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振兴乡镇 >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旅游扶贫发展路径探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探析 扶贫 振兴 路径 乡村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对扶贫攻坚做出了重大的部署。在新常态下,旅游扶贫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扶贫攻坚重要部署的有力抓手。为了进一步深化乡村振兴战略,必须完善受益共享机制,激发旅游扶贫内生动力,科学规划统筹协同,推进旅游扶贫科学施策,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建立旅游扶贫信息系统,探索多元投资机制,完善旅游扶贫融资模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全面深化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关键词]旅游扶贫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战略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245(2019)03-0017-07

DOI:10.19499/j.cnki.45-1267/c.2019.03.004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将脱贫攻坚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他指出:“将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提升到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高度,纳入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决策部署。”尤其是党的十九大,习总书记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这是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做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这也意味着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2018年9月26日,中央出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对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提出了要求。在新常态下,旅游扶贫是扶贫富民的一个重要的抓手,对于带动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缩小贫困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差距,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南宁市旅游扶贫发展现状

(一)强化旅游脱贫政策保障

南宁市制定出台扶持贫困村发展旅游业相关政策措施,对新创建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和组织乡村旅游的旅游企业给予奖励。同时,对接落实自治区和市直部门关于旅游扶贫用工、培训、土地、融资等方面的奖励和优惠政策。科学统计分析旅游扶贫数据,做好旅游扶贫信息汇总上报和总结工作,编印旅游脱贫典型案例。建立健全旅游脱贫考核机制,将旅游脱贫工作纳入对各县、区的绩效考核目标体系,提高旅游扶贫的工作效率。

(二)实施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

按照自治区“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统一部署,南宁市联系区内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设计、咨询等单位分期分批为一批旅游扶贫村旅游开发免费设计蓝图,协调国土、规划等部门解决规划地形图等工作问题,扶持旅游扶贫村发展。2016年,南宁市共完成30个旅游扶贫村旅游规划编制和评审,其中,上林县巷贤镇长联村旅游扶贫规划获评国家旅游局全国旅游规划扶贫示范成果。2017年完成第二批20个旅游扶贫村旅游规划编制和评审。此外,南宁市也十分注重加强对县、区旅游扶贫规划编制的指导。

(三)推进旅游大项目扶贫建设

南宁市大力推动重大旅游项目建设,通过旅游大项目建设带动帮扶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带动贫困村屯发展,提高旅游扶贫的效应。目前,鼓鸣寨等6个项目入选自治区领导联系重大项目,东盟文化博览园等21个项目入选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上林县“三湖一寨一江一园”建设取得新突破,共完成投资达15亿元。广西壮都改造提升,龙门水都旅游景区、青秀区花雨湖等一批新景区正式开业。2017年大力推进上林云里湖项目、鼓鸣寨项目、广西壮都、南宁东盟文化旅游项目和南宁园博园等建设。马山县弄拉生态旅游景区项目、南宁圣名岭东盟文化旅游区项目进入2017年全国优选旅游项目名录。深入开展旅游厕所革命,配套建设一批生态停车场、旅游标识牌。2018年,成功打造环绿城马上大等6条康养旅游线路和环首府中医药健康旅游圈。同时,方特东盟神画、园博园、融晟极地海洋世界开业,邕江水上游起航,南宁国际旅游中心建成运营。

(四)推进乡村旅游业态开发

南宁市积极指导各县、区发展贫困村乡村生态旅游,推进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等创建工作,2017年新增、升级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14家、星级农家乐19家、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7个。截至2018年1月,南宁市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家,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4个,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4家,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48家,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示范企业(园区)4个,广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9家,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44家,广西星级农家乐107家。2018年,新增广西星级乡村旅游区、星级农家乐45家。其中,欧阳村成功申创广西四星级乡村旅游区,同江村同江公社成功申创广西三星级乡村旅游区。

同时,南宁市也大力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现代特色农业核心示范区、市级生态综合示范村等创建工作。全市打造31个农旅融合综合示范村,“美丽南方”、“十里花卉长廊”等已成为乡村旅游品牌,美丽南方旅游集聚区入围国家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项目。邕宁区突出文化特色,以第三名的成绩入选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县,目前正强力推进“一园两带三线”建设。马山县举办2017年中国—东盟山地户外体育旅游大会,积极引導休闲旅游与体育赛事、脱贫攻坚、公益活动相结合。

(五)推动旅游企业帮扶

南宁市积极发动各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等旅游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发动美丽南方等一批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点带动周边贫困村发展乡村旅游;发动旅游企业采购贫困村农副产品,形成贫困地区和景区景点、星级饭店之间良好的产销链条和互动。如龙门水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收购坛洛镇那坛村贫困户养殖的山地鸡,为贫困户解决销售的问题,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美丽南方习缘辣木公司指导贫困户在坛洛种植了几十亩的辣木创收。

(六)积极探索粤桂旅游扶贫合作

南宁市大力贯彻落实《“十三五”时期粤桂扶贫协作框架协议》和市、自治区有关粤桂扶贫协作工作部署,扎实做好粤桂两地旅游扶贫协作工作,积极探索跨域旅游扶贫合作。2018年1月20日至22日,南宁参加“2018请到广东过大年·肇庆行”暨粤桂旅游扶贫协作座谈活动,与茂名市旅游局签订《南宁·茂名旅游扶贫协作框架协议》,推动南宁·茂名旅游扶贫协作工作顺利有效实施。结合两市实际,进一步加强两市旅游扶贫协作,发挥自然优势、生态优势和地域优势,打造长寿养生、民族风情、生态休闲、边境之旅等旅游品牌,促进茂名金融资本更多地投资到南宁旅游扶贫产业,实现两市旅游互利共赢、共同发展。2018年1月23日至26日,南宁市参加茂名市举办的“粤桂扶贫”专场旅游推介会和路演活动,同时在湛江市举办“粤桂扶贫”专场旅游推介会活动,以推介会、路演和座谈会的形式直接向茂名、湛江两市市民现场展示、销售以南宁市上林、马山、隆安三县为主的旅游扶贫产品。2018年4月2日,南宁市参加广州市开展的粤桂扶贫协作旅游优惠政策发布暨“壮族三月三·相约游广西”宣传推介活动,对我市上林、马山、隆安三个重点旅游扶贫县的旅游资源进行了推介。同时,县区也扎实推进粤桂扶贫合作,其中,广西隆安县与广东化州市、广西上林县与广东高州市结成帮扶对子,深化粤桂两地的跨域旅游扶贫合作与交流。粤桂两地旅游扶贫合作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南宁市积极为粤桂两地旅游企业搭建合作平台,全力开拓旅游客源市场,促进粤桂两地旅游协会(各分会)间的交流合作、资源互补,同时结合旅游推介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努力实现马山、上林和隆安3个贫困县旅游项目的投资合作。

二、南宁市旅游扶贫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扶贫参与程度有待加强

当前,虽然南宁市大力开展旅游扶贫,但很多贫困人口存在思想惰性,参与旅游扶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参与意愿不强,甚至还产生抵触情绪,增加了旅游脱贫攻坚难度。

1.旅游扶贫参与意愿有待强化。首先,贫困人口自身文化水平影响了旅游扶贫的参与程度。大部分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和文化水平比较低下,基本上是初中文化以下水平,很多甚至是文盲或半文盲,他们对旅游扶贫的相关政策,以及旅游的相关规划、经营与管理等内容认识不足,甚至缺乏认识和理解不到位,导致旅游扶贫相关政策、规划难以落地、难以执行。

其次,贫困人口自身综合能力影响了旅游扶贫的参与程度。很多贫困人口眼光短浅,急功近利,只看到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没能看清旅游扶贫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对很多贫困人口来说,旅游扶贫必须让他们看到眼前有实实在在、切切实实的获利和受益,他们才可能参与到当中来,否则旅游扶贫的参与意愿会很低。同时,由于参与旅游扶贫需要一定资金投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很多贫困人口由于自身经济基础薄弱且资金不足,缺乏创业能力、对旅游市场需求把握也不准,因此,他们并不愿意参与到旅游扶贫当中来,更不愿意去承担发展旅游的风险。

此外,一些贫困人口依赖思想严重,存在不愿意自食其力的思想惰性,认为这是政府的事情,不是自己的事情,主要表现为“等、靠、要”,主要依赖于政府的救济式扶贫,参与旅游扶贫的意识和意愿有待强化。

2.旅游扶贫受益效果有待扩大。在很大程度上,收益效果的全面性和受益程度的持续性影响了旅游扶贫的参与程度。目前,南宁市贫困人口依然面广量大,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原因复杂,各县(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差异较大,大多地处偏远,带动和促进扶贫对象脱贫致富的任务依然十分繁重,旅游扶贫的受益范围和贫困人口的收益程度仍有待提高。一方面,很多贫困人口由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综合能力低下,自我发展能力较弱,只能从事旅游产业中无成本或低成本、技术含量低、附加值较低的劳动型活动或者基础型服务工作,这些工作报酬低,且工期弹性很大,容易受旅游市场的影响,当处在旅游高峰期时有工可做,处在旅游淡季时则无工可做,从而导致他们只能获取低廉的、短期的收益,收益情况不可观。另一方面,很多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开发和经营活动层次较低,由于缺乏资金投入和对旅游了解较少,对旅游开发的程度也比较低,投入产出比低,收益小,无法快速积累财富,容易受到大旅游企业、财团的冲击,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参与旅游扶贫的积极性。

(二)旅游扶贫政策保障有待完善

1.旅游扶贫政策针对性有待提高。南宁市虽然出台了《南宁市乡村休闲旅游专项规划(2017-2025年)》和一些旅游扶贫的政策措施,同时也对接落实自治区关于旅游扶贫用工、培训、土地、融资等方面奖励和优惠政策,但是旅游扶贫规划相对发展较慢,旅游扶贫政策针对性仍有待提高。在这些保障政策当中,存在有些支持政策要么只是针对旅游发展,要么只是针对扶贫,对于专门针对旅游扶贫的支持政策相对较少,这容易导致很多贫困地区形成同质化、低层次的旅游扶贫模式,致使旅游扶贫开发效益低。

2.旅游扶贫配套政策有待细化。旅游扶贫政策法规仍需细化和具体化,对于当下出台的财政金融、建设用地、产业发展等相关政策需要多规合一;同时,旅游扶贫涉及扶贫、旅游、国土、农业、住建等很多部门,因此,在细化旅游扶贫配套措施时也需要多部门协调合作,合力出台具有针对性、操作性的相关配套政策,激活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三)旅游扶贫特色有待提升

1.旅游扶贫特色有待凸显。首先是旅游扶贫业态单一。南宁市旅游扶贫产品体系不完善,形式大多趋同,大多数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经营农家乐为主,发展的是低层次的旅游开发和旅游服务,且农家乐的菜品也大體相同,缺乏对农家乐等进行规范开发和提升,这就难以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吸引力。其次是旅游扶贫创意不足。从整体来看,旅游扶贫缺乏市场性研究,同质化建设较多,旅游扶贫产品开发创意不足,也存在跟风现象,容易导致主题特色不鲜明,缺乏地方的“乡土特色”,市场竞争力不强。南宁的旅游扶贫开发在很大程度上存在同质化现象,出现重复建设,有的甚至过度城市化,旅游扶贫的产品和服务项目同质化严重,这种同质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项目难以形成旅游扶贫的向心力。这也容易导致旅游扶贫开发效益低,可持续发展内生动力和发展后劲不足。

2.旅游扶贫产业联动效应有待提高。南宁市旅游扶贫产业联动效应仍有待提高,旅游扶贫产品组合有待优化。目前,有些县区旅游扶贫产品除了农家乐和走马观花式的旅游观光外,与其他乡村旅游产品联动不多,而体验式产品、休闲度假产品、商务旅游产品、养生康养产品开发较少,且产品组合力度不够,缺乏特色和精品,无法反映农事农艺、乡村生化、乡土民风等乡村核心文化内涵,缺乏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商务型的旅游活动。

3.旅游扶贫产业链延伸有待深化。旅游扶贫产业链开发不足,很多贫困村和贫困人口的旅游商品主要以销售低端的农副产品为主,缺乏对生产、深加工、包装、销售等产业链延伸,对农副产品缺乏深加工、精加工,产业化发展的链条不长,很难满足游客的购物需求,导致市场拓展乏力乏术。

当前,南宁市原有旅游产品已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个性化消费需求。很多贫困地区仍无法提供吃、住、娱、养、购等多位一体的旅游体验和服务,旅游扶贫的产品体系及其旅游业态仍需完善和提升。

(四)旅游扶贫投融资渠道有待拓宽

扶贫资金严重不足仍然是制约旅游扶贫发展的主要问题。南宁市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滞后,很多贫困村因受先天条件限制,基础设施较为落后,需要投入的资金也较大,在旅游产品的开发、打造、市场运作等方面仅靠政府扶持难以完成。

目前,南宁市旅游扶贫资金投入还是以政府投入为主,主要依靠上级财政扶持资金和南宁本地政府配套资金。由于旅游扶贫资金需求量大,而南宁市以及各县区财力不足,投入有限,甚至各县区及地方政府投入资金也不平衡,有的经济发展好的县区投入多,有的县区投入少,这就形成了巨大的资金缺口。

因此,南宁市有些贫困地区的旅游扶贫项目的实施,因资金投入不足、扶持力度不够、覆盖范围有限,降低了减贫效率,严重制约了旅游扶贫的发展和贫困人口参与受益。一旦项目建设资金筹集困难,就会有部分旅游资源很难得到开发。同时,各级政府的旅游扶贫项目资金有限,旅游扶贫资金运转效率较低,现有的旅游发展环境及设施得不到改善,项目启动困难。

(五)旅游扶贫公共服务有待提高

近年来,南宁市贫困县区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但是与实现脱贫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南宁市多数贫困县区生产发展环境仍然比较差,基础设施也很薄弱,旅游扶贫公共服务水平较低,无法提供吃、住、娱、养、购等多位一体的旅游体验和服务。当前,南宁市共有421个贫困村涉及的6237个自然村、屯、组中,尚未通水泥路的仍有1601个。27.19%的农户未实现安全用水,20.93%的农户存在饮水困难,5.97%的农户住房还存在危房隐患。421个贫困村中,未通客运班车的行政村有278个,占66%;已通班车的有143 个,仅占34%。可见,南宁市贫困村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

同时,这些贫困地区及贫困村大多数分散在偏远山区和落后地区,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医疗卫生、旅游厕所、通信设备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能向旅客提供的公共服务有限,其服务的规模和档次都不能满足当前发展旅游扶贫的需求,这大大影响了贫困地区旅游扶贫的可通达性和接待能力。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公共服务水平低,甚至配套服务设施呈现出断链式发展现状,不能为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导致无法提供和保障高质量的旅游品质,进而影响旅游扶贫的发展。如西乡塘坛洛镇的香蕉节已经取得一定影响力,但因为交通状况不好,限制游客大规模进入,难以形成扩大效应;江南区同江村旅游资源丰富,但与扬美古镇连接路不够完善,不利于旅游扶贫整村推进项目的开展,也不利于同江村旅游资源的整体开发。

三、南宁市推进旅游扶贫发展路径

(一)完善受益共享机制,激发旅游扶贫内生动力

完善受益共享机制才能推动旅游扶贫长久发展,南宁市要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的旅游扶贫利益共同体和共谋、共建、共生、共治、共享机制,积极协调参与旅游扶贫的各相关主体的利益,共同推进外来旅游企业、本地贫困人口等旅游扶贫主体形成双赢的工作关系,形成互补共赢的局面,激发旅游扶贫内生动力,进而推进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

1.保障旅游扶贫企业的合理收益。加强乡村旅游市场的服务与管理,既要引导旅游扶贫企业优先解决当地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业,也要研究出台旅游扶贫的税收优惠政策细则,如在一定期限内将参与旅游扶贫的企业视为农业企业享受相关免税政策,落实扶贫捐赠税前扣除、税收减免等扶贫公益事业税收优惠政策,支持旅游扶贫企业经营得好、留得住。

2.扩大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受益面。其一,以就业形式引导贫困人口获得旅游扶贫受益。南宁市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多渠道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来源,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贫困人口通过到景区景点、旅游扶贫企业务工获得工资性收入。其二,以自主创业形式提高贫困人口旅游扶贫收入受益。根据目标市场定位的差异,南宁市激发贫困人口开办农家乐、经营乡村旅馆、出售农副产品、开设农事体验项目等旅游项目,提供不同档次和类别的旅游产品与服务,获得经营性收入。其三,以入股分红形式引导贫困人口获得旅游扶贫受益。在旅游扶贫开发时,南宁市可以积极探索“按股分红”与“按劳分红”相结合的收益形式,引导贫困村或贫困人口将土地、房屋等自有资源折算入股或出租获得资产性收入,鼓励各级政府、相关企业通過低价或无偿为贫困人口提供停车场、商铺经营获得实惠,激发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脱贫致富持久内生动力。

此外,南宁市也要发挥旅游扶贫的精准帮扶,对没有能力从事旅游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也要兼顾他们的旅游扶贫受益,可以提供简单的劳动就业,比如打扫卫生、保护环境、维护治安等形式,给予照顾性的物质补偿或者建立向贫困户倾斜的旅游利益二次分配机制旅游扶贫,进而扩大贫困人口旅游扶贫的受益面。

(二)科学规划统筹协同,推进旅游扶贫科学施策

1.科学规划,彰显特色。首先是深化规划理念。围绕“壮乡全域旅游”,做好规划顶层设计,让旅游与扶贫理念融合、与产业发展融合、与地域文化融合;站在全市的高度打造旅游扶贫精品路线,如“骆越传奇精品路线”“石漠奇观精品路线”“邕江风云精品路线”等,通过旅游路线的全覆盖,形成一体化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案,促生旅游合力。其次是统筹规划编制。持续开展旅游规划扶贫公益专项行动,组织区内外有资质的规划编制、设计、咨询单位结合61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实际情况,科学编制精准专项规划,注重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等的有效衔接,积极推进“多规合一”。第三是凸显规划特色。立足旅游扶贫重点村自然资源优势,坚持“一村一品一特”,开发个性化、特色化、差异化旅游业态,打造沿山、沿河、沿路、沿湖乡村旅游扶贫开发带,避免同质化重复建设;挖掘文化内涵,利用好骆越文化、民族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等资源,为旅游扶贫注入文化灵魂。第四是抓好规划实施。着重维护专项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和延续性,尽量避免随意调整、变更,统筹抓好与村镇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休闲农业发展规划、生态综合示范村建设规划等规划实施成效,整村整镇、成带成片、全景全域推进我市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2.统筹协调,协同合作。南宁旅游扶贫需要多部门、多行业、多领域的多元协同,主要涉及旅游、扶贫、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国土资源、金融、财政、教育等政府部门,同时也涉及旅游企业、民间组织、贫困人口等不同参与主体。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多元统筹协同的机制,推动众多部门、行业、组织形成合力,相互合作、相互协调,才能共同推动旅游扶贫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明确各参与主体的角色责任,南宁市要完善“市级统筹、行业主管、县区主体、分级负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旅游扶贫工作责任体系,将旅游扶贫工作有机融入市县党委、政府脱贫攻坚大局中,健全考核机制,将旅游扶贫纳入对县区脱贫摘帽的考核目标体系。同时,也要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切实履行自己的责任。第二要提高旅游扶贫的针对性,南宁市旅游扶贫重在精准合作、精准发力,这就要整合和盘活各方旅游扶贫资源,出台相关旅游扶贫配套政策法规和优惠政策,推动多规合一,促使旅游扶贫与产业、国土、交通、财税、投资、金融等领域政策相互融合并形成合力提高旅游扶贫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最大限度地实现旅游扶贫效益和效应的最大化。第三是促进旅游扶贫协同合作。南宁市要统筹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统筹协同,形成旅游扶贫精准帮扶合力,促进和深化不同政府部门之间、行业之间、民间组织之间协同合作,及时解决旅游扶贫工作中的规划对接、政策使用、用地保障、行政审批、资金利用、资源整合等问题,避免踢皮球等推卸责任的情况出现,加强旅游扶贫精准发力。第四是完善旅游扶贫公共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行动,加快改善重点村旅游基础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提升综合性游客服务中心、经营场地、设施设备、旅游厕所、垃圾处理设施等硬件和软件水平,以户带村,以村带镇;继续开展乡村旅游村寨、乡村旅游客栈及经营户(农家户)评级定档工作,加快形成标准化、规模化、现代化的乡村旅游产业体系。

(三)建立信息网络平台,推动旅游扶贫精准发力

当前,“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蓬勃发展,为旅游扶贫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南宁市要创新旅游扶贫的动态管理方式方法,建立以“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依托的数字信息平台,对旅游扶贫实现动态监控和动态管理,推进旅游扶贫的精准帮扶和精准发力。

1.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旅游扶贫动态管理。根据中央、自治区要求,脱贫攻坚要做好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工作,南宁市可以拓展“互联网+旅游+扶贫”发展新思路,大力搭建市、县、乡镇、村四级旅游扶贫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为旅游扶贫提供信息化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对贫困人口实行信息采集、录入、核对、更正,形成旅游扶贫信息化数据库。同时,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南宁市旅游扶贫可以实现有进有出的动态管理,进而促使参与旅游扶贫工作的相关部门能动态、快速地进行数据查询和数据共享,推动旅游扶贫精准识别和精准比对,提高旅游扶贫的工作效率。

2.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旅游扶贫精准分析。做好旅游扶贫精准分析才能促使旅游扶贫精准发力。南宁市建立旅游扶贫信息网络平台和数据库后,可对精准识别的贫困地区和贫困村,以及贫困人口致贫的原因进行分析,精准找出“贫根”和“困源”。这就能为旅游扶贫当中的精准帮扶提供有针对性的帮扶,起到旅游扶贫的精准施策。同时,通过信息网络平台也可以把握貧困人口参与旅游扶贫的意愿、实际需求,以及对旅游开发进行评估和预测,为旅游扶贫决策分析和规划开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进而提升贫困人口参与旅游发展的能力,推动旅游扶贫长效发展。

3.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实现旅游扶贫精准帮扶。南宁市很多贫困地区都位于穷乡僻壤,导致很多丰富的旅游扶贫资源以及旅游扶贫产品禀赋难以被人知晓和发现。通过发挥信息网络平台优势,南宁市可实现找资源、找客源、找销路、找帮扶,实现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精准帮扶和精准脱贫。首先是引导社会资源精准配置。南宁市可以通过信息网络平台,向公众发布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帮扶需求信息,同时,也可以积极引导社会资源向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进行精准结对帮扶,主要是向社会和贫困地区发布社会各界人士、企业与相关协会组织等各行各业的旅游扶贫帮扶信息以及帮扶意愿。通过信息网络平台,推动社会扶贫资源向贫困村集聚,实现促进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旅游扶贫信息对接与帮扶,进而开展进一步的旅游扶贫帮扶。第二是拓宽旅游扶贫营销渠道。通过网络信息平台,南宁市可以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拥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禀赋、旅游产品及业态发展等旅游扶贫相关信息发布出去,让贫困地区的旅游产品走出去,让更多的游客走进来,拓宽旅游扶贫产品及业态营销渠道,提高旅游扶贫的针对性。同时,还可利用信息网络平台,立足于贫困地区的特色资源、旅游市场的供需关系、旅客的旅游消费需求和消费习惯、旅游业的发展形势,推动旅游扶贫开发可持续发展。

(四)探索多元投资机制,完善旅游扶贫融资模式

南宁市旅游扶贫资金投入需求大,必须优化营商环境,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形成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和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广泛有效地吸引社会资本、民间资本投入,加大金融支持旅游扶贫的力度。

1.推动旅游扶贫投资主体多元化。南宁市要打破依靠政府的单一投资局面,鼓励和引导企业、协会、村集体、村民等旅游扶贫主体对旅游扶贫的导向性和支持性投资。同时,政府部门最大限度地争取中央、自治区财政资金和南宁市配套资金,切实用好当下的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并出台扶持政策,重点在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财税管理等方面给予支持,在财政补贴、建设资金投放、银行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适当政策优惠。

2.推动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南宁市要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探索PPP投融资模式,加快推进银政、银企、银协合作,提高资本利用率。同时,以政府贴息方式推出免抵押、免担保的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此外,南宁市也要引导和鼓励金融机构放宽贫困地区及贫困人口的贷款限制,拓宽中小企业的投融资渠道。

3.创新投融资服务模式。南宁市要在风险共担、利益分享原则基础上创新旅游扶贫的投融资服务模式。同时,积极构建适应融资需求的多层次投融资机制,根据旅游扶贫的不同主体、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投融资需求,提供适合旅游扶贫投融资服务机制。

[参考文献]

[1]邓小海.旅游精准扶贫理论与实践[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6.

[2]郭君平.互联网+战略背景下精准化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3]冯伟林.西南民族地区旅游扶贫理论与实践[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7.

[4]闫明月.重庆市旅游扶贫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7.

[5]白秀峰.浅谈政府在旅游扶贫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发挥——以南宁市旅游扶贫工作为例[J].中国科技投资,2017(26):229-234.

[6]张遵东,章立峰.贵州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扶贫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以雷山县西江苗寨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1,32(06):66-71.

责任编辑:孟维娜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