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中国现代史教学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现代史 中国 多媒体课件 优化 教学

摘 要: 多媒体课件应用于中国现代史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把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使得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教学实践中,将其优势最大化地应用到教学中,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关键词: 中国现代史 课件 多媒体教学

随着教育改革的全面推进及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由于教育观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转变,高校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而多媒体课件通过图文并茂、声像融汇、动静相宜的综合表现力,全面生动地阐释教学内容,充分形象地模拟教学环境,大大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并成为当今高校教学模式的主流。具体到中国现代史的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化繁入简、深入浅出,大大优化教学,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中国现代史教学运用多媒体课件的优势

1.中国现代史课件能增大课堂容量,提高教学效率。

近年来,高校推行了全面的教学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课程总时数的大为减少,这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的难度。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是高校教学面临的一个难题。而中国现代史课件涵盖的信息量大,在教学内容上能跨跃时空,展现许多传统教学无法包含的信息,将文字、图片、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各种媒体融为一体,且传输便捷,能大大增加课堂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它不仅弥补了传统教学中信息量不足、知识陈旧、手段落后的缺陷,而且节省了教师板书的时间,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灵活,有利于解决高校中国现代史课程的学时矛盾,进而实现“小课堂、大视野”的优化效果。

2.中国现代史课件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多媒体课件呈现的方式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表现力,可以直观地展示中国现代史中有关的人物、器具、文物、地图、遗址、表格、文献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可调节自身视、听、读、写、做的创造性的集成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它以全新的、全面的冲击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清新的气息,一改传统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沉闷凝滞,使整个教学过程生动灵活、富有趣味。如根据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视频媒体材料制成的多媒体课件,创设了真实的历史情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和感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侵华策略。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将其引入特定的历史场景中,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在一个较大的空间内施展,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感知和把握中国现代历史发展的本质与规律,使学习效果达到最优化。

3.中国现代史课件能发挥双向互动性,延展教学时空。

根据不同教学内容设计和制作的中国现代史课件,能创设灵活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一个锻炼能力、施展才华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发挥其主体作用,培养其独立发现、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促进个性化学习、交互式学习、协作式学习、探索性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实现。如针对所讲内容设疑激趣,师生间互相讨论,互相论证,老师便成为课堂中的一员,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了,较大地延展了教学时空,这是以往教师仅靠教材、挂图、粉笔的教学模式无法实现的。

总之,多媒体课件应用于中国现代史教学有着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把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引入课堂,使得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过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如何制作中国现代史课件

教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的开展不仅仅是教学手段的改革,教师教学理念的现代化远胜于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中国现代史课程的教师应该把握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分析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教学内容和教育信息资源的更新、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环境状况,并掌握一定的多媒体技术,制作出满足课程要求的多媒体课件。

1.课件的整体设计。

应按照当今教育教学规律、中国现代史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设计课件,突出科学性原则,在内容选取、结构组织、表现形式上进行整体规划。具体来讲包括两个方面的设计。

其一是结构内容的设计。在中国现代史课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性质、教学大纲、教学任务及目标、授课对象等,创造性地开发教材资源,在将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后制定出清晰明了的授课计划,并以历史发展的线性规律为线索设计多媒体课件。可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按照中国现代史的课程特点和教学对象,遵循认知规律,明确教学目标,结合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几个功能模块,如: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分析讨论、归纳总结、阅读书目、课后思考及作业等,做到结构清晰,内容完整。其次,按照每个模块的性质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对其进行认真的比较、筛选,并审慎地加以取舍,概括提炼出一些标题。在这一过程中要突出教学重点,充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完成“点突破”,即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繁点”。在课件的具体制作中,教师切忌把要讲的内容全部录入课件,以至于演示课件时没有任何可发挥的余地,甚至造成照本宣科的讲授方式,而学生也因课件信息量过大、无法掌握重点难点而产生厌学情绪,影响教学效果。总之,对教学内容的组织设计要做到取材适当、容量适中,并具有启发引导性。再次,对每个模块、每个标题下的具体教学内容,还需要确定其呈现方式及表现效果,也就是要考虑使用什么技术来表现教学内容,整个教学过程如何在各部分中体现出来,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可以依靠课件中的图案文字、动画效果和超链接技术等来实现,利用热词、热区、动作按钮等手段将教学开展得丰富多彩。通过这些技术手段呈现的课件,可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好地增强教学效果。

其二是界面的设计。中国现代史课件应保持相对统一的风格,给人一个整体印象。它要求对一个课件内同一模块的内容使用相似的方式显示,包括风格、布局、位置、背景颜色等的一致性,以及相似的人机交互方式。要求布局合理美观,内容背景统一,色彩真实清晰,有一定的动感和变化,配备标准,动画连续,有导航功能,操作简便可靠,具体来讲可分三个环节。第一步,设计课件模板。选取合适的背景,根据需要在母版的上方设置课件标题、章节题目、教材信息及作者信息等;在母版的下方设置课件的功能区。第二步,设计课件的封面及界面内容。封面可使用艺术字及动画效果进行美化,提高感染力,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设计界面时,应根据教学内容在其主要位置安排栏目名称、着重讲授的内容,根据需要调整平面的颜色、大小、全景及局部特写,以突出教学重、难点。不同模块、不同内容可用不同的色调来表现,但色彩的使用也不宜过多,否则会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甚至分散其注意力。可将一些重点教学内容做成热区,设置热键,切换出详细内容。这样设计的最大好处是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第三步,配备完善的导航功能,即课件的模块和各部分内容、标题设置清楚,结构清晰,通过导航指引,给人一个明确的指示,使其能够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内容。总之,优秀的课件应该是教师的教学经验、教学理念与多媒体技术之间无缝结合、适合教学实际的产物。

2.合理运用各种媒体。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及视频等多种媒体为一身。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教情、学情的实际选用各种媒体,不能单纯依靠文本信息,应运用有助于理解教学内容的图片、图像、历史文献、视频等资料,所选资料要与教学内容有密切的联系、较强的说服力、感染力和补充作用。此外,各种媒体的运用还应该富有变化,善于运用不同媒体的特点去表现不同的效果。成功的课件应该色彩协调,图文并茂,具备良好的视觉美感,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在制作课件时,应避免两个误区:一是课件缺乏创新,有的课件只是让书本搬家,一行行过于密集的字迹和没有重点地摘录教材,知识量过大,课堂上教师像放电影一般,把屏幕当成电子黑板,大量的文本信息在学生眼前闪过,令人目不暇接,茫然不解,教学效果很差。二是课件中充斥着缤纷的色彩、炫目的视频、悦耳的声音、丰富的动画,整个课件看起来精美异常,却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情绪过度兴奋,无法专注于对教学内容的感知和理解,将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成缺点。因此,教师要把握好心理学中的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认知规律,适当适量、恰到好处地选用多种媒体。因为过度使用与教学内容无直接关系的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只会使学生把更多的无意注意放在精美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上,从而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深度思考,其教学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3.创设情境及互动界面。

多媒体教学应突出学生主体,关注学生的智力与情感。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围绕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这样既适应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又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中国现代史课件中常用的有三种情境:一是历史情境。即利用丰富的图文、视频资料,视听结合地呈现出中国现代史的基本史实,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帮助其构建历史观和时空想象力。如讲《抗日战争》一章时,运用历史图片、照片和音像资料,把日本侵华期间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对中国资源和财富疯狂掠夺等罪行,以及给中国人民造成的灾难清晰展现出来,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深入思考和规律性探索,这是传统教学无法做到的。二是问题情境。学起于思,思源于惑,惑解于问,根据教学内容在课件中进行问题预设,设计一些场景和内容,设疑激趣,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心理,使其处于“愤悱”的状态,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讲完“抗战后期两个战场的形势”这一问题后,接下来的内容是“中共七大”。在这里可以创设问题情境,“中共七大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召开的?”“其历史任务是什么?”提升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讨论问题、辩论问题,建立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帮助其解决一些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三是艺术情境。各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是情与境的结晶,以音乐、诗词创设和渲染情境,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如在教学《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中国抗战》一节时,讲到民兵配合主力部队、游击队,以高度的智慧,群策群力,创造出一系列适合平原、山区、水上不同特点的作战方法,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交通破击战、坚壁清野等应运而生,男女老少齐上阵,使日寇完全陷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教师用超链接手段播放了气势磅礴的音像资料《黄河大合唱》中《保卫黄河》,通过富有激情的视觉及听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把握教学内容,使其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运用中国现代史课件应注意的问题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学环境发生了较大的改变,而教师作为多媒体教学的直接操作者,要尽快适应教学环境的变化,学会充分有效地利用新的教学工具,娴熟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具体应做到如下几点。

1.发挥主导,张弛有度。

多媒体应用于教学的初衷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而不是“教师辅助多媒体教学”,即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依然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在运用多媒体课件时,教师要用讲解的方式,注意掌控课堂教学节奏,而不能像播音员一样,逐字逐句地宣读课件中的文本内容。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自己制作的课件十分熟悉,讲起来得心应手,语速很快。学生则是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对教师谈及的知识还未理解,对屏幕上的内容还未读完,页面就已过去,根本没有做笔记的时间,于是有的学生无暇听讲,只顾埋头记录,变成了速记员,却对所记内容印象模糊。因此,教师要注意调控讲课和演示的速度,对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或不好理解的教学难点,可采用逐行、逐段地讲解和播放课件,做到张弛有度。同时,在教学内容切换时,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以便于其深入思考,巩固知识。

此外,多媒体课件离不开视频或动画来辅助教学,然而学生在观看时往往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但对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却明显不足。因此,教师在播放视频或动画前,应对观看的内容进行语言说明和提示,或给出文字说明等信息,促使学生带着问题去观看,帮助学生对视频或动画媒体的理解。还可以采取技术手段控制视频或动画的播放速度,甚至暂停播放,给学生指明思考的问题,在结束视频或动画播放后,再组织学生对所提问题展开研讨交流就水到渠成了。

2.善用板书,游刃有余。

在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门课的所有章节所有内容都适合用课件来授课,有些内容仍然需要教师在黑板上运用板书进行示范讲解、剖析重点。板书是启发学生思维、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它有助于教学内容的系统化、条理化,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把握。传统板书的最大优点就是教师一边讲授,一边把重要的知识点和相互之间的联系写在黑板上,学生随时可以思考、回味和记忆。而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由于许多文本信息已呈现在课件中,无需大量的板书,但是对板书的要求却大为提高,力求化繁为简、化简为秀、画龙点睛,即将传统教学手段的长处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优势有机结合,才能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在中国现代史教学中,教师应处理好多媒体教学与黑板板书的关系,如在一些重点地方灵活地运用多种板书形式,如图解式板书、表格式板书、线索式板书、纲要式板书等,以此增强学生的印象,从而加深记忆。

3.挥洒激情,传导有方。

在多媒体教学中,课堂不是幻灯片的放映室,教师应保持讲课的激情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但是,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多媒体课件承载的内容多,一些教师为了弥补其备课不够充分、对教学内容不尽熟悉的弱点,过分依赖课件。上课时简单地对着屏幕宣读课件文本,忽视与学生思维节奏的合拍,教师从以前的知识传播者变成了电脑操作员或播音员,没有激情,没有个性。在这种“宣读式”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跟不上教师的讲解,兴趣索然,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实际上,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精心地设计制作课件,又是演员——在讲台上富有激情地进行表演,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既不能过分依赖课件又要不断探索创新,尤其是不能忽视钻研教学教法和提高自身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应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对学生心理所产生的正面影响,是任何形式的媒体都不能达到的。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锁定在电脑前,简单机械地操作,不能仅考虑知识的单向传输和媒体的正常运行,还要考虑学生的感受。教师应从电脑前走到讲台上来,利用随身携带的麦克风、电子教鞭组织教学,适当走动,尽可能地关注学生的感知及情绪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语表述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活跃课堂气氛。

多媒体是新生事物,教师在学习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同时,应该关注教育理论的发展,随时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多媒体教学。在探索学习中不断总结多媒体教学方法,将其优势最大化地应用到教学中,才能达到教学最优化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方其桂主编.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实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勇繁等编著.多媒体CAI课件设计与制作导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

[3]赵良宇.《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优势分析.中外企业家,2010,(6).

[4]司艾华.多媒体环境下历史课堂板书的作用浅析.中国成人教育,2010,(17).

[5]付银生.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科技创新导报,2010,(23).

[6]刘虹,宋建强.理性对待多媒体教学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以江南大学为例.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0,(8).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