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国古代瓦当研究述论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瓦当 中国古代 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中国古代建筑经过数千年的历史沉淀与发展形成了有关自我书写的独特风格与形式,不同于世界上其他国家与地区的砖石为主的建筑,木结构建筑构件与砖瓦建筑天衣无缝的结合成为了其自成一统的独特表达,也由此形成了自古而今都十分宜居的人居环境,尤为重要的是,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一种人居环境,而且内含着丰富而深邃的精神意蕴,其精神因素沉积在物质载体之中。其中集实用与审美于一身的瓦当建筑构件就是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代表,本文将试图厘清瓦当的历时性定义、瓦当的制作工艺、瓦当研究文献的梳理以及瓦当当面的基本样式,通过多理路的梳理,来重新审视瓦当这一重要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的意义。

【关键词】建筑;人居环境;瓦当

一、瓦当的定义与源流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前面筒瓦顶端的下垂部分,用以保护屋顶的檐部椽头免遭风雨侵蚀,在延长建筑物使用年限的同时,又增添了装饰效果,是我国古代建筑构件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完美展现。中国古代瓦当在使用的几千年间,从用于宫室、礼制性建筑到官署、宗教及一般性建筑,由于瓦当当面的文字、图案等内容随着时代变迁而富于变化,因此瓦当成为指示古建筑年代的重要实物资料。

瓦,在许慎《说文》中解释为:“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也。”段注:“凡土器未烧之素皆谓之坯,已烧皆谓之瓦。”从这里来看,“瓦”的本义最初是指经过烧造的陶制品的总称。王筠《说文句读》中指出:“既是总名,形何由象?而以屋瓦牝牡相衔说之。”大意是说,既然“瓦”字是陶器的概称,那么作为象形文字的瓦又是根据什么具体形态而创造的呢?这就要用屋顶上的覆瓦上下相扣来解释了。

以“瓦”作为造字结构之一的汉字还有很多,如“瓯、瓶、瓷、甑、甗”。举凡如下。《淮南子》中有关:“扁瓯有隄,隄同堤,即喻器壁竖也。”再如“瓶”字:《说文》“缾或从瓦”。许慎《说文》中《玉篇·瓦部》:“甇,长颈瓶也”。《尔雅》郭璞注:“甗,山形似甑,上大下小,上可蒸,下可煮。”甗这一器物在古代是作为陶制或青铜制品的礼器及实用器,类似于原始形态的火锅,上部一个甑,下部一个用来烧煮沸水的三足鬲,中间有孔。

当,据《辞海》释义:当,底也,瓦覆檐际者,正当众瓦之底,又节比于檐端,瓦瓦相盾,故有当名。

有关我国陶瓦的出现年代说法不一,其中一说,据说出现在夏朝,宋人高承《事物纪原》认为:“今屋之覆以瓦,自夏桀始也。”他引用了《博物志》《古史考》《史记》等材料来证明这一观点。《世本·作篇》“桀作瓦屋”,夏桀时与殷代紧接,但甲骨文尚未收“瓦”字。西周时代已经产生了板瓦、筒瓦、半圆瓦当和脊瓦等不同品类。从战国时代起,宫殿建筑的屋檐开始使用圆瓦当。谯周《古史考》说“夏昆吾氏作屋瓦”。从商代的甲骨文字形,知三千多年前的屋脊有高耸的装饰,颇似后世的陶制屋脊装饰。但是几十年来的发掘,尚不见商代有陶瓦的出土。

目前的考古发现表明,我国古代最早于西周时期开始使用瓦当,迄今所知最早的瓦当发现于陕西岐山周原遗址召陈村,这些瓦当均作半圆形,今谓之半瓦当。其表面多作重环纹,颇与商周青铜器上的云雷纹相似。瓦当的出现充分反映了当时手工业的发展,在我国物质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春秋》记载:“秋,七月,庚午,宋公、齐候、卫候盟于瓦屋。”杜注:瓦屋,周地。今河南洧川县南瓦屋里是也。会盟的地点是在周地的温,但史官只写瓦屋。到了战国时代,很多房子都开始以陶瓦覆盖了。《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道:“秦君鼓噪动兵,武安屋瓦尽振。”周原扶风召陈村遗址所发现的十二座西周初期到中期所建的宫殿遗址表明,这些建筑原来都是瓦屋顶。周原早期凤雏甲组即祖庙一组建筑还只是局部用瓦,到西周初期至中期召陈的宫殿,则已发展为全部覆瓦了。

二、瓦当的制作工艺

(一)制瓦、制陶传说

有关瓦当发明的传说,是伴随着陶土的使用而流传的,在如今四川成都建福宫,现存三重大殿,第一为长生殿,祀晋代四时八节天地太师范长生,第二殿名丈人殿,正殿祀宁封真君及杜光庭,后殿彩像三尊,太上老君、东华帝君、王玄甫。其中,宁封,传说为黄帝时人,曾任陶正,即主管陶器烧制的官员。汉,刘向《列仙传·宁封子》:“宁封子者,黄帝时人也。世传为黄帝陶正。有人过之,为其掌火,能出五色烟,久则以教封子。封子积火自烧,而随烟气上下,视其灰烬,犹有其骨。时人共葬于宁北山中,故谓之宁封子焉。”杜甫曾作诗《丈人山》:“自为青城客,不唾青城地。为爱丈人山,丹梯近幽意。丈人祠西佳气浓,缘云拟住最高峰。扫除白发黄精在,君看他时冰雪容。”

(二)制作工艺

在中国,瓦的制作很早,比制砖还早,成为“瓦作”。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卷中,陶埏第七卷,宋子曰:水火既济而土合。万室之国,日勤千有而不足,民用亦繁矣哉。上栋下室以避风雨,而瓴建焉。王公设险以守其国,而城垣雉堞,寇来不可上矣。泥瓮坚而醴酒欲清,瓦登洁而醯醢以荐。商周之际俎豆以木为之,毋亦质重之思耶。后世方土效灵,人工表异,陶成雅器,有素肌玉骨之象焉。掩映几筵,文明可掬,岂终固哉?

古代瓦当制作具体可分为三种办法五个步骤:一、先造瓦心,续造边轮,再续制筒瓦;二、边轮与当心一次范成后续制作筒瓦;三、模制法。具体依照瓦当的形制区分,制作圆瓦当:一,先模压瓦当心,在周围用泥条盘筑筒瓦,在当背与瓦筒连接处填泥屑粘连。使竹木刀于瓦筒外对应的两方纵切筒瓦至当背,再使竹纤切割终点横穿一孔,穿绳割勒取掉当背下方一半筒瓦。此谓“切当法”。二,瓦当心与边轮一次压模而成,在其背粘接瓦筒,切割筒瓦的方法与一同,此法制作的瓦当,边轮整齐。筒瓦脱落,背面留有清晰的接痕。西汉早期以前主要使用第一法,西汉中期以后多用第二法。这是随着工艺改进,工序趋于简便的缘故。

三、瓦当研究的文献述略

从不同的历史阶段,将前人对于古代瓦当的研究成果进行文献上的梳理,主要分为两个历史阶段。

(一)宋元时期

第一,瓦当研究始于宋代,从宋代至民国初年,这一时期的研究以赏鉴为主,采用的是传统金石学理论,对瓦当进行收藏并进行少量的考据。这一时期的特点是,研究对象以文字瓦当为主,记载相对分散。

这一时期的主要文献整理如下。

宋代到民国时期:北宋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年)正月,陕西宝鸡权氏“得古筒瓦五,皆破,独一瓦完,面径四寸四分,瓦面隐起四字,曰羽阳千岁,篆字随形为之,不取方正,始知即羽阳宫旧址也”。

黄伯思《东观余论》。近有长安民献秦武宫羽阳宫瓦十余枚,若今人筩瓦,然首有“羽阳千岁”“万岁”字。其瓦犹今旧瓦,殊不朽腐。

南宋无名氏《续考古图》卷一,摹写“益延寿”瓦当文字。

元代李好文《长安志图》之《图志杂说》:汉瓦。形制古妙,工极精致,虽尘壤渍蚀,残缺漫漶,破之如新。人有得其瓦头者,皆作古篆,盘屈隐起,以为华藻。其文有曰“长乐未央”,有曰“长生无疆”,亦有作“上林”字者。皆人有于陈仓得秦瓦文曰“羽阳千岁”,羽阳,秦武王宫也。以是知古人制作不苟,虽一瓦壁必有铭识,不特彝鼎为然耳。又有得瓦作“楚”字者,亦秦瓦也。秦作六国宫室于咸阳北坂上,意者必用其国号以别之与?又“未央”字瓦凡离宫故基亦皆有之,今杜陵碎瓦中皆有“未央”“长乐”等字,亦不知其何故也。

(二)明清时期

乾隆庚午(1750年)闽人林佶(吉人)著《甘泉宫瓦记》(抄本),乾隆丁未(1787年)程敦著《秦汉瓦当文字》,嘉庆乙丑(1805年)王昶《金石萃编》,道光元年(1821年)冯云鹏、冯云鹓,同集《金石索》,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宋伯鲁、宋联奎《陕西金石志》皆著录甘泉宫瓦当。

康熙年间,林佶著《汉甘泉宫瓦记》、朱枫《秦汉瓦当图记》、程敦《秦汉瓦当文字》、毕沅《秦汉瓦当图》和《关中金石记》、吴大徵《斋砖瓦录》、钱岾《汉瓦图录》、申兆定《涵真阁秦汉瓦当图说》、陈广宁《汉宫瓦当》、王福田《竹里瓦当文字》、王仙洲《古瓦绘图》、王襄《簋室古筩》、吴隐《秦汉瓦当存》、黄中慧《琴归室瓦当文抄》、何遂《绘园藏瓦》、钱亦轩《半宫瓦当文考》、高鸿裁《尚陶室砖瓦文》、端方《陶斋藏瓦》、陈介祺《簋斋藏古目》、王昶《金石萃编》、张廷济《清仪阁古器物文》、冯云鹏和冯云鹓《金石索》、翁方纲《两汉金石记》、陆增祥《八琼室金石补正》、陈报之《求古精舍金石图》、孙星衍、刑澍《寰宇访碑录》、钱泳《履园丛话》、罗振玉《秦汉瓦当文字》等。

(三)民国至近代以来

朱枫《秦汉瓦当图记》、民初罗振玉《秦汉瓦当文字》,陈直《秦汉瓦当概述》《新编秦汉瓦当图录》。考古学深入介入后,又有刘庆柱《战国秦汉瓦当研究》、李发林《齐故城瓦当》、陈根远《瓦当留真》、赵力光《中国古代瓦当图典》、伊藤滋《秦汉瓦当文》等。

近代以来,科学考古学兴起,对瓦当的研究开始基于考古发掘的材料,出土的瓦当开始有地层等年代依据,并作为断代的依据反过来促进考古学的成果。

四、瓦当单体研究对象

战国时期瓦当的风格与当时的思想相类似,呈现百家齐放的形式,古齐国位于今山东胶东半岛一带。齐国的瓦当以树木纹、树下双兽纹为主,风格写实。比较有特点的是呈现轴对称的图案纹样。

秦国发源于今陕西一带,本为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体现在其瓦当的风格上,其瓦当则显得粗犷而质朴,图案以动植物形象为主,活泼而富于变化。秦国动物纹瓦当与齐故城对称严谨的树纹动物瓦当和燕赵故地凝重繁缛的兽面纹瓦当相比,显得自由活泼,更富于生活气息。燕国为周初分封的重要姬姓国之一,在其瓦当的表达上,更多地延续了青铜器纹饰的特点,以兽面纹以及大型夔纹瓦当为主,风格厚重、神秘。葵纹图案像水涡,可能象征着运动着的水,秦人以水纹装饰瓦当,应与秦人主水德有关。有人认为葵纹像太阳纹。

秦统一六国后,统治者大兴土木,营建宫殿庙宇以及陵墓寝堂的现象蔚然成风,因此,使用瓦当十分普遍。当时对瓦当的制作相当讲究,可谓精益求精,同时也促使瓦当的图案装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它一方面继承了春秋战国以来写实的艺术手法和明快朴素的特征,另一方面又打破了当时僵化的形式以及图案上表现恐怖气氛的风格。

本文以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战国瓦当单体为研究对象,分析如下。

(一)齐

主要分布地:齐故地瓦当主要出土于临淄地区,基本上都出土于1965年在崖付庄发掘的古井和1976年在临淄齐故城小城垣公台宫殿建筑遗址。

典型瓦当:

1.战国齐树下双犬纹瓦当

中国园林博物馆馆藏。长14.2cm,宽7.2cm,厚12.3cm。半圆形,直径14.2cm,中间一树,树枝为圆弧形向上伸展,左右各一犬相对而立。(图1)

2.战国齐树下箭头乳丁纹瓦当

中国园林博物馆藏。高7cm,直径15cm。半圆形,中间树枝向上伸展,树根处有简化的勾云纹,两侧各有一枝弯曲的茎,顶端下垂一个箭头,似花叶的变形。弯曲处各有一乳丁。(图2)

3.战国齐灰陶树木双马纹半瓦当

高6.7cm、6.5cm,最大直径14.2cm。(图3)

4.战国齐灰陶树木双骑纹半瓦当

高7cm、3.7cm,最大直径14.7cm。(图4)

(二)秦

主要分布地:陕西凤翔秦都雍城遗址、临淄秦栎阳遗址、咸阳秦咸阳遗址等地。

典型瓦当:

1.战国秦奔虎纹瓦当

圆瓦当,当面一虎,回首翘尾,坚齿利爪。厚2cm,直径14cm。(图5)

2.葵纹瓦当

外区设顺时针三线葵纹八个,中间有一乳钉。(图6)

3.战国秦灰陶母子鹿纹瓦当

厚3cm,最大直径14cm。奔鹿纹,双鹿,一只大鹿在奔跑中突然停止,一只小鹿在其身前嬉戏,以洗练的手法刻画准确,表现了鹿矫健、轻盈的姿态和温顺、机敏的性格。栩栩如生,反映了匠师们对生活敏锐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表现力。(图7)

4.秦灰陶双獾

最大直径17cm,厚13.7cm。两獾颈部相交,张口。(图8)

(三)燕

主要分布地:

燕国故地主要包括河北北部、辽西、北京等地区。在今河北北部燕下都故城遗址、北京良乡南黑古台燕中都遗址、北京广安门外桥南的燕上都遗址、辽宁凌源安杖子古城遗址、辽宁铁岭邱台遗址以及天津等地均出土了东周时期的瓦当。

典型瓦当:

1.战国燕灰陶饕餮纹半瓦当

高9.5cm、8.8cm,最大直径19.7cm。(图9)

2.战国燕灰陶山云纹半瓦当

高8cm、9cm,最大直径16cm。内饰二重山形纹,外饰涡纹(云纹)。(图10)

五、结语

汉代前期仍继续沿用秦瓦当的形制和纹饰,但在继承秦瓦当的传统基础上又出现了文字瓦当,从而成为一大特征。秦瓦当多为圆形,而且其瓦当面径较小,边轮也不太规则,瓦当的背面不够平整。在制作过程中,有着明显的旋切痕迹,瓦当的成色以青灰色为主;而汉代瓦当除圆形外,还有半圆形,瓦当的面径有所加大,边轮较为规整,均为模制,瓦当的成色多为浅灰色。

汉代尊火德,尚赤,禹王城不少瓦当标本上可见有朱红色装饰当面,反映出当时五行学说的流行。四神,这一类时空概念的具象化与符号化纹样,此类纹样的空心砖早已在西汉前期的礼制建筑上出现,但未见瓦当之中。西汉末年四神瓦当可谓是倡导恢复周礼的王莽集团在建筑上的复古创作。四神图案象征四面而治。文字瓦当消失,是因为西汉人精神世界天马行空,自由开放,为艺术创作提供土壤。东汉时期儒学统治地位定鼎,丰富多变的文字瓦当消失,程式化的云纹成为主流。

随着唐代的灭亡,莲花纹瓦当逐渐式微,程式化的兽面纹、龙纹、花草纹等具象纹饰继续出现在宋、元、明、清的瓦当当面上。制瓦技术的流水作业化、社会与宗教的世俗化促使瓦当纹饰蜕变为纯粹的装饰图像,早期瓦当纹饰蕴含的种种精神气韵,从此消失殆尽。

瓦当这一极富变化性的建筑构件,在历史中呈现着自我不同的繁茂形态,是中国古代匠人智慧与审美的集中表现,在构建和谐宜居人居环境的今天,具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文彬.新中国出土瓦当集录·甘泉宫卷[J].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98.

[2] 程永健.洛阳出土瓦当[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 赵力光.中国古代瓦当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

[4] 张童心,黄永久.禹王城瓦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

[5] 刘怀君,王力军.秦汉遗珍:眉县秦汉瓦当图录[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6] 吴磬军.燕下都瓦当[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14.

[7] 耿铁华.高句丽瓦当[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4.

[8] 陕西省博物馆.秦汉瓦当[M].北京:文物出版社,1964.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