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秦优10号栽植密度试验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栽植 密度 试验 研究 秦优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经过在如皋市农科所多年试验示范,秦优10号表现出丰产、稳产性好、抗逆性强等优点。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2014—2015年度开展秦优10号高产攻关研究,结果表明:在稻茬条件下,秦优10号栽植适宜密度为11.25万株/hm2,此时产量最高,为 3 515.70 kg/hm2。

关键词 油菜;秦优10号;栽植密度;产量

中图分类号 S63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2-0016-02

秦优10号是陕西省咸阳市农科所选育的杂交油菜品种,2006年通过国家长江下游区品种审定,2009年如皋市农科所引进该品种。目前,秦优10号在如皋市有较大规模的种植,已成为如皋市油菜生产的当家主导品种之一。2014—2015年度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秦优10号的高产攻关研究,探讨最佳栽培密度及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江苏省如皋市农科所粮作室科技园区。试验地肥力水平中等,地力均匀,排灌通畅。供试土壤为高沙土地区的砂壤土,土壤含有机质13.672 9 g/kg、全氮0.900 5 g/kg、速效磷9.9 mg/kg、速效钾37.63 mg/kg。前茬水稻。

1.2 试验材料

供试油菜品种为秦优10号。

1.3 试验设计

根据大区栽植密度设4个处理,分别为9.75万株/hm2(A1)、10.50万株/hm2(A2)、11.25万株/hm2(A3)、12.00万株/hm2(A4)。不设重复,试验区面积3 335 m2,共设4个大区,大区面积为833.8 m2。每个大区除栽植密度不同外,其余培管措施相同[1-2]。

1.4 试验过程

高产田于9月27日播种,10月31日移栽,全生育期施纯N 228 kg/hm2、P2O5 90.0 kg/hm2、K2O 90.0 kg/hm2,其中磷、钾作基肥一次性施用。具体施肥方法:基肥施45%复合肥(N∶P∶K=15∶15∶15)600 kg/hm2,11月17日施尿素150 kg/hm2作苗肥,2月27日施尿素150 kg/hm2作薹肥。3月28日、4月4日分别用40%多·酮粉剂1 500 g/hm2喷雾防治菌核病。

1.5 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1.5.1 适期播种,培育壮苗。秦优10号适宜播期应在9月25日至10月5日之间,重点抓住足肥、稀播、化控3个环节。一是选择土壤肥沃疏松、地势平坦、灌排方便的田块作苗床,苗床应留足,苗床与大田的比例一般为1∶(5~8)。二是施足基肥,应结合耕耙施肥,可施入土杂肥30.0~37.5 t/hm2、过磷酸钙300~450 kg/hm2和草木灰1 500~2 250 kg/hm2。三是精细整地。油菜种子小,苗床应做到平、细、实,即厢面平整,土层细碎并适当紧实,以保证种子播种时落子均匀,深浅一致,早生快出。四是精量播种,秧田播种量宜为7 500 g/hm2左右,播种前先按厢定量分种,拌适量细土或草木灰,做到逐厢均匀撒播,播后浅覆盖并保持湿润,若干旱土壤缺墒必须傍晚连续浇水3~4 d保证出苗。五是抓好苗期管理,齐苗后及时间苗。3片真叶时定苗,留苗100~120株/m2,定苗后化控,一般喷15%多效唑600~750 g/hm2,移栽前1周施“送嫁肥”以及遇旱时浇水,苗期主要害虫为蚜虫,可用10%吡虫啉300 g/hm2喷雾防治。

1.5.2 合理密植,奠定高产基础。秦优10号移栽宜在油菜叶龄7~8叶,秧龄35~40 d,根颈粗0.6~0.8 cm时进行;移栽前大田要施足基肥,整好畦田,开好“三沟”;移栽时要边起苗,边移栽,要求栽直、栽匀,根颈要栽入土中,栽后浇定根水。稻茬油菜整地质量差,要通过中耕改善土壤通气性,中耕分3次进行:活苗后浅中耕1次,11月底深中耕1次,12月底培土壅蔸1次。移栽活棵后应及时进行中耕松土,以利于通气、降湿、增温,增强土壤供肥能力,促进根系发育。通过多年的种植试验表明,秦优10号高产栽培条件下的移栽密度为11.25万株/hm2,移栽可采用宽行窄株,为其创造一个合理高效的采光环境。

1.5.3 平衡施肥,科学运筹。秦优10号在施肥策略上必须做到施足基肥,补施苗肥,重施薹肥。一是施足基肥。结合翻耕整地应施足以农家肥为主的基肥。移栽油菜一般基肥施肥量占总量的30%~40%,高产田增至50%。基肥为45%复合肥600 kg/hm2、硼砂15 kg/hm2,拌和厩肥、土杂肥施下。二是早施、增施苗肥。油菜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年前以追肥为主,年后以追肥为辅,促进早发壮苗。一般在移栽成活后及时施第1次苗肥,可撒施尿素150 kg/hm2,如底肥少,长势差,则15 d后再酌情追施1次。三是稳施蕾薹肥。薹肥的施用因苗而异,若叶色淡黄或发红,甚至全株带紫色,茎细弱则应早施、重施;反之应少施。薹肥宜在薹高10~15 cm时施用,一般于1月下旬或2月上旬撒施尿素150 kg/hm2。稳施薹肥能促进油菜春发稳长,争取枝多、角多。应根据苗情特点及开春后的气温情况,以“早发、稳长、不早衰、不贪青迟熟”为原则合理施肥[3]。

1.5.4 立足抗灾,防治“四害”。一防渍害。油菜生长进入中后期,易发生田间积水,导致土壤通气不良,根系发育受阻,发生渍害,因此要切实做好清沟排渍工作,建立高标准沟系,清理好“三沟”,确保排水畅通,降低地下水位,促进根系下扎,减轻渍害损失。二防草害。在油菜移栽前3 d,用氧氟·乙草胺1 200 mL/hm2喷雾进行封闭。如在移栽前未能施用除草剂,则要在油菜移栽15 d左右开展化学除草[4]。以禾本科杂草为主的田块,用10.5%高效盖草能375 mL/hm2对着杂草茎叶进行喷雾。以阔叶类草为主的田块,用15%阔草克1 500 mL/hm2在杂草二至三叶期、油菜六至八叶期喷雾防除。以单、双子叶杂草混生的田块,用油菜双克1 500 mL/hm2喷雾防除。三防病虫害。油菜菌核病防治的最佳适期为油菜主茎开花株率80%至一次分枝开花株率60%~80%时。油菜花期长逾30 d,双低杂交油菜更是长达40 d左右,而目前使用的药剂以保护作用为主,药效期一般为7~10 d,一次防治效果达60%,因而要彻底控制危害,确保80%以上的防治效果,花期必须防治2次,降低花期感病程度[5-6]。油菜菌核病的化学防治用40%多·酮粉剂1 500 g/hm2,于初花期细水喷雾[5-6],盛花期再同样施药进行第2次防治。四防冻害。油菜冻害有春冻和冬冻2种,一般冬冻发生比较严重。预防冻害除培育壮苗外,还应采取中耕培土、开好“三沟”、喷施多效唑等技术措施。中耕深度应先浅后深,在越冬前结合中耕培土壅根。通过开好“三沟”,促进根系生长,减轻倒春寒对油菜的影响[7]。一般在12月20日前后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750 g/hm2均匀喷施叶片,注意不要漏喷、重喷。

1.6 考察项目

移栽期、抽薹期、成熟期考察苗情素质,栽后定期定点调查叶龄进程、群体动态、成熟期测产、室内考种和实产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

2015年5月25日如皋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高产方成熟期田间测产处理A3产量最高,达3 568.39 kg/hm2,实收单产3 515.70 kg/hm2。从表1可以看出,秦优10号栽植密度为9.75万~11.25万株/hm2时,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密度达12.00万株/hm2时,产量开始下降,表明稻茬地区种植秦优10号不宜超过11.25万株/hm2。秦优10号株型较高,生长量大,高密度栽培会加剧群体与个体的矛盾,导致病害加重,后期早衰[1]。秦优10号在11.25万株/hm2的密度下达到高产,表明在此密度下,产量结构合理,个体与群体关系协调,从而发挥出最大的产量潜力。

2.2 越冬期、薹期苗情素质比较

从表2、3可以看出,越冬期、薹期苗情相差不大。处理A4在越冬期、薹期生长量较小、苗较矮,表明高密度苗个体与群体有争光、争肥的矛盾;处理A1、A2、A3的叶片数与最大叶片优于处理A4,表明油菜在低密度条件下苗势强于高密度,从而保证油菜大苗越冬。据研究,油菜在秋末(11月底)发棵封行,就是使油菜在花芽分化之前多长几片主茎叶,以为多分枝多结果提供良好的基础,从而达到高产[2]。

2.3 综合性状

2.3.1 生育期适中。多年种植表明,秦优10号在本地全生育期245 d左右,苗期叶较直立,叶片大,茎秆粗壮,秆硬,生长整齐。该品种生育过程表现为前期生长稳健,易形成越冬壮苗,营养生长期较长,春发快,恢复率高,花期集中,有利于菌核病的集中防治。

2.3.2 农艺性状较好。秦优10号在如皋地区种植以移栽为主。经过多年示范种植,该品种在不同生育阶段均表现出较明显的生长优势。据高产田苗情调查,移栽期叶龄7.4张,绿叶片5.2张,根茎粗0.64 cm,单株鲜重21.4 g。

2.3.3 抗逆性强。一是抗病性强。自2009年示范种植以来,秦优10号菌核病发生均较轻。据2014—2015年度南通市油菜品比试验成熟期考察,秦优10号菌核病发病率达42.5%,病指达21.3,在参试6个品种(系)中发病较轻。二是抗寒性好。在多年试验示范冻害调查中,秦优10号抗冻性较强。据2014—2015年油菜越冬期冻害调查,秦优10号受冻株率为29.3%,冻害指数为13.9,在参试品种(系)中抗寒性中等。2016年春季油菜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参试各品种遭遇倒春寒,不少品种出现叶片冻死,薹茎冻伤,造成损失。秦优10号除叶片有一定冻伤外,薹茎基本没受影响,且随气温回升很快恢复生长,恢复力较强。三是抗倒性好。在多年试验示范中,秦优10号均未出现倒伏,抗倒性较强。

3 结论与讨论

通过多年的示范种植以及2014—2015年度实施的高产攻关研究表明:秦优10号栽植密度为11.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3 515.70 kg/hm2,表明该品种是一个增产潜力较大的油菜品种。

4 参考文献

[1] 吴文花,胡锡国,李斌.秦优10号特征特性及优质高产配套栽培技术[J].农业科技通讯,2011(5):132-133.

[2] 赵合句,张春雷,李光明,等.油菜高产规律研究与应用[J].湖北农业科学,2002(6):45-48.

[3] 李群慧,刘文革,王相琴,等.沣油737、秦优10号在安庆地区的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4(20):41-42.

[4] 管怀锦,夏宏年,周海幸.双低油菜荣华油6号栽植密度试验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3(2):19-20.

[5] 夏正美.云县爱华镇油菜栽植密度与产量关系[J].中国农业信息,2013(21):48.

[6] 吴凤丽,刘丽红,杨淑芳.双低油菜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16):47.

[7] 何光忠,江诗俊,程兰祥,等.冬季垄作油菜的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1988(10):14-15.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