。最终,该车的实。最终,该车的实际设计工作是在设想的“先进性”与现实的可能性相结合的前提下进行的。

为加强研制力量,有关部门决定由某坦克制造厂、一机部30所和军事工程学院共同组成联合设计组,并在装甲兵技术部、一机部五局和苏联专家的指导下进行设计,车辆的设计代号为58-72。设计工作共分三个阶段进行。1958年8月初至9月底为第一阶段设计,科研人员全面展开装甲输送车的方案和主要部件设计。设计工作在一机部30所进行。同年10月至12月为第二设计阶段,设计工作转至某坦克制造厂进行。科研人员共完成样车35个组件的设计,绘制的图纸近2 600张。1959年为第三阶段,即试制阶段。试制开始后,为验证总体布置的合理性,科研人员还专门制作了1∶1的木制车辆模型。1959年3月18日,某坦克制造厂完成了样车试制,至此,我国自主研制的第一辆履带式装甲输送车诞生了。4月底,样车完成了217千米的磨合试验、22项性能试验和行驶试验,总行驶里程达535千米。

1959年4月至5月,总参、军委装甲兵和一机部五局等部门多次对样车进行专项研究,对该车新颖和大胆的设计予以了充分的肯定,认为该车基本符合军方提出的作战需求。但试验表明,该车还存在一些重大问题需要改进,如,水上浮力储备不足、传动装置较为笨重不利于总体布置、发动机水温过高和车辆噪音大等。经研究,有关部门决定在58-72装甲输送车的基础上,对其设计方案进行重大的修改,修改后的车辆代号为WZ531。至此,58-72装甲输送车的研制工作宣告结束。尽管该型装甲输送车未能定型和投产,但这辆“中华第一装甲车”,却成为我国坦克工业战线勇攀科技高峰、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装甲车辆发展水平差距的见证。同时,虽然它的发展历程已成了尘封的记忆,但它的“修改”版——驰骋我国大地达半个世纪之久的63式装甲输送车,却成了它生命的延续。

开拓性的探索总不免有几分不尽人意

58-72装甲输送车,从外形上看是很有特点的,由于它是个“独生子”,“模样”也是独一无二的(目前国产装甲输送车还没有与它外形很相近的),所以,军事发烧友们一眼就能把它与其他国产装甲输送车区别出来:整个车体有点像船,车首似刀,但不如国产86式步兵战车和89式装甲输送车那样锋利;行动部分为4个大直径负重轮,与63式装甲输送车别无二致;车体上部向内收拢并呈楔形,该车低矮,线条流畅,整车显得十分清秀。说起它的内部结构,我们不妨从分析和欣赏这两个角度来细细“品味”一番,也算是与水平很高的军事发烧友们一起切磋装甲输送车的特点吧!

一是它的内部总体结构是典型的“前传-中动-后载”的装甲输送车布局。所谓“前传”,就是车体的前部布置传动装置和操纵装置以及驾驶室和车长(副驾驶员)室;所谓“中动”,就是在车体的前中部布置动力装置;所谓“后载”就是车体的后部布置载员室。目前世界上大多数装甲输送车之所以采用这样的布局,主要是考虑便于搭载的步兵安全的下车战斗。另外,后置式载员室,也可为车上的步兵提供双重防护,即除正面装甲防护外,还可利用前部动力、传动装置提供的结构屏蔽给载员提供防护。当然也有例外。如我国的77式水陆装甲输送车,载员室就一反常态地布置于车体前部。其主要原因是它采用了动力和传动装置后置的63式水陆坦克底盘,载员室不得不前置。载员室前置带来的问题,主要是步兵下车战斗不安全,尽管后来的77-2式水陆装甲输送车进行了相应改进,开了侧门,但步兵下车时暴露于敌人火力之下的先天不足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58-72装甲输送车,车体前部为驾驶室、中前部为发动机室,发动机两侧及车体的后部为载员室。全车有乘员2名,即驾驶员和车长,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车长位于右侧。驾驶室和车长室均有向后开启的顶舱门,驾驶员和车长通常从这两个门出入。为便于全车通风,两个顶舱门后边各开有一个可开闭的通风窗口,与载员室的排气风扇配合使用,用于车内的通风和换气。在车长右侧水平甲板上装有一部苏制P-113型调频坦克电台(相当于国产A-220电台。电台在使用4米天线的条件下,通信距离达18千米)和1套P-120型车内通话器(车内通话器含一、二、三号盒各1个,分别置于车长室、载员室和驾驶室内),车长既是指挥员也兼无线电员。这一点与坦克乘员的分工相同。

二是它的观察设备是潜望镜加第一代夜视仪——主动红外夜视仪。与其他装甲输送车一样,58-72装甲输送车的驾驶室前部设有2具昼间驾驶观察镜,用于闭窗驾驶时向外观察;车长室顶舱门上装有1具可360度回转的坦克潜望镜,用于闭窗行驶时对车外情况进行观察。夜间行驶时,驾驶员可将其中1具潜望镜换装成主动红外夜视仪,与车首处的红外大灯(是主动红外夜视仪的光源)配合使用,用于夜间观察。夜间行驶时,车长主要靠车首的大灯进行观察;当驾驶员使用夜视仪驾驶时,车长就只能凭经验观察了。在本刊介绍59式中型坦克及改进型坦克时,笔者曾提到过这类夜视仪,其优点是结构简单,不足之处是红外光源暴露,所以,到20世纪60年代后这类夜视仪就被更先进的微光夜视仪取而代之了。

坦克和装甲输送车的观察问题,算是坦克兵们最头疼的问题了。由于坦克和装甲输送车观察镜少、观察镜的视界狭小,加上车辆行驶起来的剧烈震动,观察起来特别不方便。所以,在无敌情威胁的情况下,坦克和装甲输送车驾驶员开车时,特别喜欢采用“高座”驾驶的方式。所谓“高座”驾驶,就是把驾驶窗打开,驾驶员座椅升高,露出头来开车,坦克兵的行话叫“露头”驾驶。笔者分析,58-72装甲输送车也应当具备这一功能。车长也不甘寂寞,也最愿意“露头”指挥。依笔者的体会,“露头”驾驶和指挥时感觉特别爽,观察特别方便,不过“露头”驾驶和指挥也有点“烦”:一是坦克设计师们是按战时闭窗驾驶设计的操纵装置,所以露头开车操作不太方便;二挡僮鞑惶奖悖欢翘箍撕妥凹资渌统蹬芷鹄闯就练裳铮锻吩谕饩偷茸拧俺酝痢卑桑裕看纬龀祷乩闯嗽泵嵌际恰懊槐亲用涣场钡模〉樗皇鞘裁词焙蚨伎梢哉饷锤傻摹绞痹谇沽值曛拢盟锻匪裁荒歉龅?平时的实弹射击、带战术背景的驾驶训练、演习等,按教范的要求也是绝对不允许露头的。尽管如此,仍有胆大的老驾驶员常常在夜间驾驶训练时“犯规”,而且是高难度动作——开窗、升座、露头在车速不减的情况下一气呵成,以免停车被连长发现。问老兵为何如此,老兵风趣地说,谁也不愿吃土,可谁让坦克的夜视仪还不如月亮光呢。

58-72装甲输送车载员室的观察就更困难了。该车全车可载步兵12人。载员室两侧各布置有1个三人座椅和1个单人座椅,载员面对面而坐。发动机两侧通道上各有1个单人座椅。载员室两侧车体甲板上各有2个简易射击孔,2扇后门上各有1个简易射击孔,乘车步兵可借助射击孔使用随身携带的冲锋枪进行射击。由于载员室没有安装潜望镜,所以,射击孔也是载员进行车外观察的主要手段。观察困难给载员带来两个问题,一个是不便于及时发现敌情,再一个就是由于长时间看不到外面的情况,加上车辆的剧烈颠震,使载员很容易晕车,削弱战斗力。针对这一问题,后来的国产装甲输送车在载员室都设有专门的观察镜,与射击孔配合使用,大大改善了观察条件。未来的数字化坦克和装甲输送车将广泛采用闭路电视技术,观察难的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三是没有顶门,不便车上露身射击和水上逃生。无论是步兵战车还是装甲输送车,便于载员乘车射击都是一项重要的战术技术指标。步兵乘车射击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从射击孔射击,再一种就是打开顶窗露身射击。射孔射击主要用于核生化条件和敌火力威胁很大的条件下步兵使用轻武器对外开火;露身射击主要用于在敌火威胁不大的情况下,打击在车内不易发现和消灭的目标。从作战需求来看,这两种方式都是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必不可少的。但是,58-72装甲输送车却只有6个没有潜望镜的简易射击孔,由于射孔的射界和观察都受到很大的限制,要消灭藏身于低凹处的敌人就十分不便。再者,由于没有顶门,装甲输送车在水上行驶时万一进水,载员只能从驾驶窗和车长窗逃生(载员室通过发动机两侧走廊与驾驶室和车长室相通),弄不好会车沉人亡。这不能不说是个设计上的遗憾。目前的国产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都具备载员进行车上两种方式射击的功能。另外,载员可以从后门出入,也可以从顶窗出入,这既提高了射击的灵活性,也提高了载员的生存能力。

说起载员乘车射击这个问题,不仅难度大,而且受很多因素的制约。首先是观察的问题,就是要能够看到敌人才能射击;其次是射击的便捷性问题,就是要便于冲锋枪等伸出车外,而且要便于控制一定范围的射界(也就是枪口要能够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摆动);第三是安全性问题,射击时冲锋枪抛出的弹壳要能用专用收集器(抛壳袋)收集起来,否则弹壳乱飞伤人;第四是射孔的密封防水问题;第五是排烟问题。由于无法实际考察58-72装甲输送车的射击孔,所以,前四个问题的解决程度笔者难下结论;关于第五个问题,笔者认为用前面两个通气窗配合排气扇,及时排出车内的硝烟问题不大。另外,还有一点就是载员的座椅问题。在每侧2名步兵进行车上射击的情况下,其他载员出于安全的考虑,是不能继续坐在原座位上的,比较好的解决办法是退到载员室中间,与另一侧不射击的步兵背靠背蹲着。从这点上看,86式步兵战车载员背靠背而坐的方式,射击较方便,而且该车还设有专用的抛壳袋、排烟管等。当然,正如以前所分析的,载员坐在车中央,车内空间的利用率不高,这对于步兵战车而言可能不是什么大问题,但对于装甲输送车而言,由于它不仅要输送人员,而且还要担负弹药、器材等的输送任务,车内空间的利用率问题就不能不充分考虑。

四是大防浪板和与防浪板一体化的浮囊,既是个特点也是无奈之举。该车的最大特点,就是车首的大防浪板和与防浪板一体化的浮囊。防浪板主要用于防止浮渡时涌浪冲上驾驶室,浮囊主要用于增大浮力。防浪板为铝板焊接结构,布置在车首前上甲板上,通过装在前上甲板背面的蜗轮蜗杆机构进行操纵。浮囊在防浪板打开状态时具有0.4立方米的排水量,其作用是弥补前置式动力传动装置造成的车辆质心偏前,车辆浮渡时扎头问题。浮囊由两块防水帆布构成并分别连结在防浪板内侧面两端及车体前上甲板相应部位(其结构有点像手风琴)。收回防浪板时,帆布被压在前上甲板上,当防浪板打开时即可将帆布打开形成浮囊空间。在进行水上行驶时,为提高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还可临时在前下甲板上加装充气轮胎等辅助器材。

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从作战需求来看,都应当具备水上行驶性能,以便克服江河等水障,提高装甲机械化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正如我们在介绍63式水陆坦克和86式步兵战车所分析的那样,装甲输送车水上行驶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首先是浮力储备(按照内陆型装甲输送车的浮渡能力设计要求,其浮力储备应达到20%左右),其次是车辆在水中的姿态,第三是水上的推进方式。58-72装甲输送车前两个问题都差强人意,不仅浮力储备不足,而且由于质心偏前,车在水中“扎头”。无奈之下,不得不采取加浮囊的办法,以增加浮力,克服车在水中姿态不好的问题。笔者认为,这两个问题可能是该车的致命伤,直接影响了该车定型。另外,该车浮渡时还需加装轮胎等辅助器材,也削弱了浮渡的便捷性,容易贻误战机。63式装甲输送车以及后续的国产步兵战车和装甲输送车,都很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而且基本不需准备即可直接入水。相比之下,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大出风头的M2步兵战车,却是个“旱鸭子”——渡河时必须加上一个很大的围账,才能浮起来。

除了上述四个主要特点外,该车还采用了苏制型号的发动机(型号为2D6K型,单排直列6缸、强制水冷、压力循环润滑、四冲程、直接喷射式高速柴油机。该型发动机是我国6150L型柴油机定型前沿用的苏制型号,标定功率为260马力,最大扭矩为1 127牛·米)和P-113电台等。尽管它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但是,“中华第一装甲车”的研制,对中国装甲战斗车辆的发展却是功不可没的。

(文中实物照片由北京北方车辆集团有限公司科技部档案处提供,在此致谢。)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