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总结 >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5篇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5篇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 某村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汇报材料 一、某村基本情况 某村位于镇东南3.2公里,依山而建。全村共160户,总人口517人,其中:汉族6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5篇,供大家参考。

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5篇

篇一: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

村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汇报材料

 一、 某 村基本情况

 某村位于镇东南 3.2 公里,依山而建。全村共 160 户,总人口 517 人,其中:汉族 61 户,190 人;回族 66 户,217 人;哈族 33 户,109 人,维吾尔族 1 人;常住 101 户,人口 384 人,在外人员 133 人。

 全村共有党员 16 人,其中:汉族党员 11 人、回族党员 3 人、哈族党员 2 人;团员 16 人;低保户 22 户;老党员 2 名;老干部1 名。

 某村有耕地 2300 亩(其中机动地 230 亩),主要种植玉米、小麦。全村养殖户 80 户,羊存栏 2000-3000 只,牛存栏 100 头,马、骆驼少量。

 二、 民族团结创建的特点、示范作用、独特优势

 近年来,某村始终把各族村民的团结问题摆上了村里的重要议事日程,把民族团结看成是完成各项工作的动力,定期组织村干部、党员、村代表学习讨论,积极教育和引导各族村干部向先进典型学习,要像他们那样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热爱村上的工作,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珍惜民族团结。

  我村创建了坚强有力的领导小组,切实保证将民族团结渗透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其次,我村推行民族团结目标管理责任制,采用目标管理、逐级考核、年内进行检查督促,年终考核并兑现奖惩,这样使得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得到及时排查调处,避免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最后,我村定期对党员干部进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民族观的教育, 进行当的民族政策和民族团结教育,将学习教育成果作为评选先进的条件。

 民族团结创建宣传教育形式多样,定期开展与少数民族群众帮扶共助、双拥共建等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认清民族分裂主义本质和危害,分清是非界限和敌我界限,增强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维护社会稳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并利用两委组织两委班子、党员、村民代表会议,向村民宣讲民族团结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知识,同时为每位参会者发放民族团结方面的宣传单,做到逢会讲民族团结,人人共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氛围。

 在搞好我村内部团结的基础上,我村还不忘为社会贡献逐级的力量。近年来,先后组织村领导,两委班子、党员、村代表以及村民积极扶贫帮困,献爱心。

 倡议救助某村(女,18 岁,现就读高中二年级,品学兼优)精神异常,村两委召开会议、多方联系县医院、,经诊治为精神分裂症。向单位领导汇报、发动干部职工及某村各族群众为捐款。领导、住村、村两委多次前往医

  院看望,她的病情已有所好转,目前已出院回到了校园继续上学;联系社会爱心人士资助 3 名少数民族贫困学生,并在全村范围内捐赠爱心衣物。

 我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致力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践“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举办民族团结篮球赛邀请赛。在某村党支部、村委会,住某和顺耕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倡导下,镇某村举办第一届篮球邀请赛。5 月 25、26 日,在镇某村篮球场举行,参赛队伍由某部队、中心学校、某村、村等 7 支球队组成,经过两天的精彩角逐,最后驻镇部队获得了第一名。首届篮球赛,是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重要方针,整合资源、培育文化、加强交流、促进民族团结、发挥凝聚力的一项重大举措,创新了“企业搭台、党支部运作、群众参与”的新型的文化活动方式,激发了群众参与的热情,推动了文化活动的发展,更是搭建增进友谊、推进合作、促进发展更为宽广的平台。绘制“汉哈‘双语’文化墙”。为进一步加强基层阵地建设,真正将维护稳定、民族团结、清正廉洁、依法治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植入群众内心,绘制了“汉哈‘双语’文化墙”。

 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把民族团结教育工作长期进行下去,不断为我村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新的

  更大贡献。

篇二: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

dquo;民族团结示范村”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XX 市羊街乡红塘子“民族团结示范村” 项目实施工作总结

 xx 州民委:

  xx 市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工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坚持分类指导,因地制宜,以点带面的原则,认真考察做好“民族团结示范村”的选点工作。并将创建民族团结示范村与建设新农村试点相结合,严格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民族关系和谐” 旬 的要求,搞好示范 旬 村的建设,使之充 旬 分发挥示范带动作 旬 用。XX 年,xx 旬 市羊街乡红塘子村 旬 民族团结示范村建 旬 设项目,在省民委 旬 、州民族宗教事务 旬 委员会的关心和大 旬 力支持下,在市民 旬 族宗教事务局、羊 旬 街乡党委、政府的 旬 高度重视下,切实 旬 加强了项目的组织 旬 实施和资金、项目 旬 质量的监督管理, 旬 保证资金专款专用 旬 ,项目发挥最大效 旬 益。工程于 XX年 旬 11 月完成竣工。

 旬 现将项目的实施情 旬 况总结如下:

 一、 旬 项目实施完成情况 旬

 XX 年,省级 旬 少数民族发展资金 旬 安排开远市羊街乡 旬 红塘子村民族团结 旬 示范村 30 万元, 旬 市民宗局收到文件 旬 后,及时与市财政 旬 局联系,办理了资 旬 金划拨手续,保障 旬 项目的顺利

 实施。

 旬 除省级少数民族发 旬 展资金补助 30 万 旬 元外,多措并举, 旬 整合各方面资源, 旬 共投入项目资金 4 旬 04 万元,其中, 旬省级少数民族发展 旬 资金 30 万元,州 旬 、市各部门整合资 旬 金322 万元,群 旬 众投工投劳 52 万 旬 元。已建设完成了 旬 以下四个项目,正 旬 在建设项目二个:

 旬

 完成入村道路 旬 硬化 7 公里,村内 旬 道路硬化 4 公里, 旬 投入资金 220 万 旬 元;

  新建红塘 旬 子村文化活动场所 旬 ,包括活动室、演 旬 出舞台和活动广场 旬 。活动室建设两层 旬 ,面积共 200 ㎡ 旬 ,1200 元/㎡ 旬 ,投入资金 24 万 旬 元,舞台建设 16 旬 8 ㎡,297.6 旬 元/㎡,投入资金 旬 5 万元,活动广场 旬 建设 1500 ㎡, 旬 33.3 元/㎡, 旬 投入资金 5 万元; 旬

 对红塘子村 1 旬 88 户农户住房外 旬 墙进行了粉刷亮化 旬 ,共粉刷 2422 旬 0 ㎡,21.4 元 旬 /㎡,投入资金 5 旬 1.83 万元;

 旬

 对红塘子村 18 旬 8 户农户庭院进行 旬 硬化,共 1679 旬 6 ㎡,48.2 元 旬 /㎡,投入资金 8 旬 1 万元;

  建设 旬 家庭沼气池 60 口 旬 ,3000 元/口 旬 ,需资金:18 万 旬 元。

  “苗族民 旬 俗文化景观”打造 旬 工程,组建一支苗 旬 族风情艺术表演团 旬 队,建设一个苗族 旬 文化遗产展览室, 旬 共需 15 万元。

 二 旬 、创建工作的主要 旬 做法 1、建立健全 旬 组织管理保障机制 旬

 为使红塘子民 旬 族团结示范村建设 旬 工程项目顺利开展 旬 ,首先是成立了 x 旬 x 市羊街乡红塘子 旬 村建设领导小组, 旬 由羊街乡人民政府 旬 乡长任组长,分管 旬 民族工作的副乡长 旬 任副组长、党政办 旬 主任、民族专干、 旬 卧龙谷村委会主任 旬 、红塘子村村民组 旬 长为成员,负责建 旬 设工作的领导、协 旬 调和质量监督、发 旬 动群众投工投劳等 旬 具体事务;其次是 旬 成立了以羊街乡纪 旬委和农村经济管理 旬 站为主的项目资金 旬 使用监督小组,项 旬 目建设在建设领导 旬 小组的领导下开展 旬 工作;第三,红塘 旬 子民族团结示范村 旬 建设工程项目实行 旬 公示制度,项目批 旬 准后,在羊街乡政 旬 府和卧龙谷村委会 旬 对项目内容、建设 旬 方式、建设时间、 旬 群众参与方式等进 旬 行公示,公示结束 旬 后,项目建设按照 旬 计划的时间安排实 旬 施,为示范村的创 旬 建工作扎实有序深 旬 入开展提供了强有 旬 力的组织保证。

 2 旬 、认真做好调研、 旬 论证工作

  羊街 旬 乡红塘子村“民族 旬 团结示范村”确定 旬 前,市民宗局和羊 旬 街乡党委政府组织 旬 了多次实地调查研 旬 究工作,向上级主 旬 管部门申报了羊街 旬 乡红塘子村为 XX 旬 年度创建“民族团 旬结示范村”的报告 旬 ,以及可行性材料 旬 。示范村确定以后 旬 ,市民宗局与羊街 旬 乡、村两级领导和 旬 有关人员,组织了 旬 多次实地论证工作 旬 会,广泛征求当地 旬 干部群众的意见和 旬 建议,并结合当地 旬 的实际情况,最迫 旬 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旬 等相关内容,采取 旬 积极有效的措施, 旬 制定了红塘子“民 旬 族团结示范

 村”建 旬 设规划、创建民族 旬 团结示范村工作实 旬 施方案、工作计划 旬 、阶段工作总结等 旬 一系列的工作步骤 旬 和措施,确保了示 旬 范村创建工作顺利 旬 实施完成。

 3、认 旬 真组织发动群众, 旬 做好宣传工作

  旬 在创建示范村项目 旬 启动前后深入到红 旬 塘子村民小组干部 旬 群众中大力宣传上 旬 级民族工作部门关 旬 于开展民族团结示 旬范村的指示精神, 旬 采取大会、小会、 旬 标语、黑板报、广 旬 播、走访等各种形 旬 式,大力宣传发动 旬 群众,向干部群众 旬 宣讲创建民族团结 旬 示范村的指导思想 旬 、重大意义、目标 旬 和要求等项内容, 旬 使创建示范村的工 旬 作做到家喻户晓, 旬 人人明了,为创建 旬 “红塘子民族团结 旬 示范村”打下了坚 旬 实的思想基础,鼓 旬 起了群众的关注和 旬 热情,坚定了群众 旬 对创建工作的信心 旬和决心,充分激发 旬 出了广大群众的积 旬 极性,为创建工作 旬 的顺利开展,打下 旬 了坚实的组织基础 旬 保证。

 4、加强资 旬 金管理

  为了发 旬 挥以资金的使用效 旬 率,保证项目发挥 旬 投资效益,做到专 旬 户存储,专人管理 旬 ,专款专用,保证 旬 资金足额到位,未 旬 出现挪用、拖欠和 旬 挤占现象,对项目 旬 资金的使用情况定 旬期进行检查报告, 旬 使资金发挥投资效 旬 益。

 三、项目实施 旬 的经济社会效益

 旬

 (一)民族团结 旬 理念深入人心。通 旬 过民族团结示范村 旬 项目的实施,对改 旬 善群众的生产生活 旬 条件和满足群众日 旬 益增

 长的文化精神 旬 需求具有重要的现 旬 实意义。经过组织 旬 开展民族团结、民 旬 族政策宣传教育活 旬 动,使示范点群众 旬 深刻认识到开展“ 旬 民族团结示范村” 旬 建设工作的目的、 旬 意义、指导思想、 旬 目标、要求等具体 旬 内容,充分认识到 旬 “民族团结示范村 旬 ”是促进民族地区 旬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旬 设,进一步巩固和 旬 发展平等、团结、 旬 互助、和谐的社会 旬 主义民族关系的重 旬要举措,是巩固和 旬 发展民族地区民族 旬 团结、社会稳定的 旬 重要工作任务,是 旬 具体落实党和国家 旬 对少数民族关心爱 旬 护的好政策。特别 旬 是通过民族文化活 旬 动中心等项目的建 旬 设,让群众切身感 旬 受到了党和政府的 旬 温暖,人民群众建 旬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旬 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旬 ,为推进羊街乡的 旬 民族团结进步、民 旬 族团结和谐和在全 旬 乡形成村容村貌整 旬 洁、乡风文明的良 旬 好氛围具有重大意 旬 义。对周边苗族地 旬 区新农村建设充分 旬 发挥出了示范、辐 旬 射作用,树立了很 旬 好的榜样,

  ( 旬 二)建设示范村带 旬 来新面貌。通过开 旬 展“民族团结示范 旬 村”一系列的建设 旬 工作,完成了示范 旬 村群众多年来梦寐 旬以求的建设项目, 旬 极大地改善了生产 旬 生活条件和生活环 旬 境,有效地整治了 旬 脏、乱、差的村容 旬 村貌,村容整洁、 旬 社会治安良好,已 旬 经树立起了健康、 旬 文明、卫生的社会 旬 主义新农村形象。

 旬 特别是实施科技培 旬 训,对普及农村科 旬 技文化知识,提高 旬 劳动者素质,增强 旬 群众商品意识,改 旬 变贫困地区落后的 旬 精神面貌将产生积 旬 极的作用,群众更 旬 加注重科技推广应 旬

 用、产业结构调整 旬 ,推动了该村社会 旬 经济的发展和脱贫 旬 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旬 ,为群众经济收入 旬 稳步提高打下了坚 旬 实的基础。

 四、项 旬 目实施存在的不足 旬

 羊街乡红塘子 旬 村是苗族聚居地区 旬 ,基础差、底子薄 旬 ,抵御自然灾害和 旬 各种风险的能力还 旬 比较脆弱,在上级 旬 有关部门的大力支 旬 持下,尽管项目建 旬 设达到了预期的经 旬 济和社会效益,但 旬 也存在一些不足, 旬 主要表现在:一是 旬 资金投入不能满足 旬 群众日益增长的物 旬 质文化需求;二是 旬 群众增收难的问题 旬 仍然存在;三是群 旬 众的思想观念和科 旬 技意识还有待于进 旬 一步提高。

 五、今 旬 后的工作打算

  旬 羊街乡红塘子民族 旬 团结示范村是我市 旬 民族工作的一个亮 旬 点,针对上述存在 旬 的问题,在今后的 旬 工作中,我们将抓 旬好以下工作:

  旬 一是统一思想,提 旬 高认识,加强领导 旬 ,继续争取上级各 旬 部门的支持,多方 旬 位、多渠道筹措建 旬 设资金,加大民族 旬团结示范村基础设 旬 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旬 ,不断改善农民的 旬 生产生活条件。

 旬

 二是不断提高群 旬 众的科技文化素质 旬 ,增强群众致富奔 旬小康的本领;

  旬 三是在全市不断推 旬 广民族团结示范村 旬 建设的成功经

 验, 旬 使全市呈现出民族 旬 团结、社会稳定、 旬 经济发展的良好局 旬 面。

篇三: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

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总结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第四次全体会议精神,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我局按照《关于报送2018 年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总结的函》精神要求,结合工作实际,现就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亮点工作及经验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增强创建实效。为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取得实效,我局成立了由局长为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综合处主要负责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领导小组。我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党建工作、综治维稳及企业发展等 重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和组织实施,明确分管领导和综合处具体承办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切实增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实效。

 (二)

 强化宣传教育,深入推进创建工作。一是我局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大战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两观”宣传教育活动作为两学一做的重要内容。结合全局干部学习和党工委班子中心组学习,建立了班子成员定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两观”的基本内容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方针的基本内容,不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宗教工作重大战略思想、马克思主义“两观”基本内容和党的民

 族宗教理论政策,加强我局干部职工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的宣传教育,要求全局各族干部职工同创新工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结合起来,同为各族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结合起来。注重解决影响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注重解决民族团结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注重解决工业企业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实际困难,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各族人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情同手足的民族感情,自觉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使我局领导班子和党组织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组织者,全局各族干部职工真正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的实践者。

 二是工信党工委及时在系统党组织传达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新时代民族宗教工作的新特点新任务新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政策,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工作主题,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及法律法规学习教育,狠抓宣传教育。

 (三)丰富创建载体,助推民族团结创建工作深入开展。把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联系点结对帮扶、“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作为党建品牌创建活动的载体,紧紧围绕工信中心工作,通过实施领导干部包抓企业、包抓项目、全体干部联系贫困户等,着力改进机关工作作风,不断提升党员干部为民为企办事的能力和服务水平。我局对口帮建村兴盛村,是一个回族占 90%以上的村子,我局坚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系点结对帮扶工作,

 定期深入帮扶村调研,做好帮扶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扎实推进建档立卡工作,加强少数民族农民就业创业培训,帮助兴盛村设立便民业务点和代办处,为本村群众提供医疗合作、养老保险等“一站式”窗口服务,方便群众办事。同时我们还协调爱心企业为兴盛村捐款捐物,引进项目,解决村民特别是回族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四)注重创建与业务融合,努力做好企业服务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我局以创建活动促业务工作,积极为全市工业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依法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以业务管理工作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营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

 一是强化政策引导。加大已有《中共 XX 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推动 XX 工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等政策倾斜力度,每年安排一定资金用于民族特色用品企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奖励,逐步从扶企业规模和增长速度转为扶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品牌创建、营销渠道拓展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二是加快载体建设。站在国际、国内、区域发展的高度,加强开放竞争与联合,加快发展宁夏现代纺织产业示范园、高新技术开发区、永宁望远工业园区、贺兰德胜工业园区,着力引进高新技术、高级人才,重点发展现代纺织、民族特色食品、民族特色用品等产业,打造具有国际影响的现代化产业集聚园区,争创更多的国家级园区。强力推进恒天如意科技产业城,为民族食品民族用品产业发展搭建市场和载体。三 是支持企业走出去。将伊品等民族食

 品民族用品重点企业列为重点扶持和发展对象,加快电子商务发展,支持企业在丝路沿线国家设立公司,兴办各具特色的加工贸易园区,想法设法鼓励企业走出去。

 四是培育骨干企业。打造民族品牌,品牌已经成为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金字招牌”和“助推器”,形成了伊品生物、塞外香、兴唐、厚生记等骨干企业群。

 二、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创建工作中,我们虽然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要求,扎实开展了创建工作,但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部分干部、系统部分企业对新形势下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认识还不够透彻,时紧时松、时轻时重的问题仍然存在。

 二是抓工业的措施不多、力度不够。特别是支持民族特色用品产业发展的办法不多,发挥特色民族产业优势不够,向西开放缺乏支撑。

 对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整改,不断完善工作措施,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不断推向深入,努力为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市做出积极贡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做好民族工作,最关键的是搞好民族团结,最管用的是争取人心。”民族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必须高度重视、慎重对待。做好新形势下的民族工作,要坚持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以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为核心,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让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

 中央、自治区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有关决策部署。不断健全创建活动的长效工作机制,进一步调动系统干部职工、企业的工作积极性和活力,突出宣传重点,创新宣传渠道,着眼促进各民族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紧密结合工业经济发展,创造性地组织开展各类符合实际、特色鲜明的创建活动,并及时上报活动信息。

篇四: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

市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

 工作经验材料

  XX 省 XX 市 XX 村是多民族杂居村寨的典型代表,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分析该村情况可知,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村级组织功能发挥、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文化传承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XX 村的建设模式,对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性互动机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我国是一个由 56 个民族组成的多民族国家,XX 是我国多民族大家庭的缩影。XX 年 1 月和 XX 年 1 月,习近平总书记两赴 XX 考察,提出 XX 要努力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恒久保持民族团结进步和边疆繁荣稳定,是中央对XX 的顶层设计和建瓴之策,也是理论界和实践中探讨的热点问题。为了深入了解民族团结示范村的建设情况,提炼民族团结进步示范的村级模式,XX 年 7 月下旬,课题组一行深入 XX 村,并走访了州、县两级民族宗教部门,镇政府、

 村委会等机构,通过实地走访、个别访谈、查阅资料、发放问卷等方式开展了调研。

 一、调研点基本情况 XX 省 XXXX 州是一个集“边疆、边境、边民”三位一体的民族地区,脍炙人口的歌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让 XX声名远扬。在 XX 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XX 村。XX 村位于 XX 州州府 XX 市遮放镇,位于 XX镇坝尾,隶属 XX 村委会,国土面积 X 平方公里,距镇政府17 公里,320 国道贯穿全村。

 “XX”在傣语和景颇语中都是在一个小山包上建有村寨的意思,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村寨,共有 49 户 244 人,世居民族以景颇族、傣族为主。全村共有耕地面积 757 亩,其中:水田 520 亩,旱地 237 亩,林地 803 亩。主要种植品种有水稻、烤烟、甘蔗、橡胶等,同时还兼种四季豆、辣椒、甜脆玉米、咖啡等经济作物。XX 年以前,XX 村还是一个不起眼的落后村寨,农民人均收入也很低。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推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如今,XX村在发展生产、农民增收、乡风文明、民族团结等方面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在 XX 村,民族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各民族不管哪家有大事小情,大家齐帮忙。几乎所有人都是逢节一起过、一起乐,不分民族,不分彼此。各民族亲如一

 家,大家团结互助、共同奋进,构成了一幅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美丽画卷。

 二、XX 村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主要做法 随着 XX 州创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深入推进,XX 村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步伐,XX 年实现了所有少数民族贫困户全部脱贫。取得的成果,离不开党和政府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高度重视,更离不开各民族同胞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不懈努力。通过实地调研了解,XX 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的主要做法是:

 (一)以建强党组织并发挥作用为基础

 XX 村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的领导,让党旗在边疆民族地区高高飘扬。目前,XX 村设党支部 1 个,党员 15 人,村干部 5 人。一是成立创建工作机构,明确任务职责。成立以村党支部和村两委成员参加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不谋民族工作就不足以谋全局”的指导思想,把民族团结工作作为基层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细化工作网格,落实到户到人。二是对党员干部开展理论教育。定期不定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省委重要会议精神和大政方针政策。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扫黑除恶、平安

 村寨建设等内容,广泛开展《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宗教事务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三是制定出台《村规民约》。把现代规范和传统知识相结合,制定既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又贴近民族地区风俗习惯,村民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村规民约,逐步实现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二)以提升村民科学文化素养为关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XX 村立足村情民情,采取多项措施,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村民学习教育活动,不断提升少数民族群众的科学文化和道德素养。一是开展经常性教育。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族宗教政策、基本道德规范、卫生健康常识教育以及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个人品德等教育。利用村前寨后的横幅、标语、板报、广播、墙体、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手段来提高村民的法治水平及社会公德意识,同时结合星级文明户、民族团结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评比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文体活动和广场集体活动,以提倡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村民把思想观念统一到民族团结一家亲、凝心聚力促经济上来,使各族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团结,树立文明新风

 尚蔚然成风。二是普及科学知识教育。XX 村从培育技能型、管理型、知识型村民入手,组织村民进行蔬菜、甘蔗种植培训。通过教育培训,村民的思想观念不断提高,劳动实用技能不断加强,造就了一批讲文明、明事理、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村民。三是加大青少年受教育的力度,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XX 村重视民族教育发展,深知青年是民族的希望、村寨的未来。XX 年实现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和适龄少年入学率 100%的目标,各项指标均达到两基标准要求。

 (三)以发展村寨经济改善民生为根本

 大力发展地方经济、改善人民生活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基础,也是维护少数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条件。XX 村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注重发展村域民族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为此,XX 村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在抓好传统农业工作,做好春耕、秋种生产,确保全村粮食产量稳定的同时,发展特色农业。目前引进了高品质水稻、烤烟、甘蔗、橡胶等项目,同时还兼种四季豆、辣椒、甜脆玉米、咖啡等经济作物。對于一些“能闯、敢闯、不得不闯”的村民,把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进自然条件差、增收潜力小的村民组劳

 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增收致富和闯市场的本领,实现增收目标。

 (四)以促 进社会事业发展为保障

 一是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道路硬化和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XX 年以来,XX 村立足于村情实际,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了全村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寨面貌扮靓了祖国西南边疆。在安排确定改造对象时,村民处处谦让,形成了共识,优先改造最急需、最危险的房屋,解决最困难的群众和最亟待改善的基本居住环境。全村完成了连户路硬化 47 户 1500 米和农村危房改造 11 户,人居环境大为改善。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助推和谐社会进程。做好困难群众和农村低保困难补助的发放等惠民工作,切实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大力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力度,完成参保人数。村内电力设施较完善,电力供给基本有保障。村村通、户户通卫星电视覆盖率 100%,村内移动通讯普及较好,基本实现全村覆盖。让全村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共享了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丰硕成果。

 三、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建设视域下的 XX 现象

 “在 XX 村,各民族亲如一家人,各民族之间几乎没有发生过矛盾”,XX 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排木崩告诉笔者的这句话也在调研中得到了印证。当课题组一行来到 XX 村文化活动室,一幅由傣族与景颇族特有的民族图腾相融形成的长条图腾,凝聚着 XX 人民同心同德的智慧和团结精神。调研中发现,平日村里举办的一些活动,也都在此进行。此外,一些宗教活动、仪式会在大力神山下的奘房内进行,奘房是佛教徒出家修行的地方。问卷显示,只要有节日庆典活动,村民几乎都会自发前来参加。在 XX 不同民族、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信仰的各族村民,在一个共同目标之下,紧紧团结在一起。

 景颇族村长何勒堆不光会说景颇语,还会说一口流利、地道的傣语。他的母亲保留着景颇族最原始的织布技艺,为浓厚的民风增添了不少的民俗色彩;他的妻子并非景颇族,而是来自楚雄彝族自治州的彝族,两人因在外打工相识结缘,结成姻亲,构成了不同民族间的通婚现象。在村里,两人不是惟一一对反映通婚现象的夫妻,还有不少类似组建的家庭。新的民族成分产生更多是源于人口的流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据问卷统计,一个家庭中有两种民族成员的占 16户,三种民族成员的占 4 户,三种以上的占 7 户。不同民族的男女结为夫妻时,都会充分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也都会尊重对方民族的结婚习俗。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在一定程

 度上促进着民族间的交流与发展。村民对少数民族语言的掌握,随着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交流融合,会说两种及两种语言以上的人数占比为 91%。

 “XX 现象”随着 2008 年在 XX 村口落碑的“新农村:民族团结和谐示范村”而生根,碑上刻画着 XX 民族团结进步路上走过的十多年历程。如今,XX 民族团结已逐步超越了民族、语言、文化、宗教等范畴,成为“双手共力”的命运共同体。

 四、启示及建议 民族工作千条万条,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是第一条。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事业对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具有模范引领作用。要让模范精神散发持久魅力,就要讲好模范的故事。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让各族群众与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进步。XX 不光孕育了亲如一家的民族团结精神,还始终坚持把经典当家训,把历史当家书,把团结当家事。笔者认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永远在路上。

 (一)做乡村振兴模范,打造 X XX 新面貌

 昔日具有民族特色的 XX 村逐渐革新,如今村里有平坦干净的水泥路和矗立在菠萝蜜树下的一栋栋新楼房。村容村貌上,XX 村一边跟随新时代解放思想,一边实事求是,与时代互补而不跨界。建设上,既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发展机遇,又不断促进产业结构多向升级。重点抓好特色民居保护、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养民族文化传承人、构建民族良好生态宜居环境等,努力让少数民族村寨美起来、强起来、富起来。在人文上,挖掘民族歌舞剧等资源,发展地方特色的大力山神文化,推动人文持续健康发展,满足各族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经济上,依托 XX 独具橡胶、烤烟、甘蔗、咖啡等优质热带作物,打造一批 XX 农产品品牌,实现“一村一品”多元化。在生态上,深入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推进厕所、垃圾、村容村貌“三大革命”和美丽乡村建设,协同推进民族和谐稳定、经济社会事业发展。

 (二)做脱贫攻坚模范,创 造群众新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XX 不仅要秉持着对原有成果持有成之惟坚、倍加珍惜的精神,同时也要饱含对未来事物持有勇于实践、临难不避的精神,达到“新”和“旧”相互改革,相互发展,相互彰显的有效衔接。在脱贫攻坚业已告一段落的

 基础上,继续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农业、林业、渔业上精成一门,实现特色优势产业,突出绿色健康和生态环保理念,达到质量安全农产品的要求,依托电商开展对外宣传和带动。夯实民族地方经济,特别是要有效链接起新技术和新平台,为培育新经济发展赋新能。

 (三)做民族文化模范,构筑精神新高地

 文化兴则国兴,文化强则国强。文化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也是构成民族的核心要素。民族文化的传承则是民族共同体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机制。民族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实现民族文化价值就要和其他文化相互结合,丰富文化内涵,展现文化特色,使文化鲜明,这也是新时期传承文化的方式之一。如打造乡村文化旅游产业,建设民族文化艺术长廊,开展乡村理由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实施文旅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除此之外,不断加强和重视文化组合、文化整合、文化包装和文化传播四个方面。將优秀民族歌舞文化进行包装整合,适时进行推广。把民族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产业化开发,借助融媒体技术向外宣传推广,把“XX”这个名字叫响,让外地人心向往,让本地人能自豪,把民族文化打造成为XX 的新名片、新特色和精神民族新高地。

 (四)做民族教育模范,提升村民新品质

 教育不仅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边疆民族地区教育事业起步晚、基础差、欠账多。据问卷统计,XX 村村民学历普遍偏低,最高学历是高中,初中学历 14 人,小学学历 15人,小学以下 15 人。因此,要充分发挥教育形式多样的优势,分层次、有针对性地对村民开展继续教育,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用什么、学什么的要求,不断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整体素质。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力度,加快文化教育和文化场所建设,合理推进 XX 教育资源整合,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鼓励村民走出去,通过实践锻炼获取新知识,打开新视野,待归来时满载新知识。

 (五)做党员干部模范,塑造组织新形象

 近年来,XX 村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標,“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思想意识已经融入各族人民的血脉之中。做好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落脚点在基层干部和党支部的引领带动。加强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强化职责担当和责任意识,抓常、抓细、抓严民族团结工作,将党的主张宣传好、党的政策落实好、党的关怀传递好,是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任务和光荣使命。要把村党支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堡垒和阵地,把党员干部作为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让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民族心向党,凝聚起各民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篇五:民族团结示范村创建工作总结

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典型材料

  堡堡寨村位于定新乡西北面,距乡政府 9 公里,全村总面积 9.5 平方公里,辖 17 个村民组,全村共 512 户 2030 人(其中少数民族 323 户1292 人,占全村总人口的 63.65%),现有党员 45 名.耕地面积 2425 亩,其中田 94 亩,林地面积 4852.85 亩,xx 年人均收入 3875 元,村境内无矿产资源.年平均气温在 15.1℃左右,年平均降水量 1005.2 毫米左右,属亚温热带气候.长期以来,堡堡寨村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立足自身实际,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通过一系列方法措施,有力促进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深入开展,使该村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密切,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迈上了新台阶.

  一、主要做法

  (一)狠抓组织建设,巩固民族基础

  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民族宗教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村对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和宗教事务的管理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为组长,其他负责人为成员的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紧紧围绕民族团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党支部的重要议事日程.同时,通过梳理原有制度,查缺补漏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村民族工作组织建设,逐步实现了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

 (二)发展民族教育,提高民族素质

  在提高少数民族素质工作方面,该村采取多项措施,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对村民开展教育.

  一是以政策理论学习为重点,开展对少数民族干部的教育.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学习和培训工作,每次例会由村党支部书记负总责、具体抓.加强领导,周密安排部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制定了学习计划,明确了学习的重点内容,提出了目标要求,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平安村建设,主要学习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十八大精神及省、市、区有关会议精神和方针政策、《宪法》、《民族区域自治法》、《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土地法》、《宗教事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内容.

  二是以思想道德建设为重点,开展对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村"农家书屋"各类藏书 8000 余册的优势,对村民进行基本道德规范、社会荣辱观、民族宗教政策、民主法治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教育.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平安建设宣传栏等多种宣传手段,累计举办村民培训班 9 期、专题讲座 6 次,提高了村民的法制教育以及社会公德意识,村民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守法的风气进一步高涨.同时,结合"文明户"、"五好家庭"等群众性评比活动,以提倡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引导村民把思想观念统一到民族团结、发展经济上来,使各族村民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团结,树立文明新风尚.

 三是以普及科技知识为重点,开展对村民的教育.近年来,该村从培育技能型、管理型、知识性村民入手,共组织村民学习教育培训班15 期,参加培训的干部村民 1000 人次,发放宣传资料 2 万余份.通过学习教育培训,村民的思想观念得到了不断更新,民族团结思想意识不断加强,造就了一批讲道理、有文明、懂技术、会经营、能致富的新型村民.

  四是以提高村民入学率为重点,加大青少年受教育的力度.近年来,该村高度重视民族教育事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对少数民族青少年教育的支持,经过不懈努力,xx 年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达 100%,各项指标均达到"两基"标准要求.

  (三)加强经济建设,助推民族发展

  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基础,也是维护少数民族稳定和社会稳定的前提条件.近年来,该村始终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注重发展村域民族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发展壮大村域经济.村两委班子十分重视村级经济发展,xx 年,经积极争取,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整合上级扶贫资金及农户自筹资金 260 余万元,采取大户带头、散户参与的方式,成立了堡堡寨村养羊专业合作社,实行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管理、科学化饲养,进一步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为该村群众发家致富奔小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该合作社湖羊存栏 340 头,以市场价计算,每年为群众增加收入 60 余万元.

  二是努力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实做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工作,该

 村以加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突破口,在切实抓好传统农业工作,认真做好春耕、秋种生产,确保全村粮食产量稳定的同时,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加大科技兴农力度,强化畜牧养殖业发展,继续把劳务经济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措施来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推进自然条件差、增收潜力小的村民组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切实做好务工人员的管理服务工作,依法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加大农民工培训力度,进一步增强群众增收致富和闯市场的本领,实现增收目标.

  (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民族和谐

  一是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危房改造工作,切实改善人居环境.xx 年,该村紧紧围绕县委、政府关于"美丽乡村"建设的总体部署及乡党委、政府工作安排,立足于村情实际,认真谋划新农村建设总体思路,把握重点、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有序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现了"三新"(即全村产业新发展,农民生活新提高,村容村貌新变化).为切实改善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该村坚持农村危房改造"二最"标准(即在安排确定改造对象时,以解决最困难群众基本居住环境为目的,改造最急需、最危险的房屋),全盘考虑、精心部署,按照危改对象的类别、等级,科学安排、有序推进,加强技术工人的培训,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做好农村危房改造相关工作.据统计,该村 xx 年共完成连户路硬化 242 户 8884.75 米,完成院坝硬化 266 户 16241.4 平方米,完成农村危房改造 96 户,提高了村民生活质量,美化了村民生活环境.

  二是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助推和谐社会进程.堡堡寨村文化、医疗、

 公共服务设施健全,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措施完善,实现适龄儿童入学率 100%.认真搞好困难群众和农村低保困难补助的发放等惠民工作,切实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积极做好农村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城乡低保达到应保尽保.大力推广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应保尽保,社保工作正常开展,xx 年完成参保人数为 557 人.加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政策宣传力度,完成合医参保 1399 人.村内电力设施较完善,电力供给基本有保障.村村通、户户通卫星电视覆盖 47%,村内移动通讯普及较好,基本实现全村覆盖.让全村各族群众感受到了党的恩情、政府的温暖,享受到了改革与发展的丰硕成果.

  二、取得的成效

  (一)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教育活动,使该村各族群众普遍受到了一次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再教育,对开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目的、意义、作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自觉参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显著增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思想深入人心,家喻户晓.

  (二)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创建活动开展以来,村两委班子将其与推进各自工作结合起来,在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使广大群众深受其益,深得其惠,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发展经济,不断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物质基础.立足村情,科学制定发展思路,积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将精力集中到治穷治愚、

 发展经济、建设小康上来,推动了全乡经济持续稳步的发展,保证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下步工作打算

  堡堡寨村是一个多民族村.因此,今后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全力维护和巩固现有局面的基础上,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快村域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加快地区经济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的首要任务,要紧紧围绕创建这个平台,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核心,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着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和优势资源开发工作,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突出抓好招商引资和劳务输出,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夯实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基础,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稳步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二)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各族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强化基础教育地位不动摇,加速发展民族教育事业,将民族教育作为培养各类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村域经济发展的系统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立足农业生产实际,面向农民群众,广泛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劳动技能等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和技能素质,推进实用科技技术的运用和普及.

  (三)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坚决清除影响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各种不利因素,从法律和制度上保证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切实落实到位.深入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积极落实各项综治措施,全力维护

 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教育,坚持不懈地在各族干部群众中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的再宣传、再教育,牢固树立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的思想,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深入进行.

  (四)积极开展与周边村的共建共创活动.积极加强与周边邻村的友好联系,以加强往来、深化了解、融洽关系、增进团结为目的,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共创活动,不断推动共创共建活动的深入进行,努力维护边界地区的稳定,切实巩固创建成果。

 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典型材料

  日前,在魏塘街道魏中村经营拉面生意的回族人马二布都,在里泽中心学校的民族融合厨艺社里,教各族学生们制作面点。各民族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富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美食,相互体验展示各民族的美食和饮食文化,加强了各族同胞间的沟通交流,有效促进了民族融合。

  魏中村是我县外来人口第一大村,也是少数民族集中区域。全村包括新居民在内共有少数民族 28 个,少数民族同胞 1798 人,约占全村总人数 4.09%,以土家族、苗族、彝族居多。魏中村争创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以来,逐步形成了"一员、一队、一会、一室、一廊、一街、一站、一厅、一社、一节"这"十个一"的工作机制,有效推动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近日,一名少数民族同胞向苗族人龚海英咨询新居民子女积分入学政策。从贵州嫁到魏中村、拥有本地户籍的苗族妇女龚海英经营着一家床上用品店,多年来,她凭借少数民族和本地媳妇的双重身份,

 在村委会的支持下建起了民族工作联络站,在少数民族同胞和本地汉族同胞之间架起了沟通交流的桥梁,为他们提供政策咨询、纠纷调解等服务。今年以来,联络站共接待少数民族人士子女上学积分咨询60 人次,成功调处涉及少数民族的婚姻家庭矛盾 3 件,介绍少数民族同胞就业 30 人次。

  除了民族融和厨艺社、民族工作联络站,魏中村还成立了少数民族议事会、少数民族心理谈心室,组建了少数民族特色文艺团队,设立了民族文化展示厅,还把村部东侧的一条街区打造为民族风情街。

  走进民族文化展示厅,能看到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各种展品。展厅里介绍了魏中村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情况,重点介绍了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此外,展厅还陈设有少数民族同胞日常生产生活使用的工具、器皿、首饰等,展现了我国灿烂的民族文化,增进了各族同胞间的了解和情感。在这里,人们能看到少数民族同胞开设的具有民族特色的店面,品尝到各色民族美食,还能通过这些美食感受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展厅还内设了"爱心编织坊",编织各类民族手工艺品,进一步增加多元化的民族文化元素。

  "我们发挥少数民族同胞能歌善舞的优势,挖掘有艺术才能、富有激情、乐于奉献的人员组建了一支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文艺团队。"魏中村党委书记俞金珠介绍,这支文艺队伍编排了一批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反映"各族人民大团结、各族人民大融合"的文艺节目,不定期举办文艺表演和宣传庆典活动,以大家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各民族同胞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引导全社会尊重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尤其

 是"魏中村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节"的举办,具有少数民族风情的节目登台亮相,不仅受到少数民族同胞的热烈欢迎,汉族同胞也纷纷赶来观看,获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同胞将嘉善作为第二故乡,融入了这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壮族同胞翟英武是魏中村的常客,他利用自身教育特长,关爱少数民族贫困学生的成长,还在各族同胞中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并因此获评市级"来嘉少数民族"和谐融入之星""荣誉称号。

 创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典型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

  首先,感谢县委、县政府以及民族宗教部门长期以来对我镇民族工作的关心,并在项目资金安排、工作指导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帮助。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中课镇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中课镇地处西盟新县城北面的库杏河流域两岸,东与澜沧县的竹塘、雪林、木嘎乡三个乡相接,南与勐梭镇相连,西与勐卡镇相连,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达 5.93 公里,国土总面积 313.3 平方公里。全镇辖有中课村、班...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