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7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 不出事 干事 出事 想干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7篇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想干事•能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总有一些话语发人深省,总有一些警句被人牢记: &ldqu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7篇,供大家参考。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7篇

篇一: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ull;想干事•能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总有一些话语发人深省, 总有一些警句被人牢记:

 “想干事” 是一种态度;“能干事” 是一种能力 力;“干成事” 是一种结果,“不出事” 是一种艺术。

 干事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前提。

 “实践出真知” , 一个人只有通过干事才能增长才干有通过干事, 才能增长才干, 增长智慧; 一个干部只有多干事、干成事, 才能为员工所认可, 为工作所需要, 才能在更宽广的舞台上展现自己。增一、 想干事

 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 半点意义也没有, 只有把嘴上说的、 纸上写的、 会上定的, 变说的纸写的成具体的行动、 实际的效果、 公司的利益, 我们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会定的变

 对一个干部来说, 想干事的愿望, 来自于“在其位、 尽其责”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来自于进步、的事责任发展的紧迫感, 来自于心系公司、员工的情怀。来自进步

 二、 能干事做任何工作, 光喊重要不行,光有热情不够, 光表决心也没用,必须有干事的本领、 有务实的能力,须有干事的本领用行动来说话, 用实干来证明。

 能干事, 关键是要有执行力、 操作力,把工作落到实处。有务实的能力

 三、 干成事怎么才能干成事呢?必须尊重科学、 尊重规律, 把干事的勇气建立在服膺真理、 尊崇科学的基础上;必须善于团结大多数人一道干事, 得到大必须善于团结大多数人多数人的支持; 必须讲究干事的艺术、 干事的方法, 既有原则性, 又有灵活性; 必须有坚定的信心、 充沛的激情、 吃苦的精神、 敢闯的气魄, 不为困难所吓倒, 不为非议所动摇。

 不这样做, 就很难把事情办成、 办好。道干事, 得到大

 四、 不出事不出事才是硬道理, 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工作行为上不出差错, 二是自我约束中不犯错误。工作行为上不出差错是事业心工作行为上不出差错是事业心、 责任感、 工作态度、 工作作风综合作用的结果。态度认真、 作风严谨、 细致周全, 工作就不会出差错; 在自我约束中不犯错误是一个遵纪守法、 严于律己的问题。责任

 如何做到不出事?• 加强品行修炼, 铸造诚信;• 要对他人有“善心” ;• 要对组织负“责任” ;• 立足本职岗位, 勤学善思, 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成长;• 要多读书, 构建事业需求的知识体系;• 要多思考, 把握干成事业的通道;• 要多实践, 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 善于凝聚智慧, 贵在用人的长处;• 要借取他人智慧, 学习、 否定、 创新;• 要借用现代化信息工具;• 坚持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坚持与时俱进, 勇于创新;• 要更新思想观念、 升级思维, 让思想有非凡的高度。

篇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 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 的人才价值环境

  营造“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 的人才价值环境

  单位提出了“大力倡导和谐企业理念, 锻造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的要求。

 因此, 在创新中推进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对于引领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奋斗, 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大意义。

 一、 理念引领企业核心价值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是最能体现企业个性、 促使并保持企业正常运作及长远发展而构建的反映企业经营意识的价值观体系。

 大力弘扬企业理念, 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公司广大员工心系企业, 勤奋工作;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向心力和竞争力;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社会认同度、 美誉度和信任度, 推动企业不断开创新局面。

 集团作为百年企业, 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靠特有的文化理念, 引领企业不断取得新成就。

 近几年, 集团公司形成了“百年诚信, 以德铸魂” 的企业道德理念, 实践和追求“爱国、 敬业、 诚信、 守法、 贡献” , 发扬“扶危济困、 共同富裕、 义利兼顾、 德行并重、 发展企业、 回馈社会” 的精神等。

 形成了以“顾全大局, 报国尽责” 为己任的“强企报国,造福职工” 的价值观, 以及“想干事就有机会, 能干事就有舞台, 干成事就有地位” 的人才理念; “哪怕是沙漠也要把它变成绿洲” 的创业理念; “制度至上, 精准执行” 的管理理念等等。

 在这些理念的引领下, 广大干部职工跳出单位谋发展、 跳出煤炭谋发展、 跳出常规谋发展, 永不言衰、 奋发图强, 职工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推动了企业创业发展。

 然而, 我们也应该看到, 企业理念也不是一蹴而就、 一成不变、 一劳永逸的, 尤其对构建核心价值体系的企业更是如此。

 笔者认为, 当前我们要按照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求, 塑造企业新理念:

 一是以人为本理念。

 以人为本在企业核心价值观念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企业的根本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

 概括地说, 以人为本, 就是要从职工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 促发展, 不断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职工; 二是文明和谐理念, 文明是社会主义在精神文化方面的核心价值理念。

 社会主义企业必须以发展精神文明作为精神文化的价值取向, 坚决反对、 抵制和摈弃落后的、腐朽的、 颓废的、 庸俗的、 愚昧的精神文化。

 和谐, 是企业总体状态价值理念和价值追求。

 所谓和谐, 实质就是人与人之间、 人与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协调、 和合与和睦的状态;三是民主管理理念, 民主是职工在民主政治方面的核心价值理念。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民主不是“为民做主” , 而是人民做主; 是在选举、 决策、 管理、 监督等方面体现职工群众的决定作用; 四是安全发展理念。

 安全作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不仅仅是一个专业的问题, 而是一个政治问题, 关系着社会稳定、 企业发展、 职工群众生活幸福。

 在理念的催生和再造过程中, 还要注意采取“三种方法” , 做到“三个结合” 。

 一是广泛征集法, 即文化理念源于职工群众的工作实践, 由下而上, 上下结合, 经过层层总结提炼形成; 二是管理层提炼法。

 即企业塑造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模式, 往往由企业领导总结提炼并作出决定。

 通过自上而下宣贯推行; 三是专家导入法, 即聘请企业文化咨询策划专家帮助策划, 按照审计、 诊断、 企划、 导入、 实施等程序进行。

 “三个结合” 是:

 即坚持继

 承传统与思维创新相结合, 坚持彰显个性与遵循共性相结合, 坚持目标引领与立足现实相结合, 确保理念整合的优化创新。

 二、 以精神激励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构建企业核心价值体系, 就是要在全公司上下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打牢全体职工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

 目前, 行业竞争异常激烈, 企业竞争既有企业市场份额等硬实力的竞争, 也有文化等软实力的竞争。

 企业精神作为企业“软实力” ,通过大力弘扬, 可以最大限度地形成对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共识, 产生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中国成立后, 我们形成了“特别能战斗” 精神, 80 年代我们形成了“求实、 求严、 求强, 爱国、 爱矿、 爱岗” 的企业精神, 并大力弘扬了以创业、 创新、 创优为内容的“三创” 精神。

 在企业处于大开发、 大发展、 大跨越的今天, 我们又形成了新韩桥精神:

 昂扬向上、 永不言衰的精神; 坚忍不拔、 勇于争先的精神; 精准执行、 严细成风的精神; 忠诚企业、 甘于奉献的精神; 情系职工、 以人为本的精神。

 从内容上看, “昂扬向上、 永不言衰” 、 “忠诚企业、 甘于奉献” 体现的创业精神;

 “坚忍不拔、 勇于争先” 体现的是创新精神; “精准执行、 严细成风” 体现的创优精神; “情系职工、 以人为本” 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要求。

 实践证明, 不断整合和发扬光大企业精神, 以精神激励形成鲜明导向, 可以有效促进职工在思想上形成核心价值观。

 企业精神是一个企业优良传统与适应时代要求的信念、 意识、 作风的集中反映, 是广大员工先进思想、 优良品质的结晶, 是群众智慧的理性升华体现, 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 创新企业精神将会对企业全面健康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个企业应该对精神进行“量体裁衣” 。

 企业只有坚持改革创新, 才能冲破一切不合时宜的观念、 做法和体制的束缚; 只有不断提升和大力弘扬企业精神, 才能让一切创造新生活的活力和源泉竟相迸发、充分涌流, 让自尊、 自信、 自立、 自强的精神成为广大职工意识的主导, 让爱岗敬业、 致力发展、 做强做大、 为国奉献的职业追求成为广大职工的不竭动力。

 三、 以和谐创建推动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开展和谐创建活动要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抓住重点领域、 重点环节, 丰富内涵、 创新手段, 在培育和谐理念、 建设和谐文化、 构建和谐关系、 夯实和谐基础上狠下功夫。

 首先要深化文明创建活动。

 坚持把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文明单位创建全过程, 坚持用企业精神凝聚力量、 激发活力, 倡导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思想。

 扎实开展“三评选四争创” 活动, 深入推进“创生态环境、 树文明新风、 建和谐矿区” 主题创建活动。

 加强职工日常行为教育、 公共场所文明礼仪教育、 公务文明礼仪教育, 开展“告别陋习、 走向文明” 等系列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要把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作为职工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从“细节文明” 破题, 从诚实守信抓起, 共创文明和谐氛围。

 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 在全公司形成知荣辱、 树新风、 讲文明、 促和谐的良好风尚。

 其次, 大力开展和谐企业创建。

 完善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 完善公平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

 改革分配政策, 建立既体现个体价值、 又相对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方式; 健全企业发展、 领导干部收入与职工收入增长的联动机制, 让职工共享发展的成果; 建立完善矿区维稳机制。

 坚持以稳定保和谐和以法治访观念, 妥善处理新形势下的新矛盾新问题; 大力开展“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等载体建设, 将劳动合同签订履行、 各项社会保险参保缴费、 劳动保护、 劳动争议调解等有关经济指标列入创建考核范围, 进一步促进企业贯彻落实劳动保障等法律法规。

 要树立安全发展观, 建设以和谐管理为特征的本质安全文化。

 第三, 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创建。

 要围绕全面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要求, 全力推进“文明示范区” 创建, 引导职工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小事做起、 从力所能及的事做起, 努力形成团结互助、 扶贫济困、 平等友爱、 融洽和谐的社区环境。

 大力开展和谐家庭创建, 以创建“文明家庭” 为载体, 把和谐家庭创建的目标要求具体化、 形象化, 让群众看得见、 摸得着, 提高家庭成员的自觉参与程度, 逐步形成“夫妻和睦、 尊老爱幼、 勤俭持家、 邻里团结、 宽容民主” 的良好风气。

 同时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认真实施“资源再生、 生态再造” 工程, 不断改善矿区环境。

 通过矿区环境综合整治和小区住房改造, 努力建设环境优美、 和谐稳定、 人人安居乐业的新型矿区。

 企业文化是指一个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形成的, 并为全体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奉行的理想、 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它是从企业实践中探索、 提炼、 感悟出来的。

 成功的企业文化是企业无形的“不动产” , 是一种良好的人文环境, 一旦形成, 将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交流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企业文化的经济性, 也是我们为什么进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所在。

 **公司是一个有着 48 年历史的老厂, 在发展过程中, 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也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

 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 **公司就着手企业文化建设, 经历了形象文化建设、 制度文化建设、 精神文化建设 3 个阶段。

 其中形象文化建设以“双达标” 为切入点, 使**公司从此摆脱了“脏、 乱、 差” 的局面, 历史性地跨入了文明、 安全生产阶段; 制度文化建设以“创一流” 为切入点, 告别了传统的陈旧管理模式, 走上了制度化、程序化、 规范化管理轨道; 精神文化建设以“网厂分开、 竞价上网” 的电力体制为切入点, 打破了计划经济管理思维的束缚, 进入了体制、 机制及管理创新阶段。

 企业也由此实现了 3 步实质性的跨越。

 从 2001 年开始, **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进入深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 总结、 提炼出了“以管理为核心的厂区文化、 以和谐为核心的社区文化, 以美学为核心的家庭文化” 的“三维立体” 企业文化体系构架, 形成了具有企业特色的“三维立体”的企业文化的理论体系。

 但是, 企业文化建设有两项重点工程, 一是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企业文化体系; 二是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

 这两项工作完成了, 企业文化建设才算搞好, 文化管理的形态才能形成。

 目前**公司完成了第一项工程, 企业文化的第二大工程, 也就是形成企业共同价值观问题, 既是所有企业遇到的难点、 焦点问题, 也是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重点问题, 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再看目前**公司的现状, 从外部环境看, 电力企业发展形成了新的格局:

 抢市场、 抢能源、 扩规模、 求发展, 竞争日趋激烈。

 **公司在发展空间、 赢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上已不占优势。

 煤炭紧缺、 煤价上扬、 环保成本逐年增加, 企业在负重前行。

 再看企业内部, 7炉 8 机, 设备老化, 运行多年的设备健康状况差, 安全生产压力大; 人员严重超编。

 同时, 作为一个老企业历史的包袱还很沉重, 5、 6 号机组的上网价在全国一直都是最低的,造成了连年亏损。

 这就是我们面对的物质基础。

 我们的企业文化就是要在这个物质基础上

 解决问题。

 首先要解决安全生产, 这是企业发展的基础, 没有这个基础, 其他工作都做不好, 这是企业文化的根。

 在稳定住安全生产的同时, 还要想办法解决发展问题, 就是要“纲举目张” , 要发展。

 我们的思路是先对机组进行设备置换, 以大代小, 解决企业的生存问题; 然后争取济阳项目, 分流人员, 解决企业人员超编问题,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迈上新的台阶。

 在这个过程中, 要体现出**公司的企业文化来, 靠文化的价值导向、 精神动力、 智力支持支撑企业发展。

 首先要普及核心价值观。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 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坚持不懈、 核心团队身体力行、 全体员工都信奉的精神准则, 它的培育和形成, 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精髓。

 一个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 相匹配的企业核心理念体系的创建和完善,对企业未来的影响是深远的。

 **公司自建厂第一天起, 就坚持“安全第一、 效益至上” 的价值观, 48 年来, 不论企业处于什么时期, 这一理念始终是全体干部职工笃定恪守的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

 听许多老职工讲, **公司的职工对安全生产是最为关心的, 那时候, 职工在家里不管干什么, 一听到安全门放汽, 就自觉往厂里跑。

 这种价值观念影响了一代代职工。

 到目前, 每逢遇到恶劣天气, 生产系统的干部职工不管白天黑夜都往厂里跑, 很多家住市里的职工也趟着水往厂里赶。

 作为企业来说, 安全生产是基础, 但不是为安全而安全, 安全生产的目的是经济效益, 这是相辅相成的, 这是核心的价值观念。

 除了“安全第一、 效益至上” 的核心价值观以外, 其他理念我们也要大力普及, 如“效益论英雄, 结果定成败” 的企业理念, “人人有事干, 事事有人干”

 、 “认真办正确的事, 努力正确的办事” 的工作理念, “安全是最基本的福祉” 的职工福利观, “安全记录处于动态, 要时刻如履薄冰” 的安全成绩观等等。

 这些理念一旦被广大职工认同并附诸于工作实践中, 对企业的积极作用将是不可估量的。

 加快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形成, 要靠制度、 靠政策。

 企业共同价值观来自于企业的管理政策, 尤其是企业的用人分配制度。

 试想, 如果企业用人不合理, 分配不公平, 员工离心离德, 还有什么共同价值观可言? 其实我们一直在做, 我们厂的很多制度都很好地体现了“安全第一、 效益至上” 的价值观念, 但是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程度永无止境, 尤其企业共同价值观的形成, 更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说明对我们的企业文化进行完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

 一种企业文化, 必须要得到大多数职工的认同, 没有职工的认同, 企业文化就是形式主...

篇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事敢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转】

 习近平的“干事观” 与李源潮“使用观”

 [ 莫默 1 言 ] 于 2010-12-16 14: 25: 08 上帖 [ 发短信 ] [ 表状 ]

  李源潮指出, 要坚持德才兼备、 以德为先, 选好人、 用好人、 培养好人, 把那些不仅得票比较高, 而且敢于负责、 不怕得罪人、 真正能担重任的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上, 使用那些想干事、 会干事、 干好事、 不出事的干部。

 (2010 年 8 月 25 日《新华社》 李源潮: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组织工作)

 读罢李源潮在 全国地市委组织部长培训班上的这番讲话, 让人感慨万千, 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书记处书记、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于日前在北京调研时的讲话, 要教育干部把求真务实体现到干事创业的各个方面, 真正把心思集中在“想干事”上, 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 上, 把能力展现在“会干事” 上, 把目标落实在“干成事”上, 努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 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2010 年 8 月 24 日《人民日报》习近平在北京调研 强调要把北京打造成“五都” )

 实际上, 习近平与李源潮在对干部教育管理方面说的是一种声音, 都强调了 干部要想着干事, 敢干事、 会干事、 干好事, 干成事和不出事。

 那么习近平与李源潮在对待干部教育与管理和使用问题为何是同一种声音? 在笔者看来, 习近平与李源潮说的干部“干事观” , 传递着中央的如何“创优争先” , 如何做让党放心, 人民满意干部的声音, 传递着中央在使用和培养干部基本原则, 以及必须要把握好的准则。

 毛主席曾经说过: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 。

 培养好和使用好干部, 不仅关系到干部在广大群众中树立怎样的形象, 而且事关执政党地位的巩固与发展; 培养好和使用好干部, 事关党的事业兴衰成败, 事关党和国家的前途与命运。

 事实已经表明, 被查处的一批批贪污腐败分子, 之所以受到法律的惩罚, 之所以遭到人民群众的痛恨与愤怒, 其原因就是忘记了自己的身份, 忘记了党纪国法的告诫, 违背了道德与良心, 不想干事, 不会干事, 不干好事, 做出了 尽出事的“丑像” , 不仅严重地损坏了 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所应有的形象以及给党和政府所造

  成的损失, 而且让人民群众感到寒心与恶心。

 中央加大反腐败工作力度, 不护短, 敢于揭露其丑恶, 将一批批贪污腐败送到审判席上, 其根本原因, 不铲除腐败,

 国家无安宁; 不铲除腐败, 将失信于民。

 因此, 从习近平强调的“干事观” 到李源潮的使用观, 不难看出既明确了党和政

  府在新时期, 对待干部教育与管理的大政方针, 又是对各级领导提出的希望与要

  求, 尤其是对各级组织部长布置的新任务。

 把习近平和李源潮提出的“干事观”

 与“四个使用” 落到实处, 干部在人民群众的形象和威性将会得到提升与树立。

 如何做到想干事、 会干事、 干成事、 不出事、 好共事

  想干事” 是一种态度, “会干事” 是一种能力, “干成事” 是一种结果, “好共事” 是一种美德, “不出事” 是一种幸福。

 想干事, 是一种状态, 一种激情。

 有了这种状态, 干事创业就有了 基础, 有了这种激情, 推进干事创业就有了动力。

 凡事想干了, 才会有希望; 不想, 则一事无成。

 想是愿望所致, 想是职责使然, 想是事业心责任感的表现。

 对领导干部来说, 获得权力的同时还获得干事的责任和义务。

 想不想干事, 可以看出一个领导干部的思想境界, 不干事的“官”就是“懒官” 。

 “懒官” 决不是境界高尚的“官” 。

 心态决定状态, 有些人对干事总是缺乏激情, 根本原因在于不在状态。

 有的得过且过不想干事, 有的心态失衡不愿干事, 有的怕承担风险规避干事, 有的对事情挑肥拣瘦, 因利择之。

 因此, 想干事, 就须有好的状态, 有对党、 对人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

 会干事, 是一种能力, 一种胆识。

 想不想干事是态度问题, 能不能干事是水平问题、 能力问题、 胆识问题。

 干事, 是一个过程。

 干事前, 须搞好调研, 抓好谋划, 明确干事的目标、 措施和要求。

 干事中, 须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抓好组织协调, 明确工作重点,把握重要环节, 须善于发现新情况、 新问题, 及时提出新对策、 新办法。

 干事后, 须有评价反馈, 听一听百姓的反映, 看一看办事的效果,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能不能干事, 不仅取决于水平能力, 还与胆识密切关联。

 胆识决定气魄。

 有些事办不成或办不好, 问题就在于当断不断, 贻误最佳时机。

 能力、 水平、 胆识不是与生俱来的, 而是通过不断学习、 不断实践提高的。

 因此, 领导干部要做善于学习的有心人。

 干成事, 是一种追求, 一种效益。

 干成事, 是想干事与能干事的综合反映。

 想干事、 能成事须把干成事作为追求目标, 想干事而不去干、 坐而论道不行; 能干事而干不成、 没效果也不行。

 我们所说的干成事, 是符合科学发展的事, 是百姓满意的事。

 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则与干成事背道而驰; 还有些事, 初衷不可说不好, 但效果未必理想,动机与效果背离; 如有的工程竣工了, 却是“豆腐渣” 工程; 有些事看似轰轰烈烈, 但徒有虚表, 形式大于内容。

 因此, 要着眼于干成事, 智谋在干成事、 劲使在干成事, 用效果检验干成事。

 不出事, 是一条底线, 一种坚守。

 不出事与想干事、 能干事、 干成事相辅相成。

 不出事是领导干部的底线、 必须坚守。

 分析一些领导干部出事的原因, 不论是因失职渎职而出事, 还是因腐败而出事, 都是道德修养缺失, 都是对制度底线的触犯。

 道德修养有利于夯实底线, 对制度敬畏的人有利于固守底线。

 底线以党纪政纪、 法律法规固定下来, 是可以避免、 防范和坚守的。

 做到不出事, 一方面要加强修养, 提升素质; 另一方面须增强制度意识, 自觉地在制度约束下行事, 把不出事作为想干事、 会干事、 干成事的保障, 在不出事中实实在在地想事、 干事、 干成事。

 “好共事” 是一种品质, 一种修行。

 如果一个人, 同事不愿和他共事, 这就糟了。

 很难说不团结的单位能够做好工作。

 与他人好共事, 能够搞好团结, 这是对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

 领导班子成员之间, 同事与同事之间要多沟通, 多交流, 相互关心, 相互帮助。

 要为别人的成功与进步感到高兴, 要提倡有话当面说。

 与人共事要真诚, 不能太“精明” , 也

 不能太算计, 心胸要宽广一点。

 与人为善, 与人为伴, 与人为友, 才能形成“好共事” 的环境。

 党员领导干部要净化“社交圈”

 党员领导干部要慎行律己, 净化“社交圈” 。

 每一名领导干部都面临着“工作圈” 、“家庭圈” 和“社交圈” 。

 在“工作圈” 遵循的是党性原则, 有上下级之间、 同志之间的监督和纪律要求; 在“家庭圈” 充斥的是亲情, 有家属子女的关心; 问题更多的是出在“社交圈” 。

 大量事实表明, 一些领导干部一步步陷入违纪违法的泥坑, 往往都是从在“社交圈” 中生活作风不检点和交友不慎开始的。

 一个人走上领导岗位后, 交际面会越来越宽。

 这时候, 和谁交朋友、 怎么交朋友就十分重要。

 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 慎重对待朋友交往, 坚持交友有数、 择善而交、 交友有度。

 邓小平同志曾告诫我们, 朋友要交, 但心中要有数。

 这个数就是指对所交往的人要有判断力, 要有警惕性, 心里应该有杆秤。

 现在, 社会上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挖空心思和领导干部拉近, 和领导干部交“朋友” ,他们看重的是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 想的是用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利。

 作为领导干部, 一定要近君子、 远小人, 多跟人民群众交朋友、 多跟正直的人交朋友, 决不能交那种趋炎附势、 投机钻营的朋友, 决不能交那种打着你的旗号、 谋取私利的朋友, 决不能交那种品行低劣、 搞歪门邪道的朋友。

 为政之道清似茶, 君子之交淡如水。

 领导干部交友必须讲原则。

 权力与友情之间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如果逾越了 这条鸿沟, 不但会毁了友情, 而且会害了自已。

 这条鸿沟就是不要把个人交往与行使公权混在一起, 感情用事。

 净化“社交圈” 也好, 交友也好,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要慎“好” 。

 一个干部的生活作风和生活情趣不是小事, 必须把倡导良好的生活作风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作为加强作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做到生活正派、 情趣健康, 讲操守, 重品行, 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 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

 对领导干部而言, 个人爱好绝不仅仅是“私人问题” 。

 一方面, 领导干部的“嗜好” 可能成为上行下效的风向标; 另一方面, 领导干部的一些爱好更可能成为一些别有用心者攻克其思想防线的缺口。

 领导干部务必慎己所好, 拒绝庸俗, 远离浮躁,淡泊物欲, 追求高尚。

 远华特大走私案主犯赖昌星有一句“名言” :

 “官场上的制度、 条例再严我也不怕, 最怕的是领导干部没有嗜好。

 ” 由此可见, 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无耻之徒, 专门揣摩领导干部的嗜好, 给掌权者“号脉” 。

 一批干部也在这方面栽了 跟头, 落得个身败名裂。

 领导干部必须明是非、 辨善恶、 知廉耻、 守法纪, 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情趣, 严格把握爱好的尺度。

 党员干部要择善交友 净化自己的社交圈

  ——《前车之鉴——违法违纪案例评析》 给我们的启示

  作者:

 陈兆斌 发布时间:

 2010/01/08 责任编辑:

 陈晓红 来源:

 金华报业

  最近看了 省纪委、 省监察厅编写的《前车之鉴——违法违纪案例评析》 一书, 书中详细剖析了 100 个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的演变过程, 确实触目惊心。

 这些原来身居高位的领导干部为何一个个成了 阶下囚? 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交友不慎, 交往失当。

 他们蜕化变质,往往就是从交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开始的。

 有的整天忙于应酬, 沉湎于吃喝交往之中, 有的不分对象, 滥交朋友, 甚至“傍大款” , 有的动机不纯, 借交往之名搞权钱、 权色交易, 等等。

 社会交往是人们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

 正常的适度的社会交往, 有利于调节情绪、 放松身心, 有利于开阔视野、 丰富思想, 有利于互相学习、 共同提高。

 通过适当的社会交往,领导干部还可以深入了解社情民意, 更好地履行领导职责。

 而不健康的社会交往, 既耗时、 费力、 伤神, 还可能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带来消极影响和不良后果。

 因此, 社会交往绝不是什么小事、 私事, 它关系到能否秉公用权、 廉洁从政, 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

 我们要从拒腐防变、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高度, 正确认识和对待社会交往问题, 从净化自己的社交圈做起, 防微杜渐、 警钟长鸣, 时刻做到自重、自省、 自警、 自励。

 古人云:

 “以势交者, 势倾则绝; 以利交者, 利穷则散; 以色交者, 色衰则尽。

 ” 交往动机有问题, 情感就不可能真挚, 朋友就不可能长久。

 特别是那些一心想着利用别人、 谋取好处的人, 其交往行为必然出现偏差。

 我们要从思想深处解决好“为什么交往” 的问题。

 要抱着学习提高的动机去交朋友。

 朋友之间相互学习, 见贤思齐, 取长补短, 是自我提高的有益方式。

 我们应当把充实提高自己作为社会交往的重要目的, 经常与学有专长、思想敏锐、 见识广博的朋友交流探讨, 在巩固友谊的过程中, 不断获取新信息、 学习新知识、 增长新才干。

 要抱着推动工作的愿望去交朋友。

 要抱着从善如流的态度去交朋友。“以人为鉴, 可以知得失” 。

 党员干部肩负重任, 身处重要岗位, 更需要听真话、 察实情。

 这就要求我们多交一些坦诚相见、 直率敢言的诤友, 多听一些逆耳的忠言, 帮助自己经常打扫思想上的灰尘, 纠正错误的认识和行为, 不断提高思想水平, 减少工作失误。

 由于工作关系, 我们平时接触的人很多, 如果不加选择, 什么人都来往, 难免会被人利用, 甚至受人左右。

 从一些领导干部违纪违法案件看, 交错一个朋友, 往往就是掉进一口腐败的陷阱。

 因此, 谨慎择友, 这是健康交往的前提。

 要头脑清醒, 善于识人。

 对那些怀着个人目的拉拉扯扯、 搞感情投资的人, 那些特别能套近乎、 特别敢花钱的人, 那些趣味庸俗、 社会交往复杂的人, 那些了解不多、 背景不清的人, 一定要保持警觉, 拉开必要的距离。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徐特立同志讲过:

 “交朋友是可以产生伟大的力量的。

 ” 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 因此党员干部要多深入群众, 多同普通市民交朋友, 多同基层一线的劳动者交朋友, 多同专家学者交朋友。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了解社情民意, 才能从择善交友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为事业发展和个人成长进步打下扎实的基础。

 由此而想到, 交友是人生的需要, 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

 交友本无可厚非, 关键是要择善而交, 这就需要掌握好几个原则:

 一是善交益友。

 所谓益友, 就是能够帮助自己进步的朋友。

 这里所说的帮助, 包括品行方面, 也包括知识学识等方面。

 我们应该同那些能够帮助自己进步, 能够在某些方面给自己以良好影响的人交朋友。

 在生活中, 人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结交益友, 让友谊的力量来为自己的进步助一臂之力。

 那么, 我们每个人也应该同时完善自我, 争取成为他人心目中的益友。

 二是乐交诤友。

 能够直言不讳地指出自己的错误, 批评帮助自己的朋友, 是谓诤友。

 真挚的友谊, 不仅表现在能与朋友共享欢乐, 能为朋友排解烦恼, 能替朋友分担不幸; 还表现为对朋友的缺点和错误能进行坦率地批评与诚恳地劝告。

 乐交诤友需要具备听取逆耳忠言的度量和知错必改的勇气。

 也正因为朋友间敢于互相批评, 友谊才倍显纯洁和珍贵。

 因此, 面对朋友直言不讳的批评, 我们应有欣然接受的雅量、 不求全责备的包容和由衷感...

篇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部学习关于要提高“七种能力”的心得体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总书记的讲话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为干部的成长成才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年轻干部正处于干事创业大好时期,要自觉在成长道路上过好“四道关”,不断坚定志向、提升能力、磨砺意志、迎难而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唯有如此,方能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奋力担当锐意前行,向党和人民交上满意答卷。

 坚持“严”字为先,过好“思想淬炼”关。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年轻干部要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要位置,坚持“严”字为先,深化理论学习,多吸“理论之氧”,多补“精神之

 钙”,真学真懂真信真用党的科学理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照检查自己的思想灵魂,在知行统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中锤炼忠诚品质,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保持心无杂念、德无杂质、行不乱章。要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把政治体检作为自觉打扫思想政治灰尘、不断增强政治免疫力的重要途径,用足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锐利武器,及时检视整改违背初心使命的各种问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持续不断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真正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坚持“勤”字为本,过好“本领锤炼”关。“打铁还须自身硬”,“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要有善担当的硬本领,才能有敢担当的厚肩膀。年轻干部要强化为民担当负责尽责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坚持“勤”字为本,不断激发自身的内生动力,自觉锤炼和提高“七种本领”,以想干事、真干事的自觉和会干事、干成事的硬本领,立足本职,贴近基层,为民做事,摒弃官气,多接地气,勤学善思,务实重行,敢于担责,用心感悟,用心做事,用心做官。要注重把自己锻炼成实干家,始终做到“多动笔杆子,多迈脚步子,少耍嘴皮子”,始终做到

 “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唯实不唯上、唯事不唯人”,善于从困难的环境和复杂的问题中汲取营养,砥砺意志,自强自新,乐于奉献,吃苦耐劳,尽职尽责,把个人追求融入到一件件具体的工作中去,把奉献体现在无尽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用过硬本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坚持“清”字为重,过好“品德修炼”关。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保持政治定力的根本在于加强党性修养、修炼高尚品德、永葆清廉之风。年轻干部要坚持“清”字为重,勇于修炼高尚品德,从树立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做起,将党规党纪、国家法律作为从政之律、工作之纲、人生之镜,不论职务高低、权力大小,都始终牢记党的初心使命,增强抵御诱惑、守住底线、廉洁自律的定力,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算好“政治账”“利益账”“良心账”,用珍惜、感恩和进取之心对事业、对组织、对群众,做到慎细微、慎独处、慎身边,真正做组织放心、群众称心、自己安心的好党员干部。要坚持在实际工作中养成自律好习惯,做到坚持原则,依法行政,修身养德,遵守纪律,廉洁从政,以身作则,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微慎思慎权慎行,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

 做事,堂堂正正做官。

 坚持“韧”字为要,过好“意志磨炼”关。涉浅水者见鱼虾,涉深水者见蛟龙。火热的基层一线是干部增长见识、了解国情的大课堂,是磨砺才干、积累经验的练兵场,也是锤炼意志、砥砺作风的磨刀石。年轻干部要到条件艰苦的基层一线扎根,坚持“韧”字为要,持之以恒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事业,多到田间地头沾沾泥土味,体察社情民意,读好“无字书”,进好“百家门”,行好“万里路”,在基层一线接受实战摔打,多经历一些历练,于磨难历练中成长成才,关键时刻能站出来,勇挑重担、积极作为,身体力行解决人民群众的“急难盼愁”问题,做人民群众认可、称赞的好公仆。要坚持遇到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自觉在吃苦中磨练成长,受得了批评、经得起挫折、做得好小事,不心浮气躁、不急功近利、不好高骛远,始终保持精益求精的作风,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基层工作实践中实现人生不断超越。

篇五: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党员干部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是党中央和各级组织对领导干部提出的要求。同是一个“事”字,其含义也有不同。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之“事”是事业之“事”、职责之“事”。不出事之“事”,是党的纪律、法纪法规所不容、所禁止之“事”,是以权谋私之“事”。做到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而不出事,是党和人民群众的期盼,也是党员干部健康成长之必然。

 一、想干事 想干事,是一种状态,一种激情。有了这种状态,干事创业就有了基础,有了这种激情,推进干事创业就有了动力。凡事想干了,才会有希望;不想,则一事无成。想是愿望所致,想是职责使然,想是事业心责任感的表现。心态决定状态,有些人对干事总是缺乏激情,根本原因在于不在状态。有的得过且过不想干事,有的心态失衡不愿干事,有的怕承担风险规避干事,有的对事情挑肥拣瘦,因利择之。因此,想干事,就须有好的状态,有对学校、学院和自己工作高度负责的精神。

 该同志在工作中具有积极的心态和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该同志在工作中以提供高效的平台系统和优质的课程资源为己任,以提高继续教育学习支持服务的能力,提升继续教育教学质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开展各项工作。在平台系统方面,为提升软硬件系统的指标深入了解各个平台系统的功能,主动关注新技术、新手段的发展,开展各类平台系统的优化和升级。时刻关注平台系统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反馈,保障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在资源建设方面中,组织建设专业的课程建设录制室,制订《西南科技大学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实施方案》,推动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参加多个高校联盟共建共享课程资源工作,开拓课程资源建设的多种渠道。在认真完成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该同志还认真思考与学校和学院相关的各项工作,积极创新,拓宽思路,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项难题,思考学校继续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积极思考解决方案,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为充分发挥学校服务社会功能,挖掘学校学术资源,组织建设“专家讲坛”学术讲座视频资源库(现有学术讲座 240 余讲),为继续教育学生和社会大众服务,该项工作获得上级主管部门的好评,并作为特色案例荣获“2018 中国

 高校继续教育优秀成果及特色案例奖”。向学校提交“重视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资源的研发”提案,推进学校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等。

 二、能干事 能干事,是一种能力,一种胆识。想不想干事是态度问题,能不能干事是水平问题、能力问题、胆识问题。能干事是要具有干事的本领,能力是在学习中、工作中、生活中逐渐获得的,在干中学,学中干,不断总结,提升能力。

 该同志具有当好干部的能力和本领。其一,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大局意思,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类政治理论学习,以及各项工作会议,将各级部门的政策、精神与自身岗位相结合积极予以落实。其二,具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从 2006 年担任所在科室负责人以来,在科室开展的各项工作中力求做到有理据、有计划、有审批、有落实、有反馈、有提高、有总结,使开展的工作合乎规范,兼顾衔接,不留死角,有始有终。2105 年该同志被评为学校“优秀教育管理工作者”,2016 年该同志被学校命名为“管理服务党员示范岗”。在协调方面做到了“对上常请示,对下常了解,对内常沟通,对外常联系”。通过和同事们在思想上、工作上、感情上真诚的交流和沟通,增进了理解、减少了误解,促进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所带领的科室多次获得学校和业务部门的表彰,其中,2015 年荣获学校“青年文明号”称号。其三,具有学习求知能力。该同志所从事的是信息技术相关工作,参加工作以来时刻紧跟信息技术发展,不断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水平。2007 年在西南大学进行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学习,2014 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远程教育研究中心访学,开展远程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该同志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向书本学、向网络学、向实践学、向他人学,注重学以致用、学用结合,逐渐成为精通业务、独挡一面的“小行家”。同时,积极开展教育信息化研究,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智能设备及网络,进行新技术条件下继续教育模式变革的探索和实践。该同志通过不断地、不懈地学习,思想境界、道德修养、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都得到了提升。

 三、干成事 干成事,是一种追求,一种效益。干成事,是想干事与能干事的综合反映。想干事、能干事须把干成事作为追求目标,想干事而不去干、坐而论道不行;能

 干事而干不成、没效果也不行。我们所说的干成事,是符合科学发展的事,是服务对象满意的事。面子工程和半拉子工程则与干成事背道而驰;还有些事,初衷很好,但效果未必理想,动机与效果背离;有些事看似轰轰烈烈,但徒有虚表,形式大于内容。因此,要着眼于干成事,智谋在干成事、劲使在干成事,用效果检验干成事。

 该同志具有干成事的优良品质和拼搏精神。首先,该同志在工作中具有坚定地信念和坚韧不拔的毅力。面对自己的工作,无论遇到任何情况,都不轻易动摇,面对困难也毫不退缩,具有一种攻坚克难的精神。在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面对当时软硬件条件不足、人员短缺、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该同志统筹协调学院同事和教学学院教师,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加班加点,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在开展自主建设教学资源的同时,该同志还组织教师积极参与校际课程的共建共享工作。通过多种建设方式圆满完成继续教育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其中,建成网络教育 33 个专业 380 门课程教学资源。2009 年建设申报的《管理学原理》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2012 年建设申报的《音乐欣赏》、《羌族文化》课程被评为全国现代远程教育优秀通识教材。2012 年《数控机床远程实验》获得全国现代远程教育优秀实践教学软件与装置二等奖。2013 年建设申报的《数控机床加工工艺与编程》《政府经济学》《管理学原理》3 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网络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参加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研发中心、“百校千课”联盟以及“在线教育联盟”土建类高校“构建卓越工程师 e 梦计划”等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共建设各类优质课程资源 30 余门,小学分素质教育课程66 门。

 其次,该同志具有真抓实干的拼搏精神。只要是认准的事,就扑下身子,真抓实干,看准了不放手,干不成不松手,干不好不丢手。为做好支持服务工作,该同志深入各教学学院和各学习中心(站点),与师生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想师生之所想,急师生之所急,干师生之所需。工作中务实际、出实力、求实效。以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契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开拓创新的工作干劲,干出了师生满意、师生称赞的业绩。为做好网络教育教学教务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该同志深入兄弟院校、学习中心和教学学院等开展多方面调研,充分了解和分析业务科室、学习中心、教师和学生等的需求,组织研讨

 确定系统具体功能,积极协调技术公司开发,组织人员测试等,严格按照工作流程落实工作各项,最终建成了满足各方需求的网络教学教务管理系统。该同志还在历年平台系统运维过程中,组织相关业务科室根据工作实际的需要,持续地优化平台系统功能,提升平台系统性能。为向学生提供了更便捷的学习环境,该同志积极推进新技术在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组织建设了网络教育教学平台手机端、“西科在线”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这些平台系统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促进了学生的在线学习,提升了网络教学的质量。

 四、不出事 不出事,是一条底线,一种坚守。不出事与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相辅相成。不出事是领导干部的底线、必须坚守。不出事,就是清正廉洁,不贪不占,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人。分析一些领导干部出事的原因,不论是因失职渎职而出事,还是因腐败而出事,都是道德修养缺失,都是对制度底线的触犯。道德修养有利于夯实底线,对制度敬畏的人有利于固守底线。底线以党纪政纪、法律法规固定下来,是可以避免、防范和坚守的。

 该同志在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做到了不出事。为坚守好这条底线,该同志不断地在提升和完善自己。一方面,该同志不断加强道德修养,提升素质,按照党员干部的要求,把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自觉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向先进典型学习,向身边同事朋友学习,以严格标准加强自律、接受他律,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另一方面,该同志还不断加强法纪学习,增强自己的制度意识。在工作中,学习党章、宪法以及有关法律知识,不断增强自己的法纪观念,自觉守法、严格守法,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严格按照流程办事。把耐得平淡、严守纪律作为自己的准则,以制度、纪律规范自己的一切言行,严格遵守各级各类规章制度。

 想干事是前提,能干事是基础,干好事是要求,不出事是保障,这四方面彼此联系,相辅相成。该同志具有这四方面的能力,说明该同志是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

篇六: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年轻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心得体会 及感悟

 10 月 10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 2020 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是应对当前复杂形势、完成艰巨任务的迫切需要,也是年轻干部成长的必然要求。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连日来,通过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年轻干部要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重要论述指示精神,进一步加深了对 “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理解和把握。作为一名青年党员干部要带头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表率,切实做到既要有想干事的激情,能干事的水平,干成事的本领,还要有不出事的的品质,做到既廉政又要勤政,这样才能干成事。

  永葆“一枝一叶总关情”的初心,做“想干事”的基层干部。“想干事”,源自对建设家国的大我情怀,源自对民生大众的深厚情谊,源自对自我价值的正确认识。

 “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处在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上,不仅要求我们有“想干事”的热情和冲劲,更需要基层干部常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找到干事创业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常思“是不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是不是有助于解决群众的难题”,主动深入群众解决民生福祉;常行“立说立行,马上就办”,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不断培养政治能力。此外,更要明确“想干大事”,而不是“想做大官”。

 磨砺“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劲头,做“能干事”的基层干部。从“想干事”到“能干事”,意味着不仅要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乐观主义精神,以苦为乐;更要有“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奋斗主义精神,主动作为。基层工作直面民生诉求,随着改革攻坚深入推进,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甚至是“骨头里的骨头”。面对复杂的矛盾问题,基层党员干部要敢接“烫手的山芋”,以积极的心态主动投身脱贫攻坚、信访维稳、基层治理等急难险重工作;要学会“弹钢琴”,争做“多面手”,埋头苦干、摸爬滚打,在过“娄山关”“腊子口”中经风雨、见世面,在解

 “难题”、做“答卷”中磨练意志、展现作为。

 厚植“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做“干成事”的基层干部。从“能干”到“干成”,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堂必修课,也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必然要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明年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需要基层干部不断“爬山峰”“跨沟壑”,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重中之重。基层干部要注重在实践中锤炼真经、练就本领,肯做一心为民的“勤务员”,做深入调查的“研究员”,做科学分析的“决策员”,做居安思危的“应急员”,还要做改革攻坚的“奋斗者”。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气神、实干心在不断解决问题、化解难题中培育从容新面貌、开创工作新局面。

 奋战在基层的干部们,从“想干事”到“能干事”,再到“干成事”,走好这三步路,需要我们练就“公仆之心、吃苦之志、实干之魂”,在平凡的工作中爱民、尽职、担责,才能在扎根基层、奉献基层中成为“伟大”的人。

篇七: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

员学习干部要提升“七种能力”心得体会: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

 2020 年 10 月 10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中发表重要讲话,他表示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升“七种能力”,勇于直面问题,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断解决问题、破解难题。一批批“95 后”进入基层,他们的到来为基层注入了新鲜血液,他们带着知识、技能在田间地头释放青春活力。作为年轻干部更应自觉对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七种能力”补齐短板、补强弱项,绘就个人成长的美丽“工笔画”,交出无愧于新时代的合格答卷。

 少点傲气,多接地气,画出深入群众的“淳朴形象”。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空有一肚子“墨水”还不够,要想让自己接地气,还得主动去适应基层,改变自己的语言、生活习惯,积极主动地投身一线。放下面子和架子,迈开腿、张开嘴,走进田间地头,说点地方话,与群众拉家常、交朋友,深入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把群众的事情放在心上。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一杯热茶、一声问候、一阵倾听,加强真心交流,

 能解决的积极主动解决,不能解决的耐心做好解释,以“公仆”的真诚赢得群众理解信任。面对千头万绪的基层事务,只有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实情,才能把事办好,让群众满意。

  少点傲气,多沉住气,画出奋发向上的“进取形象”。“打铁还需自身硬”,如何在步入岗位后快速积累经验、提升能力,成为能挑重担、独当一面的行家里手,关键在于坚持学习、积极进取。“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善于学习并养成习惯,抓住年轻的“黄金时期”不断汲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及时跟进学、深入学,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在真信真干中坚定理想信念。“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作为年轻基层党务干部,我们要沉住气,常田间地头“墩墩苗”,才能让视野更开阔,让心性更朴实,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

  少点傲气,多点傲骨,画出廉洁自律的“清正形象”。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锤炼“事争一流、唯先是夺”的过硬作风,保持求真务实、严谨扎实,力求“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杜绝“花架子”“表面光”。少点傲气,既

 能冲锋在前,扛得了重活、打得了硬仗,又能经得住磨难,耐得住寂寞,坚守廉洁从政的底线,面对诱惑,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的道理,算清“政治账”“经济账”“家庭账”,正确对待名、权、利,从良师、交益友、铭初心,确保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扣得正、扣得牢。以实绩赢口碑,以谦虚架桥梁,以理解换真情,在基层树立自己的好口碑!

 路漫漫其修远兮,年轻基层党务干部肩负着党和人民的希望,要戒除“傲”气,多接地气,多沉住气,多点傲骨,绘就个人成长美丽的“工笔画”,以淳朴、进取、清正的形象面对群众,努力成为老百姓可以依靠的好干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