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4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 黄帝内经 养生

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4篇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 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法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法 文章编号: 1005-619X(2007) 07-0402-02 《黄帝内经》是我国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4篇,供大家参考。

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4篇

篇一: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

黄帝内经》 四时养生法 论《黄帝内经》 四时养生法

  文章编号:

 1005-619X(2007)

 07-0402-02

  《黄帝内经》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包括《素问》 和《灵枢》 两部分, 是中医理论的奠基之作。

 四时养生法就是依据《黄帝内经》 的时间养生观所创立的具体的养生措施。

 所谓四时养生法就是指人体在四季中的不同养生方法, 以下将人体在各个季节的不同养生方法分别予以介绍。

  1 春季养生

 春季是阳气升发的季节, 万物苏醒, 天地自然均是生机勃勃、 欣欣向荣的景象, 有利于人体化生精气血津(液), 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 以促进人体新陈代谢。《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说:“春三月, 此谓发陈。

 天地俱生, 万物以荣, 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 被发缓形, 以使志生, 生而勿杀, 予而勿夺, 赏而勿罚, 此春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在精神调养上应注意顺应春阳生发之气, 可多进行户外运动, 从而使人的精神愉快, 阳气畅达; 起居上宜晚睡早起, 初春乍暖还寒之际要注意衣着保暖, 防止感冒; 春季的饮食应以辛甘等发散之品为主,不宜食用酸涩之品, 如此以辛助阳之生发, 而以甘养脾气, 寓意“见肝之病, 知肝传脾, 当先实脾”, 通过补脾气的方法, 防止肝木太盛克制脾土[1]; 春季阳气的升发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相应的在运动上亦应以轻柔舒缓的户外运动为主, 避免剧烈运动, 以利于人体吐故纳新, 气血调畅。

 2 夏季养生

 夏季是万物繁茂的季节, 阳气虽生于春而极于夏, 而阳旺之时,人体的阳气最易发泄, 因此养生活动应注意养阳。《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说:

 “夏三月, 此谓蕃秀。

 天地气交, 万物华实, 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 若所爱在外, 此夏气之应, 养长之道也。”

 在精神调养上要求精神外向, 神清气和, 快乐欢畅, 对周围事物兴趣浓厚, 使人气机宣畅; 起居上宜晚卧早起, 中午暑热最盛之时适时午睡, 以避炎热并消除疲劳; 饮食要清淡爽口, 易于消化, 少食或不食肥甘油腻之品, 切忌贪凉饮冷太过, 注意保养阳气; 运动要适度,宜安排在清晨或傍晚进行, 以避暑热, 防止对人体的阳气津液消耗过大。

  3 秋季养生

  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 阳气收敛, 阴气始生, 这个季节的养生应注意收敛精气, 保津养阴。《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曰:“秋三月, 此谓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收养之道也。”

  精神调养上应注意培养乐观情绪, 保持安宁的心境, 使神气收敛, 以顺应秋收之气; 起居上宜早卧早起, 衣着也要随初秋与深秋的气候特点而增减, 并且秋燥季节要注意保持一定的湿度; 秋天, 依据“燥则润之” 的原则, 饮食上要以养阴清热、 润燥止渴、 清心安神为主, 可选用芝麻、 核桃、 银耳等有滋润性的食品[2]; 秋令的特点以收为主, 故运动上要以静功锻炼为主。

 4 冬季养生

 冬季是万物收藏的季节, 阳气闭藏于内, 阴寒盛极, 故养生活动应注意敛阳护阴, 以养藏为本。《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说:

 “冬三月, 此谓闭藏。

 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 早卧早起, 必待日光, 使志

 若伏若匿, 若有私意, 若已有得, 去寒就温, 无泄皮肤, 使气亟夺,以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也。

 ”

 精神调养上应使神志内藏, 安静自若, 勿使情志过极, 无扰乎阳; 在起居上宜早卧晚起, 衣着尤应注意保暖; 饮食宜热, 以护阴潜阳为原则, 燥热辛辣之品亦不宜过食, 以免化热伤阴; 冬令的锻炼可因人而异, 早锻炼时间以日出后为宜, 大雪浓雾时低层空气多有污染,故不宜锻炼。

 总之,《黄帝内经》 在论述人体养生时, 充分强调养生要顺从人体与自然界的规律变化, 以及人体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 (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即顺时摄养, 就是说要顺应四时气候、 阴阳变化的规律进行养生。

 随着近代时间生物医学的兴起, 为《黄帝内经》 的四时养生法提供了先进的研究方法, 也必将促进养生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马铁明. 浅谈《黄帝内经》 时间养生观. 辽宁中医杂志, 2003,30(2) :

 86-87

 2 盛星明. 浅谈天人相应与中医养生. 中医杂志, 2003, 44(2) :157

 (收稿日期:2006-12-25)

篇二: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

《黄帝内经》 四 时养生理论隋月 皎 卞镝 樊旭田 辉辽宁 中医药大学 针灸推拿学 院 养生康复教研室【摘要】“四时养生”是《黄帝 内经 》 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下7 总 结先秦诸子百家养生经验后提出 的, 它强调养生要顺应 自 然界 的季节气候变化, 与天地 阴阳保持协调平衡, 以使人体 内外环境和谐统一。“顺四时而适寒暑”是 中 医养生理论中 极为重要的总原则, 对现代人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 本文从历代医家及近现代学者对于“四时养生”的不同理解进行分析, 探索“四时养生”的 内在涵义 。【关镇词】

 四时养生; 黄帝 内经四 时”, 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很早就出现的哲学范畴, 现存最早 的文字记载见于《 尚书?尧典》[1]是记载远古帝王尧、 舜事迹的文献,当系上古史官据传闻或其他可征材料追记而成 , 成文年代 已不可确考。《 尚书?尧典 》 说 :“食哉惟时”。

 意思是要想有粮食吃,只有抓住四时(农时)。

 类似 的说法《管子?牧民 》 也有,“凡有地牧 民者, 务在四时 ,守在仓廪”。

 可见,四时范畴最初与农业 、 与人类生存的最基本需求的粮食息息相关。以后,“四 时”作为范畴影响的范 围越来越广, 如“四时”影响着与战争相关的兵法,《孙子?地形》 说:“知彼知 己 , 胜乃不殆 ; 知天知 地, 胜乃不穷”。即通晓、了解 四时气候, 选择适宜的作战天时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 公元前6 4 5 年《 管子》一书 , 论述养生最早见于公元前2 8 6 年《庄子?养生主》, 还有晋朝稽康《养生论 》。

 所谓生 , 就是生命、 生存、 生长之意; 所谓养,即保养、 调养、 培养、 补养 、 护养之意 。

 养生是通过养精神、 调饮食、 练形体、 慎房事、 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 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 益寿活动。

 所谓养, 即保养、 调养、 培养、 补养、 护养之意 ; 所谓生, 就是生命、 生存、 生长之意。

 养生是通过养精神、 调饮食、 练形体 、 慎房事 、 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 , 是一种综合性 的强身益寿活动。1.从明阳互制理论探讨四时养生理论的医家唐代?王冰 , 在《 增广补注黄帝 内经素问 》 云:“阳气根于 阴,阴气根于 阳, 无 阴则 阳无 以生 , 无阳则 阴无以化, 全阴则阳气不振 , 全阳 则阴气不穷。

 春食凉 , 夏食寒,以养于 阳; 秋食温, 冬食热,以养其阴。

 滋苗者必因其根, 伐下者必枯其上, 故以斯调 节,从顺其根。

 二气常存, 盖由根 固, 百刻晓春, 食亦宜然。”王氏依据 阴 阳互制原理而立论,强调“养”即制也。

 春夏阳盛而易伤 阴, 饮食上宜多食寒凉之品 以抑制阳亢 。

 秋冬阴盛而易 伤阳, 应 多食温热饮食而保全阳气。

 借药食寒热温凉之性,以制 四 时 阴 阳之胜, 通过互制, 达到互养, 使阴 阳不偏, 平衡协调,以保持身体的健康 。

 强调 的是阴阳互相制 约。1 4 7 

 2.从阴阳互根互用理论探讨时间养生理论的医家高世栻《素 问直解?卷一》 曰 :“所 以圣人春夏养阳, 使少阳之气生, 太阳之气长:秋冬养阴, 使少阴 之气收, 太阴 之气藏”认为四时阴阳是万物之根本。

 马莳《黄帝 内 经素问 注证发微?卷一》 更 明确提出“夫万物生于春, 长于夏, 收于秋, 藏于冬,则此四时阴阳者 , 万物之根本也 。

 所 以圣人春夏而有养生养长之道者, 养阳气也。

 秋冬而有养收养藏之道者, 养阴气也。

 正 以顺其根耳, 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认为 自 然万物有春生、夏长、 秋收、 冬藏的生长规律, 人亦应之。

 所以春夏当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 也 ; 秋冬当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也 。张介宾 《类经》p】

 "夫阴根于阳 , 阳根于阴 ,阴 以阳生 , 阳 以 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 养阴,以为春夏之地 ,皆所以从其根也。”张 氏认为 阳是阴的根本,养春夏之阳 的 目 的是为了 养秋冬之阴。

 阴是 阳的基础 , 养秋冬之阴 的母的是为 了养春夏之阳, 而 内经之所 以强调这一观点, 是为了使人顺应时令 , 调其阴 阳 , 使阴 阳平衡协调, 防患 于未然, 倡 阴阳之互根理论。

 张介宾认为 , 春夏以 阳为主气 , 秋冬以 阴为主气 , 而阴 阳互为根本,阳能生 阴,阴能生阳, 在春夏阳主气之时助养阳气 , 有利秋冬 阴气之滋生; 在秋冬阴主气之时滋养 阴 气, 可助春夏阳气之生发。3. 从机体的阴阳?病?化探讨时间养生理论的医家张志聪对认为 , 从机体 的阴 阳盛衰病理变化的方面来进行理解故张志聪《黄帝 内经素问集注. 卷一》中说 :“四时阴 阳之气, 生长收藏 , 化育万物, 故为万物之根本。

 春夏之时 ,阳盛于外而虚于 内; 秋冬之时,阴盛于 外而虚于内, 故圣人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之。”认为春夏阳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当养其 内虚之阳; 秋冬 阴盛于外而虚于内, 故当养其内虚之阴。

 他认为春夏之时人体虽在外表现为一派阳气之象, 但体 内仍 阳虚, 故需助阳:同理 , 秋冬需滋 阴。4. 从气#挪讨时闻养生理论的錢李时珍更是提 出 了“必先岁气,毋伐天和”的观点 ;李时珍提出 用药之法:“春月 宣加辛温之药, 薄荷、 荆芥之类,以顺春升之气; 夏月 宜加辛热之药, 香薷、 生姜之类,以顺夏浮之气 ; 秋月 宜加酸凉之药, 芍药 、 乌梅之类,以顺秋降之气 ; 冬月 宜加苦寒之药,黄芩、 知母之类,以顺冬沉之气。

 所谓顺时气 以养天和也”。5.(黄帝内经》 四时养生原则S.1 法于阴阳“法于阴 阳”语出《素 问?生气通天论》 是强调上古之人深谙养生之道, 最为强调 的是取法 自 然界阴 阳变化的规律, 来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节律, 以实现法时而养的 目 的。

 具 体1 4 8 

 在年、月、日、 时 的具体时间节律 中都要遵从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在一月 的朔、 望、 晦的 阴阳变化之 中, 要顺应营卫气血的盛衰变化调养。《素问?八正神明论 》 在论述人体在月朔 、 月晦之时营卫气血相对较虚, 易受外邪侵袭, 应注意保养,同时也指 出 了“因天时调血气”的针灸使用 注意。

 提 出“月 生无湾,月满无补,月 郭空无治, 是谓得时而调之 。因天之序, 盛虚之时, 移光定位, 正立而待之。

 故月生而泻 , 是谓脏虚;月满而补,血气扬溢 , 络有留血 , 命曰重实;月 郭空而治, 是谓乱经 。”( 《 素问?八正神 明论 》 )

 也就是说月初生时(朔月)

 不用泻法, 月 正圆时(望月 )

 不用补法,月 黑无光时( 晦月)

 , 气血反应较差, 针灸选择要配合它 法。

 如果朔月 之时用泻法, 容易 阴气脏腑经脉气血亏虚 , 望月 之时用补法, 使血气飞扬充溢 , 络脉中滞留瘀血, 晦月 之时治疗不当易致经气紊乱。《素问?八正神明论 》 总结性的指 出法于阴 阳 的关键是“以 日 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 , 参伍相合而调之。”说明如何顺应 自 然, 天人合一, 就要在 日 常生活中做好自我调节 , 注意适应四时 的气候、 月相的变化 、日夜的寒温 , 才能因天时调血气, 避免外邪侵袭, 维持正常生理机能 , 达到养生 目的。5.2 蔵气餅《 内经》 在天人相应的理念下,形成了“四 时五脏阴 阳”的整体模式, 并成为生命活动的重要核心 , 特别是在人体脏腑经络气血的机能活动中, 考察到与年月 日 时的密切相关,提出 了“藏气法时”的思想, 并用于指导养生、 诊病、 测病、 治疗各个方面。《素 问?藏气法时论 》 设有专篇讨论五脏与时令气候 的关系, 主要是把肝、 心 、 脾 、肺、肾五脏与 时间周期的五个时段对应:

 包括与一年的春、 夏、 长夏、 秋、 冬五季 的对应 ,与一旬的 甲乙、 丙丁 、 戊 己 、 庚辛 、 壬癸 日 的对应 , 与一天的平旦 、日 中 、日 映、 下晡、夜半各时辰段的对应。进一步按照按五行生克规律来“定五脏之气, 间甚之时,死生之期”。对五脏疾病 的防治方面 , 则是根据药食的酸、 苦、 甘 、 辛、 咸五味 , 按照不同时段脏气的推移, 有规律选用,以实现“四 时五脏, 病随五味所宜也”的基本规律。5 . 3mmtn《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中详细论述 了在 四时炼养形体的 同时要注意精神 的调养, 随着四时 气候春温 、 夏热、 秋凉 、 冬寒 阴 阳寒热 的消长, 万物呈现生 、 长 、 化 、 收、 藏的变化 , 春气生而升, 夏气长而散, 此地气升浮生长 , 促使万物 由萌芽而繁茂 。

 秋气收而敛 ,冬气潜而藏, 此天气沉降潜藏 , 导致万物成实或凋落。

 此四 时寒热气候能影响 人体的生理活动, 比较明显可辨的如腠理的开合, 气、 津的泄藏 。

 顺应四时气候变化 , 从而调摄身心 ,1 4 9 

 形神共养, 形是指人体的脏腑身形, 神指脏腑的功能活动及精神意识 思维活动。

 神由 有形之精所化, 人体的躯体、 生理、 心理三者 的有机结合。

 人体 的健康是指形体、 心理 、 精神状态多方面健康而言,即是形体无病痛之忧, 神思无偏造之苦, 身 心和谐 的健康状态。

 通过四时调神, 调养神情意志 , 保持神气 的清净, 加强心身健康, 达到调神与强身 的统一,使得形与神俱, 协调统一, 顾养天年。5 .4 雌有常起居包括作息和 日 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常”是指有一定规律并合乎常度广起居有常”则是指合理安排作息, 妥善处理日 常生活中 的细节, 遵守符合养生要求的生理规律 , 这时防病保健 的重要环节。

 人生活在自然界中, 随着自然界的规律变化, 人体也有 自 己的生命规律, 主要包括睡眠、 工作、性生活等。

 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难 以保障睡眠 , 不能得以 良好的休息, 从而使机体呈现疾病或亚健康的状态 。

 而“起居有常”则是指顺应规律 ,适应四时变化 , 调节起居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在“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的原则下,强调生活作息 的规律, 应随季节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 , 并详细论述了人的正常起居节律 。春宜“夜卧早起, 广步于庭”、 夏宜“夜卧早起, 无厌于 日”、 秋宜“早 卧早起, 与鸡俱兴”、冬宜“早卧晚起, 必待 日 光”等论述, 是通过强调人们不同季节的作息起居、 动静规律,说明不同 的季节运动养生方式的不同。5 .5 动静俩动静结 合也是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 动是指运动形体, 静是指精神 内敛。

 在 《素问?上古天真论 》 中对运动养生的论述提到应“形劳而不倦”、“不妄作劳”, 正如《素问?经脉别论》 中说到 :“春秋冬夏 ,四时 阴阳, 生病起于过用, 此为常也”, 过劳就会引起疾病 ,过逸亦会使人体气机、 气血的不畅。《素问?生气通天论 》 提出“暮而收拒 , 无扰筋骨,无见雾露。”《素问?金匮真言论 》 提 出“冬不按晓”,《 素问?宣明五气》 亦指 出“久视伤血, 久立伤骨 , 久行伤筋 , 久卧伤气, 久坐伤 肉。”都是强调形体运动与劳逸均具有一定的限度和时 间规律 , 过动过静、 过劳过逸均能引 起内在气血、 外在五体的伤害。5.6 食养 以时“食饮有节”是《内经》 饮食养生的重要原则, 饮食五味是人体后天生长、 发育 的重要来源, 也是祛邪扶正、 延年益寿的重要途径之一。“食饮有节”的“节”主要包括节制和节律两大方面, 节制是强调五味合理 、 寒温适宜 以及禁忌偏嗜; 节律是要求饮食要有时间 规律,因时而食、 顺时而养。总之,“春夏养 阳 , 秋冬养阴”是《内经 》 养生保健、 防治疾病 的指导思想, 体现了15 0 

 “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其宗旨 是人体必须顺应 自 然,顺应四时阴阳变化这个根本规律。根据人体 阴阳 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保全五脏之气, 使其发挥正常生理, 这样人们才能健康长寿而少病。

 如果人们在 日常生活中都能遵循此指导思想, 定能达到养生防病 、健康长寿 的 目 的。[ 1 ]十三经(第二版)[M]. 北京:

 北京燕山 出版社.2 0 0 7.8:33 [2]张介宾.类经[M].北京 :中 国 中医药出版社.1 9 9 7 . 2:1 61 51

篇三: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

中医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H u b e iC O l l e g eO fT CM2 0 0 6年1 2月第8卷第4期D e c e m b e r . 2 0 0 6 V O l . 8 N O . 4

 作者简介:付 雷( 1 9 7 5 ->

 男 湖北中医学院2 0 0 4级硕士研究生 主治医师0< 黄帝内经> 四时养生付 雷( 湖北中医学院2 0 0 4级硕士研究生 湖北 武汉4 3 0 0 6 5>

 关键词:黄帝内经! 四时养生! 阴阳消长中图分类号:R 2 2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 0 8-9 8 7 X( 2 0 0 6> 0 4-0 0 4 2-0 1

 < 黄帝内经> ( 以下简称< 内经> > 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专著 它非常重视顺应四时阴阳消长的变化来调养精神 以达到健身防病的目的0如< 灵枢-本神> 指出:

 故智者之养生也 必顺四时而适寒暑0

 < 素问-金匮真言论> 云:

 五脏应四时 各有所受0

 < 素问-宝命全形论> 云:

 人以天地之气生 四时之法成0

 又云:

 春气在经脉 夏气在经络 长夏在肌肉 秋气在皮肤 冬气在骨髓0

 可见 < 内经> 在 天人相应 的观念指导下 根据春生~夏长~ 秋收~ 冬藏的气候变化规律 指出养生必须随四时变化而行0l 春季养生 春夏养阳

 是指在春夏之时 自然界阳气生发 万物生机盎然 这时人们应该充养~ 保护体内阳气 使之充沛并不断旺盛起来0凡是耗伤阳气及阻碍阳气生发的情况皆应避免0< 内经>曰:

 春三月 此谓发陈0

 意思是说 春季的三个月 是万物生长发育推陈出新的时节 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便损害~ 劫夺和克伐0这就是与春季相适应的保养 生气 的道理0在这个季节里 人们应该早睡早起 衣着宽松 适当的散步 使精神轻松愉快 保持体内的生机 不要过分劳累或发脾气0因为春季中人体新陈代谢与肝脏关系极大 春季肝气旺盛而升发 人的精神焕发; 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 都易损伤肝脏 到夏季就会发生病变02 夏季养生夏季如何养生 < 内经> 里也指出:

 使志无怒 使华英成秀 使气得泄 若所受在外 此夏气之应 养生之道也 0意思是说 在夏天要使精神像含苞待放的花一样的秀美 切忌发怒 使机体的气机宣畅 通泄自如 情绪外向 要对外界事物有浓厚的兴趣 这是适应夏季的养生之道0在精神调养上 中医认为冬季要藏~春季要生 而夏季则要放 即精神要充沛~ 饱满~ 情绪外向0因为只有神气充足则人体的机能旺盛而协调 若神气涣散则人体的正常机能可遭到破坏0< 内经> 中指出:

 南方生热 热生火0

 而火热主夏 内应于心0心主血 藏神 为君主之官0七情过极皆可伤心 致使心神不安 若心的功能受到影响 可影响人体的生理机能活动 在这个意义上说 夏季养神就显得极为重要03 秋季养生< 内经> 指出:

 秋三月 此为容平 天气以急 地气以明0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使志安宁 以缓秋刑; 收敛神气 使秋气平; 无外其志 使肺气清; 此秋气之应 养生之道0逆之则伤肺 冬为飧泄 奉藏者少0

 这段话的意思是: 秋天三个月 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0这时天气已凉 像鸡一样夜寐晨醒 使意志安逸宁静 以缓和秋天肃杀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0这个时候还要收敛神气 使自己的身体与秋天的气候相适应 不要急躁发怒 使肺气不受秋燥的损害0这就是适应秋天气候的养生法0倘若违反了这种自然规律 就会损伤肺气 到了冬天就容易患消化不良~ 腹泻等疾病 并且会使人体适应冬天的潜藏之气减少0由于 燥 是秋天的主气 这时因为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湿润 所以常常出现干燥气候 使人易患 秋燥病 0燥易伤肺 失其津润 使之宣发与肃降的功能受到影响 从而引起干咳少痰 气急鼻燥 唇干口渴等症0有的人还会出现皮肤干涩 毛发枯燥 大便干结等一系列肺燥阴伤的症状0为此 在秋季应保持一定的湿度0在饮食方面 秋天应以防燥护阴 滋肾润肺的食品为主0汉代名医张仲景在< 金匮要略> 中指出:

 秋不食肺 0他认为 秋天肺气偏旺 不宜再补0元代医家忽思慧在< 饮膳正要> 中说:

 秋气燥 宜食麻润其燥0

 因此 人们到了秋天 应多吃些芝麻~ 蜂蜜~ 蔬菜~ 水果之类的柔润食物04 冬季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指出:

 冬三月 此为闭藏 水冰地坼 无扰乎阳 早卧晚起 必待日光0

 这是冬季养生的总则0冬天三个月 天地之气渐渐敛藏 这时整个大自然阳气藏于地下 阴气弥漫于天地之间0有很多人常年坚持跑步锻炼 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从不间断 但这锻炼的仅仅是意志 而对于我们身体来说则不一定有利0冬天是闭藏之候 最好收敛自己 避免奔波劳碌 特别是不做大的体育活动 不要大汗淋漓0明净气 少思虑 不忧愁 不要扰动体内所藏的阳气0晚上早睡 早上迟起0如果进行体育锻炼 最好等到太阳出来之后 少量活动 感觉遍身微微汗出即可( 最忌晚上锻炼> 0<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中云:

 故四时养生者 万物之终始也 死生之本也 逆之则灾害生 从之苛病不起 是谓得道0道者 圣人行之 愚者佩之0

 这是对四时养生的高度总结与评价 是中国古代养生的重要理论与精华 的确值得我们现代的人们认真地学习0( 收稿日期: 2 0 0 6 - 0 4 - 0 2

 编辑:冀振华)-24-

篇四:论《黄帝内经》四时养生

第3卷第l6期总第216期 2 0 1 5年8月·下半月刊 《黄帝内经》四时养生理论探析 隋月皎 鞠 宝 兆z (1 辽宁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养 生康复教研室,沈阳 1 l 0847;2辽宁中医药大学科技产业处,沈阳 1 10847) 摘要 :

 《黄帝内经》 的四时养生理论 ,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下 ,总结先秦诸子百家养生经验后提 出的,它强调养生要顺 应 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与天地阴阳保持协调平衡 ,以使人体 内外环境和谐统一。本 文从 法于阴阳、藏气法时、顺时调神、 起居有常、动静有时、食养以时五方面出发,对 《黄帝内经》之四时养生理论进行探析,进一步丰富中医养生理论 的文化 内 涵,拓宽养生保健的应用外延 。

 关键词 :四时养生; 《黄帝内经》;理论研 究 doi:10.3969~ .issn.1672—2779.2015.16.007 文章编号:1672—2779( 2015)一16—0014—02 Exploration about the Theory of Four S easons Health Preservation in Huangdi Neijing SUI Yuejiao J U Baozhad .~ achingSectwn of HeaOh Preservation andRehabi&ation, cbf P of Acupuncture, Mo~ bustion andTuina, L~ oning L f f of rCM, Shenyang 110084L China, 2.ResearchDepartment,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Shenyang Ii0084~ China ) Abstract:Four seasons health preservation in Huangdi Neqing summari zed the experience of health of all classes of authors in pre Qin dynas ty u nder th e guidanc e of c orrespondenc e between man and uni verse theory,and i t emphasized that health sh oul d conform to the ch ange of nature of the seasonal c li mate the bal anc e of the yin and yan g of the world to make the h armonious of i nside and outsi de en vi - ronment.This article analyzed four seasons health preservation in H uangdi Neij ing from the law in yin and yang,viscera and time,time an d spiri t,l iving and regular,spot s and ti me,di et an d time to en ric h the c ul tural c on notation of T C M heal th preservi ng theory and b road- en the appl ic ation of h ealth preserving health care. K eywords:four seasons health preservation;H uangdi Ne{iing;theoretical research 顺四时而适寒暑” ((黄帝内经》 (简称 《内经》) 的四时养生理论 ,是在天人相应整体观指导下,总结 先秦诸子百家养生经验后提出的,它强调养生要顺应 自然界的季节气候变化 ,与天地 阴阳保持协调平衡 , 以使人体 内外环境和谐统一。

 1 法 于 阴阳 “法于阴阳” 语出 问·生气通天论》是强调上 古之人深谙养生之道 ,最为强调 的是取法 自然界阴阳 变化的规律,来调节人体生命活动的节律,以实现法 时而养 的目的。具体在年 、月 、日、时的具体时间节 律 中都要 遵从 阴阳消长 变化 的规 律 。在 一月 的朔 、 望 、晦的阴阳变化之 中,要顺应 营卫气血的盛衰变化 调养⋯。

 《素问·八正神明论》 在论述人体在月朔 、月 晦之时营卫气血相对较虚 ,易受外邪侵袭 ,应注意保 养 ,同时也指出了 “ 因天时调血气” 的针灸使用注 意。提出 “ 月生无泻 ,月满无补 ,月郭空无治 ,是谓 得时而调之。因天之序 ,盛虚之时 ,移光定位 ,正立 而待之。故月生而泻 ,是谓脏虚 ;月满而补 ,血气扬 溢 ,络有 留血 ,命 日重实 ;月郭空而治 ,是谓乱经。” 《素问 ·八正神明论》 总结性地指出法于阴阳的关键是 “ 以日之寒温,月之虚盛,四时气之浮沉,参伍相合 而调之 。” 说明顺应 自然 ,天人合一 ,需要在 日常生 活 中做好 自我调节 ,注意适应 四时的气候 、月相 的变 化 、 日夜 的寒 温 ,才能 因天 时调 血气 ,避免外邪侵 袭,维持正常生理机能 ,达到养生 目的[21。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理论 ,是 “法于阴阳” 的在养生实践方面的具体应用 ,是 《内经》养生保 健 、防治疾病 的指导思想 ,体现了 “天人相应” 的整 体观念 。其宗 旨是人体必须顺应 自然 ,顺应 四时阴阳 变化这个根本规律。根据人体阴阳的具体情况采取相 应措施,以保全五脏之气,使其发挥正常生理,这样 人们才能健康长寿而少病_31。如果人们在 El常生活 中都 能遵循此指导思想,定能达到养生防病、健康长寿的 目的 。张介宾 《类 经》 有 云 “夫 阴根于 阳 ,阳根于 阴,阴以阳生 , 阳以阴长。所以圣人春夏则养 阳,以 为秋冬之地 ;秋冬则养 阴,以为春夏之地 ,皆所以从 其根也 。” 张氏认 为阳是阴的根本 ,养春夏之 阳的 目 的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是阳的基础 ,养秋冬之阴的 目的是 为了养 春夏之 阳 ,而 内经之所 以强调这一 观 点,是为了使人顺应时令,调其阴阳,使阴阳平衡协 调 ,防患于未然 ,倡 阴阳之互根理论 。张介宾认 为 , 春夏 以阳为主气 ,秋冬 以阴为主气 ,而阴 阳互为根 本 ,阳能生阴 ,阴能生 阳 ,在春夏阳主气之 时助养 阳 气 ,有利秋冬阴气之滋生;在秋冬 阴主气之时滋养阴 气 ,可助春夏 阳气之生发。

 2藏气 法 时 《内经》 在天人相应 的理念下 ,形成了 “ 四时五 脏阴 阳” 的整体模式 ,并成 为生命活动 的重要核心 , 特别是在人体脏腑经络气血 的机能活动中,考察到与 年月 日时的密切相关 ,提出了 “藏气法时 ” 的思想 ,

 第 13 卷第 16 期 · 总第 216 期 2 0 1 5 年 8 月· 下 半 月 刊 ◎ 并用于指导养生 、诊病 、测病 、治疗各个方面嗍。

 《素问·藏气法时论》设有专篇讨论五脏与时令气 候的关系 ,主要是把肝 、心 、脾 、肺 、肾五脏与时间 周期的五个 时段对应 :包括与一年 的春 、夏 、长夏 、 秋、冬五季的对应 ,与一旬的甲乙、丙丁、戊己、庚 辛 、壬癸 日的对应 ,与一天 的平旦 、 日中、 日畎 、下 晡 、夜半各时辰段 的对应 。进一步按照五行生克规律 来 “定五脏之气 ,间甚之时 ,死生之期 ” 。对五脏疾 病的防治方面,则是根据药食的酸、苦、甘、辛、咸 五味 ,按照不 同时段脏气的推移 ,有规律选用 ,以实 现 “ 四时五脏 ,病随五味所宜也” 的基本规律。

 3顺 时调 神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中详细论述了在四时调养 形体 的同时要注意精神 的调养 ,随着 四时气候春温 、 夏热 、秋凉 、冬寒阴阳寒热的消长 ,万物呈现生、长 、 化、收、藏的变化 ,春气生而升,夏气长而散,此地 气升浮生长,促使万物由萌芽而繁茂。秋气收而敛 , 冬气潜而藏,此天气沉降潜藏,导致万物成实或凋落 【5J。

 此四时寒热气候能影响人体的生理活动,比较明显 可辨的如腠理的开合 ,气、津的泄藏。顺应四时气候 变化,从而调摄身心,形神共养,形是指人体的脏腑 身形 ,神指脏腑 的功能活动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神 由有形之精所化 ,人体的躯体、生理、心理三者的有 机结合。人体的健康是指形体、心理、精神状态多方 面健康而言,即是形体无病痛之忧,神思无偏造之苦, 身心和谐的健康状态。通过四时调神,调养神情意志, 保持神气的清净 ,加强心身健康,达到调神与强身的 统一,使得形与神俱,协调统一,颐养天年。

 4起居 有常 起居包括作息和 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 “常” 是 指有一定规律并合乎常度。

 “起居有常” 则是指合理 安排作息,妥善处理日常生活中的细节,遵守符合养 生要求的生理规律,这是防病保健的重要环节。人生 活在 自然界中,随着自然界的规律变化,人体也有自 己的生命规律,主要包括睡眠、工作 、性生活等。不 规律的生活方式使人们难以保障睡眠,不能得以良好 的休息 ,从而使机体呈现疾病或亚健康的状态。而 “起居有常” 则是指顺应规律 ,适应四时变化 ,调节 起居。

 《素问· 四气调神大论》 在 “ 春夏养阳,秋冬 养 阴” 的原则下 ,强调生活作息 的规律 ,应随季节变 化进 行相应 的调整 ,并详 细论述 了人 的正常起居 节 律 。春宜 “夜 卧早起 ,广步于庭” 、夏宜 “夜卧早起 , 无厌于 日” 、秋宜 “早卧早起 ,与鸡俱兴 ” 、冬宜 “早 卧晚起,必待El光” 等论述,是通过强调人们不同季 节的作息起居、动静规律,说明不同的季节运动养生 方式的不 同。

 5动静 有 时 动静结合也是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动是指运动 形体 ,静是指精神内敛。在 《素问· 上古天真论》 中 对运动养生的论述提到应 “形劳而不倦” 、 “不妄作 劳” ,正如 《素问·经脉别论》 中说到:

 “ 春秋冬夏 , 四时阴阳,生病起 于过用 ,此为常也 ” ,过劳就会引 起疾病 ,过逸亦会使人体气机 、气血的不畅。

 《素 问·生气通天论》提出 “暮而收拒 ,无扰筋骨,无见 雾露 。” 《素问 · 金匮真言论》 提出 “冬不按跷 ” , 《素问·宣明五气》亦指出 “久视伤血 ,久立伤骨,久 行伤筋 ,久卧伤气,久坐伤肉。” 都是强调形体运动 与劳逸均具有一定的限度和时间规律 ,过动过静、过 劳过逸均能引起内在气血、外在五体的伤害。

 6 食 养 以时 “食饮 有节 ” 是 《内经》 饮食 养生 的重要 原则 , 饮食五味是人体后天生长、发育的重要来源,也是祛 邪扶正、延年益寿的重要途径之一。

 “食饮有节” 的 “节 ” 主要包 括节制 和节律两大方面 ,节制是强调五 味合理、寒温适宜以及禁忌偏嗜;节律是要求饮食要 有时间规律 ,因时而食 、顺时而养。如春季阳气初 生,宜食辛甘发散之品,而不宜食酸收之味。故 问·藏气法时论》说 :

 “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 以缓之 ,⋯ ⋯ 肝欲散 ,急食辛 以散之 ,用辛补之 ,酸 泄之” 。夏季,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 《素问·藏 气法时论》 说 :

 “心主夏 ,心苦缓 ,急食 酸以收之 ” , “心欲冥 ,急食咸 以冥之 ,用咸补之 ,甘泻之” 。秋季 阳气收敛,饮食宜收不宜散,如 问·藏气法时 说:

 “肺主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补 之 ,辛泻之” 。冬季 阳气衰微 ,腠理闭塞 ,很少 出汗。

 减少食盐摄人量 ,可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增加苦味可 以坚肾养心 ,故 问·藏气法时论》 说; “ 肾主冬 ⋯⋯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

 总之, 帝内经》 四时养生理论体系,是中医 学预防和治疗疾病之精髓 ,对 中医养生学做出了巨大 的贡献,牢固奠定了中医养生学的理论基础,充分地 强调 了人体与 自然界和谐统一的重要性 ,强调养生要 顺从人体与自然界的规律变化 ,也是中医养生保健、 防治疾病重要的指导思想,其顺时养生、因时施治、 择时防病的观点 ,成为祖 国医学和现代医学中的典 范。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更 加渴望健康长寿,而 《内笠 四时养生理论和方法有 助于人们追求健康长寿目标的实现,同时也为现代人 群中普遍存在 的亚健康状态 的防治提出了更加有效的 理论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李润民.中医时间医学研究【M]成 都:四川科学 出版社 ,1990:20—23. [2】程士德.四时五藏阴阳整体论思想[J】.北京 中医学院学报,1982,l(4):1.3. 【3】史新民.《内经》的时间观与中医理论体系的构建[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3,4( 1):1O. 【4]郭霞珍.《黄帝 内经》“五脏应 时”说与天人相应观『J1.中国医药学报 ,2012,5 f27):5-6. [5]刘声,刘 晓燕 ,郭霞珍.四时五脏 阴阳理论探寻[J 1.辽宁中医杂志 ,2012,39 (6):139—140. (本文编辑 :苏 玲 本 文校对 :鞠宝兆 收稿 日期:2015.06.25)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