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路径探讨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民族精神 培育 路径 当代大学生 探讨

【摘 要】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不仅对文化建设有重要的意义,也关系到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着社会思潮多元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入侵、经济社会生活功利化等诸多挑战,从分析面临这些挑战的原因入手,探讨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从而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路径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发展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也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所在,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进程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独立自主、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些民族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建设自己的国家,实现自己的理想而艰苦奋斗。当代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社会主义的接班人,是国家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因此,弘扬和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其内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民族精神的内涵及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

(一)民族精神的概念及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和核心,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和生活中逐步培育和形成的,为大多数成员所信奉的,能够凝聚民族力量、显示民族形象,激励人们前进,促进社会发展的民族文化的主体精神,是一个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心理特征。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是有区别的,民族意识指的是本民族的共同心理素质,而本文所指的民族精神,是指健康向上的,能够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的民族意识。由此可知,所谓中华民族精神,指的是能够使中华民族不断发展进步的精粹思想,它通常表现为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它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卓越的、伟大的精神力量[1]。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2]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改革的攻坚期、矛盾的凸显期,迫切需要一股力量来攻坚克难,而这股力量就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1.是大学生厘清思想困惑,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需要

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速引起了东西方思想的相互交流与碰撞,面对多元化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涌入,当代青年由于缺乏成熟的鉴别能力,容易陷入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甚至贬低中华文化的状态,这对于我们对其民族自信、自强、自立精神的确立是很不利的,改革开放以来很多青年学生留学海外最后留在当地工作,加入他国国籍,虽其中可能有很多客观因素,但对他国文化和价值的认同无疑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所以,不重视弘扬民族文化与培育民族精神的直接后果是——人才流失,在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今天,我们国家可谓是“伤不起”!;从国内来看,由于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利益和经济成分日益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这必然引起思想意识与思想观念的多样化,其中很多消极的、与我们传统价值观相悖的理念,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自由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引起人们思想的混乱与波动。我们经常可以在网络、报刊等媒体上看到诸如某某学生厌学、拜金、贪图享乐、追求低级趣味等相关报道,面对这些现象,我们更应强化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中的引领作用,我们要用先进的理论、先进思想帮助他们厘清困惑、化解矛盾、振奋精神、增强自信,树立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从而自觉地肩负起自身的历史使命。

2.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需要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灵魂,民族文化是民族精神的载体[3],古往今来,任何民族的强大无一不是以民族文化的兴盛为前提,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优秀而独特的文化,它注重整体利益,主张先义后利,推崇“仁爱”原则,强调诚实守信,讲求谦逊礼让、孝敬父母等,这些思想理念深刻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我们创造了光辉灿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为当代大学生,更应该受这些价值理念的熏陶与浸染,提升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民族素养,传承好中华文化,同时应自觉肩负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让世界更多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为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作出自己的贡献。

3.是提高中华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古往今来,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英勇奋斗、不怕牺牲,从岳飞的“精忠报国”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到周总理的“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读书”,无不体现着中华儿女的优秀精神品格,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仍然离不开这些精神的支撑,它有利于我们凝聚力量、形成共识,引领风尚,繁荣文化,因此,我们有必要将这些优秀的民族精神融入大学教育体系,激发大学生奋发学习的精神动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顺利实现我们“两个一百年”目标。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现状

(一)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取得的成绩

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很多高校都把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工作来抓,如针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不成熟,容易受到不良思想影响这一特点,我们开设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理念;针对大学生对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史和党的理论方针政策认识模糊这一现象,我们开设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两门课,希望通过对近现代史的梳理以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的解读,使大学生们有一个清晰的民族发展史,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增强他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同时,很多学校还开设了一系列通识课程,以中华优秀文化历史为背景,强化大学生的民族意识、主权意识以及对国情和世情的认识,可见,民族精神的培育已经纳入大学教育体系。此外,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也在各院校开展,如组织大合唱、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一系列爱国主义活动、开展民族文化知识竞答以及各类以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为主题的演讲、辩论等,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活动,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生活,也把热爱祖国、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民族精神内化到了每个大学生的心中,使得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加入到学习和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队伍中来。

(二)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的不利因素

1.多元化思潮的传播

当今世界,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影响了民族精神的培育根基,造成大学生民族精神一定程度的模糊与薄弱。互联网信息传播技术在大学校园广为流传,有很多复杂的思想理论比如新殖民主义、后现代主义这样的多元社会思潮通过互联网技术在大学校园中广泛传播,再加上全球一体化的认识,使大学生民族意识开始弱化,民族认同感也开始减弱,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带来很大的冲击,造成了当代大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正确判断。

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入侵

大学生在民族精神培育过程中,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互相矛盾的观点,使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得到不小冲击,误导了大学生对民族精神培育的方向。目前,西方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将“软实力”作为重点渗入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意识形态中。多元社会思潮所倡导的西方的民主、自由市场、“有限政府”、“人权高于主权”、颠覆权威、价值虚无论等思想观念,凭借着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强大优势,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了强力的灌输。有部分大学生通过西方文化对其的影响,开始追求西方的文化以及西方的生活理念,忽略了东西方的文化环境差异以及中国的国情,给民族文化带来了冲击,给传统的民族精神带来了竞争,削弱了国家主权意识,并严重制约了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3.经济社会生活的功利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的价值观念也在转变,追求物质财富成为了大多数人的主要目标,对在校大学生而言,他们虽然没有走入社会,但是这种对物质财富的渴望与追逐在他们身上也有很多的体现,很多大学生不再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作为首要奋斗目标,而是将经济优厚的职位作为向往与追求的工作目标。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人才的竞争也日益突显,有很多发达国家根据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放宽对人员的限制,导致我国大量的人才纷纷流失,给我国科技、军事安全以及民族凝聚力带来不小的影响。

三、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在当今世界,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面临着很大的挑战,主要原因是目前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政治多元化以及科技信息网络化已经成为主流,全球化的经济给世界的发展带来了各种机遇与竞争,也促进了各文化之间的相互荡漾[4]。一方面可以促进各国家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借鉴;另一方面也给西方的文化带来了各种借口,西方有很多发达国家在竞争中运用自己所处的强大地位,逐步让其他国家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更多的是向发展中国家的人民灌思想观念,从而影响这些人民的社会民族理念,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所以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养面临很大挑战。

四、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路径探讨

(一)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主导作用

现在的大学生思想非常活跃,对社会的万事万物都充满好奇,思想状态和价值观念还没有完全定型,思想很容易受到各种思潮的影响,不过现在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很强,所以学校要利用好大学的各种条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课来培育大学生的健康心态与高尚的品质。在思想政治教育课上,通过民族精神事例,来丰富高校课程的教学内容。要带动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就要把中华民族精神与课堂内容相互结合,提高大学生正确的民族精神理念。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时刻关注国家大事,将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使每位大学生都能融到课堂中去,在课堂中感受我们国家伟大的民族精神,这种民族精神可以转化成学生学习的动力,为我们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抢占网络阵地,拓展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新渠道

多媒体互联网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主流,大学生在网络上不仅能获取知识,还能进行思想交流,表达爱国热情。所以要及时抢占网络阵地,运用正面的互联网资源来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高校要建立品质高、有吸引力的“红色论坛”,培养一批网络教育人才,及时清理影响大学生的信息,整顿互联网空间,纠正不良作风。还可以创建心理专家解答栏目,为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不能让每一位学生误入歧途。要让互联网空间积极正面,真正服务人民与社会,把互联网络建立成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阵营地。

(三)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强化民族精神

校园文化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方面,起着很关键的作用。所以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学校环境都充满着民族精神教育气息。高校首先要及时更新宣传栏的内容,把每天发生的国家大事以及好人好事都放进宣传栏中,增加宣传效果,还能利用校园广播站来播放一些具有民族精神的故事,使学生从中能得到感触。还可以在一些醒目的地方挂一些标牌,引导学生的自觉与文明。在课余时间,学校还应该播放一些具有民族精神的爱国电影,让学生了解民族的历史,培养爱国精神。

(四)发挥社会实践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强化作用

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加快学生的成长。学校可以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民族精神,比如可以去养老院或者福利院做公益服务,增强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还可以参观一些监狱、劳教所等等,让学生从中感受社会的严于律己;学生还可以自己拍摄一些励志的小影片,让学生亲自体验民族精神的伟大力量。通过这些社会实践,可以加深大学生对人生价值的理解,使大学生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使命感,积极的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努力。

(五)健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机制

健全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机制,可以使培育工作顺利进行,也可以使各部门在工作进行时能够相互配合、相互影响。我们要知道,健全的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机制应该包括健全的领导机制、保障机制和激励机制。

1.完善领导机制

针对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这项工作,需要由学校党委来统一领导,然后由校长来负责实施工作的制度,这样领导在落实工作时才能以身作则,组织严密。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分工职责要明确。在学校要由党委宣传部、教务处来管理,然后设立学生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来具体的根据制度开展工作,其他相关部门需要积极配合,让培育工作能够顺利的进行。

2.健全保障机制

高校在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工作时,首先要坚持和完善制度保障,比如队伍培训制度、信息反馈制度、队伍考核制度等等。其次要坚持和完善物质保障。高校在开展培育工作时,要提供资金、场地等物质条件,保证在培训和科研时能正常投入使用。最后还要通过保障机制来体现培育工作的目标,从而规范工作制度、稳固工作作风,更好的推动工作的开展。

3.增加激励机制

在开展大学生民族精神工作时,要有一套激励方案。高校需要针对工作认真、优秀的组织或者个人颁发奖励。奖励主要有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精神奖励包括晋升、荣誉等,物质奖励有奖金、福利等。通过激励机制方案可以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使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工作继续开拓创新。

五、小结

培育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是一项很紧迫的工作任务,当代大学生要努力肩负起社会的历史重任,跟上时代的形势。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培养大学生的民族精神,使大学生有很好的民族责任感与爱国情怀,提高大学生奋发昂扬的热情与忠诚不渝的民族精神,为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崔洪林.论当代大学生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D]:[硕士学位论文].上海: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05

[2]张新平.万里长城永不倒——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M].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

[3]欧阳国.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J].学习月刊,2012,(1):54-56.

[4]张五钢.当代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研究[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5):39-41.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