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5篇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 振兴 乡村 示范点

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5篇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 某某村乡村振兴引领美丽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xxx精神和xx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xx乡党委、政府致力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5篇,供大家参考。

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5篇

篇一: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

村乡村振兴引领美丽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 xxx 精神和 xx 县乡村振兴战略总体部署,按照县委、县政府、xx 乡党委、政府致力打造 xx 村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工作部署,现结合 xx 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兴旺为重点,以生态宜居为关键,以乡风文明为保障,以治理有效为基础,以生活富裕为根本,突出特色产业发展。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着力提升内生发展动力,全力推进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二、基本原则

  (一)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 xx 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和基础条件,科学制定示范村目标任务,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

  (二)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围绕重点、难点,通过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环境、提升群众生活质量、最终带动整体提升。同时应进一步加强规

 划引导,合理安排建设任务和建设时序,杜绝出现“形象”、“面子”工程。

  (三)村民主体、激发动力。示范工作要尊重村情民意,保障村民参与权、监督权,发挥村规民约作用,提升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美丽村庄建设事业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四)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应进一步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合力,建立高效有力的工作推进机制。

  三、拟建示范村基本情况

  xx 村,寓意“边缘的村庄”,海拔 xx 米,位于 xx 县城西北方,距县城 xx 公里,距乡政府 xx 公里,全村幅员面积xx 平方公里,属 xx 流域,地处 xx 干热河谷,属半农半牧村,全村共有 xx 户,xx 人,人均寿命约 xx 岁。

  全村总耕地面积 xx 亩,草场面积 xx 亩,林地面积 xx亩,主产青稞、玉米、小麦,牧养牦牛、黄牛;主要经济林下作物有葡萄、苹果、梨、杏、桃、石榴、和橘子等水果,辅以核桃、花椒等种类;有盘羊、狐狸、狼等自然野生动物。

  四、基本目标

  围绕“乡村振兴+生态旅游+基础建设+致富增收”自然与人文相互交融的特色美丽示范村为目标,以“美丽村庄、生态家园”为出发点,以“和谐稳定、共同富裕”为落脚点,

 多层次、全方位、各产业全方面发展;打造旅游、休闲、生态、娱乐、民族特色于一体的美丽示范村。

  五、建设内容

  (一)旅游示范村入口场景化打造

  在国道 xx 线 xx 乡入口打造美丽 xx 示范村特色旅游宣传牌(墙),并将宣传挖掘、塑造沿线景点一路指引至乡村。

  (二)旅游景区步道(环线)建设

  从 xx 村西南处入口,经 xx、瓦洛、摩崖、日拉形成旅游环线,步道两侧进行绿化或设置栏杆扶手,摆放垃圾桶、在合适地设置公共卫生间、观景台。

  (三)农田灌溉水渠建设

  为进一步有效治理水土流失,保持环境,保障农牧民群众灌溉需要,促进农牧民群众增收不返贫,最大限度发挥部分农田、果树长期干旱,得不到灌溉问题,以及有效降低洪涝灾害,需建设农田灌溉水渠 4.7 公里。

  (四)特色民宿或特色酒店建设

  乡村旅游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行首选,兼顾民俗特点和乡村特色的民宿或酒店越来越受到城市游客的青睐,既能让游客体验到体验到当地的民族特色,也能使其体验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又能享受现代化的服务与设施,更能促进我村经济收入,群众增收,解决更多的就业岗位,辐射带动系

 列产业发展;如果发展的好,同时还可以作为村集体经济或集团产业进行发展。

  (五)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

  1.公共活动场所建设。公共活动场所既响应乡村振兴号召,又可以丰富农牧民群众生活娱乐,更是村庄重要节点集体活动必不可少的场地。同时可以在场所附近安置些健身器材,可以健身、锻炼,配置小卖部、摆放些民族手工艺品或特色产品,还可以增收。

  2.公园建设。公园建设既可以提高村庄环境质量、美化环境,又可以提升农牧民群众生活质量,也是村庄发展进步的亮点。公园内应设置喝茶、休闲、健身器材、小卖部、公共厕所、垃圾桶等基础设施设备,使之真正成为群众亲近的休闲场所。

  3.停车场及配套设施建设。拟在宾果、瓦洛建停车场,用于 xx 村民自家车辆及旅游外来车辆的停放。停车场应配备自动收费系统,所收费用除日常维护外,按比列缴纳村集体,带动群众增收,促进 xx 经济发展。

  (六)人居环境改造建设

  为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生态宜居这一突破口,结合 xx 地理、气候优势(天气炎热),加之我村全为旱厕,环境需进一步改善,同时为提高农牧民群众生活条件,建议将愿意改造的农户进行卫生间浴室、厕所、给排水、化粪池建设。

 (七)技能培训

  根据示范村建设实际需求,围绕增收致富,提高自身劳动技能,着重在民族特色产业、手工业、民宿或酒店管理、服务、运输等方面为 xx 发展培训所需人才。

  六、示范村建设优势

  (一)区位优势。xx 村位于乡政府 3.5 公里处,通水泥路,距离国道 318 线仅 27 公里,距县城 90 公里;海拔 2680米,现有 xx 民居、石摩、古民宅等旅游景点;气候宜人,风景优美,是休闲、旅游、度假首选地。

  (二)政策优势。由于 xx 村目前还未进行开发,正值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人居环境改造、生态文明、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可塑性。

  (三)旅游、生态优势。我村目前无任何轻、重工业产业,属原生态、无污染地区,风景秀丽、水果丰富,民风淳朴,是发展打造水果之村、休闲、旅游、度假的圣地,辐射带动其他产业发展存在巨大潜力。

  (四)交通优势。根据国家“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拟定于“十四五”期间建设 xx 至中林卡乡公路或 xx 至八宿林卡乡公路,将投资几亿资金,项目建设期,将会为我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同时为 xx 交通发展提供了便利,为村庄今后旅游发展提供保障。

  七、投资估算

 该项目计划投资万元,全部申请乡村振兴美丽村庄建设专项资金,不足部分将继续努力积极争取上级财政资金,或按项目轻重缓急逐步实施。

篇二: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

乡村振兴示范镇实施 方 案

 (2021 年-2025 年)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区、市、县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总体部署,全面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以创建区乡村振兴示范镇为发展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结合我镇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建区乡村振兴示范镇为目标,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县建设,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宁夏做出洪广贡献。

 二、总体目标 (一)主要目标。严格按照上级党委确定的乡村振兴“时间表”“路线图”,对标对表目标任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1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 3.5万亩,产量稳定在 3.2 万吨,高效种养业提质增效,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 9%以上,增幅高于城镇居民。脱贫攻坚政策体系和工作机制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平稳过渡,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农村改革重点任务深入推进,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到 2025年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稳步提升,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到“十四五”末实现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速保持 9%左右,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 50 万元以上,村集体经济收入百万元以

 上的村占比达到 30%以上,招商引资突破 12 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突破 12 亿元。

 (二)具体指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主要指标

 分类 序号 主要指标 单位 县目标 属性 洪广镇目标 2021年目标值 2025年 目标值 2021年 目标值 2025年目标值 1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万吨 17.33 18.55 约 束性 3.2 3.5 2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 63 65 预 期性 63 65 3 农业劳动生产率 万 元 /人 5 5.5 预 期性 5 5.5 4 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

  — 3.2 3.5 预 期性 3.2 3.5 5 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次 万 人次 70 90 预 期性 2 4 生 态宜居 6 村庄绿化覆盖率 % 32 35 预 期性 32 35 7 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 % >90 >95 约 束性 100 100 8 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村占比 % 60 65 预 期性 55 65 9 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 95 98 约 束性 95 98 10 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 % >85 >90 预 期性 85 95

 乡 风文明 11 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覆盖率 % 98 100 预 期性 100 100 12 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占比 % >50 >50 预 期性 90 100 13 农村居民文化娱乐支出占比 % 18.6 20 预 期性 18.6 20 治 理有效 14 村庄规划管理覆盖率 % 95 100 预 期性 20 100 15 建有综合服务站的村占比 % 53 60 预 期性 100 100 16 村民委员会依法达标率 % 95 100 预 期性 100 100 17 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 % 98 100 预 期性 90.9 100 18 农村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 % 95 100 预 期性 50 100 19 集体经济强村占比 % 11 15 预 期性 9 27.3 生 活富裕 20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29.2 28.2 预 期性 29.2 28.2 21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万元 20000 25000 预 期性 17027 25000 22 区域供水入户率 % 90 95 约 束性 98 100 23 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覆盖率 % 85 95 约 束性 85 95 24 农村基层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实现度 % 90 100 预 期性 90 100

 三、重点任务 (一)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1.落实衔接过渡期要求。过渡期内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在新政策出台实施之前原有政策不退、力度不减,保持政策连续性,确保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村(社区)

 2.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聚焦产业、就业和社会融入“三件事情”,统筹抓好产业、就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社会保障、基层治理、精神文明和解决自主迁徙居民问题九大方面重点工作,在广荣村、欣荣村、吉荣苑、暖泉农场社区深入开展移民致富提升行动,争创移民致富提升示范镇、村和社区。实施欣荣村设施温棚等扶贫项目,支持红树莓、枸杞芽菜等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建立完善就业帮扶机制,充分发挥劳务经纪人作用,实现劳务输出人数逐年递增。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全面摸清扶贫资产底数,明确资产权属,提高使用效益,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村(社区)

 3.完善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对农村低收入人口实行动态监测,做到及时发现、精准帮扶、动态清零。按照民政政策分层分类实施社会救助,做到困难群众应保尽保。兜牢无劳动能力或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特殊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底线,按规定纳入城乡低保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情况及时给予救助。进一步落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政策,确保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 100%。充分发挥日间照料中心

 作用,持续落实老年饭桌兜底保障政策。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各村(社区)

 4.加强政策有效衔接。认真落实扶贫小额信贷政策,规范扶贫小额信贷管理,不断提高贷款使用精准度,满足建档立卡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产业发展信贷需求。做好“防贫保”工作,为“三类人员”购买家庭成员意外伤害保险、大病补充医疗保险,防范致贫返贫风险。落实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等阶段各项惠民政策,协助“三类人员”学生申请“希望工程”、“燕宝基金”等各类教育补助金,做好“雨露计划”项目的实施工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 100%。实现建档立卡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医保覆盖率100%,改造提升村级卫生室,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各村(社区)

 (二)坚持融合发展,着力实现产业振兴。

 1.大力发展葡萄酒产业。积极推进宁夏国家葡萄及葡萄酒产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金山核心区建设,加快推进图兰朵葡萄酒康养小镇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重点支持葡萄园扩规提质、技术创新、产区品牌推广、企业市场开拓、文化旅游提升、产业链完善,打造集标准化生产、绿色发展、文旅康养为一体的葡萄酒产业发展经济带。2021 年底,完成扩大酿酒葡萄种植面积 1000亩,2025 年,实现创建山东麓列级四级酒庄品牌农产品 6 个。打造葡萄酒之都核心示范区。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2.创新发展奶产业。以打造洪广万亩黄金奶源基地为目标,支持企业改造提升标准化奶牛养殖园区,力争暖泉奶牛场扩建项目 2022 年底解决土地、环评问题。支持饲草品种选育、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建立多元化饲草保障体系,提高优质饲草供应保障能力,发展生态健康养殖。优选奶牛品种,提高养殖水平,推动奶产业增效。稳步壮大奶源基地,重点建设 3-5 个千亩标准化奶牛养殖园区,改造提升 11 家规模奶牛场,培育产业发展新动能,提升产品附加值。到 2025 年,奶牛存栏达到 5 万头以上。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经济发展办公室、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3.融合发展文旅产业。依托百瑞源枸杞小镇引领,结合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和金山羊肉品牌,发展民宿、农家乐等配套产业,大力发展沿山文化旅游业。深入挖掘洪广营古城、插旗口、鹿盘寺等古迹文化内涵,讲好洪广故事。依托食用菌、口感番茄、红树莓等特色种植产业,发展休闲采摘农业。进一步优化旅游要素,紧抓民宿、扶贫车间手工非遗、秦腔等文化,举办乡村振兴艺术节、金山西瓜节、金山羊肉节、葡萄丰收节等活动,力争 2022年底,金山村创建为全国美丽休闲乡村。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 4.品质化发展现代枸杞产业。以百瑞源龙头企业为引领,以金鑫村枸杞、广荣村枸杞芽菜种植基地为发展核心区,实行集中连片栽植良种,做优品牌建设,做强精深加工,不断完善生产、加工、营销体系,推行“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布局合理、机制灵活、技术配套、带动力强的全区枸杞产业示范基地。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5.培育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依托山东麓葡萄酒产业带、百瑞

 源加工企业等,开展专业性、功能性产品及衍生品的研究,开发满足不同人群的营养健康食品、保健品等系列产品,打造葡萄酒类、枸杞类等绿色食品加工优势区。围绕奶产业、酿酒葡萄、食用菌、红树莓、口感番茄等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绿色标准化种植加工示范基地。推进食用菌等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争创区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 6.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强化公益性农技推广服务,通过大数据服务、在线教育培训、远程技术指导等途径,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引进蔬菜、水稻、草畜、葡萄酒等现代农业人才,健全实用型人才培养机制和人才引进机制,为现代农业示范园发展建设提供人才支撑。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村(社区)

 7.大力发展数字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物流,推进实施快递进村工程,为产业园区及周边地区菜农、果农开辟一个先进、可靠、稳定的产品销售平台。到 2025 年,建设农业物联网平台3 个、质量安全追溯平台 5 个、电子商务平台 2 个和休闲农业平台 3 个。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村(社区)

 8.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开展代耕代种代收、大田托管、统防统治、烘干储藏等市场化和专业化服务。到 2025 年,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达到2个,建设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企业2个,培养发展仓储物流企业 3 家,培育发展产地批发市场 1 个。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衔接。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村(社区)

 9.夯实农业产业基础。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加大农业节水力度,提高防汛抗旱能力。坚守耕地保护红线,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优化永久基本农田和建设用地布局,坚持以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为前提,严防擅自扩大建设用地规模,乱占滥用耕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抵押、担保等,全面完成耕地保护目标任务。2021 年,建设高标准农田 1.63 万亩,到 2025 年,全镇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累计达到 5.5万亩。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村(社区)

 10.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 30 年政策,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持续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探索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确保土地制度改革落地见效。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林权、村集体各类资产资源产权(包括国有土地村级使用)和其他应该明确的产权的确权、登记、颁(换)证工作。推行农村集体经济三资(资金、资产、资源)委托代理,完善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自 2021 年起,争取用 3 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任务,逐步建立健全现代农村产权制度。探索开展用水权、山林权、排污权交易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资源要素保障。稳慎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宅基地资格权认定办法,落实“一户一宅”政策,到 2022 年底,全面完成洪广村、北庙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各村(社区)

 (三)突出人才引育,着力实现人才振兴。

 1.加大人才培育力度。建设镇、村两级乡土人才库,全面掌握全镇人才信息。深入开展“导师帮带制”试点工作,强化老带新、强带弱,提升镇村干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能力和水平。深化“三大三强”行动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实施镇领导班子强基工程和农村人才回归工程,每村至少高质量培育后备干部 3 名、致富带头人 15 名。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党建工作办公室 2.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深入各村(社区)了解掌握农村劳动者结构、对家庭情况、个人状况、就业意愿、技能水平和服务需求进行摸底。根据农户和市场用工需求,依托定点培训机构,采取“互联网+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直播教学”方式,开展电工、焊工、形象设计、美容美发等工种培训,采取“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等方式开展就业技能和创业培训。扎实做好贫困家庭“两后生”职业培训和就业工作。2021年完成精准能力培训2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00人。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民生服务中心 3.完善人才支持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鼓励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青年、退役军人等群体积极参与科技服务和创新创业。充分利用创业贷款担保、农村妇女创业贷款担保、扶贫贷款担保等融资 平 台 项 目 , 强 化 资 金 支持 。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党建工作办公室

  (四)坚...

篇三: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

22 年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名额分配表

 区域

 省份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名额

 乡村振兴示范乡镇名额

 乡村振兴示范村名额

 基础性指标

 竞争性指标

 东部地区

 北京

 1

  10 120 天津

 1

  10 120 辽宁

 2 ( 1 )

 2 30 275 上海

 1

  10 100 江苏

 2 3 35 375 浙江

 2 ( 1 )

 2 35 375 福建

 2 ( 1 )

 2 35 375 山东

 3 ( 1 )

 3 55 600 广东

 3 ( 1 )

 3 50 485 中部地区

 河北

 3 3 55 590 山西

 2 2 25 350 吉林

 2 3 30 275 黑龙江

 3 ( 1 )

 3 35 275 安徽

 2 3 40 350 江西

 2 2 40 350 河南

 3 3 55 590 湖北

 2 2 40 505 湖南

 2 3 55 525 海南

 1 1 10 120 西部地区

 内蒙古

 2 2 30 260 广西

 2 2 35 350 重庆

 2 2 30 260 四川

 3 3 55 575 贵州

 2 2 35 315 云南

 2 2 35 315 西藏

 1 1 10 100 陕西

 2 2 35 350 甘肃

 2 2 30 260 青海

 1 1 10 100 宁夏

 1 1 10 100 新疆

 2 ( 1 )

 2 30 260 合

 计

 61 62 1000 10000 注:括号内指标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宁波市、厦门市、青岛市、大连市、北大荒农垦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省农垦总局指标,包含在所在省份基础性指标内。

 附件 2

 省(自治区、直辖市)

  市

  县

 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方案

 ( 创建期:2022 年—202

 年 )

 一、发展现状

 简要介绍申请创建县(市、区)的基本情况、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情况,概述 乡村发展情况,包括耕地面积、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产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 乡村建设情况,包括水电路气讯等公共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等; 乡村治理情况,包括基层组织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等。

 二、创建条件

 简要分析创建县(市、区)在组织领导、发展基础、工作机制、创建积极性、示范带动等方面的基础条件,并重点分析创建优势和短板弱项。其中, 创建优势,重点是近年来地方党委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措施、集聚要素的有效模式,在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重点领域取得的突出成效,获得相关荣誉、奖励以及国家级示范创建等情况。短板弱项,重点是对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阶段性目标,分

 析创建期内本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短板弱项和制约因素。

 三、思路目标

 研究提出示范县创建思路、实现路径和创建目标。其中,创建思路,结合本地区发展优势和短板弱项,简要说明示范创建的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实现路径,提出符合区域特点的乡村振兴组织方式和要素集聚实现形式,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寻求突破,提炼以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典型路径模式。

 创建目标,锚定 2035 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长期目标,对标“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兼顾引领性和可行性,科学设置创建期和主要指标目标值,做到可量化、可考核、可实现。

 四、创建任务

 在统筹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同时,对照东、中、西部创建的重点任务,进一步细化创建任务、工作措施、实施路径,各有侧重地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模式。任务举措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短板弱项,具有可操作性。

 五、重点项目

 依据创建任务,提出创建期内拟实施的重点工程项目,明确建设内容、资金规模和资金来源、实施主体、预期成效

 等,并按年度细化任务,明确资金筹措方案。定性定量分析建设项目产生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六、支持政策

 在符合国家统一政策规定的前提下,明确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集成的具体措施,提出已实施和创建期拟实施的财政、金融、用地、科技、人才等方面政策措施。

 七、保障措施

 提出组织领导、机制创新、考核激励、宣传推广等方面的保障措施。

篇四: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

美丽乡村振兴示范村实施方案

 ——乡村基本情况介绍——乡村调查——乡村发展与空间规划——乡村整治规划——田园风光及特色风貌保护——乡村民住宅设计及规划引导——乡村规划实施建议汇报框架规划特色与创新

 3第一部分:乡村基本情况介绍1.地理区位2.现状概况

 第一部分前言124主题定位以xxx茶为依托,打造成为具有“浓重乡土气息、醇厚文化气息”,深度体验返璞生活、xxx村游原生村。功能定位茶产业+现代农业+养生疗养+旅游观光+户外拓展+商贸+居住目标定位达到村容美、生态美、庭院美、身心美、生活美的“五美”总体要求,开启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型乡村新天地,实现人民幸福安康、安居落业的共主义新农村。3形象定位茶文化+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客家文化

 第一部分前言居 产居住生活环境的塑 造 农业服务业商贸的开发美环 境 行改 造 配设 施 扩就业 增收益 奔小康广场生态水路景观基础设施绿 地道 路房屋改造农活餐饮住宿商贸发展茶业发展茶叶种植文旅服务养生保健农业发展游文体活动观光旅游的打造添活 力 显文 化 强特 色茶艺体验户外拓 展开心农 场篝火晚 会农耕体验休闲观光民俗表 演展览改善居住环境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要求,因此有必要对xxx村村民居住区的整顿和改造。改造项目包括,河流、河道的整治,生态环境、扩建广场、增建公共设施、房屋的改造、村巷的改造、八角楼和四角楼等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改造等事项。

 第一部分前言公共厕所清除农村露天粪坑,简易茅厕,费杂间,整治和规划生活污水排放,全面推行无害化公共卫生厕所,在每个集中居居点建造一座公共厕所。公厕的设置,在很大的程度上能改善村庄的环境。健身运动场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养生方面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健身场所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村庄内健身运动场所的建设,增添了村民生活的乐趣和幸福感。以人为本• 科学配置

 第一部分前言 街坊改造——乡村文化一条街村巷对xxx村巷道实行改造,通过拆除部分危房,新增部分彷古建筑景观,将其改造成乡村文化步行街。可布置乡村工坊组团:包括磨坊、酒坊、榨油坊、豆腐坊、酿醋坊、炮米花、熬糯米糖、等系列传统的乡村特有作坊及传统作业。还可以利用街坊主办民俗活动,如:香火龙、舞春牛、蓝大将军出巡节、客家婚俗等,既能保护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推进产业发展,增加村民收益。形象提档 • 人文情怀

 第一部分1.

  地理区位

 92.1

 地形地貌第一部分塬面自北向南逐渐升高田家组东刘组南权组南韩组南程组东乡村组台塬2.

 现状概述

 10第一部分2.2

 人口现状xxx乡村现状全乡村有乡村民小组6个,共548户,全乡村人口为1866人。实际入户走访336户,访谈1500人。乡村空心化老龄化趋势显现“工农兼业”现象显著乡村民小组 户数 人口 实际走访户数 实际访谈人数田家组 118 385 64 297东刘组 131 456 93 437东乡村组 83 283 63 258南程组 75 244 35 171南韩组 87 312 52 196南权组 54 186 29 141合计 548 1866 336 1500年龄构成外出务工类型比例工农兼业比例外出务工去向及数量

 113.

  调研结果的分析2.3

  产业构成xxx乡村人均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和外出务工,人均收入低于淡乡村镇平均水平,农业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每亩净收入在500—700元。有少量养殖和副业,乡村西有薰衣草庄园,乡村东有农耕文化博览园,现有规模不大。第一部分农业为主导,收益不高种植类型单一没有优势产业xxx乡村农民人均纯收入(元)

 淡乡村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元)5812 6025类别 内容农作物种类 以小麦、玉米为主,柿子(退耕还林)种植规模 小麦2076亩、玉米2460亩、柿子1800亩类别 年产量 每亩毛收入(元)

 每亩净收入(元)小麦种植效益 700—1000斤 1.1元 0.5元玉米种植效益 700—1000斤 1.3元 0.7元柿子种植效益 无效益农民人均收入比较农作物种类及规模农作物种植收益乡村民收入情况比例户均耕地数量比例

 12第一部分2.4

 道路交通道路不成系统,乡村主要道路硬化,巷道基本无硬化。富淡二级路乡村内硬化路

 132.5

 现状用地第一部分用地性质 规模( hm2 )

 比例 人均建设用地( m2/ 人)建设用地乡村居住用地 26.7 84.5% 143公共建筑用地 0.11 1.53% 0.53道路广场用地 2.51 7.95% 12.02绿地 -- --生产、仓储用地 0.15 2.09% 0.72对外交通用地 1.85 5.85% 8.86公用工程设施用地 0.09 0.28% 0.43合计 31.59 100% 169.3非建设用地耕地 4667苗圃 6.52林地 47.79生态农业 9.36闲置地 3.56特殊用地 1.11合计 3816.49现状用地统计组名 闲置地面积 空废宅院数 现状总宅院数 空废院率南韩 0.45 7 85 8.23%南程 0.05 3 57 5.26%东刘 0.45 15 154 9.7%东乡村0.54 5 74 6.7 %田家 0.57 21 107 19.6 %南权 0.62 2 51 3.9 %总计 53 528 10 %户均宅基地xxx乡村乡村域共3816.49公顷,建设用地31.59公顷,居住用地26.7公顷,占建设用地比例为84.5%,耕地为4667亩。全乡村户均宅基地超过标准,空废院率达到10%。各组空废院情况

 142.6

  现状用地第一部分乡村建设用地农用地建设用地与农用地相嵌现状用地布局图至xxx县城至淡乡村镇

 15第一部分2.7建筑现状2.7.1建筑质量

 16第一部分2.7

 建筑现状2.7.2 建筑风格多数为现代农乡村建筑,关中风格民居保留很少。新建多为平屋顶,少数保有坡屋顶,旧宅多为坡、平结合的屋顶形式。建筑风貌以灰顶、白瓷贴面为主,门、屋檐、屋角等处点缀有红色元素(尤其在新建建筑中较为明显)。现代农乡村建筑 坡、平结合的屋顶形式 红色元素点缀

 17第一部分2.8

 公共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缺乏活动场所及文化娱乐设施,不满足乡村规划建设的国家标准,且在设施质量也不高。幼儿园(东刘)医务室(东刘)乡村委会(东刘)东刘

 18第一部分2.9

 乡村环境优势:乡村绿化覆盖率高优美的田园风光传统的乡乡村聚落宽敞的居住及生活空间田园环境劣势:杂物堆置,占用空间公共空间荒废院落空废现象明显环境卫生较差聚落环境杂物堆砌 院落空废

 19受灾点南韩组南程组东乡村组东刘组田家组第一部分受灾(山洪)点东乡村组受灾点南程组受灾点有五个小组在不同程度上受过山洪影响,其中,南程组、南韩组由于靠近塬面,故受灾点较多

 20第二部分:乡村调查1.调研方法及时间2.调研结果

 调研表格调研图纸现场踏勘座谈会入户访谈问卷发放资料收集调研方法 调研步骤调研准备阶段前期调研阶段中期调研阶段后期调研阶段6.10—6.14(共5日)6.22—7.22(共30日)8.20—8.22(共10日)中期汇报后(计划5日) 现场调研 资料收集 底图绘制 问卷设计 细部调研 开座谈会 发放问卷 逐户访谈 补充调研 意见交换1.

  调研方法第二部分

 2.

  调研结果的分析第二部分2.1

  乡村民意愿是否愿意集中安置?乡村民犹豫问题: 乡村中许多家庭子女与父母合住,进入新社区是怎么样的套型分配,是否能满足大家庭中的小家庭需求。 家庭经济收入有限,难以承担进入新社区的后期费用(物业费)。 xxx乡村普遍家庭没有脱离农业生产,并依托自家大院,发展农副业及养殖业等增加收入。 乡村民自身生活习惯,习惯于以家庭为单位大院空间组织模式,不适应以邻里为单位的集中社区。乡村民急需想改善的问题 各个年龄段想搬迁人数的比例乡村民想从事的产业比例乡村民需要解决的问题:(1)80%乡村民反应生产用水不方便,尤其是在塬上的地灌溉用水缺乏。(2)100%的乡村民希望改善乡村内环境,希望解决厕所排水,由旱厕改冲水。(3)90%的乡村民认为乡村内道路需要硬化改善,并建立排水系统。(4)76%的居民认为现阶段的电力供应不足,不能满足高负荷时段用电。

 233.

  问题综述通过分析总结,对xxx乡村总体认知为关中地区最普通的乡村之一,同时,随着社会发展、又有新的发展趋势。3.1问题综述关中农乡村特点 长期以传统农业发展为主 乡乡村聚落分布均匀,居住空间四周为耕作农田 非农化进程比陕西其它地区慢 有一定的文化底蕴xxx乡村 xxx乡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导,有好的农业发展条件 xxx乡村六个自然乡村呈均质分布,四周被农田包围 xxx乡村工农兼业的状态明显,非农化进程缓慢 xxx乡村位于文化多元的xxx县和具有革命历史的淡乡村镇生活交流:老碗会 —— 电视拌饭建筑风貌:关中民居 —— 现代建筑生产方式:自种自收 —— 机械化劳作第二部分

 24第三部分: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1.现状存在问题2.解决策略

 1.现状存在问题 产业发展问题——传统农业 不足以发展乡村经济导致乡村经济 活力缺失,人口流失——乡村产业需调整大面积院落耕地利用不充分,种植较为单一,大多作为自家菜地种植耕地种植普通农作物,经济效益不高如何解决传统农业种植无法实现高效经济发展现状?第三部分

 26 产业发展问题畜牧养殖不经济如何改善不成规模,牲畜类型单一,散养方式污染环境的养殖业?第三部分1.现状存在问题

 27 乡村建设问题1)

 废弃闲置建筑影响乡村整体环境2)

 乡村传统特色风貌和建筑符号逐渐消失乡村建设 良莠不齐 ,地域特色 逐渐消失, 缺乏良性交往空间 , 空心乡村现象 逐步加剧, 传统乡村落 活力渐逝——乡村建设需引导如何对待传统建筑符号逐渐消失,弃置建筑处置问题?3)

 乡村院落空间形式各异,缺乏统一指引4)

 沿街建筑立面形象差,同时无法体现乡村地域特色5)

 街巷空间脏乱差,缺乏应有生机活力如何解决建筑内部庭院空间无序、外部街巷空间欠缺活力现状?第三部分1.现状存在问题

 28 基础设施建设问题1)

 现有基础设施不完善,仅能满足部分基本需求2)

 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差,文化服务设施欠缺乡村基础设施 严重滞后 ,文化服务设施 匮乏, 卫生设施 条件差, 乡村民 物质文化需求 不能得到满足——乡村基础设施需完善升级如何完善各项基础服务设施、公共服务设施,改善乡村民生活条件?第三部分1.现状存在问题

 29规划以乡村实际为出发点,秉承可持续发展原则,通过关键要素整合,旨在打造 生态与人文和谐、 有机现代农业与城郊乡乡村业联动发展的美丽乡乡村, 尽显农乡村 自然之美、文化之美、生产生活之美 。2.

  规划定位“一体、和谐、共生”生产生活一体化人居田园和谐化生态景观共生化3.

  规划理念第三部分

 303.

  规划策略产业多元引导——由单一的以农业耕种为主到农业设施现代化、乡乡村多元的发展策略。文化注入共享——由特色迷失到东府文化文化的彰显。空间适度集中——由同质分散到差异聚整。分类配置、标准适宜 ——由建设滞后到保障先行。第三部分

 31第四部分:乡村发展与空间规划1、产业发展2、用地布局3、各类用地控制4、市政基础设施5、综合防灾

 321.

  xxx乡村的产业植入1.1

 植入思路主导产业:现代农业 产业选择区域产业现状 xxx乡村产业现状 xxx县总体规划定位优势及问题辅助产业:乡乡村现代农业示范区新品种试验基地东府文化农耕文明主题花海感受关中乡村落、体验传统农耕、身临紫薰花海淡乡村镇为旅游型城镇(乡乡村、红色旅游)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产业布局项目策划第四部分

 331.

  xxx乡村的产业植入1.2

 产业发展优势及问题 产业发展选择优势区域农业基础雄厚 自身农业条件较好区位优越便于流通 政策鼓励现代农业存在问题主导产业薄弱缺乏特色耕作分散没有科技支撑已有企业潜力挖掘不足缺少其他类型产业辅助培育“一乡村一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形成规模,合理开发发展乡乡村内生动力 吸纳劳动力增加农民收益激发乡村活力主导产业——现代农业辅助产业——乡乡村发展策略第四部分

 34乡村经济发展策略一策略二策略三培育一乡村一品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形成规模,合理开发特色农产品种植与农家旅游结合推行农业循环经济及种养殖业发展耕地、养殖进行集中,统一管理1.3 产业发展策略主导产业——现代农业辅助产业——乡乡村第四部分

 35xxx 乡村将建设 现代农业发展示范基地 ,重点发展粮食、林果、蔬菜等种植产业及奶山羊、生猪规模养殖和特种养殖;建设 以休闲旅游为主的“印象东府”田园旅游特色乡村落 ,重点发展以休闲、体验、拍摄为主的乡乡村度假旅游。1.4

  产业发展定位第四部分

 1.5 产业布局规划现代农业园区 发展内容优质粮种植基地 在解决生产性基础设施基础上,实现农业产业化,主要种植高产小麦、玉米,打造优质农品名片,与周边区域形成供销渠道设施蔬菜种植园 利用设施农业及温室效应生产反季节蔬菜生态农业示范园 利用生态农业造景、农林科技示范造景、现有自然景观造景,形成结合种植、观光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园区绿色食品种植园 以种植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为主,形成绿色食品的原料种植基地优质果品示范区 主要以退耕还林柿子种植为主,改善现状病症,提升种植技术,同时可结合多种类型果品(桃子、苹果等)种植特色苗木种植园 以向日葵及其他搭配薰衣草的经管类苗木种植为主特种养殖基地 以生猪和奶山羊养殖为主,选择靠近塬面、较为安静、向阳的废旧民居进行特种(兔子、乌鸡、蝎子、壁虎、蜈蚣)养殖七个现代农业园(基地)分布第四部分主导产业——现代农业

 37完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机械化种植 积极发展农乡村养殖,增加农民收入 第四部分

 1.5产业布局规划第一部分辅助产业——乡乡村乡 乡村 基地 发展内容薰衣草花田观光区 位于南权组以西,由多个品种薰衣草形成七彩花田,以休闲观光为主婚纱摄影及影视拍摄基地基地南侧紧邻现状南韩组所在地,依托薰衣草园,提供小型且风格多样的婚礼举办、婚纱摄影及影视拍摄场地香草集市...

篇五:乡村振兴示范点创建方案

振兴示范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县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进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不断增强乡村建设的综合示范带动能力,根据市委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部署,县委、县政府决定 2021 年开始建设 10 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一个乡村振兴示范镇。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改善乡村生活条件、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提升乡村文明水平、转变乡村发展方式为目标,以村庄规划建设为先导,以乡村环境生态综合整治和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为推手,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努力让广大乡村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县政府充分发挥总揽全局、综合协调的作用,发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建设,把尊重群众意愿贯穿示范村建设全过程,做到建设前群众赞成,建设中群众参与,建成后群众满意。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加强业务指导,集成各类建设项目资源,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重点支持和投入示范村建设。

 (二)科学规划,引领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结合实际,在不失农村韵味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打造高标准、高水平的示范村,通过“连点成面、连片成带”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的发展。

 (三)自然和谐,突出特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结合当地农村实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立足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示范村建设不搞大拆大建,让村组建设融入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着力把乡村打造成突显

 当地乡土气息和民风民俗,产业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新型示范村建设典型。

 (四)群众主体,社会参与。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注重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打造支撑乡村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等,营造“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好格局。

 (五)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健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把示范村建设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乡村美丽建设的先行区、试验场,借鉴和引入先进地区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集民意、汇民智,大胆探索创新,努力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机制推进新活动,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和典范。

 三、基本条件

 (一)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具有一定区位优势。重点选择位于交通干道和铁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村组。按照串点连线、合线成面的思路,优先选择县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村组。

 (二)环境状况: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庄形态基础,有拓展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潜力。重点选择特色产业具有一定基础的生态文明试点(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移民新村、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等。

 (三)文化底蕴:村组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民风民俗较鲜明。

 (四)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有较好发展,有一定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优先选择有实力企业入驻,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建成后可对周边区域形成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村组。

 (五)干群基础: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有较强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组织发动群众能力较强。干群关系和谐,群众积极性高。

 四、目标任务 建成 10 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综合性、示范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乡村

 振兴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经县人民政府同意, 五、建设内容 (一)规划编制。以“改善人居环境、留得住乡愁”为理念,立足于村庄综合改造,注重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功能区,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相关法规,开展示范村规划编制;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合理布局、注重实效”为原则,明确示范村的建设定位、并且选定 1 项以上特色优势明显的富民产业,实现多规合一,制定乡村发展规划。突出传承优秀文化及融合乡村旅游,重点对建筑特色、村庄布局、环境整治、垃圾治理、排水和污水处理、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绿化亮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规划。(牵头单位:自然资源局;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局、住建局、生态环境局##分局、交通运输局、文旅局、财政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丹州街道办事处。)

 (二)产业兴旺。以促进产业发展、农民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整合规划,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科技支撑建设水平;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充分运用“互联网+”、“旅游+”、“生态

 +”等模式,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牵头单位: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文旅局、财政局、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丹州街道办事处。)

 (三)生态宜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青山绿水净土保卫战”为重点,突出传承乡村农耕文明、彰显黄土风情,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结合村组现有和新建建筑、乡村环境要素引导进行乡土化改造,延续历史文脉,凝聚故土情结,提升“乡土、乡情、乡愁”,打造有韵味、有特点的村落民居。民居建筑典型特征得到彰显,黄土风貌、特色民居、古树名树得到合理保护。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示范村的道路、供电、供水、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民宿、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硬化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持续巩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的、宜居乡村活动成果基础上,突出抓好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处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和农业废弃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八清一改”,改变影响村组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优美宜居

 环境。(牵头单位:生态环境局##分局;配合单位:农业农村局、住建局、交通运输局、财政局、林业局、宣传部;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丹州街道办事处。)

 (四)乡风文明。把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着力保护当地的特色民宅、古树名木、民俗文化、文化遗产,挖掘乡村人文、生态特色内涵,在空间格局和景观塑造上力求展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田园风光。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培育农事体验节庆和特色节庆品牌。健全新型农民培训教育机制,教、科、文、卫、体、计生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备,建设图书室、文化广场、小舞台、运动场等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有民俗文化底蕴的村组,做到民族文化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开展以民俗民居传承、保护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村史陈列室或类似设施建设。村庄文化氛围得到提升,村庄有文体团队、活动阵地和特色文体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使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崇尚科学、健康娱乐、邻里互助、家庭和谐的风气得到弘扬。(牵头单位:宣传部;配合单位:文旅局、农业农村局、教科体局、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丹州街道办事处。)

 (五)治理有效。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振兴,建立村组建设和管理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乡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抓好“一组两会”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村级党组织工作制度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依法开展村务管理,健全乡村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农民学法用法示范户;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自治为基的基层治理机制,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牵头单位:组织部;配合单位:文旅局、农业农村局、教科体局、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丹州街道办事处。)

 (六)生活富裕。不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目标,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载体(平台),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做好村级就业、社会保障经办、教育助学、卫生健康、群众文化体育、法律等六项服务,努力让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使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探索建立村庄发展、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体制机

 制。建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农户等多方共同投入、建设及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多方共赢。(牵头单位:县委农办(农业农村局);配合单位: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组织部、人社局、民政局、文旅局、教科体局、林业局;责任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丹州街道办事处。)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2021 年我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成立##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建新任组长,县委常委、副书记王晓春、副县长曹红星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农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统筹规划等,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全力配合推进(具体分工方案详见附件)。各乡镇要实行乡镇长(主任)负责制,制定实施方案和各项工作的细化方案,靠前指挥,积极需相关部门沟通,落实至少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驻村协调组织群众。

 (二)加强配合,共同推进。示范村建设实行“例会”制度,县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召开工作例会,听取示范村建设进度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示范村建设的重要事项,部署下一阶段建设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农办)负责全县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

 调、督促检查,指导示范村产业发展。县直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指导制定方案开展建设,优先安排本部门涉农建设项目资金重点投入到示范村建设。

 (三)多方筹措,确保投入。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投入到示范村建设。“争取国家和省市拨付一点、本级财政配套安排一点、群众自筹解决一点、企业参与投入一点、社会帮扶捐助一点”的多元投入方式解决。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示范村建设,县级财政优先安排专项资金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以建设示范村为平台,推进各类涉农建设项目资金整合。

 要建立完善示范村专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财政资金按相关规定严格管理使用,厉行节约,不得超标准、超规格使用。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统筹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示范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受益主体也是农民,要建立起“一组两会”村民议事机制,讨论并决定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要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网站、论坛、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营造建设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

 (五)加强督导,确保成效。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示范村建设进度的指导、检查、督促和跟进。项目由各乡镇政(丹州街道办事处)府组织实施,乡镇政府(丹州街道办办事处)要加强建设进度管理,确保建设任务按期高质高效完成,保障资金投入产生效益,及时上报各项材料。

 1 2021 年 ## 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分工表 序号 工作分工 主要内容 牵头单位 配合单位 责任单位 1 1 规划编制 编制村组规划 县农业农村局 县发改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文广体旅局、财政局、林业局、水利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健康局、生态环境局。

 各乡镇人民政府、丹州街道办事处 2 2 产业兴旺 产业富民 县农业农村局 县发改局、财政局、文广体旅局、林业局、经信局、水利局、扶贫办、财政局 3 3 生态宜居 村庄建设 县住建局 县自然资源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局、财政局、林业局、文广体旅局、生态环境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健康局、水利局、财政局

 生态保护 生态环境局 住建局、林业局、水利局、卫生健康局、自然资源局 垃圾治理 住建局 县农业农村局 污水治理 生态环境局 水利局、农业农村局 农业面源污染 县农业农村局 畜牧兽医服务中心、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果业技术推广和产业营销服务中心 4 4 乡风文明 文明提升、 文化设施 宣传部 县委宣传部、民政局、卫生健康局、文旅...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