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策划方案 >

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培养目标 制定 本科 方案

【摘要】 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文件,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针对本科应用型高校如何有效实现预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培养规格细化、课程体系设置、培养方案论证等三个方面,探讨了培养目标实现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关系,归纳总结了培养方案制定时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 培养方案 培养规格 课程体系 培养方案论证

目前,为适应社会发展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许多学校成功申报了一批批新型本科专业,这些专业直接针对市场需求,明确地把人才培养目标与国内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同类专业区分开来,明确地把专业发展定位为工程应用型本科专业。同时也注重了与高职高专的办学目标的区别,基本上都把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厚基础、强技能、高素质”,并在人才培养目标中明确指出所培养的毕业生在专业理论基础方面应高于高职高专学生、而在实操技能方面则稍优于研究型大学学生。

高等学校办学任务是非常明确的,多数大学生毕业后就要参加工作,继续较为深入地搞科学或工程理论研究的仍然是少数。因此,本科应用型高校办学是有明显大众化趋向的,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形势的一种办学定位,与研究性大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是同等重要的。

如何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是本科应用型高校应当深入思考和认真解决的问题,而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重要支撑文件,是影响一批本科生的指导性文件,要经过严格的审核和科学的论证后才可以投入使用。科学有效地制定好人才培养方案,搞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基础。

一、人才培养规格的确定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才培养规格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细化,是在完善的市场调研和就业形势分析的基础上确定的,办学实力较强的专业通常可确定2-3个专业方向,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可以设定通信技术方向、嵌入式系统设计和物联网技术等方向。各专业方向在共同的专业背景基础上,直接针对具体岗位增设有关专业技能课程,以达到接近岗位需求的能力。如电子信息工程专业通信技术方向可以把人才培养规格确定为具备现代电子技术理论、通晓电子系统设计原理与设计方法、掌握现代通信技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外语、相应工程技术应用能力以及在通信工程领域跟踪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在信息通信、计算机与网络等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科学研究、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应用开发和技术管理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可开设相关课程如计算机通信与网络、移动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方向课。

人才培养规格的制定不可过窄或过宽。过宽的话在论证时则很难通过,甚至给专家这么一个错觉,就是该专业培养的人什么活都能做,过窄当然也不行,过窄会限制大学生就业范围。人才培养规格既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与专业有关的岗位需求制定,又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即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研究基础来确定人才培养规格。如某省属师范学院,其前身为省教育学院(大专编制),该学校升为本科后,结合市场用人需求和自身人才优势,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制定方面,确定了以培养电子信息工程类微波技术方面人才为主的培养目标,这既适应了市场对微波技术人才的需求,又充分发挥了自身微波技术方面的优势,成功实现了从“师范教育型”向“工程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转换。再如某省属高校立足地方,一方面发挥煤矿资源优势,申办了地质工程专业,并在专业建设基础上,创建了省级煤矿勘探技术中心,为地方煤炭工业建设培养了人才,同时通过产学研服务了地方企业。另一方面在相关专业中设置了煤矿电子技术专业方向,联合多家地方煤矿电气企业建立实习实训基地,达到了服务地方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二、课程体系设置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核心组成部分

课程体系设置要紧扣人才培养规格,现在有不少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举办了一些“冠名班”,实际上是与企业联合培养学生,是校企深度合作的结果,有些学校把它称为“订单式”的人才培养,这类办学方式成功地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但在开办这类专业时要注意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相关的课程设置时,应该首先回答好一个问题,即“这些学生除了去这类企业,还能不能去其它类企业工作?”,绝不能追求短期效应而失去了与高职高专办学的区别性特点,应该把厚基础的特点适度地体现出来。课程体系设置要放眼全局,应注意以下几点:

2.1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专业性特点

课程体系设置应体现明显的专业性特点,应能从课程体系设置中很容易看出对应的专业,如某专业课程设置为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列到这为止读者基本上大致可以看出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了,这些课程顺序性、专业性较强,也是教育部在专业设置中指定开设的课程。这些课程的设置也是“厚基础”而有别于高职高专“纯技能”型的重要体现,本科“应用型”专业继续保持了专业理论课程教学体系的完整性。

2.2 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知识到技能的转化

在就业方面“应用型”本科专业在学历上与985/211名牌高校相比是很不利的,但与企业用人之道却是极其吻合的,企业招人要的是受聘者能直接或经过短期培训后就能上岗,具备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能快速适应岗位工作的基础条件,而在人才培养环节上,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如何实现从知识到能力的转换,因此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学分比例都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很多学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基本上都明确规定了实践学时学分所占比例的下限,如不低于30%等。在人才培养方案的专家论证时,也经常会提到“应用型”目标在课程设置中是如何体现的等类似问题。如某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把每学期的20周,分为16周理论课程教学、2周集中实践、2周考试考查。2周的集中实践教学与本专业的已开设过的理论课程相对应或以培养某种专业技能为目的。16周的理论课程教学的学时分配中又有1/4以上的课内实验以达到学生对理论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在培养方案制定时充分考虑了学时分配和教学内容划分的一致性问题。

2.3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专业建设的综合实力

很多专业建设在项目验收时,都要被问及专业建设特色,其实就是对专业实力的展示。“应用型”本科教学存在科研促进教学的过程,本科教学质量要依据产学研技术来推动,产学研是学生毕业设计课题最科学有意义的来源,另一方面产学研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整体水平的重要途径和保障。产学研对教学质量的推动是全方位的、是存在持久性影响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时应该把产学研成果和实际生产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加工凝练后加入到课程设置和课程建设上来,可以把产学研应用情况分布式的放入到对应的课程中,进而通过修改课程教学大纲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如某高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与中国电子学会合作举办了电子工程师认证考试、板级设计工程师认证等多项认证考试,在多次承担相应的认证培训工作后,根据实用化的考试内容分布式地加入到相应的课程中,有效地促进了课程的建设。

2.4课程体系设置要体现专业就业的导向

开设职业指导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体制和劳动就业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为了切实的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应科学有效地调整和完善课程体系结构。目前在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多数专业培养方案中,都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等课程,加强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宏观性较强。为提高效果,就业指导课程应坚持分类指导、分段教学,最好选配有企业生产背景的专业老师进行课程教学和课程建设。在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的教学大纲中也应加入就业指导环节,在专业课程教学中体现学有所用和用到实处,通过课程教学实现对专业岗位的逐渐靠近和逐步熟悉。

三、培养方案论证是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重要环节

培养方案论证要完成对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的审定,辩证分析人才培养方案的可行性。在培养方案的论证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要完成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规格定位,二是要明确可预见的培养效果,三是要理清实现预定培养目标的思路和方法,四是要审定各课程教学内容的划分和对培养目标的阶段性支撑,五是要完成必要的教学条件准备和资源建设日程。经过科学论证后的培养方案,能有效地避免可能出现的课程调整频繁、教学条件不足、教学效果失准等现象,并能有效避免出现培养目标不能达到、就业效果过差等不良后果。目前在很多应用型高校本科培养方案中均设置了毕业实习环节,如有的专业采用了“3+1”教学模式,就是前3年在校实现理论和实践课程的学习,最后1年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那么在培养方案论证时就应该提交操作性比较强的毕业实习方案或建设方案。

四、结语

培养方案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纲领性文件,是学校办学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安排教育教学进程和开展教学管理活动的依据。在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在科学的社会需求分析和就业形式预测的基础上,更新教育教学理念、细化人才培养规格、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审定课程体系设置、完善教育教学条件、勾画人才培养效果,并经过多重论证后最终制定出理论上完善、实践上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并同时制定出与培养方案执行有关的教学过程监控、课程建设及课程教学考核、教学进程调整等相关文件,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保障。

作者简介:李光宇(1978-),男,安徽省淮北人,讲师。

联系方式:李光宇 手机:13305577917 邮箱:17332068@qq.com

参 考 文 献

[1]郑继兵,王绍峰.从人才培养方案透视高校专业建设的困境及出路[J],江苏高校,2013,(1): 45-47.

[2]汪霞,韦家朝. 从就业看江苏高校课程设置的问题与改革的思考——基于5所高校和3家企业的调查研究[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01:63-67.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