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聚焦文化立校,集团扬帆起航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扬帆 起航 聚焦 集团 文化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小学教育集团,是以昭乌达小学为龙头,将另外两个校区整合在一起形成的小学教育集团。成立教育集团,是为了破解区域教育发展不均衡不充分问题。目前,教育集团成立不到两年,作为总校长,我对办学实践进行了一些思考。

顶层设计——引领集团发展

集团学校校长管理几所学校,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才能区别于农村中心校领导几所学校的办学模式?集团校长,如何让集团学校既能达成均衡发展的目的,又能形成“一校一品,一校一特质”?怎样让各校区从执行校长到中层班子,再到一线教师都能积極主动地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与实践?怎样才能形成集团内各校区之间的资源共享,携手共进?怎样才能真正办出让人民满意的教育……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引领全校教师开动脑筋,为昭乌达小学集团化办学“架梁立柱”,进行顶层设计。

一是构建模式,各校区美美与共。以各校区间的协同作用为发展主动力,将各校区现实与需求相结合。坚持集团校长宏观管理,放权执行校长,服务广大师生三结合原则,保持集团统筹规划,各校区自主执行的动态平衡。同时推行“总校统筹,统一调配;分校使用,自主管理”的人事管理体制。鼓励校区与校区之间个性发展、特色发展。成立各个校区以执行校长为主要领导的班子队伍,简政放权,各校区按照独立校区模式健全职能部门。探索出了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共生共美”模式。将“抓大放小”的治理体系,列为集团各校区“各美其美”的关键,集团校长主抓文化理念、经费预决算、集团之间教师调配等重大事权统筹。各校区执行校长结合自身师资、硬件等条件,执行适合本校教育教学特色的举措。在集团办学中形成“一个校区一个策略,一个校区一个特色”。

二是剖析优劣势,思考办学理念。集团多次召开两校区班子会议、骨干教师会议、家长会议,在充分听取意见、接受建议、认真论证的基础上,凝聚精神文化。首先,凝聚愿景,谋划办学理念。学校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结晶体,也是学校文化的核原料。昭乌达小学的发展源于在校长引领下与教师共筑学校发展愿景,源于全体师生志存高远、自强不息、同心协力、求真务实形成的“绿色、现代、书韵、创新”的精神和“雁阵”团队文化。其次,与大学合作,提炼办学理念,学校借力赤峰学院教育科学研究院,对学生的差异化教育进行全面跟踪与研究,对昭小过去60年的办学经验与成果进行沉淀与提炼,确立了“学校教育理念与实施路径研究”的横向课题,结合课题研究对集团办学进行顶层设计,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平台,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构建出所有昭小人心中的共同愿景。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自信的教育”的理念,“快乐教育”的特色,“文化立校”的办学思路。秉承“快乐为源,自信为本”办学理念,形成“做最好的自己”的校训、“勤奋高远,正直向上”的校风、“多元融合”的学校文化、基于核心素养的“四色”课程特色和多元教学创“快乐自信五高课堂”的教学特色。确立了“培养全面发展快乐自信小学生”的育人目标和“建成全国知名、自治区一流小学”发展愿景。学校通过建立共同愿景,使所有教师明晰学校信念及价值追求。

以共同的学校愿景作支撑,学校成立了以年级组为单位的“愿景小组”,形成了人人都认可和愿意尊崇的文化融合“团队愿景”,在此基础上学校引领教师建立“个人愿景”,提出了“立足眼前,构想五年,设想未来”的口号,让每一位教师找准自己每一年的定位,确定未来五年的目标,树立自己的未来理想。

精神支撑——凝聚团队力量

集团校长是集团发展的领头雁,而由所有教师组成的“雁阵”团队精神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原动力。

以节日激励团队。教师是有差异的,学校管理的重心不是对教师的优劣进行甄别和选拔,而是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帮助教师认识自己,找准位置,最优化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让教师达成“快乐育人,静待花开”的精神追求,能够“幸福生活激情工作”,学校以“职业幸福”为主题,精心设计公益活动节、技能素养节、远足健身节、亲近自然节、采摘节、创先评优节、美食节等节日活动。通过活动缓解教师工作压力,激励教师工作,展现教师魅力,让每位教师体验到实现生命价值和职业价值的快乐。

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区昭乌达小学教育集团戏剧节展演。朱玉芬供图

以情感凝聚团队。情感是一种隐形力量,具有非强制性,但却有着强有力的感化、沟通和激励作用。集团以生日祝福、节日问候、赠送礼物、感恩卡片、温暖工程等“五种表达”为基本形式,不忘在每个美好或难忘的日子里,给每位教师送去温暖与关爱,形成和谐融洽的工作氛围。这“五种表达”的关键之处是集团校长要情真意切。

以榜样引领团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校通过“纵横”的榜样引领模式,凝聚团队文化。横向上以班子树榜样,带动教师立标杆。我们把“廉洁、高效、求实、开拓”作为学校班子工作作风建设的目标,时刻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为教师树榜样。纵向上从教学、师德、德育、家校沟通等不同方面树立教师好榜样。通过“师徒结对”“课研修读讲”五位一体校本教研模式,为名师提供平台,让名师为青年教师导学、讲座,发挥名师的最大价值,带动一批教师专业成长,铸就积极向上、团结奋斗、快乐自信的团队精神。通过“我是教师”系列师德演讲活动,让榜样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用自己的敬业精神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通过“最美教师”评比,树立师德榜样。通过“班本课程建设”“班级品牌展示”“班主任微讲堂”“班主任技能大赛”等活动,发现挖掘能力出众、品质突出的优秀班主任。

以阅读提升教师。阅读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修课,也是我校提升团队实力的有效途径。首先,我们开辟了环境优雅的教工阅览室。其次,构建了教师“读书—实践—写作”的教育生活习惯,确定了“昭小教师必读书目”,开展“昭小朗读者”“共读一本书”“读书交流会”“读书沙龙”等活动,坚持做好写作上的“四个一”,即每天写一篇教学反思,每周撰写一篇教育故事,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每学期撰写一篇小论文。学校举办了以“阅读构建梦想,书香成就人生”为主题的教师图书漂流活动,每一位教师写出推荐理由,将书漂给自己的好朋友,每个月漂一次。

三是让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与汉族一样,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文化,创造了各自的民族文化经典。仅就藏族而言,有长篇史诗《格萨尔》、被确定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藏药文化、民间舞蹈锅庄等。56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共同构筑了中华文化的宝库。民族汉考从教材到考试内容和形式都要考虑如何适应民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需求,让教材和考试内容吸引学生喜欢学、愿意学。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适当融入汉语学习和民族汉考中,例如在“阅读理解”部分给出一段介绍西藏拉萨民俗风情的材料,在试题中设置有关西藏风土人情的选项供考生选择,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知识,拓宽知识面,还能在各民族文化的对比中寻找规律,发现新知,促使学生在平时养成博览群书、兼收并蓄的好习惯。

四是提倡通过大量阅读提升语文素养。民族汉考中“阅读理解”部分的短文涉及面广、体裁多样,涵盖散文、新闻、科普短文、一般应用文等,作品风格灵活多变。少数民族学生阅读这样的文章,有一定距离感,面临着较多障碍。因此,要提倡民族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尤其要倡导泛读,而不是咬文嚼字的精读,这是激发汉语学习兴趣、提高汉语水平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例如,阅读小说,要求读出大概的故事情节,基本把握主要人物的特点即可;阅读诗歌,只要大体上理解诗歌表现的情境及抒发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及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把握关键词句的意思和用法即可,无须把时间浪费在死抠字词上,影响阅读面的扩展和阅读兴趣的培养。

大量阅读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汉语知识,提高汉语表达运用能力,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语文素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从色彩到画面,从生动的故事情节到精彩的句段篇章,大量课内外阅读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而且通过朗读、背诵又提高了语言理解能力,逐渐形成独到的见解,在口语交流和书面表达中能准确形象地表情达意,增加汉语词句、素材、文化知识的积累等,有助于在写作中形成独特的构思、新颖的用词、生动的表达。这比传统教学中一味地灌输汉语基础知识和语法规则、进行填鸭式的课文结构和表达技巧分析、框架式的写作训练,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掌握。广泛的阅读能让民族学生产生兴趣,通过不断思索,自主探究汉语学习方法,积累汉语学习经验。坚持引导学生博览群书,一定会培养出双语运用自如、民汉兼通的少数民族人才。

五是以现代信息技术支持和丰富汉语教学。新课程改革要求民族學生既要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又要通过听、说、读、写灵活地将汉语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教师不能只满足于学生对汉语字、词、句的掌握,文章段落结构的分析和一般作文的写作,而应将着眼点放在让学生受益终身。除了要把语文课堂延伸到课外,从教材拓展到课外读物,还要在教学手段和方法上革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实和丰富教学内容,弥补偏远民族地区教学资源短缺、教师专业水平不高等不足。

例如讲授《荷塘月色》,可以先通过音频资料让学生感受标准普通话朗读中体现的荷塘月色之美,再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月下荷塘不同景物呈现的特色,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心境和想要表达的意思,让课堂教学更加形象直观。再如讲授《林黛玉进贾府》,可以先播放电视剧《红楼梦》的片段,让学生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言行初步了解教材节选的内容,避免由于原文对少数民族学生而言相对生僻的词句造成的阅读障碍,消除对阅读的排斥心理,提升学习效果。

教师还可以通过微课教学,抓住一个知识点、一个精彩片断、一个感人故事,让学生利用网络,由课堂探究到课外研学,由独自思考到小组合作讨论,由教材基础知识延伸到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弥补学生平时只关注汉语听力训练、书面表达,忽视汉语口语表达能力训练和测试的不足,兼顾听、说、读、写,让汉语与民族语文都可以借助微课时时学习、处处体验。

(作者单位:青海省海南州教研培训中心)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