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认知视域中《苏菲的世界》汉译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视域 认知 汉译 研究 世界

摘要:儿童的认知决定了儿童文学及其翻译与成人文学的不同,面对越来越多的西方儿童文学作品进入国内市场,东西方文化与哲学的巨大差异,译者适当调节《苏菲的世界》译文内容,使其符合儿童的心理和认知规律。这一行为也印证了Zohar Shavit指出的儿童文学作品的边缘地位及其翻译行为的两个准则的观点。

关键词:认知;儿童文学;翻译行为;《苏菲的世界》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9)02-0130-03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外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国内对儿童教育理念不断更新,国外经典的儿童文学作品也陆续被引进国内。然而,面对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不同的價值观时,译者如何选择一些有教育意义的儿童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显得格外重要。同时,面对市面上良莠不齐的译作,没有翻译批评者们的监督,没有好的译本做引导和范本,这些被译入的外国作品,不仅质量难以得到保证,有时甚至会对小读者们形成误导。

乔斯坦·贾德是当代著名的挪威作家,其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贾德善于用浅显的文字构思作品,将深奥的哲学问题融入作品故事当中,使其通俗化、趣味化,兼具哲学性和文学性,符合儿童的阅读特点。其代表作《苏菲的世界》《纸牌的秘密》等也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享誉全球。

一、描述性翻译研究与认知语言理论

与翻译相关的理论或说明知言片语,无论是国外古罗马时期的西塞罗,文艺复兴时期路德的“翻译七原则”,近代英国泰特勒的“等效翻译”,还是国内关于玄奘的”五不翻,三不译“,严复的“信、达、雅”,傅雷的”重神似不重形似“等都是对翻译进行规范和指导,其原理或是凭借译者的经验,或是来自语言学的原理。这种翻译研究被称为“规定性翻译”。而这些译者学者们把翻译看成语言艺术,以源语为中心,为研究重点,根据一定的翻译价值标准,对源文文本与译本进行对照,做出判断,并以此指导翻译实践。然而这种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理论有时并不能合理解释一些翻译现象,有许多不足,比如《格列佛游记》本是18世纪20年代英国作家乔纳森·斯威夫特写的一部讽刺类小说,在译入国内时却被当成了儿童类的探险读物。又例如,《红楼梦》英译本在近160年内陆续出现了9个版本,我们该如何评价其好坏?有这么多的全译本,为什么市面上隔一段时问仍会出现新译本,为什么翻译大家杨宪益、戴乃迭宁可耗时多年,也要进行重译?诸如此类的翻译现象,若用传统的规定性翻译理论去解释,便显得苍白无力。随着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学者们越来越关注描述性翻译研究,译语或是目的语成了他们的重点研究部分。而研究者们也更愿意用宏观角度去解释和说明类似《红楼梦》多译本的现象。这与传统的以源语为着重点的规定性研究是恰好相反的。从客观事实从发,以翻译结果为研究对象,对翻译现象进行客观描写和个案分析,把翻译放到时代中去研究,即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文化中去研究。研究者们尝试在“产品导向研究”“过程导向研究”和“功能导向研究”这三类研究中,探究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所作的决策与选择,从中摸索出在特定时期、特定文化中制约翻译的因素和规律,这也是描述性翻译研究要着重探讨的。

1975年在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Kay,Rosch,Talmy和Fillmore分别发表了有关颜色词、基本层次范畴、多种语言中空间关系表达方式和“框架语义学”讨论的相关论文,这四篇论文的发表标志着认知语言学的诞生。认知语言学以“体验哲学”为理论基础,其核心原则为“现实一认知一语言”。它强调认知主体在实践或体验客观现实时,会对其进行“认识加工”。当作者与译者有着相似的经历或文化背景时,他们必定会有相似的“认知体验”。这便使翻译实践活动有了可行性。例如,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认知主体因为客观背景、时问与空间等不同因素,他们对同一客观现实有着不同的体验和认知,这也在理论上论证了翻译创造性客观存在的合理性。认知语言学于20世纪80年代末期在我国开始传播,经过20多年的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越来越多学者的研究领域,有其独特的研究特点。束定芳将其总结为:针对汉语研究问题的借鉴与应用;外语学者和汉语学者的互动与互补;研究范围广,研究主题涉及认知语法、语义、隐喻、转喻、认知语用、概述、构式语法、心理空问、语言类型学等。将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应用于翻译这一领域的主要学者有王寅、肖坤学等。王寅认为,“翻译是一种认知活动,是以现实体验为背景的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为认知基础的。”王寅的认知翻译观以作者、译者和读者等多个认知主体所参与的多重互动作用为认知基础,努力实现包括文本阅读、源语理解和目标语转换在内的多种现实体验的统一。

二、从认知角度看贾德作品中的哲学故事是如何重构的

在儿童文学翻译研究领域,著名的以色列学者ZoharShavit指出,因为儿童文学在文学多元系统中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译者在翻译儿童文学时便能够很自由地以多种方式操纵原文文本,只要他们的翻译行为是基于以下两个原则:一是调整文本使译文对儿童有用和有益(是否有益由当前的社会规范来评判),二是调整文本来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儿童的理解力与年龄段密切相关,显然年龄越小,理解力越低,则删节的程度越大)。前一个原则源于教育目的,曾一度被视为翻译儿童文学的主要指导准则。然而,自20世纪80年代,第二个原则逐渐成为主要的指导准则。这两者有时互补,有时互相矛盾。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主导着对原文文本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一旦这两个原则发生冲突,则译文中就很可能会出现相互矛盾。Zohar Shavit的观点在国内许多儿童文学作品的译介中得到了印证。贾德的儿童文学作品在国内的译介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贾德的代表作《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哲学导师向一位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过程,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这本书由台湾译者萧宝森翻译,并于1996年由中国作家出版社在大陆推出。小说以书信和对话为主要语言形式,通过14岁少女收到的一封信进行故事的展开。小说中都是简单的句子和问话,例如“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这一个个对人类自身、对世界的探知的问题,使苏菲开始思索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弗洛伊德等各位大师所思考的根本问题。然而,让人值得注意和深思的是,其译作在大陆出版时,并不是以全译本形式出现的,部分内容被删除。如在论述马克思的思想时,该章节结尾处的32个段落,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后期发展,社会民主主义和列宁主义两个流派对社会的影响以及关于公平和平等话题。这些内容或是以只言片语的方式简单论述,或是以断片式的话语草草结束,并没有用过多的事例加以进一步的说明,而是作为过渡部分快速进入了下一章节关于达尔文的讨论中。我们知道,《苏菲的世界》本就是一本适合儿童阅读的哲学类启蒙书。而书中关于马克思思想的论述却太过于武断,最后的这32个段落部分与原文中心内容衔接得也并不紧密。其次,对于一个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政治思想课和核心教育的中小学教育,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启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这部分内容在译文文本中被删除,既不符合我国国情,也不符合青少年儿童的认知和理解能力。

关于马克思的章节中论述共产主义时,作者讲述了一个形象而生动的例子,那就是吝啬的资本主义者史吉古正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的账本,他身边却是快要饿死的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两个人物分别来自狄更斯小说《圣诞颂歌》和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两人正代表了险恶的资产阶级与贫苦的劳动人民。两者问的对立,也反映了马克思所处时代社会阶级矛盾的冲突与恶化。由此作者引入了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然后,作者又用古代奴隶从事生产工作,而普通人不会发明实用的器物来提高生产力这一事实来说明古代的哲学与科学是为理论而理论的,精神關系并不会造成物质的改变这一哲学道理,以希腊神庙的建筑模型来说明社会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以及生产条件、生产工具、生产关系三者的联系。作者又用苏菲的姨妈(资本主义制度剥削下的工人中的一员)的生活状态来阐述人们工作方式与心灵之间的相互影响,工人与工作之问有隔阂,同时与自我也有了隔阂等一系列哲学话题。这些深奥的哲学话题与社会生活、社会矛盾紧密联系在一起,用简单的故事和生活的常态来说明,由浅入深,点到为止。当书中的艾伯特老师提到:“……但是我们要小心,不要把每一种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学说都当成马克思自己的思想,据说马克思本人是到1840年代中期才变成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其后的论述被删除了,这部分如下:

“Was Jesus a Christian.9”

“That,too,of course,is debatable.”

(译文)“那耶稣是基督徒吗?”

“这个……有待商榷。”

这个看似随意的对话却暗示着作者的质疑。根据历史资料显示,基督教所传颂的耶稣并不一定是真正的耶稣。宗教组织在发展的过程中出于各种目的很可能早就背叛了耶稣的原本观念,比如教廷兜售赎罪券进行横征暴敛的历史事件。而贾德通过这样的问话,似在质疑当今世人所谓的马克思主义是否存在歪曲马克思本意的思想和行为,一些人所了解的马克思,也很可能不是真正的马克思。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政治目的的需要,马克思的思想已经被改造成为政治支撑和思想统治的工具。更有一些势力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却做着违背马克思主义的事情。这就是苏菲的老师为何说"We must be wary of identifying everything that calls itselfMarxism with Marx"s own thinking.”(“不是所有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都代表着马克思自己的观念”)的意义所在。把马克思主义上升至信仰高度,在世界范围内以之为信仰的群体,似乎可以很容易确定下来,而这对于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的那些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却是不公平的。时代在变,违背其原本思想不一定就是错误的,甚至很有可能是正确的选择。然而马克思原本的思想却逐渐沦为一个空壳倒是事实。更重要的是,在一个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国家里,将马克思主义与宗教式狂热相提并论,既不合情也不合理。对于一本哲学启蒙的书,青少年儿童时代的认知和需求也没有达到如此的深度。故译者对这一部分的中文版进行删除。这一翻译行为也符合佐哈尔提出的翻译文本调整的两个原则。

该译本除对原文内容进行部分删减外,对整个故事的框架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譬如原著目录中虽列出了每章论述的重点内容,如自然派哲学家、苏格拉底等,但译文中每个相关的哲学论题又被单独列出自成一个,甚至多个独立部分。比如第一章伊甸园,讲述了苏菲对于人的起源,对自我的困惑等问题的探讨和思考,在译文中,这样的部分已明显地划分开来,分成了“你是谁?”“苏菲的困惑”两个小的部分。又比如“达尔文”这一章被细分成了“自然主义”“达尔文”“进化论”“物竞天择”“遗传与突变”“生命源起”六个部分。这样的划分,让每一章所论述的内容和主题框架更清晰,一目了然,也更符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著名的语言心理学家乔姆斯基认为儿童的言语发展是从没有语法的词的层次发展到简单组合,再到复杂组合的语法层次。皮亚杰把儿童的心理发展分为了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演思维阶段(2-7岁),具体运演思维阶段(7-12岁)和形式运演阶段(12-15岁)。处于形式运演阶段的儿童,不再对协调感觉、直觉与动作问的活动感兴趣,也不会再去简单模仿某种语言和动作,而是往更高一层次发展,可通过演绎推理、归纳概括等方式来提高解决抽象问题的能力。青少年的阅读水平不同于儿童,对于色彩艳丽,图文丰富,形状各异不再有更多的追求,青少年的心理发展更多的是慢慢从对世界的表象探知和了解进入到一种对自我,对世界的深层次的思考当中,从而形成一种对自我的认知的世界观与价值观,译文中把每一章中所讨论的主题点出,形成独有的一部分,这样的调整,使文本更符合青少年的理解力和认知的发展规律。

结束语

《苏菲的世界》是一本很好的哲学启蒙书,其译文虽相较于原文有部分改动,但整体上仍保留了书中对各类流派观点的陈述。虽然每一大章在译文中都有更细的划分,这样处理更符合汉语行文和阅读习惯,也更符合青少年的认知观,符合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国情。这本书不仅将青少年引入哲学殿堂,更激发了他们对自我、对外部世界探索的欲望,作者在书中所倡导的思考精神、怀疑精神在其译文中基本得以表达。面对西方的不同社会价值体系,我们在引入外国经典著作时,在如何保留原书精华的同时,又不违背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国情,对原文书籍内容如何取舍,《苏菲的世界》译本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