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战国至清代河北医学的发展概况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河北 清代 战国 医学 发展概况

【摘要】河北医学科学技术源远流长。在祖国医学体系的初步形成的过程中,河北的文化和医家起着较大的作用。两千多年来,河北对中医学的建设与开拓、继承和发扬,无论古今成效卓著。

【关键词】河北医学;发展概况

【中图分类号】R2-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026-1

河北医学科学技术源远流长,从河北(也是我国)第一个有正式传记记载的战国时期医家——秦越人(号扁鹊)算起,也有2000多年的历史。

在祖国医学体系的初步形成的过程中,河北的文化和医家起着较大的作用。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到战国时期,河北医家活动影响甚著。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扁鹊。他反对巫术治病,创立了望、闻、问、切诊法,擅长内、外、妇、儿、针灸等科,编著《扁鹊内经》、《扁鹊外经》等多部著作,对祖国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代表了当时河北乃至全国的最高水平。

秦汉时期,河北保定一带出现隔水蒸药、调和药粉、打坨制药工具。汉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在今河北省平山县一带,已开始利用温泉治疗皮肤病和风湿性关节炎。同期在今河北境内已有针灸用的金银医针和制药丸的医工盆,以及煎药服药用的药锅、滤药器、灌药器等。1972年在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文物中,已有金银医针、灌药银壶、医工盆等医用器具,是其佐证。说明汉代河北医学已有很好的发展。

后魏、北齐、隋相继出现了养生、本草、针灸著作,如《食经》、《药录》、《黄帝明堂经解》等。公元477——499年,阳平馆陶(今馆陶县)人,太医令李修,“针灸授药,莫不有效”,并召集一些学者在东宫撰集了《药方》百余卷,流行于世,对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唐、宋时期,河北医学发展明显,初步统计,仅医学著作达30多种,其中方书、内科居多。唐代,不仅临床医学有了发展,而且还开始了对医经《伤寒论》的研究。张果著《伤寒论》一卷,宋侠著作也甚多。宋代,河北医学进一步发展,不仅出现了内、儿科专著,而且对咽喉病能进行手术治疗,并开展了全身麻醉。沧州人刘翰等重修《本草》二十卷,后经深州李昉等审定编为二十一卷的《开宝重订本草》。该书是宋初的本草范本,为我国已知的第一步版刻药学著作,收药984种。河间许希,精医善针,医德高尚,他著《神应针经要诀》,曾治愈仁宗病患而不受赐,却请仁宗为扁鹊立庙,并建太医局于庙旁,许执教于中,为针灸学和医学教育的发展作出了成绩。

金、元时期,河北医学有了新的飞跃,学术气氛空前浓厚,出现了河间、易水学派,是中国北方的医学中心,对我国医学的发展起了巨大推进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该时期,河北名医辈出,成果累累。当时,全国著名“金元四大家”中,我省占两家——河间(今河间县)刘完素的“火热论”及真定(今正定县)李东垣的“脾胃论”。开创了医学革新局面的张元素提出药物升降浮沉理论,著《医学启源》、《珍珠囊》等,提出“古方今病,不相能也”的革新主张;王好古著《阴证略例》、《医垒元戎》、《伤寒辨惑论》等,创立了“阴证学说”,认为脾肾两虚是阴证的主要内因。罗天益著《卫生宝鉴》,临床上注重辨证,首先提出把黄疸分为阴黄、阳黄,至今仍有指导意义。初步统计,金、元时期河北医学著作达50种左右(其中内科著作占20种左右),居当时全国医学著作总数第二位。

明、清时期,随着祖国医学的全面发展,河北医学在医疗、卫生、教育、研究等方面也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统一天下后,中央设太医院,各府州县有惠民药房;约1368-1398年,永平府(今卢龙县)设医学正科,昌黎、抚宁、临榆(今秦皇岛市山海关区)等设医学训术,负责卫生行政事务。清道光年间,玉田王清任曾在北京设医学堂“知医堂”;清咸丰八年(1858)起,法国等国传教士在正定、尚义、保定等地相继开办诊所、医院;清同治元年(1862)临榆东街牛痘局建立;清光绪七年(1881),直隶总督李鸿章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公立医学校——天津医学馆。该时期,河北医学有了长足的进步,学术著作约达200种,其中清代著作占170多种,居当时全国省际约第八位。医籍中,内科、方书、儿科、妇科者居多(少者14种,多者48种),金匮、温病、医案医话、喉科、法医专著也纷纷问世。明代雄县赵律、河间董教清、安国王延辅,清代定县杨照藜、柏乡魏荔彤、永年刘延俊、玉田王清任等都是著名医家,且多有著作行世,如王延辅的《劳瘵真诀》、魏荔彤的《伤寒论本意》与《金匮本意》、刘延俊的《胎产须知》与《急救良方》、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等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王清任(1768-1831)。他不仅行医于河北、北京、辽宁等地,还开办医学教育,并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多次赴刑场观察、剖视人尸脏腑,历经数十年的研究,于道光十年(1830)撰成《医林改错》一书,对中国解剖学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临床上他强调补气活血与活血化瘀原则,创立的活血化瘀方剂,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河北对中医学研究的肇基者,当推战国时期的秦越人(号扁鹊),名见经史,术振当时。始创脉学,四诊合参,运用阴阳阐明脏象、经络和疾病。南北朝时,中药方剂著作问世。隋唐之间,始研医经,阐发三焦学说。盛唐之时,始研仲景伤寒学说著作问世。金元之间,名家辈出,声振华夏,开端医案、医话之风,涉及温病学说的研究。明清两代,不仅对经典注解,而且出现温病、医案、医话、法医的专著。清代又出现了中西医汇通之学。总之,两千多年来,河北对中医学的建设与开拓、继承和发扬,无论古今成效卓著。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