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5篇

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5篇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收稿日期:2002-04-15作者简介:刘复兴(1966-),男,山东利津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5篇,供大家参考。

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5篇

篇一: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收稿日期: 2002-04-15 作者简介: 刘复兴( 1966- ), 男, 山东利津人,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副教授, 博士, 研究方向为教育政策分析、教育法学和教育哲学.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刘复兴(北京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北京 100875) 摘要: 认识教育政策的本质涵义对教育政策分析具有决定性意义。本文认为, 应从现象形态、本体形态、过程特点和特殊性质四个视角来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政策的涵义。在现象形态上, 教育政策是教育领域政治措施组成的政策文本及其总和; 在本体形态上, 教育政策是关于教育利益的分配; 在过程方面, 教育政策是一个动态连续的主动选择的过程; 在特殊性质方面, 教育政策在活动过程和利益分配方面具有不同于一般公共政策的特殊性。关键词: 教育政策; 现象形态; 本体形态; 政策过程; 特殊性中图分类号: G40-011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4519(2002)04-0013-07一、认识政策本质对政策分析的意义政策科学的发展历史充分说明, 人们关于政策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往往决定政策分析和政策解释活动的模式, 影响政策分析的形式与结果。在政策科学从 20 世纪 50年代至今的发展过程中, 国内外学者关于政策或公共政策的定义有十几种之多。这些定义纷繁复杂, 从不同的角度对政策的本质进行了解释或假设。我们可以大致把这些定义分为三类, 一是认为政策是某种行为准则、计划、文件、法规、谋略、方案或措施等, 即某种由人们来执行或遵守的/ 文本0, 如国外的伍得罗#威尔逊、哈罗得#拉斯维尔、国内的王福生、林德金、张金马、陈振明以及5辞海6等都是这样来解释政策, 这类定义实际上是把政策理解为一个/ 静态0的/ 点0, 即/ 文本0。二是认为政策是某种有目的地进行价值分配、处理问题或实现既定目标的复杂过程, 如国外的戴维#伊斯顿、詹姆斯#安德森、卡尔#弗里德里奇、哈曼( G#Harman) 以及国内的孙光等都是这样来解释政策, 这类定义中的大部分是把政策理解为 一个/ 动态0的线性的过程, 即一条由目标到结果的直线。但是, 伊斯顿的理论是一个例外, 在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分析理论中, 由输入到输出的过程代表了线性的政策过程, 但他强调了各种体现不同价值和需要的/ 要求0的重要性, 并且当把环境因素考虑进去的时候, 伊斯顿对政策的理解就超出了线性过程的范围。三是认为政策既不仅仅是某个特殊的文本, 又不是一个简单的线性过程, 而是一个既有过程又有结果的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前后相继的复杂的/ 圆圈0(Policy Circle) , 它包括文本、文本的形成、文本的修正、实际的实施过程和结果等要素, 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的非线性的过程。¹上述三类关于政策本质的解释往往与不同的政策模式相联系。把政策理解为/ 静态0的文本, 是传统的政治制度理论对政策进行政治制度方面的静态研究所体现出的重要特征; 传统的理性模式( Rational清 华 大 学 教 育 研 究2002 年第 4 期 RESEARCH ON EDUC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No. 4 2002

 Models) 则倾向于把政策看作直线式的线性过程, 并崇尚实证的线性的政策分析; 而把政策理解为前后相继的充满价值冲突的复杂的非线性的/ 圆圈0, 必然导致推崇批评性政策分析(Critical Policy Analysis), 并肯定政策辩论(Policy advocacy)与政策分析的内在联系及其在政策分析中的重要意义。º根据人们对政策本质的不同理解, 由关于政策制定者和政策利益主体的特性和主体间的关系的不同认识作为前提或假设, 则形成了各种具体的决策模式和政策分析模式。例如, 理性决策模型认为, 在决策中决策主体能始终坚持理性化的活动, 决策者总是能够在明确价值目标的指导下选择最佳的政策方案。这种认识在实践中往往导致这样的结果, 政策方案由于决策者必然性的理性化的理性活动而可以达到最佳, 所以决策和政策的过程的重要性便降低了; 精英决策模型则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杰出的精英人物决定的, 大众不能决定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反映的是占统治地位的精英们的价值观而不是大众的需求和意愿,因此在政策过程中, 利益主体是完全被动的; 而集团决策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集团斗争的产物, 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 存在大量的政治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斗争, 政府决策就是从不同集团的相互冲突中进行选择,/ 所谓公共政策, 是指某一特定时间里, 团体间的争斗所达到的平衡, 它体现了那些一直试图获取优势的并相互竞争着的党派或集团之间出现的均势。0»在这样的政策过程中, 作为政策制定者的政府则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地位。美国学者伊根#古巴在5政策的定义对政策分析的性质和结果的影响6一文中概括出关于政策的八种定义, 把它们分为目的性政策、行动性政策和经验性政策三种类型, 并分析说明了不同的政策定义会形成不同的政策形式, 政策的定义对政策分析的性质和结果具有重要的影响, 认为政策分析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策分析者所遵循的是哪一种政策定义。¼上述分析说明, 关于政策本质的理解和认识对政策分析框架和政策解释模式往往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二、国内有关教育政策定义的分析目前, 国内学者或相关文献对教育政策的定义主要有: (1)教育政策是/ 负有教育的法律或行政责任的组织及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0½ ( 2)/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0¾ ( 3)/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 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0¿(4)/ 教育政策是国家和政党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政准则。0À ( 5)/ 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 是有关教育的权利和利益的具体体现。0Á另外, 其他一些重要文献如5辞海6等文献中大多把教育政策解释为/ 政府或政党所规定的行动准则0。从国内学者对教育政策的定义来看, 大多数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理解教育政策, 只是其中第三种观点强调了教育政策是动态的过程, 而大多数是把教育政策理解为某种/ 文本0或各种文件的总称, 即一种或多种行动依据、准则或措施, 上述五种观点都突出了教育政策作为行动依据和准则的意义。这种认识实际上是代表了我国教育政策长期以来的一种思维模式, 这种模式的特征是对教育政策主要作静态的认识和突出强调教育政策作为一种行为准则的强制性。然而, 这种政策思维模式对教育政策本质的认识或反映并不全面。一是, 表达各种行动依据和准则的政策文本仅仅是教育政策的表面形式, 或者说是廓清了教育政策概念的外延, 可以称之为是教育政策的/ 现象形态0; 而仅仅依靠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尚不能清楚、准确地表达教育政策所包含的本质意义或实质性内容, 例如, 这些依据和准则是谁制定的? 为了什么而制定? 为什么政策文本这样表述而不是那样表述? 需要谁来遵照执行? 按照准则去行动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哪些人或组织会受到政策的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等等? 这样一些实质性信息我们无法从教育政策现象形态的描述中得到。但以上第五种观点认为教育政策是教育权利和利益的具体体现, 则触及到了教育政策的实质性内容。二是, 把教育政策主要理解为必须要遵循的强制性的/ 文本0, 特别是把这一点作为表征教育政策的主要特点, 集中体现了计划经济的社会背景下政策制定者与利益主体的关系模式, 即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执行者或教育组织、受教育者之间是以行政关系为特征的一种命令和服从的关系; 政策制定者是主动的而利益主体是被动的; 特别是作为# 14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年第 4 期)

 个人的利益主体的需要要么是与政策制定者的利益相一致, 要么就会被忽视, 利益主体自身不具备表达自己需要和影响政策的功能。以这样的主体关系模式为基础的教育政策显然无法面对和说明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初步确立的社会背景中政策制定者与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三是, 把教育政策理解为/ 文本0, 实际上把教育政策理解为静态的/ 点0。政策文本只是对教育决策结果的表述, 在政策过程中它仅仅代表一个/ 点0, 无法反映政策过程中多个实践主体和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如果把教育政策主要理解为/ 文本0, 就忽视了教育政策过程的实际性质。但以上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政策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 接触到教育政策过程的性质, 只是还没有明确说明教育政策过程的根本性质。四是, 上述国内对教育政策的理解往往是对于前述三类一般政策定义中的第一种政策定义的的形式化套用, 这是从突出教育政策与一般公共政策相联系的角度, 把教育政策作为一般公共政策的特殊形态, 从公共政策的定义出发派生出教育政策的定义。这种理解看到了教育政策与一般公共政策的密切联系, 但是却无法清楚地表示教育政策的特殊性。此外, 国内关于教育政策的定义大多肯定了国家或政党是教育政策的制定者, 但是对教育政策利益主体如家庭、受教育者个人乃至作为最基本教育组织的学校在教育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缺乏明确的说明。三、理解教育政策的四个视角如何理解教育政策的本质或内涵呢? 本文认为, 认识和理解教育政策的本质, 既要明确教育政策的表面形式即现象形态, 又要探讨教育政策的实质性内容即/ 本体形态0, 还要分析教育政策过程的根本属性以及教育政策区别于一般公共政策的特点。这样我们才能全面认识和理解教育政策。因此, 应从现象形态、本体形态、过程特点和特殊性质四个维度理解教育政策。11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 ) 教育领域政治措施组成的政策文本及其总和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主要是指教育政策的静态的表面形式。在这个意义上, 教育政策表现为静态的文本)) ) 政府关于教育领域政治措施的政策文本或政策文本的总和, 也就是一定的政治实体)) ) 政府关于教育领域政治决策的结果, 如措施、方针、法律、规定、规划、准则、计划、方案、纲要、条例、细则等等用文本的形式表达出来而形成的。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一般有四个层次, 一是指某一单项政策文本, 如高校扩招政策、中小学/ 减负0政策等; 二是指关于某一教育领域的政策文本的集合, 如素质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政策等; 三是指一个国家总体的教育政策文本的总和, 包括基本教育政策和具体教育政策。基本教育政策是/ 有关教育发展总的原则性政策, 反映了一定时期内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的总要求, 规定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方向与原则。0Â 如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5教育法6、5义务教育法6、5面向 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6, 等都属于基本教育政策。具体教育政策是/ 为解决某一范围内的教育问题而制定的政策, 它们是教育基本政策的具体化。0?l v具体教育政策主要表现为某一领域的政策, 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 具体教育政策主要包括幼儿教育政策、义务教育政策( 包括初等义务教育和中等义务教育政策)、非义务教育政策(包括非义务中等教育政策和普通高等教育政策) 、职业教育政策、成人教育政策、终身教育政策、师范教育政策、少数民族教育政策、农村教育政策、城市教育政策、, 等等。不同的具体教育政策又由许多单项教育政策组成。四是指元教育政策文本, 也就是表达关于教育政策制定和实施的方法论的有关文本形式。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是教育政策的表面形式)) ) 政策文本。在形成教育政策文本的过程中, 教育政策主体往往把教育政策所表达的实质性内容隐含在不同格式的合法化的文本之中, 通过人们对文本的理解和遵守而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 仅仅强调教育政策的现象形态还远远不能揭示教育政策的本质。政策分析需要对不同的政策文本进行解释乃至解构, 以挖掘出文本背后所隐含的实质性内容) )) 政策目标和价值原则。21教育政策的本体形态)) ) 教育利益分配教育政策的本体形态主要是指各种形式的教育政策所共同具有的一致性的目的性特征。当我们对教育政策进行目的性查考时, 所形成的认识就反映了教育政策的本体形态。在现实的教育政策实践中, 形形色色的不同具体教育政策涉及各自不同的领域, 有各自不同的目标, 解决不同的政策问题, 例如有的教育# 15 #教育政策的四重视角

 政策说明教育权力的划分和使用, 有的教育政策规定受教育者的权利和教育机会, 有的教育政策规范教育经费的划拨和使用, 有的教育政策规定了人才选拔的模式和原则, , , 等等。如果我们把各种具体教育政策目标加以归纳和概括, 就会发现这些教育政策具有一个共同点, 即它们都有一个一致性的目的性特征)) ) 在不同的主体之间分配教育利益)) ) 权力、权利、机会、经费、条件等等。这个抛开具体的形形色色的教育政策而概括和抽象出来的目的性特征就是教育政策的本体形态。强调公共政策的价值分配或利益分配意义是现代政策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创始人戴维#伊斯顿认为/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作权威的分配。0?l w 也就是说, 公共政策的功能或目的就是进行全社会范围内的价值分配。这种对政策的理解/ 暗含这样一个基本的政治学假设, 即利益及利益关...

篇二: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章 教育、 科学和卫生的公共政策 第一节教育的公共政策 一、 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 二、 教育的概念、 功能和作用 三、 不同的教育观念四教育的发展历史 五、 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六、 中国的教育现状 七、 发展教育事业的公共政策探讨 四、 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 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 1 954年,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与统计学评论(1 954年1 1 号)

 上发表著名论文《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 提出并系统论述其经典的“公共产品” 定义。 他指出, 所谓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这种产品的消费, 并不能减少任何他人也对于该产品的消费” 。 后来在《经济学》 中, 萨缪尔森又赋予“公共产品” 完整定义:

 将该商品的效用扩展于他人的成本为零; 无法排除他人参与分享。 他指出, 所谓公共产品是每个人对这种

 一、 教育的准公共产品属性 公共产品理论依据产品消费特性界定其属性:公共产品、 私人产品、 混合产品。 教育具有混合产品属性。

 ( 1)

 由于教育资源有限, 多 分配给每一学生的边际成本不为零, 消费始终具有竞争性, 即便是免费义务教育只要地区间校际间教育水平差异客教育, 只要地区间、 校际间教育水平差异客观存在, 就具有一定竞争性。

 ( 2)

 可以通过收费及考试等措施将部分人排除在受教育之外, 具有一定排他性。 教育的混合产品属性并不因提供方式或生产方式不同而变化。

 由此产生了 “教育成本分担” 问题。

 二、 教育的概念、 功能和作用 (一)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改变人的观念的活动。 学校教育是以一定场地、 由教师为主导, 以课程方式, 借助教育设备、 设施, 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和技能。

 改变人的观念的活动。(二)

 教育的般功能 1 、 传道:

 传播真理、 道德、 原理(定理) 和自然科学知识, 社会科学知识; 2、 授业:

 获得职业技能; 3、 解惑:

 解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 科学知识。 (二)

 教育的一般功能高等教育的功能: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

 (三)

 教育的作用家庭的功能:生产功能福利功能教育功能企业学校家庭社会福利机构 在人类由原始氏族社会进入农业社会以后, 家庭是社会细胞, 具有生产、 福利和教育三大功能。 在小生产农业经济下, 人们缺乏流动性, 因而教育是由家庭完成。

 私垫是家庭教育的延长, 目 的是为家庭以外的社会培养治国精英。 工业革命后, 工商业发展起来, 随着人的流动, 家庭功能退化。

 生产功能由企业承担, 教育功能由学校承担, 家庭只承担部分福利功能, 部分福利功能由政府社会组织承担。 由于城市人口 必须在“家庭以外就业” , 因而教育成为必须。

 三、 不同的教育观念 1 、 “福利论” 与“产业论”前者将教育视为公共福利事业, 采用 完全或基本上由政府拨款的方式。

 后者主张用 市场方式, 将教育当作产业来办,提出“教育产业化”。

 福利论的基础是农业社会。

 由于人缺乏流动性, 因而不大可能将教育转化为生产力, 或者就业。这样, 教育的唯一作用 是自 我提高。 2“精英论” 与“大众化教育论”精英论与前者是小生产社会的产物, 由于生产力不发达, 所以需要的知识有限, 教育目 的是培养少数社会精英领导社会。后者也称为平民教育, 是现代教育观念。

 认为教育是一种天生的权利, 是人权的一部分。

 教育机会必须是平等的。 2、大众化教育论 3、 “自我知识完善论” 与“就业准备论”前者将教育看作是处我知识的完善, 是农业社会的教育观念。

 而后者将教育看作是一种就业准备, 因而必须适应规范的知识结构的要求。

 四、 教育的发展历史 (一) 教育发展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的需求 二是社会的富裕程度和教育的支付能力 (二) 教育的发展阶段 1、 封建社会的教育(私塾制、 科举制、 宫廷教育) 阶段 2、 资本主义社会前期(工业经济社会) 的教育⑴批量生产的学校教育模式(20世纪初) ⑵教育面拓宽 ⑶教育的标准化 ⑷教育的功利化, 即就业成为教育的主要目的 ⑴批量生产的学校教育模式(20世纪初) 3、 后工业经济社会的教育⑴教育的资本化⑵教育的普及化和公平2000年4月“世界教育论坛” 通过《达喀尔行动框架》 , 要求各国政府致力于在201 5年前实现全民普及的优质基础教育。⑶教育的多层次化和覆盖化

 五、 政府介入教育产品市场的必要性 1 、 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 2、 教育具有较强的外部效应( 1)

 有助于保持和发扬民主自 由( 2)

 有助于减少未来分化和社会不平等 教育是重要的人力资本要素教育可以切断代际贫困的联系( 3)

 有助于减少犯罪( 4)

 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贡献( 5)

 对人类健康和计划生育有正效应( 6)

 教育收益具有区域外溢性 教育可以切断代际贫困的联系 3、 教育属于优值品 4、 教育具有迟效性

 教育产品的外部性图:

 不同教育产品的外部性弱0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政府补贴外部性强100%中等教育初等教育

 六、 中国的教育现状 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江泽民曾提出: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 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 中国政府将发展教育提高到国策地位, 制定了 《教育发展和改革纲要(1990-2000年)

 》 《2020年中国教育发展纲要》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等 ,并相继设立了 《教育法》 ( 1 9 9 5 年9 月 1 日 起施并相继设立了 《教育法》 ( 1 9 9 5 年9 月 1 日 起施行)、 《义务教育法》 ( 2006年9月 1日 起施行)

 、 《职业教育法》 ( 1 9 9 6 年9 月 1 日 起施行)

 和《高等教育法》 ( 1999年1月 1日 起施行)

 。 《教育法》 所规定的四个独立学制阶段中, 除学前教育外均已立法。 建国50年来,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教育事业获得了 迅速发展。

 (一)成绩 1、 义务教育全面普及, 基本实现全面免费义务教育( 2008年9月 )

 。 2、 高中阶段教育迅速发展, 普及程度不断提高。年,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已达5 9 . 2 % , 初中毕业生升学率75. 7% 。 3、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走出低谷, 规模增长明显加快。

 招生连年增速超过1 0 % , 提前实现 “到2 0 1 0 年生连年增速超过1 0 % , 提前实现 “到2 0 1 0 年, 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达到8 0 0 万人” 的目 标。 4、 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阶段。

 2006年, 全国高等教育在校生总规模达到2 5 0 0 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 2 %。

 其中, 高等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2006年比2001年年均递增速度达到26. 6%; 在校生规模为2001年在校生规模的近4倍。2006中 5、 民办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

 教育法规定的“两个提高” 和“三个增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第七章 教育投入与条件保障)

 两个提高:

 一是财政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所提高; 二是教育经费的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有所提高; 三个增长:

 一是财政教育拨款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二是生均教育经费有所增长; 三是教师工资和的增长; 二是生均教育经费有所增长; 三是教师工资和生均公用 经费有所增长。教育部 国家统计局 财政部《关于2007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政府教育投入总量继续增加, 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以及预算内 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 比例均比上年有所增加, 但有一些省、 自 治区、 直辖市没有达到《教育法》 规定的教育投入增长要求。

 两个提高:– ( 1)

 2007年全国预算内 教育经费占财政支出 比例为16. 26% , 比上年15. 18% 增加了 1. 08个百分点。– ( 2)

 2007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 生产总值比例为3. 32% , 比上年的3% 增加了 0. 32个百分点。三个增长:– ( 1)

 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预算内 教育拨款比06年增长32. 08% 。

 其中, 中央财政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76% ,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8% 的增长幅度高于中央财政经常性收入约28% 的增长幅度。– ( 2)

 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 35. 11% )

 、 普通初中( 41. 28% )、 普通高中( 18. 19% )( 26. 70% )、 普通高等学校( 11. 54% )

 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 均增长。– ( 3)

 2007年全国普通小学( 56. 86% )

 、 普通初中( 62. 38% )

 、 普通高中( 13. 54% )

 、 中等职业学校( 20. 64% )、 普通高等学校( 3. 32% )

 生均预算内 公用 经费支出均增长。、 中等职业学校

 (二) 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 、 基础教育质量不均衡 义务教育属于法定的基本公共服务, 有均等化的内 在要求。表2005年“三市一县” 的生均成本、 满意率、 学业测试成绩指标教师满率(%)家长满意率(%)小学初中生均生均成本(元)D等比例(%)D等比例(%)D等比例(%)D等比例(%)地区平均成绩生均成本(元)平均成绩数学语文科学数学语文科学无锡87.478.23721.082.025.23.82.64555.081.064.13.84.2郑州74.969.41272.274.0115.019.013.01559.076.7122.023.015.0银川74.374.21503.173.5615.014.09.02060.075.1020.012.019.0庄浪65.670.7656.870.9338.029.040.0858.868.7425.017.028.0

 表:

 2006年江苏省义务教育部分投入和业绩指标地区教师满意率(%)家长满意率(%)小学生均成本(元)初中生均成本(元)学业测试成绩数学阅读与写作科学D等比例平均成绩D等比例平均成绩D等比例平均成绩全省平均84.8483.32558.22743.49.4777.648.2876.097.6979.83苏南苏州75.678.04940.65944.110.877.49.675.117.978.89常熟88.177.44661.16157.46.8277.176.075.865.4677.43无锡94.484.94460.65355.96.678.815.078.456.080.47南京85.880.24018.24392.95.979.494.179.353.782.38常州91.889.73571.94161.410.476.248.474.336.079.67镇江92.384.93025.73341.416.473.6812.073.7511.277.49苏中南通86.383.12642.03105.47.378.326.377.166.679.95扬州80.582.12562.52898.88.878.368.476.886.980.41泰州80.484.02295.82539.77.278.697.076.245.579.89苏北盐城87.186.62366.82220.810.079.4110.276.199.880.19淮安86.785.01687.81684.19.878.769.675.868.880.08连云港81.881.31407.61615.511.775.6610.673.8811.378.20宿迁76.183.11423.61564.87.081.727.879.056.284.06徐州82.284.91657.31261.513.874.8510.575.3210.278.80

 2、 教育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偏低 国家教育发展纲要提出:

 实现教育支出占GDP比重的4% 。

 这是我国政府的一项庄严承诺。 2005年、 2004年政府性教育拨款占OECD各国GDP的比重平均为5.0% 。

 从主要国家财政性教育拨款占一般政府支出比重看, 2005年OECD国家平均为1 3% 。 2008年中国财政性教育支出占GDP比重将突破3% 。

 但这与4% 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

 分析原因: (1 )

 我国的财政收入比重不高。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10-14%较合理(OECD国家平均在13. 2%) , 过高则会影响其他支出 。

 教育支出 占GDP比重较高的国家,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均超过40%。

 2007年, 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仍为20. 68%。 (2)

 财政主体分散, 责任难以落实。以宁波市为例, 2006年该市的可用 财力仅占GDP的以宁波市为例年该市的可用 财力仅占8. 3%, 若 达到教育的4%, 则意味着全市财政的50%将用于教育, 这既无必要, 也做不到。的 (3)

 一刀切, 缺乏基于理性的地区性教育财政政策。我国没有一个多 元化的符合地方利益的教育财政政策,而是 “一刀切” 地要求各级政府“新增的财力投向农村义务教育” 。 财力总量上的有限性, 体制上的脱节和机制上理性财政政策缺失, 是我国财政性教育支出 比重长期过低的三个主要原因。

 3、 教育支出结构不合理表19942003年中国各级教育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比值(以小学为1)年份生均教育经费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小学初中高中高校小学初中高中高校199911.74.221.911.553.1621.09200011.5420.211.402.8217.26200111.43.615.911.272.3711.84200211.33.413.111.202.058.42按照国际通行标准( 1999年)

 , 人均GDP为5000美元以下的国家, 小学、 中学、 大学三级教育生均经费比为1: 1. 12: 6. 56。

 虽然我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差距在快速缩小, 2003年这一比例为1: 1. 67: 11. 6, 表明在高等教育已实行成本分担制度后, 培养一名大学生的费用 仍相当于小学生的近12倍。(2008年, 中国人均GDP为6078美元)发达国家对一个大学生的政府拨款相当于1. 5个小学生, 而世界平均水平为1:

 2. 82。

 具体为:

 澳大利亚1:

 1. 66; 加拿大1:

 0. 82; 古巴1:6. 02; 日 本1:

 0. 72; 菲律宾1:

 3. 97; 美国1:

 1. 33。

 就是说, 日 、加对一个大学生的拨款水平甚至低于小学生。200311.33.111.611.151.826.85

 4、 教育观念和教育制度不适应 在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21世纪, 教育必须由“精英教育” 走向“大众教育” , 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

 这就必然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

 建设一套适合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制度。而在这方面, 无论从理论政策到制度建设都不能适应。新的教育观念应包括这样一些内 容: 1. 树立新的教育价值观, 教育不是纯消费事业, 而是一种生产事业, 是一种生产性投资;产事业, 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2. 树立全时空的教育观, 教育是持续于人的一生的, 是终身教育, 同时它不仅只局限于学校; 3. 树立新的人才观, 要因材施教, 使个性获得充分发挥; 4.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变消极被动的灌输为积极主动的吸收, 使学生发挥能动作用 ; 5. 树立新的就业观, 自 主、 多 层次、 多 渠道就业。 6. 树立新的教学观, 不仅注重传授 知识, 而且更要注重培养能力, 使教学内 容综合化、 现代化, 教学方法灵活多 样。

 5、 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均等、 资源不平衡表

  按家庭收入五等分划分的各类大学生分布状况

  单位:

 % 收入划分 人均年收入区间专科...

篇三: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教育政策与法规基础

 第一节

 教育政策概述

 一、 教育政策的内涵 (一)

 政策和教育政策 1、 政策的含义 是政府解决公共问 题的意图和实现这些意图的行动的表述( Dubnick & Bardes,1993)

 是政治制度的产品, 其主要形式是规则、 规章、 法律、 命令、 法律案例裁定、行政决定等等, 是一系列持续和重复的行为模式, 是一种动态过程(Kruschke & Jackson,1987)

 是那些占据或影响政府权力职位的人士作出的、 所有相关人士将会进行各种解释的具有实际内容的决定、 承诺和行为(Bryson & Crosby,1992)

 有时候, 政策是政策决策者之间的政治妥协, 没有人真的明白这些决策者制定的那些备受争议的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 政策是“发生的” 而非决定的(Lingdblom,1968)

 政策是一系列涉及从政府大厦到教室环境的决定, 是某些游戏和关系的副产品, 没有任何人真正对此承担责任(Firestone,1989)

 包括政府官方的规定和某种非正式的行为, 同时, 可以被理解为中封袋内隐行为, 而不仅仅是政府表现出来的行为(Cibulkka,1995)

 政策显然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折射出理想社会的图景(Ball,1990)。

 政策是是达成某种目的而支配其行动的原理(K.E.Boulding)。

 政策是一个人或团体或政府在一个具有障碍的环境与机会中所提出的一种行动纲领, 意在利用机会, 克服困难, 以实现预定目标或目的(C.Friedrick et al)。

 政策是管理者为了未来行动所设立的基础和范围, 它反映了管理者对组织的员工、 顾客与所有者活动的意向。

 --龚平邦 政策乃一行为者或一组行为者在处理一问题或其他所关注的事项时, 所提出的一种具有目的性的行动路线或纲领(J.E.Anderson)。

 政策是泛指任何一种行政的指导原则, 或是一种提纲挈领的预定计划 , 或是对某些问题所采取 的观点和立场(朱汇森)。

 公共政策是特定的政治制度处理公共问题的动态的和价值高度涉入的过程,包括政府公开表达的意图和官方措施, 以及政府一贯的外在行为和内隐行为模式。

 2、 教育政策 (1)

 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

 (2)

 针对教育工作的目标、 途径和方法的总体规定, 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政准则。

 (3)

 教育政策是教育行政当局针对目前社会需求和学生愿望而形成之问题及未来发展之趋势, 依据国家教育宗旨与法令规章, 确定方针, 规划方案, 经由法定程序, 公布实施, 以为行政部门或教育执行机构执行之准则。

 (4)

 国家较高决策层为实现教育目标并依据一定程序而制定的教育事务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吴志宏)

 教育政策是 “负有教育的法律或行政责任的组织及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 ——成有信:

 《教育政治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3:201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袁振国:

 《教育政策学》, 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115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 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 是政党、 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 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孙绵涛:

 《教育政策学》, 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7:1 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 是有关教育的权力和利益的具体体现。

 ——张新平:

 《简论教育政策的本质、 特点及功能》, 《江西教育科研》 1999(1):36-40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发展目标和任务, 依据党和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的基本任务、 基本方针而制定的关于教育的行动准则。1

 1 见百度百科:

 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具有如下本质:(1)

 教育政策属于国家教育行政宏观规范;(2)

 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权利与利益的具体体现;(3)

 教育政策是政治行为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

 二、 教育政策的特点 1、 教育政策都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基础, 如:

 国家奖学金、 助学金制度。

 如, “一是从今年(2007)

 新学年开始, 在普通本科高校、 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 助学金制度, 为此中央财政支出将由上年18 亿元增加到 95 亿元, 明年将安排 200 亿元, 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 (温家宝 2007 年政府工作报告)

 2、 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

 如:

 教育优先发展政策。

 但教育政策≠教育规律, 如国家奖学金制度始于 2002 年 9 月。

 3、 一项比较成熟的教育政策, 往往体现了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 4、 教育政策有效是否, 要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 5、 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互相交织, 互相作用。

 如职业技术教育政策需依赖于其他公共政策的执行。

 第二节

 教育政策的制定

 一个完整的教育政策过程一般经由教育政策问题界定、政策议程、政策形成、政策采纳、 政策实施和政策评价等几部组成。

 本节主要就制定过程进行论述。

 一、 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 教育政策问题的确定是整个教育政策制定过程的起点。

 美国学者利文斯指出,“问题的挖掘和认定比问题的解决更为重要”。

 此观点揭示了认定问题的重要性。

 教育问题总是客观存在的, 如学生厌学、 缺乏学习动机、 教师对工作不满意、教育资源常常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等问题。

 这些问题种类繁多、 数量巨大, 它们是教育政策问题的起点。

 但是要成为教育政策问题得取决于特定的问题是否能够

 引起公众和政府部门的关注, 即由教育问题转化为公共教育问题再转化为教育政策问题, 并进一步合法地进入教育政策的议程, 最终成为教育政策。

 (一)

 何谓教育政策问题 关于“问题”:

 这里指为人所察觉到的机体(系统)

 内部或机体(系统)

 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协调状态, 为维持机体(系统)

 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而有必要消除它。

 关于“教育问题”:

 指人们所察觉到的教育系统内部或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状态, 这一状态的存在影响了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功能发挥而有必要加以消除。

 关于“教育政策问题”:

 在纷繁芜杂的教育问题中, 只有成为教育决策部门所考虑的问题时, 才能称为教育政策问题。

 可以说, 教育政策问题是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责任、 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

 (二)

 教育政策问题认定的含义及过程 政策问题就其结构来说包括问题的性质、 范围及原因等因素。

 我们所说的政策问题认定, 是指政策决策机构对问题察觉并确定问题的性质、 范围及其原因的过程。

 作为政策机构的一种行为, 问题认定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是政策全过程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逻辑程序。

 政策学者班廷(K.G.Banting)

 指出, 政策问题认定有三个相互依存的阶段, 即问题察觉、 问题认定和问题陈述。

 教育问题上升为教育政策议题的条件:

  问题的性质;

  问题的严重程度;

  问题的广度;

  解决问题的代价;

  问题是否可以评估。

  成为教育政策问题的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文化因素; 国际环境因素

 袁振国教授曾指出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政策问题的几个标准。

 首先, 教育问题的影响有多大。

 是全国性的问题, 还是地方性的问题或某一地区的问题; 是持久性的问题, 还是突发性的问题。

 其次, 问题是否清楚。

 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起因是什么, 涉及的主要对象是哪些人。

 第三, 问题的严重程度。

 问题客观上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在人们认识中严重到什么程度, 这是一个相对性的问题, 因为它离不开一个人的主观判断, 不同的价值观念、 态度立场和认识水平对问题严重程度的认定往往是不同的。

 对这两种程度差异的正确判断, 直接关系到政策的及时性与分寸。

 第四, 影响问题的因素。

 问题是由教育自身的原因引起还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反映。

 第五, 代价。

 一个教育问题什么时候成为一个政策问题, 在什么地方成为一个政策问题, 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以及解决到什么程度等都要考虑教育问题的代价, 即考虑解决某一问题付出的代价大还是获得的回报大。

 第六, 是否具有导向性, 是否优先考虑代表发展和变化的未来趋势的问题。

 第七, 是否可以评估。

 政策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目标达成的指标。

 总之,问题的性质、 广度、 严重性与代价等是影响教育政策问题认定的关键性因素。

  教育问题的客观性不能取代教育政策问题的主观认定。

 就理论而言, 教育政策制定过程是从问题的形成到合法化的一个连续性历程, 此过程常常被视为线性的、 理性的与受控制的, 但实际上教育政策过程不可避免地是一种政治活动, 在所有阶段都会有不同主体的价值与利益涉入。

 因此, 教育政策过程通常很难是一个理想化的理性决策过程, 而是一种协商的过程。

 为了减少领导者的主观愿望和自己的价值偏好对认定教育问题的影响, 在认定教育政策问题时必须注意两点:一是尽可能多的人参与教育政策问题的认定, 尽量照顾到各方面的利益群体, 尽可能多地倾听来自不同方面的声音。

 2004 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2003—2007 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 这个指导今后五年教育实现新跨越的行动方略历时 15 个月的起草过程, 在此过程中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与建议, 各专题组先后召开研讨会和座谈会上百次, 形成专题报告和方案 70 多个, 共 20 多万字。

 征求

 意见的范围涉及教育部内外老同志、 部属高校、 不同地区学校校长、 教师和专家学者代表等, 使得文稿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得到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二是采取程序化的问题认定方式, 即按照一定的程序, 通过科学的文献调研和实地调研、 严格的定量定性分析来认定教育政策问题, 避免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 避免一些不经过讨论和深入研究由领导者独自作出决定的现象。

 二、 教育政策议程的设立 并非每个被界定为教育政策问题的问题都由政府来解决。

 为了有机会最终成为政策, 问题必须要细化为政策议程, 即制定政策解决问题的议论、 商讨、 规划的议事程序。

 这一过程中不同政策主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将最终决定政府对教育政策问题的作为或不作为。“那些被政策制定者选中或决策者感到必须对之采取行动的要求构成了政策议程。”(科布&爱尔德)

 由此可见, 政策议程就是将政策问题提上议事日程, 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 进而提出政策目标和思想, 并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建立议程的途径有:(1)

 政治领袖, 如十七大胡锦涛总书记的报告中, 第一次在执政党的文件上, 出现了‘重视学前教育’。

 不要小看这六个字, 以往的经验证明, 中央或政府工作报告里面出现的几个字, 常常能够成就一番大的事业!‘重视学前教育’, 在这六个字后面, 有一连串有关教育的论述支持。

 这说明中国的执政党, 对于教育有一个系统的思考——从学前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 从普通教育到职业教育, 从国家办教育到民办教育。

 再和‘科’ 那个领域的系统思考衔接上, 这就是科教兴国战略。

 我想这个法律, 从起草、 立案到审议的阶段会有较快的进展。

 所以我说已经看到桅杆了。

 可喜的是这艘大船不是静止的, 它正在快速前进, 让人高兴的就在这里。”(许嘉璐谈学前教育立法, 2007.12.17); (2)政治组织(如各民主党派的提案); (3)

 代议制; (4)

 选举制; (5)

 行政人员;(6)

 利益集团;(7)

 专家学者;(8)

 公众;(9)

 大众传播媒介;(10)

 危机和突发事件。

 从我国的政治制度来看, 教育政策议程主要有两种主要的形式, 一种是公众议程(public agenda), 即由非政府机构的个人或团体提出的政策问题在社会中形成广泛议论, 从而成为一种问题分析界定的政策议程。

 在公众议程中, 社会舆论、新闻媒介、 公众民意将起到重要作用。

 不过这种议论中的政策问题有的可能进入

 政府议程, 有的不可能进入政府议程。

 但是, 只要形成了公众议程, 教育政策问题就可以引起政府的注意, 从而对政府形成一种外在影响力, 促使政府将问题纳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也有可能为政府议程提出界定问题与分析问题的参照系。

 这说明, 公众议程会影响政府议程, 但不能决定政府议程。

 政府议程一方面可由自己提出政策问题, 另一方面也可以接受公众舆论提出的问题, 并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程序, 从而成为一种问题分析界定的政策议程。

 政府议程本质上是一种行动议程, 在一般情况下, 一个公共政策问题的提出, 首先是作为社会公共问题进入公众议程加以讨论, 然后引起决策者的关注从而进入政府议程, 最后才形成政策问题并由政府决策者加以确认。

 然而事实上, 很多问题可能并不经过公众议程而由政府主动列入议事日程并直接进入政策议程。

 这一点在我国表现得较为突出。

  在我国, 由于党组织和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者, 它们在政策制定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政策中枢的特殊地位, 所以它们拥有对整个社会资源进行权威性分配的权力, 对社会公共问题能否进入政策议程也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此情况下,常常是党组织和政府主动寻求和发现问题, 并把它直接列入自己的议事日程, 从而使这些问题并不经过公众议程而直接形成政策问题。

 可以说, 党组织和政府是我国各种重大政策问题的主要提出者, 在政策问题的认定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三、 政策的制定 (一)

 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政治、 经济、 科技发展、 人口、 地理、 自然资源等。

 (2)

 利益因素:

 主要涉及决定教育政策的人、 组织和各种利益集团。

 (3)

 价值因素:

 文化传统、 思维方式、 舆论导向等。

 (二)

 教育政策的种类和制定机关 根据其渊源可分为:

 总政策、 基本政策、 具体政策 总政策:

 总的教...

篇四: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4 教育政策的类型

 教育政策类型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一般分类方法其他分类方法

 一、一般分类方法

 以政策制定、实施的层次不同和作用范围的大小为标准具体政策基本政策元政策关于教育政策的政策具体政策的态度、假设、原则等具体的行动方案等

 ◆“元政策”是关于政策的政策。元政策主要是指那些指导和规范政府政策行为的理念和方法,涉及的内容包括:➢ 哪些团体和个人,➢ 按照怎样的程序,➢ 根据什么样的原则,➢ 采用什么样的方式,➢ 如何制定公共政策等。➢ 例如:《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元政策

 有助于政策制定系统的改进和完善;元政策的功能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决策质量。

 元政策的类型价值性的元政策方向性的元政策程序性的元政策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如:“民主集中制”如:“民主”、“自由”、“公正”

 • 基本政策是相对于具体政策的主导性政策,它确定具体政策所应采取的态度、所应依据的假设以及所应遵循的原则• 元政策侧重于价值陈述,它为所有的政策提供价值评判的标准;基本政策则侧重于目标陈述,为相关范畴内的所有的具体政策规定总目标。➢ 例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 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基本政策

 基本政策的特征通常只有中央政策及其授权机关才能制定和发布。是一种高级政策,它有指导和约束具体政策的权威。基本政策的制定者是中央及其授权机构,其权力地位使其能够强制实施。一般来讲,制定和发布基本政策的国家机关规格和级别很高,通常是由国家最高权威机构或其授权机构制定和发布的。基本政策具有相当大的稳定性,是长时间起作用的多数情况下,具体政策的适用范围覆盖整个国家。

 ⚫ 广义的具体政策是指除基本政策以外的所有教育政策,包括实质性政策、战略与策略、规则与程序等;⚫ 狭义的具体政策则单指为针对某一特定问题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 例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具体政策

 01最典型的特征020304具体政策的特征相对基本政策而言,它所持续的时间通常要短得多变动性针对性强内容细效力单一05具有可操作性

 二、其他分类方式

 根据政策目标的多寡01关键词02关键词04关键词02关键词多目标政策就解决多项问题所制定的比较复杂的、目标多元的政策。单目标政策就解决单一问题所制定的比较简单的、目标单一的政策

 从制定政策的主体的角度01关键词02关键词04关键词03关键词社会团体的政策如中国教育学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等制定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如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政党的政策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从政策效力范围的角度01关键词02关键词04关键词02关键词局部性(或区域性)政策如《陕西省教育扶贫实施方案》全局性政策如《教育脱贫攻坚“十三 五”规划》

 以政策产生的效果或分配利益的类型为标准01关键词02关键词04关键词02关键词符号性(象征性)政策符号性政策是指分配无形的承诺,很少对收益与损益的相关群体产生实际效果,如教育公平的理念物质性政策物质性政策是指将实际有性的资源或实质性的权利提供给政策受益人,或是将不利的条件价值与损益人。例如工资政策,国家上调公务员的工资就是以实际的货币增加公务员的利益。

 以是否实际改变客观对象为标准01关键词02关键词01关键词03关键词程序性政策与实质性政策相比,程序性政策则只涉及怎样采取行动和由谁来采取行动的问题。根据这样一个定义,程序性政策就包括了一些法律。这些法律是行政机关创建的基础和依据,并决定行政机关的职权范围,规定行政机关在执行任务时的程序和手段,对其动作还提供了行政的、司法的和其他方式的控制。实质性政策实质性政策与政府将要采取的行动有关,如修建高速公路、实施福利计划、抓捕恐怖分、禁止酒精饮料零售等。实质性政策会直接给人们带来利益或造成不便,并分配相关收益和支付必要成木。

 以政策协调或调控教育活动的方式为标准01关键词02关键词01关键词03关键词限制性政策如《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 “民办园一律不准单独或作为一部分资产打包上市。上市公司不得通过股票市场融资投资营利性幼儿园,不得通过发行股份或支付现金等方式购买营利性幼儿园资产。”鼓励性政策如《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根据政策影响的时间长短01关键词02关键词04关键词03关键词短期政策中期政策 长期政策

 根据政策制定主体在管理系统中所处的层级不同01关键词02关键词04关键词03关键词基层政策如县级及以下的教育政策地方政府政策如陕西省教育厅的教育政策中央政府政策如教育部发布的教育政策

 从教育政策的功能区分01关键词02关键词01关键词03关键词横向激励教育发展的政策课程政策财政政策教师政策科研政策民办教育政策教育行政管理政策…纵向规划教育发展的政策学前与特殊教育政策基础教育政策职业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本科后人才教育政策终身教育政策…

 T H A N K Y O U F O R W A T C H I N G谢 谢 大 家 !有缘学习更多+谓ygd3076考证资料

篇五: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

试网络中心整理 www.ekaoshi.net Emailekaoshi@qq.com QQ303365091 教育政策与法规 第 1 页 共 11 页

  更多资料请进入 www.ekaoshi.net

 第一节 教育政策与法规概述

 一、教育政策 1教育政策的概念

 什么是教育政策目前人们对这一概念理解不一。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政府为教育事业的运行与发展所制定的规划、方针和原则。”这种观点强调教育政策与其他社会公共政策的共同性、联系性把教育政策看作是整个政策体系中的一个分支。正如美国学者彼得森PE.Peterson所认为“教育政策的制定与其他政策相比并没有更多的自由。……并没有令人折服的理由根据说明教育政策有如此显著的特征和区别以至于对它们的研究需要特殊的分析特殊的概念或者特殊的方法”。另一种观点认为教育政策是“负有教育法律或行政责任的组织及团体为了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

 ”这种观点强调教育政策是一种行动准则是对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而立下的规定。第三种观点认为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

 ”这一定义强调教育政策的动态过程以及复合主体等是比较周全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到虽然对教育政策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学术界一般都承认教育政策是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依据、纲领和准则由此我们可以给教育政策一个较全面的界定教育政策是指政党、政府等各种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而协调内外关系所制定的行动准则。

 教育政策涵盖面极广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政策进行分类如从层次上可将其分为教育基本政策和具体政策从其发挥的作用可分为鼓励性政策和限制性政策从其对实施对象所产生的影响可分为直接性政策和间接性政策从其内容分又可分为各项部门的政策等等。

 2教育政策的特点

 教育政策有着与其他政策相似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表现在

 第一指向明确。教育政策不同于教育规律它是人们主观意志的体现因而总具有明确的指向性。人们制定教育政策总是为了解决某类问题没有目的的教育政策是不存在的。教育政策的条文、原则也总是以具体的行为准则、规则出现的告诉人们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

  第二相对稳定。教育政策一经确定一般总要保持相对的稳定不会随意变动否则就会影响人们对其信任程度和执行时的坚定性。有关教育的基本政策常常在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里都起作用。当然当外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现行政策已不能适应需要对教育的发展已经起到一种阻碍作用这时就必须作出相应调整制定出新的政策。教育政策就是在这种不断变化、调整的过程中走向完善的。

 第三影响广泛。教育活动联系千家万户因此教育政策也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如 1999 年夏有关高校扩招的政策一出台就立即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一些涉及公众利益的重大教育政策甚至会引起社会全员参与讨论有的公众甚至期望以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期望来影响国家教育决策。

  第四体现统治阶级意志。尽管各党派、各社会团体都可以制定教育政策但据主导地位的教育政策总是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代表着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这在任何制度的国家都是毫无例外的。

 第五不具强制性。教育政策的实施主要通过人们的表率作用、组织约束、舆论引导等途径来实现一般不具有直接的强制性。当然它也不是一纸空文通过一定的宣传途径和行政措施它同样也能发挥巨大的影响力。说不具强制性并不是说教育政策不要执行而只是是说在实施过程中和对违反者的惩戒过程中它主要依靠宣传教育的手段而不依赖于国家的强制力。

 二、教育法规 1教育的法律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律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时时处处可以感受到法律的存在法律的触角伸展到了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人类一项重要活动之一的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实际上早在两千多年前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大家当一致同意少年的教育为立法家最应关心的事业”他主张国家应订立有关教育的规程统一管理教育以培养未来的年轻公民。但是由于时代的关系亚里士多

 易考试网络中心整理 www.ekaoshi.net Emailekaoshi@qq.com QQ303365091 德的这一设想很难在当时付诸实施。

  教育的法律化是伴随着教育的国家化进程而逐步深入的其主要表现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第 2 页 共 11 页

  更多资料请进入 www.ekaoshi.net 的教育法律法规数量不断增加这从后面将要讲到的我国教育法体系可以得到证明二是法院系统越来越多地参与审理教育方面的案子 从而使大量的教育问题通过司法途径得到解决 如国外20世纪50年代美国著名的“布朗案” 20 世纪 80 年代日本“教科书诉讼案”等。在我国教育的法律化进程也在逐渐加快关于法院审理教育案例的报导也时有所闻如 1993 年浙江省嵊泗县法院对违反《义务教育法》 、拒不送子女入学的 22 户学生家长实施强制执行的例子1996 年陕西省宁陕县法院判决县文教局对某小学四名教师处理不当的例子等。这一事实说明法律在处理教育问题时已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育的法律化已成为世界上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和趋势。

 2教育法的体系

 教育法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有关各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的总和。各国有各国的教育法体系这一体系通常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法律、法规所组成的。在我国教育法的体系大致由以下部分所组成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教育基本法律、教育单行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教育规章(含部门教育规章和政府教育规章)。所有这些教育法律、法规及教育规章由于制定机关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法律效力。

  (1)宪法中有关教育的条款。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是所有立法的依据。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宪法中都有专门关于教育的条款。在我国的宪法中第十九条、四十六条、四十七条、八十九条、一百零七条、一百一十九条等涉及到了教育的内容这些条款对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目的、公民受教育的权利父母在教育方面的义务各级政府管理教育工作的权限等作了根本的规定其他任何形式的教育法都不得同宪法的这些内容相抵触。

  (2)教育法律。从狭义上说在我国教育法律指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它又可以分为教育的基本法律和教育的单行法律两类。前者是对一个国家的教育的基本方针、任务、制度的总体规定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并通过后者是针对教育的某一领域或某一部分而作出的法律规定由人大常委会制定并通过。到现在为止我国由全国人大通过的教育法律有《教育法》 、 《义务教育法》 由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教育法律有《学位条例》 、 《教师法》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职业教育法》 、 《高等教育法》等。

 (3)教育行政法规。教育行政法规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教育法律而制定的教育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从性质上说教育行政法规主要针对某一类教育管理事务因而其内容比较具体和带可操作性。目前对我国教育管理工作有较大影响的教育行政法规包括《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 、 《征收教育费附加的暂行规定》 、《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 、 《学校体育工作条例》 、 《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 《教师资格条例》 、 《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 《幼儿园管理条例》 、 《残疾人教育条例》等。

  (4)地方性教育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主要指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地情况和实际需要制定和颁布的地方性教育规范文件 这类教育法规只在本行政区域内有效。

 目前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制定了一定数量的地方性教育法规随着教育管理权限的不断下放这类教育法规会越来越多。

  (5)教育规章。教育规章有两类一为部门教育规章一为政府教育规章。前者由国务院各部委主要是教育部发布在全国范围内有效后者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政府制定只在本行政区域内具有法律效力。教育规章的调整范围极其广泛数量也很大。据 1991 年统计仅原国家教委制定的部门教育规章就有二百多项这些法规在管理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教育政策是制订教育法的依据 教育法是教育政策得到实施的保证成熟的教育政策可以转化为教育法律、法规但并不等于说这两者是一回事其实他们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1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共性

 教育政策于教育法规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因此两者有共同之处就我国而言。

  1它们都属于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

  2它们的经济基础都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它们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共同意志的体现。

  4它们都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

 易考试网络中心整理 www.ekaoshi.net Emailekaoshi@qq.com QQ303365091

  5它们都是国家管理教育的重要手段。

 2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个性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毕竟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还是有其严格的区别

  1制定的机关不同。国家的教育法律是由国家机关制定的而教育政策也可以由政党制定。

  2约束力不同。

 教育法律具有国家的强制性 对全社会成员都有约束力 而教育政策不具有国家强制性只对某部分人有约束力。

  3执行的机关不同。教育法律的执行机关只能是国家机关而教育政策除了国家机关还有其他有关组织。

  4发挥的作用不同。教育法律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国家的强制性作用而政策的作用主要是指导性作用。

 5表现的形式不同。教育法律的表现形式有宪法中的教育条款、教育法律、教育行政法规、地方性教育法规和教育行政规章等而教育政策主要有决定、指示、决议、纲要、通知、意见等形式出现内容比较广泛、原则和概括。

  6执行的方式不同。教育法律的执行方式是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要求社会成员必须遵照执行而教育政策则主要靠组织与宣传启发人们自觉遵循。

 7稳定的程度不同。教育法律的稳定程度更高而教育政策的灵活性更高。

  8公布的范围不同。教育法律必须向全社会公布而教育政策只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总体而言教育法律与教育政策是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教育政策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化成教育法律但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这是值得注意的。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的理论模式

 一、教育政策制定的过程 教育政策制定是判定教育政策问题和对政策方案进行选择的过程其程序大致分为认定政策问题、确定政策目标、拟订政策方案、选择方案等几个环节。

 1认定教育政策问题

 认定教育政策问题又称教育政策问题诊断它是以一定的理论和政策评价资料对教育政策问题的存在形第 3 页 共 11 页

  更多资料请进入 www.ekaoshi.net 式、范围和性质进行系统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的过程。认定教育政策问题首先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一般可通过这么几个途径来发现教育政策问题

  1通过社会调查发现教育政策问题。如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的教育家晏阳初先生通过深入细致的社会调查发现当时的中国农民中普遍存在着“贫、愚、弱、私”的弊病因而提出“生计教育以救贫文艺教育以救愚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以救私”的对策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乡村教育”运动。

  2 通过研究信息提出教育政策问题。

 如我国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教育体制改革 就是在深刻分析经济、科技体制改革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3通过预测分析提出教育政策问题。如预测入学高峰过去后适龄儿童将减少导致学校布局调整。发现问题后还要对问题进行界定。并不是所有发现的问题都能作为政策问题的能够作为政策问题的往往是有普遍意义、并迫切需要解决现实条件又有可能解决的那些问题。

  这样就需要政策制定者认真分析问题探明问题的性质以确定是一般的问题还是政策性的问题。

 2确定教育政策目标

 教育政策目标是对教育政策活动的方向和水平的具体规定是整个教育政策活动的立足点。确定教育政策目标一般要考虑四个因素一是方向正确符合国家总的方针政策二是抓住要害选准突破口和时机三是适度即不是高不可攀而是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四是具体即有一定可操作性。

 3拟定教育政策方案

 教育政策目标确定之后接着就要考虑拟定教育政策方案。拟定教育政策方案时要注意方案应是可行的方案应估计到全部的正、负效果并对可能产生的问...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