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对“伐无道,诛暴秦”一节若干教学环节的剖析和反思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无道 剖析 反思 教学环节 若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笔者下面以“伐无道,诛暴秦”一课若干教学环节为例,剖析一下基于兴趣能力差异下的设计思想和意图。

一、教学内容贴近学生,调动学生兴趣

笔者在“伐无道,诛暴秦”一课的教学导入时借用一张《大话西游》中至尊宝正打开月光宝盒的图片,图片一显示,各层次学生都大声惊呼。为何如此,因为这是学生熟悉的,学生不仅熟悉至尊宝,而且熟悉月光宝盒的功能。让学生“借助月光宝盒,进行时光穿越,回到秦朝”。

笔者还设计了“合作共赢”的教学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闯关,作业分为基础关和能力关,学生可以自选进行测试,这对各层次学生都有较强吸引力。

【设计思想和反思】 历史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内容上,要改变过去的“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实,加强历史知识和学生生活、现实生活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为此在教学实践中选择学生熟悉的知识切入,可充分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从学生熟悉的入手易调动各层次学生的主动性,吸引学生继续探究下去。对不同层次内容的巩固,可通过层次性作业来完成。层次性作业在展示时,可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进行。

二、课堂设问层次性,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为培养各层次学生的探究、思考能力,在“秦末农民起义爆发背景”环节,我设计了三个层次性的情景,三个情景在难易上有一定的梯度,以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求。

三个情境按难易程度依次是:

情境一:孟姜女的故事。

情境二、秦朝的赋税,主要有田租、口赋、杂税三种。这些赋税加在一起,要占到农民收获物的三分之二。

情景三、当时在秦国市场上,有一种奇怪的现象:鞋子没人买,拐杖却是抢手货。

结合课本 62 页,请你说说三段情景分别反映了什么问题?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

【设计思想和反思】 通过分层问题设计,使各层次学生都能从学习中有所收获。历史基础较好、兴趣浓厚的学生,通过这一环节较难问题的分析,培养了运用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从中体会到自己分析问题带来的乐趣,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对于历史基础一般、兴趣一般的学生,通过中等难度问题的解决,初步形成解决历史问题的基本思维,体会到历史学科学习时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 恰当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要领

在讲析“秦末农民起义过程”这一知识点时,对学生进行了农民起义学习方法的指导:农民起义要掌握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和三步曲(原因、经过、结果)。

【设计思想和反思】历史学法是各层次学生都需掌握的,方法的掌握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取得较理想的学习效果。通过学习方法的指导,便于学生系统有序地掌握知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对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也有很大作用。通过材料题的设计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四、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为让学生感受巨鹿之战前的“真实”情景,我设计了课本剧《破釜沉舟》,让学生进行角色体验,亲身“感受历史”,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历史兴趣。为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整个秦朝历史发展的线索,笔者组织学生进行秦朝历史大事年表的整理,训练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的能力,掌握用表格归纳史识的方法。在基础知识巩固时,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学生间相互出题、相互考查。本课的成语典故很多,为让学生感悟其中的深刻含义,加强历史和现实的联系,在课堂练习中我设计了谜语猜猜看环节:捷报传来、江苏地广、汉朝天下、鱼儿上钩后、锅漏干船漏满、破釜沉舟……通过谜语竞猜环节,不仅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也有助于学生在“趣味”中学到知识。

【设计思想和反思】在教学方法上,结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学生个性差异,创设灵活多样的教学情景,善于小道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可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五、恰当评价,让学生感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在列秦朝大事年表时,把学生做的成果进行课堂内展示,尤其是对学困生进行班内表扬,用“放大镜”发现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之处,学生增强信心。

对有基础的学生,进行了一些有弹性的问题设计,调动他们思考的积极性。本节课笔者设計了“历史畅想”教学环节,创设了如下问题:“让我们打开月光宝盒,回到公元前 202 年,成为一位勇于进谏的勇士。你希望汉朝统治者……建议汉朝统治者……”这一问题,没有固定答案,利于各个层次学生、尤其兴趣较浓学生思维积极性的调动。对这一问题,学生有各式各样的答案,教师都耐心地进行了恰当的指导,使学生能在“现有问题”基础上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设计思想和反思】 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十次批评抵不过一次表扬的效果。每一个学生,无论是优等生还是学困生都希望自己在学习中能成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六、总结反思

在因材施教和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在教学内容上选择学生熟悉、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作为切入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课堂容量;分层课堂练习的设计满足各层次学生的探究需求;分层次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本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内容很少,涉及的成语、典故较多,有较多调动学生兴趣的素材,这一资源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加以利用。

(作者单位:西藏林芝县中学)

编辑/赵军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