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农村产业发展思路3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农村产业发展思路 发展思路 农村 产业

农村产业发展思路3篇农村产业发展思路 乡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一、指导思想 20xx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小康社会,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 20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产业发展思路3篇,供大家参考。

农村产业发展思路3篇

篇一:农村产业发展思路

镇农业农村工作思路 一、 指导思想

 20xx 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 落实科学发展观, 加快实现小康社会, 推进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

 20xx 年全镇农业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认真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 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 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 围绕农业发展、 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创新抓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思路与方法, 跳出“就农业抓农业” 的传统思维模式, 用抓工业的思路、 理念、 机制和办法抓农业, 以加强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培育、 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农村合作经营组织发展、 农业项目招商引资、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五个方面为重点, 进一步解放思想, 真抓实干, 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 工作目标

 20xx 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要工作目标:

 1、 粮食总产达到 5. 8万吨, 比 08 年增加 0. 2 万吨, 其中推广优质稻 3. 5 万亩, 稻鸭共育 5000 亩; 2、 棉花面积达到 2 万亩, 与去年持平; 3、 油菜面积达到 4. 2 万亩; 4、 引进 1 家规模化农产品龙头企业; 5、 新建 1-2 个年出栏生猪 1 万头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基地; 6、 继续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模式, 改造一批老猪舍, 同时抓好重大动物

 疫病防治; 7、 新引进能繁母猪 3000 头, 年末能繁母猪存栏数达到 1 万头以上, 年出栏生猪 35 万头, 比上年增加 5 万头; 8、 新建 2 个年出笼规模达到 5-10 万只的养鸡园, 年出笼江汉土鸡 200万只; 9、 植树造林 26. 9 万株, 超额完成市级任务; 10、 继续推行“以沟渠林权换沟渠疏挖” 机制和探索设立挖沟、 护林、 管路和保洁四位一体的统筹资金, 疏挖渠道 20 公里, 完成土方 12. 6万方; 11、 申报及完成 3 个村改水工作, 解决 1 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12、 完成 600 口户型沼气池和 150 户联户沼气池建设, 新居三改配套 300 户; 13、 完成市级计划内的通村公路建设及公路管护; 14、 高标准建设三一八国道“一线串珠” 的新农村示范带;15、 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 500 元。

  三、 工作措施及工作重点

 1、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逐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按照把“特色调精、 板块调大、 链条调长、 品牌调响、 市场调广” 的思路, 推进粮棉油、 畜禽、 水产等优势产业发展。

 具体工作上要重点实施好“三大工程” :

 一是优质粮棉油产业提升工程。

 粮棉油生产是我镇农民收入的基础。

 要围绕品种优质化、 种植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 营销品牌化、 经营产业化等“五化” 目标, 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 将土地适度向龙头企业、 种植大户等集中, 加快土地资源的规模化、 集约化经营, 实施重点突破、优化升级, 力争今年全镇建设集中连片优质稻生产基地 3. 5 万亩, 基地种植优质稻率达到 100%, 订单生产率达 75%以上, 超额

 完成市机械插秧机购置任务, 示范推广水稻机械插秧面积 5000亩。

 棉花面积稳定在 2 万亩以上, 主推鄂杂棉 11 号, 力争单产提高 10 公斤。

 油菜面积确保 4. 2 万亩, 同比增加 0. 2 万亩, 增长5%; 总产 6814 吨, 同比增加 300 吨。

 按照产加销一体化的要求,探索把加工企业、 供种企业和基地农户联结起来, 全面推行订单生产、 优价回收。

 二是畜禽产业壮大工程。

 以发展“优质、 安全、生态、 高效” 的畜禽产业为目标, 以培植畜禽龙头企业为重点,以扩大规模养殖为载体, 大力发展壮大生猪、 家禽养殖产业, 努力解决我镇畜禽业规模不够大、 结构不够优、 龙头带动不够强、品牌不够响、 组织化程度不够高等问题, 实现畜禽业经营产业化、主体专业化、 养殖规模化、 生产标准化和服务系列化。

 今年要以三一八国道和机耕路为轴心, 围绕“一个龙头、 二个基地、 三片发展” 引进 1 家规模化畜禽加工龙头企业, 新建 1-2 个年出栏生猪 5000 头-1 万头的标准化养猪示范基地, 新引进能繁母猪 3000头, 年出栏生猪 35 万头, 比上年增加 5 万头。

 同时新建 2 个年出笼规模达到 5-10 万只的养鸡园, 年出笼江汉土鸡 200 万只。继续推广微生态发酵床养猪模式, 改造一批老猪舍, 同时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治, 进一步完善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预案, 健全疫病监测体系, 全面落实强制免疫措施。

 鼓励和支持畜禽龙头企业与基地、 养殖户联结, 推进标准化和无公害生产, 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水产业扩张工程。

 积极扩大养殖面积, 大力改造精养鱼池, 着力推广高效模式, 优化品种结构, 发展健康养殖,

 改善水域环境, 推进精深加工, 加快推动水产业提档升级。

 今年全镇要改造精养鱼池和池塘 3000 亩, 发展休闲渔业 1000 亩, 发展虾稻连作 1000 亩。

 突出发展龙虾、 黄古、 青鱼、 毛蟹、 银鲫、黄鳝等名特优品种, 优质鱼比例达到 70%以上。

  2、 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主体, 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

 从总体上看, 毛嘴农业还处于传统农业阶段, 市场化、 商品化、产业化发展滞后。

 继续沿袭传统的方法抓农业, 农村大量的资源、要素就将处于分散、 闲置的状态。

 只有用抓工业的思路抓农业,以市场为导向, 用现代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 搞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资本运营, 推进二个转变即促进农村土地合理流转, 将土地适度向龙头企业、 种养殖大户等集中, 加快土地资源的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推动土地资源向土地资本转变; 通过激励和引导民间资金进入规模种养殖、 农产品加工和运销等领域, 加快民间资金向民间资本转变。

 一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近几年来, 我镇龙头企业有了一定发展, 但现有的青松米业、 仙华棉业、 通利饲料等几家企业从总体来说发展仍然不够, 优势主导农产品加工还存在空白, 尤其缺少规模大、 实力强、 带动面广的优势龙头企业。要进一步落实扶持龙头企业的优惠政策和办法, 提高壮大一批“老龙头” , 引资发展一批“新龙头” 。

 重点着力发展畜禽、 水产加工业, 实现贸工农一体化、 产加销一条龙, 形成良性互动。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契约联结、 服务联结、 资本联结等利益分配机制。

 二是抓好专业合作组织建设。

 按照先易后难、 先

 低后高、 先松散后紧密、 先协会后合作社的原则, 以专业协会为重点, 以专业合作社为突破口, 规范发展一批农民专业协会, 扶持建设一批生产型、 流通型、 服务型专业合作社。

 今年要重点抓好生猪、 江汉土鸡等产销合作社的建立和规范运作。

 三是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

 大力培育农村市场中介组织和营销大户组建规模较大的专业营销队伍,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降低市场给农民带来的风险。

 引导农民和企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探索完善“公司+基地+农户” 等有效机制, 一头连农户、 一头连市场, 使农民在生产、 流通等各个环节获益, 促进企业和农户共同发展。

 重视发展“订单农业” , 通过农业基地连订单、 建立专业市场引订单、 发挥农村能人拿订单、 创办服务实体跑订单等方式, 千方百计降低农业的生产风险, 使合作组织成为农民联结龙头、 联结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3、 抓好农业科技服务, 建立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

 一是加强农业实用技术推广。

 继续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和科技入户工程, 深入推进主推品种公告到户、 病虫防治指导到户、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到户、 实用技术培训到户等“四到户” 活动。重点推广优良品种开发、 测土配方施肥、 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农机应用、 轻型简化栽培、 生猪高效健康养殖、 重大动物疫病防治、 “三沼” 综合利用等实用技术, 落实优质稻 3. 5 万亩、 测土配方施肥 5000 亩、 轻型简化栽培 5000 亩、 水稻机插 5000 亩以上。

 加强自然灾害和重大动植物病虫预测预报, 建立健全预警和

 防控应急体系, 提高农业防灾减灾能力。

 二是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农业建设。

 按照农业标准化生产“五有一可追朔”的要求, 努力做到种养殖模式有规范、 种养殖生产有准则、 种养殖过程有记录、 种养殖投入品有规定、 种养殖产品有保障、 种养殖产品流向可追溯, 整体推进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 突破性发展无公害农产品, 稳步发展绿色食品。

 三是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积极利用互联网等信息工具, 整合涉农信息资源, 搭建信息服务平台, 及时准确为农民提供政策法规、 种养技术和市场供求信息,尽力解决农民科技和信息服务到田到户的问题。

 4、 加强农民培训, 造就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型农民。

 一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今年要在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整合培训资源, 组织实施好“技能就业计划” 、 “阳光工程”和大专院校教授讲座等培训项目, 大力开展订单培训、 定向培训、定点培训, 加强培训基地、 劳务基地、 回归创业基地建设, 增强培训转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1 万人以上。

 二是大力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继续搞好农业科技指导活动。认真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 和“农村实用人才培训” 工程,抓好农业技术教育, 特别要注重加强对回乡 务农的初、 高中毕业生的农业科技培训, 完成 10 个村新型农民科技培训示范学校建设, 每个村培养 2 名以上农业科技示范带头人, 每个组至少培养1 名农业科技明白人。

 三是大力开展农民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都反复强调, 搞好村庄

 规划、 建设, 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改变村容村貌, 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工作。

 近年来, 我镇经济快速发展, 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日趋完善, 社会事业迅速发展, 城镇人居环境日益改善。

 但由于种种原因, 农村面貌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严重不足, 环境脏、 乱、 差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使得城乡 差距表现得更加明显、 更加突出。

 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集聚地, 拥有较好的自然环境, 对村容进行整治, 配套必要的设施, 搞好环境卫生, 改善村容村貌, 可以有效地改善农民的生活环境, 真正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改善村容村貌, 建设整洁村容, 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主要工作。特别是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 农村惠民政策的落实, 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民收入的增加, 村容整治工作日渐提上议程, 这也是富裕起来的农民的迫切要求, 更是当前乃至未来广大群众有一个健康身体的需要。

 广泛开展以“讲卫生、 克陋习、 洁环境、 美家园”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提高农民的环境意识和知识水平, 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

  5、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是农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 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要牢固树立防洪保安全、 抗灾夺丰收的思想, 切实抓好抗旱排涝、 防灾减灾工作。

 今年重点抓好全洪闸(站)

 工程建设。

 积极争取国

 家大型泵站更新改造(江李湖泵站、 珠玑泵站)、 小农水试点等项目, 狠抓农田水利建设的规划与建设工作, 继续推行“以沟渠林权换沟渠疏挖” 机制和探索设立挖沟、 护林、 管路和保洁四位一体的统筹资金, 多途径筹措农田水利建设资金, 疏挖渠道 20公里, 完成土方 12. 6 万方, 同时对全镇楼闸泵站进行全面检修,重点做到泵站要保证“用时能响” 和更换部分楼闸止水橡皮保证楼闸“留得住水和挡得住水” , 重点整治基本农田的排灌死角, 提高农田排涝抗旱能力。

 二是着力解决农民饮水安全问题。积极向上争取改水项目, 加强项目建设管理与协调, 申报及完成3 个村改水工作, 解决 1 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

 三是加大土地整理和农业综合开发力度。

 积极争取深江垸土地整理和许大垸农业开发两个项目实施, 按照“田成方、 路相通、 林成网、 渠相连、土肥沃、 作业机械化” 的要求, 明确建设目标, 细化建设规划,严格工作程序, 认真执行有关政策, 落实工作措施; 提高科技含量, 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坚持项目法人负责制、 工程招投标制、施工质量监理制。

 遵循集中投入、 因地制宜、 连片治理、 群众自愿的原则, 做到规划落实、 政策落实、 土地权属调整落实、 筹资筹劳落实, 严格考核, 加快建设“排得出、 灌得进、 旱涝保收、高产稳定” 的高标准农田。

 四是加强“以查治灭防” 为主的血防综合治理。

 为确保疫区群众身体健康, 有效控制血吸虫病流行,我们从实际出发, 把握工作重点, 紧扣易感地带, 注重高危人群,分层次、 按步骤、 开展查、 治、 灭、 防工作, 全面完成市级下达

 的工作任务, 使镇血防工作达到疫情控制标准。

 五是实施好“一建三改” 项目。

 继续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 推动农户改厕、 改圈和改厨, 完成 600 口户型沼气池和 150 户联户沼气池建设, 新居三改配套 300 户。

 注意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和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继续实施村庄清洁工程,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六是加强农村公路建设。

 要继续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建设重点, 按照市级计划加强村级公路改造, 高标准完成今年新修通村公路计划任务, 同时加强已建公路管护工作。

 七是严格执行农村政策。

 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 加强政策宣传, 严格发放方式, 严肃工作纪律, 采取“一折通” 形式, 及时把粮食直补、 良种补贴、 农业生产资料综合直补资金不折不扣地发放到农民手中。

 同时认真贯彻《湖北省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条例》, 建立健全农...

篇二:农村产业发展思路

Nong Jia Can Mou 农业经济109 2022.1·中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模式探索王志辉(中共清水县委党校(清水县行政学校),甘肃清水,741400)摘 要:本文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原则,针对存在的问题,在构建协同发展模式、制定利益联合机制,以及培育新型经济业态等方面,制定了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期为此后农村经济产业的融合与发展提供更多的借鉴依据。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494(2022)01-0109-03作者简介:王志辉(1978—),男,研究方向:党史党建。0 前言乡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的支持,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提供了政策助力,注入了新的发展活力。当前,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农村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较多问题,还需准确把握农村发展规律,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1 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原则1.1 绿色生态发展农村经济产业发展期间应严格遵循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基本原则,坚持实现标准化、专业化、绿色化生产,严控各个生产环节,保证农产品质量。同时,还应推行精细化发展模式,投入更多科学技术,降低生产中资源消耗量,节约生产成本,提供满足人们需求的农产品,由根本上提高居民的生存质量,使其获得满足感与幸福感 [1] 。1.2 循环低碳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地区的经济产业发展应合理开发、利用现有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并做好统筹规划工作。同时,还应发展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改变以往传统的产业模式,建设现代化农业,有效平衡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除此之外,还应加大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循环利用废弃物资源,合理处理生产污水,保证达到排放指标,实现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全面提高生态与社会效益水平。1.3 传统特色与现代技术结合各地乡村在文化、生活方式、民俗习惯等方面均具备自身特色,形成了独有的民族特点。以往传统手工劳作模式效率较低,因此当地应在结合现状的基础上,遵循传统特色与现代技术融合发展的原则,加大科学技术的研发力度,创造性继承当地传统资源,保证持续发展。2 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1 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产业的发展基础为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的基础设施不但可以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准,还可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真正实现乡村振兴。除此之外,还缺乏健全完善的基础设施管护制度,不能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保障。2.2 农村产业融合缓慢农村产业融合主要指的是结合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改变单一的农业结构,形成新型产业布局。但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刚处于起步阶段,发展较为缓慢,三个产业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无法充分发挥品牌与规模效应,降低了农业产业链附加值,无法展现特色品质。同时,部分新兴企业发展缓慢,缺乏创新能力,无法有效引领产业融合。2.3 无法协同多元主体乡村振兴背景下,各农村地区均加快了经济产业的发展步伐,但特色产业的开展需要多个主体的参与,并明确自身的服务定位与范围,建设系统化的组织体系。但实际发展过程中,政府机构给予的支持力度较小,龙头企业主导作用较差,农户缺乏参与积极性。首先,政府机构并未在宏观层面进行规划,推行的政策缺乏持续动力,甚至会阻碍乡村经济产业的发展进程。由于缺乏支持,农村经济产业并未配套完善的基础设施,又增大了乡村经济产业的运营难度。其次,大多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较差,没有形成生产规模,无法支持乡村经济产业的发展。同时,由于各产业间的发展实力较差,没有形成协同效应,很容易出现争夺乡村市场资源的行为,无法保证农村经济的有序运行。最后,乡村经济产业的发展主力与主要受益者均为农户,但当前大多农户缺乏

  Nong Jia Can Mou | 农业经济110   2022.1 · 中自觉性,没有积极参与产业发展,无法激发产业活力,不能为乡村经济产业的标准化与规模化发展提供支持 [2] 。2.4 缺乏特色专业人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与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尤其需要兼具技术能力、文化修养、经营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但农村经济产业数量较少,发展机会少,且薪资待遇较低,生活环境较差,以致大多青年人才流向发达城市,农村出现地方性的人才缺乏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产业的持续发展。3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经济产业发展对策3.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了确保农村经济产业的快速、稳定发展,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在结合地理条件、乡村经济文化的基础上,优化整合特色资源,并根据乡村人口分布特点发展建设项目,最大程度保存传统村落的文化布局。为了加强与外界区域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力度,政府部门还应重视建设公路与铁路等交通网络,并根据区域特点与经济发展需要,强化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推进灌溉防洪设施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创建水电站、风电基地、光伏基地等项目,升级改造当地的电网系统。3.2 构建农村产业融合体系首先,应发挥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强化品牌教育,提高经济价值。在此期间尤其注重发展特色农产品产业,联名各类企业与农户,建设专门的农产品及加工基地,鼓励农户参股运营,在增加收入的基础上,提高农产品价值,促进整个产业链条的发展。同时,还应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建设本土品牌,形成竞争优势,通过带动产业发展,促使周边农民享受品牌红利。其次,应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产业,融合休闲旅游与乡村旅游,吸引更多城市居民前往乡村感受观光。同时,还应引导企业挖掘农村资源,包括特色人文景观、红色文化、风土人情等,以旅促农、农旅结合,整合资源的基础上,融合多个产业,增加农民收入。除此之外,还应打造园区两点,改变单一的钓鱼、吃饭、打牌等模式,强化发展支撑。最后,应持续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以此带动社会经济的前进与农村产业的融合,实现乡村振兴。在农村产业发展过程中,应扩大电子商务的市场规模,建设完善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增加农产品线上交易种类,完善产品结构,加大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力度,一体化发展农产品生产、销售、消费等环节,在缩短物流时间的前提下,建设农村物流服务网络,深度融合农村产业与现代科技。3.3 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一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发展农牧结合、种养一体的绿色循环农业体系,协调发展饲草、粮食、经济作物等种植结构,实现渔业、农业、林业经济、休闲采摘等项目的全产业链融合,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加工企业与农户签订长期合同,或通过直接投资、参股经营等方式发展农产品加工专业优良技术与品种,建设现代化、专业化的原料生产基地 [5] 。二是根据本地农业的实际生产情况,为粮食烘储加工中心、特色农产品储藏保鲜中心、蔬茶加工中心等设置配套设施,全面提升初加工链条水平。同时,还应将高效分离、新型杀菌、节能高燥等新型技术应用至传统食品加工行业,培育主食加工产业集群,全面保证农产品的深加工效果,针对特殊人群开发功能性的膳食产品,实现健康、养生、养老、旅游等产业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深度融合。三是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等模式,拓展农业的多重功能,将农业与教育文化、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度结合,实现生态化发展。四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企、农超、农社区等机构对接产销发展链,在城市社区或郊区设置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并逐步向农村社区延伸营销服务。同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应重点开设托管服务、连锁服务、专项服务等模式,保证多元化发展。五是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与全国农业经营主体实现区域对接,保证农业生产、加工、经营、流通等环节的全方位渗透,将农业经济与互联网技术进行深层次结合。3.4 创建多元协同主体各农村地区应结合本地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在遵循协同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创建多元主体。首先,政府机构应加大对农村经济产业的支持力度,将其纳入市、县、乡三级发展规划中,合理部署与安排,因地制宜做到产业发展指导工作。同时,还应成立专项培育资金,制定优惠的税收信贷政策,为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吸引更多资源 [3] 。其次,应强化发展加工产业龙头企业,建设现代化物流与供应链体系,支持科研院校与企业深化合作,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力度,建设专业的科技示范基地,致力于将科技转化为实际发展成果,全面提高龙头企业的经营水平。同时,还应集中龙头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等优势,构建竞争力更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的一体化运行。

  | Nong Jia Can Mou 农业经济111 2022.1·中 再次,应发展农林产品直销与加工流通农民合作社,组织农民开展专业技能培训、技术指导、生产资料采购与经营、产品销售等服务,创新农民合作社试点,促使农民合作社实现生产终端合作、全要素合作以及全产业链合作。农民合作社应优先开展涉农项目,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最后,应积极发展种养结合模式,建设生态家庭农场与示范家庭林场,鼓励返乡青年、高校毕业生、个体工商户等积极参与家庭农场创办过程。通过创办家庭农场的创办可以改变以往小规模的散养模式,为一二三产业的深度融合打下坚实基础。3.5 制定利益联结机制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下,为了有效融合不同的参与主体,为乡村经济产业融聚各方力量,应确保参与主体与产业形成合力,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利益联结机制,强调农户与不同合作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边缘化农户。一方面,为了激发农户的参与积极型,应在利益联结机制中重点突出农户的主体地位。相关政府部门与龙头企业应提高农户的智能技术、机械技术水平,引导其参与产业建设,加快新兴经济产业的发展步伐。另一方面,利益联结机制的制定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到因地制宜。当前买断、股份、企业、合作、合同等均属于农户与乡村核心企业的利益联结模式,但相关部门在制定制度条例时应结合主体结构特征,放远目光,不能只看重短期的经济效益,期间避免联结经济实力相差较大的主体,保证合作关系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各参与主体还应制定长期、一致的发展目标,与农户主动形成利益合作模式,保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行效果。3.6 培育新型经济产业业态首先,应融入新型经济产业资源,建设田园综合体。当前各农村地区呈现出多业态发展模式,为了深度融合现有产业与特色产业,加快乡村振兴的发展速度,应积极创设新型经济产业,有机结合人居环境、农业产业、乡村旅游业等,创建可持续发展田园综合体 [4] 。其次,应通过连链、补链等方式延长产业发展链条,重点发展链条上的核心企业,在全乡村形成覆盖趋势。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应做好链条各环节的补链工作。比如各政府机构应重视基础环节的发展,做好薄弱链条的修补工作,通过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保证产业链条的有效延伸。同时,政府机构还应根据当地品牌特色,打通乡村特色经济产业链条,发展高质量、高水平的新型经济产业,保证地域发展价值。最后,应有效引入科学技术,打造自信化的经济产业,连接现代化的新型经济体系。政府机构在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时,应重点关注农业创新技术,引入核心技术与装备,利用现代化技术改良农作物,提高产品质量水平,实现生态经济的循环发展,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助推新型经济模式的形成。3.7 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首先,应发挥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作用,设置相关专业,培育各类综合性人才,选拔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单位工作,全面支持农村经济建设。其次,应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相关教育部门设置弹性学制,引导农民参与职业教育,学习互联网、专业种植等技术。期间应完善涉农远程职业教育体系,通过远程教育鼓励新型职业农民彼此分享农业生产与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培育出懂金融、互联网、经营、农业等技术的全方位复合型人才。再次,应制定科学的激励机制,提高薪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专家学者、医生。党政干部、企业家、教师、导游等专业人才下乡工作,通过实行包村包项目、电商物流、保健养生、法律服务等形式振兴乡村事业,有效保护农户经济效益。最后,应组建专门的电商服务团队,结合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建设示范工程,展开专业化运营,为物流销售平台提供专门的物流仓储、品牌策划、产销对接、财务咨询等各方面服务,提高电商平台的创新能力,使其高效迈入快车道发展,间接提升农村产业水平 [5] 。4 结束语乡村产业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步伐。对此,应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全面实行乡村振兴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建设完备的基础设施,形成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新格局,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为当地农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参考文献[1] 漆文明.推进乡村产业振兴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J].商展经济,2021(8):124-126.[2] 安慧瑶.新时期发展乡村旅游的有效路径分析[J].山西农经,2021(7):95-96.[3] 邢韵龄.乡村振兴背景下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辨析:基于区域差异的分析视角[J].山西农经,2021(7):36-38.[4] 王婧,兰杰,李文骅.推进林业经济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J].基层农技推广,2021(7):39-41.[5] 高启迪.人才建设促进乡村文化产业集聚区经济发展研究[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6):275-276.

篇三:农村产业发展思路

村振兴工作思路六篇

 乡村振兴工作思路六篇

  农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20XX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农业和农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必须始终解决这些问题农业、农村和农民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村振兴工作思路的文章 6 篇 ,欢迎品鉴!

  第一篇: 乡村振兴工作思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会议精神,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围绕区委1368工作计划和2568重点工程,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补齐农业农村短板,统筹城乡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农业结构布局,使产业更加兴旺;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使环境更加宜居;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使乡风更加文明;基层党建进一步加强,使乡村治理更加有效;落实农村医疗、卫生、扶贫、社保等各项民生事业,使农民生活更加幸福。

 二、重点任务

  (一)加快转型升级,让产业更加兴旺

 1.稳步提升粮食生产。推广公司互联网+共享农业和土地托管两种新型经营模式,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加快等乡镇的 3 万亩中低产农田改造。实施好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加强对镇、乡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在地下水超采区补贴推广小麦节水品种。实施好 3.25 万亩粮食绿色高效示范项目,加快乡国家产业强镇建设。建设完善 90 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全区粮食种植面积稳定在 101 万亩,全年粮食总产 50 万吨以上。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年新增市级合作示范社 2 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 10 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 3家。(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2.推进蔬菜产业提质增效。巩固蔬菜区域公用品牌,积极打造大蒜品牌,提升蔬菜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推进绿色蔬菜示范基地建设,培育耐思、科瀚、喆兴、际洲等一批示范园区,带动蔬菜产业向高端迈进。支持秋景育苗、航天育苗等育苗场做大做强,年产集约化育苗 2.1 亿株。支持外向型龙头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扶持食品、维新蔬菜、广兴公司等企业扩大蔬菜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全年蔬菜播种面积达到 20 万亩,产量 92万吨,产值 21 亿元。(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3.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在东部,以豆下乡等村为中心,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叫响葡萄品牌。在中部,以、、、等乡镇为

 重点,打造千亩优质林果带,带动全区林果产业发展。在西部,以永合会镇、界河店乡等为重点,大力发展核桃、苹果、草莓等,实现园林化发展。(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加快紧固件产业上档升级。抓好产业发展提升、技术研发创新、高端产品生产、重点企业培育、市场物流发展、知名品牌打造、搭建服务平台等重点工作,推动紧固件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实施一批行业支撑项目,开展知名品牌创建,提升企业产品质量和档次。实施入园进区战略,推进主城区标准件企业、十里长廊沿线企业,向工业园区和标准件园区集中,实现规模生产、清洁生产、高效生产。(牵头单位:标发委;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有关乡镇)

 (二)推进环境整治,让乡村更加宜居

 1.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对标对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任务目标,以厕所改造、垃圾治理、污水治理、街巷硬化、村庄绿化等为主攻方向,加快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短板,确保圆满完成三年行动目标任务。一是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改造农村厕所 3 万座,提高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在改厕过程中严把施工、货物质量、验收三关,确保改厕成效。对已经改造的厕所开展回头看,完善改厕台账,绘制改厕分布图,对存在质量问题的,制定整改方案,确保改一座用一座。加强改厕后续使用维护服务,解决厕所维修难的问题。配建厕所粪污处理设施,支持专业化企业和个人开展定期收运、粪液粪渣资源化利用。二是健全垃圾治

 理长效机制。完成总投资 6.1 亿元的区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处理一体化。加强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整治,解决垃圾堆、垃圾沟、垃圾坡等问题。加强对保洁公司的管理,确保保洁公司规范高效运行。继续开展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推动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收集分类化和处理资源化。三是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管控。完成 20 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完成 106 个村的生活污水管控,实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全覆盖,彻底解决农村污水乱流问题。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对规划纳入城镇污水管网的村庄,实行管网集中统一处理。其他村庄,推行管网或排水沟+三格渗滤+人工湿地模式,强化对生活污水的管控。建立生活污水长效管护机制,落实运行管护职责和标准。四是提升街巷硬化水平。在全面完成村庄主街道硬化任务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巷道硬化,各乡镇完成 85%以上村的街巷硬化。街道硬化为水泥路或柏油路,巷道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采用石板、旧砖、砂石、灰土等多种形式进行硬化,基本解决村庄内道路泥泞、村民出行不便问题。五是提高村庄绿化率。以增绿为重点,在环村周边、进村道路、街道两侧、庭院内外选择本地适宜树种,广泛种植,能绿尽绿。完成村庄绿化面积 3300 亩,村庄绿化率达到 35%。六是大力开展农村空闲宅基地整治提升行动。对村内空闲宅基地、残垣断壁进行清理,对闲置的老旧房屋进行拆除或改造提升,对清理出的空间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等,美化人居环境。同步推进村庄规划、村庄亮化、美丽庭院等创建

 工作,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整治水平。(牵头单位:农办;责任单位:发展和改革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运输局、林业局、农业农村局、宣传部、妇联、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各乡镇)

 2.抓好示范村创建。以、、三个乡镇为重点,每个乡镇确定4 个村作为区级示范村,按照省级美丽乡村标准进行高标准打造。其他13个乡镇,分别确定4个以上成方连片的村作为乡镇示范村,对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十个专项行动进行打造,带动全区人居环境整治上档升级。(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3.加快乡村振兴示范区建设。充分利用东部叶菜基地产业优势,打造周边万亩中小拱棚示范区,积极发展都市休闲农业。依托古城景区优势,深度挖掘洼人文历史,打造东街-裴屯-东桥-永北村等精品旅游线路。建设完善周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环洼美丽乡村示范片区。依托太极文化优势,充实完善各类传统民俗活动,打造特色文化体验区。(牵头单位:园区;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文化广电和旅游局、镇)

 (三)开展移风易俗,让乡风更加文明

 1.深入开展移风易俗行动。狠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债、攀比斗富不良风气,培树崇德向善、勤俭节约、文明健康新风。弘扬文明新风,制定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发挥两会一约作用,规范婚丧庆典活动,推广零彩礼集体婚礼等文明新风,探索建立移风易俗长效常态机制。(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民政局、

 各乡镇)

 2.完善基层文化阵地。加强农村宣传文化阵地建设,大力实施四个一工程,着力构建区、乡、村三级宣传阵地。强化乡镇综合文化服务站、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区、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开展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区创建工作,合理规划配置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文化馆等文艺机构作用,组织好文化下乡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各乡镇)

 3.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等为建设重点,以农村精神文明十个一(即:一个村民中心、一个文化广场、一条乡风文明示范街、一批善行功德榜、一套村规民约、一个红白事理事会、一个道德讲堂或文化礼堂、一支志愿者队伍、一支新乡贤骨干队伍、一次十星级文明户或五好家庭评选)为抓手,广泛开展文明村镇创建,进一步提升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水平。(牵头单位:宣传部;责任单位:有关乡镇)

 4.实施特色文化提升工程。实施文化+战略,大力发展特色手工业、演艺业、乡村旅游业等,挖掘和培育一批具有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产品和品牌。加强农业景观、农业庆典、农业主题公园等创意设计,培育一批农事体验型、教育实验型、科技展示型等田园文化综合体,提升农产品文化附加值。加快发展乡村旅游,

 配套丰富旅游业态,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培育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牵头单位: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责任单位:各乡镇)

 (四)完善体系建设,让乡村治理更加有效

 1.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核心地位,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加大优秀青年农民党员发展力度,做好村级后备干部选拔培养工作。因村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富民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2.提高村级自治能力。全面推行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民委员会、村民议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村级治理模式。健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积极发挥社会各类人才、乡贤等群体作用。推动乡村治理重心下移,加快推进农村六有综合服务站建设,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逐步形成完善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引导村民积极参与自治,形成政府、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激发社会活力,提高自治水平。

 3.加强法治乡村建设。实施一委三中心规范化建设,由村(街)党支部书记兼任主任,两委干部、治安员、网格员为成员,负责做好矛盾纠纷、信访隐患、社会治安排查化解工作,形成矛盾纠纷联调、社会治安联防、重点工作联动、突出问题联治、服务管理联抓、基层平安联创的工作机制。强化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农民增强法制观念,自觉学法守法用法。

 4.提升乡村德治水平。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

 泛开展好媳妇、好儿女、好公婆评选表彰活动,深入宣传道德模范,引导农村文明新风。利用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红白理事会等一约四会,让村民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自我发展,做到私事不出家、小事不出村。

 5.建设平安和谐乡村。广泛开展三无三百平安村创建活动,在 60 个村建立一村一辅警农村警务工作机制。实施数字乡村发展战略,推进农村雪亮工程建设。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一案三查,严厉打击农村黑恶势力。紧紧围绕做好群众工作这条主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源头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五)坚持民生为本,让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1.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改善农村中小学、幼儿园办学条件,抓好永合会、、讲武等 3 个乡镇公办幼儿园项目建设。依托六二一学校安全管理机制,全面落实校园网格化管理,提升农村学校安全管理水平。统筹配置城乡教学资源,积极向乡村倾斜师资力量,配齐配强乡村教师队伍。(责任单位:教育体育局)

 2.提高农村医疗健康水平。完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补助政策,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疗条件。实施六项医改突破,高标准建成乡镇公共卫生服务专区和数字化预防接种门诊。扩充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实现重点人群签约全覆盖。加强基层全科医生队伍建设,搞好人才招

 聘和培养,满足农村医疗服务需求。(责任单位:卫生健康局)

 3.做好扶贫社保工作。认真贯彻六个精准五个一批要求,推进产业和就业扶贫,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完善临时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及时发放低保、五保、孤儿、两残等各项救助资金。切实发挥好社会兜底保障作用,确保农村低保应保尽保。全面落实农村老龄政策,确保高龄补贴按时足额发放。(牵头单位:民政局;责任单位:区直有关单位、各乡镇)

 4.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多渠道就业。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家庭农场、手工作坊等,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实用人才进行专题技能培训,培育壮大一批农业职业经纪人队伍,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牵头单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农业农村局、职中、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展和改革局、各乡镇)

 三、实施步骤

 (一)安排部署阶段(20XX 年 1 月 1 日-1 月 10 日)。区委召开全区性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各部门围绕总体要求,结合部门实际,明确专人负责,制定具体方案,定目标、定标准、定措施、定时限,细化举措,建立台账,确保事有人管、活有人干、责有人担。

 (二)集中实施阶段(20XX 年 1 月 11 日-11 月 30 日)。

 区直有关单位和各乡镇统筹安排各个项目建设顺序,做到集中精力、全面推进、合力攻坚,保证按期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三)考核验收阶段(20XX 年 12 月 1 日-12 月 31 日)。由农办牵头组织,对照上级考核办法,对区直部门和各乡镇工作完成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年终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将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不动摇,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力度不减弱,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步伐不放慢,严格落实五级书记抓振兴的工作机制,建立党委统一领...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