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WI—FI三国杀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WI Fi 三国杀

在个人Wi-Fi市场的争夺战中,创业公司、互联网巨头和硬件厂商交织成三股势力,指向同一个目标——打造O2O闭环

流量入口的争夺战从未停息。从浏览器、杀毒软件,到团购都延续了互联网一贯好勇斗狠的风格。当战火从PC端烧到移动端,人们对各类免费Wi-Fi的热衷让战火升级。

数字能直观地展现出这场战争的地缘之广,《艾瑞咨询2015年中国商业Wi-Fi行业研究报告》中提到 “截至2014年底,中国移动网民达到5.6亿,在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联网方式中,使用‘流量+Wi-Fi’方式上网的人群占比75.6%,其中‘3G+Wi-Fi’方式联网的比例最高达到36.6%。”

庞大的用户群体是任何一家互联网公司都不愿放过的。

“请放心用我的Wi-Fi上网和付钱吧,不用担心忘记关4G流量而一夜搭进一套房子”,一批互联网企业会这么告诉你。当然,你很清楚自己需要支付一些个人行为习惯和阅读广告作为回报。

竞争激烈的个人Wi-Fi业务其实分为硬件Wi-Fi和软件Wi-Fi:硬件Wi-Fi是一种类似于U盘的无线网卡,通过USB接口连接电脑后就可以将宽带信号转换成Wi-Fi热点,小米的米Wi-Fi、百度的小度Wi-Fi,以及360随身Wi-Fi都属于这类硬件。

软件Wi-Fi则是指用户在手机上安装某些软件就可以制造Wi-Fi热点或免费连接其他Wi-Fi热点。

和历史上每场互联网战争一样,每一次流量入口的争夺都是一个新公司崛起的好时机。这一次,“Wi-Fi万能钥匙”成为个中代表,作为个人软件Wi-Fi行业的创业者,这家成立3年,仅有36人的团队,目前积累热点坐标超过2亿个。陈大年甚至豪情万丈地表示该软件每天17亿次的点击量将创造36.5亿元的市场。

陈大年们希望以“个人Wi-Fi软件”为切口,抢占用户进而成为下一个时代的巨头,但在战场的另一端,对手也异常强大。除了蹲踞在中国互联网顶端的“BAT”,还有从事路由器生产的硬件公司——前者拥有雄厚的资本和海量用户群,后者则熟稔这个行业的生产路径以及专业技能。

战争一触即发。

剑指O2O

“移动互联网将是一个等同于互联网的巨大机会,甚至比当时的机会还要大,任何一次巨大的技术变革后面都会跟随着一次巨大的机会。” 陈大年比大多数人都明白机会的价值。

生于1978年的陈大年是“万能Wi-Fi钥匙”项目的创始人和实际领导者,也是盛大的创始人之一,一段时间里,人们总用“陈天桥弟弟”来称呼他。

“陈大年”这三个字在2008年之后才逐渐出现在媒体上,伴随它一起出现的还有“果壳电子、Wi-Fi万能钥匙”等名词。Wi-Fi万能钥匙是陈大年在“盛大创新学院”任院长时提出的项目。

“很多人会在创新学院里提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可以举手表示对这个项目是否有兴趣。”出乎陈大年的意料,在他2010年第一次提出这个项目的时候响应者寥寥,“举手的人很少。”

他后来将此归结于“盛大创新学院”里很少有人能理解“屌丝”的痛点,“大家都用3G上网,不明白免费Wi-Fi对于普通人而言有多么重要。”

但对于上网的苦恼,陈大年有自己的体会。1998年他“带着全家的户口本跑到了上海苏州河旁边的通管局,填无数张表格,才能取得上网资格。”这一经历让他深感“上网很难”并认为“这是我人生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机会,上网改变了我后面的命运。”

上海霍山路上的一家大饼油条店也给了他启发。那家店门口的牌子上醒目写着:本店有免费Wi-Fi。“一家大饼油条铺子,都能意识到免费Wi-Fi能带来客流。”陈大年决定做一个工具,让更多人免费上网。他用理想主义者的言辞来形容Wi-Fi万能钥匙——“让更多的人可以上网,遇见属于他们的机会。”

Wi-Fi万能钥匙很快立项通过,这款自动获取周边免费Wi-Fi热点信息并建立链接的手机工具被定位成“为每个人提供免费上网服务和内容的移动互联网产品”。

陈大年组建了一个36人的团队,他称为“36将”,两年后,这个团队将Wi-Fi万能钥匙做成了一个总用户数突破5亿人的产品。今年5月,Wi-Fi万能钥匙被媒体报道称已完成5200万美元的A轮融资, Wi-Fi万能钥匙运营方连尚网络的副总裁刘鑫智告诉《财经天下》周刊,其实该轮融资早在今年年初就已完成,连尚网络选择了至少5家机构,共让出5.2%的股权。

李磊是Wi-Fi万能钥匙36将之一,他现在的职务是连尚网络运营副总裁,这是为Wi-Fi万能钥匙专门注册的新公司。

接受《财经天下》周刊采访时李磊分析了Wi-Fi万能钥匙能做起来的市场根据:从技术的层面来看,国家对于电信基站的密度有要求,因此3G和4G短时间内不可能像有线上网那样成本低廉——大量的价格敏感者就会成为Wi-Fi万能钥匙的潜在用户。此外,3/4G网络的高耗电模式也是用户选择免费Wi-Fi的一个原因。

现在,Wi-Fi万能钥匙在全国有超过2亿个可供上网的Wi-Fi热点,这些热点有商户的Wi-Fi,也有私人Wi-Fi。这意味着,万能钥匙的用户也面临自己存储的Wi-Fi密码遭破解的可能——据李磊介绍,经过用户同意后,这些密码将被同步到Wi-Fi万能钥匙的云端,这样就可以满足后续用户的“免费”需求。陈大年和李磊将这个被不少人诟病的行为称为“人们善意的分享”。

“分享这个词是从1998年我们上网时学会的第一个词,所以一直到今天它在我心里是最重要的词,分享给别人使用,让更多的人有更多的上网机会。这是Wi-Fi万能钥匙的做法。”陈大年说。

陈大年很快发现,通过免费Wi-Fi打造O2O闭环是一件很具有想象空间的事,正如全球广告定位解决方案提供商xAd近期的一份关于地理位置与品牌传播效果的调研报告中所说:“消费者在探访零售店之前总会先进行搜索,基于地理位置的广告推送是一项强大的技术,对零售消费者也有很大影响。”

对此,Wi-Fi万能钥匙正发力“坐标”——当前Wi-Fi万能钥匙为用户提供了超过10亿的热点坐标。“坐标”是他们为后续商业化运营而预先布置的一颗棋子。

2013年,Wi-Fi万能钥匙在软件界面上提出了“完善热点信息”功能,用户可以在这个Wi-Fi热点添加其商业属性。“比如说这个热点属于哪个商家,是酒店、餐厅还是娱乐场所,这个店位置在哪,叫什么名字。”李磊坦言,“对于O2O产业来说,这是一个巨大的财富。”

他的意思是,Wi-Fi万能钥匙的长远目标是O2O——目前O2O行业缺少将服务和用户连接的环节,比如用户希望在某个商圈连上Wi-Fi后就能获得周围各种消费信息,而商家也希望向目标用户展现自己。对Wi-Fi万能钥匙而言,只要拥有足够多的“坐标”,就可以充当这两者之间的桥梁,解决O2O环节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上网和落地。

李磊对《财经天下》周刊假设这样的场景,假设你联入的是辛香汇的Wi-Fi,云端的数据就知道你要吃饭,与辛香汇相关的优惠打折信息就出现在你可以看到的页面里。同时还可以在你用餐时推送周边电影或娱乐信息。

在陈大年和李磊的计划中,未来Wi-Fi万能钥匙将是一个“流量分发平台”。现在Wi-Fi万能钥匙每天的点击量达到17亿次,但他们并不急于将这些流量变现,像其他的平台一样,Wi-Fi万能钥匙将会把这巨大的流量分发给各个O2O企业。

“我们送出了这些巨大的流量,成就了一大批企业,最终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红利。” 李磊说。

巨大价值吸引了众多同类创业公司加入竞争——许多技术型的创业者定位于帮助更细分的领域实现O2O闭环。其中一些创立较早的公司已经开始获得B端市场和资本的关注。Wi-Fi共享精灵目前有接近9000万的下载量;厦门的Wi-Fi伴侣是一家不到50人的创业公司,用户可以通过其应用免费连接上运营商和商户分享的Wi-Fi热点。现在他们为滴滴打车提供免费Wi-Fi环境下的租车预订,以提高订单成功率。

《财经天下》周刊记者发现,此类提供免费Wi-Fi的应用仅在安卓市场上就有60余个,其核心大都是以Wi-Fi万能钥匙为代表的流量广告变现+促进O2O的模式。

它们有共同的特质:活跃于各类安卓应用下载市场的前列,以三大运营商、校园网和商户及个人分享的免费热点作为提供流量的来源。和Wi-Fi万能钥匙一样,用各种方式保证用户的持续增长和黏度对它们尤为重要。因为在积累足够用户数量之前,它们只能以一个App的身份实现盈利。

对于这个相对独立的创业公司而言,建立“商业生态圈”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他们的对手更不会轻易放弃这块市场。

BAT中和商业联系最为紧密的阿里巴巴就是其中最主要的狙击者。

巨头的补丁

个人Wi-Fi市场对于创业者是机遇,是新大陆,而对于国内互联网巨头而言,这是一块补齐生态链短板的补丁。

一开始,互联网巨头都选择了从个人硬件Wi-Fi——业内俗称的“随身Wi-Fi”切入这个市场。

2013年6月,奇虎360率先发布了第一代360随身Wi-Fi,售价19.9元人民币,这个U盘模样的小硬件能将宽带信号转化为Wi-Fi热点发送,很快就引起消费者关注。三个月后,百度发布了同样的产品——“小度Wi-Fi”;半年后小米也加入战场,并以9.9元的“新年尝鲜价”引发抢购。2014年7月,腾讯也推出了自己的“全民Wi-Fi”硬件产品。

但很快,他们都发现这种硬件产品的局限——硬件产品很难产生后续的黏性服务。

“说实话,小米随身Wi-Fi现在已不是我们的主推产品。”在了解到《财经天下》周刊记者的采访目的后,小米员工黄龙中这样解释,相比起这样的硬件产品,他更愿意聊一聊小米投资的Wi-Fi公司迈外迪。

创立于2007年的迈外迪是国内最早涉猎商用免费Wi-Fi的服务商,在全国300个城市拥有超过40000个Wi-Fi热点,分布在商场、酒店、机场等处,通过向商家提供免费的无线设备,参与广告盈利分成。

2013年小米以“千万级资金”投资迈外迪,此后所有的小米手机中都会预装一个应用可以登录迈外迪的免费Wi-Fi热点。这些热点中包含了像星巴克、costa、哈根达斯等在一线城市具备大量用户积累的品牌客户。

很快,希望借势迈外迪的不止小米一家。一年后,腾讯、大众点评都以投资人的身份出现在迈外迪的C轮融资里,这次的数额是3亿元人民币。就这样,迈外迪,这家原本主要为B端提供技术解决服务的公司进入更多个人用户的视野,为争夺从流量入口到O2O消费闭环时刻准备着。

去年底,另一个不甘寂寞的网络巨头终于也出现在这个战场——阿里巴巴启动淘Wi-Fi项目,涉足个人软件Wi-Fi市场。

“我们起步算是晚的,比360发布Wi-Fi产品慢了一年了。”阿里巴巴淘Wi-Fi产品负责人叶中校对《财经天下》周刊说。他将用户对Wi-Fi的需求称为“刚需”,“像水电煤一样,作为一个工具类产品,Wi-Fi软件将会长期占据用户屏幕中的一格。”

2014年11月,淘Wi-Fi的安卓版本悄然内测,两个月后淘Wi-Fi正式上线。

阿里系进入Wi-Fi领域并不是为了开拓一个新市场,而是不能“忽视这个入口,更不能将这巨大的流量拱手让人”,阿里将“淘Wi-Fi”定义为“补全阿里生态链的重要一环。”

和“Wi-Fi万能钥匙”这样主打分享的Wi-Fi应用软件不同,“淘Wi-Fi”接入的Wi-Fi网络主要来自于“移动通讯运营商和垂直行业的Wi-Fi运营商”。

具体来说,淘Wi-Fi所接入的是移动、联通、电信这三家运营商提供的网络热点和一些在垂直领域经营的Wi-Fi热点,比如垂直于医院的Wi-Fi网络。

和Wi-Fi万能钥匙等创业公司相比,淘Wi-Fi的优劣势都很明显——优势是它的网络合作都是在相关法规框架之内。劣势是当前和淘Wi-Fi合作的运营商仅有数十家。全国范围内的免费Wi-Fi热点也只有600万,而Wi-Fi万能钥匙的热点数量已经以亿来计了。

不过叶中校说热点数量不是他关注的问题,他的主要工作是解决用户痛点。和国外的Wi-Fi认证方式相比,国内的Wi-Fi连接步骤十分繁琐——在日、美等国家,假如用户身处Wi-Fi覆盖区域,只需点击链接即可使用免费Wi-Fi。而国内因为受到公安部相关规定,所有Wi-Fi热点都必须做到实名认证。用户需要先提供自己的手机号码验证,通过之后才可以链接。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警方查询信息来源,但同时也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叶中校说淘Wi-Fi要做的事情就是利用淘宝的用户资料来帮助用户“一键实名,一键登录”。

“阿里数据库中本来就存有用户的个人资料,用户下载淘Wi-Fi并用淘宝账号登录之后,就相当于实名认证。然后通过淘Wi-Fi的后台无障碍地在多个不同的Wi-Fi热点之间切换。” 叶中校说。

和Wi-Fi万能钥匙一样,淘Wi-Fi也肩负着打通O2O的使命。但淘Wi-Fi并不需要担负“赚钱”的任务。“我们还没有考虑过独立盈利问题,阿里最不缺的就是商业逻辑,阿里有一套完整的从用户倒流到流量变现的过程,因为我们是最大的电商公司。甚至仅仅阿里巴巴的广告业务也可以为我们带来现金流。” 叶中校说。

场景为王

2014年底,《连线》杂志创始人凯文·凯利在斯坦福大学发表演讲,他预言未来二十年的科技潮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通过无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就会超过通过有线网络来传输的信息总量。”

在这个有着“科技商业预言家”称谓的主编演讲时,在太平洋彼岸,另一群创业者正在为这个预言奋斗。杭州树熊网络有限公司创始人赖杰回忆说,当年(2012年)创业的时候,Wi-Fi领域只有那么五六家公司,过去一年(2014年),整个行业开始大爆发,公司数量目前高达300家以上。

在上海,崔超,这个中年男子正在考虑如何在公交车上安装免费Wi-Fi设备。作为硬件Wi-Fi设备的制造者,他当前的职务是上海文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文聪科技)总经理。

“我们最初是为客户在移动公交上的媒体终端投放一些轻松娱乐的节目以及广告。”崔超说,那时候他就发现很多客人会低头看手机。

之后有一家投资机构找到他,希望他能在公交车上实现“双屏互动”——让电视屏幕和乘客的手机屏幕能联动起来的技术。这给了崔超很大的启发,“与其播放不知有多少人会看的节目,不如通过提供免费数据流量去争取每个人的手机屏幕。”

2011年底,崔超开始在原有的设备上加装免费Wi-Fi,并成立了专门的互联网团队,推出了自己的App,“艾特”。现在,崔超提供的Wi-Fi设备已经布置在上海郊区3000多辆公交车上,2015年他将继续把设备扩展到上海中心城区的1万辆公交车上,甚至一部分城际高铁和地铁也在他的拓展清单内。

和Wi-Fi万能钥匙以及淘Wi-Fi等公司不同,这种结合了软硬件于一体的Wi-Fi供应商更看中“场景”。

“一方面乘客在车上拥有大量的碎片时间消费,另一方面这里的人群密度也非常高。”崔超说,对大多数人来说,空间的分布都集中在三个场景,家里、公司和路上。在家里和公司或者商场都已经有比较稳固的免费Wi-Fi选择,但路上的这一段还有非常大的空白空间。“艾特”就是针对这种场景设计的App。

比起Wi-Fi万能钥匙和淘Wi-Fi,打通了软硬件渠道的“艾特”的变现方式显得更直接——就是一个“手持的广告牌”。 例如它会将智联招聘的公司广告放在软件首页,因为“通勤人员可能会有跳槽的需求。

虽然没有Wi-Fi万能钥匙那样的海量用户和热点,也没有淘Wi-Fi那样的巨头在背后撑腰,但文聪这种自己提供硬件,自我建立Wi-Fi热点的做法看起来至少已经有了清晰的赚钱模式。

广告收入目前是文聪免费Wi-Fi项目的主要盈利,崔超认为,移动互联带来的技术变革重新定义了广告投放的价值。相比起传统的广告投放,移动广告的到达率远高于其他广告。“当你打开一个应用页面的时候,几乎是一定会看到自动出现的广告,到达率是100%。”

未来崔超考虑将这个“公交Wi-Fi”推向更多“场景”。他想做一个包含衣食住行、娱乐、教育等各种需求的App平台。

当前的Wi-Fi市场中,这种“垂直模式”下以小切口进入市场的企业并不少见,学校、医院等等无线网络运营商都希望从这个海量的市场中分一杯羹。就连极路由之类的硬件厂商也将无线路由器的管理功能移植到了移动终端,以App的形式表现。

所有人都相信天下武功唯快不破。“Wi-Fi入口的争夺战已经开始,没有人敢慢半拍。”这也是崔超和叶中校共同的感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