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8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 例子 创新

篇一: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1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在读小学时,一次劳作课后,他给老师交了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当老师看了极不满意时,他从课桌下又拿出第一次、第二次做的小板凳…………爱因斯坦做出了第一只小板凳,为何不就此罢休而又做了两次,直到自己认为满意时才交给老师这是因他具有创新精神。正因为有这种创新精神的支配,他才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2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这使他名扬四海。1878年,开始白炽灯的研究,在十几个月中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点亮了白炽炭丝灯,稳定地点亮了两整天。1882年,在纽约珍珠街创办世界第二座公用火电厂,建立起纽约市区电灯照明系统,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雏形。电照明的实现,不仅大大改善了人们生产劳动的条件,也预示着日常生活电气化时代即将到来。1883年,在试验真空灯泡时,意外地发现冷、热电极间有电流通过。这种现象后来称为爱迪生效应,成为电子管和电子工业的基础。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3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1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4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51884年,沃德曼是欧洲一家公司的职员,一次他从好几位竞争者中为自己的公司拉到一笔生意。但是当他递上一瓶墨水和一支当时人们使用的羽毛笔,请对方在上签字时,不料从笔尖滴下几滴墨水,把合同给弄脏了。更糟糕的是,合同上的关键的字句被染得模糊不清。沃德曼只得请对方稍等片刻,让他去重新拿一张合同纸来。可是就在沃德曼离开的那一会儿,另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乘机抢走了这笔生意。这使沃德曼十分沮丧,他认为问题出在那支羽毛笔上。强烈的悔恨与愤慨的感情,变成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他决心研制一种使用方便、墨水能自动地均匀流出的笔。经过努力,沃德曼终于发明了自来水笔。虽然当时的自来水笔远远不如现在的钢笔这样精巧,但也不再像羽毛笔那样使用不便和容易滴出墨水了。由于沃德曼是这样研制出自来水笔的,所以有人把自来水笔的诞生叫做"盛怒之后的发明"。我们把象他这样因为激愤的心情促进创造性思考叫做利用情绪思考法。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6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木,当时还没有锯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杆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鲁班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1899年6月初,威尔伯middot;莱特和奥维尔middot;莱特兄弟俩开始正式阅读与钻研有关航空与飞行方面的书籍。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他俩制造出人类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并且试飞成功。仅仅用了4年多的,他俩便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飞行梦想,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在反复进行滑翔试验中,莱特兄弟发现气压中心侧转的现象----弯曲的翼面气压中心并不总是像平翼面承受的气压中心一样往一个方向移动。这一重大发现与许多科技书籍的论点相违背----科学家们已经获得的关于大气对机翼压力的数据竟然有许多是不正确的!莱特兄弟于是在1901年下半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用两个多月时间使用风洞进行了200多次各种类型翼面试验,取得了一整套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飞机。

  莱特兄弟不迷信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这是创新必备的可贵品质。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北京京剧团1959年演《赵氏孤儿》,由马连良饰程婴。在"说破《雪冤图》"一场中,当孤儿赵武叩门,念"开门来"时,程婴4有一组"闻声大惊,急向右转身,甩髯口,左手掩桌上画册,脸向外场,战抖"的身段,接着唱"叩门声吓得我胆战心惊"。有一天演完戏,马

  连良问他的得意门生马盛龙:"你知道我这身段是从哪儿来的吗"马盛龙一时想不出,马连良笑着说:"我是化用了《朱砂痣》里quo;病鬼"的身段。不过那是向左转身,右手扶桌,我把它反过来了。"马盛龙这才悟出其中道理。

  马连良常说:"革新要有所本,创作要有所需。"他本人在艺术实践中确是这样做的,由于他谙熟传统,又富于创造,才以柔润、潇洒的风格,形成了"马派"艺术。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1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2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篇二: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

  

  创新的名人事例

  世界上有很多创新的名人,他们的过去成功改变了现在的生活。伟大的科学家、有影响力的企业家、杰出的领导者,都使我们受益良多。下面将会介绍几位创新的名人,以供我们参考。

  首先是马克·扎克伯格,他是Facebook的创始人、CEO兼董事长。他以开创性的思想及卓越的判断力,将Facebook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改变了社交交流方式,在美国乃至全世界都拥有超过2.7亿用户。

  其次是李彦宏,他是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的创办人。他在网络技术的创新研发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百度的出现为全球用户提供了全新的检索服务,让查询信息变得更加便利,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再次是乔纳森·诺兰,他是汽车行业的知名企业家,以及特斯拉公司的创始人兼CEO。乔纳森坚持不懈地改善汽车行业,他所研发创新的产品不仅促进了经济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对汽车使用的看法,使得电动汽车进入大众视野。

  此外,还有史蒂夫·乔布斯,他是一位技术革新家,被誉为“现代科技时代的先驱者”,他是苹果公司的创始人和前任CEO。史蒂夫改变了人们使用电脑的方式,让计算机不仅简单易用,而且具有极高的美感,巨大地推动了电脑及电子设备行业的发展。

  最后,还有

  加斯塔·安德森,他是一位杰出的新闻节目制作人,也是CNN创始人兼总裁。加斯塔将记者报道带到电视平台,他的创新性的创意,将新闻信息展示得更加有趣和完整,改变了全球媒体的表达方式。

  以上就是几位创新的名人的简介,每个人的成功都是对创新精神的肯定,也是对新理念的肯定,带给大家无限的启发,指引我们走向创新的未来。

篇三: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精选

  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希望。小鸟飞行需要翅膀,世界要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进步的翅膀。下面是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1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读小学时,一次劳作课后,他给老师交了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当老师看了极不满意时,他从课桌下又拿出第一次、第二次做的小板凳……爱因斯坦做出了第一只小板凳,为何不就此罢休而又做了两次,直到自己认为满意时才交给老师?这是因他具有创新精神。正因为有这种创新精神的支配,他才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2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这使他名扬四海。1878年,开始白炽灯的研究,在十几个月中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点亮了白炽炭丝灯,稳定地点亮了两整天。1882年,在纽约珍珠街创办世界第二座公用火电厂,建立起纽约市区电灯照明系统,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雏形。电照明的实现,不仅大大改善了人们生产劳动的条件,也预示着日常生活电气化时代即将到来。1883年,爱迪生在试验真空灯泡时,意外地发现冷、热电极间有电流通过。这种现象后来称为爱迪生效应,成为电子管和电子工业的基础。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3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

  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4海尔企业文化是被全体员工认同的企业领导人创新的价值观。

  海尔文化的核心是创新。它是在海尔二十年发展历程中产生和逐渐形成特色的文化体系。海尔文化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战略创新为方向、以组织创新为保障、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以市场创新为目标,伴随着海尔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从中国走向世界,海尔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创新、发展。员工的普遍认同、主动参与是海尔文化的最大特色。当前,海尔的目标是创中国的世界名牌,为民族争光。这个目标把海尔的发展与海尔员工个人的价值追求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每一位海尔员工将在实现海尔世界名牌大目标的过程中,充分实现个人的价值与追求。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51884年,沃德曼是欧洲一家公司的职员,一次他从好几位竞争者中为自己的公司拉到一笔生意。但是当他递上一瓶墨水和一支当时人们使用的羽毛笔,请对方在合同上签字时,不料从笔尖滴下几滴墨水,把合同给弄脏了。更糟糕的是,合同上的关键的字句被染得模糊不清。沃德曼只得请对方稍等片刻,让他去重新拿一张合同纸来。可是就在沃德曼离开的那一会儿,另一家公司的业务员乘机抢走了这笔生意。这使沃德曼十分沮丧,他认为问题出在那支羽毛笔上。强烈的悔恨与愤慨的感情,变成了一种巨大的力量,他决心研制一种使用方便、墨水能自动地均匀流出的笔。经过努力,沃德曼终于发明了自来水笔。虽然当时的自来水笔远远不如现在的钢笔这样精巧,但也不再像羽毛笔那样使用不便和容易滴出墨水了。由于沃德曼是这样研制出自来水笔的,所以有人把自来水笔的诞生叫做“盛怒之后的发明”。我们把象他这样因为激愤的心情促进创造性思考叫做利用情绪思考法。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6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7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木,当时还没有锯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杆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鲁班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

  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81899年

  6月初,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兄弟俩开始正式阅读与钻研有关航空与飞行方面的书籍。1903年12月17日,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他俩制造出人类第一架载人动力飞机,并且试飞成功。仅仅用了

  4年多的时间,他俩便实现了人类几千年的飞行梦想,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在反复进行滑翔试验中,莱特兄弟发现气压中心侧转的现象——弯曲的翼面气压中心并不总是像平翼面承受的气压中心一样往一个方向移动。这一重大发现与许多科技书籍的论点相违背——科学家们已经获得的关于大气对机翼压力的数据竟然有许多是不正确的!莱特兄弟于是在

  1901年下半年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能对模型机翼进行准确试验的风洞,用两个多月时间使用风洞进行了

  200多次各种类型翼面试验,取得了一整套科学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设计出飞机。

  莱特兄弟不迷信书本,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这是创新必备的可贵品质。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9北京京剧团

  1959年演《赵氏孤儿》,由马连良饰程婴。在“说破《雪冤图》”一场中,当孤儿赵武叩门,念“开门来”时,程婴有一组“闻声大惊,急向右转身,甩髯口,左手掩桌上画册,脸向外场,战抖”的身段,接着唱“叩门声吓得我胆战心惊”。有一天演完戏,马

  连良问他的得意门生马盛龙:“你知道我这身段是从哪儿来的吗

  ?”马盛龙一时想不出,马连良笑着说:“我是化用了《朱砂痣》里‘病鬼"的身段。不过那是向左转身,右手扶桌,我把它反过来了。”马盛龙这才悟出其中道理。

  马连良常说:“革新要有所本,创作要有所需。”他本人在艺术实践中确是这样做的,由于他谙熟传统,又富于创造,才以柔润、潇洒的风格,形成了“马派”艺术。

  创新成功的名人事例10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篇四: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

  

  个人创新成功的例子

  创新是石,擦出星星之火;创新是火,点燃希望之灯;创新是灯,照亮前进之路;创新是思路,引导我们前行。店铺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个人创新成功的例子,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个人创新成功的例子篇1在伽利略之前,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不一样的,它的下落速度和它的重量成正比,物体越重,下落的速度越快。比如说,10千克重的物体,下落的速度要比1千克重的物体快10倍。

  1900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把这个学说当成不可怀疑的真理。年轻的伽利略根据自己的经验推理,大胆地对亚里士多德的学说提出了疑问。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亲自动手做一次实验,他选择比萨斜塔作实验场。

  那是1590年的一天,他带了两个大小一样但重量不等的铁球,一个重一些,是实心的,另一个轻一些,是空心的。伽利略站在比萨斜塔上面,望着塔下。塔下面站满了来观看的人,大家议论纷纷。有人讽刺说:“这个小伙子的神经一定是有病了!亚里士多德的理论是不会有错的!”但伽利略毫不理会。

  实验开始了,伽利略两手各拿一个铁球,大声喊道:

  “下面的人们,你们看清楚,铁球就要落下去了。”说完,他把两手同时张开,人们看到,两个铁球平行下落,几乎同时落到了地面上,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了。

  伽利略的试验,揭开了落体运动的秘密,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学说。这个实验在物理学的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重要意义。其实,这个实验人人都会做到,但为什么别人不去做,甚至反对这样做呢?那是因为他们对创新思维产生了严重的惰性。可见,只有打破陈旧,才能创新未来。

  个人创新成功的例子篇2现在的消费者越越没有耐心,因此常规的广告形式很难引起他们

  的注意,营销商们寻求各种创新的形式激起潜在客户的兴趣。40岁的埃里克?科恩和38岁的乔伊斯?舒尔曼夫妻俩人的公司专门在非传统的媒介上登载广告。

  有次晚餐吃比萨时,比萨的包装盒激发了他们的创业灵感。舒尔曼注意到,“盒子有16英寸见方的空间,可以利用一下”。他们意识到,大量消费者会接触到比萨盒,因此就开始寻找合作伙伴。

  “这种想法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不懈,找许多家公司寻求合作。”舒尔曼说,当地的每家比萨饼店她都去找过。“有时候会一次次拜访,直到他们最后接受我们的产品。”

  后来,比萨盒广告在全国引起了轰动,他们又开始尝试其他非传统的广告媒介,如咖啡杯、冰袋等,甚至在纽约到汉普顿的豪华客车上做广告。使用他们的广告服务的有波士顿啤酒公司、花旗银行、华纳兄弟影业公司等知名企业。虽然公司的年销量已达200万美元,但两人丝毫没有停止他们的广告革命。“我觉得广告行业正在重新思考信息传播形式,”舒尔曼说,“能加入到这种过程让我感到很兴奋。”

  个人创新成功的例子篇3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如果仅仅停留在“卖吃的”上,已经没有进一步拓展的余地了。现在需要贩卖的除食品本身外,还有一种时尚,一种文化,一种情调和生活方式。于是,熊晓燕为店内所有食品都注入了一种文化,在每种进口食品上都标注上来源地、当地文化以及这种食品的诞生历史,让顾客在享用美食的同时还能增长见识。久而久之,人们一想起“千之汇”,就联想到国外或者其他地区文化,吃到嘴里的时候,都会有不同的感觉,小小的食品代表了不同国家或者地区的风土人情,迅速被增添了附加值。

  熊晓燕希望“千之汇”每卖出一包零食,都是在向顾客介绍一种饮食文化,所以要求营业员自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于是,每天打烊后,熊晓燕给营业员进行培训。辛苦没有白费,营业员们也更加专业热情地讲解每种食品。

  几个月后,“千之汇”就聚拢了一大批回头客。

  继而熊晓燕又推出“超市+餐厅”的组合经营模式:顾客购买了商

  品之后,可以坐在舒适的沙发上享受美食,“千之汇”变成了小型休闲吧。

  转眼间到了圣诞节,熊晓燕精心策划了“圣诞狂欢月”的活动,12月的4个星期分别推出情迷英伦、浪漫巴黎、现代纽约、热情意国4大主题活动。每个主题活动期间,店面就营造出不同的异国情调。熊晓燕的创意和努力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她成功地把本来只有几天赚大钱的情况,变成“天天都是圣诞节”的整月持续性赢利,让她真正体会到创业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经过不断努力,专卖店生意十分红火。在双方相互认可后,熊晓燕成功与香港千之汇进口食品有限公司签约,成为其在内地的总代理,并于2007年11月成立了长沙千之汇进口食品有限公司。

  为了将“千之汇”的美味和财富与大家共享,让“千之汇”走进更多的地区,香港总部将全套加盟连锁体系导入长沙千之汇,协助其开发全国市场。熊晓燕从一个“馋猫”蝶变成企业老总。

篇五: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

  

  你我共享

  名人创新的例子

  【篇一:名人创新的例子】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11个欢迎光临,这里是语录频道!位置:>>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11个发帖时间:2015-04-3009:44,云无恙|10条回复,186301次阅读本文目录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牛顿晚年趋于保守沙发2015-04-3009:46|作者:经典1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的范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希望本文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11个能解决您的问题。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爱因斯坦在权威圣圈面前板凳2015-04-3009:48|作者:经典2在权威圣圈面前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普列斯特列——氧的发现#3楼2015-04-3009:49|作者:经典3氧的发现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开普勒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4楼2015-04-3009:51|作者:经典4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鲁班发明锯的故事#5楼2015-04-3009:53|作者:经典5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木,当时还没有锯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杆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鲁班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商鞅变法#6楼2015-04-3009:54|作者:经典6创新推动历史前步(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郑板桥独创一体#7楼2015-04-3009:56|作者:经典7创新即是表现个性(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华考|zk168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爱迪生发明电灯#8楼2015-04-3009:58|作者:经典8爱迪生(1847~1931)edison,thomaalva

  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这使他名扬四海。1878年,开始白炽灯的研究,在十几个月中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点亮了白炽炭丝灯,稳定地点亮了两整天。1882年,在纽约珍珠街创办世界第二座公用火电厂,建立起纽约市区电灯照明系统,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雏形。电照明的实现,不仅大大改善了人们生产劳动的条件,也预示着日常生活电气化时代即将到来。1883年,爱迪生在试验真空灯泡时,意外地发现冷、热电极间有电流通过。这种现象后来称为爱迪生效应,成为电子管和电子工业的基础。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袁隆平与杂交水稻#9楼2015-04-3009:59|作者:经典9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詹天佑修铁路#10楼2015-04-3010:01|作者:经典10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起,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

  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刻苦学习,于186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可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儿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后来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起实地调查,(p116)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须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带着测量队,身背仪器,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于工程人员之口。”接着,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迭,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大量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必须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这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终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应该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弃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11个的相关栏目网友推荐的经典语句最新发布的语录最新发布的帖子本文相关搜索copyright2006-2015【篇二:名人创新的例子】

  1、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木,当时还没有锯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杆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鲁班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2、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3、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的范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4、在权威圣圈面前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发现同样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5、氧的发现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6、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名人创新故事五则

  [2006-4-229:58:00|by:ywaxq]

  五易画风的白石老人

  齐白石,本是个木匠,靠着自学,成为画家,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永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名画家的长处,改变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地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的风格再度变化.据说,齐白石的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为成熟,形成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在权威圣圈面前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今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终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氧的发现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含有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可以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通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禹和鲧

  背龙上山

  “班母”,“班妻”和“鲁班尺”

  带“齿”的小草

  墨子献图

  ——墨子“拜师”之一

  墨子与鲁班的忘年交

  ——墨子“拜师”之二

  二郎入梦助李冰

  ——李冰父子与都江堰之一

  川蜀遍地二王庙

  ——李冰父子与都江堰之二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八龄童“扁鹊”说“天话”

  赵简子三请扁鹊

  ——扁鹊智激赵简子之一

  扁鹊三气赵简子

  ——扁鹊智激赵简子之二

  莫逆之交情恸日月

  ——扁鹊智激赵简子之三

  尚逸骗吃人蔡宅

  ——扁鹊与活“死人”之一

  讳疾忌医铸大错

  ——扁鹊与活“死人”之二

  扁鹊与“死”活人

  俏甜儿遭遇坚病

  ——扁鹊与活仙姑之一

  坚病不治遭白眼

  ——扁鹊与活仙姑之二

  肿泡眼唐宽助程颐

  ——扁鹊与活仙姑之三

  程颐求治活仙姑

  ——扁鹊与活仙姑之四

  长青河上演悲剧

  ——扁鹊与活仙姑之五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腹有诗书气自华

  你我共享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腹有诗书气自华

篇六: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

  

  敢于创新的人物例子

  敢于创新的人物例子:

  在25岁的时候,爱因斯坦敢于突破权威的神圣圈,大胆地突破,钦佩普朗克的假设并将其延伸到深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然后,它决心摧毁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理论,创造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作为一个新的、甚至更大的权威而声名鹊起。

  1、1900年,著名的普朗克教授和他的儿子在他们的花园里散步。他看起来很沮丧,遗憾地对儿子说:“我的儿子,我很抱歉今天有了一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一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说和普朗克公式。

  令他沮丧的是,这一发现削弱了牛顿的完美理论,他一直崇拜并虔诚地相信这是权威。他终于宣布取消他的假设。人类从权威中获益,但同时也受到权威的折磨,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齐白石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画风又变了一次。

  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3、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他所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以往画家的长处,不断完善自己的作品风格。

  他60岁以后的画与他60岁以前的画有很大的不同。70岁以后,他的风格又变了。8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

  正是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不断地改变和创新,他晚年的作品才比早年的作品更加完善和成熟,也才形成了他独特的风格和风格。

  耶稣对门徒说,你们要向我学习,就必存活。他认为画家应该“走自己的路”。也就是说,我们在学习别人的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搬,而要创造性地加以利用,不断地加以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赋予艺术新鲜的生命力。

  4、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说”长期以来占据了人们的思想。托勒密认为地球是静止的,太阳、月亮、行星和恒星都绕着地球转。

  哥白尼在《天体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澄清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布鲁诺随后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

  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的表面是不均匀的,木星有四颗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系是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有盈亏现象。

  不久之后,开普勒分析了第谷。布拉赫的观测发现行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提出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因此,可以说科学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

  5、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说是在练字。

  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

  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么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篇七: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

  

  《创新的例子》

  创新的例子(一):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爱因斯坦在权威圣圈面前

  在权威圣圈面前

  1900年,著名教授普朗克和儿子在自己的花园里散步,他神情沮丧,很遗憾地对儿子说:孩子,十分遗憾,这天有个发现。它和牛顿的发现同样同样重要。他提出了量子力学假设及普朗克公式。他沮丧这一发现破坏了他一向崇拜并虔诚地信奉为权威的牛顿的完美理论。他最后宣布取消自己的假设。人类本应因权威而受益,却不料竟因权威而受害,由此使物理学理论停滞了几十年。

  25岁的爱因斯坦敢于冲破权威圣圈,大胆突进,赞赏普朗克假设并向纵深引申,提出了光量子理论,奠定了量子力学的基础。随后又锐意破坏了牛顿的绝对时间和空间的理论,创立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一举成名,成了一个更伟大的权威。

  创新的例子(二):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开普勒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玫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托勒玫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之后,哥白尼推翻了托勒玫的理论。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阐明了日心说,告诉我们: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理解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透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日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能够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创新的例子(三):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袁隆平,农学家、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持续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持续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同行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创新的例子(四):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詹天佑修铁路

  詹天佑,字眷诚,江西婺源人。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出生在一个普通茶商家庭。儿时的詹天佑对机器十分感兴趣,常和邻里孩子一齐,用泥土仿做各种机器模型。有时,他还偷偷地把家里的自鸣钟拆开,摆弄和捉摸里面的构件,提出一些连大人也无法解答的问题。1872年,年仅十二岁的詹天佑到香港报考清政府筹办的幼童出洋预习班。考取后,父亲在一张写明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出洋证明书上画了押。从此,他辞别父母,怀着学习西方技艺的理想,来到美国就读。

  在美国,出洋预习班的同学们,目睹北美西欧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对机器、火车、轮船及电讯制造业的迅速发展赞叹不已。有的同学由此对中国的前途产生悲观情绪,詹天佑却怀着坚定的信念说:今后,中国也要有火车、轮船。他怀着为祖国富强而发奋学习的信念,刻苦学习,于1867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纽海文中学业。同年五月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专攻铁路工程。在大学的四年中,詹天佑刻苦学习,以突出成绩在毕业考试中名列第一。1881年,在一百二十名回国的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就是其中的一个。

  回国后,詹天佑满腔热忱地准备把所学本领贡献给祖国的铁路事业。但是,清政府洋务派官员迷信外国,在修筑铁路时一味依靠洋人,竟不顾詹天佑的专业特长,把他差遣到福建水师学堂学驾驶海船。1882年11月又被派往旗舰扬武号担任驾驶官,指挥操练。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蓄谋已久的法国舰队陆续进入闽江,蠢蠢欲动。但是主管福建水师的投降派船政大臣何如璋却不闻不问,甚至下令:不准先行开炮,违者虽胜亦斩!这时,詹天佑便私下对扬武号管带(舰长)张成说:法国兵船来了很多,居心叵测。虽然我们接到命令,不准先行开炮,但我们决不能不预先防备。由于詹天佑的告诫,扬武号十分警惕,作好了战斗准备。当法国舰队发起突然袭击时,詹天佑冒着猛烈的炮火,沉着机智地指挥扬武号左来右往;避开敌方炮火,抓住战机用尾炮击中法国指挥舰伏尔他号,使法国海军远征司令孤拔险些丧命。对这场海战,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在报道中也不得不惊异地赞叹: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五个学生,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勇敢。他临大敌而毫无惧色,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能镇定如常,鼓足勇气,在水中救起多人

  从战后到1888年,詹天佑儿经周折,转入中国铁路公司,担任工程师,这是他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刚上任不久,詹天佑就遇到了一次考验。当时从天津到山海关的津榆铁路修到滦河,要造一座横跨滦河的铁路桥。滦河河床泥沙很深,又遇到水涨急流。铁桥开始由号称世界第一流的英国工程师担任设计,但失败了;之后请日本工程师衽实行包工,也不顶用,最后让德国工程师出马,不久也败下阵来。詹天佑要求由中国人自己来搞,负责工程的英国人在走投无路的状况下,只得同意詹天佑来试试。

  詹天佑是一个认真踏实的人,他分析总结了三个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后,身着工作衣与工人一齐实地调查,(p116)密测量。夜晚,借着幽暗的油灯,又仔细研究滦河河床的地质构造,反复分析比较,最后才确定桥墩的位置,并且大胆决定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来进行桥墩的施工。詹天佑果然成功了滦河大桥建成了。这件事震惊了世界:一个中国工程师居然解决了三个外国工程师无法完成的大难题。

  詹天佑初战告捷后,立刻遇到了更为严峻的考验。1905年,清政府决定兴建我国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北京至张家口)。英俄都想插手,由于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他们的企图没能得逞。英俄使臣以威胁的口吻说:如果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自己建造,那么与英俄两国无关。他们原以为这么一来,中国就无法建造这条铁路了。在这关键时刻,詹天佑毫不犹豫地接下了

  这个艰巨的任务,全权负责京张铁路的修筑。消息传来,一些帝国主义分子及英国报刊挖苦说:中国能够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在娘胎里没出世呢!中国人想不靠外国人自己修铁路,就算不是梦想,至少也得五十年。他们甚至攻击詹天佑担任总办兼总工程师是狂妄自大、不自量力。詹天佑顶着压力,坚持不任用一个外国工程师,并表示:中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务必借重外人,我以为耻!中国已经醒过来了,中国人要用自己的工程师和自己的钱来建筑铁路。

  1905年8月,京张铁路正式开工,紧张的勘探、选线工作开始了。詹天佑带着测量队,身背仪器,日夜奔波在崎岖的山岭上。一天傍晚,猛烈的西北风卷着沙石在八达岭一带呼啸怒吼,刮得人睁不开眼睛,测量队急着结束工作,填个测得的数字,就从岩壁上爬下来。詹天佑接过本子,一边翻看填写的数字,一边疑惑地问:数据准确吗?差不多,测量队员回答说。詹天佑严肃地说:技术的第一个要求是精密,不能有一点模糊和轻率,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就应出于工程人员之口。之后,他背起仪器,冒着风沙,重新吃力地攀到岩壁上,认真地复勘了一遍,修正了一个误差。当他下来时,嘴唇也冻青了。

  不久,勘探和施工进入最困难的阶段。在八达岭、青龙桥一带,山峦重迭,陡壁悬岩,要开四条隧道,其中最长的达一千多米。詹天佑经过精确测量计算,决定采取分段施工法:从山的南北两端同时对凿,并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南北两端对凿。这样既保证了施工质量,又加快了工程进度。凿洞时,超多的石块全靠人工一锹锹地挖,涌出的泉水要一担担地挑出来,身为总工程师的詹天佑毫无架子,与工人同挖石,同挑水,一身污泥一脸汗。他还鼓舞大家说:京张铁路是我们用自己的人、自己的钱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全世界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务必成功!无论成功或失败,决不是我们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国家的成功和失败!

  为了克服陡坡行车的困难,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独具匠心,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一段人字形线路,从而减少了隧道的开挖,降低了坡度。列车开到那里,配合两台大马力机车,一拉一推,保证列车安全上坡。

  詹天佑对全线工程曾提出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三项要求。京张铁路经过工人们几处奋斗,最后在1909年9月全线通车。原计划六年完成,结果只用了四年就提前完工,工程费用只及外国人估价的五分之一。一些欧美工程师乘车参观后啧啧称道,赞誉詹天佑了不起。但詹天佑却谦虚地说:这是京张铁路一万多员工的力量,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是就应属于大家的。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继任了粤汉铁路督办兼总工程师。这时,美国决定授予他工科博士学位,要他亲自去美国参加授衔仪式。为了全力参加祖国铁路建设,他放下了这一荣誉。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为了振兴铁路事业,和同行了起成立中华工程学会,并被推为会长。这期间,他对青年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倾注了超多心血,他除了以自己的行为作出榜样外,还勉励青年精研学术,以资发明,要求他们勿屈己徇人,勿沽名而钓誉。以诚接物,毋挟褊私,圭璧束身,以为范例。

  詹天佑从事铁路事业三十多年,几乎和当时我国的每一条铁路都有不同程度的关系。到晚年,因积劳成疾,不幸于1919年病逝。周恩来同志曾高度评价詹天佑的功绩,说他是中国人的光荣。

  创新的例子(五):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普列斯特列氧的发现

  氧的发现

  物体为什么会燃烧?18世纪时的权威理论的回答是烧素说,认为能燃烧的物体内内含一种名叫烧素的特殊物质。

  1774年,英国有位叫普列斯特列的科学家,他在给氧化汞加热时,发现从中分解出的纯粹气体能够促使物体燃烧。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呢?普列斯特列习惯地从燃素说的常识出发,就将它命名名失燃素的空气。

  同年10年,普列斯特列带着他的实验到法国游历,受到化学家拉瓦锡的接待。当拉瓦锡得知普列斯特列的实验后,他立即重做一遍得到了那种新的气体,并第一个命名为氧,再透过思考研究建立了燃烧的氧化理论。这是化学史上的一次革命。为此,我们除了对拉瓦锡敢于从常识头上迈过一步的勇敢精神表示钦佩外,对普列斯特列被常识像梦魔一样拉着,不能不为之叹惜。

  创新的例子(六):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晚年趋于保守

  牛顿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他对科学的贡献是史无前例的。牛顿的一生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力学三定律、万有引力、光学环、光微粒说、冷却定律以及微积分,然而到了晚年,他的研究陷入了亚里士多德的柏拉图学说的范围而不能自拔。他花了十年的时间来研究上帝的存在,结果自然毫无所得。由此看来,即使是一个伟大的学者,一旦落入陈旧的范畴,就谈不上有丝毫的成就。

  创新的例子(七):

  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动物园里,一群大象刚一出生就被锁住脚,久而久之,它们就习惯了被锁住,并没有挣脱的想法。有一次,动物园着火了,这些大象的脚都被锁着,由于已经习惯,它们并没有挣脱,而一只小象试图挣脱,没费多大劲,就把锁链挣脱并逃出了火灾,而其他象就这样被烧死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要敢于尝试。

  创新的例子(八):

  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在读小学时,一次劳作课后,他给老师交了一只做得很粗陋的小板凳。当老师看了极不满意时,他从课桌下又拿出第一次、第二次做的小板凳爱因斯坦做出了第一只小板凳,为何不就此罢休而又做了两次,直到自己认为满意时才交给老师?这是因他具有创新精神。正因为有这种创新精神的支配,他才成了举世闻名的科学家。

  创新的例子(九):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爱迪生发明电灯

  爱迪生(1847~1931)edison

  1877年,发明了留声机,这使他名扬四海。1878年,开始白炽灯的研究,在十几个月中经过多次失败后,于1879年10月21日成功地点亮了白炽炭丝灯,稳定地点亮了两整天。1882年,在纽约珍珠街创办世界第二座公用火电厂,建立起纽约市区电灯照明系统,成为现代电力系统的雏形。电照明的实现,不仅仅大大改善了人们生产劳动的条件,也预示着日常生活电气化时代即将到来。1883年,爱迪生在试验真空灯泡时,意外地发现冷、热电极间有电流透过。这种现象之后称为爱迪生效应,成为电子管和电子工业的基础。

  创新的例子(十):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郑板桥独创一体

  创新即是表现个性(郑板桥独创一体)

  郑板桥是清代书画家、文学家,扬州八怪之一。他自幼爱好书法,立志掌握古今书法大家的要旨。他勤学苦练,然开始时只是反复临摹名家字帖,进步不大,深感苦恼。据说,有次练书法入了神,竟在妻子的背上画来画去。妻子问他这是干什么,他华考|zk168说是在练字。他妻子嗔怪道:人各有一体,你体是你体;人体是人体,你老在别人的体上缠什么?郑板桥听后,猛然醒悟到:书法贵在独创,自成一体,老是临摹别人的碑帖,怎样行呢!从此以后,他力求创新,摸索着把画竹的技巧渗在书法艺术中,最后构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板桥体。

  创新的例子(十一):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商鞅变法

  创新推动历史前步(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商鞅为维护秦国统治者的利益而推行的一系列变革措施。

  公元前361年,秦孝公即位。年轻的国君决心改变秦国的落后面貌,于是下了一变法图强的求贤诏令。商鞅就是在这个时候自魏国来到秦国的。

  商鞅到秦国后,宣传强国之术,决心协助秦孝公进行社会改革,因此得到秦孝公的信任,任命他为左庶长。

  公元前359年和公元前350年,在商鞅主持下秦国两次公布了新法。秦国经过商鞅变法,面貌焕然一新。秦国从落后国家,一跃而为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的强国,出现了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的局面。

  正是由于它的作用,秦朝的历史才变得如此辉煌。

  创新的例子(十二):

  关于创新的名人例子: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相传有一年,鲁班理解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木,当时还没有锯子,效率十分低.一次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留意,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

  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十分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之后,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十分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杆划出一道深沟,鲁班十分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鲁班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忙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状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创新的例子(十三):

  日本日立公司在北海道有一家专门制造电扇的工厂,由于产品单调,销路不好,一向亏损.该工厂的经理发此刻那里很多农民靠塑料大棚种植农作物,而大棚需要换气用的风扇,因此就自作主张生产其换气扇.

  一次,日立的总裁来到那里考察,看见此不务正业的现象,就问是怎样回事,该经理很巧妙地答道:这也是电扇啊.

  总裁没太在意.

  结果若干年过去了,该工厂一跃成为日本唯一一家专营各类工业用风扇的唯一厂家!

  创新的例子(十四):

  创新是世界进步的动力。有了创新精神,那么就有了前进的期望。小鸟飞行需要翅膀,世界要进步需要创新,创新就是进步的翅膀。

  从前有一种病,只要人得了这种病,便无药可治,只能慢慢地被病魔折磨至死。有一位化学家,他不幸得了这种病,他四处求医,也没有将病治好。有一天,他听说有个村子里有一口能治好这种病的井,只要喝了井中的水,便能治好这种病。化学家喝了水后不久便药到病除了。化学家对井水产生了兴趣,对井水进行了研究。他发现井水中内含一种化学物质芒硝,对这种病有神奇功效。

  中国有名古话,常有所疑,是创新的开端。勇于破疑,是他新的动力。就是说一个人如果能用疑惑的眼光观察周围的现象,就产生去破疑的动力。常年喝井水的村民没有因为井水能治病产生疑问,而化学家则对井水产生了疑惑,最终发现了井水的秘密。如果说化学家仅仅因为井水治好病感到庆幸,那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现其中的奥妙。这充分说明了创新精神对于我们的重要性。

  创新的例子(十五):

  大约2300年前,希腊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物体落下的速度和重量成比例。约莫400年前,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并不因为亚里士多德说过了什么就轻易相信,他透过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建立了自由落体定律:一切物体如果不受空气的阻力,在同一地点自由落体运动中的加速度都相同。伽利略有如此的创新精神,便建立了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定律、惯性定律,并发现了抛体运动规律、摆振运动规律等。

  创新的例子(十六):

  开一代山水画风的张大千,少时临摹前清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能以假乱真,但他并不满足于这些,毅然放下模仿别人的作品,以无穷的勇气开创了自己的山水画法,震动了画坛。如果他没有勇气停止制造石涛赝品,没有勇气自己探索,那世上就多了一位平庸的画家,少了一位彪炳画史的巨匠。

篇八:关于创新的个人例子

  

  以创新为话题的人物事例推荐作文素材整理

  创新是一条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奋斗之路;创新是一条永无止境、不断超越的奋进之路。下面整理了一些关于创新的人物事例,供大家参考!

  1关于创新的人物事例

  1、我国国画大师张大千,他不论是在花鸟、人物,还是在山水画上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画风粗犷、豪放,人们一看便铭记在心。他早年在国外留学时,曾经举办个人画展,并邀请了极富盛名的毕加索前去观赏指导。

  毕加索在来来回回看了好多遍后问道:“你的画呢?我怎么一幅也没有看到?”张大千疑惑不解,心想:展会上所挂的几百幅,不都是我的画吗?他怎么就没有看到呢?

  过了好一会儿才明白,原来毕加索是指没有看到他自己风格的画,尽管自己模仿了各种流派的各位大师,尽管自己模仿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却只能是“别人第二”,永远都生活在别人的光环抑或是阴影之下,如果自己善于创新、做自己,便就是真正的“自己第一”了。

  2、国外曾有一支探险队,成功地穿越了几百年来曾吞噬过无数探险者生命的沙漠,原因很简单:他们完全依照自己的方向感和随身携带的仪器,而不是顺着以前探险队员所留下的骨骸前行。

  他们也惊奇地发现,沙漠中的旧尸骸中往往还有很多新的尸骸,也就是说,人们之所以一直走不出沙漠,是因为他们总是在重复着前人完全错误的道路!

  2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摘抄

  1、生活离不开创新,同样,创新来源于生活。没有创新,答案就会笼统单调;没有创新,世界就不会丰富多彩;没有创新,社会就不会发展进步。

  2、在创新的过程中,有轰轰烈烈的伟大,有朴实无华的平庸,有毫不犹豫的执着,有悲壮的跌宕起伏。所以,我想用我的青春热血为自己铸造一个崇高的目标,不懈的去改变,去创新,去探索。在创新

  中,获得力量;在创新中,享受过程;在创新中品味多彩人生,一路求变,一路品味。

  3、科学的本质是创新。创新不容易,但并不神秘。可以说任何人都可以创新。美国有一位名叫李小曼的画家。他在日常工作中总是丢东西,绘画也不例外。他经常只是找到一支铅笔,却忘了把橡皮擦放在哪里。后来,为了方便,他用铁丝把橡皮固定在铅笔上,于是带橡皮的铅笔诞生了。在办理完专利手续后,这项发明被一家铅笔公司以55万美元购得。这一事件表明,只要一个人愿意,就可能有创新。

  4、所谓的创新就是与众不同,突破固定的思想方法去追求更好。简洁地说可以对原来的东西进行更新或者说是替换。创新魔法师李响说的好:"创新是企业持续壮大的唯一出路。"只是在这句话中换一个单位,我们创新往往不仅只局限企业而已,而是面向更广博的地方—世界。

  5、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除了英勇无畏,首先是一个长于质疑的发现者。大量事实表明:从常见的、普遍的、重复出现的现象中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这是一个重要的方法;其中勇于质疑、善于发现,则是不断创新、有所创造的源泉。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