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脱贫攻坚 >

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10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一是 脱贫 减少

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10篇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四个不变、四个不减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提升脱贫质量 一是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10篇,供大家参考。

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10篇

篇一: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不变、四个不减

 持续巩固脱贫成效

 提升脱贫质量

 一是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大扶贫工作格局,着力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夯实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基础,做到思想上不动摇,行动上不松懈。特别是经过国家专项评估后,更不能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不能让群众明显感觉到评估前和评估后的差别。要继续统筹抓好产业发展、村社合一、扶贫资金使用管理、脱贫攻坚政策落实、村庄环境治理等工作,对贫困人口实行动态监测,对因灾因病因学返贫的要做到“应纳尽纳”,密切关注贫困人口增减,及时做到数据调整,确保数据精准,巩固好脱贫人口收入达标、吃穿不愁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成果。

 二是机构不变、人员不散。县、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体系要始终保持正常运转,县处级领导联系乡镇责任保持不变、县直部门联系挂村责任保持不变、结对帮扶干部联系贫困户责任保持不变,第一书记、五人小组、驻村工作队员要按照县脱贫攻坚指挥部的指令,一如既往地驻村开展工作,进一步加强扶贫干部业务培训,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各责任领导、责任部门和责任人要紧紧围绕巩固脱贫成果、提高脱贫质量这条主线,创新工

 作方法方式,着重解决贫困户在自主发展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与贫困户商量脱贫致富的好办法、好计划,并帮助推动实施。继续加强联系,紧密跟进了解情况,多宣传脱贫政策,多提出指导建议,帮助贫困户转变观念、提升能力。

 三是政策不变、效果不减。始终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研究制定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全面巩固脱贫成效奋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实施方案。围绕产业、就业、教育、医疗、兜底保障、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重点,因村因户因人制定县、乡、村脱贫攻坚巩固提升方案和贫困户后续帮扶计划。继续用好已开发的“保洁员、护林员、护路员、护水员”等公益岗位,通过以工代赈、劳务补助等方式,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护林、护路、护水、保洁等工作,实现就近就地脱贫。牢牢把握产业选择、培训农民、技术服务、资金筹措、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基层党建“八要素”,按照“一县一业、一乡一特、一村一品”要求,调整产业发展区域布局,持续做大薏仁米、精品水果、茶叶、蔬菜、烤烟、中药材、生态家禽等产业,不断拓宽脱贫致富路径,夯实脱贫攻坚成效。大力推进“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造“道路通畅、环境整洁、生态绿色、家园秀美”的美丽乡村,以乡村振兴巩固脱贫成果。

 四是作风不变,责任不减。继续保持和发扬优良作风,把责任扛在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凝聚强大合力,抓好政策对接,强化纪律作风,在全县营造务实、担当、廉洁的干事氛围,构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为巩固提升脱贫成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强的作风保障。结合巡察工作的开展,持续开展督查考核,对后续巩固提升工作开展常态化督查,重点督查乡镇(街道)、县直单位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工作重要决策部署,履行脱贫攻坚责任等方面情况,进一步完善脱贫攻坚考核机制,做到脱贫不脱责任。加强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深入开展“五个专项治理”(漏评错评专项治理、错退专项治理、财政资金使用不规范专项治理、农村危房改造不到位专项治理、扶贫领域腐败和不正之风专项治理),持续保持常态化督查、监察态势,对脱贫攻坚领域的违纪问题和干部作风不实等问题,从严从重严肃查处,以坚定不移的决心、坚韧不拔的斗志、坚强有力的担当,奋力决胜全面小康、实现乡村振兴,全力交好新答卷、走好新征程、谱写新华章。

篇二: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

 为切实提高脱贫攻坚质量,巩固提升脱贫成果,有效防止致贫返贫,按照党的十九大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总体部署,根据《中共河北省委办公厅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的意见>的通知》(冀办[2019]47 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实施意见》(廊发[2018]33 号),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建立健全脱贫防贫长效机制,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脱贫防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xxx 强调,要多管齐下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重要位置,减少和防止贫困人口返贫。这一重要论述,为我们今后一段时期做好脱贫防贫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 2018 年以来,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 xxx 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政治责任,精准落实政策措施,不断强化工作保障,脱贫攻坚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市农村仍有贫困人口 592 户 1055 人未实现脱贫退出,剩余的贫困对象多是缺乏劳动能力的老弱病残特殊群体,脱贫难度大。同时,随着脱贫攻坚进程加快,脱贫人口比例逐年上升,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致贫返贫任务日益繁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面对脱贫与防贫压

 力双重叠加的严峻形势,建立脱贫防贫长效机制迫在眉睫。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脱贫防贫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做好脱贫防贫作为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的具体实践,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切实增强做好脱贫防贫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脱贫防贫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是:坚持以 xxx 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一思想和行动,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整治问题不手软,落实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确保 2019 年剩余贫困人口全部稳定脱贫,高标准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脱贫不脱责任、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监管,巩固扩大脱贫成果,建立健全防贫长效机制,夯实乡村振兴和长远发展基础。

 二、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夯实脱贫防贫坚实基础 实现高质量脱贫是有效防止返贫的基础,紧盯剩余贫困人口2019年全部脱贫退出目标,采取超常规举措集中攻坚,全面提升脱贫质量,坚决打赢脱贫攻坚硬仗。

 (一)加快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市级教育、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水利等部门牵头,县级党委、政府属地具体负责,在全面摸清底数、建好台账的基

 础上,制定工作方案,实施专项行动,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

 1.强力推进控辍保学。压实县级政府义务教育控辍保学主体责任,完善政府多部门入学联控联保工作机制,落实“七长”(县长、局长、乡长、村长、校长、家长、师长)责任制。采取随班就读、特殊教育、送教上门、“一对一”学习帮扶等方式,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厌学辍学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完善跟踪监测机制,实施清单制度和台账管理,把行政区域内与外出务工家长一起生活的孩子,全部纳入监管范围,确保贫困家庭适龄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2.强力推进健康扶贫。织牢织密医疗保障网络,实现医疗保障政策贫困人口全覆盖。2020 年将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到 30种,对大病、重病患者建档立卡,落实大病医疗保障制度。探索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在抓好县医联体试点建设的基础上,2020 年实现每个县至少建设 1 个医联体。推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增加乡村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等药物品种,确保常见病、慢性病能够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及时就地就近诊治。针对省定 144个村卫生室“空白点”,2019 年底全部按省要求落实到位。通过邻村代管、乡镇卫生院驻村服务或定期巡诊等方式临时解决当前医务人员

 短缺和常住人口 500 人以下行政村群众就医难问题。加强村医队伍建设,2019 年通过定向招录,彻底解决 185 个村医“空白点”问题,做到贫困人口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在巩固贫困人口县城内住院“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优化流程,提高服务质量。推进慢性病签约服务全覆盖,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实现签约信息化管理、经常性服务。(责任单位: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3.强力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强力推进农村 4 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市、县两级出台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重点的 4 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动态保障政策,将符合政策支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和贫困残疾人家庭等 4 类重点对象全部纳入 2019-2020 年度保障范围。统筹推进其他危房户改造,夯实精准防贫基础。2019 年 9 月底前全面完成 592 户 1055 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2020 年 6 月底前全面完成现有 4 类重点对象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责任单位:市住建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4.强力推进饮水安全巩固提升。逐步改善用水设备老化、水源条件落后等状况,保障贫困群众饮水安全。2019 年 10 月底前全部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2019 年底前解决其他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注重用好引江水,加强管网建设,使更多沿线乡村从中获益。(责任单位:市水利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5.强力推进困难群体救助。深入做好社保兜底工作,对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鳏寡孤独、大病重病患者等,符合城乡低保或特困供养条件的建档立卡,纳入城乡低保兜底范围,切实保障基本生活。全面摸清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底数,在生产、生活、心理等方面,加强关心关爱。由民政部门负责,调查摸清农村 60 岁以上老人底数,建档立卡。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老人入驻敬老院和幸福互助院,通过宅基地置换等市场化办法,解决养老资金支出等问题。对符合条件的 60 岁以上困难老人和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对象实施低保兜底。(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6.强力推进问题排查处置。各县(市、区)要结合月走访服务制度,常态化开展“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排查,建立定期会商机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列入台账,快速处置到位,确保不影响脱贫进度和质量。(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二)全力推进贫困人口脱贫 坚持开发式和保障性扶贫统筹,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1.拓宽增收渠道。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精准落实产业、就业、科技扶贫政策措施,通过扶持发展特色农业、建设扶贫车间、开发公益岗位、实施家庭手工业项目等方式拓宽产业就业渠道,扶贫产业就业项目要到村到户,增强造血功能,提高贫困群众的参与程度,多措并举增加收入。(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局、市人社局、市科技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2.强化兜底保障。对无法通过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无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体,在严格落实教育、医疗、住房等保障政策,享受股份合作、资产收益等扶贫收益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全面落实“应保尽保”政策,将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按程序全部纳入低保范围,支持有条件的地方适当提高低保补差标准。脱贫攻坚期内,纳入农村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后,可给予一定时间的渐退期,实现稳定脱贫后再退出低保范围。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能力建设,探索推进特困人员集中照料和集中供养。(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 3.引导社会帮扶。深入实施“千企帮千村”行动,动员更多民企参与脱贫攻坚。优化发展环境,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对帮扶成效明显的企业,优先给予金融政策支持,优先列入土地使用计划,优先安排

 农业产业化资金。探索建立税费减免、信贷支持等正向激励机制,引导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慈善机构通过设立慈善信托、结对帮扶、捐赠款物、消费扶贫等方式,加大对剩余贫困人口帮扶力度,开展多种形式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为主体,以慈善帮扶、社工助力为辅助的综合保障体系。(责任单位:市工商联、市发改委、市民政局、市文明办、团市委,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三、坚持多措并举,有效防止致贫返贫 在确保贫困人口高质量脱贫的同时,对存在返贫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按照抓重点、保基本、托底线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坚持社会保障政策与扶贫政策相衔接,有针对性地实施多层次、复合式的保障性防贫措施,实现“事前预防、事中救助、事后保障”,防止这一群体成为新的贫困人口。

 (一)突出防贫范围 防贫包括防返贫和防致贫两个方面。防返贫范围是非持续稳定脱贫户,即脱贫成果不稳定、持续稳定增收能力不强的脱贫户。重点为人均纯收入高于脱贫线但低于全市低保指导线的对象。防致贫范围是农村非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即不在建档立卡范围内、不享受扶贫政策的农村低收入群体。

 (二)认定救助对象 1.用好大数据平台。依托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社会救助信息管理系统,积极参与配合全省统一、市县共享的防贫大数据平台建设,加强沟通衔接和信息共享,扶贫、民政、教育、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住房城乡建设、水利、银行、保险公司等部门共享共用防贫对象家庭信息、收入状况等情况和数据。(责任单位:市扶贫办) 2.强化监测分析。采取信息筛查和个人申请相结合的形式,确定预警信息。县级承担发布预警的主体责任,教育、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住房城乡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残联等部门根据职责,对因学、因病、因灾、因残等情况导致家庭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家庭收入的,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县级扶贫部门负责接受个人救助申请,纳入预警信息。(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市医保局、市住建局、市人社局、市残联,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3.启动救助程序。县乡村明确专人核查预警信息,接照“两公示一公告”(即村评议公示、乡审核公示、县审定公告)的程序,确定救助对象。建立救助对象工作台账,根据疾病、灾害、子女就学等返贫、致贫风险,落实防贫政策,采取有针对性救助措施防止返贫致贫。(责任单位: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三)落实防贫保障

 1.实施重大病生活保障。经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大病保险报销和医疗救助后,合规自付费用较高、影响基本生活、致贫风险较高的,通过商业保险、临时救助、社会捐助,确保得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责任单位:市民政局、市医保局、市卫健委,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2.教育专项救助。对防贫救助对象中当年在我省参加高考并被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录取、具有廊坊市户籍的大学新生,给予一次性救助 2000~3000 元。高校勤工助学岗位优先安排防贫救助对象,福彩助学项目优先支持防贫救助对象。对防返贫救助对象就读我省普通高中、省内公办普通高校(不含独立学院)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按规定继续享受“三免一助”政策。对防致贫救助对象申请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本专科生,每人每年最高可贷款 8000 元,研究生可贷款 1.2 万元,同时,可按规定政策享受国家助学金。确保所有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上不起学。加大职业培训力度,加强校企对接,对未考上大学的救助对象,实施职业技能免费订单培训,让其掌握一技之长,就业增收。(责任单位:市教育局,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廊坊开发区党工委和管委会) 3. 做好社会救助。对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困难老人和未成年人等无劳动能力的救助对象,低保补差标准可上浮一档或按最高档

 次发放。鼓励有条件的农村特困供养服务机构(农村敬老院),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需求前提下,逐步为救助对象提供低偿或无偿的集中供养服务。对遭遇突发灾害、交通事故、重大疾病的,可先行临时救助,后补程序。对于特殊重大生活困难情形,可采取一事一议方式,适度提高临时救助额度。对非贫困低保户等贫困边缘群体采取四项防贫措施:一是实行低保对象渐退制,做好退前防贫工作。对建档立卡贫困对象之外的其他低保对象,家庭月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但未超过低保标准 1.5 倍的,符合保人低保政策的要调整为保人低保对象,不符合保人低保条件的或家庭月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 1.5 倍的,试行一年的渐退期,每季度补差金额减少 25%,确认低保对象一年时间稳定脱困后再退出低保。在渐退期内,由于低保标准提高、政策调整、收入降低等原因重新符合低保标准的,取消渐退期,转为正常保障。二是实行低保退出跟踪制,做好退后防贫工作。对退出低保对象实行一年的跟踪期,每季度组织人员对其进行入户调查,确认退出低保对象一年时间内收入稳定的取消跟踪,确认收入不稳重新符合低保标准的及时纳入。三是实行边缘群体救助制,做好非贫困户防贫工作。对低收入困难群体、支出型困难群体等低保边缘群体实行救助制。将人均收入超过低保标准但在 1.5 倍以内的低收入家庭中的老年人、残疾人、疾病患者、未成年人单独纳入低保;将收入减去刚性支出低于低

 保标准的支出型困难家庭整户纳入低保;将收入减去刚性支出高于低保标准但在低保标准 1.5 倍以内的支出型困难家庭中的重病患者、残疾康复者、在校学生单独纳入低保。四是实行问题化解联动制,做好三保障防贫工作。完善和落实医疗、...

篇三: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五篇与驻村第一书记先进事迹材料 5 篇

  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实施方案五篇

 【篇一】

 一、目的和意义 我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于**年底实现全部脱贫,当前,脱贫成效巩固提升是我区脱贫攻坚中心工作。其中,针对“返贫隐患户”“致贫风险户”的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更是我们巩固脱贫成效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两类人员是我区现阶段最难啃的“硬骨头”,是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底线,必需及时开展动态监测、及时找准风险隐患、及时开展帮扶,有效预防返贫和新的贫困发生,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时,通过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为今后解决相对贫困问题奠定工作基础,进一步提升扶贫工作精准性、科学性、有效性,做到因户精准施策,确保国家、省各类扶贫政策得到贯彻落实。

 二、工作任务

 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紧盯现阶段最难啃的“硬骨头”,摸清我区对象底数,进行动态监测管理,及时发现薄弱环节和动态问题短板,压实行业与地方帮扶职责,及时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补齐短板弱项、解决存在问题,逐村逐户逐项对账销号,有效预防返贫及新增贫困发生。同时,按照督战结合、以督促战原则,充分发挥区纪委区监委机关、区督查督办局脱贫攻坚战督查监督和纪律保障作用。持续巩固全区脱贫成效,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

 三、基本原则 (一)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提前发现并识别存在返贫致贫风险隐患的人口,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一旦出现返贫和新致贫,及时纳入建档立卡,享受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实施精准帮扶。

 (二)坚持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因人因户精准施策,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主要采取开发式帮扶措施,支持发展产业、转移就业,通过劳动增收致富。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对“3+1”保障因动态原因存在问题短板的,确实发挥行业扶贫部门职能职责,及时落实帮扶政策,确保保障到位。

 (三)坚持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的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守望相助,形成防止返贫的工作合力。

 (四)坚持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处理好外部帮扶与自身努力的关系,强化勤劳致富导向,注重培养贫困群众和监测对象艰苦奋斗意识,提升自我发展能力。

 四、工作内容 (一)监测对象 返贫隐患户:1.收入偏低(原则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1.5 倍左右的家庭,按照**年扶贫标准 3747 元的 1.5 倍计为 5620.5 元),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2.在安全饮水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安全住房保障方面存在隐患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致贫风险户:1.收入偏低(原则上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1.5 倍左右的家庭,按照**年扶贫标准 3747 元的 1.5 倍计为 5620.5 元),以及因病、因残、因灾、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2.在安全饮水保障、基本医疗保障、教育保障、安全住房保障方面存在隐患的非建档立卡贫困户。(注:针对非建档立卡户自身有能力解决但不主动解决的不属此范畴。)

 以上两类监测对象总规模一般为建档立卡人口的 5%左右。

 (二)工作步骤 第一步:各乡(镇、城郊办)结合“五个一致”要求和当前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存在问题排查工作,在“3+1”保障等相关行业扶贫部门的大力支持和主动参与下,组织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包保帮扶干部、村干部认真开展逐村、逐户排查,按照监测对象认定标准,排查初选出两类人员名单并收集这两类人员各家各户目前“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短板、问题等相关信息。同时,结合农户自愿申请情况,一并纳入初选名单。

 第二步:村级指挥长组织驻村第一书记、包保帮扶干部、村支“两委”召开村级研判会,通过逐户分析收入、“3+1”保障现实情况及存在的隐患、风险,确定这两类人员名单,找准存在短板、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具体帮扶措施、整改时限,认真填写《返贫隐患户及致贫风险户到户情况表》上报乡级。乡级收到村级上报到户情况表后,乡级脱贫攻坚指挥部要及时组织乡扶贫工作站、乡级“3+1”保障部门、各村级指挥长等召开审核会,审核确定《返贫隐患户及致贫风险户到户情况表》、明确乡级整改责任部门和整改责任人,并经乡级主要领导签字加盖乡级人民政府公章后上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第三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收到《返贫隐患户及致贫风险户到户情况表》后,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领导同意后及时导入“西

 秀区重点对象脱贫攻坚督战平台”系统软件,依托该软件进行监测及后续帮扶跟踪,及时收集信息并提交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进行调度。

 第四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分发系统管理账号给区、乡、村三级管理员。区级“3+1”保障、产业、就业、综合性保障等相关行业扶贫部门管理员根据部门工作职责,及时针对“西秀区重点对象脱贫攻坚督战平台”系统反馈给本部门相关联的返贫隐患户、致贫风险户名单及存在的隐患、风险信息,及时对帮扶措施进行审定,按照各自政策要求,组织、参与、帮助乡镇开展针对性帮扶并跟踪落实情况;各乡级管理员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落实主体责任,主动联系行业扶贫部门,在他们的帮助指导下开展帮扶工作,并及时将帮扶情况录入“西秀区重点对象脱贫攻坚督战平台”系统,定期进行系统信息更新;各村级管理员要按照乡级安排,在行业扶贫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对本村的返贫隐患户、致贫风险户开展到户帮扶,落实各项扶贫政策措施,确保在时限内补齐短板弱项,消除隐患风险,并定期做好到户帮扶情况的系统信息更新。同时,及时发现动态新增的返贫隐患户、致贫风险户,按以上程序及时纳入系统监测管理。

 第五步:区督查督办局根据系统信息,定期到乡镇开展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压实行业扶贫部门职责与地方政府主体责任,推进问题解决。经多次督查若问题无整改,也无采取任何措施的,则将问题线索移交给区纪委、区监委机关。

 第六步:区纪委区监委机关适时关注“西秀区重点对象脱贫攻坚督战平台”系统中帮扶工作落实情况,结合区督查督办局反馈情况,

 对帮扶工作推进缓慢的及时到村到户进行核查,对督查发现问题整改不到位或者在该项工作中失职失责的,进行严肃处理,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于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全过程。

 (三)帮扶措施 1.产业帮扶。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组织“村社合一”合作社,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引导“返贫隐患户”和“致贫风险户”参与扶贫产业项目,通过务工、土地入股、资金入股等多种方式利益联结,发展农业产业增加收入。

 2.就业帮扶。对有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摸清就业现状、就业意愿、务工需求,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引导贫困劳动力到农业园区、专业合作社就业,用好“一村七岗”和就业援助公益性岗位,搭建西秀区农民工综合劳务市场和乡级劳务公司(合作社),加强东西部劳务协作,大力开展劳务派遣,鼓励劳动力上岗就业。

 3.“3+1”保障。对教育、住房、医疗、饮水方面存在短板问题、薄弱环节的监测对象,按照各自行业扶贫政策要求,结合实际逐村、逐户开展针对性帮扶,全面解决问题、补齐短板弱项。

 4.综合保障。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对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扶贫和残疾人、灾害、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

 5.扶志扶智。引导监测对象通过生产和就业脱贫致富,对自强不息、稳定脱贫致富的监测对象,探索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积极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倡导赡养老人、扶养残疾人。

 6.其他帮扶。多渠道筹措社会帮扶资金,为监测对象购买保险,及时化解生活生产风险。如:为“返贫隐患户”和“致贫风险户”购买“防贫险”,防止其因学、因灾、因疫情、因意外返贫和致贫,提高贫困群众抵御风险能力。

 五、工作时限 第一阶段:4 月底前,完成两类对象的摸排认定,核实准确“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现状,研判清楚各家各户存在短板、问题,制定明确具体帮扶措施,并将信息录入监测系统软件。

 5 月底前,有序推进各项到户帮扶措施落实,基本完成系统中反馈短板问题的帮扶整改,对帮扶整改情况进行全过程跟踪管理,及时录入、更新相关信息。

 6 月底前,区直各行业扶贫部门对已整改问题进行核实认定,并将审定情况录入监测系统软件。同时,进一步查缺补漏,及时发现新出现的监测对象和新发生的短板问题,即查即改,全面、真实完成所有问题整改、补齐监测对象“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短板,并及时更新完善监测系统信息,实现“五个一致”。

 区督查督办局、区纪委监委机关在 4、5、6 三个月适时进行跟踪督导,及时在监测系统中反馈督导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问题下发到

 部门、到乡镇的工作提示清单,推进各项帮扶工作落实。对工作中失职失责的、工作推进不力的,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阶段:长期坚持,将该项工作机制作为我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有效抓手,常抓不懈。

 六、工作要求 (一)压实责任。区级行业扶贫部门要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调查核实、数据比对、信息录入、精准帮扶、动态管理等工作。各乡(镇、城郊办)要全面开展走访摸排,严格认定程序,抓好帮扶政策实施。

 (二)强化调度。持续推进区、乡、村三级脱贫攻坚指挥调度体系,掌握“返贫隐患户”和“致贫风险户”基本数据,聚焦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建立台账,强化调度落实,确保机制逐步健全、作用不断发挥。

 区扶贫办负责整个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工作,定期对系统内短板进行分类统计,切实加强与区级教育、医疗、住建、民政、残联等有关行业部门沟通,确保各项帮扶工作正常推进、各类到户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乡、村两级要明确该项工作调度推进的具体分管领导及信息收统报送业务人员,同时,信息收统报送员为“西秀区重点对象脱贫攻坚督战平台”系统的乡级管理员,负责本乡镇系统信息的业务管理工作。区直相关扶贫行业部门要明确“西秀区重点对象脱贫攻坚督战平台”系统的部门管理员,负责系统中涉及本部门行业扶贫职责的信息业务管理工作。区督查督办局、区纪委监委机关各明确一名系统

 管理员,适时监控系统中各项帮扶工作落实情况,履行督促、监察等工作职责。以上涉及乡级、区直相关部门的系统管理人员名单和联系方式请在 4 月 21 日上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便于“西秀区重点对象脱贫攻坚督战平台”系统发放相关管理员账号及权限。(村级账号授权给乡级管理员发放)

 (三)强化督导。将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内容纳入区级脱贫攻坚专项督导,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督导各乡(镇、城郊办)、各行业扶贫部门责任和工作落实,推动机制各项政策和保障落地见效。

 【篇二】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全面落实中、省、市脱贫攻坚战略决策,以打赢脱贫攻坚战为目标,防止因灾、因意外伤害、意外事故致贫返贫,充分发挥保险保障作用,提高贫困人口抵御风险能力和防意外保障能力,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一单式”保险服务。

 二、基本原则 运用市场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方式,利用商业保险的经济杠杆作用,通过政府在组织推动、财政补贴、防灾减灾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引导保险资源向贫困地区贫困户倾斜,针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量身打造,

 制订全方位的保险保障计划,提供优质快捷的保险服务,实现商业保险对脱贫攻坚的助推作用,逐步建立起保险扶贫兜底和防返贫机制。

 三、保险范围 以**市 2016 已脱贫和年末未脱贫建档立卡人口、**年至 2020 年新增贫困人口、返贫人口为对象(不包含集中供养五保户、稳定脱贫户,以全国扶贫信息系统数据为准),在各县区广泛推广“助农保”保险扶贫,为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风险保障,努力实现 “贫困路上少风险,致富路上多保障”目标。

 四、保障责任范围 对全市建档立卡贫困户提供农业生产保险、家庭成员人身意外伤害事故保险、家庭成员人身意外伤害医疗保险、家庭财产保险等综合保险保障,充分发挥保险公司的社会责任。

 1、农业生产保险。由于火灾、爆炸、疾病、疫病以及自然灾害原因直接造成贫困户养殖牲畜死亡、种植作物受损、林木受损、种养场地及农业设施受损,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涉及中、省补贴品种的政策性农业保险贫困户,在保成本的基础上按实际损失确定赔付)。

 2、意外伤害保险。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保险人负责意外身故、残疾、烧伤给付保险金。

 3、意外住院医疗保险。在保险期间内,被保险人遭受意外伤害,保险人给付意外伤害医疗费用补偿。

 4、家庭财产保险。被保险人所有的房屋主体及附属设施、室内装潢、家用电器等,由于火灾、爆炸、地震及自然灾害等造成的损失。

 六、保险期限。保险期限为一年。鼓励各县区为脱贫攻坚期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年度提供保险保障。

 七、实施步骤 (一)签订项目协议。县、区扶贫办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确定承办保险公...

篇四: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 四 篇 与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 四篇 篇

  防止返贫致贫工作实施方案 四 篇

 【篇一】

 各乡镇(街道)、各县直单位、各驻村工作队:

 2020 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消除贫困存量、主动遏制贫困增量、防止脱贫不稳定人口返贫、边缘易致贫人口致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两个确保和全面小康目标,根据《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防返贫致贫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中央、省、州决策部署,把防止返贫致贫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

 任务,按照‚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措施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结合、外部帮扶与群众主体相结合‛的原则,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明确程序和内容,建立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对脱贫不稳定人口和易致贫边缘人口在项目、资金、政策方面靶向施策,及时跟进补齐措施,堵塞漏洞,补上缺项,防止脱贫人口返贫、边缘人口致贫,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高质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监测方法 (一)监测对象范围。全县所有农村人口,以家庭为单位,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省扶贫标准 1.5 倍左右的户。重点监测以下对象:

 1.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脱贫监测户和未脱贫户。

 2.已纳入扶贫信息系统的边缘户。

 3.建档立卡之外分散供养的五保户、低保户、大病重病户、重度残疾户等特殊对象户。

 4.因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或主要劳动力突发重大疾病、交通事故、水灾、火灾等偶发性事故,导致家庭主要劳动力丧失劳动能力或死亡,引发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度缩减的户。

 全县监测对象规模为建档立卡人口的 5%左右,各乡镇(街道)原则上保持相应的比例规模,对于已经出现返贫和新致贫,且问题十分突出,短期难以消除返贫致贫风险的,及时纳入建档立卡,享受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实施精准帮扶,确保稳定脱贫。

 (二)监测内容。围绕‚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开展监测。

 1.家庭收支和生活情况。监测收入达标、收入稳定、大额支出等情况,即:监测家庭人均纯收入是否达到最低标准;跟上年比,是否因疫情影响、因劳动技能缺失、因自然灾害等原因造成产业或就业收入下降的情况。同时,监测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是否存在下降的情况;是否存在因病、因学、因灾、因意外事故、因自然灾害等因素导致家庭产生大额支出,超出家庭承受能力,继而导致家庭生活出现困难的情况。

 2.‚三保障‛和安全饮水情况。监测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脱贫监测户和未脱贫户的教育、健康、住房、安全饮水的政策落实是否连续稳定,是否存在返贫风险点;监测档外群众在教育、健康、住房、安全饮水中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是否存在致贫风险点。

 (三)监测程序。以乡镇为单位组织开展,通过农户申报、乡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走访排查、相关行业部门筛查预

 警等途径,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确定监测对象,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实行动态管理。

 1.村组日常监测。从 4 月份开始,全县所有有农业人口的村(社区)需确定一名包村乡镇干部牵头,由帮扶责任人、驻村工作队长、包村乡镇干部、村支两委、村民小组长等干部负责日常监测,每月以村民小组为单位,对本村开展 1 次全面摸排,并建立村级动态监测台账,所有负责日常监测的干部共同开会评定,将初步拟监测对象名单报乡镇审核。

 2.各级预警监测。县扶贫办、县发改局、县卫健局、县民政局、县教体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人社局、县水利局、县应急管理局、县残联等相关部门加强数据共享与比对分析,由县扶贫办适时通报收入及‚三保障‛和安全饮水存在短板问题户家庭的预警信息。同时对各级督查、检查、暗访、**发现的各类疑似问题集中由县扶贫办反馈。乡村两级负责受理群众自主申请。对县级反馈的疑似问题户和群众自主申请户,由乡村两级进行重点监测,并自收到信息起 5 个工作日内完成入户核查,乡镇召开党委会审核后上报县扶贫办。

 3.乡镇初审研判。乡镇收到村级上报的监测对象名单后,3 个工作日内组织乡镇包村领导、扶贫专干等完成入户复核。根据复核结果,召开党委会审核研判监测对象易致贫返贫风险,按照因病、因学、重大灾害、突发事件等易致贫

 返贫因素,建立乡级动态监测台账,进行分类预警,提出需要解决事项,原则上每月底前将监测对象信息报县扶贫办进行汇总,特殊情况随时汇总上报。

 4.县级审定交办。县扶贫办根据乡镇上报监测对象名单,3 个工作日内前完成大数据比对审核,对存在疑点问题及时反馈,由相关部门及乡镇 5 个工作日内完成复核,复核完成后由县扶贫办将拟监测对象提交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研究审定。审定后的名单由县扶贫办及时录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对监测对象需要解决的事项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交办相关职能部门,限期解决,并将解决落实情况 15 个工作日内报县扶贫办。

 5.跟踪帮扶销号。未脱贫户和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由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承担帮扶责任,结对帮扶干部是具体责任人;有致贫风险点的非贫困户,由乡村两级明确帮扶责任人进行联络和帮扶,并负责跟踪需要解决的事项落实情况,待返贫致贫风险全部稳定消除一段时间后,按照村评定、乡审核、县审定的程序,评估退出监测范围,县扶贫办及时在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进行销号管理,相关行业部门相应做好本行业信息系统数据更新。

 三、帮扶措施 保持现行扶贫政策总体稳定,统筹利用政府、市场和社会扶贫资源,对未脱贫户和有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加大扶贫政

 策倾斜支持力度,对有致贫风险的非贫困户用活用足各类普惠性政策资源,特别是可支持非贫困户发展的扶贫政策,在坚持现行扶贫标准和防致贫返贫实际需要的前提下,精准落实对监测对象的帮扶措施。

 1.产业帮扶。坚持‚四跟四走‛路子,深化‚四带四推‛举措,优先对具备发展产业条件的监测对象,加强生产经营技能培训,提供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动员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等优先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生产。鼓励监测对象以土地流转、直接帮扶、委托帮扶、生产资料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多渠道增加收入。深入开展消费扶贫,动员机关、学校、医院和企事业单位通过以购代捐、以买代帮,优先集中采购监测对象生产的农产品和带动监测对象发展的企业、合作社农产品。

 2.就业帮扶。深化扶贫劳务协作,提高劳务就业组织化程度,加强就业信息服务,推动监测对象就业意愿、就业技能与就业岗位精准对接。组织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参加岗位技能提升培训,支持其边培训边上岗。拓展建设扶贫车间,优先支持有劳动力的监测对象就近就业。多渠道开发就业公益性岗位,新增和腾退的就业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监测对象,建立稳定的托底帮扶机制,促进监测对象稳定就业增收。鼓励通过以工代赈、以奖代补等方式,动员监测对象参与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获取劳务报酬。

 3.‚三保障‛与安全饮水帮扶。开展常态化控辍保学,确保监测对象学前教育、义务阶段教育无辍学;落实建档立卡监测对象雨露计划、助学金、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各项免补政策;对于监测对象中当年考取全日制专科、本科的大学生通过教育基金分别给予 3000 元、5000 元的一次性补助,并对大学阶段的监测对象安排勤工俭学岗位、提供生源地助学贷款、社会帮扶等多种渠道实现稳定就读。通过建立医疗救助基金等方式,帮助监测对象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经实施‚三提高、两补贴、一减免、一兜底‛健康扶贫综合保障措施后,住院合规自付费用较高、影响基本生活、返贫致贫风险较高的,通过商业保险、临时救助、社会捐赠,确保得大病重病后基本生活有保障。对监测对象危房进行安全性鉴定,因地因户因人制宜开展危房改造或采取其他安置措施,确保监测对象不住危房。动态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加强水源点建设和工程管护,有效解决季节性缺水、提高供水保证率,重点帮助解决无劳动力监测对象取水困难问题,保障监测对象安全饮水有保障。

 4.社会帮扶。依托中国社会扶贫网,加大对防返贫致贫需求对接帮扶,引导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向监测对象倾斜众筹。深入开展‚户帮户亲帮亲,互助脱贫奔小康‛行动,引导社会力量对监测对象进行帮扶。围绕‚扶贫日‛组织开展‚我想有个家‛等公益募捐活动,募捐资金主要用于监测对

 象。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引导社会力量助力帮扶监测对象。组织动员各类社工机构、志愿服务团队、社会爱心人开展监测对象帮扶志愿活动。积极开展‚扶智扶志‛‚四扶四建‛、创办‚爱心超市‛等活动,通过物质与精神双重激励,激发监测对象内生动力。

 5.综合保障帮扶。对无劳动能力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强化低保、特困人员供养、养老保险等综合性社会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并及时足额落实补助资金。对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扶贫和残疾人、灾害、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对于单独分户生活的老人户,由乡镇负责向县民政部门和其法定赡养人反馈,签订赡养人、被赡养人和村委会监督的三方赡养协议,履行赡养义务。对有条件但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由乡镇和县司法部门配合,通过公益诉讼落实。对因行动不便等原因无法通过诉讼维护权益的,由县司法部门组建‚流动法庭‛、‚院落法庭‛,简易程序,快速处置。

 6.防贫保险。多渠道筹措帮扶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为监测对象购买精准防贫保险,并参考脱贫收入标准设定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赔付启动线,实行阶梯型保险赔偿。

 四、工作要求

 (一)压实各级责任。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开展,并承担主体责任,县委书记、县长为第一责任人。县直相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认真落实好行业扶持政策。乡村两级要具体抓好监测对象识别上报、帮扶措施落实。帮扶责任人要加强对监测对象的帮扶和联络,做好监测跟踪。

 (二)强化作风纪律。依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现有成果,充分发挥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和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作用,加强监测对象家庭信息、收入状况等信息共享,同时结合脱贫质量‚回头看‛等入户排查整改等工作,防止重复入户采集信息,尽量减少填表报数,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县乡村三级要严格按照监测标准和程序精准识别对象,做到符合条件的应纳尽纳、不符条件的一个不纳,坚决杜绝优亲厚友、弄虚作假。

 (三)严格监督检查。将防止返贫致贫和帮扶工作纳入全县脱贫攻坚年底考核范围,同时县扶贫办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地各单位识别、帮扶、退出等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检查,并将日常监督检查情况纳入年度考核重要依据,对年度考核或日常监督检查发现的贯彻落实不力、责任落实不力等突出问题的由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责任倒追,严肃追责相关单位和个人,坚决防止出现返贫和新的致贫,以过硬的质量保证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篇二】

 按照《**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 2019 年防止返贫巩固提升脱贫质量工作的通知》要求,我镇为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建立完善稳定的防止返贫长效机制,现制定如下方案: 一、扎实开展动态调整工作 严格按照县脱贫办要求,每月开展动态调整工作,切实做好脱贫户的动态监测工作,严格审核数据质量,做好系统内贫困人口自然变更和扶贫对象信息采集录入和信息更新等工作。

 二、做好贫困户分类管理 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将脱贫户分为一般监测户、重点监测户、边缘脱贫户三类,进行分类管理。

 对家庭有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大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随时关注,能享受的政策‚应享尽享‛,家庭中有劳动力的,积极推进产业扶贫或推荐就业。对家庭无较大的医疗、教育等开支,返贫可能性较小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加强走访,巩固已享受的政策,继续推进产业扶贫,加强劳动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就业。

 对于无返贫风险的脱贫户,帮扶措施为:按期走访,给予生活、生产上

 的关心和帮助,继续享受原有政策,帮助其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并进行感恩教育。

 三、建立‚回头看、回头帮‛返贫监测机制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和‚一超六有‛对已脱贫户进行持续扶持,按照‚在攻坚期内原有支持政策保持不变‛的规定,继续落实相关政策,对原安排帮扶项目未实施完的脱贫户,按照贫困退出政策继续实施,确保其稳定脱贫;对原享受政策的脱贫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的原则继续享受原政策。

 对已经脱贫的群众,帮扶干部要定期上门回访,建立档案进行跟踪,准确掌握其脱贫后的生产生活状况,持续增强其‚造血‛功能,加大对脱贫户的技术和产业扶持,打牢不返贫的产业基础,让脱贫户有持续、稳定收入,切实做到让贫困群众思想观念有转变、环境条件有变化、劳动技能有提升,有稳定的收入渠道,彻底防止脱贫户返贫。

 对摘帽村已实施的产业帮扶,继续给予大力支持,积极扶持致富带头人,同时继续探索发展新路径,打造新产品,促进资源良性发展。对未完成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继续按原有政策加强建设,同时充分发挥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乡贤...

篇五: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说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是一场速决战,那么脱贫成果的巩固、防止返贫更是一场持久战。随着脱贫攻坚进程不断推进,如何巩固已“摘帽”群众的脱贫成果,正成为从基层到中央都要考量的问题。

 防止返贫,首先要聚焦“存在返贫风险、需要特别关注”的扶贫对象。一方面,返贫对象大多是由于脱贫基础不牢导致的。比如,部分已脱贫农户发展能力较弱,收入渠道单一,虽然脱贫但属于刚刚超过标准、“踩线”脱贫。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坚持“靶向治疗”。制定“一对一”解决措施,因人因户针对性地制定政策兜底、产业倾斜、科技培训等措施,瞄准问题,坚决精准地打到十环上,不断提高脱贫攻坚实效。另一方面,“等靠要”的懒惰思维,也给基层扶贫工作带来“破窗效应”,其他已脱贫的困难群众甚至受到这些“懒汉”的影响,存在“攀比悬崖”,容易滑入贫困线以下。针对这样的情况,要坚持“定位提醒”。引导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树立“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观念,变“要我脱贫”为“我要脱贫”。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扩大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各个环节的参与度,创新扶贫工作方式方法,着力帮助群众愿脱贫、能脱贫、敢脱贫、会脱贫。

 防止返贫,其次要把“防”的关口前移,端正“回头”姿势。当下,一些党员干部还存在脱贫攻坚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执行不到位、帮扶工作不够用心、“回头看”“回头帮”工作落实不力……“回头”姿势不端正也是导致“返贫”的一重要因素。“回头”就要把“防”的关口前移,及时发现并防控返贫苗头,决不让已脱贫的贫困家庭和贫困人口再返贫。对因灾、因病等返贫者做到早发现、早帮扶;织实社会保障安全网,保障丧失劳动能力人口基本生活,实现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同时,在贫困人口脱贫、贫困村出列后,要保证在攻坚期内原有的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健康扶贫、金融扶贫等脱贫攻坚政策继续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

 防止返贫,最后要扎紧制度笼子,阻断“返贫”现象代际传递。要构建脱贫防逆机制。坚持问题导向,严格退出标准和程序,并且要进行严格的考核评估,是不是达到了脱贫的标准,退出是不是符合程序,要做好评估,数字是要核实的,社会是要公认的,结果是要真实的。形成动态评估、逐级上报、现场调查、落实措施等防逆机制链条,巩固提升已取得的扶贫成果,防止各类原因导致的“返贫”现象发生,阻断贫困现象代际传递;要强化督查考核,加大督查巡查力度,把防范贫困户返贫作为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杜绝政绩脱贫、急功近利现象,对形式主义、虚报脱贫数据等问题进行追责问责,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责任。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系统的社会工程,在基层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确保到 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做到脱真贫、真脱贫,就必须加强脱贫攻坚后续跟踪防范返贫,超常付出、拼搏实干,突出问题导向、狠抓主要矛盾,紧盯重点区域、持续攻坚克难,着力补齐短板、保证脱贫成色。

篇六: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攻坚防止返贫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心得体会 近日,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把防止返贫作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工作的重要任务,围绕“两不愁三保障”主要指标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建立防止返贫和帮扶机制,巩固脱贫成果,确保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脱贫和防止返贫并不是矛盾的,而是辩证统一的,不能偏废其一,需要整体推进。返贫的要致力脱贫,脱贫的要防止返贫,在决战决胜之即尤其需要统筹推进,做好致力脱贫和防止返贫“结合文章”,全力“歼灭”剩下的贫困,“谨防”一切可能滋生返贫致贫的土壤,才能从根本上拔出穷根,让人民群众真正脱贫致富,迎来幸福美好生活。

 做好致力脱贫和防止返贫“结合文章”,要坚持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相结合。未雨绸缪方能运筹帷幄。脱贫是一个状态,它有可能顺向发展,也可能逆向返贫,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也是我们必须谨慎处之的,决不能有任何的疏忽和大意。要始终保持底线思维和未雨绸缪的思路,坚持事前预防和事后帮扶相结合,致力脱贫又防止返贫,巩固脱贫质量。对已脱贫的,要建立起返贫监测机制,提前发现并识别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人口,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防止边缘脱贫人口、产业后劲不足的贫困地区出现返贫和新致贫。对返贫的要及时重新建档立卡,仔细梳理其致贫返贫因素,防范化解脱贫后可能再返贫的苗头性问题,实施精准长期的帮扶措施,确保脱贫质量和成效。

 做好致力脱贫和防止返贫“结合文章”,要坚持开发式帮扶和保障性措施相结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全面实现脱贫,也绝不能少一户、漏一人。同时面临着仍未脱贫的艰巨任务和可能存在返贫的风险挑战,我们既要眼观六路、也要耳听八方;既要统筹兼顾,也要细化措施,才能做到精准扶贫、全面脱贫。对有劳动能力的,要鼓励其发展产业、转移就业,通过劳动致富;对无劳动能力的,要进一步强化社保、养老、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兜底政策和保障措施,确保

 应保尽保。对已经脱贫的,要逐步以“开发式帮扶”替代“保障性措施”,引导贫困群众自主脱贫、勤劳致富;同时,对监测到可能返贫致贫的,必须做好及时“调整”,针对存在的问题下足保障性措施,确保脱贫质量。

 做好致力脱贫和防止返贫“结合文章”,要坚持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相结合。众人拾柴火焰高,协调办事力量大。疫情防控工作能够取得如今的好成绩,就是得益于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倾力奉献,形成了抗击疫情的最大合力。脱贫攻坚,是一个惠及全国人民的幸福事业,同样需要政府主导和全社会的参与,方能取得最后胜利。要充分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联动的作用,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引导先富带动后富,全社会相互支持、守望相助,汇聚起全国上下齐心战贫强大合力。一方面,通过实施优惠政策方式,引导鼓励社会市场、公益组织等支持参与脱贫攻坚;又发挥社会力量参与作风监督,确保从严从实落实和完成脱贫任务。另一方面,要积极统筹地区产业发展,加强东西部地区的扶贫协作、扶贫车间建设,畅通人力资源、社会资本、经验做法的互共互享,凝聚起全社会脱贫攻坚的磅礴伟力。

 做好致力脱贫和防止返贫“结合文章”,要坚持外部帮扶和群众自主相结合。持久的幸福是靠奋斗收获的。脱贫攻坚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更是贫困群众自己的事情。需要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意识贫困和能力贫困,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才能将脱贫成果稳定住、巩固好。一方面,要以贫困人民自主脱贫为中心,让他们理解和掌握长效脱贫的方式方式、意义价值,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形成外部帮扶和内部自主脱贫的联动机制。另一方面,积极指导贫困群众结合当地优质资源、优质特产积极创新、拓展增收致富的方法道路,并提供配套政策资金的支持,定期开展劳动素质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生产经营培训等,多措并举提高贫困群众的生产技能和竞争本领,不断释放出贫困群众战胜贫困的潜在能量。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防止返贫的起点。在全力脱贫的同时,更加需要谨慎“返贫”的问题。唯有以全面、辩证、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脱贫攻坚工作,下足功力做好致力脱贫和防止返贫的“结合文章”,才能确保脱贫的有效性、长效性,才能高质量地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篇七: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某某区巩固提升脱贫成果防止返贫 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纵深发展,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已脱贫户不返贫,非贫困户不产生新的贫困,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全力推进“四个转变”,坚持精准扶贫基本方略不动摇,以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为重点,以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抓手,以提高脱贫攻坚实效为导向,狠抓脱贫工作措施不减力、扭住农民增收这个重点不动摇,凝聚合力,克难攻坚,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突出短板和明显弱项,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下足绣花功夫,抓细抓实“一户一策”,帮助每一户贫困户巩固脱贫成效,夯实经济发展基础,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扶贫与扶志、扶智

  2 相结合,持续提高贫困人口脱贫质量,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二、目标任务 (一)持续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着力提升贫困群众生活保障水平,确保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

 (二)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联动监测机制,及时掌握已脱贫户和非贫困户因病、因学、因灾等原因导致收入和生活保障水平下滑的基本信息,加强部门协作联动和信息共享共通。

 (三)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在攻坚期内持续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增强脱贫人口脱贫的稳定性。开展贫困边缘人口识别帮扶工作,有效防止新的贫困产生。

 (四)建立健全资金保障机制,统筹财政涉农资金、社会帮扶资金,用于防止返贫致贫工作。

 三、对象范围 主要对象:全区历年脱贫户中,因病、因残等致贫存在返贫风险的;未建档立卡的农村居民户籍人口中,因病、因残、因学、因灾等导致存在致贫风险的农户。

 重点关注工作对象收入和保障情况:1.是否存在收入不达标或明显下降、来源不稳定(比如外出务工人员突然无务工现象等)、渠道不合理(比如无产业或产业规模小、无就业、生产经营性收入少、主要来源为政策兜底)等返贫、致

  3 贫风险。2.是否存在教育、医疗等刚性支出负担重、产生债务且无力化解等返贫、致贫风险。3.是否有因灾或突发事故等情况,造成家庭生产生活水平急剧下滑(比如火灾房屋受损或无房,交通事故、突发重病造成无劳力、无经济来源)等返贫、致贫风险。

 四、重点工作 (一)

 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认真落实贫困人口脱贫不脱政策的要求,对已脱贫退出的农户,根据其短板弱项让其继续享受扶贫相关政策,防止出现边脱贫、边返贫现象,做到应纳则纳、应扶则扶,实现贫困群众稳定脱贫。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统筹摸排梳理,根据脱贫户需求,全面落实扶贫小额信贷、危房改造、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社会保障等相关政策。在此基础上,紧盯“一户一策”精准脱贫和巩固提升计划落实,探索推行各具特色的补贴、奖励、支持政策,合理安排扶持项目资金。探索出台发展特色种养业相关奖补激励政策,为贫困户增收提供有力支撑;研究出台劳动力素质提升和务工奖补政策,对获得国家认可技能证书的农村实用人才发放一定数额的补贴,对聘用贫困户务工就业的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给予奖补;在现有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医疗救助政策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制定更加优惠、更有效解决贫困户实际困难的扶持政策,降低因病因学因残因灾造成的返贫风险。

  4 (二)

 坚持脱贫不脱帮扶。区直各部门单位和广大帮扶干部要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区委工作要求,对照“五个一批”落实好已脱贫人口稳定脱贫保障需求。要完善帮扶工作体系,配足配强扶贫一线队伍,做到人员、责任、措施、效果四个到位。要切实抓好基层党组织和乡村干部队伍建设,配合做好帮扶力量整合优化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要时总结、广泛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发挥好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增强群众致富信心。抓好贫困人口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动态管理等工作,及时准确掌握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动态。统筹抓好脱贫攻坚资金保障和管理工作,确保项目资金拨付、使用到位。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制定完善到村到户方案,做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统筹做好劳动力培训和劳务输转工作,因户因人提供就业服务,实现有输出意愿的劳动力应输尽输。坚持危房动态排查常态化,随发现、随整改,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格落实控辍保学目标责任制,全面监测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适龄学生就学情况,指导做好建档立卡贫困户义务教育保障等工作。持续落实好省定 50 种重大疾病集中救治、慢特病患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管理各项措施,积极做好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因病致贫返贫户“一人一策”健康帮扶工作。扎实推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精准识别认定兜底保障对象,实现应保尽保、不错不漏。

  5 。

 (三)坚持脱贫不脱责任。按照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镇村抓具体和五级书记抓的要求,继续实施以上率下,示范推动。严格落实《马村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018 年工作要点责任分工》(马脱贫办〔2018〕2 号)、《关于进一步完善机制 压实责任 确保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有关要求》(马脱贫组〔2018〕11 号),进一步靠实区直各单位、驻村工作队、村级责任组职责,树立底线思维,强化压力传导,形成层层担责、条块结合的责任体系,帮扶干部每季度至少要上门回访 1 次,及时掌握贫困户生产生活情况并及时进行指导帮助。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认真履行督促检查、监督执纪问责职责,对脱贫攻坚工作中思想认识不到位、作风不严不实、责任落实不力,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式主义、敷衍应付、弄虚作假、懒政怠政等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加大督促检查和问责追责力度,以严厉的追责问责倒逼各项工作责任和措施落实到位。

 (四)坚持脱贫措施接地。把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作为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的关键举措,坚持扶上马送一程,切实加强动态管理,继续深入贫困户摸底调查、了解情况、解决困难,对帮扶意愿和脱贫需求发生变化,原有帮扶措施、保障措施难以落实的,按照既保持连续性又体现新举措、既注重补短板又确保不漏项的原则,对“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进行调整完善,帮助贫困群众真脱贫、脱

  6 真贫、不返贫,直至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精心研究上级政策,找准国家扶持政策项目与贫困户脱贫需求的结合点,围绕扶贫产业培育、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自我能力发展、兜底保障等短板弱项,进一步细化目标任务和工作举措,切实将各家各户脱贫目标、脱贫措施落实落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全面落实省上关于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优先全力保障“一户一策”项目资金的要求,进一步加大区财政资金整合力度,调动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参与精准扶贫,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有力保障。

 (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抓手,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示范、整体推进的原则,高起点、高标准编制详细规划、专项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构建完善县乡村三级乡村振兴规划体系,精心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示范带。乡村振兴的资金投入、项目安排、政策举措优先支持贫困退出人口,用乡村振兴措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认真研究国家、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导向,提前谋划、储备、上报一批项目,争取获得更多项目资金支持。全面整治农村人居环境,扎实开展全域无垃圾专项治理行动,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效助推脱贫攻坚工作。

 (六)培育富民增收产业。按照《马村区打好产业扶贫硬仗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全面对接“一户一策”

  7 产业发展计划。一是结合我区特色产业发展优势,推进供给侧改革,支持贫困户发展优质林果、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不断夯实产业增收基础。二是发展设施农业。加快完善蔬菜冷链物流网络,支持贫困地区实施产地预冷工程,大力开发速冻蔬菜、鲜切蔬菜、脱水蔬菜、蔬菜饮料等精深加工产品。三是发展电商产业。对贫困户、专业合作社等开办网店给予适当补助和贷款扶持,着力帮扶有特色、有产业、有需求的贫困村建立电商营销企业或网店。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就摸底排查,对有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户开展免费培训,帮助其通过电商平台创业就业。四是加快推进科技扶贫。组织科普进贫困村专场活动,组织企业建立一批科技脱贫攻坚就业基地,组织实施脱贫攻坚网络平台服务行动,为贫困村定向推荐实用科技致富项目。

 (七)着力提升内生动力。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充分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改变群众的依赖思想和守旧意识,逐步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实现可持续、高质量的脱贫。积极落实“两后生”政策,根据个人意愿,采取就业创业培训等方法,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着眼产业带动就业,积极搭建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开展针对性岗前培训,帮助群众实现就业。结合家庭服务业发展,强化家政服务、月嫂保姆、养老护理等就业培训,开发利用好公益性岗位,提高群众就业能力,力争建成“扶贫车间”3 个,吸纳贫困户稳定

  8 就业 100 人以上。整合人社、扶贫、农业、畜牧、商务等部门的培训政策,积极组织开展针对性、实用性强的技能培训。实施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利用三年时间在每村培育 3-5 名创业致富带头人,每人平均带动贫困户 5 户以上。深入实施“精神扶贫”工程,采取乡村巡回报告会等形式,广泛开展脱贫致富典型宣传,激励群众通过辛勤劳动脱贫致富。实推进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工作,通过政策、项目、资金扶持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八)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是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精神支柱。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进村入户,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践行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苦干实干的优良传统,广泛宣传婚育新风、孝老爱亲、家庭美德、脱贫光荣等内容,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腐朽文化侵蚀,积极倡树文明乡风、良好家风、纯朴民风。深化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创新平台,全力提振贫困群众感恩奋进、自力更生的强大力量。组织实施推动移风易俗专项行动,自觉抵制盲目攀比、铺张浪费,切实减少贫困群众搭情送礼支出、婚丧嫁娶支出、高价彩礼等非正常支出,坚决杜绝和抵制赌博支出和非法集资支出,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因病因学因房因婚因灾及突发事件返贫风险。全面推

  9 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健全完善多元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体系,切实推进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现代化。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依法打击“村霸”、宗族恶势力和农村非法宗教活动,确保农村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帮扶责任。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区直各部门各单位要强化“四个意识”,把脱贫攻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研究部暑,确定具体负责领导,抽调骨干力量,加强整体谋划和阶段性策划,围绕贫困户脱贫后续发展做好通盘谋划,明确帮扶责任,确保取得帮扶成效。

 (二)围绕攻坚重点,精心组织策划。各部门单位要紧围绕脱贫攻坚重点工作,既要把握重要时间节点,做好脱贫攻坚措施的足额落地,又要组织好日常宣传、引导、帮扶工作,做到长流水、不断线。各帮扶单位要突出重点、发挥特色、各展所长,对帮扶的贫困户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准施策,确保贫困户脱贫后稳定增收。

 (三)严肃责任追究,强化制度建设。由区纪检委、区巡察办、区扶贫办等部门单位牵头开展监督检查,对工作措施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突出整治扶贫开发领域违规违纪违法、弄虚作假等行为,及时通报,既追究直接责任人

  10 的责任,又追究相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并注重建章立制,把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题、特殊性问题与普遍性问题结合起来,巩固脱贫基础,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

  某某区扶贫开发办公室

  2019 年 6月 25 日

篇八: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们 有关“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防止返贫的起点 ” 金点子摘要

 2020 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时间节点。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但随着 2020 年的临近,消除绝对贫困后,相对贫困仍将长期存在。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果,减少和防止脱贫后返贫任重道远。

 打开百度 App,看更多图片 7 月 26 日,全国政协“巩固脱贫成果,减少和防止脱贫后返贫”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举行。在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下,部分全国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干部代表等与有关部委负责同志畅所欲言,共同为防止返贫出谋划策。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全面深入地分析反映问题,此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前,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了 3 个批次的调研、视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传堂、辜胜阻分别率队赴甘肃、云南开展专题调研,并首次组织党外委员赴青海开展专题视察。调研所到之地都是属于“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能否如期脱贫并巩固脱贫成果,关乎全局、关乎全面实现小康。委员们认为:

 在脱贫攻坚关键之年,如何减少和防止脱贫后返贫是确保脱贫攻坚战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关键,关注巩固脱贫成果,减少和防止脱贫后返贫这个问题很有意义,提早做好谋划和准备则非常必要和紧迫。

 补短板,筑牢巩固脱贫成果的堤坝 任何分析与对策的提出,都要建立在对问题的充分认识基础上。巩固脱贫,减少和防止返贫,也不例外。掌握症结所在,方能药到病除。

 座谈会现场公布的研究数据显示:

 目前全国返贫规模总体不大,新增返贫人口主要来自于西部地区,占 60%以上,在导致返贫的 13 类原因中,排在前面的是因病、资金、技术、自身因素等,容易返贫的群体主要包括:

 家庭劳动力较少或抚养对象较多发生大病教育程度极低以务农为主的家庭委员们从数据中分析得知 “

 因病返贫排在 13 类原因的首位。

 ” “根据现行脱贫标准要求,实现贫困地区‘基本医疗有保障’依然存在突出问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卢江委员坦言,应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尤其是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全面建立贫困人口制度化的分类救治和保障机制,构建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包括基本医疗有保障在内的“两不愁三保障”可以说针对的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因为“短板”决定了“全面小康”的桶里到底能装多少水,同时也决定了巩固脱贫、防止返贫的根基是否牢固。

 用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罗志军的话说,巩固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水平,就是要建立对因病、因灾、因残、因学、因老等致贫返贫精准帮扶措施,采取“普惠+特惠”的办法,织实“社会保障安全网”,提高针对性和有效性,解决好致贫返贫的突出问题。

 其实随着各地“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的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户面貌已发生巨大变化,中国在世界减贫史上创造的奇迹更是有目共睹。从甘肃来到北京的东乡族自治县县委书记马秀兰是这个过程的亲历者也是见证人,而她的到来,既是“传经”也是“取经”。

 “东乡县在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方面还有两个风险点,一个是部分群众居住分散,在教育和安全饮水上有隐患,再一个就是边缘户问题愈加突出。”能与委员们和有关部委直接面对面协商座谈,马秀兰特别想听听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河北省邢台市委副书记宋华英委员建言的重点恰是马秀兰关心的贫困边缘户问题。在调研和工作案例中,宋华英也发现贫困边缘户群体在这个阶段或许更需要关注。“我们在调研中经常会遇到本身属于非贫困户,但极易滑入贫困的边缘人口。我认为打好这一场防贫和防止返贫的持久战,除了提高整体的经济水平外,首要的是为这些边缘人口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和救助机制。” 宋华英在建议中非常详细地介绍了合理确定监测范围,建立县乡村三级预警机制以及启动应急救助机制的具体做法。这些兼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引起现场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一番热烈的互动交流,国务院扶贫办有关负责同志“力邀”宋华英再写一个详细的方案。

 其实近年来边缘人口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贫困边缘人口致贫因素的早发现、早处置,是减少返贫和防贫的重要保障。

 而针对饮水安全和因水返贫,水利部原副部长蔡其华委员最有“发言权”。她说,今明两年要加快工程建设力度,积极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供水规模化建

 设,更新改造老旧工程,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建议保持稳定的资金投入渠道,对贫困地区农村供水工程维修养护,中央和地方财政都应给予补助。” 提能力,谋防止返贫长远之计 从脱贫,到稳定脱贫,光“输血”肯定不行,通过完善政策兜底救助保障机制“补短板”,提升贫困和摘帽人口稳定“造血”能力,才能谋长远。

 事实上,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产业经营和就业能力的提升,逐步降低对政策的依赖性,将贫困人口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可以说一直被各地作为脱贫攻坚的“牛鼻子”来抓。

 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彩虹委员表示,广西光热水资源丰富,气候多样性复杂,农产品多样性居全国前列。之前“靠天吃饭”的广西农民,近年来依照政府因地制宜遴选出的 78 个特色产业,走上了特色产业发展之路,贫困地区脱贫不返贫前景可期。

 “要立足当地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发展特色扶贫产业,这是‘造血’能力提升的关键。”陈彩虹是“农口”同时也是“科技口”,深知科技在特色产业上的重要促进作用。她建议,充分依靠科技发展特色扶贫产业,把先进的高效种养的品种和技术直接送到深度贫困乡村,通过把特色扶贫产业做大做强,推动农户们从脱贫到致富。

 说到“造血”,来自香港的全国政协委员,嘉鸿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建明,一年中几乎一半时间都“活跃”在内地贫困地区,他 4年前创建的扶贫“社区工厂”被人社部和国务院扶贫办认定为国家级就业扶贫基地。

 “2015 年在陕西秦巴山区的安康平利县,我们启动了手套加工项目,帮助当地从大山上搬下来的农民解决就业和脱贫问题。”叶建明解释道,社区工厂模式就是在每个镇上设立一个车间,每个车间人数 50 到 100 多不等,既安置了当地闲置劳动力,让当地贫困家庭获得固定收入,也解决了照顾老人孩子的家庭和社会问题。

 如今,类似的“扶贫车间”在贫困地区“遍地开花”,叶建明也有了一些总结和思考。“贫困地区更需要根据本地情况务实招商引资,发展产业,同时地方要加强对本地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培养培训,一支把技能掌握到自己手里的本地人才队伍才是支撑产业长远发展的基础。”叶建明说。

 产业扶贫为什么重要?因为譬如叶建明的社区工厂或者扶贫车间,有产业就有就业,而稳定的就业意味着一份稳定的收入和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困人口最直接、最有效的脱贫手段,也是贫困人口分享社会发展成果、融入社会的主要方式。

 “应加强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能力提升,尤其是人均收入 3500—5000 元的脱贫户的产业经营和就业能力提升,提高经营性和工资性收入,逐步降低对政策

 的依赖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扶贫研究院院长张琦带领团队做过大量研究,他在座谈会现场呼吁,能力提升不仅是目前减少和防止返贫的重点,到 2020后,同样需要作为重要任务来安排部署。

 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副院长莫荣委员参加了今年 6 月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组织到“三区三州”之一的甘肃省临夏州的调研,自己又到天水市、定西市进行了补充调研。作为对产业扶贫实践的一种映照,“人力资源专家”莫荣建议,把扶贫车间逐步培育成为产业或者就业扶贫的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等模式促进农业产业扶贫,加强贫困劳动力的职业教育培训,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振兴,才能奠定长远稳定的就业扶贫基础。” 而针对两种特殊情况,对于那些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薄弱的地区,以及怎么都难以实现稳定就业脱贫的一部分人,莫荣认为,前者需要推动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有组织外出务工就业,后者可采取公益性岗位就业兜底措施。

 贫困地区要从根本上摘穷帽、拔穷根,金融对产业发展乃至就业扶贫的支持不可或缺。根据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党委书记周慕冰委员了解的情况,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产业基础普遍薄弱,缺资金、缺人才、缺配套的问题十分突出,“应抓住产业扶贫这个重点,加强与相关部委、地方政府合作,通过设立产业基金、扶贫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等方式,吸引更多社会资金参与,促进贫困地区产业振兴。” “防止”本身就有预防之意,保险业则是以风险保障为“立业之本”,在防止返贫上,农业保险理应发挥出雪中送炭、精准扶贫的属性。原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党委副书记周延礼委员提出,立足完善金融支农惠农体系,继续“扩面、提标、增品”,优化农业保险运作机制,进一步提升农户抵御风险能力,降低因灾、因病、因意外返贫的概率,堵住再次贫困的窟窿。

 振信心,防止返贫更需久久为功 在脱贫攻坚中,那些自暴自弃不想干、坐享其成不愿干、缺乏能力不会干、沾染恶习不去干的人,如果不能被“叫醒”,必然影响脱贫成果的巩固。

 “不想干”“不愿干”怎么办? 罗志军委员给出的建议:通过扶志促进观念转变,提高内生动力。“鼓励和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开展乡风文明建设,全面推行移风易俗,注重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同时发挥好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自力更生脱贫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树立依靠自身实现发展,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志气。” 那么“不会干”呢?

 江西省政协副主席谢茹委员认为,要坚持扶智为本,进一步强化教育扶贫,重点落实好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着力补齐技能不足短板,全力做好培训提高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和贫困家庭孩子职业素质文章。

 相对于物质脱贫,稳定脱贫更重要的或许要破除思想依赖,实现精神脱贫。

 “那些等靠要、因懒致贫、因赌致贫、因子女不赡养老人致贫等不良现象,要自治、法治、德治紧密结合,破除不良习俗。”谢茹还建议,要强化村民自治,发挥好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功能,通过群众互帮互助互督互促,让群众做群众工作,探索建立依法治懒、法治扶贫模式,加大教育惩戒力度。

 路漫漫其修远兮,防止返贫还需久久为功。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防止返贫的起点。在协商讨论中,委员们始终认为不能就事论事,巩固脱贫成果,减少和防止返贫在 2020 年之后,要放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中考虑,建立一种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脱贫攻坚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和基础工作,只有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才能行稳致远。委员们提出,应加强统筹谋划,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无缝衔接。在规划制定上,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让困难群众共享小康社会成果;在组织保障等方面,把在脱贫攻坚中积累的经验、形成的制度加以总结推广,不断提升推动乡村振兴的能力和水平。

篇九: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返贫专题党课: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历史性地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阶段。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进而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是“三农”工作重心过渡时期的底线和重点任务,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前提。

 一、认清脱贫攻坚后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意义 返贫,一般泛指生活在贫困标准之上的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的情况,包括已脱贫建档立卡人口返回贫困和非贫困人口陷入贫困两种情形。在 2020 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之后,所有新出现的贫困广义上都可以视同返贫。规模性返贫则是指某一类型人群中较高比例人口同时返贫或某一区域同时出现较大数量返贫人口。与单个零星的返贫案例相比,规模性返贫背后的机理通常比较复杂、产生的社会影响更大,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由于我国现行扶贫标准是多维贫困标准,包括 2010 年不变价计算的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与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因此,当脱贫人口在收入和“三保障”中任何一个方面降落到标准之下都可视为返贫。

 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在预定时间内消除了农村绝对贫困现象,提升了脱贫对象的自我发展能力、增加了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

 的发展机会,为我国消除绝对贫困建立了可靠的经济物质基础和制度保障基础。但是由于部分脱贫人口的收入水平比较低或者收入中对政策性补助依赖较高、脱贫质量不够稳定以及不可控制因素的影响等原因,少数脱贫人口仍存在返贫风险;部分低收入人口也可能因为家庭人口变动因素或遭受外部冲击等原因而致贫。在“三农”工作重点转移的条件下,有效防范和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是一项长期任务。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形成返贫风险的内外因素会在较长时期内存在,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将成为今后较长时期必须面对的挑战,甚至可能会伴随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整个过程,不可懈怠。

 第二,有效防范和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底线要求和核心任务,是检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成色和韧性的关键指标。取得脱贫攻坚全面胜利后,及时有效防范和化解返贫风险、保证贫困人口动态清零,就成为评判脱贫攻坚成果是否巩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是否够成色的基本要求。反之,如果不能及时有效防范规模性返贫风险、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就将影响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乃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的成色与可信度。

 第三,有效防范和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及时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是有效衔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重要前提和必要基础。实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需要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快速实现贫困人口动态清零,为乡村振兴提供社会基础和工作基础。

 第四,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

 二、选择好合适的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的战略 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谋划,选择合适的战略。

 根据脱贫攻坚完成后我国返贫风险的特点以及防返贫工作所具有的意义、《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确定的原则,借鉴过去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的有益经验,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需要采取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开发式与保障式帮扶相结合、长期性制度建设与短期应急帮扶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的战略思路。

 (一)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 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应坚持事前预防与事后帮扶相结合,努力降低返贫风险,减小返贫对受影响人群的影响。对规模性返贫风险的事前预防,是指根据可预测的返贫风险影响因素和影响方式,事先对返贫高风险人群、易产生返贫的事件等,准备预防性措施或方案进行防范。从部分地区防返贫实践与返贫因素分析结果来看,我国对规模性返贫风险采取事前预防措施有其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方面,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完成后,我国产生返贫的内外因素具有一定的可预测性,使对规模性返贫风险的事前预防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建立在对影响返贫风险因素的分析和针对性准备基础上的事前预防,可以提高

 防返贫干预的主动性和投入产出效率,在更大程度上减少返贫的发生。

 (二)开发式与保障式帮扶相结合 开发式帮扶与保障性帮扶相结合是我国扶贫开发和脱贫攻坚中长期积累出来的宝贵经验。采用开发性帮扶措施,帮助返贫高风险人群和返贫人口开发自身的劳动力与其他资源、提升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脱贫致富,有助于提高帮扶的有效性与持续性。但是,对于丧失劳动能力或短期内难以通过开发式帮扶脱贫的返贫人口,必须及时采取保障性帮扶措施,维持返贫人口的正常生活、实现脱贫。

 (三)长期性的制度建设与短期性的应急帮扶相结合 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是我国今后较长时期内都要面对的任务,需要建立相对稳定的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制度,规范防返贫风险的主体机构责任、标准、程序、主要方式和资源保障,保证防范返贫风险工作的有序高效运行。同时,在防范化解返贫风险中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相机采取应急的帮扶措施,及时阻止返贫、帮助脱贫。

 (四)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和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相结合 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需要政府、市场和社会的协同配合,同时也需要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是政府应尽的责任。政府应在防返贫的组织协调、资源筹集与动员、数据收集与分享、帮扶脱贫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同时要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守望相助,形成防止返贫的工作合力。在完善外部帮扶作用的同时,还要强化勤劳致富导向,注重培养

 存在返贫风险的脆弱人群的艰苦奋斗意识,积极提升其自我发展能力。

 三、健全和完善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的机制 减少和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和滋生新的贫困人口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内在要求。《指导意见》确定了防止返贫机制建立的基本原则和防止返贫的帮扶措施。现在需要根据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新的形势并结合已有的试点经验,完善防止返贫的预防、监测和帮扶机制。

 (一)探索建立预防规模性返贫风险的机制 预防返贫风险是我国防范化解返贫风险实践中相对较弱的部分。要在总结已有经验和分析返贫风险成因的基础上,探索建立预防规模性返贫风险的机制。

 一是加强对低收入人群的能力建设。对具有能力提升潜力的返贫高风险人群,根据影响其返贫风险的主要能力制约因素,因人因户制宜选择能力建设措施,开展预防返贫的干预。比如,对缺乏技能的低收入农户,提供技术培训、支持参加职业教育等方式,提高从业技能;对生产经营效率低、市场风险大的产业帮扶户,采取引入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帮助等方式;对于就业不稳定人员,要加强其就业能力,提高就业稳定性。

 二是利用保险方式预防返贫。在脱贫攻坚期间,有些地方试验了通过政府为扶贫对象购买农业保险的方式减小风险冲击的影响。河北邯郸市等地还试验了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为规模性返贫高风险人群购买防返贫保险的做法,取得了不错的防返贫效果。可以继续探索创新利用保险这种特殊的工具来预防返贫。

 三是完善对返贫高风险人群社会保障。脱贫攻坚胜利以后,大部分返贫都可以通过加强社会救助来解决。要适应脱贫攻坚结束后返贫风险的变化和防范化解返贫风险的需要,完善对返贫高风险人群的社会救助安排,防止返贫。

 (二)健全完善返贫监测预警机制 返贫监测预警是有效防范化解返贫风险的基础性工作。要进一步明确和动态调整返贫监测和帮扶的对象和标准,优化监测预警程序,细化和规范监测数据来源和质量控制,探索有用的返贫预警机制,明确和完善监测结果的发现、报告机制。

 一是明确返贫监测的对象与标准。《指导意见》确定的从收入与支出两个方面确定监测对象范围的思路是可取的,地方实践也证明这样处理基本可行。将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国家扶贫标准 1.5 倍左右的家庭,以及因病、因残、因灾等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家庭,作为返贫监测的对象,基本可以覆盖返贫较高风险人群。

 二是建立多途径监测申报制度。在依托已有低收入户和脱贫不稳定户监测系统进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建立乡村振兴部门(扶贫办)为主、行政村(社区)和社会组织参与、潜在返贫人员自我申报相结合的监测申报制度。特别需要鼓励社会组织和个人向相关部门提供相

 关返贫信息,补充正式监测渠道信息来源的不足;要把返贫人口常态化自我申报作为减少监测不完整和错误的重要途径。

 三是把专业核查和大数据核查结合起来。在相关政府部门按正常途径组织对返贫监测对象监测的同时,可以借助就业、学校、医院、消防等部门数据以及电商、用电等大数据辅助监测返贫,提高返贫监测结果的有效性。对规模性返贫高风险领域,如易地搬迁脱贫社区等,可以采用社会力量对返贫人口进行全面排查。

 四是探索建立具有可靠数据支撑的返贫监测预警系统。在总结地方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建立返贫监测预警系统,提高返贫监测预警能力。

 五是建立返贫监测结果公开公示制度。利用群众容易接触的方式,将返贫监测结果进行公开公示,直接接受群众的监督。

 (三)健全和加强返贫帮扶机制 帮扶返贫人员化解返贫风险,要坚持分类帮扶、因户施策、长短结合的思路,健全返贫帮扶机制。

 一是分类帮扶、因户施策。对不同类型返贫户要结合其返贫原因、家庭条件,进行分类帮扶、因户施策。特别要区分是否有劳动能力,选择帮扶措施。

 二是长短结合、提升内力。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返贫户,重点要根据家庭条件选择产业帮扶、就业帮扶等生产性帮扶措施提高其发展能力。但是要配合采用短期见效的保障性措施,确保返贫人口尽快脱贫。

 三是重点保障与综合保障相结合。对于丧失劳动能力而返贫的人口,要强化低保、医疗、养老保险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等综合性社会

 保障措施,确保应保尽保。同时对因病、因残、因灾等意外变故返贫致贫的家庭,及时落实健康扶贫和残疾人、灾害、临时救助等政策,保障其基本生活。

 四、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的政策建议 根据我国防范规模性返贫风险所具有的作用及可选的防返贫战略,提出加强和改进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的政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把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最优先位置 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组织和人员要提高对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工作长期性和重要性的认识,把有效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摆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最优先位置,健全防返贫机制,加强防范返贫风险、帮扶返贫人口的工作力度,优先保障这方面工作所需要的人员、经费等。

 (二)建立多方参与和配合的协同工作机制,形成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的合力 防范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是涉及多个部门多个方面的复杂工作。要在实践中探索和优化多方参与和配合的协同工作机制;明确防返贫工作的责任主体,动员和支持相关各方参与返贫监测和帮扶;统筹政府、市场和社会资源,强化政府责任,引导市场、社会协同发力,鼓励先富帮后富、守望相助,形成防止返贫的工作合力。

 (三)在预防与监测中加强对规模性返贫风险重点人群、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关注,采取切实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安排

 在预防、监测和化解规模性返贫风险中,要特别关注:一是丧失劳动能力的老年人口和残疾人口、家中有患重病大病以及子女上大学等支出大幅增加人口等重点人群;二是脱贫人口规模较大、受短期政策性收益影响较多的易地搬迁脱贫、产业脱贫、就业脱贫、健康脱贫等领域;三是突发自然灾害、规模性失业、其他意外事故等重点事件。

 此外,还要对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三保障”上返贫高风险人群和影响事件予以特别关注。比如初中高年级学生尤其是其中的女生属于义务教育保障中返贫风险高的人群,学校和监测部门要予以重点关注。

 (四)创新和完善返贫帮扶机制 要根据影响返贫因素的变化和返贫风险的特点,创新和完善返贫帮扶机制。比如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产生的返贫,可以综合运用低保、临时生活救济、价格补贴和失业保险等保障措施,减轻和消除其对返贫人群的影响。

篇十:提高脱贫质量防止和减少返贫一是

防控困境下的精准脱贫和防止返贫对策研究— —以安徽省为例江 辰 秦首武 王邦虎(中共广德县委党校,宣城 242200; 中共广德县委党校,宣城 242200;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 合肥 230601)[ 摘 要 ] 精准脱贫和防止返贫本身就是硬任务,近下来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工作都遭遇到了一些困境,表现为:精准识别准确度有偏差;扶贫主体积极性不足;防止返贫前瞻性缺失。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给 2020年的如期脱贫计划带来了极大的阻力和考验。但“危”中孕育着“机”,疫情面前,人们对命运共同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可为脱贫助力;以往的良好经验是宝贵财富,可为进一步创新奠定基础;可持续脱贫推进机制和前瞻性返贫预警机制是创新手段,可为防止返贫提供保障。通过在实践中完善好体制和机制,不仅能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更能打赢脱贫攻坚战,从而真正做到真脱贫和脱真贫。[关键词] 疫情防控 精准脱贫 防止返贫 可持续脱贫推进机制 返贫预警机制[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08X(2020)02-0018-08当今,我国的两个百年目标已经深入人心,2020 年实现全面脱贫的第一个百年目标近在咫尺,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自然而然成了当前各级政府、各地村委及广大扶贫工作者们的中心工作,肩负脱贫攻坚任务的人们纷纷依据以往摸索出的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信心十足地朝着脱贫目标进发。然而,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既有的布局,使得如期脱贫任务正经历着严峻考验。于是,两场“战役”同时打响,一个是新冠疫情防控“战疫”,另一个是脱贫攻坚“战役”。但两者性质不同,前者为“阻击战”,后者为“攻坚战”;前者必须克服,为后者扫清障碍,后者必须攻克,收稿日期:2019-11-13作者简介:江辰 (1988- ),男,中共广德县委党校教师,研究方向:精准扶贫与防止返贫、基层社会治理;秦首武(1964- ),男,中共广德县委党校高级讲师,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基层党建、基层发展与治理;王邦虎(1950- ),男,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文化人类学、社会治理。资助项目:本文系2019年安徽省委党校(行政学院)系统重点课题“安徽省可持续性脱贫长效机制研究”(QS2019135)阶段性研究成果。丁 丁 丁丁丁 丁 丁丁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第 2 期 2020 年 6 月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脱 贫 攻 坚18。

 。. .。

 。

 为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为此,要在防疫的“危局”中看到机遇,借力出征,化险为夷,化“阻力”为“动力”,不仅可以完成既定目标,甚至会提升脱贫质量。一 、疫情防控下的精准脱贫困境精准脱贫包括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两个部分,所谓精准扶贫是相对于粗放式扶贫方式而言的,它实际上是通过一种科学有效的政策与制度安排,将扶贫资源更准确传递给目标人群的扶贫方式。

 ① 而防止返贫则是指通过科学应对使脱贫人群不再滑落到贫困状态之中。机制指的是某系统中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在我国的扶贫实践中,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已经取得很大成效,积累了很多经验,但困境依旧存在,问题还较为突出,需对其实施优化治理方能攻克难关,才能达到真正脱贫的目的。近年来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工作都遭遇到了一些困境,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态势和特点。精准扶贫中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一)精准识别准确度偏差当前的扶贫项目仍然存在着瞄准率低、项目偏离的问题,导致项目到户率低,扶贫领域单位投入的增加并没有带来成比例的减贫和脱贫效果,导致扶贫内卷化。

 ② 产生这一偏差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主观上,虽为精准扶贫,但由于一些村民的攀比心理和争利偏好,希望能被列入贫困户,享受扶贫政策的福利;有些村干部存在自私观念,想对自家亲戚照顾一些;驻村扶贫干部对贫困户摸排不清,只是听信一面之词,遗漏真正贫困户。客观上,精准扶贫根本上是由基层政府全权主导,极易导致扶贫的主导型缺陷,存在着对扶贫资源的决策权、使用权和控制权的垄断,是科层化的组织管理机制 ③ ;精准扶贫政策在推行过程中还存在将扶贫当作一种技术安排,忽视其社会治理性质,缺乏社会主体在扶贫中的参与、合作与分享 ④ ;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严格规定和督察的扶贫资源易导致权力和私人关系的结合,而不是由实际情况和需要来决定。

 ⑤(二)扶贫主体积极性不足在本文中的扶贫主体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指村委会干部和政府派驻贫困村驻点的扶贫干部,另一部分指扶贫对象,即贫困户。他们的积极性不足主要体现在:1. 一些扶贫干部对脱贫攻坚责任不强。尽管现在各级政府非常重视扶贫、脱贫工作,为此还选派了大批干部深入贫困村庄主抓扶贫脱贫工作,但不可否认,在有些干部身上却存在着“急功近利”的影子,片面地认为只要贫困户收入越过绝对贫困线,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脱贫任务就算完成了,有“急于完成任务好交差”思想,扶贫行动上往往重进度,轻实效,贫困户总是被拽着往前跑,忽略了扶贫尤其是精准扶贫的基础性、实效性和长远性意义。也有的干部存在“等待兜底”思想,认为贫困户到 2020 年都会由政府兜底脱贫,对扶贫工作不够用心和负责。2. 部分扶贫对象对主动脱贫内生动力不足。部分贫困户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状态,对主动脱贫所需的知识、能力及信心缺失,自我主动脱贫观念淡薄,对政府送上门来的脱贫项目积极性不高,存在着“等靠要”的懒惰思想,有的甚至热衷于凭借“扶贫户”身份享受生活、住房、教育、医疗、低保等补贴和优惠,总希望能轻松地从“光伏扶贫” “资产收益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第 2 期 2020 年 6 月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脱 贫 攻 坚19。

 。. .。

 。

 扶贫” “旅游扶贫” “扶贫小额信贷入股分红”等扶贫项目上获利,最好是能直接拿到政府给予的输血式转移支付钱款,对于为其提供的就业机会和个性化产业扶持措施兴趣不高。3.防止返贫前瞻性缺失应当肯定,近年来我国各地脱贫成效显著,大批贫困户摆脱了绝对贫困,然而比精准扶贫和脱贫更为重要的是如何防止返贫,因为一旦返贫,前功尽弃,而且心理上还会产生阴影,增加再次脱贫的难度。现实中人们往往注重的是前者,忽略的是后者。对于刚刚摆脱绝对贫困的群体来说,他们脆弱到难以抵御外在哪怕一点点不利因素的冲击,稍有闪失,就会重新滑落到贫困境地当中。尽管现有的政策对于已脱贫的贫困户,按照“脱贫不脱项目、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帮扶”原则,一定时期内原有扶贫开发政策保持不变,支持力度不减,留有缓冲期。但过了缓冲期怎么办? 有学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农村地区贫困人口陷入“扶贫、脱贫、再返贫”怪圈的主因在于贫困地区经济的脆弱性程度高,经济的脆弱性与贫困互为因果。

 ⑥ 也有专家根据返贫因素将返贫划分为政策性返贫、能力缺失返贫、因灾返贫和发展型返贫,并提出进行贫困人口生计空间的重塑,减少和防范贫困人口返贫。

 ⑦ 对于返贫如何治理,专家们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各自不同的应对措施。有的早在十多年前就主张从国家制度安排、贫困地区人力资本投入、常规化扶贫机制建设三个方面发力,杜绝返贫现象。

 ⑧ 针对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问题,近年来又有专家建议从财富内生、心理改善、制度供应、价值挖掘、新民教育五个大方向来阻断贫困人口返贫。

 ⑨遗憾的是,无论是现实中的返贫治理还是学者们对此所做的专门研究,大多针对的是返贫现象发生之后的治理层面,却忽视了返贫之前预防和灵活应对的重要性。治理返贫中的“防”大于“治”,为此,需要建立带有前瞻性的针对性强、反应灵敏的预警机制,防范和阻断于未然,这样才能使返贫不可逆。4.应对疫情准备性薄弱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脱贫攻坚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们的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不可避免地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也给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带来不小压力。受疫情防控影响,一些农村包括贫困乡村封村、封路,不允许人员、物资流动,务工农民工无法外出,短期面临失业风险;扶贫项目无法按时开工,一时影响脱贫进度;农产品外运受阻,造成滞销难题;扶贫脱贫中的一些问题难以及时修正,给如期脱贫带来压力。一系列问题叠加在一起,大大增加了扶贫脱贫压力,极易丧失如期脱贫信心。二、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的安徽经验自精准脱贫以来,安徽省脱贫攻坚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4年建档立卡时的484万人下降到 2019 年底的 8.7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4 年的 9.1% 下降到 2019 年底的 0.16%,整体贫困状况大幅改善。

 ⑩ 安徽省在扶贫和脱贫中的一些实践经验对突破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困境提供了一定的思索和启发。安徽省位于中国的东中部,承东启西,长江经济带贯穿其中,是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资本转移的前沿阵地,东南沿海沟通丁 丁 丁丁丁 丁 丁丁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第 2 期 2020 年 6 月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脱 贫 攻 坚20。

 。. .。

 。

 内地的重要通道。借助于其地理优势、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全省在脱贫上的积极探索和大胆实践,使扶贫和脱贫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具体表现在:(一)精准扶贫机制出实效针对扶贫和脱贫攻坚任务中的“硬骨头”,安徽省各地通过实践摸索,建立了“六看六确保”和“脱贫攻坚八项行动”的工作机制实施精准扶贫,可谓定向施策、精准施策、靶向治贫。

 “六看六确保”主要指:一看扶贫对象准不准,确保目标数据要实;二看项目安排准不准,确保帮扶举措要实;三看资金使用准不准,确保保障举措要实;四看措施到户准不准,确保政策落地要实;五看派人驻村准不准,确保责任到位要实;六看脱贫成效准不准,确保质量进度要实。

 “脱贫攻坚八项行动”包括:产业扶贫、就业脱贫、教育扶贫、健康脱贫、兜底脱贫、危房改造和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和金融扶贫。精准扶贫重在精准识别和精准施策。在精准识别上,严把标准关和程序关,通过贫困户申请、组织调查、评议、审核、认定等途径和村民充分发挥自治和民主评议的方式,完善建档立卡信息系统数据信息,力争各项数据精准。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多元化精准施策,依据贫困户致贫“穷根”,按照“产业项目到村、到户全覆盖”工作目标,明确靶向,精准帮扶,全程跟踪。具体做法有:1.大力推进产业扶贫。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加工业;推进光伏发电扶贫;引进、培育电商企业,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和快递业务,大力提倡商务、邮政、供销等部门发挥好电商扶贫带头作用。2. 积极推进就业脱贫。针对有劳动力的贫困户,各地加大劳动技能培训力度,对接好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有劳动技能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效率。同时,充分挖掘当地各就业岗位,促进贫困人口就近就业,一方面增加了贫困人口工资性收入;另一方面也照顾到了贫困家庭。加大就业扶贫基地开发力度,引导企业带动贫困户创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3. 认真开展教育扶贫。制定并实施多元化贫困家庭教育扶持与资助政策,实现各级各类学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全覆盖;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强化科技对脱贫攻坚的支撑作用。4. 实施健康脱贫工程。制定并落实健康脱贫“三保障一兜底”(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政府兜底保障线)综合医保政策。优化医疗服务,开展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食管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终末期肾病等9种大病专项救治,加强重点疾病和慢性病综合防控。推进三甲医院对口帮扶贫困村所在的县级医院医疗工作。完善贫困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开展健康脱贫工程示范县创建工作。5.完善社保兜底脱贫。确保农村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不低于脱贫标准;对成年无业重残人员,可视为单人单户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发挥保险业助推脱贫攻坚作用,为贫困户量身定制保险产品。6. 实施危房改造和易地扶贫搬迁。加快贫困户危房改造进度,解决贫困户住房安全问题;因地制宜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并注重做好搬迁户搬迁后的帮扶工作,解决生产、生计、就业等问题,确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中共乌鲁木齐市委党校学报 第 2 期 2020 年 6 月Journal of the party school CPC Urumqi municipal committee脱 贫 攻 坚21。

 。. .。

 。

 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7. 推进生态保护脱贫。依据 2017 年林业增绿增效行动计划,督促贫困村落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生态护林员选聘工作,通过生态保护脱贫;继续开展生态镇、生态村、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巩固提升行动;继续在贫困村开展脏乱差治理、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等为重点的环境整治。通过生态保护和村庄脏乱差治理达到脱贫效果。8. 稳步推进金融扶贫。各级扶贫工作人员充分利用扶贫小额信贷政策,努力扩大贫困户授信面,提高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审批通过率,推进免担保免抵押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落地实施;积极争取政策性银行贷款,用好市县两级政府融资平台,实现金融精准扶贫信息对接共享,从而助力精准扶贫。除此之外,安徽省充分认识到基础设施建设对扶贫工作的基础性作用,一直强化基础设施在贫困地域的布局和优化,鼓励企业社会参与扶贫,积极探索资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