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5篇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5篇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 红船精神详解---党史百年每日一学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5篇,供大家参考。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5篇

篇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

精神详解---党史百年 每日一学

 „„„„„.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因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从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继续举行。就是在这条游船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

 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1919 年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并日益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此时,以李大钊和陈独秀为首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分别在北京、上海等地相约建立共产党组织,并得到了全国各地的积极响应。

 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 年 7 月 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各地党组织派出代表参会的有上海的李达、李汉俊,北京的张国焘、刘仁静,长沙的毛泽东、何叔衡,武汉的董必武、陈潭秋,济南的王尽美、邓恩铭,广州的陈公博,旅日的周佛海,以及受陈独秀派遣的包惠僧,他们代表着全国50 多名共产党员。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尼柯尔斯基列席会议。7 月 30 日晚,一大会场遭法租界巡捕搜查。经代表们商定,8 月 2 日,中共一大最后一天的会议在嘉兴南湖一条画舫上举行。李汉俊、马林、尼柯尔斯基、陈公博未出席。

 中共一大南湖会议讨论通过了党的《纲领》和关于工作任务的决议草案,规定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和组织形式,确定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会议决定暂不成立中央执行委员会,只设立中央局作为中央的临时领导机构。大会选举陈独秀、张国焘、李达组成中央局,选举陈独秀担任书记,张国焘负责组织工作,李达负责宣传工作。

 中共一大的胜利闭幕,宣告了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力量。

 建国后,南湖引起了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关注。早在 1959 年初,当时的嘉兴县委在筹建南湖的革命纪念馆过程中,曾经就建南湖纪念馆的事情通过中央有关部门向毛主席作过汇报。当时,国家文物局明确提出:南湖建革命纪念馆的中心,是“船”的问题,首先要搞清楚到底是条什么船。然而,由于历经多年,当年十分普通的这种游览船到解放后几乎已无迹可寻。为此,筹建领导小组进行广泛调查访问,向包括老船主、老渔民、老游客以及原南湖边的茶馆、酒肆、客栈、旅店的老板伙计等各式人等,征集了大量线索,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制作了模型,送到中央办公厅。毛主席提议请董老好好看看,因为他的记性特别好。董老仔细察

 看后,基本作了肯定,同时指出:当年开会是一条极普通的游船,因为怕引起人们注意。另外,游船后面还带一条小船。随后,又征询了当年在船头望风的李达夫人王会悟的意见,并请她作了补充。由此,筹建领导小组确定:这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船后带一只拖梢船。

 仿制的这艘单夹弄丝网船,船身全长约 16 米,宽 3 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中舱放一方桌,桌上摆设茶具,周围放着椅凳,前舱搭有凉棚,房舱设有床榻,后舱置有橱灶等物,船艄系一小拖梢船,为当时进城购物接人等所用。1959 年国庆节,这条仿制的纪念船正式对外展出。当地群众则亲切地称之为“红船”。久而久之,“红船”就成了这条纪念船的代名词。之后,“红船”就一直停泊在南湖烟雨楼前湖心岛东南岸边的水面上,向人们展示着当年中国共产党诞生的生动历史场景。

 1964 年 4 月 5 日,董必武同志在视察南湖时,仔细察看了纪念船的内外,并非常激动地说:“这条船仿制得很象,很成功。”随后,他又欣然提笔,赋诗一首:革命声传画舫中,诞生共党庆工农。重来正值清明节,烟雨迷濛访旧踪。

篇二: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

押题:

 建党百年主题之开天辟地—“红船精神”主题写作详解

 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一直接受着人们特别是共产党人的瞻仰。

 习近平总书记如此概括“红船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宋玉在《风赋》中说:“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 一个大党诞生于一条小船,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开天辟地,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伟大的革命实践产生伟大的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正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毛泽东同志称之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董必武题联“烟雨楼台革命萌生,此间曾著星星火;风云世界逢春蛰起,到处皆闻殷殷雷”。

 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使四海翻腾,五岳震荡。任何事物都有一个起点,我们党从这里出发,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在这个期间,需要有创新创业的意识,有锐意进取的勇气,有“敢为天下先”的胆略,也要有胸怀天下展望未来的格局眼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可更难的是“开头”之后将何去何从。只有将“滴水”汇入“潮流”,将“小我”融入“大我”,将个人、集体的发展与历史时代趋势走向结合起来,才能有顽强的生命力,有光明的发展前景。

 当初,党的“一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从文化传统看,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就是一部艰苦奋斗史,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的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中国共产党人不管风吹浪打,不怕急流险滩,始终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以压倒一

 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大船劈波斩浪、不断奋进。

 “红船精神”,决不是几个共产党人一时片刻的情绪冲动,它预示着鲜红的热血,预示着滚烫的信念,预示着“创业艰难百战多”的矢志不渝,预示“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奋斗牺牲,更预示着对“航船”“朝阳”“婴儿”的无限憧憬…… 《荀子》中有这样的记载:“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君以此思危,则危将焉而不至矣?”后世唐太宗亦以以舟水关系处理君民关系,传为历史佳话。

 而今天,依水行舟,忠诚为民,奉献自己的青春、智慧与热血,创造属于自己更属于时代的价值,这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

 肩负为人民谋利益的神圣职责和崇高使命,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身体力行,宣传、发动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和衷共济,英勇奋战,在推进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不断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想当年,革命战争年代,正是在“红船精神”引领下,我们党从民族大义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充分发动并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夺取了政权,从此成为在全国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执政党。

 看今朝,我们的精准扶贫、全面小康、全民抗疫、反腐倡廉,都体现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奉献精神”,创造社会价值,实现人生价值,这才是“红船精神”的集中体现。

 “红船精神”,彪炳千秋,激励你我!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1921 年 8 月初,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条游船上胜利闭幕,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条游船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习近平总书记这样概括“红船精神”:“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材料二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导演俞白眉曾“吐槽”拍摄时的艰难。“真实的困难是毛乌素沙漠现在全部植被覆盖,电影里的黄沙漫天都是人为做出来的。”他回忆,美术指导在陕北走了几千公里,跑遍了陕北 7 个县,硬是找不到黄土高坡。“陕北的变化就是那么巨大,巨大到拍戏都困难”。

 材料三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集体治沙造林大会战相继上演。榆林在全国首创飞播技术,600 多亩沙地通过飞播技术得到治理。榆林市靖边县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前的 0.5%提高到现在的 37.9%。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思考与感悟?请将你的感想与理解写成一篇文章。

 写作指导 材料一是习近平主席对“红船精神”的概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阐述开来是“创新”“胆略”“勇气”等主题;“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阐述开来是“拼搏”“奋斗”“实干”等主题;“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阐述开来是“奉献”“爱国”“价值”等主题。

  材料二是热点电影《我和我的家乡》拍摄时的幸福的“烦恼”,是从导演角度体现陕北黄土高原上治沙的巨大成就,这是一个令人无比振奋的结果。

  材料三的重要信息有“集体治沙造林大会战”,体现了集体主义精神,“首创飞播技术”体现了立足实践的创新精神,“0.5%到 37.9%”体现了巨大的成就。

  材料二和三都可以看到材料一中提到的“红船精神”所体现的“创新”“胆略”“勇气”“拼搏”“奋斗”“实干”“奉献”“爱国”“价值”等主题。同学们需要从材料二、三切入,以“红船精神”为主旨,合理拓展到社会的其它领域,写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同学们在写思考与感想时要贴近生活现实,避免写成新闻报道或政论文式的文章。

 可用素材

 1.坐在同一条板凳上,才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住在农家的炕头上,收获的才不只是建议。我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读懂你、为了你、依靠你……

  2.所谓追求,就是将不死的信念刻进黄色的肌肤,将不灭的灵魂狠狠地扎进血液,将希望之光照射进眸子。这就是世代流淌、祖辈传承的中国精神。

  例文 红船百年,换了人间!

 邹序萌

  一片荒漠,何以焕发震撼人心的鲜活绿意?

  一艘红船,何以指引百年大党的前进道路?

  中国的治沙是从榆林起步的,中国的希望是从红船中驶出的。

  六十年前,陕西榆林的毛乌素沙漠“山高尽秃头,滩地无树林。黄沙滚滚流,十耕九不收”,但那里的几代人都有着坚定的理想和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他们真正“消灭”了沙漠,取而代之的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成就了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中的那句“四百万亩的沙漠,硬生生让我们整绿了”。

  是的,“硬生生”,这样朴实的话语,正是红船精神的生动写照——近一百年的时光里,我们把太多“不可能”硬生生变为“可能”,把太多“可能”升华为“奇迹”,又把这些“奇迹”保持成“常态”——

  无数农民和工人夙兴夜寐、挥洒汗水,擦亮中国制造、中国建造的荣光;无数乡村教师坚守三尺讲台,让山里那一双双亮晶晶的眼眸有了“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愿望和勇气;无数快递小哥在风雨中如梭穿行,缔造了“世界第一快递大国”的奇迹。新愚公李保国35 年扎根太行,为荒山披上绿衣,为农民拔掉穷根;守岛英雄王继才 32 年坚守孤岛,甘把生命献国防;种子使者钟扬 16 年踏遍西藏,采集 4000 万颗种子充实“种子方舟”……

  我们都是奋斗者,我们都是追梦人,我们的心中,都跳动着红船精神。

  电影《我和我的家乡》的导演俞白眉曾“抱怨”:如今的陕北几乎找不出一处黄沙漫天的拍摄场景。变化之巨,可以想见。近乎夸张的沙漠变绿洲,这是幸福的“烦恼”啊!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但我们的党、我们的人民向来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奠定基石的井冈山革命道路是首创,改革开放后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首创,在新时代让中国人民强起来的“一带一路”是首创……

  “雄关漫道真如铁”——回望来路,我们的红船曾在乱石穿空、惊涛拍岸的绝境中奋楫击水,突出重围;

 “人间正道是沧桑”——放眼今日,我们的红船正在大浪淘沙、暗流涌动的考验中劈波斩浪,积健为强;

  “长风破浪会有时”——大展宏图,我们的红船将在浩荡无垠、波澜壮阔的机遇中一往无前,辉耀四方!

  评点:文章以“荒漠”与“红船”引领的两个问句开头,两个“何以”引发了读者的思考。为后文展开论述创造了条件。作者敏锐地抓住电影中“硬生生”这句台词,切入了开创、坚持、奋斗、奉献等“红船精神”的核心,并顺理成章地与“奋斗”“追梦”这样的时代精神进行了有机关联。文章后半部分,有“井冈山革命道路”这样对革命历史的回顾,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样对建设时代的景仰,更有“一带一路”这样对当今及未来的展望。最后分别以毛主席、李白的诗来表达“红船精神”在历史、现实与未来中的巨大作用,完美收束了全文,有力地表达了文章主旨。

篇三: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

红船精神

 在一百年的非凡奋斗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为我们立党兴党强党提供了丰厚滋养。

 ——习近平

 嘉兴南湖,水浪拍打着堤岸,烟雨楼前的湖面上,一艘红船静静倚靠岸边,这平凡的风景中绘就了中国历史上最不平凡的事业。1921 年,中国共产党于红船内诞生、穿越百年。这艘小小红船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总书记说“百年恰是风华正茂”,中国共产党何以带领人民谱写壮丽篇章?伟大精神是从磨难中奋起的强大动力,是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密码”。

 一、红船简介 1921 年 7 月底,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一艘画舫上继续举行并顺利闭幕。中共一大代表通过了党纲、决议和工作计划,选举组成中央局,庄严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艘画舫因而获得了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

 二、精神内涵 1、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2 2、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3、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出自习近平署名文章《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发表于2005 年 6 月 21 日《光明日报》)

 三、精神介绍 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作者:习近平 (《光明日报》 2005 年 6 月 21 日)

 “红船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道,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1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 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使四海翻腾,五岳震荡。我们党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由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

 2 、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矢志推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断前进 当初,党的“一大”会议在白色恐怖中召开,由上海转至嘉兴,在南湖红船上完成缔造中国共产党的使命,靠的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之后,我们党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中,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受考验而不变初衷,由小到大,由弱变强,靠的还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

 3 、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 献精神:努力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

  3 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一个政党的显著标志。依水行舟,忠诚为民,成为贯穿中国革命和建设全过程的一条红线,也是“红船精神”的本质所在。

 四、意义解析 1 、“红船精神”是激励我们把握发展这一时代主题和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大胆探索、创新创业的强大思想武器。

 面对新挑战、新机遇和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有敢于突破前人的勇气和智慧,自觉克服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坚持用创新的理论成果武装头脑,用创新的思想观念谋划工作,紧紧扭住发展不放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不断推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2 、“红船精神”是鼓舞我们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不畏艰险、艰苦奋斗的强大精神支柱。

 我们必须坚持和发扬“红船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处盛虑衰,以共产党人的胸襟和眼界观察世界、判断形势,恪尽职守、脚踏实地,不怕艰难、坚韧不拔,矢志拼搏、艰苦创业,努力谱写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篇章。

 3 、“红船精神”是鞭策我们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本质要求和全心。

 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求真务实、一心为民的强大道德力量。

 我们必须牢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谆谆教诲,

  4 继续发扬“红船精神”,始终不渝地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政德,真正干出有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政绩。

 红船精神是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重塑民族精神,牢筑爱国基石;弘扬传统文化,汲取精神滋养;传承家风行风,不忘家国情怀;中国精神扬华夏民魂,壮炎黄国魂;中国精神引领新发展,开创新局面。

篇四: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

现自己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一种可贵的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创新精神的继承,贯穿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必将引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1 1921 年,中 国共产党诞生了。此时,古老的中国正遭遇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诞生在当时环境下的党,立下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在实现自己初心和使命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展现出一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实质上是一种创新精神。这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创新精神的继承,贯穿于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整个过程。这种精神也必将引领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 传承民族创新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这句简洁隽永的古语,折射出中华民族不断更新自己、主动适应时代、积极推动发展的创新精神,是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精髓。但近代以来中国逐渐落后了,重要原因就是创新精神不足,在科技方面表现尤其明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

  创新精神的缺乏导致了中国的落后,落后就要挨打。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中国共产党人继承了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创立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充分体现了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这也是对中华民族创新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其一,党的创建有着科学理论的指导,这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五四时期被中国人民当作新思潮传播的社会主义学说十分庞杂。对这些主义和学说,他们经过分析、比较和选择,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进步青年逐渐成为了早期的共产党人。马克思主义也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正是因为有着科学思想的指导,我们党才能确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这种选择和做法都是开天辟地的第一次。

 其二,党在创建过程中就注意深入群众,这是其他政党从来没有做过的。党成立后不久就组建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这是党领导工人运动的第一个公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成立后,还在各地相继建立了分部。各分部在本地区开工人夜校,创办工人刊物,领导罢工斗争,对工人运动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政党如此深入和工农群众相结合,这不能不说是开天辟地!

  其三,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这也是开天辟地的。中国革命的过程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参加中共一大的代表共有 13 人,13 名代表中有的因信仰不坚定或者不能严格遵守党的纪律而脱党或被党开除;有的为了党的事业壮烈牺牲。13 人中最后仅毛泽东、董必武二人看到了新中国的诞生。这样经过严格筛选的领导核心是保证革命成功的重要条件。

 2. 开创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找到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进行了二十八年浴血奋战,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一九四九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实践的过程中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充分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革命首创精神。

 党最初的设想是根据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走一条以城市为中心,武装暴动夺取政权的道路。但八七会议后,各地武装起义的实践证明,照搬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在大城市搞武装暴动,在中国是走不通的。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失败后带领队伍上了井冈山,经过探索开创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他在 1928 年 10 月、11 月,先后写成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重要著述,对一年多来的斗争经验进行了总结。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精神的深刻而具体的体现。

  1929 年 12 月,红四军第九次党代会在福建上杭县古田召开。毛泽东在会上作了政治报告,会议一致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八个决议,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此时,毛泽东收到了林彪带有悲观情绪的元旦贺信。古田会议后,他给林彪写了一封回信,借着批评林彪阐述了自己对中国革命道路的看法,这封信就是著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封信标志着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成功开辟。

  实践证明,照抄马列本本、共产国际决议,照搬俄国革命经验行不通,而毛泽东等人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才是夺取革命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的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3. 走上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路

  1956 年初,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2013 年 12 月 26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120 周年座谈会上强调,毛泽东同志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他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鉴戒,提出要创造新的理论、写出新的著作,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制定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思想。

  在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社会主义制度下存不存在矛盾,这是很长一个时期内被回避的问题。毛泽东不仅把长期回避的问题鲜明地提了出来,并且把它提升到一个重要地位来认识,从理论上作了明确的阐述,并深刻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矛盾及其解决的方法。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创新和首创。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中国如何发展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和发扬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建设的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尤其在经济体制方面,探索出

 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基本经济制度,使中国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伟大飞跃,必将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回看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无不展现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人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已经创造了90 多年辉煌业绩,中国共产党人也必将以这种精神,团结带领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再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辉煌!

  (作者:韩晓青,系中央党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篇五: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是红船精神的

精神学习资料

 前言1921年7月,正在上海召开的中共一大因遭到上海法租界巡捕袭扰,紧急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一条小船上继续进行。代表们用7个小时讨论通过了中共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份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第一届中央局,在红船上完成了大会全部议程。

 前言一叶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从此,中国共产党引领革命的航船,劈波斩浪。百年风华,红船精神昭示着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前言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始终映照在红船起航地。

 前言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团结一心、苦干实干,就一定能乘风破浪……”“从小船一直划到巨轮上,驶向光辉的彼岸。”

 目录01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02二、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03三、让红船“中国号”巨轮正驶向五湖四海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第一部分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的署名文章,系统阐述了“红船精神”的历史及现实意义。2020年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红船精神”15周年,南湖革命纪念馆新设红船精神永放光芒展览馆,详细阐释“红船精神”。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红船,见证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红船精神”,铸就了中华儿女心中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成为我们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红船精神”,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2005年6月,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红船精神”,将其概括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深刻阐述了“红船精神”的丰富内涵、历史地位、时代价值。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志,瞻仰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浙江嘉兴南湖红船,回顾建党历史,重温入党誓词。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时指出:“我们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激励着我们党砥砺前行、发展壮大,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作为先锋队,必然要始终站在历史和时代发展的潮头,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勇敢担负起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中国共产党人以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全力投身于改造旧社会和创造新社会的伟大实践。正是南湖红船点燃的星星之火,形成了中国革命的燎原之势。我们党从这里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100年来,我们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懈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前进。完成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历史重任,必然要经历艰苦卓绝的斗争。没有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对远大理想坚贞不渝,依靠奋斗发展壮大的脚步从未停歇。南湖红船成为巍巍巨轮,靠的就是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已经熔铸于战争年代的烽火硝烟之中、建设年代的广阔天地之中、改革年代的风起云涌之中。正是奋斗精神,让中国共产党人历经曲折而不畏艰险,屡经考验而初心不改。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坚守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动摇。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

 一、“红船精神”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这决定了我们党可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00年来,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人民谋利益,为了让人民过上好日子。

 二、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第二部分

 二、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回顾走过的路、不忘来时的路,归根结底是为了继续走好前行的路。“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要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不断赋予“红船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让其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为奋进新征程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二、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在二〇二一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只要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最前列、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站在最广大人民之中,就必将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我们在新时代大力弘扬“红船精神”指明了方向。我们要把弘扬“红船精神”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起来,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提振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二、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在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中确保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面向未来,我们要全面推进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尤其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继续走在时代前列,仍然要以全面深化改革添动力、求突破。”走在时代前列,以全面深化改革添动力、求突破,就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中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持创新思维,大胆试、大胆闯,跟着问题走、奔着问题去,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充分发挥首创精神,坚持守正创新,以更加积极有效的作为来应对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确保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前列。

 二、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在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中确保党始终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事业就要有钉钉子精神,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稳扎稳打向前走,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不断通过化解难题开创工作新局面。”

 二、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应对挑战、化解难题,就要知重负重、苦干实干、攻坚克难。这就要求我们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中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刚健勇毅,始终站在攻坚克难最前沿,遇到矛盾和困难敢字为先、干字当头,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在有效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冲锋在前、建功立业。

 二、让“红船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就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中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在收入、就业、教育、社保、住房等方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让红船“中国号”巨轮正驶向五湖四海第三部分

 三、让红船“中国号”巨轮正驶向五湖四海红船精神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尚和合、求大同的天下情怀是中国人的精神追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守正创新、和而不同的文化基因是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识。郑和下西洋,中国船舶所到之处,带去的是精美瓷器、丝绸和友善。自秦朝以来修筑长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防御性、内省型特质,而非扩张性、侵略性的文化。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在多次遭受外敌侵略、割地赔款的情况下,苦苦寻求民族独立与和平发展。

 三、让红船“中国号”巨轮正驶向五湖四海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世界大同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产生了共产党,这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这一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

 三、让红船“中国号”巨轮正驶向五湖四海为什么中国共产党在南湖启航后能找到实现“和合”、增进和平、促进和谐的道路?关键在于中国找到了科学的指导思想、正确的领导力量和强大的依靠力量。中国共产党创建过程中形成的红船精神,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秉承天下情怀,并汲取辛亥革命精神、五四精神的精华,在民主基础上集中、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斗争中求团结,把近代以来一盘散沙的群众组织起来了,为传统文化注入了革命性、民主性和科学性的现代元素,让古老的中国出现“老树新枝”。

 三、让红船“中国号”巨轮正驶向五湖四海我们党从成立之日起就不怕风浪、不惧风险。创建中国共产党最早是陈独秀和李大钊在北京大学酝酿的,后来面临危险被迫转移到上海。中共一大在上海召开时又被迫转移到嘉兴南湖红船上继续开会。一大红船犹如北京“设计”、上海“制造”、南湖“下水”,一波三折、风雨兼程。此后,党的红船始终与水紧紧联系在一起,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南湖启航到南昌起义、上井冈山,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从抗日战争东渡黄河到解放战争饮马长江,再到抗美援朝跨过鸭绿江,共产党人历经千难万险,九死一生。

 三、让红船“中国号”巨轮正驶向五湖四海有的为革命呕心沥血、因病殉职,如中共一大代表王尽美;有的被捕后英勇不屈、壮烈牺牲,如邓恩铭“不惜唯我身先死,后继频频慰九泉”。相约建党的“南陈北李”,陈独秀五次被捕,他的两个儿子壮烈牺牲,而李大钊为了减少革命损失不愿离开北京,后来英勇就义;毛泽东28岁参加党的一大,一生多次面临生死考验,他全家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这些先驱吃苦在前、冲锋在前,舍生取义、杀身成仁,是一种崇高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精神。

 三、让红船“中国号”巨轮正驶向五湖四海“中国号”巨轮驶向哪里就把先进带到哪里,停在哪里就把和平带到哪里。中国共产党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新时代的重要使命,从南湖启航到远航“一带一路”,为全球和平与发展增添了航行的灯塔,为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新时代与传统的接力、中国与世界的共赢,这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初心情怀,是对人类文明的丰富和发展。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