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6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 公共卫生 新发展 贯彻

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6篇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 上海预防医学2016年1月第28卷第1期ShanghaiJournalofPreventiveMedicineJan.2016Vo1.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6篇,供大家参考。

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6篇

篇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

预防医学 2016 年 1月第 28 卷第 1期 Shanghai J our n 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J an.2016 Vo1.28 No.1 文章编号:1004—9231(2016)01—0001—03 · 本 刊 专 稿 · 坚持创新与发展理念,深化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 —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十三五” 展望 王磐石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上海 200125 公共卫生服务是各级政府的重要职责之一。

 党的十八大提出“ 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 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没有全民健康 ,就没 有全面小康” 。上海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公 共卫生服务 ,自2003 年以来坚持以“ 专业发展、百 姓受益、社会满意” 为方 向连续实施了三轮“ 上海 市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公共卫 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 平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等主 要卫生指标持续多年保持在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 水平 。

 1 “ 十三五” 期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面临的新形势 1.1 要服从 国家发展 战略要求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 出,“ 十三五” 时期是 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必须牢 固树立并切实贯彻“ 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 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 的理念,努力实现“ 十三 五” 时期发展 目标。同时,也 明确提出了“ 推进健 康 中国建设 ,深化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等任务。

 2015 年 11 月,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和刘延 东副总理在批示指示中要求,“ 始终把广大人民群 众健康安全摆在首要位置,总结经验,常抓不懈, 切实做好传染病防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 作” ,并把做好传染病防控和公共卫生工作提到了 “ 建设健康 中国、实现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 梦” 的高度。

 1.2 要服务城 市发展 定位 需要 上海地处“ 一带一路” 的战略交汇点,“ 一带一 路” 的国家战略不仅仅是给上海“ 四个中心” 、自贸 区、科创中心建设 以及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重 大机遇 ,更是对上海提出了要成为“ 一带一路” 国 家战略实施 的基点和支点的要求 ,这对城市安全 运行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随着未来上海“ 四 个中心” 的建成 ,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大都市圈的建 立 ,自贸区以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社会管理的复杂性、 多重性、需求性的公共卫生安全新挑战。如何坚 守公共卫生安全底线 ,有效应对重大突出公共卫 生问题,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经济发展,是 “ 十三五” 期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

 1.3 要 顺应 国际化 发 展 方 向 十八届五中全会要求 ,“ 坚持开放发展 ,必须 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人世界经济的趋势” 。随着 国际货 币组 织宣 布将 人 民币纳入 特别 提 款权 ( SDR) 货币篮子 ,中国在世界经济领域的话语权 将得到提升,这不仅对 中国经济发展将起到极大 的助推作用 ,也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发展提 出了新 标准、新要求。如何进一步完善我 国公共卫生法 制化、规范化,如何用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来进一 步规范和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培育和 提高在国际公共卫生领域 中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 是“ 十三五” 期间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亟需解决的 新课题 。

 . 1.4 要 满足健康 需求变化 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得公众在继续保持对基本 公共卫生服务旺盛需求 的同时,高品质、多层次的 健康需求不断释放,而随着城市化建设而来的“ 老 龄化” 问题也 日益严峻,社会公众 已不再仅仅满足 于“ 病有所医” ,更加注重生命质量 ,以心理需求为 主体 ,追求全面的身心健康。

 【作者简介】王磐石( 1958一 ) ,男,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预防医学 2016 年 1月第 28 卷第 1 期 Shanghai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Jan.2016 Vo1.28 No.1 1.5 要协 同社会科技发展 一方面科学技术快速进步,包括大数据、互联 网 + 、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和精准医学科学技术的 发展和应用 ,将同时加快未来公共卫生服务与管 理效率和效果的提升。另一方面 ,随着社会治理 模式的创新与完善,政府从管制型向服务型的转 变、社会组织参与和公众 自主管理机制的逐步建 立与成熟 ,也将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模式的 不断创新 和变革 。

 2 “ 十三五” 期 间公共卫生体 系建设基本原则与 要求 “ 十三五”期间,上海市将继续坚持“ 三纲” 工 作原则和“ 四化一满意” 工作要求 ,注重发挥“ 五 重” 工作机制作用,持续推进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2.1 “ 三纲” 工作原则 一是坚持“ 预为安纲” ,即坚持“ 防患于未然” , 坚守公共卫生底线,将“ 确保一方平安” 作为公共 卫生工作的第一要务。二是坚持“ 防为众纲” ,即 以“ 健康第一” 和“ 以人为本” 为理念,将“ 满足公 众服务需求和解决重大健康问题” 作为公共卫生 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坚持“ 业为 己 纲” ,即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认真落实公共 卫生服务和管理“ 责任链” 。

 2.2 “ 四化 一满意” 工作要 求 一是全程化,即落实单位、岗位和个人责任, 完善工作“ 责任链” ,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全程管理。

 二是精细化 ,即完善服务标准、规范和流程,细化 任务“ 实施链” ,促进公共卫生精准服务。三是高 效化,即加强信息化建设 ,充分应用“ 大数据” “ 云 计算” 等技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效率。四 是绩效化,即完善指标体系,建立考核评估机制 ,

 强化公共卫生绩效评价。五是让公众放心满意, 即抓管理、提质量 ,切实回应和满足公众公共卫生 服务需求,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公信度。

 2.3 “ 五重” 工作机制 一是重预防,将“ 医防融合” 的“ 健康管理” 理 念落实到公共卫生工作的全过程 ,通过体系融合、 模式转变、流程完善等 ,推动公共卫生从指标性、 粗放型的管理 向效果性/绩效性、精细 全程化 管理转变,从群体疾病防治 向全程健康管理转变。

 二是重基层 ,完善 专业 公共 卫生 服务 网络 和 医疗 服务 网络分 工和协 调互 动机 制 ,优化 和完 善预 防 保健专业机构、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三 位一体” 工作模式。三是重需求 ,顺应疾病谱改变 和社会公众 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调整并充实公 共卫生服务项 目与 内容。四是重弱势 ,注重机会 平等,保障基本服务 ,坚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公 平性和均等性。五是重问题 ,坚持问题导向,强化 联动机制 ,打造多部门合作大平台,营造全社会参 与和支持公共卫生 良好 氛 围,切实解决 突出 、重 大 公共卫生问题 。

 3 “ 十三五” 期 间上海 市公共 卫生体 系建设 目标 与主要任务 2015 年 9 月,上海市政府印发《上海市加强公 共卫生体 系建设三年行 动计划 ( 2015 年_ 2017 年)》,明确提出建设具有“ 国际视野、中国特色、上 海特点” 的,“ 理念先进、体系健全 、功能完善” 的公 共卫生体系。

 3.1 总体 目标 “ 十三五” 期间,按照国家公共卫生工作的总 体要求 ,以城市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为导向,瞄 准世界公共卫生前言和顶尖水平,以“ 优化、整合、 创新 、发展” 为主线 ,努力使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 在系统功能完善 、核心能力提高、服务水平提升、 长效机制建立和社会支持参与等方面呈现持续发 展态势。到 2017 年末,实现疾病监测综合灵敏 ,风 险预警精准科学 ,应急应对处置立体高效 ;完善职 责明晰且“ 预防 一干预 一诊治” 衔接有序的“ 医防 融合”疾病综合防治服务体系;基本落实以“ 健康 云平台” 和“ 健康 自主管理” 为支撑的,“ 机构分级 协同、公众主动积极” 的健康全程管理,切实让市 民享有更公平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3.2 主要任务 围绕实现上述行动 目标,明确了五方面工作任 务以及“ 体系建设” “ 惠民服务” “ 示范性实施” “ 法 制化建设” 和“学科人才” 五大类共计 38 个项 目。

 具体包括 :一是以确保一方平安为 目标 ,完善 公共卫生应急救援体系。保障“ 开放发展” ,致力 提升传染病疫情综合监’狈0应对能力 ,打造全方位 的卫生应急监测、处置和救援体系,如建设空中卫 生应急救援基地和探索“ 空中 一海洋 一地面” 统一 指挥调 度与应急救援工作机制等。

 ( 下转第6页)

 ·6 · 上海预防医学 2016 年 1月第 28 卷第 1期 Shanghai J 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J an.2016 Vo1.28 No.1 cations/97 892 4 15 974 18/en/. [ 10]Story M,Kaphingst KM,Robinson —OBr i en R ,et a 1.Cre— ating hea l thy food and eating envi ronments:pol icy and envi— ronmental approaches[ J ] .Annu Rev Public Health,2008 ,

 29 :25 3 —27 2 . [ 11] su M,Du YK ,n u QM,et a 1 .Objective assessment of urban built environment rel ated to physi cal acti vity —- ——devel op—- ment ,reli abil ity and va l idi ty of the China U rba n Bui lt E nvi — ronment Scan Tool ( CUBEST ) [ J ] .BMC Public Health, 2 0 14 ,14 :109 . [ 12]Lv J ,Liu QM,Ren YJ ,et a1.A community —based multilevel i ntervention for smoking ,physical acti vity and diet :short — term f i ndi ngs from th e Commu nity Interventions for H eal th programme in Hangzhou,China[ J ] .J Epidemiol Community Health,2014 ,68( 4 ) :333 —339.

 [13]郭岩,汤淑女.健康的社会决定因素与慢性病防治[ J ] .

 中国预防医学杂 志 ,2010,11( 11) :1167 —1169.

 [ 14] WHO.Globa l status report on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2014[ EB/OL ] .http://www.who.int/nmh/publications/ ncd —status —report 一2 0 14 /en/. [ 15] 0 C onnor SM,Taylor CE ,Hughes JM.Emerging infectious determinants of chronic diseases [ J ] .Emerg Infect Dis, 2006 ,12 ( 7) :1051 —1057. [16]Benamrouz S,Conseil V ,Creusy C ,Ca l deron E ,Dei —Cas E ,Certad G .P arasi tes a n d mal igna n ci es,a revi ew ,wi th em— phasi s on digestive cancer i nduc ed by Cr y ptosporidium par- vum (Alveolata:Apicomplexa) [ J ].Parasite,2012,19(2) :

 10 1 —115 . [ 17]Hu FB.Meta b olic prof i ling of dia b etes:from black —box epi— demiology to systems epidemiology[J ].Clin Chem,201 1,57 ( 9) :1224 —1226.

 [ 18] Bictash M,Ebbels TM,Chan Q,et a1.Opening up the ‘‘ black box ” :metabolic phenotyping and metabolome —wide associationstudies in epidemiology [ J ].J Clin Epidemiol , 20 10 ,63 :970 —97 9 . [19]Gazia n o J M.The evolution of population science:advent of the mega cohor t [ J ] .JAMA ,2010,304(20) :2288 —2289.

 [20]熊玮仪,吕筠,郭或,等.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实施现况 及其特点[J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4 ,35( 1) :93 —96.

 [21] 王波 ,吕筠,李立明.生物医学大数据:现状与展望 [J ] .

 中华 流行 病学杂志 ,2014 ,35(6) :617 —620.

 [22] 李立明,王艳红,吕筠.流行病学发展的回顾与展望[J ] .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8,12(4) :304 —308.

 [23] 郑玉新.暴露评估与暴露组研究——探索环境与健康的 重要基础 [J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3,47 (2 ) :99 — 100 . [24]邬堂春.立足预防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重新审视环境与 遗传交互作用研究策略[J ]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4 ,

 48 ( 4) :241 —243.

 [25] Weng L ,Zhang L ,Peng Y ,Huang RS.Pharmacogenetics and phar m acogenomi cs :a br i dge to i ndi vidual ized cancer thera— py[J ] .Pharmacogenomics,2013,14(3) :315 —324.

 (收稿日期:2015 —10 —08) ( 上接第 2 页) 二是以全程管理为要求 ,建设 “ 医防融合” 的 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聚焦“ 创新发展” ,重点在慢 性病综合防治、出生缺陷监测和干预、心理卫生服 务管理等领域 ,推进机制创新和模式突破 ,如建设 上海市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综合防治服务管理体 系等。

 三是以问题和需求为导 向,落实公共卫生惠 民服务。贯彻“ 共享发展” 理念,聚焦老年人 、儿童 等重点人群,逐步拓展本市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 目内容,如为本市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老人免费 验配矫正眼镜和 3 ~5 岁儿童免费涂氟防龋等。

 四是以标准和机制为突破 ,强化公共卫生科 学化、规范化 、法制化管理。重点聚焦长效管理机 制的完善,标准、规范和行业准则 的制定,公共卫 生政策和评价理论指标体系的创新,为政府科学 决策和依法管理提供支持 ,如探索建立健康期望 寿命评价体系、公共卫生评价和决策指标体系等。

 五是以提升和创新为方 向,全面加强公共卫 生服务学科人才建设。聚焦国际公共卫生前沿和 顶尖水平 ,打造一批公共卫生重点学科和人才高 地,培育和提升公共卫生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 强化 国际公共卫生参与权 、话语权和规制制定权 。

 “ 十三五” 时期是我 国发展大有 可为的重要战 略机遇期 ,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决胜期。面对 新形势 、新挑战,上海将继续秉承创新与发展理 念,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抓住机遇,开拓奋进,努 力建设与上海现代化 国家特大型城市经济社会发 展相匹配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

 (收稿 日期 :2015 —12 —20)

篇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

特别策划Specials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把握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我国要做好当前工作,最紧要的是要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义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基本依据和根本出发点。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简短的一个过渡时期便迅速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阶段,随即我们党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改革开放后,我们党在深刻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作出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大判断。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 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1987 年)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认为我国从 1956 年底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公有制的建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至少需要上百年,这一段时间都属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是在认识到这一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并以此作为我们党确定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发展阶段”。可见,未来 30 年(2021—2050 年),我国将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时期都属于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我国从初级阶段向更高阶段迈进所必须跨过、经历的崔友平新发展理念的主线脉络与实践要求【摘要】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是党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整体。在明确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义基础上,我们只有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主线和脉理,才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进而更好地落实推进我国当前要做好的工作。【关键词】新发展阶段

 新发展格局

 新发展理念

 【中图分类号】D60

 【文献标识码】A人民论坛 2021 03月上 P12-49.indd

  24 21/3/3

  下午2:05万方数据

 人民论坛 / 2021年03月上 2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阶段。发展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国理政的第一要务。理念是行动的先导,成功的发展实践是由先进的发展理念引领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发展的成败决定于发展理念。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科学判断经济形势,提出了许多重大创新性的理论、理念和思想,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就是新发展理念。进入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有了新的内涵、新的特点、新的要求,创新成为了第一推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新时代新阶段的发展必须是高质量发展,这就要求贯彻新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国际国内环境、条件的变化,在正确认识客观规律的基础上,作出的关乎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不是被动应对、是主动作为,不是权宜之计、是长期战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能不顾国际格局和形势变化,固守“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旧思路,但也并不是在对外开放上进行大幅度收缩。事实上,各种国外的经济主体和要素都可参与到国内经济大循环之中,只要其落脚点在于国内分工和国内市场的资源配置,其目的在于满足国内需求和提升国内的生产力和竞争力。新发展格局的循环体系本质上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与传统“两头在外”的外向型发展战略相比,在开放的方式、路径、落脚点、目标以及内外之间的关系上都进行了重大调整。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要在世界的各种不确定性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被迟滞甚至中断。因此,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们在新发展阶段需要完成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大举措。完整、准确、全面把握新发展理念的主线脉理理论的逻辑、历史的逻辑和现实的逻辑都要求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下必须完整、准确、全面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所谓完整,是指新发展理念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它系统回答了发展的动力、方式、形态、路径、目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明确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目标等,五大新发展理念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所谓准确,是指准确把握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站到了新的起点上,要紧紧抓住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切实解决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难点堵点以及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影响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所谓全面,是指新发展理念自上而下贯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领域。中央层面要从宏观指导、规划设计、政策法律等方面作出工作安排,带动贯彻新发展理念整体能力、水平的提升。国家机关各部门要按照自身职责在抓好本部门重点工作之外,做好协调工作。各省市自治区要根据自身条件和可能,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特别是要抓住弱项短板来重点突破,但决不能搞重复建设,甚至脱离实际没有条件硬上。基于此,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应重点抓住其中的主线脉理,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从根本宗旨上把握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体现了我们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发展为了人民,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发展为了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经济问题,更是重大政治问题。实现共同富裕要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循序渐进,由量变到质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坚持抓主要矛盾,从问题导向上把握新发展理念。人民论坛 2021 03月上 P12-49.indd

  25 21/3/3

  下午2:05万方数据

 26特别策划Specials进入新时代,伴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成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我们要根据变化了的现实情况,坚持问题意识、问题导向,更加精准高效地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构建全面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明确区域板块分化重组、人口跨区域转移加快、农民落户城市意愿下降等问题的思路,尽快解决城乡区域差距较大问题 ;改变高度依赖石化能源现象,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处理好各种关系,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扩大开放等等。总之,在新发展阶段,要不断深化对新发展理念的理解,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原则,采取精准、务实、有效的举措,下大力气集中力量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坚持底线思维,从忧患意识上把握新发展理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深刻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的彼消此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内外部环境面临的不确定性甚至风险进一步上升,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随时准备应对可以预见和不可以预见的复杂困难局面。宏观经济要保持稳定,坚持稳定外资政策,防止大进大出,资本市场要防止垄断和无序扩张,重要物资确保供应安全,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也须臾不可忽视。社会领域目前主要是加强公共卫生安全,同时做好“六稳”工作,特别是防止失业加剧的风险。特别是要把安全发展贯穿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全面做强自己,增强威慑实力。要坚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国家安全的有机统一,尤其要保障国家利益至上,有效处理各类涉及国家安全问题。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以新发展阶段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我国发展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在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形势正发生着重要变化。经济增长模式发生深刻转变 :一方面,以大量要素投入为基础的增长不可持续,经济的驱动力向全要素生产率倾斜;另一方面,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能。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短板、弱项。新的战略机遇正在出现,当前,我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总量占全球比重超过 16% ;拥有超过 4 亿的庞大中等收入群体,正在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消费市场 ;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以及为之提供基础设施的新基建,将带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巨大空间 ;正在经历的产业结构巨大变迁与城镇化过程中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将产生新的庞大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等等。在此大背景下,我们党重视和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顺应时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以新发展格局为前提。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习近平总书记依据国内国际形势变化提出的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和超大市场规模的社会主义大国要实现现代化,尤其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就必须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动力已经从“两头在外”的出口依赖转向以国内投资,特别是消费拉动为主,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 7 个年份超过 100%,内需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稳定器。进出口占 GDP 比重随经济发展而下降,是大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在国民经济的四个环节即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中,生产环节依然具有先导性和决定性的作用。因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依然是国内大循环畅通的核心,仍然是改革的主线,要继续通过供给创造需求实现更高水平上的动态平衡。在实践中,一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强自立,只有科技自主创新,突破产业瓶颈才能保证我们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因此,我们要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揭榜挂帅”攻关,发挥地方和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积极性。二要使协调成为内生特点。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最丰富的市场资源,可以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最有力的支撑。我们要尽快人民论坛 2021 03月上 P12-49.indd

  26 21/3/3

  下午2:05万方数据

 人民论坛 / 2021年03月上 27建立起扩大内需的有效制度,通过投资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提升消费层次来释放内需潜力,加强需求侧管理,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使建立国内大循环畅通市场成为一个可持续的历史过程。三要使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绿色转型,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中长期目标,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四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但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必须建立在稳固的国内经济循环体系的基本盘基础上,这样才能使国内大循环在双循环中起主导作用。为此,要塑造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必须更加注重共同富裕问题。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共享理念实质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的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没有全民共享,共享发展就失去其成效。只有真正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公平正义,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将迈出坚实步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从而对共同富裕目标提出了直接、具体的要求。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就要坚持共同富裕,在实践中就要该保障的必须保障,该倾斜的必须倾斜,该促进的要坚定不移地促进。为实现共同富裕,我们要下大力气解决各类差距(城乡、地区、收入)问题,统筹做好就业、教育、住房、收入、分配、养老、社保、优扶、医疗等各方面工作,通过发展和加强保障转移支付来改善民生,更加注重向城乡困难群众倾斜,向基层、农村倾斜,向欠发达地区倾斜,让发展...

篇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

经贸导刊 中国经贸导刊 发改委解读并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加强革命老区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合作,共同探索生态、交通、产业、园区等多领域合作机制。二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增强革命老区发展活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支持将革命老区公路、铁路、机场和能源、水利、应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相关规划,促进实现互联互通,加快建设京港(台)、包(银)海、沿江、厦渝等高铁主通道,规划建设相关区域连接线,加大普速货运铁路路网投资建设和改造升级力度。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支持革命老区加强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大做强水果、蔬菜、茶叶等特色农林产业,支持发展沙县小吃等特色富民产业,支持有条件地区建设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加快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支持革命老区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建设。完善东中西部科技合作机制,促进中西部革命老区与东部地区加强科技合作,支持在革命老区建设创新型城市和创新型县(市),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创新研发基地等创新载体。三是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增进革命老区人民福祉。提升公共服务质量,支持革命老区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结合本地实际,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健全本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保障群众基本生活。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围绕革命历史创作一批文艺作品。加大对革命纪念设施、遗址和英雄烈士纪念设施的保护修缮力度,促进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创新展现方式手段,提升红色旅游魅力,坚决防止娱乐化庸俗化倾向。促进绿色转型发展,统筹推进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支持革命老区开展促进生态保护修复的产权激励机制试点,加快能源资源产业绿色发展,延伸拓展产业链,鼓励资源就地转化和综合利用,支持资源开发和地方经济协同发展。◆(作者为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地所所长、研究员)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 窦 皓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把加快特殊类型地区振兴发展摆在了突出位置,革命老区在国家发展总体格局中的地位进一步凸显。“十四五”时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期,也是推动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攻坚期。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有利于引领带动我国特殊类型地区加速融入新发展格局,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迈进。近期,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这是新中国第一个支持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国务院文件,也是 2020年后特别是“十四五”时期支持全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要深刻认识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紧紧围绕“两个更好、四个着力”的总体思路,全面提升革命老区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努力开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局面。一、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革命老区是党和人民军队的根,也是中国人民选择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见证。抓好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让老区人民逐步过上富裕幸福的生活,具有特殊的政治意义。国务院 2012年出台了《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相继批复了赣闽粤、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等革命老区振兴规划。在58 2021 年 3 月上

 中国经贸导刊 中国经贸导刊 发改委解读党中央、国务院关心关怀和各地共同努力下,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357个老区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经济总量迈上新台阶,基础设施水平显著提升,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实践证明,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革命老区激发内生动力,一任接着一任干,就一定能够取得振兴发展的胜利。“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革命老区将与全国一道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目前,革命老区还存在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高效交通网络仍需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振兴发展所需人才短缺等短板。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决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把创新作为振兴发展的第一动力,着力提升革命老区自我发展能力;必须把协调作为振兴发展的内在要求,推动革命老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必须把绿色作为振兴发展的重要体现,促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相得益彰;必须把开放作为振兴发展的必由之路,积极融入区域重大战略,加强与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合作,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必须把共享作为振兴发展的本质要求,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老区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与此同时,必须以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气魄深化改革,续写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二、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要因地制宜奋勇前进我国革命老区分布广泛,既有位于东中部地区的赣闽粤、大别山、湘赣边、海陆丰、琼崖、浙西南、湘鄂西、湘鄂渝黔、沂蒙、太行等革命老区,也有位于西部地区的陕甘宁、左右江、川陕等革命老区。从自然位置来看,老区是沟通连接不同区域的重要通道;从历史人文来看,老区是红色文化的发祥地;从经济地理来看,老区是经济区、经济带、城市圈的腹地。加快革命老区建设,基础良好、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要奋勇前进。经过“十三五”时期的发展,革命老区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近年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技术、节能环保和新能源汽车业等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科技研发和创新等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诞生了赣州南康家具和吉安电子信息等千亿级产业。同时,当前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也还面临困难和挑战,与全国其他地区发展水平仍存较大差距,自身“造血”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加强。要永葆初心、坚定信心,将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脱贫攻坚等经验做法转化为新发展阶段的崛起条件。要主动适应变化,努力攻坚克难,抓住主要矛盾,着力打通堵点,坚定不移推动振兴发展。新时代老区振兴发展要因地制宜、各扬所长。部分革命老区经济区位较为优越,如赣闽粤、大别山、川陕正在积极对接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是连接我国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桥梁。部分革命老区资源富集,如陕甘宁是我国西煤东运、西气东输和西电东送的重要通道。部分革命老区处于开放前沿,如左右江是西南边境开发开放和连通珠江—西江黄金水道的重要枢纽。只要发挥好革命老区独特的优势,深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培育新兴产业和新经济增长点营造良好环境,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将迎来广阔前景。三、坚持“两个更好、四个着力”的总体思路革命老区大多是多省交界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是完善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区域经济布局、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支撑。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要牢牢把握“两个更好、四个着力”的总体要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激发内生动力,发挥比较优势,走出一条新时代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新路。以“两个更好”的发展目标催奋进、谋振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革命老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要紧紧围绕“两个更好”,积极谋划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坚定不移引导和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老区发展、实现老区振兴的强大动力和具体行动。2021 年 3 月上 59

 中国经贸导刊 中国经贸导刊 发改委解读着力推进因地制宜振兴发展。要统筹加强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与国家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规划的有机衔接,积极支持革命老区立足资源禀赋,发挥比较优势,探索各具特色的振兴发展路径。切实推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一定时期内保持脱贫攻坚政策总体稳定,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优先支持列入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落实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要求,促进革命老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支持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和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研究支持赣州、三明等城市建设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支持符合条件的县城建设一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服务农业农村能力。对接国家重大区域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以开放合作促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着力增强革命老区发展活力。要大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优先支持革命老区公路、铁路、机场和能源、水利、应急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国家规划,促进实现互联互通。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深入推进优质粮食工程,打造一批知名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稀土、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红绿结合加快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完善东中西部科技合作机制,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建设一批重点高校、重点学科和重点实验室,完善 5G网络、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因地制宜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着力增进革命老区人民福祉。要支持革命老区依据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结合各地实际,建立健全公共服务标准,提升义务教育水平和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健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大力弘扬传承红色文化,把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围绕革命历史创作一批文艺作品,统筹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建设一批标志性工程。统筹推进革命老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加强对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和其他重要江河源头生态环境治理,建立健全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着力健全政策体系和长效机制。党的领导是赢得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胜利的根本保障,要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始终贯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强化政策资金支持,中央财政在安排革命老区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时,对革命老区所在省份予以倾斜支持。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对革命老区列入国家有关规划和政策文件的建设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范围并按规定加大用地保障支持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强工作指导,研究制定支持革命老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红色旅游等重点领域实施方案。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将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列入本地区重点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制定配套政策。◆(作者为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采访,回答记者提问。问:请问出台《意见》的背景是什么?答: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一以贯之大力推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生态问题的基础之策。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构建高质量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我国在这方面的潜力相当大,可以形成很多新的经济增长点。李克强总理强调,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可持续、更具活力。各地区各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全面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推60 2021 年 3 月上

篇四: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

2021 年 乡村 振兴工作计划 :贯彻新发展理念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 奋力打造乡村振兴先行样板

 2021 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xx 村推进全面振兴、持续提升“五个振兴”水平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做好明年的各项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村党委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分别召开村“两委”扩大会、党员和村民代表会、村企经管人员会议集思广议、形成共识的基础上,衔接 2020 年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制定了 2021 年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遵循,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乘势而上、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排头兵”的目标定位,全面提升“五个振兴”成色和水平,在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和丰富民生保障内涵上迈出更加坚实的步伐,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二、总体目标与计划 紧紧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总方针、总要求,坚持统筹谋划、协调推进,坚持党建引领、全面发展,实现新发展阶段产业更兴旺、生态更宜居、乡风更文明、治理更有效、生活更富裕的新目标。

 (一)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产业更兴旺。

 1.扎实推进农企园建设。充分认清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的优势。立足国内,面向世界,大力开拓国际国内两大市场,积极发展海外贸易,加快形成国内供应链,做大做强“新天地”蔬菜品牌。加大招商力度,树立不上任何污染项目的底线思维,全力招好商、招大商。争取 BRC 食品安全全球标准认证。

 2.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产业。突出目标引领,平台化运作。建立健全电商发展工作机制。引进京东云仓,邮政、顺丰等企业,打造集“培训、孵化、直播、仓储、快递、物流”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电商平台,吸引电商业主入驻,打造鲁南电商产业品牌。

 3.壮大教育培训产业。完善新农人培训功能配套,建强管理团队,提高营销能力和质量,全力打造新农人培训中心教育培训“航母”。面向全国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和基层党员干部。积极争取中央组织部和农业农村部挂牌,成为中央、省市县各级党校和农广校教学点,2021年计划完成 10 万人培训任务。

 4.完成建筑公司注册。加强企业管理,积极承建政府投资项目。新天地置业公司完成兰园项目配套建设,按时交房。积极开拓市场空间,储备优质资源,专注建造高品质住宅,为村庄发展提供有力资金支撑。

 5.推进物业公司全行业介入运营。以兰园物业团队为基础,以兰园小区、农企园为试点,逐步实现村集体产业物业统一管理运营。推进现有社区物业有偿服务。

 6.按照“田园新城”中央活力区规划,推进“xx 村商城”一期市场提升改造和瓜果市场、仓储区基础设施配套,完成卞庄街道敬老院片区扩建,增加营业范围,扩大经营规模。整合资源、优化布局,促进经营业态转型升级和农村电商中心整合发展,逐步提高专业化运营管理水平。

 7.加快实施“农高区”建设。实施好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继续争创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高徐皇路片区高效农业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8.推进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整体提升工程,加大营销力度,增加客流量。继续争创国家 5A 级旅游景区。完善“印象 xx 村”功能,保持“夜经济”新高地的市场地位。推进打造农企园工业旅游项目。规划建设兰陵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商品集散中心。发挥平台载体功能,招引参与性、体验性、科普性项目,打造中小学生课外“研学游”实践基地。规划体育公园,逐步建设室内规范化场馆,举办文化体育赛事,建成城乡居民健身休闲的首选场所。

 9.深入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山东农科院、山农大等科研院所合作,实现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种苗产业,开展大蒜等种质资源研发和保护,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10.办好第九届中国xx蔬菜产业博览会和 xx优质农产品交易会,依托 xx 电商中心,推进线上线下办会,积极打造“实施三步走,对接长三角”的桥头堡。继续办好各种时令性节会,持续扩“美丽 xx 村”知名度和美誉度,促进旅游业发展提速。

 11.加快“田园新城”建设,提高产业带动能力,形成乡村振兴“共同体”,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2.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重点突出新天地生态酒店、礼宾楼、兰园酒店餐饮部服务提质、品牌提升。抓好印象 xx 村小餐饮管理,优化餐饮结构,优胜劣汰,吸引更多品牌加盟入驻。促进新天地游乐场、民宿等旅游配套项目提升。

 (二)坚持绿色发展,实现生态更宜居。

 1.按照宜居宜业宜游、亦城亦乡亦园和生态美、生活美、生产美的目标,打造“田园新城”。逐步实现水、绿、城、田相融合。扎实推进中兴路南延、卞南路加宽、抱犊崮路绿化亮化等工程,打通道路交通网,绿色生态网。完成卞南路出入口地标景观打造。提高 xx 村商城区域亮化绿化水平。

 2.继续加强植树造林工作。年新植 10 万棵以上苗木,扩大农企园、新农人培训中心等新产业区绿化面积。优化国家农业公园种植品种、结构。加大苗木管护力度,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

 3.实施小汶河 xx 村段治理工作。推进集蓄水治污、沿河景观打造与一体的综合治理,形成休闲、健身、观光的风景线。搬迁商砼站和垃圾中转站。实施景区荷花湿地提升工程。

 4.加强动物保护。保护湿地、竹林、果园等鱼类、鸟类主要栖息地,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5.继续加大印象 xx 村、xx 村商城等餐饮、食品加工商户油烟净化排查。加强在建工程粉尘污染管治和载重车辆限行管理,提高空气质量。

 6.配套完善保洁队伍,增加撒水车辆、清洗消毒等设备。巩固创卫成果,落实“四害”消杀常态机制。

 (三)培育 xx 村精神,实现乡风更文明。

 1.培育 xx 村精神。推进践行 xx 村精神成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文化共识。巩固全国文明村建设成果。

 2.保护好中国知青村、戴家村阻击战等红色文化。发挥好村史馆宣传教育作用,推进思想道德建设。

 3.坚持开展以优秀共产党员、新天地之星、xx 村好人、好媳妇、好婆婆等为主要内容的评先树优活动。表彰鼓励在“急、难、险、重”工作任务中勇于担当作为的好党员、好干部、好村民、好职工,形成村级荣誉体系。

 4.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继续办好《新 xx 村》报、兰陵国家农业公园公众号、《美丽 xx 村》自媒体。结合数字 xx 村规划,推进《新xx 村》村级数字融媒体建设。加强与上级媒体沟通,积极推荐 xx 村好新闻。

 5.支持鼓励村民自发组织的文化体育团体,经常组织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6.完成档案室建设,加强档案资料管理。

 7.完善妇女儿童家园功能,提高利用率。改造原村史馆,建设老年放映室、图书室,增加老年人活动阵地。

 8.全面推进法治乡村建设,加强《民法典》宣传,争创全国法治示范村。坚持村党委成员“轮流值班制度”,落实好“首问负责制”。

 9.继续加强与“戴家村连”的军民共建,助力精武强军,支持连队建设连史馆、强军网络学习室,制作“戴家村连优秀传人”奖牌。组织开展“戴家村连”荣誉日纪念活动。立足红色资源,创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双拥”共建模范村。

 10.倡导文明新风。扎实做好移风易俗工作,继续推进公墓林改造。持续抓好“美在农家”创建和评选活动,营造“人人爱美”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开展“美丽村庄大家建”活动,引导村民爱护公共卫生,有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坚持不懈制止餐饮浪费问题。

 11.加强意识形态领域建设。加强对西方不良文化渗透和网络垃圾监管力度。教育村民向上向善,严格扼制邪教滋生,杜绝封建迷信行为。弘扬优秀历史文化,组织过好中国传统节日。

 (四)坚持党建引领,实现治理更有效。

 1.组织好纪念建党 100 周年主题活动,开展总书记“点赞”xx 村和王传喜三周年系列活动暨“牢记总书记厚爱之恩、建设大美富强新 xx村”系列活动,进一步凝聚党员群众的干事创业热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2.加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优化结构,提升“班子”文化水平和创新能力。加强 xx 村商城市级党建示范点建设,争创省级党建示范点。加快推进智慧化党建。加强新天地公司党支部阵地提升工作。申请成立农企园党支部。积极接收和培养、发展新党员。村党委争创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3.加大群团组织建设力度。完成村总工会、xx 村商城、新天地旅游公司工会换届,成立新农人培训中心工会。突出抓好省“五四团委”、xx 村商城省级工友创业园、国家农业公园工人先锋号等建设。妇联争创省级巾帼文明团体。强化民兵应急分队队伍和阵地建设,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4.加强人才引进培养。面向专业院校定向招聘,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积极引进退伍军人。重点加强农企园、电商中心、新农人培训中心人才招引力度。以人才推进企业管理水平上台阶。

 5.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治理。贯彻落实“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坚持“四议两公开”制度,保障村民参与权、知情权、民主决策权。加强流动人口管理。高标准实施“数字 xx 村”规划,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

 6.严格落实“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疫情防控要求,毫不松懈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加强 xx 村商城、景区、印象 xx 村等人流密集场所管控,严格控制节会人员数量。坚持排查冷链食品经营情况、认真抓好春节返乡人员登记、健康码查验,做到“人物同防”。继续加

 强疫情防控常识宣传,提高群众思想认识。坚持落实消毒制度。继续加强疫情防控物资储备。

 (五)聚焦民生福祉,实现生活更富裕。

 1.继续实行“按需分配、低价安置”政策,启动新安居工程,计划建设安置楼 50000 ㎡,完成康宁路沿街配套建设。稳妥解决好户籍政策、私自转让宅基地、住房面积差异等问题。清理、处罚私自转让居民楼房的违规违法行为。

 2.聚焦群众健康生活,进一步加强村级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全民健身运动,坚持组织村民健康体检,实施“健康 xx 村”行动。

 3.继续实施健康饮水工程,在保障蒙山纯净水的基础上,改造提升自来水管网,加强水源管控,探讨使用会宝湖水厂供水,保障群众生活用水更安全。

 4.关心关爱残疾人、老年人,继续抓好无障碍环境村建设。组织老年人分期分批外出参观学习,安享晚年生活。继续加强村集体对因病因灾致困的帮扶兜底工作。

 5.依托新农人培训中心、农企园、电商中心等新产业,优先安置村民就业创业。

 6.积极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在国家农业公园、徐皇路片区加大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发放给村民食用和储备。

 7.面向企业实施拴心留人工程。健全养老、医疗保险制度。逐步制定职工住房优惠政策。拓宽职工晋升渠道。完善职工工资结构,形成工资稳定增长机制,建立稳定的人才梯队。

 三.保障措施 1.加强党组织建设,发挥好“两个作用”。增强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动性。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从严从实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党员队伍管理,坚持开展“亮诺践诺”,严格执行“党员积分管理”。压实村党委及下属党支部工作责任,明确党组织书记负总责,带头抓班子,强队伍,促发展。

 2.加强统筹谋划,服从发展大局。村庄各项事业发展是“一盘棋”,各单位要互相支持、互相爱护、共同进步。村党委坚持尊重群众意见,顺应发展趋势,统筹科学谋划。全体党员群众、企业职工要围绕村庄发展中心,服务村庄发展大局,主动为村庄发展做贡献。

 3.加强目标管理,强化业绩意识。深化村集体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制度改革,制定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企业管理细则。以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推行目标责任制。村党委成员、企业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及每名企业职工要逐级制定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签定目标责任状。目标确定要以“五位一体”全面发展为总体目标,经济运营项目要制定计划完成经济指标,公益性项目和后勤保障部门要突出日常工作完成情况和重要工作成果考核。新产业要敢闯新路见成效,老产业要

 开拓创新有突破。重激励、严约束,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提高团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财务审核,积极推动车辆、办公等公共资源改革,扎实做好资源节约集约使用。

 4.严肃政治纪律,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严格的惩戒机制,对违法违纪的党员群众,特别是党员干部绝不姑息迁就,严肃处理。对“不作为、乱作为”的村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实行淘汰制。切实通过严格的纪律约束,把集体主义思想凝聚到发展上来,把企业团队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团结意识提高上来,形成干事创业,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

篇五: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

学习 新发展理念 体会文章- 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 7 月 30 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近年来,XX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 XX”重要指示精神,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展望未来,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无论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还是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都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一、新发展理念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必须认真对照审视、知不足而奋进

 新发展理念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的问题,是管全局、管根本、管长远的战略思想。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我国经济在复杂严峻的变化变局中,始终保持了正确的航向,经受了风浪挑战,牢牢掌

  2 握住发展的“时”和“势”。也正因为不折不扣贯彻新发展理念,XX 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有效解决了发展中的许多矛盾问题,各项工作迈上了新台阶。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 9.96 万亿元,人均稳居全国省区第一,制造业规模占全国 1/7,科技进步贡献率达 64%,居民人均年收入超过 4 万元,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超过 90%。当前,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给我国加快科技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带来新的机遇。面向未来,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根本的是坚定不移把新发展理念作为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指挥棒。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正视历史积累的矛盾和问题。长期以来,在传统发展理念主导下,人们对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视程度远高于其他方面,更多地采取依赖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的粗放发展方式,或多或少地忽视了创新、环保、民生等工作,这就导致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积累了一些这样那样的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基础上形成的,是针对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提出的,贯穿着鲜明的问题导向。认真对照新发展理念去检视,能够

  3 更加科学地认识、更加准确地把握、更加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推动高质量发展。XX 发展一直走在前面,过去发展中积累下来的矛盾问题更为集中、更为突出,解决也更为紧迫。比如,乡镇企业、集体经济到外向型经济的发展特点,决定了在一段时期内只要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就能够实现较快发展,导致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导向不够鲜明;在经济发展大踏步前进的同时,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尤其是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步伐;过去对环保问题认识不足,长江两岸布局了大量重化工企业,苏北地区引进了不少小化工,生态负荷偏重日益成为突出短板。任何进步与发展都是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我们继承了前人艰苦创业打下的坚实基础,也必须担负起解决问题的责任,自觉用新发展理念来审视和解决这些问题,而不能再推给后人。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看清自身发展的差距和不足。近年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百舸争流、千帆竞发。先发地区立足于要素禀赋和先发优势,抓住国家战略机遇,不断增强改革创新活力,很多领域工作都是对标世界最高水平,领先优势持续扩大。后发地区在国家大局中的地位提升明显,城市规划、项

  4 目建设、科技创新中展现出的大格局大魄力大手笔令人赞叹。有比较方能知不足,有竞争才能有进步,XX 是东部沿海发达省份,经济总量全国第二,但不等于一好百好、事事领先,特别是对照“为全国发展探路”的要求来看,放到新发展理念的参照系中、摆在兄弟省区市的坐标轴上来看,还存在不少的短板弱项。比如,对比有的地方践行“两山理论”行动早、落实快、效果好,我们一些地方还在发展污染落后小化工、舍不得那些坛坛罐罐;对比有的地方加快“腾笼换鸟”、发展高端产业,我们一些地方还在招引低端产能、处在产业链条中低端;对比有的地方运用市场化手段配置资源、办成一些大事,我们一些地方仍然习惯政府举债搞建设、债务风险居高难下。传统路径上的率先并不意味着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领先,面对“前有标兵、后有追兵” 的现实方位,我们必须瞄准目标、加大马力,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阻碍,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摆脱思维上的惯性和束缚。在面对外部冲击与内部调整的双重考验时,有些同志感到工作中有很多两难甚至多难、迟迟下不了决心的问题,现在受疫情影响,遇到发展指标波动、新旧动能转换、远近利益取舍的问题,这样的感受更为明显,根子是思

  5 想没有真正转到新发展理念上来。新发展理念把握了发展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特点,指明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意味着对传统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也必然伴随着思想理念的自我革命、思维方式的自我更新、行为方式的自我超越。为此,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我们针对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提出有没有轻轻松松走在前列的盲目乐观、有没有满足于过去经验做法的路径依赖、有没有图一时之快的行为短视等“九个有没有”。在深刻反思响水“3·21”事故教训过程中,我们针对践行新发展理念存在的差距不足,提出为什么 XX 化工产业还有如此多的低端环节、为什么整治危险污染小化工的杂音还如此多等“六个为什么”。我们深刻认识到,在发展的道路上,不管走多远,都需要时刻保持刀刃向内的自省自觉,不为定势所拘、不为传统所累、不为经验所缚,不断以新发展理念指引方向、校正偏差。

 遵循新发展理念,就能不畏前进中的风险和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把发展和安全作为两件大事并列强调,要求同步发展。推动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前提都是安全和稳定。没有安全和

  6 稳定,一切都无从谈起。深入地看,发展中很多看得见、看不见的风险挑战,都是没有贯彻落实好新发展理念造成的。比如,科技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长期忽视原始创新、自主可控,导致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被“卡脖子”;安全生产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抓发展、抓安全的理念、方法和责任落实跟不上时代要求,导致本质安全水平不高;金融领域的风险,本质上是脱实向虚,对实体经济重视不够,甚至把金融创新异化成为非法金融活动;政府债务的风险,本质上是政绩冲动和“GDP 情结”,盲目透支未来发展空间。这就告诉我们,偏离了新发展理念,风险就会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新发展理念以宽广的视野观察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科学分析发展大势,准确把握发展要求,系统规划发展战略。有了新发展理念的指引,就可以从源头上降低风险、杜绝风险,就可以及时准确地研判风险、评估风险,就可以科学有效地规避风险、化解风险。对于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外部风险,新发展理念同样可以指导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从眼前的危机、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注重风险防范不是要缩手缩脚、驻足不前,而是要看清本质、把握规律,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中,用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最大限度化解存量、遏制增量,牢牢守住稳定、安全、廉政、生态“四条底线”。

  7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从 2018 年开始,XX 在全国率先建立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和年度考核指标体系,目的就是把指挥棒的导向树立得更加鲜明,引导全省上下更加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变中求稳有“进”的信心、优化结构有“稳”的定力,切实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加扎实。

 二、新发展理念揭示了制胜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切实增强自信自觉、创造性地推进落实

 新发展理念源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内外发展经验、发展大势的总结分析,对我国发展矛盾问题的认识把握,对各个时期我们党发展理论的继承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最新概括,蕴含着科学性、全面性、实践性的鲜明特质。践行新发展理念,不能笼统、简单、概念化地大喊口号,必须在贯彻落实中不断加深认识,在深化理解中更好贯彻落实。

  新发展理念是科学的,抓落实,必须保持勇往直前、

  8 不受干扰的战略定力。世界总是在先进事物取代落后事物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这期间不可避免会有波折,但大趋势不可逆转。贯彻新发展理念是运用科学规律去破除落后模式,转型遭遇阵痛是正常的,付出必要代价也是正常的,但赢得胜利是必然的。新发展理念的科学性已经在“强富美高”新 XX 建设的五年答卷中得到印证。特别是这些年在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下,在我们主动调结构、淘汰污染企业低端产能的情况下,XX 实现了高基数上的稳健发展、进中提质。这当中有很多实践案例,比如,南京立足科研院所众多、创新资源丰富的特点,狠抓深化科技创新,深入推进科技成果项目落地、新型研发机构落地、校地融合发展“两落地一融合”,打开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两年多来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 400 家,孵化引进科技企业 5000 多家,今年上半年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 34.6%;苏州开放度高,面对中美经贸摩擦影响,统筹做好舆情、产业、就业等工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对外贸易总体稳定,2019 年进出口总额达到 3141 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在疫情冲击之下,实际使用外资超过 78 亿美元、增长151.6%,保持了开放领先优势;无锡坚守实体经济,对产业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提升,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等产业快速发展,太湖之畔处处展现出产业之美、创

  9 新之美、生态之美;徐州顶住压力,坚定推进产业、生态、城市“三个转型”,促进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涌现出贾汪等绿色发展典型,实现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成功转型。从这些案例中,我们进一步体会到新发展理念所揭示的科学规律、所代表的先进方向、所蕴藏的真理力量,切实增强了自信和定力。我们深刻认识到,决不能再回到简单以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的老路上去,必须以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群众获得感为立足点;决不能再回到以牺牲安全、破坏环境为代价搞所谓发展的做法上去,必须坚持安全第一、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发展的模式上去,必须转向创新驱动内生型增长的轨道。

 新发展理念是全面的,抓落实,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增强整体协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发展理念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新发展理念提出的要求是全方位的、多层次的,绝不是只有经济指标这一项,不能顾此失彼,也不能相互替代。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系统思维,在谋划发展的“大棋盘”上,五大理念一起落子;在储备政策的“工具箱”里,各项政策系统集成;在推动落实的“施工图”中,各项举措一体推进,真正处理好大系统和子系统、动力机制和反馈机制等关系。具体工作中,

  10 谋划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就必须从整个产业链上下游贯通地考虑,从产业链创新链的双向融合来考虑,从人流、物流、资金流的方便性来考虑;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就必须统筹谋划好沿江与沿海、生态与产业、破旧与立新、自身发展与协同发展,在综合平衡中实现效益的最大化;支持推动苏北发展,就必须从“四化”同步的规律出发,把推动苏北农民群众住房条件集中改善作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主抓手,推动城乡关系重构,从整体上提升苏北发展水平,从根本上改善苏北老区群众的生活;打造营商环境,就必须着眼于让资源要素在 XX 实现价值最大化,从政策创新、平台建设、产权保护、环境宜居、生活便利等各方面系统推进,形成引领性、集聚性、创新性的发展环境。

 新发展理念是实践的,抓落实,必须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新发展理念是从实践中得来的,也只有落实到实践中去,才能产生巨大的物质力量。落实新发展理念,问题是出发点,目标是根本点,结果是落脚点,三者相互贯通、相互承接、相辅相成。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正经受疫情严重冲击,给我们的发展增添了更大变数、带来了更多挑战。越是在这个时候,越要增强信心、坚定信心,坚决

  11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这其中,突出问题导向,就是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在保市场主体、释放消费潜力、扩大有效投资、稳定外贸外资基本盘、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竞争力等方面持续发力。突出目标导向,就是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拿出一些实招硬招,坚决守住“保”的底线,不断夯实“稳”的基础,奋力拓展“进”的态势。突出结果导向,就是把贯彻新发展理念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标尺,及时调整应对策略,及时纠正方向跑偏、落实不力等问题,真正实现愿望、过程、结果的有机统一。不仅是应对外部冲击,解决发展中的其他问题,也必须把“三个导向”真正树立起来,决不能干那些只讨领导欢心、让群众失望的蠢事,决不能干那些表面光鲜亮丽、内部问题遍地的傻事,决不能干那些自以为是、违背规律的笨事。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是关系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勇于自我革命、勇担时代使命

 能否坚持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尺度。只有真正想明白、弄清楚、做到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贯彻新发展理念上来,才能推动各项工

  12 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是敢于亮丑。亮丑不为丑,遮丑才是丑。亮丑彰显出的是对新发展理念的深刻认识,是对正确政...

篇六:贯彻新发展理念公共卫生

dash; 1 —温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十四五”规划为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实现健康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健康温州 2030 行动纲要》和《温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结合温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一、发展背景(一)现实基础。“十三五”期间,温州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奉行生命至上的价值取向,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高标准推进健康温州建设,高水平打造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显著增强、数字化治理水平加快提高,群众健康获得感、满意度持续提升, “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81.72岁,比2015年增加 1.04 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32.2%高于目标值,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3.34‰、孕产妇死亡率 7.95/10 万、婴儿死亡率 2.03‰均明显优于目标值,接近或达到高收入国家水平。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持续完善,重大疫情监测预警、风险评估、流行病学调查、检验检测、应急处置机制不断完善,平均急救反应时间低于国家

 — 2 —标准,疾控机构增编达到每万人口 1.29 名,核酸检测机构增至50 家(含城市检测基地 4 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精准实施“25+1”铁规和“12 条”深化措施,坚持“硬核隔离+精密智控”,创新“大数据+卫健+疾控+公安+基层”集成作战和“核酸检测+CT 检查”快速筛查机制,为全国全省疫情防控大局贡献了温州方案。健康温州建设格局基本形成, 市委市政府印发《健康温州 2030 行动纲要》,启动实施健康温州 28 个专项行动, 全省率先实施“五五健康工程”建设;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国家级卫生乡镇达 58 个,提前 3 年完成国家级卫生县城全覆盖目标;创成 2 个国家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11 个县(市、区)全部创成省级慢病管理示范地。医疗卫生资源持续增加,主城区建成温医大附二医瓯江口院区、龙湾院区,温医大附属口腔医院龙湾总院、市人民医院娄桥院区、市第七人民医院潘桥院区、市中医院二期、市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全面建成“15 分钟医疗服务圈”;主城区外围建成苍南县人民医院、平阳县人民医院等综合医院 11 家,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 6 家,专科医院 5 家,急救机构 8 家;医疗机构数、卫生技术人员数大幅增加,从 2015年的 5567 家、5.68 万人,分别增加到 2020 年的 5802 家、7.41万人,医疗服务公平性可及性明显提升。区域医疗康养中心城市建设成效显著,市属 3 家医院成为上海大学附属医院,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全面托管温州市肿瘤医院;全市建成国家重点专科 3 个,省级重点学科 41 个,省级区

 — 3 —域专病中心 6 个;在“眼健康、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械、中药、医疗服务”四大领域形成了特色化发展优势,中国眼谷、基因药谷、国科大温州研究院投入使用,上海大学温州研究院落地建设,生命健康产业总营收近 980 亿元。社会力量办医蓬勃发展,制定出台社会办医 20 条新政,培育打造温州康宁医院、温州和平国际医院、南塘中医药特色街区等多个全国领先的社会办医特色示范项目,实现中外合资办医项目零突破,特色化、规模化、连锁化、多样化的社会办医新格局正在加速形成。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成国家中医药重点建设专科 9 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专)科 14 个,7 个县(市、区)获得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称号,90.77%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6.55%的乡镇卫生院建成中医馆。

 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双下沉、两提升” 实现省市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县域全覆盖,在全省率先建成 19 个县域医共体,率先出台基层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启动 5 个城市医联体建设,80%以上建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巡回医疗车,基层就诊率达到 65%以上,分级诊疗格局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达到 87 元,“明眸皓齿”工程成为全国样本,全省率先推进 0-3 岁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落实规范化妇幼保健机构县级全覆盖,建成市级以上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4 家,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 5 家;医养结合扎实推进,千名老人康复护理床位达 4.26 张;改革完善医疗卫生综合监管制度,卫生监督执法效

 — 4 —能明显提升;有序落实全面两孩政策,推动人口可持续发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五项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立,“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取得突破,13 家医院开展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率先出台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市县统筹联动调整方案、医院薪酬制度改革“1+3”文件,初步建立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公立医院薪酬制度。卫生健康数字化转型高效推进,建成健康信息共享一级平台和转诊协同平台和医学影像云平台,“互联网+医疗”实现上线互联网医院 28 家;深入推进改善医疗服务 35 项“最多跑一次”改革举措,市级医院高峰时段排队时间从 12.77 分缩短至 2.48 分钟;“互联网+健康养老”覆盖 8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表 1 “十三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 年十三五规划目标值健康素质1 人均预期寿命 岁 81.72 81.52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 3.34 8.53 孕产妇死亡率 /10 万 7.95 9.54 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32.2 24人口发展5 总和生育率 个 1.5 1.86 出生人口性别比 109.82 1107 出生缺陷发生率 ‰ 11.53 158 免费计生服务覆盖率 % 100 95资源 9 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 张 4.57 6

 — 5 —类别 序号 指标名称 单位 2020 年十三五规划目标值配置10 每千人公立中医院床位数 张 0.51 0.5511 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 人 3.29 3.512 每千人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人 0.44 0.413 每千人注册护士数 人 3.28 3.614 每万人全科医生数 人 3.97 215 县域范围内就诊率 % >85% 90服务保障16 责任医生规范签约服务率 % 43.26 5017 区域医学共享中心覆盖率 % 100 8018 智慧医疗覆盖率 % 100 95注:人均指标已按七普人口数据计算;按户籍人口计算,2020 年每千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每千人执业(助理)医生数、每千人注册护士数分别为 5.25 张、3.77 人、3.76 人。(二)主要短板。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亟待优化,人均资源配置率不高,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供给侧结构性不合理。医疗卫生体系层级能力不够突出,“高峰不高”“基层不强”,省级医院依然“大而不强”,市级医院专科优势不突出,县域医共体牵头医院水平参差不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医疗卫生体系内部协同程度不高,医疗卫生资源缺乏统筹,存在同质化竞争,内部协同程度不高,各层级合作机制不完善;民营医院尚未形成错位发展,综合监管制度改革还需深化,“三医联动”不足。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有待提高,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暴露出重

 — 6 —大疫情防控救治能力存在短板和弱项;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较薄弱,医防融合不够,县级医院救治及公卫机构检测能力不强,城市传染病救治网络尚不健全。(三)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将迎来重要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大部署,明确提出到 2035 年建成健康中国。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提出,到“十四五”末基本建成健康浙江。新冠肺炎疫情后各级党委政府对公共卫生安全与应急体系建设更加重视,市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会提出了打造医疗高地的新目标新定位。“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共享共治的健康温州建设格局逐步形成。数字化、基因技术、新型靶点分子诊断等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精准赋能,生命健康科创高地跨界融合,都将为健康温州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十四五”时期,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面临诸多挑战。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对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支撑医疗高地建设的高能级平台、高层次人才、高精尖技术等要素资源需要加速集聚。肿瘤防治、公共卫生、康复护理等领域优质医疗资源供给相对不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持续高发,传统和新发传染病相互叠加,疫情防控风险始终存在。深化医改任务依然繁重,健康温

 — 7 —州建设任重道远,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仍需加力推进。“一老一小”等多重健康需求迸发,卫生健康服务供给压力、公共卫生安全治理难度持续加大,对卫生健康资源配置、服务供给及监管方式等提出新要求。二、总体目标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以高水平建设健康温州、高标准打造医疗高地为统领,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位置,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推动群众健康福祉迈上新的更大台阶,在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和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新征程中奋力谱写卫生健康新篇章。(二)主要目标。到 2025 年,基本建成健康温州,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医防协同、中西并重、富有韧性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发展均衡、服务优质、创新引领、整体智治的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优质医疗资源覆盖面有效扩大,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显著增强,构建大健

 — 8 —康产业集群,奋力打造医疗高地,打响“医在温州”品牌,巩固医疗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的全省第二极,增强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十四五”时期的具体目标是:构筑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打造省域卫生安全标杆城市。坚持“预防为主、平急结合、医防融合”,建成指挥高效、决策科学、运转有序、协同联动、整体智治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立分级快速灵敏的应急响应机制。加快推进公共卫生重点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建设,快速提升重症传染病救治能力、实验室检测能力、院前急救保障能力、采供血应急保障能力和医疗卫生应急物资保障能力,织紧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传染病收治能力大于 1.5 床/万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救治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统筹优化城乡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构建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补齐基层医疗服务体系短板,加快推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以城市三级医院为引领、县级医院为骨干、基层医疗机构为基础,分工明确、功能互补、密切协作、运行高效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预防、医疗和康复护理、养老等服务链条有机整合。加快融入长三角知名医院联合体,推进全市域医疗服务质量持续增强。完善社会办医政策,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加快形成差异化高质量社会办医新格局。

 — 9 —创新培育卫生健康科创高地,构筑高水平浙南医学高峰。打造生命健康重大医学创新平台,促进卫生健康科技成果的高质高效转化。持续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加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建设,大力支持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培育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提高临床综合医疗能力。推进国际前沿医学技术的应用,集聚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巩固医疗综合实力全省第二极地位,增强区域辐射和带动能力。打造健康浙江市域示范,居民健康水平走在前列。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推动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实施健康温州行动,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促进两大核心,推动健康温州专项行动落地见效。健全健康教育制度,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推进全民营养计划,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 40%,健康浙江(温州)建设发展指数优于全省平均水平。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构建现代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切实维护人民身体健康。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机制,疾控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 100%。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公共卫生补短板、强弱项。创新建设新时代托育机构,全面推进老龄人口健康服务高质量发展,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 72%以上。强化精神卫生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提升精神心

 — 10 —理疾病防治水平。创新传承中医药事业,助力现代化中医药强市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构建中医药服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发展“四大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成省级以上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20 个,打造浙江省中医药强市。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提供中医药服务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占比达到95%。数字改革赋能,助推健康服务全省领跑。把握数字化改革的重要窗口期,加快卫生健康事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进程,建设智慧健康工程。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迭代升级医疗卫生领域信息化系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信息化体系建设,构建城市医疗健康大脑,健康医疗大数据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前列。深化综合医改,争创卫生健康治理示范城市。深化“三医联动”“六医统筹”改革,优化分级诊疗体系,持续破解看病难看病烦问题。深化卫生健康领域法治建设,全面推进卫健依法行政,形成权责明确、廉洁高效、整体智治、功能完善的现代化监督管理体系,把温州打造成卫生监管示范城市。优化人口结构,提高人口素质,全面落实生育政策,建设育儿友好型社会...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