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文评论会:提升高校本科教学水准的有益尝试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有益 水准 本科教学 尝试 提升

[关键词]论文评论会,历史本科教学,大学新校区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7-6241(2007)04-0060-04

缘 起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中国大学在新世纪之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新时期下,如何保证教学质量,近七年来,笔者通过数届学生实验,觉得举办论文评论会不失为一个经济有效,且容易操作的办法。而此举颇受学生和同行的好评,甚至在一些兄弟院校推广。

保证高校本科教学质量,在相当大程度上表现为如何使学生走出教材,逼近学术前沿,培养综合能力上。具体而言,通过举办论文评论会让学生:1.如何初步学会判断一篇史学论文的优劣。因为,只有学会辨别方向才知道如何走对正路。学生知道什么是好论文,试笔时才不至于南辕北辙;明白什么为次文章,就不会重蹈覆辙。2.拓展知识面,延伸和走出课堂教学。为了知识的系统性和成熟性及相对稳定性,教材的内容不可避免地存在滞后性,教师无论如何及时补充,总会有局限性。本人结合中国现代史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有关的专题论文进行评述,不仅可以增加知识面,而且能够深化、拓展学习的内容。3.训练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综合能力至少包含有一定价值的发现和选择问题的能力,清晰的思维能力,准确的概括能力,灵敏的临场反应能力,和谐的协作能力,较强的组织能力;特别是在一定时间压力下流畅、简洁、有针对性的口头表达能力。有感于毕业生就业竞争的剧烈和面试时综合素质欠佳,以及在与台湾地区的大学生、硕士研究生的学术文化交流当中,专业素养各有所长,但在临场风仪与口头表达方面,大陆学生总体上存在差距,因而,在学术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嵌入综合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

做 法

在上述三大目的中,又以学生课外学术能力的初步训练,尽快靠近学术前沿最为紧要。目前高校历史学本科训练学生科研的方法,大体有如下几种:第一,开设《史学概论》课。主要是从理论的形而上的层面系统讲授理论和治史方法,而要落实在史学研究实践与具体操作层面之中,仍有相当长的距离。第二,治学经验谈。这是成功学人的心路历程的再现,榜样示范,提高目标和眼界,作用自不待言,但在大多数没有相应的知识背景和学术阅历的低年级的大学生看来,不免曲高和寡。第三,撰写课程论文。这是较为常见,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办法。问题在于除少数优秀学生外,大多数人对什么是一篇好的论文仍不甚了了;而且基本上是单兵作战的个体行为,不利培养合作精神,更难以大面积地提高学生的学术兴趣和初步研究能力。

萌发组织学生举行论文评论会的想法,还得益于前辈学者的启示。史学大师、教育家陈垣先生在辅仁大学为本科生开史源学实习课,以《廿二史札记》为必读书,要求学生查找史料的出处。受此启发,结合现行教学体制和学生阅读史料能力欠缺的情况;尤其是在原始资料少的情况下,改为品评一篇容易获得的史学论文,赏析名作,疑义相析,鉴知失误,暴露弱点,激发自我。两种做法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原始史料,后者重研究成果,然注重动手实践则一。进行论文鉴评,可为学生的学年、毕业论文找到一些感觉、方向、问题和“捷径”;甚至从中发现一些好的学术苗子,加以鼓励、点拨和栽培,为输送高质量硕、博士生源做好准备,打通和衔接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教育,在方法上逐渐实现由“学习型”向“研究型”过渡。

明确要求教师讲完《中国现代史》导论课后,即宣布本学期要举行课程论文评论会,说明目的、要求和时间。时间定在学期中偏后。原因是大二历史学本科生已有一定的史学基础知识和阅读课外论著的能力。时间为学期的三分之二时为宜,即5-6月之间。过早不利学生协商选题和掌握必要的技巧,过晚则因临近期末,影响准备和考试。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拣选一篇近年公开发表的中国现代史方面的论文,写成2000字以上的评论报告,并附上原论文,注明发表刊物和作者。届时对书面报告和临场表现进行打分,作为平时成绩主要的依据之一,占平时总成绩40分中的30分。评论严格按照国际通行的学术会议规则:第一,报告人(第一评论人)是指对原作者论文的评论;评论人(第二评论人)是指对报告人报告的评论;指定提问人是对报告人、评论人或原作者文章的内容和相关问题进行提问;欢迎其他同学自由提问。第三,时间分配为报告人六七分钟(包括对评论人的回应),评论人五分钟,指定提问人三分钟,以摇铃为准,超时下台。第四,严格按学术规范进行,杜绝人情、敷衍和人身攻击,本着科学理性精神进行评论、提问和应答。

精心组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有意识、分散地穿插有关学术动态的介绍,学术史的重要,学术规范的遵守,判断一篇论文的基本要素,为评论会的进行做必要的准备和铺垫。学生分组,有临时分组和自由组合方式,各有利弊。前者是学生将要评的论文和文本全部交上来后,由教师按照通行的学术讨论会分组的作法,据内容相近或相同类型分组。好处是有针对性,弊是有老师包办之嫌。后者是由学生两人自由组合(提倡男女同学合作),根据兴趣,共同商量选文与研读,一评二评分工合作,好处是发挥独立性和自主性,培养合作精神。实践证明,后种方法更受学生欢迎。

效 果

1.形式新,互动多,信息大本科科研训练,通常是教师命一个专题,学生各自分而赴之成文,再进行分组交流讨论,最后由各组推选代表上台发言。与此不同,评论论文在形式上有所创新。第一,由教师出题到学生自己选题,扩大了学生的自主权和选择性。第二,由学生本人报告自己的论文,到评论他人公开发表的论文,要求更高。第三,由个人发表意见,到一评、二评、指定提问人和现场自由提问及其回应,多次互动,交流面较大。第四,引入国际学术会议的惯例,报告、评论,限时,树立了学术会议的“民权初步”。学生中意这种“在学习中去批判,在批判中学习”的方法。就师生关系而言,反复互动,环节增多。教师提示评论论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学生选找文章——教师阅看学生的评论报告,并分组——学生会场互评——教师听讲逐一记录——间或防止冷场补台插问——点评总结——学生再修改报告——学生反馈意见(委托班干匿名问卷调查、人人写评后感、班干部综述或考试卷面)——再汇总教师(论文复印稿、一、二评的报告文本和学生反馈材料)——再逐一批改打分——最后返回给学生。师生多层互动,环节倍增,信息量大;多次反复,不断修正,印象深刻,教学相长,因见面少而疏离的关系也进一步融洽。

2.教学上,走出教材,对接了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教材的知识和观点较稳定,且可提供学生系统专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仍须参考;但学术日新月异,新史料层出不穷,新方法和观点不断涌现,教材滞后的现象非常严重。学生如果老是死啃一

部教材,就会成为长不大的孩子;欲使其成人长志,就必须“断奶”,跳出教材。如何跳出教材,途径很多。就评论会来说,第一,以个体而言,围绕所评的论文和作者,通过追踪相关学术史的办法,阅读有关的著作和论文,并附上参考文献,使专题知识走向纵深,远离了教材。如有的学生为了评论《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与商会关系》的文章,查阅了近代商会研究的名家名作,最后说“对商会——中国近现代史学习研究中绕不开的重要对象多一些了解”,达到了预期目的。在评《国民党党员群体结构分析——以1929年为中心》时,为加深了解相关的研究,研读了王奇生的《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一书。第二,就群体而论,在五、六节课不长的时间内,倾听每位同学各种各样的专题论文报告,获得大量教材以外新的专业知识信息,提高了学习的效率,扩大了知识面。这就是学生所说的“讨论和评论的过程就是获得知识的过程”。

评论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继续深造的兴趣,接续了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教育。在历次论文评论会上表现出众或收获较大者,绝大多数成为免试推荐或考上本校、北大、北师大、复旦等名校研究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选读了中国近现代史。据调查,相对于一些校外考入本校的研究生而言,经过评论会洗礼的学生能较快适应研究生以自学和研讨为主的,如席明纳尔(seminar)等上课方式和环境氛围。本系中国近代史专业桑兵先生等开设的,诸如《中国近代学术史》等课程,就规定学生须写评论,作报告,所不同的是评一本书,而不是一篇论文,要求程度更高。论文评论的做法,显然可以与之相衔接。研究生在聆听校内外专家的学术报告后,也往往能简明扼要地提出有见解的问题,并积极参与讨论,受到好评。

3.治学方面:逼近前沿,感受学术“逼近”研究前沿,就是用考核手段,“强迫”全班学生精选(非浏览式的泛读)文章,认真研读,在人数和面积上框定了前沿性。所选的论文要求是最近几年正式发表的,在时间上规定了前沿性。据统计,除政治、文化学术、经济和人物思想等方兴未艾的传统强项外,不少学生还选了热门的社会史方面文章进行研究述评,在内容领域方面保证了前沿性。强调学术史这一基本规范的重要并要求应该从这一角度进行评论,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知道怎样才能接近前沿性。以后者而论,如何品评一篇论文,大多数同学知道从“内评”和“外评”两个路径相结合进行。“内评”是指从作者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中心,乃至篇章结构,遣词造句的评论。学生们创造性地称之为“同情式阅读和评论”,这对初学者模仿、揣摩高水平论文的写法,无疑是十分有益。甚至追踪作者的师承和研究风格,如对日本著名的中国近现代史专家狭间直树先生的追查,得知他毕业于京都大学,留学北大历史系,广治中国近现代史,尤擅长辛亥革命史、五四运动和国民党革命时期的政治思想、民众运动史的研究,为京都学派当代的代表人物;强调“共同研究法”,提倡排比解读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以探求史料背后的意义。这对加深理解作者的原文颇有帮助。“外评”指按时间的先后,跟踪某一论题相关的学术史,据此比对所读论文与已有的成果,判断有无推进及程度的大小。其好处是超出所评文本限制,摆脱作者的思路控制和影响。他们甚至认识到“外平”较“内评”更为重要:“不论怎样评,都要求对相关论文及史料有一定的了解,才能评出问题,评出水平。”学生有不少“惊喜”的发现:某一论文,或“只是综合他人的成果而成,没有自己的东西”;或“水平与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不相称”;或“根本就没有学术史的回顾,无法判断其创新和价值”;或“存在抄袭他人成果的丑恶行径”。作为初学者,这些评判未必完全准确,但毕竟是他们真实的看法,至少认识到在研究过程中,检阅学术史和审慎发表成果的重要。

4.在治生方面,养成增强综合能力训练的意识治学治生是历史本科学生毕业后主要的生存方式。除少数以学术为业外,大多数学生步入社会。目前大学生找工作,竞争十分激烈,综合素质高者(不一定是热门专业)才能胜出。学生往往过了笔试的第一关,却在面试时惨遭淘汰。原因很多,其中一个就是不适应众目睽睽的面试场合。与其临时恶补,不如平时抓住“免费机会”有意识地进行训练。这里当然不能奢望通过一次评论会就会有多大的改观,重要的是,提前暴露学生在这方面的不足,如超时、临场应变能力欠佳、回答问题针对性不强,仪态不雅等,进行“挫折教育”。正如他们所说的“发现不足更显意义的深刻”。普遍深感口才训练的重要,台上与台下不同,口头与书写相异。关于合作能力,在个性张扬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团队精神的今日,合作不再仅仅是一种能力,而且被视为美德。几乎每一个学生都说到一评与二评关系配合的感受:彼此反复交流,争论摩擦,互补激发,竞争(互有攻防)合作(一致对外提问,自觉补位),共同提高,“摆脱了原来闭门造车(自己单独写论文——笔者)的做法”。不少学生通过前后持续近一个学期的评论会过程的历练,甚至认为治学与治生,为学和为人,并非高不可攀或者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是“可以融为一体的”。

经过评论会,学生收获很大,感慨良多,喜忧交加,忧多于喜。正如班干部的总结:“评论会后,学生普遍感到已经略窥论文写作的一二门径,而且于口头表达能力上多有裨益。”学生“有如醍醐灌顶,带来震撼”;明白“知识要一点一滴积累,学术之路漫漫”;庆幸自己大二就知道时贤的也有不足和自己的欠缺,而感到快慰。评毕之后,没有像从前完结一件事情那样如释重负,相反“有一种沉甸甸的东西压在心头”。学然后知不足,有忧患意识才是真正觉醒和进步的开始。这是学生评论会后另一、更大的收获。另外,笔者为与低年级论文评论会相配套,在本科高年级继续举行旨在训练原始资料的核查、解读和运用能力的研究型选修课论文撰写报告会,限于篇幅,这里从略。

[作者简介]曹天忠(1964-),男,广西博白县

人,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史学博士,主要

从事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与研究。

[责任编辑:蔡世华]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