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非遗旅游的概念8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非遗旅游的概念 概念 旅游

篇一:非遗旅游的概念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浅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意义和建议

  作者:尚雯迪

  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19期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展示民族魅力,体现民族情怀的重要载体,保护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应该具有的一种公民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或者说引用到旅游业中,一方面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更多的民众通过旅游了解到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和意义,另一方面这一举措也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旅游业

  民族意义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9-0043-01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于旅游业的现状

  随着国际级、国家级、各省市区县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录的确立,各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受到了广泛民众的关注,各地区也逐渐成立大小各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风景区,各种民族风情也逐渐申请加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以成都的羊肉汤为例,每年冬至日那天,成都人都会到羊肉汤馆去喝上一碗羊肉汤,这已经成为成都人特有的风俗习惯;再如绍兴的乌篷船,历史从夏朝沿袭到如今,手脚并划,成了当地特有的民族特色,是一道特有的非物质民族文化遗产,为当地吸引了不少或体验、或观光的游客。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成为当今众多旅游者喜欢的一种文化型旅游方式,已经被大众认可和传扬。但是,我国现如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也具有很多的问题,比如,生态环境恶化,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很难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力度小,对民众缺乏吸引力等等。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式开发,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式开发,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引入众多的游客、学者,游客对某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感兴趣以后,会将其铭记于心,或为其宣传,成为其传承者,因此促进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二)旅游得到的资金可以引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通过旅游业为遗产地吸引到众多客源,为当地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游客进入旅游地,除基本的食宿消费以外,更多的会买部分纪念品,或者其他消费,为当地带来较多的经济利润,这笔利润通过多种途径的消费再转换会直接或间接成为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三)有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确立吸引了大量旅游者前来参观体验,其中不乏众多外国游客,他们出于好奇、修学等各种不同的心理,欣赏、感受到遗产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产生不同的情怀,加强了外国友人对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认识,弘扬了我国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增加了民族自豪感。

  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建议

  (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

  国家及各级政府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可以联系各级相关单位,保证培养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的资金供应,与各大公司合作开展培训,建立培养体制和培养资金会,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一种企业形式进行培训和融资扩展,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

  (二)加强宣传推广,增加吸引力

  为了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可以通过拍摄相关的纪录片的形式,在各大电视台播出,扩大其影响力和权威性,让更多的人融入其中。各级相关单位也可以开展相应宣传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使其更具有影响力和权威性,可以建立一个平台来测评,使这个平台具有公众性,更有影响力。

  (三)集合多种途径,发展团队考察体验学习项目

  通过集合社会、学校、公司等多种途径,发展团队式体验文化考察,宣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让更多的团体参与其中,在体验考察学习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了解,通过多方人士进入,体验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所在,一点一点发展多方文化,使其更多地融入民众生活,更加生活化。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建立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相关规章制度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商业开发,引来众多的旅游者,增加了遗产地的生态压力、人口压力等,因此建立完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的旅游管理机制是刻不容缓的,国家和各级政府通过主持听证会等收集各阶层人员的建议,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地管理规范化。

  五、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原本便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规范化是现阶段形势所趋,保护和开发,并且传扬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紧迫之举。通过旅游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宣扬出去,是继承和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田桂妍,万里行,万克夫.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立法思考[J].经济师,2014(12).[2]贺红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化转型模式对比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11).

篇二:非遗旅游的概念

  

  “非遗”在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一、开发破坏传统文化

  非遗文化是指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如传统手工艺、音乐舞蹈、戏曲民谣等,通常是通过口耳相传和实践传承下来的。然而,一些旅游开发者在开发非遗文化旅游时,往往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对传统文化进行削减、改良甚至是曲解,甚至刻意创造“新的传统”。这种开发模式不仅破坏了传统文化的完整性和纯粹性,还使得非遗文化成为一种现实利益的工具,失去了其真正的文化价值。

  解决策略:保护与创新并重

  非遗文化旅游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通过创新手法、改进装饰和文化展示等方式激发游客的兴趣和认知,同时实现文化传承和保护。要加强对非遗文化旅游资料和资产的分类保护和宣传,保护原始性和真实性,整合生产和消费模式,形成可长久维持、可持续发展的金牌农户、示范基地等保护开发平台,保证游客的观赏体验的同时,也能满足非遗文化传承的需要。

  二、商业化开发盲目追求经济效益

  许多地方公布非遗文化旅游的重要价值,倡导美化非遗,迎合集体主义式的门头沟、五道口鲜明特色,但经营者往往错把营销手法当成“文化长城”,只看重市场利益,当非遗文化成为经济的极品旅游产品后,却难以否认商业化开发的影响。

  解决策略:注重文化和经济的平衡

  以售后的售后服务和咨询服务为主导,实现非遗文化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应该注重文化价值和经济收益之间的平衡。可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挖掘非遗文化的创新元素,利用现代概念、商业思维和营销手法相结合,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产品,将文化素养提高到消费者认知的高度,形成品牌优势,实现经济利益和非遗文化价值的共同提升。

  三、旅游区域与企业之间合作较少

  非遗文化属于文化遗产,与地域相关,但一些企业往往单方面思考业务拓展和收益,规避地区和院校的合作,没有考虑到与旅游接触点的短暂性和一次性。

  解决策略: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

  为了满足非遗文化旅游的跨区域合作需求,建议建立跨区域合作机制,加强政府、企业、学校、文化机构的合作,不断优化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模式。政府应该加强对非遗文化旅游的指导和协调,整合旅游资源,形成综合旅游产业,促进旅游业与文化业的融合,实现资源的持续、永续利用,同时也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非遗文化的价值和影响力。

  总之,非遗文化旅游在开发和保护中的问题不能忽视,需要加大保护和创新,注重文化和经济的平衡,建立跨区域的合作机制,一方面,要满足游客对非遗文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注重传承和保护,实现文化价值和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篇三:非遗旅游的概念

  

  1.遗产旅游的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1相关概念

  1.1.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界定随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通过正式被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展现、表达、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制品和文化空间;各社区、各群体为适应他们所处的环境,为应对他们与自然和历史的互动,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也为他们自己提供了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由此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内容涉及:(1)口头传统和表述;(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1]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文化事象和文化空间,而遗产旅游是以各种珍贵的遗产为旅游吸引物,进行遗产旅游产品开发利用和由此引发的各种旅游活动,非遗旅游就是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而形成的旅游活动。

  1.1.2遗产旅游与非遗旅游

  一般学术界将遗产旅游定义为“以世界遗产地为旅游目标的旅游活动”。张朝枝,保继刚对遗产旅游的起源和定义进行了详细研究。刘庆余,弭宁等(2005)[2]从旅游供需方面对遗产旅游进行定义。由于出于不同角度考虑,研究者关于遗[3]产旅游的概念表述也各有不一,因此没有统一的答案解释。

  非遗旅游是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做珍贵的、有价值的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利用,最终作为具有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吸引物和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前来参加的一种旅游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传统音乐、民俗、宗教信仰、节庆等都对旅游者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所承载的民族精神、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色是主要的非遗旅游吸引物。

  [4]1.2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概况

  1.2.1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现状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重要内涵,是旅游业的依托。在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

  潮后,除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的文化、历史、艺术价值之外,一些地方政府同时看到了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和对地方的形象宣传作用,因此开始热衷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但是在对其进行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

  1.2.2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了积极作用,许多学者认为旅游开发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展旅游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经济支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宣传,提高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使一些衰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恢复和振兴;可以提高政府和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等。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对旅游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谭宏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提高旅游资源品味,打造旅游项目品牌,帮助旅游景区再造,增加旅游审美体验。王汝辉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民族村寨旅游中,可以满足产品差异化需求。田青刚则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业态创新的重要元素。

  [5]1.3理论基础

  1.3.1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既实现经济增长,又要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使子孙后代安居乐业,永续发展。而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1990年颁布的《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战略》草案中提出的,即在满足当下旅游者和旅游地社区居民需求的基础上,同时保持和提升未来该地区发展旅游的机会和条件。世界旅游组织将旅游可持续发展的[6]定义为:“保持本土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免遭损害的前提下,满足人们对社会、经济和审美的需求,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东道主和客人们的生活问题,而且对保护并增进我们子孙后代的利益,为其提供相同的机遇的长久旅游发展方式”[7]。1995年“可持续旅游发展会议”通过的《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提出:旅游发展目标在满足经济期望目标和环境要求的同时,不仅要尊重当地人的人地关系,生活方式等,更要尊重当地的居民。这就要求旅游地居民、旅游者和旅游[8]开发商之间必须平衡利益关系,更加注重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确保各种资源的分配在代际之间实现公平。

  1.3.2社区参与理论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就是在旅游规划、开发、运营、管理和监督等决策与执行过程中,使社区居民作为开发和参与主体,使他们的意见、需要和诉求能够通过正式参与渠道得以表达,在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实现社区全面发展。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扶贫开发模式,是针对资本力量和知识优势引起的对旅游目的地社会弱势群体权利的挤压所做的一种调和。社区参与可以对文化遗产起到有效地维护和传播。年画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具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价值,通过社区参与可以对其保护传承有更加快速有效地作用。同时,社区参与可以促进利益的合理分配,实现旅游地合理有序开发。年画村等旅游地的开发,不仅是对年画进行有效地传承保护,更多的是通过对该地的有序开发获取更大的利益。此外,还可以缓解矛盾、保证社区安全,提高旅游地居民心里承载力。

  [9]

篇四:非遗旅游的概念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联系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简述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具体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

  (1)口头传统和表述;

  (2)表演艺术;

  (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

  (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

  1、非物质性。

  从形式上看非物质性是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特性,是它与物质文化遗产质的区别之所在。由于它的非物质性,可称为无形遗产,这是它存在的基本特征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物质载体,它的存在形态与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完全不同,是非物质的、无形的,不是以一定的物质形态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之中。比如口头传说和表述、艺术表演、各种民俗、节庆、礼仪、传统工艺技能操作实践等等。

  2、“活态”性。

  从本质上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性是活态传承,主要依靠传承人的口传心授和言传身教。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他们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与发展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的作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旅游资源。

  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特定地域内人们适应自然、乐观生活的智慧与独特的审美情趣。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欣赏和理解,可以最大程度的领略地方民间文化精华,把握地方文脉,深入

  体验地方文化。同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地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满足旅游者“求异”、“体验文化”的需求,因而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美化旅游目的地的形象。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的财富和动力,是其参与未来竞争的金字名片,有助于丰富地方旅游形象的内涵。当今社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社会,讲究品牌和形象战略,非物质文化遗产孕育扎根于特定的地域,成为区域旅游文化形象的重要元素和支撑。旅游目的地在塑造树立自己的旅游形象,进行旅游策划、旅游宣传和促销活动时,若能够将本区域独具魅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因素有效融合,定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提升旅游产品层次。

  发展旅游业,资源是基础,吸引力是关键。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应具备的特点是:独特性、艺术性、民族性和区位性。毋庸置疑,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元素,地域特色越明显、民族风情越浓郁越会受到旅游者的欢迎和追捧。正是因为有了非物质文化的浸润,旅游才更有情趣。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旅游发展的推动作用,早己经被旅游业者所觉察,并运用到旅游业的发展中去进而提升旅游产品的层次。如山东潍坊以风筝为契机,形成国际闻名的莺都;云南石林因为阿诗玛的传说而增添了浪漫的气息,尤为年轻人向往;广西凭借“刘三姐歌谣”,开发成功了《印象刘三姐》实景演出,形成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效益。旅游者通过进行一些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旅游,兴趣盎然,对当地文化的理解也会更为深透,美好的体验伴随长久。

  三、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

  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有正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负面的消极影响。

  (一)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影响。

  1、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现展环境和生存空间。

  旅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区别于单纯的静态“死保”,它使活态文化以动态展现的方式在现代社会里生存下来。在旅游的名义下搜集、汇聚大批非物质文化遗址及传承人,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突破了仅仅停留在呼吁或者自上而下保护的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从经费支持、产权保护到文化传承、技艺拓展等各方面的现展环境与活态生存空间,使其在现代社会里得到有效继承和发扬。

  2、旅游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并为其提供保护资金。

  3、旅游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更多受众,有助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4、旅游可以调动相关单位积极性、增强民众自豪感,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凭借其独特性、不可再生性、唯一性而更显珍贵,更受旅游者欢迎,并能带来巨大的旅游效应和经济效益。为了发展旅游,拉动经济,各级政府及旅游部门、旅游经营者会自觉担负起抢救、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随着旅游的开发,一些最具地方特色的神话传说、民间艺术、舞蹈戏剧、音乐美术、民间技艺、民俗等几乎被人们遗忘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活动重新得到挖掘、再造和展现,获得了新生,而且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这些具有民族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一方面展示了少数民族自身文化智慧和创造力,重新唤起了各民族成员的历史记忆,增强了内聚力、自信心和自豪感,另一方面,也使得主流文化群体的旅游者在

  民族旅游中获得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新的认知和再认识。总之,旅游活动的开展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朝着健康的方向进行。

篇五:非遗旅游的概念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概念的提出

  作者:陈允文

  来源:《管理观察》2011年第15期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其对旅游经济的价值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保护和开发孰轻孰重的争论始终持续。人们普遍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个笼统的对象,从各自角度出发,提出观点。却忽视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具体项目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区别对待。基于这种认识,本文针对旅游开发,分析了保护与开发两种意见的分歧所在,同时提出了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的概念,并阐述了资源有别于遗产的特征。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

  概念

  一、引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主要有两个,一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上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的界定如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公约》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了五个方面:

  (1)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2)表演艺术;(3)社会风俗、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5)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另一个定义是由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颁布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提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和文化空间。”《办法》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了六个方面:(1)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2)传统表演艺术;(3)民俗活动、礼仪、节庆;(4)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5)传统工艺技能;(6)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定义提出后,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大量相关研究不断涌现。虽然这两个定义都是从非物质遗产的文化价值角度出发,但人们的研究并不仅仅停留在文化层面,也有不少学者对其经济价值做了很多细致的分析研究工作。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经济中的价值,更是受到多方重视。事实上,已有的许多旅游开发的实践表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作为一类旅游资源,在合理开发的前提下,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篇六:非遗旅游的概念

  

  原创分享你知道什么叫?遗+旅游吗?近?由?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印发的《关于?持设??遗扶贫就业?坊的通知》。解读?件可以了解出对于?遗的就业和传统?艺的组织培训,以及学习传统?艺?式扶贫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艺进?改造和提升,搭建电商平台促成产业的?式来振兴传统?艺。中景智业(北京)国际旅游规划设计院认为,政府正在??的推动?遗传承的?项?举措的时候,也是对于旅游规划?业的?次重?的机会!?物质?化遗产代表着当地的特?和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物质?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具有?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促进了?化多样性和激发?类的创造?。由此可看出?物质?化遗产是具有当地特?的?种表现形式,??物质?化遗产较多的地区和地?,对于当地的景区建设和提升?有很好的带动作?,从?拉动景区的??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对于?遗旅游的开发的意义?于经济效益是当地对世界的?个很好的宣传和??告之的功能。那么说了半天的?物质?化遗产和旅游的关系,旅游开发规划?业对于?遗元素的开发和利?有什么好的??和影响呢?中景智业认为:?、从宣传?度讲,对?遗旅游的开发不仅仅增加民众对于?遗的认知机会,还是顺应政策的?向,得到政府和民众的???持。如果只是在媒体上进?呼吁的话,对于民众??不仅是不甚了了,更是对本地特?宣传造成影响??打折扣。?、从经济??出发,景区的?遗氛围营造,不仅仅是为了达到招揽游客的?的,还会使得本地的民间?化特?开发开放成旅游周边产品的市场并形成产业化;?化和旅游部印发的《关于??振兴贫困地区传统?艺助?精准扶贫的通知》中明确说明,不仅仅在“?遗+扶贫”的?作上积累经验和基础,还提出要加?贫困地区传统?艺振兴?度,加强贫困地区?遗传承?群培养,?持传统?艺项?优秀代表性传承?、?艺师到贫困地区开展讲习活动,?持贫困地区探索设??遗扶贫就业?坊,搭建贫困地区传统?艺产品设计、展?和销售平台。如民间?艺、民间艺术品等?遗产品极具市场潜?,让游客对于本地的浓厚?遗氛围下产?归属和向往感。从?带动旅游周边产品的热销。达到?乎是每个游客来本地的必买品的效果。综上所述:?物质?化遗产的元素加?到当地的景区综合发展中,是对当地百利???害的,即加强本地的??建设,也带动本地的知名度和经济的发展,是造福于???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民注重旅游的今天,全国各地的景区百花齐放,但是有些景区对于本地的特?把控不是?常的好甚?可以说是没有。地?发展旅游景区过度的注重经济效益和过度现代的旅游项?,从?把能够更好的反应本地特?的??特?忽略了。?化和旅游部??推崇?遗?化的发展的当下,对于?遗的旅游开发更是顺应政策和时代的特?变迁。我是中景智业(北京)国际旅游规划设计院的?编?张,扫描或按住下?图??维码即可关注中景智业微信公众号,?编将会?直为您推荐原创好?章哦,我们下期再见咯!本?由中景智业原创如有转载

  如有转载请标明出处

篇七:非遗旅游的概念

  

  2021-09-01中国旅游报

  钱夙伟

  无论于旅游的发展还是非遗的弘扬,“非遗+旅游”都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为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基础

  据报道,近期,山东省搭建“非遗+旅游”文创平台,通过文创产品大赛激发文化设计创意活力,丰富非遗旅游商品,促进非遗保护传承与旅游文创产业协调发展。山东还将重点遴选一批优秀文创作品进行成果转化,助力扶贫脱贫、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

  “非遗+旅游”是非遗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如果说是相加,那么,其效应肯定是“1+1>2”,可以说,是一个可贵的创新。

  非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既是民族精神的载体,又是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的象征。山东是非遗大省,非遗也是山东的一张华丽名片。“非遗+旅游”,让非遗以一种全新的形式,零距离走进人们的生活。

  显然,“非遗+旅游”可以实现“1+1>2”的效果。一方面,山东旅游资源丰富,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内容,对于非遗的弘扬和传承,旅游显然是十分契合的载体。另一方面,如同“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正是当地独特的文化历史底蕴,成就了多姿多彩的非遗,而保护和传承非遗,需要培植一个适宜于传承的环境和氛围,在行游中欣赏非遗,更能加深对非遗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接受乃至热爱非遗,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中让非遗发挥更多更大的作用。

  可以说,“非遗+旅游”不仅丰富了旅游形态,也有利于非遗传承。旅游依托非遗,非遗借势旅游,无论于旅游的发展还是非遗的弘扬,都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机制,为文化产业做强做大,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新旧动能转换奠定坚实基础。因此,山东搭建“非遗+旅游”文创平台显然更有借鉴和推广价值。

篇八:非遗旅游的概念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第一篇: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摘要: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十分重要。作为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也是近年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入手,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

  中国在其五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4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我国加入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非物质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的过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也十分令人担忧。要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与传承,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是一种有效的手段。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述

  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方面:

  (a)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b)表演艺术;

  (c)社会风俗、礼仪、节庆;

  (d)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e)传统的手工艺技能。

  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

  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这些品种不是没有物质载体,但是,用外化物质再现出来的不是它们的最核心的内涵,它们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的文化记忆,是一个民族的真正身份符号,是一个民族灵魂深处的遗传基因。主要具有无形性、文化性、民族性、传承性、地域性和多样性等特征。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分析

  在中国知网上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为篇名进行搜索,共3277篇文章。整理后发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等五个方面。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问题一直是理论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虽争论颇多,但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合理而有效地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是能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如何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利用成为实践中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徐文燕指出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之一,而旅游利用在这方面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张瑛指出发展旅游业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两者既对立又统一,保护与开发可以结合。为取得“双赢”,则一定要采取以文化资源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科学规划为关键。还要通过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的配合和努力。如此,一定能实现旅游开发和保护的“双赢”。肖曾艳、孙国学、王荣敏等学者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为其寻求更多的保护资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又能促进旅游业的进一步开展,提升旅游开发层次,从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

  科学的旅游开发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有效途径,可以实现旅游与文化、文化与经济的互动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可以带动非

  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提升,旅游经济从传统观光旅游转变为体验旅游和休闲旅游表明文化旅游需求已经成为旅游需求的核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一无二的文化价值恰好满足了文化旅游的需求,此外,由于开发因素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没有上升到法律保护、缺乏科学的保护方法和管理机制、没有系统的保护体系、全民的保护意识低等诸多问题。刘亚兰指出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如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本土性、整体性、避免商业化上。在现代文明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强烈冲击下,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逐渐面临着本地传统文化逐渐被外来文化同化或异化、旅游产业过于商业化、生态破坏等诸多问题。与此类似的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真实性保护同样正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与挑战。

  我国众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不容乐观,现代化进程加快和环境日益恶化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带来了诸多障碍。直至最近几十年,我国才逐渐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这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获新生带来了新契机。杨东娜指出仍存在三大因素制约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开展:一是重视程度受历史原因影响,仍然不高;二是生态环境受经济发展影响,持续下降;三是资金筹集渠道短缺,保护经费落实不到位。罗茜指出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家里,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客观审视旅游活动与遗产保护的关系,研究旅游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问题就更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和紧迫感。

  为进一步保护和继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积极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业发展两结合的原则,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业发展增长极,并通过发展旅游业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坚持的原则

  怎样科学有效地保护好我国种类繁多又传统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迫切的问题。吴文科认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科学解决继续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切实保护传统文化资源

  的矛盾状况入手,正确处理好各种短期效应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摆正靠使命驱动而不仅仅是利益驱动的工作心态,理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思路。在分析了四川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及其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发现,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应以乡土化、因时因地制宜、体验性为原则,保护为先,注重开发、分类保护开发、创新发展、建立并完善保障机制。龙先琼在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完整把握其历史环境遗存、传承载体和精神内质三个内涵层次;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土性、民族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性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具体来说,是要突出特色、关注游客体验要求,遵循原真性保护、整体性、适度开发,坚持保护性继承为主,资源性质优先原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中之重。同时在多次的旅游资源调查评价过程中应该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调查和保护制定发展战略时应本着系统性、整体性、全局性的原则。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探讨是其开发对策的进一步深入,也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不同专家学者针对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提出了不同的开发模式。首先,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具体旅游产品时在性质上是不同的,这决定了其旅游产品转型的根本方向。范玉娟提出了形象经营、休闲演艺、节事旅游和旅游商品开发等四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刘桂兰,刘楠霞在研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提出了“原真性博物馆”、“生态文化园区”、“实景舞台式”、“原生地融入”、“旅游商品”等五种可供具体操作的旅游开发模式;肖瑜在研究大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时提出了主题旅游线路模式、展览模式、节庆活动模式、博物馆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模式、旅游商品模式。以上文献所总结的模式虽略有差异,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针对其转型旅游产品本身形态来讨论的。

  其次,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产品的表现形式上来看,也有较大的差异,其开发模式也不同。韩双斌认为,抚州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旅游开发可采取静态开发模式,如专题博物馆、传习机构及教育基地以及活态开发模式,如文化生态保护区和生态博物馆;贾鸿雁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采取原生地静态开发、原生地活态开发、原生地综合开发、异地集锦式开发等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过程其实就是有形化利用的过程,罗春培提出了依托型、展示体验型、综合型和主题型等模式;杨洪,袁开国认为湖南省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可采取景区依托式(原生态开发)、市场依托式(迁移式开发)两种模式;王荻认为,古镇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采取主题深入式以及附着扩展式。

  最后,更多学者在总结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转型模式时,强调了对遗产资源的保护。李浥等学者总结出了生产性保护开发模式,强调了政府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罗茜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了由政府、旅游企业、当地村民和学者等利益相关者组成的合作开发模式;龙先琼,蒋小梅提出了区域开发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有效性、保真和系统性三个重要原则以及“保护存续空间、优化传承机制和增效社会价值”的路径模式;张国超认为活态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的最基本特征,决定着“以人为本”的开发保护模式,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保护和开发的根本模式。

  (五)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保障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政府作为主导,各种社会力量进行协作才有可能实现。

  “强化政府客观管理,建立法律保护体系、完善协调保护机制,以开发促保护、加大文化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遗产保护的认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拓宽开发与保护途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增强国际竞争实力、拓展旅游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例如,民间手工艺的继承及生产工艺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紧密相关。部分手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定消亡,因势利导,动静结合、以人为本,重点保护传承人、加强研究,完善保护体制、扩宽渠道,以开发促保护、营造氛围,全民参与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得以顺利实施的保障机制。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发展的特性以及它本身存在形态的复杂多样性决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必须要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有些方面仍然需要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不应当仅仅限于理论的研究范畴,应当从“文本”到“实证”、从理论到实践。将学术研究真正应用于社会实践。应该进行科学有效的市场调查及评测体系,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顺利实施。应该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全民参与意识低,缺乏文化归属感的现状,提高民众的参与程度。目前,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正逐渐以更高的角度正确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每个人都为之努力,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一定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2003年第32届会议

  [2]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其价值[J].学术界,2003,[3]张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4]刘亚兰.浅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J].大众文艺.2014[5]徐文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分析[J].世纪桥,2010[6]张瑛.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实现“双赢”的思考——以云南少数民族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新西部(下半月).2009[7]徐文燕.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适用性研究[J].旅游研究.2010[8]肖曾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阶段性互动分析———以湖南虎形山花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9]孙国学.基于旅游开发视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经济问题探索,2010[10]王荣敏,刘书正,褚宏祥.淄博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社会和谐价值探

  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杨冬娜.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现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6[13]吴文科.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性原则[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14]龙先琼.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特征及其保护原则的理论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5)[15]范玉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5)[16]刘桂兰,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17]肖瑜.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构建———以大连市为例[J].文化学刊,2010[18]韩双斌.江西抚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19]贾鸿雁.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J].改革与战略,2007[20]罗春培.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的有形化利用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2007[21]杨洪,袁开国.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J].管理观察,2009[22]王荻,袁尽辉,许劼.历史城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浅析———以码头古镇为例[J].上海城市规划,2010[23]李浥.本土立场与概念的拓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及运作模式中的政府行为[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11[24]罗茜.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性旅游开发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龙先琼,蒋小梅.旅游开发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土家族为个案[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张国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模式研究[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09[27]雷蓉,胡北明.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8]刘桂兰,刘楠霞.民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模式探析

  以河南为例[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0.第二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耦合思路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问题近年来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

  该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提出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湖北省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近年来学术界的热门话题,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类文化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各种保护措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文简称“恩施州”)拥有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笔者提出应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形式,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结合起来,实现保护与开发的良性耦合与互动,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目的,同时也为恩施州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文化品位,达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双赢的目的。

  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恩施州位于鄂西南,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交界的武陵山区,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之2一。这个地带被专家学者盛赞为“古老文化沉积带”,沉积着丰富的土家、苗、侗、汉等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人类口传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申报规定中阐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表现形式包括五大类的类别,①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可分类如下:第一类:曲艺。土家族有“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剧种及傩面具的制作技艺。

  第二类:舞蹈。土家族舞蹈很丰富,有著名的撒叶尔嗬、摆手舞、巴山舞、毛古斯舞、麻舞、八宝铜铃舞、肉连响、地盘子、地龙灯、靠灯、草把龙、板凳龙、耍耍、猴儿鼓等,礼仪有过年过节礼仪、婚丧嫁娶礼仪、农事礼仪等。

  第三类:音乐。土家族打溜子,薅草锣鼓、情歌、哭嫁歌、儿歌、利川小调、②建始丝弦、民间宗教音乐、恩施扬琴、竹琴及其制作技艺等。

  第四类:口传文学。土家族的口传文学有神话、史诗、传说、故事、谚语、山歌、儿歌、笑话、儿童游戏等。

  第五类:工艺。土家族吊脚楼建筑工艺、风雨桥建筑工艺、石雕、木雕、竹编、藤编、棕编、民间各种工匠的技艺、髹漆工艺、刺绣、服装、土家织锦(西兰卡普)、剪纸、纸扎技艺、咂酒、药酒制作技艺、各种土家族特色饮食品的制作技艺,如油茶汤的制作技艺等。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1.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1)传统戏剧失去文化生存空间。电视、音响、卡拉OK等现代娱乐设施普及后,人们的娱乐方式彻底改变,对传统戏剧的需求消失,传统戏剧失去了需求市场,其生存的文化空间随之消失。故恩施州引以为豪的“南、堂、灯、傩、柳”五种地方戏剧,基本上处于濒危状态。(2)民间舞蹈及社会礼仪消失严重。恩施州民族民间舞蹈十分丰富,通过多年的抢救与保护,撒叶尔嗬、摆手舞、毛古斯舞等已经得到了相应的保护与利用,但是麻舞、地盘子、地龙灯、靠灯等舞蹈对人们来说已经很陌生。现今恩施州过年过节的礼仪意识十分淡薄,婚丧嫁娶的礼仪也正在发生着很大的变异。特别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土家族哭嫁婚礼习俗已经渐渐退出了婚礼仪式,沦为景区表演化的项目。(3)土家族建筑技艺生存告急。华中理工大学古建筑学家张良皋教授认为,恩施州土家族吊脚楼是中华建筑文化的重要源头,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③土家吊脚楼饱含文化交融信息,具体说来,是巴楚两大文化直接交融的结晶。楚建筑曾深切影响汉以后中国官室传统和生活方式,土家吊脚楼是楚建筑的活化石,而且像遗存于巴人旧乡号称“活化石”的水杉树④一样,有潜在的强大生命力,值得人们另眼相看。[1]但是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恩施州境内吊脚楼建筑技艺正在流失,它所承载的土家族传统文化也将随之消失。(4)土家族口传文学濒危。土家族有语言,无文字,早期的文学作品靠口耳相传,文人文学用汉语记录。

  在远古时代,土家先民创造了本民族的创世纪史诗《摆手歌》、大量的神话、传说和歌谣。文人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一席地位,最有代表性的是恩施鹤峰容美土司田氏诗人群留下的大量优秀诗文。

  唐代刘禹锡创作的竹枝词发端于土家地区建平郡民歌,此后在中国文学史上才出现竹枝词曲牌。但是这些口传文学已远离当今恩施自治州人民的日常生活。

  2.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举措。恩施州州政府于2003年提出了建设文化大州的战略构想,修建了“民族大观园”,规划了20个“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建立了民间艺术大师命名机制,制定了《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出台了《恩施州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实施方案》。虽然做了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但力度不够,成效甚微,致使恩施州没有一项遗产列入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第二、三批国家名录中,才有相关的项目列入。

  二、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理论

  依据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存在着多重影响:一是旅游开发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旅游开发为了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化、商品化甚至庸俗化,其多样性和文化空间遭到破坏;二是旅游开发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产业结构的调整,旅游所带来的实惠和经济价值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资金,同时旅游开发带来的市场价值可以激发相关人员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积极性,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创新。三是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成为文化旅游业开发的重要目标。四是当今已进入遗产旅游时代,凡进入世界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便具有了世界性或者国家性的“金字招牌”,文化品位随之提升到国际的或国家的水平,将成为旅游地的文化旅游品牌,产生品牌效应,增强吸引力,促进旅游发展。所以在原生态环境不断受到冲击、环境日渐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方式也必然多元化。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景区,不失为增加景区文化底蕴的好方式,同时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生存土壤,最终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景区发展双赢的格局。在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把握好一个“度”,即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中找到一个平衡

  点,趋利弊害,将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开发与保护是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开发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护;而保护是开发的目的。

  三、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结合的思路结合

  恩施州实际,对该州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上的耦合互动作出思考,探索如何修复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力争做到既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又不至于流失其“真魂”。

  (一)民间艺术团与旅游结合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恩施州丰富的民间戏剧与民间音乐在传承上存在着巨大的危机,而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主要应该依靠民间与民众来进行,民众替人类承载了整个人类文化的使命,民众是文化遗产的创造者、传承者,是文化遗产的真正主人,所以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该充分发挥民众和民间社会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保护自己文化遗产的主人。更重要的是,让资源地的民众实现民族文化的自我传承能保护民族文化根的纯正性。恩施州对“南、堂、灯、傩、柳”等地方戏剧及民歌的传承,除恩施州民族歌舞团的传承与创新外,还应该大力发挥民间民众的力量,鼓励民间艺术团结合恩施州旅游发展的实际对地方戏剧及音乐进行传承和创新,借民间艺术团的力量打造恩施州民族旅游演艺品牌。

  (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为了保护民族民间文化成立了20个民族文化生态村,但封闭的保护将难以为继,必须开放式进行,既要达到保护的目的,也要实现发展。除了由各村寨确定自己的发展模式外,在离城镇较近的地方可以进行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的建设,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找到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行“土风计划”⑤的陈哲认为“文化在劳动中生存,血脉便在其中传递。传承必须社会化,通过社会化形成补血机制,这样才能把传承、人才培育、促成文化产业等联系在一起,并吸引相关利益群体将这些?品种?打造成品牌,加以利用,转化成社会成果而惠利本土”。

  (三)城郊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农家乐成了城郊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之一,这无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结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数千年农耕时代,农村是最基本的社会单元。广大的农村至今还保存着极其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根脉,以及丰富的文化遗存,包括村落的规划、各类建筑、历史遗址等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各类民俗、民族语言、生活民居、民间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武术、医药和各种传统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基在农村,文化的多样性在农村,民族之根深深扎在农村。由于各个民族各地域的文化都是那一方水土独特的精神创造和审美创造,它又是人们乡土情感亲和力和自豪感的凭藉,以及永不过时的文化资源和文化资本。[2]恩施州各县市城郊在制定农家乐发展规划时,应该把恩施州农村鲜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展示出来,在农家乐旅游中全面地展示农村的规划、建筑,在生活状态中展示民俗、节庆、舞蹈、民歌及其各种民间传统技艺,尤其是土家族、苗族、侗族和汉族的各种特色饮食技艺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这对游客是最具吸引力的亮点。而民族风格的建筑与自然环境的相得益彰与和谐也是农家乐发展规划的一个重点。农家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结合能提升农家乐的文化品位,增加农家乐旅游的吸引力。

  重要的是,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即在其生存的文化空间中传承与保护。

  (四)历史文化名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恩施州首府恩施市是湖北省九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湖北省唯一的一座位于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历史文化名城。把恩施州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利用起来,丰富文化内涵,拓展文化空间,发挥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性,把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结合,其具体做法,可借鉴成都在武侯祠旁打造的浓缩成都历史民俗的休闲一条街——锦里⑥的做法。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恩施市可充分借鉴锦里的经验,逐步恢复古街区、古建筑和名胜。在以六角亭为中心的西门、南门、东门、北门及西后街、胜利街上建设几条民族文化街、风味小吃街、民族工艺品街,在这些特色街展示土家族、苗族、侗族、汉族的民族文化,引入身怀绝技绝艺的民间艺人和民间大师,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使这里成为全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中心。[3]同时也为民间艺

  术大师提供一个传承绝艺绝技的舞台。地方风味小吃街把土家族、苗族、侗族等民族民间特色饮食和小吃进行集中展示,让游客和市民在这里享受到美味丰富的各民族饮食。民族工艺品街把恩施州各民族的特色工艺品集中起来进行展示和出售,形成旅游体验购物街。历史文化街区能集中展示民间技艺、饮食、工艺品,方便游客和市民游览、观赏、休闲和购物。这样的方式既提升了旅游的文化品位,也丰富了市民的精神和物质生活,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活态的保护与传承。

  (五)博物馆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是几十年以来国内外逐渐兴起的一种新兴旅游形式,它使得旅游活动由一般的游览观光上升到高文化含量的游憩活动。博物馆和旅游融合为双方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日益壮大的旅游业将数量更多、范围更广的文化旅游者引进博物馆,有助于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并促进一个新的文化——博物馆旅游文化诞生并发展;另一方面,博物馆也为文化资源增添了新的内容和景观,使得旅游业文化体验更加丰富多彩。[4]博物馆的性质与职责中包含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双方互动的过程;博物馆的“物”,即可移动文物中的藏品和不可移动文物,其自身也有诸多的非物质文化因素。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四大优势:一是人才和科研优势;二是保护、保存和收藏优势;三是展示优势;四是坚实的群众或观众基础。而博物馆也是一个地区重要的旅游部门,把旅游与博物馆结合,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结合起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博物馆、旅游三者的良性互动。[5]恩施州在充分发挥州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发展旅游的基础上,利用民族大观园这个民族旅游景点来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鼓励民间成立私人博物馆及民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来保护恩施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采用民间艺术团、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农家乐等方式对恩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生态保护,将恩施州历史文化名城及恩施州博物馆旅游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发展文化旅游产业,能够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发展有机耦合,相得益彰,互相促进,良性发展。

  注释:

  ①一是各类戏曲和相关的面具、服装制作工艺;二是舞蹈,如民族民间节日舞蹈、祭祀舞蹈、礼仪;三是音乐,如各类民族民间音乐以及乐器制作工艺;四是口传文学,如神话、传说、史诗、游戏和故事;五是各种精湛杰出的工艺、手工艺,如针织、织染、刺绣、雕刻、竹藤编织、面人制作、玩具制作和剪纸等。

  ②著名的土家族民歌《龙船调》来源于利川小调。③“巴峡何方觅楚宫,舟人指点有无中。层轩曲槛依然在,但越巴山又一重。”出自张良皋《吟土家吊脚楼》。

  ④这水杉树是指邓小平在南巡讲话中提到的“三峡附近的那棵树”,在恩施州利川市谋道。

  ⑤“土风计划”是音乐人陈哲发起并推动的一项原生态文化传承行动,是一项旨在保护濒临失传不可再生的民族文化资源,探索良性发展,促进民族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文化产业优势的系统保护工程。

  ⑥成都锦里这条古街,集纳了川茶、川菜、川酒、川戏和蜀锦等古蜀文化,游人在短短350米的距离内,就能享尽原汁原味的四川文化。这条街的打造十分成功,平时游人如织,周末与节假日更是热闹非凡,其带动的旅游消费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锦里是成都地标性建筑之一,文化与旅游交相辉映形成绝佳风景,是文化旅游产业“四川模式”的典型代表。

  参考文献:

  [1]张良皋;李玉祥摄影.老房子·土家吊脚楼[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4:12.[2]冯骥才.文化遗产日的意义[J].新华文摘,2007,(7):25.[3]彭振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思考:以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6,(6):35-38.[4]戴昕,陆林,杨兴柱,王娟.国外博物馆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旅游学刊,2007,(3):86.[5]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的互动[J].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文化研究,2006,(9):7.第三篇: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活化石”,也是一种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其保护与传承有效的手段是旅游的开发。邢台市有悠久的历史,还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但是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旅游的开发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果对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与文化旅游资源、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相结合进行合理开发,不但可以丰富旅游业,还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与旅游开发

  0前言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是河北省唯一一个以古国名命名的城市――邢侯邢台,它具有3500年的悠久历史,人杰地灵,曾四次建国两次定都,文化底蕴非常丰厚,也是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与类型最多的地区。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地方特色,能展示出邢台市独特的资源,但是目前开发力度不够。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这些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大量存在,与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邢台的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利用好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现状

  (1)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2006年,邢台梅花拳、沙河藤牌阵、隆尧秧歌戏等3个项目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邢台市的广宗道教音乐和柳编、隆尧泽畔抬阁和招子鼓、巨鹿四股弦、威县乱弹、威县冀南梨花大鼓等7个项目分别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到目前邢台市已有10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1项(2007年第一批12项,2008年第二批10项,2009年第三批19项,共41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68项。所以说,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较多,项目种类较齐全,旅游保护与开发的空间比较广。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大

  邢台市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处于口传身授、自生自灭、后继乏人的状况。由于人们生活环境的变迁,资源流失状况严重;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很多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传统技艺濒临消亡,许多项目出现青黄不接和断代的危险。例如:沙河藤牌阵第十二代传人,胡道正是目前唯一懂得藤牌阵全套阵法的传承人。1926年3月生,已经是86岁高龄了,虽然有徒弟200多人,但大多为了生存外出打工,且很多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习这些对生活没意义的事情,如果老人不在了,估计沙河藤牌阵法就要失传了。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还没有法律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建设需健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有待提高;保护机制急需完善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对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抢救保护,已刻不容缓。

  (3)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缓慢

  邢台市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目前只是旅游客源地而不是目的地,来邢台旅游的游客大都是一日游,导致以历史文化古迹、山水风光等为主要特色的旅游资源都开发缓慢。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都是口耳相传,甚至有一些都没有文字记载,开发起来难度较大,很少引起当地人的重视。

  (4)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程度低

  目前邢台市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相关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同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及旅游开发重视不够。一些部门各司其职,如旅游局、文化局、规划局、教育局等部门分割管理,互相间沟通少,许多相关部门的领导甚至对非物质文化旅游的作用认识不够。人们的认识偏差,投入的经费不足,导致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保护、开发等工作难以进行。

  (5)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

  2007年文化部公布的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上,河北有16人上榜,看着这份名单感觉沉甸甸的一个“老”字,当时最小的41岁,最大的80岁,这些人大都生活贫困,身体不好,虽然现在国家也出台了非遗传承人补助金,但是毕竟都上了岁数,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现在最主要的是非遗项目后继乏人,因为非物

  质文化遗产大都存在于乡村之中,年轻人为了提高家庭经济收入都外出打工,且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大都是需要手把手的教,需要潜心学习,但学了这些没有实际用处,不能当饭吃,导致许多年轻人不愿学。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对策

  (1)政府支持

  为贯彻落实《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冀政办〔2005〕26号),努力建设文化大市,邢台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邢台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保护体系,在全社会形成自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和氛围,使我市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抢救和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

  (2)当地群众及政府部门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在地的政府机关要重视起来,承担保护与抢救的重任,同时积极与旅游部门联动,做好旅游开发的准备,当好先锋官。当地群众也要积极参与进来,他们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开发的主力军,要加强做好群众路线教育,真正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3)加大资金的投入

  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金投入,才能更好的保护与传承,使非物质文化与文化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进行旅游开发。比如:在建设邢台天河山景区时就必须要融入牛郎织女传说,才能使景区更有文化性;在开发柏乡汉牡丹园及汉城时,也就不能忽视柏乡汉牡丹的传说。只有这样有机结合,环环相扣,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才能进行下去。

  (4)加大宣传力度

  邢台市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存在乡村野里,大多是“养在深宫人未识”。要想让人们知道它、了解它、认识它,就不能总是让它

  安静呆着,必须把它推出来。可以运用新闻媒体、节庆活动、乡村庙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比如:中国邢台天河山七夕爱情文化节、柏乡汉牡丹节、九龙峡桃花节、内邱扁鹊庙会等。还有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采用集中展演的形式来宣传。如:2011年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展示、传承和传播,邢台市各县市区已对春节期间重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节民俗活动,特别是广宗太平道乐、隆尧招子鼓、威县乱弹及梨花大鼓、隆尧秧歌戏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春节期间的重头戏,为各地节日文化增辉添彩。平乡县是中国梅花拳的发源地,为保护和挖掘这一特色文化资源,平乡县精心打造梅花拳文化品牌,制作了梅花拳宣传画册,编写了《天地武魂--梅花拳》等书籍,举办了23届梅花拳联谊会。同时,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实施了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梅花拳文化产业园,建设集梅花拳祭师拜祖、参观学习、武术培训、竞技表演、影视拍摄为一体的综合文化产业园。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模式

  (1)建立梅花拳影视基地

  邢台平乡县完全可以利用梅花拳的发源地,建立一个武术影视基地,来突出宣传梅花拳这一武术瑰宝。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的广府古城就凭借《广府太极传奇》这一电视剧一炮而红,邢台也可以吸纳资金,选取清代梅花拳第十三代弟子李廷玉、李廷桂兄弟二人的愤慨,为敌外侮,率众焚烧了洋教堂。此举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洋人的气焰,恼怒的洋人让清政府派兵镇压(此为“义和团”运动的导火线)。可拍摄一部反映梅花拳的电影或者电视,来弘扬梅花拳。

  (2)构建非遗的民俗文化旅游线路

  可以根据邢台市的基本情况,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及自然山水相结合,打造特色的旅游线路。如:邢台-天河山-邢台牛郎织女传说一日游;邢台-内丘扁鹊庙-邢台鹊王庙会一日游;邢台-清河-邢台清河张氏祭祖与武松文化一日游等。

  (3)打造文化旅游节庆

  邢台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拥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节庆文化,这是人民的创造与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精神财富。邢台每年可举办

  各种旅游文化节庆活动,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如:中华张氏清河祭祖活动,内丘鹊王庙会,前南峪生态旅游区修禊节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推广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4)建造博物馆和主题公园

  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手工技艺与民俗文化所占比重最大,针对这些资源,可以建造博物馆和主题公园,吸引更多民众参与。如:在内丘建造邢窑博物馆,不但展出邢窑白瓷的历史与烧造,还可以让游客亲自体验制造陶器,感受参与的快乐;在清河县城建立了清河武松公园,人们可以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了解武松及金瓶梅文化。

  总之,邢台市的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都很丰富,在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既可以吸引游客,又可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邢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J].《邢台新闻网》,2007-9-28.[2]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河北16人上榜[J].河北日报,2007-7-30.[3]数万名梅花拳弟子齐聚平乡切磋技艺[J].燕赵都市网,2014-02-16.[4]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在春节集中展演[J].燕赵都市网,2011-01-06.[5]曾亚玲.保护视野下的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2).[6]葛立辉.人文邢台选集:传统文化的活化石---邢台非物质文化遗产[M].方志出版社2009.[7]谌世龙,吕观盛。桂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探讨[J].创新

  2010(6).基金项目:2013邢台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邢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旅游开发研究,项目编号:XTSK13097。

  第四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

  间性)。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特别强调指出:“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充分表明党和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以下几点:

  1、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数据记录与保护。一是做好普查积累的非遗资料文档工作,包括电子文档和纸质文档的建立。按照“全面普查、广泛采集、确立重点、建档立卡、分类制作、图文并茂”的工作要求和统一的格式,分别建立各民间艺人、民间艺术社团(队)、民间艺术之乡(村)、民间艺术品种的文字、图片、音像档案。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妥善保管实物资料;二是搞好非遗资料的数据库建设。按照“统一软件、统一目录、统一分类、统一格式、统一质量”的工作标准,利用高科技手段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化,把所有非遗资源信息(包括文字、图象、音响、影像)进行科学、系统的数字化动态管理。

  2、利用舆论工具加强宣传。一是充分发挥各级新闻媒体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运用多种手段和形式,3、争取政府政策措施投入。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核心和主导作用,制定规划、组织力量、落实经费、加强指导。对市属非遗名录项目及列入市级以上非遗名录项目或其他重大项目进行挖掘、抢救、保护、保存、研究、传承等的补助,非遗保护研究基地和代表性传承人(民间老艺人)、民间艺术家等扶持表彰,民间艺术人才的培养,非遗成果编纂、数据库建设等。各区、县(市)也应根据各地的实际,适当安排保护专项资金。

  4、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为积极构建科学有效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能顺应社会可持续发展,使之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除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外,我们还要致力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

  1、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体系。对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或特定区域进行整体性动态保护,命名一批民间艺术之乡、民间艺术生态保护区和民间艺术家,使优秀的民间艺术得到有效保护。

  2、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体系。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健全市、县两级责任明确、运转协调的保护工作机制,实行属地管理,由所在地进行保护为主、上级指导和支持为辅。基本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

  3、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体系。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编写民间艺术乡土教材,在中小学、职业学校开设民间艺术课程,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纳入了学校的教学内容。

  总之,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是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基础工作和重要前提;切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的后序管理,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不流失、不消亡的必要措施;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主要目标。因此,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应积极行动起来,高度重视并顺利完成阶段性的全面普查工作向常规性的保护传承工作转轨,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和手段,健全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机制,为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加快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题目:给定材料6中的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能触发人们许多思考和感悟,请参考“给定材料”,以“岁月失语,惟石能言”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

  (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2)联系实际,不拘泥“给定材料”;(3)内容充实,语言畅达;(4)总字数800-1000字。

  岁月失语,惟石能言

  被誉为“民间文化抢救人”的作家在看完贺兰山岩画后,题字“岁月失语,惟石能言”。这一发自内心的感概,不正是在警示人们:

  中华民族千百年文化的延续,需要后人来保护和传承。传统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我国强大的文化武器。中华民族的崛起,需要全民重视对“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非遗”的保护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这不仅需要发动全民一起行动,也要运用科学的方法来统筹、规划。然而,一些社会现状仍令人堪忧。当一些古老、特色的的当地传统文化渐渐被当代人淡忘,而外来文明却成为年轻人追逐的趣味时;当一些地方政府为了表面政绩,发动全县资源“申遗”,而不顾之后的保护导致文化的衰落时;当传统的文化与习俗成为电视屏幕上孩子们看到的影像和记录时......我们已经遗失了过去的记忆,忘记了我们的“根”在何处。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发动全民的力量。首先,要提升民众对文化保护的意识。这不仅要在宣传上下足够的功夫,还要在教育上灌输保护“非遗”的重要性。政府部门、文化部门要把“非遗”保护作为一个战略性的目标来规划,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资金投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约束社会上一些民众破坏和侮辱“非遗”的现状,让民众理解文化的魅力,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其次,政府要扶持民间组织的文化团体,民众能够将传统文化融入到现代人的精神文化需求当中,那么“非遗”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科学的统筹和规划。当地的政府和文化部门,要研究一套切实可行,科学正确的保护方案,对“非遗”施行有效、可持续地保护。一方面,政府要咨询相关文物专家们的意见,统筹当地实际情况,在规划、政策和执行上做好统一的部署;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征求“非遗”传承人和了解这一内容的民众的想法,把政策真正落实到社会当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无形的民族财富。作家们常在作品中提及的古老戏曲、剪纸和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不能只成为后人翻阅名著时遐想的片段,应是一

  种思想在现实中的延续,文化“活着”的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去粗取精,发扬光大。一个有文化积淀的民

  族,一个重视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民族,才真正能够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实现中华民族的梦,需要全民一起运用文化的力量,中华民族必将振兴!中国龙必将崛起!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