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现状及应对策略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碎片 现状及 应对策略 化学 大学生

摘 要 碎片化学习是大学生普遍认可的学习方式。分析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现状、价值、利弊及对高校教学产生的影响,提出微视频课程是应对碎片化学习有效课程的策略,指出通过微视频课程资源的优化和技术工具的合理使用,可以实现碎片化学习的价值,消除碎片化学习的隐患。

关键词 碎片化学习;微视频课程;微信;QQ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20-0023-03

Present Situation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llege Students’ Fragmented Learning//NIE Ju

Abstract Fragmented learning is generally accepted by college stu-

dent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the value, the advan-

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college teaching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fragmented learning, which puts forward that the micro video course is the effective strategy to deal with the frag-mented learning. It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micro video course resources and the reasonable use of the technical tools can achieve the value of the fragmented learning and eliminate the hidden dangers of the fragmented learning

Key words fragmented learning; micro video course; WeChat; QQ

1 前言

隨着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收发微博、微信或QQ成为人们实现信息获取、传播的重要方式,以微营销、微广告、微电影、微小说、微系统、微课程为代表的微现象已渗透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促进了“微时代”的快速发展。微现象是碎片化现象发生重要原因,微时代出现时间、空间、信息、环境的碎片化,同时,人的注意力、思维、阅读、语言表达、社会交往出现碎片化趋势。碎片化现象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习惯,也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产生影响。

2 碎片化学习概述

“碎片化”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主义”的学术研究中,原意是把完整的事物分成零碎的部分。“碎片化”如今已应用于传播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其在不同领域的含义是不同的。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催生出新技术、新产品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在工作、生活之余,人们携带智能手机和可穿戴设备,占用大量碎片化时间,在海量信息中自由学习并获取各种知识碎片。人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正悄然发生变化,人类进入碎片化学习时代[1]。

碎片化学习是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信息碎片化带来的知识、时间、空间、环境、注意力、思维、阅读、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的碎片化,改变了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碎片化学习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我学习需求,利用多样化、智能化的学习媒体和零散的时间,学习零碎知识。碎片化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内容篇幅短小,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也对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提出新要求。

碎片化学习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正确看待碎片化学习行为,不要让碎片化切断学习脉络,不要让碎片化打破应有的学习氛围,要学会合理运用碎片化,引导碎片化学习。当前,传统的课程模式、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求,要研究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现状、特点,正确理解、引导、促进大学生碎片化学习,设计制作能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的课程,是当前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

3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现状

碎片化学习是大学生普遍认可的学习方式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是信息传播技术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互联网、物联网、移动终端为知识的自由存在与自由获取提供了重要媒介,碎片化知识成为新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的重要元素。调查显示,81%的大学生认为碎片化学习对自己有所帮助,超过47%的大学生认为碎片化学习效率较高,94%的大学生对碎片化学习方式表示好感和认同,近77%的大学生经常使用手机、平板电脑进行交流和学习,平均每天长达3.7个小时。这表明碎片化学习潜力巨大,影响与改变着大学生学习的方式,已成为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一个重要方式。

碎片化学习促进了大学生个性化学习、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的提高 碎片化学习是在碎片化资源基础上发生的,借助智能化、微型化、多样化媒介,使知识获得较便捷、及时,相对于传统模式下的学习方式,更容易为大学生所偏好。大学生可以通过零散化的学习,在“去常规化”的学习环境下获得比较精练、主题清晰的知识,还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对知识碎片进行梳理、加工、汲取,形成知识体系,实现个体化学习的选择,也提升了泛在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碎片化学习对大学生学习时间管理产生影响 大学生借助智能化、微型化、多样化媒介进行碎片化学习,但这些媒介里面都安装了微信、QQ等软件。由于微信、QQ等工具的存在,影响大学生学习时间管理,使碎片化学习容易分心,从而影响学习效果。在调查中发现,有19%大学生认为碎片化学习效率不高,甚至影响了学习,都与此有关。

大学生碎片化学习与整体化学习方式并存 大学生的学习既有整体化学习,也有碎片化学习,表现为:课堂学习以整体化学习为主,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以碎片化学习为主;专业课程以整体化学习为主,技术性课程以碎片化学习为主;单一学科课程以整体化学习为主,跨学科课程以碎片化学习为主。

4 碎片化学习对高校教学的影响

教学思想和理念转变 碎片化学习使教师角色悄然发生变化,不再是思想理论信息中心和权威,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是碎片化学习的核心和灵魂。“以学生为本”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有利于师生建立平等互信的关系,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能充分发挥。

教学方法不断创新 碎片化环境下,大学生习惯获取碎片化信息,其教学方法与传统课堂教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有本质不同,更加重视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例如:教师借助学校教学平台上传课程内容,便于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通过及时便捷的信息传递终端如微信、QQ等,师生可以保持联系,随时进行互动,方便教师了解学生的动态,还可以在线答疑;碎片化学习时代的教学坚持传统与创新相结合,取长补短,教学方法在不断创新,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教学方式更加丰富 高校教师运用各种教学设备和应用软件促进学生进行碎片化学习,充分发挥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时间各种条件因素的效能,促使教学目标的实现。例如:教师对课程内容重新编排,使教学内容更适合学生碎片化学习,营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和气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充分利用PPT+超级链接+自录功能,备好、上好、录好每节课并上传学校教学平台,方便学生下载使用,能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

求;让学生养成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知识,有利于学习的延伸,把学习时间从课堂延伸到课余,学习的空间由教室延伸到无处不在。

5 碎片化学习对大学生认知能力的影响

对感知的影响 由于碎片化学习的知识粒度小、结构松散,学习者在长期接触这样的信息后,在阅读较长篇幅的学习材料时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经常患得患失,产生焦躁与不耐烦情绪,影响感知觉的灵敏度和注意力的保持及认知的效能,削弱大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与概括知识的意识和能力,容易产生错觉与幻觉。

对注意力的影响 知识碎片容易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注意力经常处于漂移涣散状态,兴趣中心短暂聚焦后又转瞬即逝,关注点不断地被制造又不停地被抹杀,把有限的注意力从事感官的“浏览”活动,学习效率越来越低[2]。

对记忆的影响 由于碎片化学习中学习者以短时记忆为主,而大脑短时记忆存储时间与空间的有限,存储的信息可能因无法经由复述进入长时记忆而逐渐减退和遗忘。由于碎片化学习所获知识结构松散,在构建系统知识体系时容易出现知识点间的逻辑错构和虚构现象,给建立新的知识结构增加了难度。

对思维的影响 碎片化学习的主要思维模式是跳跃性思维,可以使学习者的想象空间得到拓展,但也使逻辑思维出现断点,逻辑思维和演绎推理能力得不到有效锻炼,容易导致逻辑思维能力的缺失。另外,碎片化知识具有多元化特征,使得参与思维活动的元素增多,联想漫无边际,看似思维活跃,但概念空虚和词汇贫乏,思想内容意义不大,甚至毫无价值,导致无法围绕一个主题进行深入思考,甚至思维中断。

6 应对碎片化学习的策略

正确认识碎片化学习 碎片化学习是指学习者使用多样化、智能化学习媒体,利用碎片化时间,获取有意义的知识碎片,并对知识碎片汲取、存储、加工等建构新知识体系的过程[3]。碎片化学习最典型的特点是时间、空间以及学习内容的不连续性,这种不连续的学习行为又导致学习思维不连续。

碎片化学习是相对于整体学习而言的,因此,它们的关系也是相对的,不存在绝对孤立的整体学习和碎片化学习,整体学习包含碎片化学习,碎片化学习也有整体学习的成分。碎片化学习与整体学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无法割裂,整体学习效果可以通过碎片化学习的积累来实现。不能强调整体学习而忽略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必要性,一味强调整体学习会失去很多学习的时间、空间和机会,反过来也会影响整体学习。

碎片化学习是信息传播技术发展的产物,它的优势明显、特点突出,得到大学生的认可和普遍运用。学生习惯于碎片化地获取信息,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尊重这一客观现实。现在的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完全可以满足大学生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空间获取信息、学习知识的愿望,实现碎片化学习需求。

提升碎片化学习的能力 碎片化学习时代是知识总量剧增同时又快速“老化”的时代,人们普遍处在无效“知识超载”与有效“知识饥饿”共存的尴尬境地。因此,在引导学生碎片化学习时,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尊重个性差异,考虑个体需求,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同时,教师还要研究课程体系、学生需求、讲授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发挥主体作用,提高对知识的辨析与整合能力,提升大学生碎片化学习的能力和质量。

提升教师碎片化学习课程的设计能力 由于决定碎片化学习效果的关键客观因素就是碎片化学习资源,因此,碎片化学习对教师的课程设计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将课程化整为零、化繁为简,把知识内容进行主题分解,使之变成适合碎片化学习的课程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有丰富宽广的知识面和相关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特別是微视频的编辑能力。只有为学习者提供适需的碎片化学习课程,碎片化学习的效果才能显现。

7 微视频课程是碎片化学习的适需课程

微视频课程是通过教学微视频表现的,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某门学科或某一主题的教学内容,并在教学平台上利用教学工具软件和教学资源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4]。微视频课程是在网络技术和视频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适应碎片化学习需求而产生的。

微视频是碎片化学习有效的学习资源,能发挥较文本资源更大价值和作用,备受青睐和重视。微视频的优点包

括:能满足不同学习风格的学习者;能提高知识的传递效率,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可使过去知识、当前知识、未来知识更好地关联。微视频的时长和内容特点满足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教学微视频是微型化资源,其学习内容短小,学习时长较传统课程明显缩短,是碎片化学习情境下学习活动的适需资源;微视频课程应用模式和载体多元化,受众范围变广,制作方便灵活,获取途径变多,为基于微视频的碎片化学习提供有力保障;微视频课程结构的主题化、模块化、关联化有利于学习碎片走向聚合。微视频课程的内容反映了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并非是无序、零散的微视频集合,利于学习者在学习零散知识后,实现知识的聚合关联,促进自我知识圈整合和逻辑思维发展。

8 结束语

碎片化学习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随时发生、随处可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需要理性思考其价值、作用和弊端。从学习者的角度看,碎片化学习内容、时间和空间有利于自主学习、按需学习;从资源利用价值角度看,碎片化学习提高资源的利用价值和学习收益;碎片化学习不利于知识体系的逻辑性、完整性、纵深感的建立,不利于复杂学习任务的完成,还容易导致思维认知结构不完整。

碎片化学习存在的學习隐患,可以通过学习资源的优化和技术工具的发展来排除。如依据微视频课程目标对课程结构和内容主题进行有序化设计,使学习者能依托微视频资源扩大知识广度和深度的同时,加强知识结构的逻辑化,规避学习者知识体系不完整、思维认知结构碎片化现象的发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帮助学习者构建知识网络地图、连接知识内容,提升学习者知识碎片的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承博,李小平,赵丰年,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10):26-30.

[2]张克永,李宇佳,杨雪.网络碎片化学习中的认知障碍问题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88-94.

[3]聂炬.改革跨学科通识课程教学 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8):98-99.

[4]聂炬.改革跨学科通识课程教学 满足大学生碎片化学习需求[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8):98-99.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