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人民日报》“亚运新闻标题”的写作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人民日报 亚运 新闻标题 写作

摘要:《人民日报》对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做了全程报道,其体育新闻标题具有鲜明的写作特点:一是具有意境美,二是具有趣味美,三是巧妙地使用数字,四是巧妙地使用口语,五是善于以情动人,六是采访深入、现场感强,七是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

关键词:《人民日报》 第十六届亚运会 体育新闻标题 写作特色

2010年广州亚运会(第16届亚运会)于2010年11月12日至27日在中国广州举行,其间,各大报刊、网络等媒体争相报道,作为党报的《人民日报》更是报道了亚运会的全过程。本文仅以《人民日报》亚运报道为例,谈谈体育新闻标题的写作特点。

第一,不少体育新闻标题具有意境美。“作题如作诗”,凡美的标题,大都以意境美取胜。所谓意境,就是客观生活事件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王国维说:“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又云:“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一境界。”王国维的意思很清楚,意境是由情和景两个要素构成,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征。就是说新闻标题的意境美,是运用高度凝练、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表现手法,表达句外之象、弦外之音、韵外之韵。

岭南漫步——开放与梦想(2010年11月13日)

“黑皮”闪亮——记亚运会女子200米自由泳金牌得主朱倩蔚(2010年11月14日)

“微笑姐”红遍网络 “志愿彩”流行街头 “大拇指”叫响亚运——志愿者,广州因你而不同(2010年11月20日)

走出茶楼上操场 健身就在家门口——亚运让广州人“动起来”(2010年11月21日)

中国女足0比1不敌日本队,无缘决赛——输掉比赛赢得掌声(2010年11月21日)

14岁小姑娘笑傲10米跳台——胡亚丹 观众越多越兴奋(2010年11月26日)

以上例子都既有具体的景,又包含着丰富的情,如“‘微笑姐’红遍网络 ‘志愿彩’流行街头”,既道出了志愿者在广州街头义务服务的情景,又看到了志愿者参加志愿者队伍的自豪感和人们对他们的赞美之情;“14岁小姑娘笑傲10米跳台——胡亚丹 观众越多越兴奋”,这个标题可使人们看到14岁小姑娘胡亚丹10米跳台的动人姿态、热闹场景,又领略了广大观众的兴奋情绪。

第二,许多体育新闻标题具有趣味美。列宁曾说过:“幽默是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幽默元素是新闻标题的魔水,滴上一滴,标题就活了。面对各种媒体的冲击,绝对新鲜出炉的新闻标题,将带给人们视觉的快感。《人民日报》本次亚运会报道标题主要采用滑稽、尴尬、突变等方式,其往往蕴涵幽默的成分,不仅给读者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还能激发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兴趣。

带着新的梦想启航——第十六届亚运会开幕侧记(2010年11月13日)

主火炬是这样点燃的(2010年11月13日)

从“内冷外热”到“内外同热”——比赛场馆上座率达七成(2010年11月20日)

花游姐妹求新求变——雀之灵升级鹤之舞(2010年11月20日)

从巅峰到低谷——中国男排怎么了?(2010年11月22日)

拳击?摇不仅是力量和激情(2010年11月25日)

一项昂贵的运动 一项事故频发的运动——马术?摇奔向何方(2010年11月25日)

以上例子都很有趣味性,比如“花游姐妹求新求变——雀之灵升级鹤之舞”,把中国花样游泳姐妹敢于不断创新,技术水平迅速提升的情况写得活灵活现;而“从巅峰到低谷——中国男排怎么了?”却道出了中国男排由于多种原因,成绩迅速滑坡的事实。

第三,不少标题具有动感美。新闻是流动的,体育新闻标题更是流动的,让新闻标题像一幅鲜活的“动态画”,及时有效地反映时下变动着的事物。动感的标题,更易抓住受众的眼球。

岭南漫步——李萍“举”起赛场首个世界纪录 贾瑞“武”出澳门首块亚运金牌(2010年11月14日)

13秒48——刘翔跨过预赛关(2010年11月23日)

收获金牌 走出低谷——女曲姑娘重新上路(2010年11月25日)

亚运带来机遇体育 改变生活——每个人都是主角(2010年11月26日)

难舍广州 翘首仁川(2010年11月27日)

以上几个例子都使用了生动的动词,使标题具有鲜明的动态美。如第一个题目,通过两个鲜活的动词“举”、“武”,既形象,又准确地描写了李萍、贾瑞两位亚运之星的特点,让受众读来,心动不已;第二个题目,“跨过”仅一个词,简短精练,既吸引受众注意,又引导受众关注后面的具体内容,起到了让人关注刘翔的目的;第三个题目,仅用“收获”、“走出”、“上路”等动词,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女曲走过曲折的道路,迈上了新的坦途,并将在仁川亚运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第四,巧妙地使用数字。鲜明的数字,更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用数字创作标题,内容清晰,简明扼要,具体可感,一目了然。

一是数字直接入题,简洁明了,能最直观地提示新闻内容。标题是体育新闻的缩影、事实的精髓,数字能更准确直观地表达与传递信息。如:

“4小时14分54秒18——黄金宝用金牌挥别亚运”(2010年11月23日)、“跑出13秒09实现亚运三连冠——刘翔:我还有上升的空间”(2010年11月25日)、“中国队再添16金 5项冠军尚未决出”(2010年11月27日)、“从北京到广州——20年,亚运见证中国成长”(2010年11月14日)、“10个代表团登上金牌榜”(2010年11月16日)等。

二是特殊数字入题,冲击力强。能以冲击力和亲和力来吸引读者阅读,具有冲击力的往往是特殊的数字。如:

“亚运会首日决出28金”(2010年11月14日)、“‘九球天后’潘晓婷——从未停下追梦的脚步”(2010年11月20日)、“时隔32年再次包揽7枚金牌——国乒征战广州亚运精彩收官”(2010年11月21日)、“一个处于起步阶段的项目,收获了两枚亚运银牌——中国高尔夫 有戏”(2010年11月21日)等。

当然使用数字入题要恰到好处,会让读者会心一笑,或让读者一目了然,对体育新闻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反之,一味地使用数字,过多过滥地使用,也会让读者望而生厌,远离平面媒体。

第五,巧妙地使用口语。口语化的体育新闻标题,亲切通俗,贴近生活,迎合了受众在娱乐中阅读的口味。如:

我挺你,亚运(2010年11月13日)

得田径者得天下(2010年11月22日)

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需要多长时间——10秒24(2010年11月23日)

亚运“瘦身”几成定局 “谁进谁出”尚存悬念——非奥项目为留在亚运而战(2010年11月26日)

卡巴迪,酷似“老鹰抓小鸡”,让人想起儿时的情景——来吧,一起做游戏(2010年11月26日)

上述例子,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标题“愈简单,愈不费解,就愈好”。口语化标题,言简意赅,“我挺你”就是支持你;“瘦身”就是说运动项目应该有所减少;“老鹰抓小鸡”更是生动形象,动作之灵敏、快速如现眼前。

第六,善于以情动人。情感活动是受众接受过程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正如古人有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也就是说用一份真挚的情感融合在标题制作中,既富有感染力,又情真意切,牵动受众之心,从而实现传播的目的。如“我挺你,亚运”(2010年11月13日)表达了世人对第十六届亚运会的大力支持;“开幕式,我打满分——专访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2010年11月14日)表达了亚奥理事会总干事侯赛因对亚运会开幕式成功举行的赞美之情;“从北京亚运会到广州亚运会——张山演绎‘不老’传奇”(2010年11月24日)则高度称赞了我国老运动员张山运动精神不老,能够激励全国人民奋斗不息,战斗不止,勇创辉煌。

第七,采访深入,现场感强。常言说:新闻报道七分采三分写。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记者们到现场亲力亲为,多方位采访,稿子质量上来了,数量更不用说。创作新闻标题也紧扣现场感,鲜活新颖,有可读性,现场感强。

主创人员表示——开幕式很成功 闭幕式值得期待(2010年11月13日)

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张琳大失水准不敌朴泰桓——多哈一幕会重演吗?(2010年11月14日)

岭南漫步——李萍“举”起赛场首个世界纪录 贾瑞“武”出澳门首块亚运金牌(2010年11月14日)

“微笑姐”红遍网络 “志愿彩”流行街头 “大拇指”叫响亚运——志愿者,广州因你而不同(2010年11月20日)

14岁小姑娘笑傲10米跳台——胡亚丹 观众越多越兴奋(2010年11月26日)

以上题目中的“不敌”、“‘举’起”、“‘武’出”、“微笑姐”、“志愿彩”、“大拇指”、“笑傲”等词语给人十足的现场动感,如果不到现场仅凭主观臆测,难以如此“传神”地来形容,这样的标题给读者极强的现场感。

此外,还大量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方式。比如“亚运带来机遇 体育改变生活——每个人都是主角”(2010年11月26日)、“体会胜利与荣耀 分享快乐与激情——一起来,更精彩”(2010年11月27日)等成功地使用了对偶,语言凝练很有新鲜感;“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需要多长时间——10秒24”(2010年11月23日)、“惊叹!繁华都市的灵动——外国友人谈广州亚运会开幕式”(2010年11月13日)、“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张琳大失水准不敌朴泰桓——多哈一幕会重演吗?”(2010年11月14日)、“羊城杂谈——根治顽疾,足球才有希望”(2010年11月16日)、“羊城杂谈——办赛事的‘甜头’”(2010年11月20日)、“竞技场上,女性要比男性付出更多的艰辛,但无数女选手仍用自己的方式书写亚运故事——她们,因运动而美丽”(2010年11月22日)等或是使用引用,或是使用比喻,或是使用对比,或是使用设问,或是使用借代等修辞方式,使标题简明生动、幽默诙谐,给人带来了丰富的想象和联想,且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总之,《人民日报》关于广州第十六届亚运会的体育新闻报道,不仅反映了亚运会的全过程,而且标题的写作也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作者为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系讲师)

编校:赵 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