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教育整顿 >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3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自然 思想 教育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3篇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师资2010年3月(上) 98浅议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张世萍牟映雪(重庆市儿童发展与教师教育中心重庆400047)摘要王守仁把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3篇,供大家参考。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3篇

篇一: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2010 年 3 月(上)

 98浅议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及其启示张世萍 牟映雪(重庆市儿童发展与教师教育中心 重庆 400047)摘 要 王守仁把长期积累的教育教学经验与其“致良知”的哲学观点相结合,形成了较为完善与独特的教育思想体系,并针对当时儿童教育中的弊病,提出了“自然教育论”,这是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对今天的儿童教育具有深远的启迪意义。关键词 王守仁 自然教育思想 启示中图分类号:G40-09 文献标识码:A王守仁(1472 年—1529 年 ),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中叶著名的教育家。他热衷于教育事业,从 34 岁起开始从事讲学活动,直至去世。王守仁深谙传统儒学在几千年的封建体制中沿袭下来的诸多教育弊病,以“反传统”的姿态提出了“心即理”、 “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命题,他重视教育对人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并结合长期教学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形成了以自然教育为核心的儿童教育观。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对于当今儿童教育仍有很多的借鉴价值。1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和他的哲学思想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其自然教育思想以“致良知”学说为基础。在哲学上,王守仁以“心即理”作为他哲学的出发点,提出了“良知”本体说。他晚年曾说:“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寄正宪男手墨二卷》。因为“良知”是一切人所固有的“不虑而知”、 “不学而能”的类本体,良知是顺应自然的最和谐的纯善。“良知”人人都有,不待学而有,但普通人的“良知”由于受物欲的引诱常被昏蔽,所以“致良知”就是要通过“诚意正心”,清除蒙蔽人心的私欲,唤醒人们头脑中原始固有的天赋观念,促使其自然发展。王守仁通过“致良知”而“明其心”从而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的教育目的最终是为了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教化,从而巩固封建统治阶级的地位。这一目的与当今社会的教育主张和教育目相悖,但是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为实现他的教育目的而采用的许多教育教学方法是正确的,对于深化现代教育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2 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受当时文化教育环境的影响,儿童教育存在种种弊端。他认为“若近世之训蒙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待拘囚。”① 指出当时儿童教育的老师,每天只是督促儿童读书习字,但不知道用礼仪来引导;想使儿童聪明,却不知道用德善来培养。对待儿童使用鞭打体罚,就像对待囚犯一样。长此以往,儿童便“视学舍如囹狱”,“视师长如寇仇”常常借故逃学,“以遂其嬉游”,“以肆其顽鄙”,因而“偷薄庸劣,日趋下流”。王守仁不仅对当时这种教育方法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而且还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和《教约》中集中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提出了儿童教育新主张:自然主义教育论。2.1 顺性自然,鼓舞儿童志趣王守仁主张儿童教育必须“顺导其志意,调理其性情”,促使其自然发展。这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倾向道出了自然主义教育的主旨,包含了正确的儿童心理学的观点。因为一般来说, “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② 儿童的性情活泼好动,爱好嬉游,而厌恶拘束。如果按照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顺其性情,就像草木开始萌芽,“舒畅之则条达”;反之,则“推挠之则衰萎”,阻碍儿童的健康成长。因此,儿童教育必须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顺应其性情,因势利导,使他们“趋向鼓舞”,“心中喜悦”,这样儿童自然就能长进,激发他们的学习志趣,能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就好比“时雨春风”滋润的花草树木生机勃发,生气盎然,而不是强制就范,扼杀儿童个性。儿童只有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主动、积极、自觉地接受教育,从而促进学习的长进,使其生机盎然,情趣舒畅,由此达到教育的目的。2.2 循序渐进,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王守仁认为:

 “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③ 儿童个体生理发育、认识能力发展的过程性决定了儿童教育的过程性和阶段性,对儿童进行教育应根据每一阶段不同的特点来安排和组织教学。一个人从婴儿发展到成人的自然顺序,有一定的阶段性, “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识认其父母兄弟,又既而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④ 儿童教育首先要明白儿童的年龄特征及其发展的过程性、阶段性的特点,适应儿童的发展水平,即能够以儿童的生活经验、认识能力和性格特点为教育基础,循序渐进,即如同孩童学步,“学起立移步,便是学步趋庭除之始;学步趋庭除,便是学奔走往来于数千里之基”,⑤ 因材施教,就是顺着他“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的顺序为学,合理安排教学组织。2.3 量力施教,教育要“随人分限所及”王守仁认为儿童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教育教学应注意到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为此他提出“与人论学,亦须随人分限所及”,所谓“分限”指的是儿童智力发展所达到的水平。他曾用“种树”作过一个比喻:树刚发芽只能用少量的水去浇灌,萌芽再长,便再加水,“若幼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它了。”⑥ 同样,如果教学不顾及儿童不断变化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高深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就像一桶水浇注在幼芽上把它浸坏了。教导儿童如同种树,要顾及儿童的实际能力,量力施教,因此他还认为儿童教学“授

 书不在徒多,2010 年 3 月(上)

 99但贵精熟”,教学应该留有余地, “量其资察,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⑦ 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这样儿童就“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⑧ 授书要量力而教,这样儿童不会因为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他的这一观点对我们今天减负有很大启示。2.4 因材施教,重视儿童个性培养儿童是教育的主体,是有独特心灵的生命个体。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爱好、性格、特长,教育应从每个独特的个体出发,因材施教,重视儿童的个性培养。为此,王守仁提出“良医治病说”:“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不问症候之如何,而必使人人服之也。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⑨他把教书育人比作是医生治病救人,强调了对象的个体情况,也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儿童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能够发掘每个儿童的个性。这种具有生态意义的“生命”教育观,打破了整齐划一的“机器人”教育观,树立了以人为本,顺应自然的教育观点,在今天仍然很有现实意义。3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及启示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体现了儿童教育应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身心特点,顺导儿童性情,注重个体差异,促进其自然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首先应以人为本,树立生命论教育观。自然主义教育代表了教育发展的最高价值取向,即关注人的情感、自由等人格精神层面。个体生命的自由性和能动性表现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教育的本质不是规制人,而是开释人的自然潜能。其次,关注儿童的生活世界,使儿童真正成为教育的主体。儿童是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这种尊严来自他们作为人的权利与幸福,也来自他们发展的内发性和主动性,他们有自己的儿童世界,用自己的心灵诠释生活,因此,学习王守仁关注儿童期,尊重儿童内在的生动的精神生活和外在的丰富的文化活动,以儿童的视角去理解和参与儿童的精神生活和文化活动是成功教育的一个前提。再次,儿童教育应确立适度、个性化的教育目标。在王守仁的教育思想里,这包含了承认儿童的个别差异,因为儿童的个性多样化,在知识、能力、兴趣、爱好、需求、习惯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用平等的眼光看待儿童,尊重个体差异,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个性潜能;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其多元发展。最后,教育方法应注重回归自然,营造自由自在、宽松和谐、有利于儿童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精神环境和课堂气氛。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是现代儿童教育的最终目的,儿童本身的发展特点与需要才是我们选择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重要依据。王守仁富有智慧的自然教育论,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现代教育进步理论的,对我们今天的教育实践,促进“完整儿童”的发展颇有借鉴价值。注释①②③⑥⑦⑧ (明)王守仁著.张怀承注译.传习录・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 M ] .长沙:岳麓书社,2004.④⑤⑨ (明)王守仁著.王阳明全集(上卷)[ M ]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上接第 88 页)求,当做出的一个行政行为可能对公众有重大影响的时候,应该听取公众的意见。听取意见的时候不仅要听取西部考生的意见,同时也要听取东部考生的意见。听取意见的方式应该多元化,可以采取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也可以采取书面、网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教育落后地区降分录取的幅度不应该是一成不便的,应该根据当年的报考人数,试卷的难易程度等进行动态的调整。如果常年维持一个不变的降分幅度,是不利于真正的平等实现的。其次,要提高透明度,增强人们对这一措施的认同感。行政公开是现代行政法的一个基本原则,它要求行政决定过程和结果都要公开透明。在公开透明情况下做出的决定才能最大程度上取得公众的认同。正如西谚所云:

 “正义不仅仅是正义,还要是看得见的正义。”我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观念变革。教育行政机关在对西部教育落后地区制定降分录取计划的时候,一定要做到公开透明,这样才能取信于民众,减少质疑的声音。要公开的对降分的依据和理由进行充分的说明。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法意义上的一个基本制度,也是对行政执法的基本要求。对于民众来讲,他不仅应该知道结果,还应该知道得出这个结果的理由。从近几年的实践,这一点是做的很不够的,以至于人们往往会对这一制度感到不理解。甚至每年都有考生对此提起行政诉讼,比如在 2001 年发生的青岛两考试状告教育部录取计划不平等案件就是一个典型的事例。第三,适当增加西部地区考生的定向培养录取计划。虽然降分录取西部落后地区的考生是实现实质平等的需要,但是毕竟大大压缩了东部地区的录取名额。能不能既保障西部教育落后地区考生受教育的实质平等,又能很好地缓解和东部地区的录取矛盾呢?笔者认为,可以更大幅度的降分录取西部地区的考生进行高等教育的定向培养,即这部分考生要在毕业后回到西部工作,这样既能保证西部考生有更多的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也能有利于西部地区的人才培养。同时这样的制度安排可以一定程度上阻止高考移民的出现,因为定向回到西部地区工作对于东部考生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这种制度虽然在我国有实践,但是比例还不大,笔者认为,为了实现实质平等,应该大幅度的增加这类考生的录取比例。首先,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资源的支持力度。西部地区的教育水平低并不是靠当地政府自身的努力能完全解决的,需要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是教育资源的倾斜是必要的,事实上这种倾斜制度是存在的,但是从整体上分析仍然有很大的不足,尤其是高水平的教育人员无法有效到位是制约问题的瓶颈,急需有效的解决。②其次,健全事后的责任追究制度。我国目前对于高考移民的责任追究制度不够健全,尤其是对于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管职责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机制。发现高考移民后往往只是对考生进行处罚,对于失职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未能有效的进行行政问责,应该把杜绝高考移民作为教育行政机关绩效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

篇二: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15 年 2 月 · 第 4 期 (总第 452 期)36成 才 之 路明清时期,程朱理学思想在学术界和教育领域居于主导地位, 但是在实践中却日益僵化, 从而遭到一些思想家、 教育家的猛烈抨击。以王守仁为代表的教育家, 提倡自然教育思想, 试图从根本上解决空洞、 虚伪的文风。当时王守仁的议论与主张, 确实为教育界吹来一股清新自然之风,显示了个人主体意识的萌芽和地位的提高, 也鼓舞后来一批进步思想家掀起一股改革教育的热潮, 着力于促进优秀人才的培养。一、 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及其特点王守仁生活的时代,学校教育中充斥着压抑儿童的各种现象。王守仁对其进行了深刻揭露, 他说:唯督之以句读课仿, 责其检束, 而不知导之以礼, 求其聪明, 而不知养之以善; 鞭挞绳缚, 若待拘囚。” 这样违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方式, 造成当时有的孩子把学校看成监狱而不肯上学,把师长看作仇人而不敢相见。进而,王守仁提出:情, 乐嬉游而惮拘检; 如草木之始萌芽, 舒畅之则条达, 摧挠之则衰萎。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 心中喜悦, 则其进自不能已。譬之时雨春风, 沾被卉木, 莫不萌动发越, 自然日长月化; 若冰霜剥落, 则生意萧索, 日就枯槁矣。” 王守仁把儿童比作刚刚萌芽的草木, 认为顺其自然就会枝繁叶茂, 违背自然规律就会枯萎。也就是说, 教育必须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不能用对待成人的方法去对待儿童,应当采用儿童喜欢的、 能接受的方法, 不断鼓励儿童, 让他们体验鼓舞与喜悦, 从内心感到愉快, 促使其自然发展。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 主要体现在教育内容、 教育原则、学习方法三个方面。1. 教育内容上注重 “歌诗”“习礼”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 王守仁认为,童的意志, 还能使儿童的情感得到正常宣泄, 也有助于消除儿童内心的忧郁和烦恼, 调节情感。

 “习礼” 不仅能使儿童养成威严的仪容仪表, 还能通过 “周旋揖让”荡其血脉”“固束其筋骸” , 达到强健身体、 锻炼体魄的作用。

 “读书” 不仅能增长儿童的知识, 开发儿童的智力, 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道德观念和远大理想, 实现寓德育于智育之中, 使儿童在接受知识、 增长智力的同时, 精神得到陶冶, 人格逐渐完善。可见,王守仁主张学校教育内容要丰富, 并兼具德育、 智育、 体育、 美育多项功能, 这样有利于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更好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若近世之训蒙稚者, 日“大抵童子之“读书”“歌诗” 不仅能激发儿“拜起屈伸” 等礼仪动作,“动2. 教育原则上注重因材施教、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王守仁非常注重发展儿童的个性, 认为教育不是铸造器物,那样会使儿童变得千人一面。要根据儿童的个性差异,分别给予适当陶冶。他曾把学生分为两种类型:

 即刚强进取的 “狂者”和柔弱保守的 “狷者” 。

 “圣人教人, 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

 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 狷者便从狷处成就他。” 他认为教育就像医生治病, 必须根据病情进行治疗, 如果不管病症如何, 都用相同的药方, 必定治不好病。王守仁传承了孟子盈科而进的观点, 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他以儿童的学习过程为例, 指出儿童学走路, 第一步是学站立,然后学自由行走, 最后能往来奔跑, 但前者却是后者的基础,可躐等” 。因而, 他提出了 “随人分限所及” 的见解: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 明日良知又有开悟, 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 方是精一功夫。” 所谓 “分限” 就是学生的认识水平, 教育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循序发展学生的能力。同时, 从 “随人分限所及” 的观点出发, 王守仁还提出, 教育要量力而行, 要使儿童学有余力。他说 “授书不在徒多, 但贵精熟” , 唯有如此, 儿童学习起来才能 “无厌苦之患, 而有自得之美” , 从而得到潜能的最大挖掘。3. 学习方法上强调 “自得” , 注重实践王守仁认为学习必须独立思考, 强调 “自求”拜偶像、 盲从教师的学习方法。他认为:心而非也, 虽其言之出于孔子, 不敢以为是也。” 他还指出, 如果儿童的学习是出于内心, 通过自己的思考获得知识, 那么这种学习就是有效的, 反之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知识。在王守仁看来, 知识是欲望的渊薮,广而伪日增, 涉猎考究之愈详而所以缘饰其奸者愈深” , 而且儿童本身也喜欢直观的实践学习, 厌恶空洞的说教。所以, 他提倡“事上磨炼” , 在实践中学习, 离开实践便会流于说教, 教育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可见,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时时从儿童的自然天性出发, 处处尊重他们的主体性,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二、 王门后学对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王守仁去世之后, 他的弟子分成七大派, 被称为王门七派,王艮所代表的泰州学派是王门后学中影响最大的学派之一, 而李贽的老师就是王艮的儿子, 可以说李贽是宗承王守仁。黄宗羲师从王守仁弟子刘宗周, 也是宗承王守仁。可以说, 王门后学的教育思想很多方面都是导源于王守仁,并且随着学派的分化与演变, 在王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不“我辈致知,“自得” , 反对崇“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闻日博而心日外, 识益【高教与成才研究】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及王门后学的传承与创新雷婷婷(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 江苏泰州225300)摘要:

 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 强调尊重儿童的天性, 满足儿童的需要, 适合儿童的特点, 发展儿童的个性。

 而王门后学中很多人士如王艮、 李贽、 黄宗羲的教育思想导源于王守仁, 他们崇尚儿童天性, 提倡个性解放, 在教育原则、 教育方法等多方面对王守仁的思想都有所传承, 同时又有所创新。关键词:

 王守仁; 自然教育思想; 传承; 创新; 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

 G40-09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

 1008-3561 (2015)

 04-0036-02作者简介:

 雷婷婷 (1981-)

 , 女, 江苏如皋人, 硕士研究生, 讲师, 主要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

 2015 年 2 月 · 第 4 期 (总第 452 期)37成 才 之 路1. 崇尚儿童天性, 提倡个性解放无论是王守仁还是王艮,在学习问题上都有一个共同的观点, 就是提倡 “乐学” 。王守仁把 “乐” 提到本体的高度, 认为“乐是心之本体, 虽不同于七情之乐, 而乐亦不外七情之乐” 。他针对自宋明以来束缚儿童身心的错误教育方法,提出了自己的教育主张, 认为要取得教育效果就应该提倡乐学。王艮吸收了王守仁的这一观点,他说,“乐是心之本体也”“本体未尝不乐” 。学习就是要发展人的心之本体的自然之乐。

 因此, 他经常要学习者去自觉地体会学习是一种乐事,以启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他还为此作了一首《乐学歌》 , 认为学与乐是密切联系, 相辅相成的。他认为圣人之学、 百姓日用之学, 有无穷的快乐。李贽的 《童心说》 也充分体现了 “自然之性” 。

 李贽认为 “童心” 就是 “绝假纯真, 最初一念之本心” , 类似于王守仁的 “良知” 。那为什么人会失去 “童心” 呢?他认为是人长大后越来越被一些 “从外入” 的 “道理闻见” 所障。这就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约束人心自然发展的传统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李贽的教育思想与传统教育不同的地方是, 他不承认 “天理” , 而承认 “自然之性” ; 反对盲目承袭, 而提倡独立思想; 反对奴性, 而提倡个性解放。2. 主张因材施教, 发展儿童的个性王守仁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提倡因材施教, 对儿童进行教育要 “随人分限所及” , 这一思想无疑影响到了充满民主精神的李贽和黄宗羲。李贽认为,“物之不齐, 物之情也” , 天下的事物千差万别,因而, 培养人才也应该承认人类个性上的差异, 对任何受教育者只要 “各从所好, 各骋所长” , 那么就 “无一人之不中用”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呢?他主张发展人的 “自然之性” , 反对硬性“强而齐之” 。

 他主张针对不同学生的专长和特点, 注重启发诱导,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钻研和思考获得知识, 反对用陈旧的思想与方法消磨学生的独立思考的灵性。黄宗羲也十分注意根据每个人的不同才能,鼓励他们向不同学术领域发展。

 他曾在宁波白云庄创办甬上书院, 培养了一批杰出的人才。

 他时常称赞弟子们各有所长, 认为万斯同的史学, 万斯大的经学, 万斯选的理学, 郑梁的文章都很有造诣。他高度评价万斯大 “吾兄经术, 茧丝牛毛, 用心如此, 不仅当今无与绝尘, 即在先儒, 亦岂易得哉?” 鼓励他向经学发展。黄宗羲对郑梁等其他弟子也如此。所以, 学生都各取所长, 各显其彩, 而不是死板一律。也正是因为黄宗羲做到了因材施教, 他才在对学生才识进行培养的基础上培养了不少专门人才。3. 主张简易直接、 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尽管王艮与王守仁都主张 “乐学” , 但在如何做到乐学的问题上, 他们却有所区别。王守仁认为, 学生不乐学是因为学校里教师的教育手段简单粗暴, 学生的学习方法机械呆板, 教师时常使用体罚, 从而造成师生关系严重对立, 学生学业上也很难真正有长进。

 所以, 必须根据儿童 “乐嬉游而惮拘检” 的特点, 做到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而王艮认为, 人不能获得真乐是因为人心有时被私欲所缚。他说:利而不自知, 盖功利陷溺人心久矣。

 须得见自家一个真乐。

 ” 而要得见自家一个真乐, 就要超越功利欲求, 摆脱私欲困扰, 其“悦是心之本体”“日用间毫厘不察便入于功方法就是学习。通过学习,王艮认为学习本身就是一件乐事。而要做到“学是乐”学” , 关键是教学不要 “累人” 。因此, 在教学中, 他采用了简易直接、 启发诱导、 循循善诱的教育方法。王艮在讲学中不仅把儒学的内容简易化、 通俗化, 而且善于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启发诱导, 他用人人皆知皆会的日常动作, 深入浅出地阐明 “百姓日用是道” 的道理, 从而使学者有所省悟。4. 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提倡独立思考、 敢于创新继承王守仁 “学在自得” 的方法, 李贽、 黄宗羲都主张学习要独立思考, 要敢于创新。李贽认为, 孔子、 老子等真正的思想家善于思考的精神没有被更多的后来者继承,他们把孔子当作思想的偶像和源泉代代崇拜, 绝不允许在权威面前说一个 “不” 字, 这既是后人的悲哀, 也是先圣先贤的悲哀。世界是在不断变化发展的, 思想也需要创新和发展。李贽强调, 在学习中要想有所前进, 必须要有怀疑精神, 要学会独立思考。黄宗羲当时痛恨死抱住旧观念、 旧学说的迂腐学风, 倡导“学贵自得” , 力求思想个性的自由发挥。

 他指出:然, 而要归于自得, 自得故资深逢源, 与鸢鱼同一活泼, 而还以握造化之枢机, 可谓独开门户, 超然不凡。” 黄宗羲认为, 只有“自得” 方为 “真得” , 才能 “独开门户, 超然不凡” 。

 世界是在 “日新不已” 地发展, 人们应 “不以已往之气为方来之气, 亦不以已往之理为方来之理” 。

 这就要求学者不泥古、 有独创。

 黄宗羲经常不抱成见地表扬在学习中坚持自求自得、 独开门户的学者,抨击那些依样画葫芦的腐儒。三、 结束语综合来看,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在于其倡导和谐、 自然、 平等, 并对旧教育敢于怀疑、 批判, 充分发掘主体精神, 它冲击了明中叶以来僵化的程朱教育理论体系, 并使后来的王艮及后世的李贽、 黄宗羲等人深受启迪, 促使他们在教育理论和思想方法等多方面有所创新。王学自然教育思想经过不断变革与创新, 甚至否定, 到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民主教育思想, 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发展, 有力地促进了优秀人才的培养。“一觉便消除, 人心依旧乐” 。可见,“乐是“先生学宗自参考文献:[1]王守仁.王阳明全集 · 传习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2]李贽.李贽文集 · 焚书 · 童心说[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3]黄宗羲.黄宗羲全集 · 答万充宗质疑书[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3.[4]王艮.王心斋先生遗集 · 语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5]黄宗羲.明儒学案 · 师说[M].北京:中华书局,1985.[6]黄宗羲.宋元学案 · 河东学案[M].北京:中华书局,1996.【高教与成才研究】

 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及王门后学的传承与创新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及王门后学的传承与创新作者:雷婷婷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江苏 泰州,225300刊名:成才之路英文刊名:The Road to Success年,卷(期):

 引用本文格式:雷婷婷 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及王门后学的传承与创新[期刊论文]-成才之路 2015(4)2015(4)

篇三:王守仁自然教育思想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解决时间2007-1-22 15:58

  提问者 xxtx001 - 助理 二级 最佳答案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

 同时 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 认为“良知即是天理” 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他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又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作为“知孝”、“知弟”、“知恻隐”、“知是非”等伦理道德观念的“良知”王守仁认为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首先它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即所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其次它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再次它不会泯灭“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也不会消失“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不过“良知”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所以 王守仁认为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

 他说得很明确 “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尽管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心学”基础上的但其中也包含着某些积极的内容。他认为“良知”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圣人能致其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由于“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内求”即强调入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胜私复理”“去恶为善”。王守仁教育作用思想中所包含的这些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三、论道德教育

 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 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提出下列四个基本主张。

 (一)静处体悟

 这是王守仁早年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因而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他在《与辰中诸生书》中写道“前在寺中所云静坐者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孥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虽然王守仁在这里表白他所说的静坐与佛教的“坐禅入定”并不是一回事然而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就是叫人静坐澄心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这是对陆九渊“自存本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佛教禅宗的面壁静坐、“明心见性”的修养功夫也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二)事上磨炼

 这是王守仁晚年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人变成“沉空守寂”的“痴呆汉”。因此他改而提

 倡道德修养必须在“事上磨炼”。很显然王守仁晚年重视“在事上磨炼”是他“知行合一”思想在道德修养方法上的反映。

 (三)省察克治

 王守仁主张要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和检察自觉克制各种私欲。很清楚这是对儒家传统的“内省”、“克己”修养方法的继承和发展其中所包含的强调道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合理因素是可以批判地吸取的。

 (四)贵于改过

 王守仁认为人在社会生活中总会发生这样或那样一些违反伦理道德规范的过错即是大贤人也难以避免。因此在道德修养中不贵无过而贵改过。这种“贵于改过”的主张体现了王守仁在道德教育中的求实精神和向前看的态度是可取的。

 王守仁道德教育思想的根本目的虽然是为了维护明王朝的统治但他对于道德教育的某些主张反映了学校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的某些规律性的东西对我们是有启发的。

  四、论儿童教育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在《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一文中比较集中地阐发了他的儿童教育思想主要有以下内容。

  1.揭露和批判传统儿童教育不顾儿童的身心特点。

 2.儿童教育必须顺应儿童的性情。

 3.儿童教育的内容是“歌诗”、“习礼”和“读书”。

 4.要“随人分限所及”量力施教。

 王守仁认为儿童时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儿童的精力、身体、智力等方面都在发展过程中即所谓“精气日足筋力日强聪明日开”。因此教学必须考虑到这个特点儿童的接受能力发展到何种程度便就这个程度进行教学。同样如果不顾及儿童的实际能力把大量的高深的知识灌输给他们就像用一桶水倾注在幼芽上把它浸坏一样对儿童毫无益处。

 同时王守仁还认为儿童教学“授书不在徒多但贵精熟”。因此教学应该留有余地“量其资禀能二百字者止可授以一百字”使儿童“精神力量有余”这样他们就“无厌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不会因学习艰苦而厌学而乐于接受教育。

 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虽其目的是为了向儿童灌输封建伦理道德即所谓“今教童子惟当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专务”但他反对“小大人式”的传统儿童教育方法和粗暴的体罚等教育手段要求顺应儿童性情根据儿童的接受能力施教使他们在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诸方面都得到发展等主张反映了他教育思想的自然主义倾向。早在15、16世纪就已提出这一思想确是难能可贵的。

 参考资料http://www.cnrr.cn/cnrrwh/shownews.asp?newsid=1141 红颜的颜 - 高级经理 七级 1-11 15:56

  王守仁(1472--1529)

 明哲学家、教育家。字伯安。余姚(今属浙江)人。尝筑室故乡阳明洞中世称阳明先生。早年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为贵州龙场(修文县治)驿丞。后以镇压农民起义和平定"宸濠之乱"封新建伯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卒谥文成。初习程朱理学与佛学后转陆九渊心学并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提出"致良知"的学说把封建伦理道德

 说成是人生而具有的"良知"。认为为学"惟求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王文成公全书·紫阳书院集序》)。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他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 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于儿童教育方面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语录》)。其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影响很大还流行到日本。著作由门人辑成《王文成公全书》三十八卷其中在哲学上最重要的是《传习录》和《大学问》。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出处《中国教育史》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王守仁(1472一1529年)字伯安号阳明浙江余姚人。

 2l岁中浙江乡试28岁举进士曾任刑部主事、兵部主事等。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因上疏援救戴铣等而得罪宦官刘瑾被谪为贵州龙场驿丞。刘瑾被诛后王守仁先后任庐陵知县、南京刑部主事、考功郎中、 南京太仆寺少卿、 鸿胪寺卿等职。

 王守仁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 提出“心即理”、“致良知”、 “知行合一”等命题 创立了与程朱理学相径庭的“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 “王学”)。其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中叶以后曾广为流行并曾流传到日本对明治维新发生积极影响。王守仁曾多次镇压农民起义和少数民族起义。

  王守仁是明中叶著名的教育家。从34岁起他开始从事讲学活动直至去世前后历时23年。其中除6年(1522一1527年)是专门从事讲学之外其余均是一面从政一面讲学。他所到之处讲学活动不断并热心建书院设社学办学校。此外他还不拘形式随处讲学。如正德七年他与徐爱同舟返乡在舟中与之讲论《礼记·大学》宗旨。诚然王守仁如此热心设学、讲学其目的一是为了传播自己的学说二是为了对民众加强封建伦理道德教化即所谓“破心中贼”。但在客观上对于明中叶以后书院的发展讲学之风的兴起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王守仁的著作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主要教育著作有《答顾东桥书》、《稽山书院尊经阁记》、《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教约》等。

 二、论教育作用

  王守仁十分重视教育对于人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学以去其昏蔽”的思想。他是用“心学”的观点来阐明这一思想的。

  王守仁不同意朱熹将“心”、“理”区分为二认为“理”并不在“心”外而是存在于“心”中“心即理”。同时他又继承和发展了孟轲的“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即是天理”即是“心之本体”。良知不仅是宇宙的造化者而且也是伦理道德观念。他说“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弟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又说“良知只是个是非之心是非只是个好恶。”作为“知孝”、“知弟”、“知恻隐”、“知是非”等伦理道德观念的“良知”王守仁认为具有以下这些特点。

  首先它与生俱来不学自能不教自会即所谓“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其次它为人人所具有不分圣愚“良知之在人心无间于圣愚”再次它不会泯灭“良知在人随你如何不能泯灭”也不会消失“虽妄念之发而良知未尝不在”“虽昏塞之极而良知未尝不明”。不过“良知”也有致命的弱点即在与外物接触中由于受物欲的引诱会受昏蔽。

 所以 王守仁认为 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去除物欲对于“良知”的昏蔽。

 他说得很明确 “良知”“不能不昏蔽于物欲故须学以去其昏蔽”。“学以去其昏蔽”的目的是为了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所以从积极的角度来说王守仁又认为教育的作用是“明其心”。他指出“君子之学以明其心其心本无昧也而欲为之蔽习为之害故去蔽与害而明复。”无论是“学以去其昏蔽”还是“明其心”其实质是相同的即在王守仁看来教育的作用就在于实现“存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基于此他认为用功求学受教育并不是为了增加什么新内容而是为了日减“人欲”。他说“吾辈用功只求日减不求日增减得一分人欲便是复得一分天理。”

  尽管王守仁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是建立在唯心主义“心学”基础上的但其中也包含着某些积极的内容。他认为“良知”人人都有因此人人都有受教育的天赋条件圣愚的区别仅在于能不能“致良知”“圣人能致其知而愚夫愚妇不能致”由于“在常人不能无私意障碍”总要受到物欲的引诱所以人人都应该受教育教育是为了去除物欲对“良知”的昏蔽因此它“不假外求”而重在“内求”即强调入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自觉“胜私复理”“去恶为善”。王守仁教育作用思想中所包含的这些合理因素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三、论道德教育

 王守仁坚持了我国古代儒家教育的传统把道德教育与修养放在学校教育工作的首要地位。

 关于道德修养的方法王守仁提出下列四个基本主张。

  (一)静处体悟

  这是王守仁早年提倡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为道德修养的根本任务是“去蔽明心”即去除物欲的昏蔽发明本心所具有的“良知”。因而道德修养无须“外求”而只要做静处体悟的功夫。他在《与辰中诸生书》中写道“前在寺中所云静坐者非欲坐禅入定盖因吾辈平日为事物纷孥未知为己欲以此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耳。”虽然王守仁在这里表白他所说的静坐与佛教的“坐禅入定”并不是一回事然而所谓“静处体悟”实际上就是叫人静坐澄心摈去一切私虑杂念体认本心。这是对陆九渊“自存本心”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与佛教禅宗的面壁静坐、“明心见性”的修养功夫也并没有根本的区别。

  (二)事上磨炼

  这是王守仁晚年提出的道德修养方法。他认识到一味强调静坐澄心会产生各种弊病容易使人“喜静厌动流入枯槁之病”甚至使...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