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调查报告 >

装甲兵器实战报告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装甲 兵器 实战 报告


打开文本图片集

法国

AMX-10RC装甲侦察车

法国共有3种不同型号的AMX-10装甲车辆,其中AMX-10P为履带式步兵战车,共有16种变型车,除法国外还装备伊拉克、希腊、印尼等国。另有一种海军陆战队用AMX-10P步兵战车主要供应出口。AMX-10RC是法国陆军大量装备的一种轮式装甲侦察车,主要用于代替陈旧的EBR(8×8)轮式装甲车,装备军一级的侦察团、快速部署部队的装甲团和步兵师骑兵团。法国陆军最初计划装备525辆,但实际装备数量不到400辆。该车海湾战争中曾被广泛使用,协同美军完成了重要作战任务。

AMX-10RC采用全焊接铝制装甲结构,炮塔位于车体上部中央位置,武器为1门105毫米半自动火炮,有较强的火力攻击能力,因此有媒体称它为AMX-10轻型坦克。AMX-10RC作为装甲侦察车辆,车上配备有多种侦察器材。车长席周围配有6具可360度旋转的潜望镜和1具M389周视望远镜,这些器材都可不受炮塔转动的影响,进行360度观察。M389的高低观察范围为12~24度,供火炮瞄准时使用8倍瞄准镜,机枪瞄准时改用2倍瞄准镜。射手有3个潜望镜或1具带有激光测距仪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對400~10000米距离的目标测距时精度为±5米,射手在发现目标后进行精确瞄准并把相关数据输入计算机,1.5秒后数据经过修正并控制武器射击。夜间射击时使用微光电视观察并跟踪目标。“沙漠风暴”期间,为进一步提高车辆的夜间作战能力,改用性能更先进的DIVT16型热像仪,从而可在夜间黑暗环境中发现并识别4000米距离的目标。105毫米火炮可以发射爆破榴弹、空心装药破甲弹和尾翼稳定高速穿甲弹等多种弹药。其中高速穿甲弹的初速为1400米/秒,可在2000米距离上击穿北约标准的三层重型复合装甲。此外在炮塔后部还有2具40毫米烟幕弹发射器。

2003年后法国进行了AMX-10RC的升级计划,主要集中在提高防护能力、机动性、数字化等问题上。具体方案是在铝制车体外部挂装高强度硬质装甲,加强出入舱口的装甲防护;在炮塔左前侧安装红外波段反干扰装置,用于干扰、破坏红外制导反坦克导弹的飞行。为105毫米火炮配置新型榴弹,以及改进发动机及传动装置等。

VBL轻型装甲车

它是法国陆军于1988年开始列装的一种4×4轻型多用途轮式装甲车,迄今已装备1250多辆。法国陆军现有2种不同用途的基型车,其中的一种在车舱顶部装有1具“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另有1挺7.62毫米机枪;另一种为情报搜集侦察车,装有1挺12.7毫米机枪和1挺7.62毫米机枪。动力系统采用标致公司的4缸涡轮增压柴油机,最大功率105马力。公路最大速度9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用附加备用燃料可增至800千米。发动机位于车体前部,后面的乘员舱可坐3人。设有3个顶舱盖和3扇门。车体后部装有推进器,可供水陆两用。车上配有轮胎中央充放气系统,可随地形变化调节轮胎压力。此外可视需要加装空调、加湿器等,以适应阿富汗炎热的沙漠地使用。两對大型车轮上方的车体外形略向内倾斜,车体两侧各有1扇向前开的侧门,其上有防弹玻璃观察窗。车舱顶部大型舱口供射手探身车外发射导弹。一些车辆可视需要安装“霍特”远程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出口型车上也可安装美国的“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此外还有20多种不同车型供出口选择。除法国外,尼日利亚、希腊、科威特、墨西哥等国也装备了该车。

VBCI步兵战车

这是于2000年前后开始研制的一种8×8轮式步兵战车,原计划2006年制成首批样车,至2013年每年完成100辆。后因伊拉克、阿富汗战争需要,加快了研制速度。为使部队尽快得到装备,研制中尽可能选用现有民品部件,既可降低成本又可早日制成后提供部队使用。陆军计划订购至少700辆,其中550辆为步兵战车、150辆为指挥车。

VBCI采用全焊接铝制装甲车体,外挂模块式被动装甲,内装防崩落衬垫层。由于采用8×8轮式结构,车体长达7.6米,宽2.9米,高2.2米。战斗全重28吨,最大行驶速度10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750千米。远距离机动可用A400M或C-17飞机运输。其武器系统采用25毫米机关炮和7.62毫米并列机枪,炮塔通过电驱动装置实现方向和高低转动,炮手配有昼用瞄准镜、热成像夜视仪和激光测距机。此外有液压气动悬挂装置、中央轮胎压力调节系统、三防系统、空调系统等。

德国

德国驻阿富汗兵力4388人,编有1个师司令部和2个山地步兵营,装备有自行火炮、直升机和各种装甲车辆。

“黄鼠狼”步兵战车

该车是德国陆军于1971年开始装备的一种轻型履带式步兵战斗车辆,共有1型、1A2型、1A3型、1A5型、2型等多种型号,在德军中服役达30年之久,直到2002年后逐渐用“美洲狮”步兵战车取代。

“黄鼠狼”步兵战车采用全焊接钢制车体,驾驶员位于前方左侧,发动机舱在其右侧。动力装置采用6缸液冷式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600马力。双人炮塔位于车体上方前部位置,上装1门MK20式20毫米机关炮和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随车携带1250发炮弹和5000发枪弹。此外还有1具6管烟幕弹发射器。火炮高低射界-17~+65度,方向射界360度。车体后部载员舱可坐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它的一个设计特点是,座位可经调整后使4名士兵躺下休息。战斗全重33.5吨,公路最大速度65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过垂直墙高1米,越壕宽2.5米,涉水深1.5~2米。

“黄鼠狼”服役后经多次改进,性能不断提高。其中1A1A型可发射“米兰”反坦克导弹;1A3型采用新型被动式装甲后可防御苏式BMP-2步兵战车30毫米火炮发射的穿甲弹;1A5型在乘员舱下加装了防地雷装置,可防御反坦克地雷的袭击,防护能力提高86%。

“小狐”多用途轻型装甲车该车采用4×4轻型轮式车底盘和全焊接铝制装甲车体,并装备模块式附加装甲。位于车体前部的驾驶员舱有良好的视野。车内布局可视需要进行设计变换,如用作侦察车时可设置高架式桅杆并配以各种侦察器材。观察员可在装甲防护舱内控制桅杆伸出舱孔升高1.5米,必要时也可将传感器从桅杆上卸下来装在三脚架上,选择合适地形进行远距离侦察。德军订购的202辆中,有178辆为侦察车,24辆改为战斗工程车。荷兰订购了130辆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78辆通用车。德国还订购了4辆“小狐”车用作炮兵观察车,取代美式的M113装甲车。该车还可安装地面雷达或“尾刺”地空导弹,以提高對活动目标的侦察能力和低空防御能力。在阿富汗战场上,遇到的主要威胁是塔利班分子的地雷等简易爆炸装置造成的伤亡,因此“小狐”轻型装甲车的防护力已显不足。为此,德军在一些装甲车上安装了新型反应装甲,当这种装甲遭到火箭弹袭击时能产生大量极细小的纤维,它们對车体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鹰”IV型多用途装甲车

这是德军于2009年才投入阿富汗战场的新型轮式装甲车。它采用“杜罗”车辆底盘、6缸4冲程柴油增压内燃机,最大速度11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700千米。战斗全重7吨,乘员4人。该车在设计中着力提高防护性能以应對阿富汗战场上的地雷威胁,采用超压式三防车体、外挂钢芯复合装甲、安全防护座椅,达到北约三级防护标准。由于采用多重防护措施,在阿富汗战场经受了防爆的考验。在昆都士附近的一次战斗中遭到爆炸物袭击后,1辆扫雷车和1辆防爆排险机器人毁伤严重,而2辆“鹰”IV仅受轻度毁伤仍可继续使用。

“狐”1A8装甲人员输送车德国陆军于1979~1985年间曾装备1200多辆“狐”6×6装甲人员输送车,主要用于运送兵员、武器装备和后勤支援,也可用作侦察、指挥车辆。“狐”1有多达21种不同型号,型号前用TPZ表示装甲运输车,然后以1A2、1A7、1A6等表示运载不同武器装备后改成不同功能的装甲车辆。如TPZlA3为核生化侦察车、TPZ1A7A3为“米兰”反坦克导弹发射车、TPZ1A7A1为指挥车等。

其最新型为“狐”1A8轮式装甲车,首批60辆于2009年前后投入阿富汗使用。它在设计中采取多项措施提高装甲防护能力,尤其重视防御地雷和简易爆炸物的能力。为此在装甲车体的底部增加了中间隔层和地雷防护装甲,车体两侧也加强了装甲防护,乘员舱内采用悬挂式座椅以防地雷袭击,轮胎采用了钢制装甲增强型轮罩。为提高對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采用了可进行360度全景扫描的光电侦察系统。为干扰、破坏简易爆炸物的正常工作,车上设置有高效微波干扰系统、快速遮蔽系统和旋转式多功能榴弹发射装置。一旦发现可疑爆炸物威胁,可从远距离上将其引爆,并在装甲车周围形成一层电磁防护层,保护车辆免受袭击。此外也可通过移动电话使地雷等爆炸物的引爆装置失去效能,采用这些措施后使“狐”1A8装甲车显著提高了防御简易爆炸物的能力。

“狐”2装甲人员输送车2011年前后,莱茵金属公司在“狐”1的基础上制成“狐”2装甲人员输送车,但未大量生产。“狐”2车体装甲可防御7.62毫米穿甲弹从不同方向的袭击,车窗和观察孔也有良好防护性能。为进一步提高防护性能加装了附加装甲,可防御12.7毫米或14.5毫米穿甲弹、炮弹破片及地雷等的袭击。在车体正前方部位可挂装更好的被动式装甲,可防御30毫米穿甲弹的袭击。车体后部有2扇门可迅速开启,便于士兵的出入。在车体前部右侧,有1挺12.7毫米机枪,左侧中部有6联装烟幕弹发射器。车上有三防装置、灭火装置、夜视器材和水中行驶时使用的推进器。“狐”2装甲车自重14.6吨,载重7.4吨,战斗全重22吨。最大行驶速度96千米/小时,水上最大行驶速度10千米/小时,越壕宽1.2米。

“杜罗”轮式装甲车

这是由瑞士莫瓦格公司生产的一种轮式装甲车辆,后来美国的一家公司也参与合作,由瑞士研制底盘,美方提供装甲,于1999年制成样车,并装备瑞士陆军。德国陆军于2002年12月订购12辆该型车。德军订购的是“杜罗”ⅢP 6×6战地救护车,以后又订购4辆改型车供陆军宪兵使用。德军总需求量为900辆,由莱茵金属公司制造。

“杜罗”ⅢP由6×6轮式越野车底盘和一种全新设计的装甲车体组成。它采用了透明装甲作为车厢前部的观察窗和车门观察窗,同时其余部分采用了高强度钢制装甲,因而對轻武器子弹、炮弹破片和反步兵地雷等各种威胁都具有良好防护效果。动力系统采用康明斯ISB5.9升6缸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2459力。前部驾驶舱有驾驶员和车长各1人,后部载员舱最多可运载12人。车净重9.5吨,战斗全重11.5吨。车长6.59米,宽2.16米,高2.65米。最大行驶速度100千米,最大行程600千米。该车共有6×6和4×4两种结构,前者载员12人,后者载员10人。人员都从车尾部舱门出入,门上有防弹玻璃。除用于运输人员外,也可用作指挥控制车、后勤支援车、战地救护车。可视需要加装GPS全球定位系统、三防系统、中央轮胎充放气系统、辅助动力系统、空调系统等,以适应沙漠地区战斗的特殊需要。

“猫鼬”(Mungo)轻型装甲车

这是一种由民用4×4轻型越野车改装而成的军用车辆。德军曾在2004年订购388辆,對部分车辆加以改进后投入阿富汗战场,计划订购900辆。“猫鼬”之所以被德军选中,主要是因为它结构紧凑,使用方便灵活,可用C-130、C-160等飞机远距离运送,也可用CH-53G、CH-47等军用直升机在战场空运。车净重3.30吨,战斗全重5.3吨,除2名乘员外可载8名士兵。该车有较强的牵引力,可牵引3.5吨重的武器装备或其它物资。其公路最大行驶速度9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600千米。但最初其装甲防护能力和抗地雷能力不能适应阿富汗战场的需要,为此對车体两侧及其它重要部件进行了加固处理。

意大利

意大利在阿富汗驻军3330人,编为1个山地步兵旅司令部和3个山地步兵团,装备各种直升机和装甲车辆。

LMV多用途轮式车

这是由依维柯公司于2001年制成的一种轻型军用车辆,目前大量装备于意大利和英国地面部队,其它一些国家也有订购,截止2009年已供应2000辆以上。该车在设计中采用了模块式结构和4×4轮式底盘,可以不必进行重大改造即能打造成各种不同用途的车辆。早期的车辆投入巴尔干半岛使用时,发现易遭地雷或反坦克火箭弹的袭击。以后不断改进提高了装甲防护能力,据称成为世界上第一种在底盘上加装防雷系统的轻型轮式车辆。一些车辆上采用了较平直的V型底板,这些装甲板采用多层夹心结构放在载员舱下面,以保护车内乘员和机械设备。此外还采取措施减小车辆行驶中的热辐射和音响信号,以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和乘员舒适性,避免长途行驶中常有的疲劳现象或不安全因素。由于采取了以上一系列措施,使得LMV车同时兼有良好的防护性能和机动陛能。其公路最大行驶速度达到13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500千米。车净重3.8吨,载重2.7吨,战斗全重6.5吨。一般情况可乘坐4~5人,必要时可改造成物资运输车、战地救护车或反坦克导弹发射车等。

“标枪”步兵战车

这是依维柯公司研制的一种履带式装甲车辆,意大利陆军自2002年起正式装备加墨巴蒂旅。首批订购200辆,其中大部分为制式步兵战车,少数为指挥控制车、迫击炮运载车、“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和战地救护车。

“标枪”步兵战车的车体和炮塔为全焊接铝制装甲结构,车体两侧和炮塔四周都有附加防护钢制装甲以提高防护能力。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动力舱在驾驶舱的右侧位置,进气管和排气管在车体上部。该车采用依维柯4冲程水冷式多燃料柴油发动机,车内冷却系统使其在最炎热的沙漠环境使用时最高温度不超过49摄氏度。位于车体中央位置的炮塔由电力驱动。车长位于炮塔左侧,炮手在其右侧。车长席四周有6具潜望镜,炮手配有顶置昼夜两用热像夜视仪,此外还有1具激光测距机供精确测定目标距离用。

该车的武器装备为1门25毫米机关炮、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在炮塔的两侧各有1具“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射装置,导弹最大射程3750米。导弹发射装置旁边还有1具4联装80毫米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可360度旋转,火炮高低射界为-10~+30度。载员舱有5个射击孔,可供5名士兵从车内向外射击。近年来新改进的项目包括,将火炮口径增至30毫米,配用二代红外潜望镜和周视潜望镜,改用大功率发动机,提高了防地雷能力,减小了热辐射和电磁辐射信号等。为适应21世纪步兵作战的需要,

“标枪”步兵战车还进一步加强火力突击能力,配备T60/70A型炮塔,配用一门0T060/70型60毫米线膛炮。火炮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初速可达1680米/秒,可击穿2000米距离上倾角为60度的120毫米均质钢甲。另有一种高效爆破弹重7.4千克,初速1000米/秒,有效毁伤面积660平方米。与其配套的还有先进的数字化火控系统,以提高单炮命中目标精度和整个步兵分队的作战效率。

结语

美国发动的阿富汗战争自2001年10月开打以来已超过10年的时间,延续时间超过越战,成为美国最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投入到阿富汗战场作战的各种装甲车辆更是经受了实战的考验。路边炸弹是驻阿联军的“头号杀手”,阿富汗塔利班武装频繁使用这种“简易爆炸装置”发动攻击,给联军造成较大伤亡,因此各种装甲车辆不得不根据实战的经验进行升级改造。而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得以遏制路边炸弹威胁的无线电频率干扰器和大量无人机这两大“法宝”,在阿富汗却遭遇尴尬,因为阿富汗路边炸弹没有无线电频率,干扰器无用武之地。五角大楼因此紧急调派了大批新型防地雷反伏击车前往阿富汗,防地雷反伏击车由此得到大量发展,各种新型车辆不断推出。通用动力公司还對“斯特赖克”战车进行了升级改造,推出“斯特赖克”双V形车体步兵战车,被称为美军在阿富汗的“保命”战车。美军还装备了大量更换了独立悬挂系统的“美洲狮”装甲车,以适应阿富汗战场崎岖的地形。好莱坞大片习惯于把美军描绘成装备“神器”的常胜之师,但阿富汗战争的实践证明,如何有效保护参战人员的安全成为令美军头疼的难题。由此,西方各国都根据阿富汗战争的经验,加快了装甲战车的改进革新步伐,不断推出各种新型装甲车辆。可以说,阿富汗战争對于未来装甲战车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