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7篇

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7篇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 贵州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贵 州 省 交 通 运 输 厅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 目 录 前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7篇,供大家参考。

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7篇

篇一: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

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征求意见稿)

 贵

 州

 省

 交

 通

 运

 输

 厅

 二〇二〇 年 十一 月

 目

 录

 前

 言 ...................................................................................................... 1 一、“十三五”发展总结 ....................................................................... 2 (一)发展成就 ................................................................................ 2 1. 交通投资持续高位运行。

 ...................................................... 2 2.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 2 3. 养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 4 4. 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 6 5. 科技创新引领作用不断发挥。

 .............................................. 7 6. 绿色交通建设不断加快。

 ...................................................... 8 7. 平安交通建设稳步推进。

 .................................................... 10 8. 行业治理水平进一步提升。

 ................................................ 11 (二)存在问题 .............................................................................. 12 1. 基础设施网络供给能力仍然不足。

 .................................... 12 2. 基础设施衔接水平亟待提高。

 ............................................ 13 3. 运输服务品质有待进一步提升。

 ........................................ 13 4. 智慧交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

 ............................................ 14 5. 行业治理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

 ........................................ 15 二、“十四五”发展形势及阶段性特征 ............................................. 16 (一)形势要求 .............................................................................. 16 (二)发展环境 .............................................................................. 23 1. 发展优势 .............................................................................. 23 2. 发展机遇 ............................................................................... 25 3. 面临挑战 ............................................................................... 26 (三)阶段性特征 ........................................................................... 27

 三、“十四五”发展思路及规划目标 ................................................. 30 (一)指导思想 .............................................................................. 30 (二)基本原则 .............................................................................. 30 (三)发展思路 .............................................................................. 31 (四)发展目标 .............................................................................. 32 四、“十四五”发展的主要任务 ......................................................... 35 (一)强化基础设施网络供给能力 ............................................... 35 (二)进一步推动交通和旅游融合发展 ....................................... 38 (三)全面提高公路与航道管理养护水平 ................................... 39 (四)提升客货运输服务效率和品质 ........................................... 40 (五)强化科技智慧对交通运输的引领支撑作用 ....................... 41 (六)着力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 43 (七)切实提高交通安全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 45 (八)加快构建协同高效的现代化治理体系 ............................... 46 (九)资金测算 .............................................................................. 48 1. 资金需求 ............................................................................... 48 2. 资金筹措方案 ........................................................................ 48 五、保障措施 ........................................................................................ 50 (一)加强组织实施 ....................................................................... 50 (二)强化资金保障 ....................................................................... 50 (三)完善政策支持 ....................................................................... 51

 1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贵州开启建设交通强国建设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随着“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将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交通运输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对推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都具有重要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十四五”期,面对新形势和新环境,仍需继续加快贵州交通运输发展,着力补齐短板,增强有效供给,加快构建“西南综合立体交通枢纽中心”,大力服务大城市、都市圈和重点产业集聚区建设,有力支撑交通强国建设,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当好先行。

 本规划是指导贵州省“十四五”期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在交通运输领域的细化和落实。规划重点是公路、水路、城市客运,衔接铁路、民航等多种运输方式,涵盖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养护管理、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安全应急等多个领域。

 2

 一、 “ 十 三 五 ” 发展 总结

  ( 一 )

 发展 成就

 “十三五”时期,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紧紧抓住“十三五”交通运输发展的黄金时期,继续加快推进交通运输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和任务顺利完成,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运输保障。

 1. 交通投资持续高位运行。

 “十三五”时期,全省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屡创历史新高,年投资总额均实现超千亿,继续位居全国前列,累计完成交通投资 XX 亿元,约为“十二五”期的 X 倍。交通投资持续高位运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全国交通投资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从投资结构来看,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农村公路、枢纽场站、路网结构改造、水运建设和其他交通项目分别完成投资 XX亿元、XX 亿元、XX 亿元、XX 亿元、XX 亿元、XX 亿元和 XX 亿元,分别占投资总额的 XX。

 2. 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突破。

 内通外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十三五”以来,G69 惠水至罗甸段、G75 遵义至贵阳扩容工程等高速公路重

 3

 点项目相继建成通车。截至 2019 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 7005 公里,总里程跃升至全国第四位、西部第二位。内通外联的高速公路网络基本形成,实现省会贵阳到市(州)中心城市双通道连接,基本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便捷连接所有地州,全面通达所有县市,“两小时”覆盖黔中经济圈、“四小时”通达全省、“七小时”通达周边省会城市的交通圈。

 普通国道技术等级大幅提升。“十三五”以来,普通国道提等升级进一步加快,全省新开工普通国道建设项目规模达到约 3000 公里,截至 2020 年底,全省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达 X%,较“十二五”末提高了 X 个百分点;普通省道建设稳步推进,“十三五”以来新开工普通省道建设项目规模达到约 1900 公里,截至 2020 年底,全省普通省道三级及以上比重达 X%,较“十二五”末提升 X 个百分点。

 农村公路兜底性任务提前完成,“组组通”硬化路实现圆满收官。“十三五”以来,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全省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加快。2017 年,实现了建制村通畅率达 100%,成为西部第 1 个实现建制村通畅的省份,提前两年完成兜底性目标。2019年6月,“组组通”硬化路建设圆满收官,全省3.99万个30户以上村民组实现100%通硬化路,惠及农村人口 1166 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83万,长期困扰广大农村地区群众出行、“黔货出山”的痛

 4

 点难点问题得到显著改善。启动实施县乡公路路面改善提升工程,首期启动建设的 5000 公里项目全部集中在贫困地区。

 枢纽站场建设有序推进。“十三五”以来,已建成贵阳客运北站、安顺西综合客运枢纽、遵义颜村综合客运站、中国辣椒城综合物流园等一批综合客运枢纽和物流园区。普通公路客运站方面,已建设 2 个地市级客运站、7 个县级客运站和 31 个乡镇客运站。到“十三五”末,全省各市(州)至少有 1 个一级客运站,将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客运站县级覆盖率、等级客运站乡镇覆盖率均达到 100%。

 “两主三辅”水运航道网加速形成。一批水运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已建成清水江锦屏—白市高等级航道建设工程和都柳江从江、大融航电枢纽工程,开工建设都柳江郎洞、清水江平寨等 4 个航电枢纽工程和北盘江光照、乌江乌江渡等 4 个库区航运建设工程,“两主三辅”水运航道网加速形成。截至 2020 年底,全省内河航道里程为 X 公里,其中高等级航道建成里程接近 1000 公里。港口方面,“十三五”以来新建港口泊位 27 个,其中包括 500 吨级泊位 24 个。

 3. 养护管理水平显著提升。

 公路养护力度不断加大。“十三五”以来,公路养护市场化、专业化、机械化、规范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持续开展“高速公路养护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普通国省道养

 5

 护市场化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开展了全省公路技术状况提升专项行动。全省公路养护里程达到 19.2 万公里,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全省高速公路、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优良路率分别达到 X%和 X%,农村公路中等路率达到 X%,路况水平进一步提高。

 公路安全保障能力不断提升。“十三五”以来,全省持续开展“多彩贵州〃平安高速”创建,大力实施“平安交通”工程,积极开展了公路隧道安全风险防控、公路桥梁安全防护能力提升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大力推进安全保障工程、危桥改造工程及灾害防治工程,累计实施普通国省道安防工程X万公里、危桥改造X万延米,实施县乡道安防工程X万公里、危桥改造X万延米,国省道安全设施完好率和县乡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率达到 100%。

 公路运营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印发了《贵州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发展规划(2018-2030)》,着力推进服务区、收费站改建及高速公路沿线景观等设施品质升级,高速公路服务质量和形象明显提升。收费站入口治超设施建设全面完成,实现全省高速公路超限运输车辆比例不超过 0.5%。在全国率先完成 ETC 推广发行目标,全省收费站 ETC 车道覆盖率达 100%。

 航道管养逐步向正规化迈进。“十三五”以来,航道养护机制逐步完善,省管航道机构健全,管养人员、机具配

 6

 备合理,航道通航得到有效保障。赤水河、乌江、南北盘江红水河三条省管通航河流的航道维护通航保证率和维护正常率分别达到 97%和 96%以上。

 4. 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

 公路水路运输量保持平稳较快增长。2020 年,全省完成公路客运量 X 亿人、客运周转量 X 亿人公里、货运量 X 亿吨、货运周转量 X 亿吨公里,较 2015 年分别增长 X。水运方面,全省完成水路客运量X亿人、旅客周转量X亿人公里,完成水路货运量 X 亿吨、货物周转量 X 亿吨公里,较 2015年分别增长 X。

 客货运输服务体系持续改善。“十三五”以来,农村客运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2016 年实现“村村通客运”。全省公共交通得到较快发展,2016 年实现了县县通公交目标,贵阳、遵义、凯里“公交都市”创建取得新进展,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超过 55%,其余地级市均突破 30%。城市轨道交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货运物流业“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多式联运、甩挂运输等先进货运组织模式推广效果明显,2 个项目入选全国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国家甩挂运输试点项目顺利完成,铜仁市入选全国首批城市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工程创建城市。

 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成效初显。定制化道路客运试点有序开展,积极引导和支持传统道路客运企业开展定制服务,

 7

 已覆盖贵阳、安顺等多个地市(州)。自主开发的“通村村”农村出行服务平台已实现乡镇全覆盖,累计服务超1000 万人次,并被纳入交通运输部农村客运智能化应用示范项目。组建贵州旅游集散中心联盟,开展旅游客运集散中心企业试点,实现运输服务与旅游业发展深度融合。启动了道路货运无车承运人试点工作,推动传统货运业转型升级。

 。

 运输装备水平稳步提升。2020 年,全省客运班车中中高级客车数...

篇二: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

州省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 贵州省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咬定青山不放松,脚踏实地加油干,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 100 周年,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以下是职场分享相关的贵州省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资料,欢迎你的阅读及关注。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 年和十三五工作回顾 20xx 年是贵州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共贵州省委直接领导下,我们统筹推进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党中央放心、人民满意的优异答卷。我们众志成城夺取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出击、从容应对,迅速构建查、防、控、治、保、导六位一体防控体系,率先开展重点人员全面核酸检测,集中资源全力救治患者,掏家底援助鄂州、武汉,短时间内遏制了疫情蔓延,努力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铜墙铁壁。我们奋力冲刺打赢脱贫攻坚战,

  坚决克服疫情、灾情冲击影响,尽锐出战向最后贫困堡垒发起总攻,较真碰硬开展挂牌督战,查缺补漏、巩固提升,高质量打好收官战,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我们全力以赴推动经济恢复增长,用足用好中央纾困政策和直达资金,采取一系列超常规举措,积极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复市,大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和重大项目建设,经济增速率先由负转正、逐季加快,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4.5%,实现经济增速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前列。我们千方百计保民生防风险,全面落实稳就业惠民生政策,城镇新增就业超过 60 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 4.9%和8.2%,强化困难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多措并举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实现了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各位代表。20xx 年主要目标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十三五规划顺利收官。回首过去五年,习近平总书记心系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对贵州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多次给予亲切关怀,全省上下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五年来,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在中共贵州省委正确领导下,在省人大、省政协监督和支持下,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好三大攻坚战,实施

  三大战略行动,建设三大国家级试验区,经济社会发展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取得历史性成就。

 (一)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我们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省之力、聚各方之智,坚决落实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打好四场硬仗,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全面实现。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提高。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30 户以上自然村寨全部通硬化路,光纤、4g 网络和动力电村村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实施易地扶贫搬迁,192 万人搬出大山,从根本上改变了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五年来,全省共投入扶贫资金超过 1 万亿元;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勇担使命,广大基层干部和 4.5 万名驻村干部冲锋在前;中央定点单位、统一战线和民主党派、东部协作省市、澳门特别行政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广大企业真情帮扶,凝聚起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我省连续四年在国家脱贫成效考核中综合评价为好。党的十八大以来,全省 923 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6 个贫困县全部摘帽、9000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彻底撕掉绝对贫困标签,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贵州篇章。

 (二)综合经济实力大幅跃升。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1.78万亿元,经济总量在全国位次上升 5 位、人均水平上升 4 位。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振兴发展十大工业产业,

  实施双千工程,改造项目 7863 个、引进优强企业 4333 家,省属国有企业加快战略性重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6%;深入推进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百企引领万企融合行动,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全国第 1。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12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速位居全国前列。实施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获批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2 个,新增 5a 级旅游景区 4 个,贵州旅游知名度美誉度大幅提升;强化政金企融资对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实现翻番。实施服务民营企业六大专项行动,市场主体超过 346 万户。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超过 50%。综合经济实力快速提升,创造了赶超进位的黄金十年。

 (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重大突破。着眼于破瓶颈、抢先机,推进两新一重建设,实施六网会战,基础设施支撑能力不断增强。开展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7607 公里,高速铁路通车里程 1527 公里,民航旅客年吞吐量突破 3000 万人次,轨道交通从无到有,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基本形成,今天的贵州天堑变通途。加快推进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76 个县中型水库投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 7000 万千瓦,天然气管道联通 60 个县。大力推进新基建,一批超大型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建成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国家级

  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实现 5g 县县通,出省带宽达到 1.7 万 g。基础设施的重大突破,为贵州后发赶超提供了强大支撑。

 (四)改革开放创新取得明显成效。深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完成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一云一网一平台建成投用,贵人服务广受好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建立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司法体制、零基预算、医药卫生体制、农村三变等改革亮点纷呈。深入推进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发展战略,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强与泛珠三角等区域合作,1+8 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贵阳国际邮件互换局投入运营,央企招商、民企招商等成效明显,数博会等重大开放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建成贵州科学城,国家重点实验室达到 5 家,国家质检中心达到 10 家,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到全国第 20 位。中国天眼投入运行,大国重器享誉世界。充满生机活力的贵州,正在成为创业、兴业、立业的发展热土。

 (五)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大成果。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强力推进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实施双十工程,大力推进乌江、赤水河等流域治理,率先全流域取

  缔网箱养殖,完成长江流域重点水域退捕禁捕,地表水水质总体优良。县城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 95%以上,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率大幅提高。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造农村卫生厕所197.7万户。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实现年度产消平衡,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稳步降低,绿色经济占比达到 42%。持续推进生态修复,森林覆盖率达到 60%,世界自然遗产总数全国第1,成功举办第四届中国绿博会。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林长制,30 项改革举措和经验在全国推广。设立贵州生态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重要国际性平台。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绿水青山已成为贵州的靓丽名片。

 (六)民生社会事业取得全面进步。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首位,持续办好民生实事,民生重点支出累计达到 1.8 万亿元,年均增长 8.5%。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城镇新增就业 370 万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面免除中职学生学费,本科院校、高职(专科)学校分别达到 29 所和46 所,贵州大学实现部省合建。加快完善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率先建成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和覆盖全省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三甲医院增至 35 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和行政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实现全覆盖。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城乡低

  保标准稳步提高。文化、体育等事业繁荣发展,民族团结和谐。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战果,平安贵州建设成效显著,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民生福祉的大幅增进,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五年来,我们坚决履行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狠抓中央巡视、国务院大督查、审计等发现问题整改,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纵深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强化审计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政治生态持续向好。扎实开展政府系统深化落实年、效能提升年活动,政府治理效能显著增强。全省干部用担当砥砺初心、以实干笃定前行,始终保持了埋头苦干、奋勇争先的精气神。

 各位代表。回顾过去五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切体会到,做好新时代政府工作,必须始终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听党中央指挥、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把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以实干实绩诠释对党绝对忠诚;必须始终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定不移贯彻新

  发展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推进;必须始终汇聚合力抓主要矛盾,深刻总结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宝贵经验,适应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强大合力,切实把战略重心转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来;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以百姓心为心,着力解决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须始终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上下一条心、拧成一股绳,攻克前进道路上一个又一个堡垒,不断夺取一个又一个胜利。

 各位代表。五年来的成就,成之惟艰、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关怀厚爱的结果,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人大、省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省各族干部群众苦干实干的结果。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人民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全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驻黔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和消防救援队伍指战员,向广大医务工作者,向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和兄弟省区市,向关心支持贵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此时此刻,我们要特别向牺牲在脱贫攻坚和抗击疫情战场上

  的同志,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向他们的亲属表示最诚挚的问候。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还不高;农村低收入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较多,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任务艰巨;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人才支撑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政府债务负担比较重;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仍有不少短板;一些干部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解决问题的本领不够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还不同程度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加以解决,决不辜负党中央重托和全省人民期望。

 二、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和二 o 三五年远景目标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

  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根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八次全会部署,省政府编制了《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 o 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已印发大会审议。这里,着重从六个方面作简要说明。

 关于奋斗目标。到 2035 年,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十四五时期,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左右;居民收入增幅高于经济增长,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8%左右;制造业增加值、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明显提高,经济发展、生态建设、人民生活、开放水平、社会文明程度和社会治理能力迈上新台阶。

 关于总体思路。十四五时期贵州发展将按照一二三四的总体思路来展开。一就是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把高质量要求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大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实现更高质量、更...

篇三: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

021 11

 目

 录 前

 言 ........................................................................................ - 1 - 一、发展现状 ............................................................................ - 2 - (一)发展基础 .................................................................. - 2 - (二)存在问题 .................................................................. - 8 - 二、发展形势 ............................................................................ - 9 - 三、总体思路 .......................................................................... - 12 - (一)指导思想 ................................................................ - 12 - (二)基本原则 ................................................................ - 13 - (三)发展目标 ................................................................ - 14 - 四、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 ...................................................... - 16 - (一)

 打造综合交通运输“数据大脑” ........................... - 16 - (二)

 大力推进交通运输新基建 ................................... - 18 - (三)

 拓展电子出行服务体系 ....................................... - 21 - (四)

 深化智慧物流联运体系 ....................................... - 23 - (五)

 升级行业数字治理体系 ....................................... - 24 - (六)

 着力构建数字交通产业新生态 ........................... - 28 - 五、保障措施 .......................................................................... - 31 - (一)加强规划实施统筹 ................................................ - 31 - (二)稳定资金筹措来源 ................................................ - 31 - (三)优化管理体制机制 ................................................ - 32 - (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 - 32 -

 前

 言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是我省加快实施数字经济战略抢抓发展新机、纵深推进“一二三四”总体思路的战略机遇期,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赋能、创新引领交通运输新旧动能转化的关键转型期。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大数据融合创新驱动交通运输转型发展,加快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交通运输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省交通运输发展的战略方向。

 《贵州省“十四五”数字交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研究提出“十四五”时期我省数字交通的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规划》是《贵州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专项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推进全省数字交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本规划以 2020 年为基年,规划目标年为 2025 年。

 “十三五”时期是我省交通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支撑保障最优、发展成效最好、老百姓受益最多的五年,也是全省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数字治理水平跃升、大数据意识深入人心的五年。交通运输行业以大数据“聚通用”为核心,大力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的集成创新与融合应用,着力构建集聚融合、开放共享的交通运输大数据技术体系,初步建立了“一云一网一中心一平台”的数字交通总体格局和政企合作、社会参与的交通运输大数据产业生态,交通运输服务品质进一步提升,交通运输治理能力进一步增强,在全国发挥了良好的引领示范作用。

 1.

 着力打造融合型行业大数据中心,推进交通运输数据资源在线集聚、开放和融合应用,在全国打响了“贵州交通大数据”名片。

 ——交通要素数字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高速公路运行状态感知网络基本形成,建设 ETC 门架系统 1277 套,视频覆盖率达到2.7公里/个,重要路段和服务区实现气象监测100%覆盖。初步建成贵州省普通国省道路网资产及智能养护管理系统。普通国省干线交通情况调查站点覆盖明显提升。初步

 建成乌江数字航道,形成 78 公里电子航道图,实现航道及船舶动态、水位气象等信息实时监测。“两客一危”车辆联网联控覆盖率达到 100%。

 ——数据资源汇聚共享迈出更大步伐。依托“智能交通云”建成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汇聚交通行业内外 477 张表、25 亿条数据,在全国率先实现交通运输业务应用和数据全部云化迁移,实现业内首个交通大数据“全网搜索”服务应用。广泛开展跨地区、跨部门、政企数据资源汇聚与共享,牵头建立“六省一市”交换共享机制,聚集跨省数据 1400多万条,共享公安交警动态视频数据 110 万条/天、机动车数据 900 万条,接入旅游、气象等部门的景点实时客流、气象预报等信息,与高德等企业交换实时路况数据 1800 条/天,对外共享数据集 292 个、开放数据集 129 个。

 2. +

 围绕脱贫攻坚、枢纽经济、交旅融合等发展需要,充分发挥企业优势,以数据融通实现智慧服务,交通运输服务提质增效成果显著。

 ——农村客运智能服务水平全国领先。率先建成农村客运智能服务平台“通村村”,成为全国最大的农村出行平台,累计服务超 1000 万人次,村级服务站点已覆盖全省 99%以上的行政村并开始全国推广应用,农村地区群众出行、“黔

 货出山”的痛点问题得到显著改善。交通运输部将“通村村”纳入 2019 年部重点推动的 12 件贴近民生实事和农村客运智能化应用示范唯一项目。

 ——道路客运联网售票广泛应用。创新采用 BOT 模式引进贵州大迈科技有限公司,建成道路客运联网售票系统,实现了全省一、二级客运站 100%覆盖,提供汽车客运信息查询 1500 余万次,道路客运二类以上班线联网售票覆盖率达到 39.5%,树立了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交通建设的样板,可持续运营模式更加清晰。

 ——出行信息服务更加多元。持续推进贵州省综合交通出行服务平台建设,整合联网售票、通村村等各类服务,接入轨道交通、民航、铁路等综合出行服务信息,提供全程、实时、多样化的交通出行特色解决方案。

 ——收费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在全国率先完成 ETC 推广发行目标,采用大数据创新货车 ETC 跨省发行,ETC 用户数达 256 万,收费站 ETC 车道覆盖率达 100%,进一步推进ETC 拓展应用。西部率先实现高速公路收费站移动支付覆盖率 100%,高速公路服务区非现金支付覆盖率达 80%以上。

 ——交通旅游大数据深度融合。引进联通、贵州客运等公司,建成交通旅游服务大数据应用平台,进一步推进交通旅游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放,实现交通旅游线上线下资源对接、协同运行和综合服务。

 ——城市公交出行更加便捷。在西部省区率先实现全域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多元化支付服务全面覆盖。公交和轨道一卡通互联互通加速推进,贵阳市成为全国最早开通公交和轨道交通互刷的 13 个城市之一。贵阳地铁 1号线及 BRT 车站闸机实现 5G 刷脸识别支付。

 ——物流信息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建成贵州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交易数据达 888 万条、订单数据超过20 万条,有效监管了无车承运人试点企业,有力支撑行业货运物流决策。

 3.

 以大数据思维牵引政务应用建设,以事中事后监管为重点,创新治理模式,革新治理手段,行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工程建设实现精细化跟踪监管。业内首个开展交通建设投资领域“数据铁笼”,利用建模技术对在建项目风险点开展动态监控,实现投资全程违规分析及预警,重塑建设投资监管模式。建成“四好农村路”综合管理平台,运用高分遥感及业务大数据对近 4 万个农村“组组通”项目开展全过程动态监管和精细化管理,节约财政资金 68 亿元,工程质量大幅提升。

 ——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显著提升。公路水路安全畅通与应急处置平台持续完善,融合交通、公安、旅游、气象及

 跨省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高速公路事件处置效率提升 60%,拥堵预警准确率达到 90%。

 ——执法全流程实现在线重构。建成行政执法综合管理信息系统、治超联网管理系统,推进跨系统执法数据整合,以数据推动执法业务变革和站点布局优化,初步实现事中事后数据分析、超限车辆精准拦截、违法数据源头反馈和全流程数据管控。

 ——政务服务体验更加友好。建设完善了交通网上办事平台,政务事项网上办理率达到 100%。开展区块链技术在交通行业的应用研究,实现贫困村定向运输农产品车辆的快速免费通行。

 ——工程质量与安全监管效能有力提升。建成交通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平台,整合接入物联网设备 11632 个,实现现场看得见、网上查得实、数据分析准、要素管得住、决策有支撑。

 ——道路运输数字化监管体系更加完善。与交警、安监部门开展数据共享,对全省“两客一危”车辆开展道交安联网联控,并通过与高速公路卡口数据比对,实现对营运车辆和驾驶员违法违规行为的实时监控管理。

 4.

 围绕交通运输大数据构建产业生态体系,产业形态和商

 业模式逐渐发展,社会资本参与数字交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创新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培育了交通大数据企业黔通智联,引入了以道坦坦、智通天下为代表的社会资本投入数字交通建设运营,在公路服务、智慧物流、农村客运等方面均取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创新采用 PPP 模式成立业内首个高速数据运营有限公司,启动高速公路通信主干网络由 SDH 向 OTN 改造,骨干网传输能力达 8000G,向社会提供可靠增值服务。建成了铜仁网络货运线上数字产业园,累计签约企业 337 家。

 ——能力创新取得较大突破。成立了业内首个数字交通研究院,以数字交通产业发展、成果转化为重点,打造数字交通领域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和基地。率先建立交通大数据应用行业研发中心,以企业为主体,吸纳社会各方力量,共建交通大数据生态环境,营造可持续发展的闭环体系。建成数字交通创新应用示范基地,充分展现了贵州数字交通的发展成就。

 ——交流创新迈出更大步伐。业内率先开展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组织数博会交通分论坛,以赛引才、以会聚智,探索形成了交通大数据项目和人才的发掘、选拔、培育及孵化体系,推动以“应用”促“产业”,以“产业”带“发展”的新模式。

 ——管理创新不断深化。加强顶层设计,编制《贵州省

 交通运输信息化总体框架设计》,形成了数据资源共享开放、信息化项目建设管理、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安全管理等 7 个方面的成果,编辑出版了行业首部交通大数据应用专著。

 “十三五”时期,我省数字交通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与支撑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贵州交通运输融合不深,交通运输诸多信息尚未实现有效感知。例如,对贵州特色鲜明的公路边坡、桥梁、隧道的结构性能和运行状态的监测,覆盖较少、感知不深、风险监测预警不够。当前省厅虽然汇聚了大量数据,但是数据资源体系还不完善,数据的治理开发、融合应用深度仍然不够,基于大数据的决策支撑和数据服务能力不足,数据要素市场培育尚处前期探索阶段。

 2.

 交通大数据发展生态体系逐步建立,但是龙头企业少,新技术和新业态发展尚未形成规模,产业聚集度不高,整体竞争力仍需提升。社会资本投入数字交通建设运营的规模总体较小,产学研用合作机制与实施路径尚不成熟,推动创新生态体系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体制机制和标准规范仍有待

 加强。

 3.

 交通运输各主要业务基本实现了信息化覆盖,但是行业信息系统多、小、散的特征明显,省厅及下属单位现有多个系统独立运行,部分系统规模小、功能单一,应用“纵强横弱”,系统间互联互通难、业务协同难的局面仍然存在。同时,数字交通建设呈现“上强下弱”,基层信息化总体薄弱,数字交通的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难以充分体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行业协同应用体系仍需大力推进。

 4.

 当前“项目制”的建设模式不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规律,系统建设后的运行维护与迭代升级不能充分保障,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未能充分发挥,数字交通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水平仍有差距,发展的基础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网络安全主动防护、纵深防御、综合防范的能力不强,新技术新应用的“双刃剑”问题逐渐显现。

 “十四五”时期,“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数字中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实施,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交通运输新型基础设施加快构建,全省“一二三四”总体发展思路纵深推进,高质

 量发展统揽全局,交通运输转型发展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新”重要指示,依托我省数字经济发展优势,加快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提升交通运输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快构建数字交通产业生态,成为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调研时指出,要“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高质量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统筹传统和新型基础设施发展。贯彻落实数字经济战略,要求我省交通运输行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深化交通运输领域大数据融合应用,大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和大数据产...

篇四: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

南州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政策解读

 一、背景情况 “十三五”以来,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交通运输厅的大力支持下,黔南秉持交通先行发展理念,集全州、全社会之力,奋力推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经过多年奋斗,黔南交通运输事业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量到质的转变,“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投资 1732 亿元,是“十二五”投资总额的 2.5 倍,交通投资规模连续 8 年稳居全省第 1 方阵。铁路运营里程达 605公里(高铁 228 公里),占全省运营里程的 1/5,先后实现“县县通高速”“乡镇及建制村通油路”“村村通客运”“组组通硬化路”等一系列目标,公路通车总里程增加至 2.8 万余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建成近 500 公里(482 公里),通车总里程达到 1300 公里以上,路网密度位居全省前列,全州各县(市)除平塘县外均实现两条以上高速公路连接;建成普通国省道超 732 公里,普通国道二级以上公路比例达 90%以上;建成农村公路近 2 万公里(含 8495公里组组通公路),公路毛细血管全面打通,荔波机场改扩建工程实质性开工建设,“空中快车”不断加速升级;交通基础设施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先行引领”的华丽转变,初步形成集公路、铁路、水运、航空于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便捷程度已成为全省乃至西部省份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同时,在全省

 率先推进出租车改革、城乡公交一体化改革和农村养护体制改革,行业治理能力持续稳步提升。“十四五”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是国家推进交通强国的关键时期,更是黔南交通运输发展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黔南交通运输大发展正当时。

 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从国际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从国内来看,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治理效能提升,经济长期向好,发展韧性强劲,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同时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任务仍然艰巨。从区域来看,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区域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将使黔南州近海、近边、近江的潜在优势加快转化为现实优势;黔中经济区、“强省会”发展战略等重要区域发展战略的落地实施,为黔南交通高质量发展带来了新契机、提出了新要求。因此,经州政府研究,编制了《黔南州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目标任务

 规划期为从 2021 年到 2025 年,并规划到 2035 年远景目标。当前力争通过 5 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一)“十四五”发展目标。到“十四五”末,全州交通运输力争实现“3 个三”、“4 个化”:

 “3 个三”即:三个网络更加完善,高品质快速交通网、高效率普通干线网、广覆盖基础服务网更加完善;三个融合更加深入,各运输方式之间、交通与产业之间、交通与旅游之间融合更加深入;三个水平显著提升,运输服务水平、绿色交通发展水平、行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

 具体目标概括为“4 个化”:

 一是对外通道高效化。规划内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基本建成,铁路网络“东西畅通、南北通达”,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1700 公里,实现全州 80%以上的人口半小时上高速。具备条件的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 100%,重点城镇过境公路达到一级公路标准,省际、州际干线公路瓶颈路段基本消除。荔波机场完成改扩建,都匀机场力争开工建设。

 二是内部网络品质化。省道及重要县乡道技术状况显著改善,实现乡镇通达三级及以上公路比例达 100%。实现全州 100%的工业园区、80%以上的 3A 级以上旅游景区等重要经济节点实现“二级以上公路连接、半小时以内上高速”。农村公路路况和服务品质显著提升,1000 亩以上坝区三级以上公路连接比例超过 50%。建成一批带动效应显著、示范作用突出的美丽乡村公路,

 力争再创建 1~2 个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力争创建成为全国“四好农村路”示范州。客货运枢纽建设取得显著进展。

 三是绿色发展品牌化。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初步形成。“荔波•绿宝石风情道”建设成为交通强国建设交旅融合试点示范项目。打造形成 1-2 个主题鲜明、服务完备的高品质旅游型高速公路服务区,建成 1-2 条特色鲜明的高品质旅游风景道,形成若干个全国性交旅融合示范点,对全域旅游发展形成有效支撑。

 四是行业治理现代化。交通体制机制改革取得显著进展,在农村公路养护等领域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改革方案并得到推广,交通行业治理体系更加科学完善。新兴科技对交通运输引领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

 (二)到 2035 年远景目标。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低碳、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综合立体交通网,创建形成“民族地区交通强国建设先行示范州”。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大都匀经济区的 1 小时通勤圈;辐射州内所有县市和相邻市州首府的 2 小时交通圈;连通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北部湾及全国主要城市的 3 小时交通圈),实现全州 90%的人口半小时上高速。全面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基础设施、运输服务、创新能力、行业治理、区域影响力在全省和全国 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达到先进行列。全面建成人民满意交通,适应全州经济社会发展,为我州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有力

 交通支撑。

 三、主要内容 《规划》分为六个部分。

 (一)发展基础。系统回顾总结了在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州相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十三五”时期全州交通运输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发展要求。在分析“十三五”时期全国、全省和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十三五”时期全州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三)发展思路。明确了《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思路,提出了全州到 2025 年实现“3 个 3、4 个化”的近期目标和到 2035 年交通运输发展基本形成“123 出行交通圈”的远景目标。

 (四)主要任务。针对我州交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围绕以“3 个 3、4 个化”发展目标为指引,提出了“十四五”期我州交通运输发展需加快完善综合运输通道、改善干线公路网络、巩固基础路网水平、提高枢纽衔接效率、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构建绿色交通体系、构建智慧交通体系、增强行业治理水平等八大重点任务。

 (五)资金需求和建设规模。“十四五”期,全州交通领域计划完成投资 1000 亿元,继续保持交通建设投资的平稳较快势头,在发挥投资引擎作用的同时,确保交通供给的适度超前。

 (六)保障措施。为保障“十四五”期全州交通运输加快发展,提出了坚持试点引领、加强沟通协调、保障要素供给、做好跟踪实施等等方面的相关保障措施与方法。

 四、起草依据 (一)《交通强国建设纲要》 (二)《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 (三)《贵州省交通运输“十四五”发展规划》 (四)《贵州省十四五公路建设规划》 (五)《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六)《贵州省十四五水运交通发展规划》 (七)《黔南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纲要》 (八)《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十四五”规划》 (九)《贵州省推进交通强国建设实施纲要》 (十)《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 五、“十四五”期规划与“十三五”期规划的阶段特征和发展方向对比 与“十三五”期相比,当前全州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瓶颈制约基本消除、大规模集中建设收尾,已经实现了从“瓶颈制约”到“总体适应”的转变。“十四五”期黔南交通发展不再是粗放式扩张的时代,而是找准着力点和切入点,瞄准短板、精准发力,注重效益、提升品质的新时代。初步判断,“十四五”期黔南交

 通运输发展将呈现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一是处于基础设施补齐短板、提高效能的冲刺期。尽管在部分领域我州交通走在了全省前列,但总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发展短板仍然存在。“十四五”期需要进一步加大交通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在通道、网络、枢纽等各环节上补齐、优化和完善。

 二是处于行业发展注重效益、提升品质的窗口期。“十四五”期要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切实提高交通投资效益,实现交通建设发展更加直接、显著地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提升运输服务品质,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出行新诉求。

 三是处于综合交通强化衔接、协同发展的攻坚期。提升各种运输方式衔接转化效率、加快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是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和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十四五”期要在综合交通运输体制建设尤其是机制创新上有所作为,强化公路、水运与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衔接与统筹协调,切实发挥综合运输体系组合优势和整体效率。

 四是“交通+产业”深度融合、智慧发展的探索期。“十四五”期,要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难得机遇,推动我州交通与信息技术、旅游、电商、快递等产业融合发展,多渠道扩大运输服务供给,改善服务体验。要积极探索交通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新模式,为全域旅游发展提供支撑,为人民群众的美好出行提供新体验。

 基于以上的判断,“十四五”期黔南州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将注重抓好“两支撑、四服务”的要点:

 支撑通道经济发展。抢抓加快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的历史机遇,集中力量打好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攻坚战,加快打通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枢纽站场体系。

 支撑通道经济发展。支撑“强省会”战略实施。紧紧围绕贵州省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加快推动贵定、惠水、长顺、龙里等毗邻贵阳县市交通运输体系与贵阳密切融合,引领相关县市产业与贵阳市协同互补,支撑打造“贵惠长龙”环贵阳经济带。

 服务新型工业化。紧紧围绕新型工业化发展需求,着力推进物流通道建设、枢纽建设、产业路建设和集疏运体系建设,促进交通与产业深度融合,引领现代产业快速发展。

 服务新型城镇化。着力推进城际通道建设、通乡镇公路建设和普通国省道城市过境段改造,注重优化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更好地服务新型城镇化发展。

 服务农业现代化。按照“四好农村路”的要求,提高农村公路服务品质,着力提升农业坝区连接公路服务水平,进一步完善村组联网公路,提升抗灾能力,支撑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促进农村产业发展。

 服务旅游产业化。以精品旅游公路建设、高速公路服务区旅游化改造和美丽乡村路示范经济走廊建设为主要抓手,着力构建标识体系、完善服务设施、提升景观品质、加强产业联动,大力

 推动交通与旅游融合发展。

篇五: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

州省贵阳市“十四五”交通建设专项规划( 2021- -5 2025 年)

 贵州省贵阳市“十四五”交通建设专项规划( 2021- -5 2025 年)

 序言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期,深入学习、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抢抓党中央坚决推进“交通强国”和省委、省政府坚决推进“强省会”发展战略契机,紧紧围绕交通“先行官”定位,坚持高标准要求、加快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积极用好政策、全面用足政策、全力争取政策,准确、科学、主动赢得新征程、新机遇,加快推动一批“强基、提质、展翼”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实施落地,继续发挥省会城市交通枢纽龙头引领带动作用,切实把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进一步为打造西部地区重要经济增长极、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贡献“交通”力量。

 “十四五”时期,贵阳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交通强国建设和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战略机遇,落实“乡村振

 兴、大数据、大生态”战略行动,展望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基本建成交通强国战略前景,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出行需求为引领,以提高交通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交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体化、绿色化、智能化、共享化为突破口,强化省会担当,适度超前,形成全方位智能化综合立体交通体系,推动交通发展向区域联动、无缝衔接和质量效益转变,奋力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内陆重要交通口岸,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文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支撑贵阳贵安做大城市规模、做优城市形态、做强城市经济,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战略高地。“十四五”先行实施一批航空、高铁、轨道、口岸、物流等“两新一重”“交通强国示范”“国家物流枢纽”等基础设施项目,畅通大通道、建设大枢纽,联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和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大集散、支撑大贸易,深度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加快建设贵阳贵安经济体量大能级城市奠定“交通”基础。

 一、“十三五”建设情况及存在问题 (一)取得成就 “十三五”时期,贵阳市交通行业深入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和“十三五”规划既定部署,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取得长足发展,交通基础设

 施不断完善、运输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行业管理服务持续提升,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地位进一步凸显。

 基本建成西南地区交通枢纽体系。“十三五”时期,建成沪昆高铁、渝黔铁路、成贵高铁等高(快)速铁路,启动建设贵南客专,从贵阳可直达上海、广州、重庆、成都、昆明、深圳等中心城市;贵遵复线、花安高速、贵黔高速建成通车,新增高速里程 117 公里,形成“一环一横十射”高速路网结构,高速公路总里程达 612 公里;建成投用 500吨级货运码头 1 座、便民码头 11 座,完成乌江渡库区航运建设工程,整治四级航道 113 公里;加快建设都拉营国际陆海通物流港等现代化物流场站。2019 年贵阳航空旅客吞吐量达 2191 万人次,较 2015 年年均增长 13.4%,贵阳机场旅客吞吐量位居全国千万级机场第 20 位;2019 年贵阳铁路枢纽共完成客运量 4320 万人次,较 2015 年(2019.4万人次)年均增长 21.6%,完成货运量 2910 万吨,较 2015年(1263.6 万吨)年均增长 31.6%。初步构建至周边省会城市 2-4 小时高铁圈,至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 2-3小时航空圈。(受疫情影响,2020 年数据不具代表性,采用 2019 年数据)

 城市骨架路网进一步完善。“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积极完善区域路网结构,建成人民大道、花冠路、中环路、同城大道等骨干道路,推进数博大道南北延伸段、延安东

 路延伸段、贵黄路市政化改造、贵遵路市政化改造、太金线、观潭大道等重要跨区域道路的规划建设工作。贵阳市城市路网格局从“三环十六射”到“五环十八射”“一轴五环九横十纵”再到“三横六纵三环多联”,贵阳贵安城市路网循环通达能力大幅提升,城市道路总长突破 2200 公里,路网体系不断充实完善,运输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城市经济活力持续增强。

 公共交通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十三五”时期,贵阳市成功创建“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基本形成了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其他方式为补充的多层次公共交通体系,较好实现轨道网、公交网、慢行网“三网合一”。贵阳步入“轨道交通时代”,2018 年12 月 1 日,轨道 1 号线全线运营;2021 年 4 月 28 日,轨道 2 号线全线运营;轨道 3 号线一期、S1 线一期有序推进建设。

 农村公路进一步通达通畅。“十三五”期间,贵阳市积极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工作,完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 2980 条,共计 6467.1 公里,实现 30 户以上村民组通畅率 100%,完成普通国省道改造 63.8 公里,完成撤并建制村通硬化路项目建设 90.2 公里,完成窄路面拓宽改造项目 378.1 公里,完成县乡道改造项目 160.8 公里,完成

 23 座危桥改造,实施安保工程 3482.3 公里,农村公路均等化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

 行业管理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提升公共交通行业服务质量,建立公共交通行业常态化培训机制,设立服务质量奖励基金,激发从业人员提升服务质量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发挥先进典型的榜样引领作用。二是加大交通违规打击整治力度,对非法营运持续保持高压态势,持续强化对各类违规行为查处力度,提升交通运输综合整治成效,2016 年至 2020 年,全市共查扣涉嫌非法营运车 2 万余辆,查处出租汽车、班线车、旅游包车、货车等各类违规行为 4万余起,交通运输秩序持续好转。三是推动网络预约出租车改革发展,在全省率先开展网络预约出租车运营试点,制定《贵阳市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向神州专车、滴滴出行、神马专车等 6 家公司颁发经营许可证,注册加盟车辆 16 万余辆,日平均活跃车约 1 万辆。四是标本兼治推进市区堵点治理,将交通堵点治理纳入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十件实事”,累计完成吸引源类、人车冲突类、公交瓶颈类、施工类交通堵点 治理 122 个,城区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缓解,实现交通流向外疏解,绿色高效交通出行比例逐步提升。

 (二)存在问题

 与国家级交通枢纽定位尚有较大差距。贵阳是《“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确定的 63 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确定的 19 个全国综合性铁路枢纽之一。“十三五”期间,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绩,但与周边区域,例如成都、重庆、昆明等交通枢纽城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在西南地区干线机场中吞吐量仅高于南宁。以贵阳为中心形成了“米”字型高铁交汇,但是贵广高铁、渝黔铁路时速分别只有 250 公里/小时、200 公里/小时。

 交通承载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十三五”期间交通运输需求快速增长,机动车年均增长 10.2%,交通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十四五”期间城市空间将进一步拓展,交通将面临更大的压力。一是快速路建设不成体系,跨区域快速化通行成为瓶颈。太金线、观潭大道等贵阳贵安互联互通路网尚未建成,延安东路、林城路等一批“断头路”尚未打通,部分快速路既承担过境交通功能,又承担服务地块功能。二是路网结构不尽完善,次、支路网所占比例偏低,道路循环功能不畅,城市路网密度严重不足,贵阳市中心城区路网密度仅为 6.1 公里/平方公里,低于国家规范8 公里/平方公里。三是 2020 年贵阳市中心城区公共交通全方式出行分担率仅为 20.7%(受疫情影响),公交运营较为困难,公交接驳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缺乏公交换乘

 枢纽和停保养场。四是城市停车设施供需矛盾突出,老旧小区、学校、医院、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停车矛盾较为明显。五是步行和自行车系统不成体系,慢行系统未形成一个系统性交通网络,无法满足市民绿色出行需求。

 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运输效率较低。物流场站规模小、布局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物流配套设施老化,未能形成“航空+铁路+公路+水运”多式联运网络体系,不能适应现代物流发展。

 公路基础设施网络供给能力仍然不足。高速公路主通道运能不足,网络利用效率有待提高,兰海、沪昆等早期建成高速公路主通道运能饱和,交通拥堵现象进一步加剧。部分高速公路出入口数量较少,对沿线经济发展带动作用不强,路网服务范围、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普通国道发展基础相对较好,但部分城镇过境路段街道化现象严重,通行效率较低。

 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村交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通畅性不高,贵阳市 75 个乡镇中 31 个乡镇未通二级路,27 个乡镇未通三级路。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农村公路存在道路等级和质量不高、安保设施不足、部分通村公路抗灾害能力弱、保通畅条件差、联网程度低、“断头路”多、桥涵不足、停车场配套不足、养护资金缺乏等问题。乡镇

 公路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出入口连接线标准不高,通达深度不足,通畅水平还有待提升。

 智慧交通发展支撑能力不足。智慧交通建设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创新引领能力。行业数据规模仍然不足,尚未形成动态共享的数据资源体系,跨部门、跨行业、跨层级数据资源共享仍需加强。应用系统建设需进一步统筹,行业内分散、独立信息系统仍需进一步整合。

 二、发展战略 (一)国家战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要求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完善综合运输大通道、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网络,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化,提高农村交通通达深度。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大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强化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发展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拓展区际互动合作。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为交通工作提出新指引,至 2035年,拥有发达的快速网、完善的干线网、广泛的基础网,城乡区域交通协调发展达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国 123

 出行交通圈”和“全球 123 快货物流圈”。贵州成为首批试点地区,掀开贵阳贵安新时代交通运输工作新篇章。

 《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至 2035 年,基本建成便捷顺畅、经济高效、绿色集约、智能先进、安全可靠的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现国际国内互联互通、全国主要城市立体畅达、县级节点有效覆盖,有力支撑“全国 123 出行交通圈”和“全球 123 快货物流圈”。

 贵阳纳入《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重要枢纽节点城市,并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西部陆海新通道为贵阳市物流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以航空口岸、铁路口岸、公路口岸建设为重点,建设无缝衔接的多式联运物流运输网络,打造西南智慧物流枢纽,构建海陆空邮立体化、东西南北互通的多式联运开放发展新体系。

 (二)省级战略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加快我省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结合我省实际,提出贵州省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至 2025 年,高质量完成交通强国建设试点任务。基本建成布局合理的综合运输大通道主干网、干线网、基础网和枢纽,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密度居西部前列,基本建成一

 体化便捷高效的客货运输服务体系,交通数字化、智慧化建设全面起步。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确定《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积极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定不移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好局、起好步,奋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全会提出,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高质量发展城镇体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大力实施城镇化提升行动,加快走出一条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新路。做大做强城镇经济,全面提升城镇品质,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格局,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加快构建以黔中城市群为主体,贵阳贵安为龙头,贵阳-贵安-安顺都市圈和遵义都市圈为核心增长极,其他市(州)区域中心城市为重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特色小城镇为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

 《贵州省“十四五”交通运输发展规划》总体目标: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要求,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省发展条件,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以“五新”发展总目标努力实现交通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综合交通发展达到新水平、运输服务能力得到新提升、交旅融合发展探索新模式、行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三)“强省会”战略 深入贯彻落实中共贵阳市委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实施“强省会”五年行动,加快推进贵阳贵安融合发展,全力提升省会城市辐射带动力。

 2020 年 12 月 30 日至 31 日,中共贵阳市委十届十次全会召开,总结了“十三五”时期贵阳贵安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就,审议通过了《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制定贵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篇六: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

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包装策划、招商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规划、项目包装策划 1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根据《中共贵州省委关于制定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全省“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制定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展望 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政府工作重点,有效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是我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责和各级政府部门编制规划、制定实施年度计划以及政策措施的重要依据。

 第一 篇 “ 十三五” 时期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 “十三五”时期,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复杂局势,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好三大攻坚战,推进三大战略行动,建设三大国家级试验区,“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贵州发展取得的成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包装策划、招商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规划、项目包装策划 2

 绩,被习近平总书记赞誉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五年来,全省上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干成了事关全局、影响深远的三件大事。撕掉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标签。66 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五年减少贫困人口 507 万人,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192 万人,减贫人数、搬迁人口全国最多,全面解决和巩固提升 741 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成农村“组组通”硬化路 7.87 万公里,国家脱贫攻坚成效考核连续四年综合评价为“好”,在贵州大地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精彩篇章。夺取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重大战略成果。坚决落实“四早”“四集中”等措施,率先实现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全覆盖,率先放开省内交通管制,率先复工复产复学,我省成为疫情防控好、经济恢复好的省份之一。保持十年全国领先的经济增速。经济增速连续十年位居全国前 3,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从 2015 年的第 25位上升到第 20 位,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第 29 位上升到第 25 位,实现赶超进位的历史性跨越,创造贵州发展“黄金十年”。

 五年来,全省上下群策群力、奋力赶超,推动各项事业大踏步前进。产业发展大踏步前进。农村产业革命深入推进,十二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双千工程”和十大工业产业振兴行动扎实推进,农业增加值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位居全国前列。服务业创新发展十大工程协同发力,旅游业井喷式增长。基础设施建设大踏步前进。入选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高铁通车里程 1527 公里,贵阳成为全国十大高铁枢纽。高速公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包装策划、招商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规划、项目包装策划 3

 路通车里程 7607 公里,全国排名第 5。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3000 万人次。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 1000 公里。建成和新开工一批大中型水库,基本实现县县有中型水库。发电装机容量突破 7000 万千瓦,提前一年完成国家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天然气管道联通 60 个县。大数据发展大踏步前进。推动“四个强化”“四个融合”,实施“六个重大突破”,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五年全国第 1。一批国家部委、行业和标志性企业大数据中心落户贵州,建成贵州·中国南方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国家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行政村实现 4G 网络和光纤宽带全覆盖,实现 5G 县县通,贵阳成为国家互联网重要枢纽。“中国天眼”投入运行。区域创新能力在全国从 2015 年的第 22 位上升到第 20 位。生态文明建设大踏步前进。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 95%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60%,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达 100%。“双十工程”强力推进,率先实施磷化工企业“以渣定产”,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幅位居全国前列。世界自然遗产总数全国第 1,生态文明公众满意度全国第 2,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成为传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国际性平台。改革开放大踏步前进。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司法体制、生态文明制度和“放管服”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能源工业运行新机制成效明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积极成效,“1+8”国家级开放创新平台加快建设,数博会、酒博会、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等重大国际开放活动成效明显。培育和引进了一批优强企业,市场主体超过 346 万户。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水平大踏步前进。持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包装策划、招商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规划、项目包装策划 4

 增速持续位居全国前列,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在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健康贵州行动深入实施,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乡四级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和覆盖全省的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实现乡镇和行政村体育工程全覆盖。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经济与国防融合发展,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稳步推进,双拥共建工作卓有成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取得积极成效,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社会大局保持安全稳定,社会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平安贵州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五年来,全省上下保持定力、正风肃纪,政治生态风清气正。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大力培育和弘扬新时代贵州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成为新时代贵州最强音。坚持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满意度连年上升,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不断巩固拓展,党风政风持续向好。

 “十三五”时期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了很多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持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坚定不移落实“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工作总纲,坚定不移实施主基调主战略,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全省上下必须始终坚持和发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包装策划、招商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规划、项目包装策划 5

 引的方向,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在新征程上再创贵州新辉煌。

 第二篇 全面准确把 握贵州新时代面临的形势任务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科学谋划“十四五”时期发展的目标、思路、举措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必须认真研判当前面临的形势,抢抓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挑战,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第一章 机遇挑战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经济长期向好,继续发展具有多方面的优势和条件。总的来看,国内外大环境对我省发展总体有利,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心贵州发展、情系贵州人民,为我省加快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中央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推动共同富裕,为我省后发赶超带来了重大机遇;中央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包装策划、招商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规划、项目包装策划 6

 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国家战略,为我省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条件;我省特色产业、基础设施、资源能源、生态环境等方面优势凸显,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概括起来,我省发展面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期、新发展格局加速构建期、区域发展战略叠加带动期、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期的重大机遇,具有新格局中的交通枢纽优势、新需求中的生态环境优势、新挑战中的战略安全优势、新理念中的特色产业优势、新征程中的政治生态优势,为“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水平、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水平、社会治理和营商环境水平仍有差距,产业链供应链不健全,县域经济不强,城乡发展差距较大,改革开放任务艰巨,民生保障、生态环保等仍存在短板弱项。

 全省上下要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巩固提升全省良好的发展势头。要正确处理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高质量发展、增长速度和发展质量、投资规模和投资效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加强化发展质量效益意识、市场意识、协调发展意识、党政机关过紧日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包装策划、招商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规划、项目包装策划 7

 子意识和安全意识,实现发展质量、结构、规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统一,全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三大战略行动,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统筹发展和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在实施数字经济战略上抢新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第三章 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全省上下必须遵循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奋力实现以下目标。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包装策划、招商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规划、项目包装策划 8

 ——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在质量效益明显提升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7%左右,到 2025 年达到 2.6万亿元左右,人均达到 7 万元左右,其中一二三产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 5%左右、8%左右和 7.5%左右。实现工业大突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8%左右,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25%以上。实现城镇大提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 58%左右,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 70万户以上。实现农业大发展,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 2200 万亩左右,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 70%左右。实现旅游产业大提质,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1500 亿元。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数字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0%以上,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 12%以上。基础设施支撑能力进一步增强,水利工程设计供水能力达到 155 亿立方米以上,高速铁路里程达到 2000 公里左右,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到 9000 公里以上,互联网出省带宽能力达到 4.5 万 Gbps 以上。

 ——生态建设迈上新台阶。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不断优化,重点生态工程深入实施,国家储备林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生态环境质量得到巩固,森林质量显著提高,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地位更加牢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 6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达到国家下达的目标要求,县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包装策划、招商规划

  产业规划、园区规划、招商规划、项目包装策划 9

 优良天数比率保持在 95%以上,地表水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保持在90%以上。绿色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 50%。

 ——人民生活迈上新台阶。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乡村振兴全面推进。居民收入增长高于经济增长,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 7%以上和 8%以上,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统筹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实施标准进一步完善。力争教育现代...

篇七:贵州省十四五规划铁路重点项目

 录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 1 (一)“十三五”应急管理成效 .............................................................. 1 (二)面临的挑战.................................................................................. 5 (三)发展的机遇.................................................................................. 7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 9 (一)指导思想...................................................................................... 9 (二)基本原则...................................................................................... 9 (三)主要目标.................................................................................... 11 第三章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统一权威高效应急管理模式 ................ 13 (一)健全应急指挥体制 ................................................................... 13 (二)深化完善监管体制 ................................................................... 13 (三)优化应急协同机制 ................................................................... 14 (四)压实应急管理责任 ................................................................... 15 第四章 强化依法治理,构建严格规范的法治体系 ............................ 16 (一)加强法规体系建设 ................................................................... 16 (二)推动依法行政决策 ................................................................... 17 (三)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 17 (四)提高监管执法效能 ................................................................... 18 第五章 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 18 (一)强化风险源头管控 ................................................................... 19 (二)强化风险监测预警 ................................................................... 20 (三)深化安全生产整治 ................................................................... 21 (四)加强自然灾害防治 ................................................................... 24 第六章 建强救援力量,提高灾害事故攻坚处置能力 ........................ 26 (一)建强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 ....................................................... 26 (二)推动区域应急救援中心建设 ................................................... 27 (三)建好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体系 ................................................... 27

  — 1 — 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2018 年 11 月,贵州省应急管理厅成立,整合了全省 8 个部门、3 个议事协调机构职责,2019 年市、县两级应急管理部门陆续组建,全省应急体系建设迈入新的发展阶段。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根据《突发事件应对法》《安全生产法》《“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法律法规和相关文件,编制本规划。本规划是我省应急管理体制改革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十四五”时期我省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的总体蓝图、行动纲领,是深化改革、制定政策、安排投资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一)“十三五”应急管理成效 “十三五”以来特别是应急管理部门成立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救援等应急管理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应急管理机构改革为契机,着力提升应急管理基层基础基本能力,有效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成功应对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我省全面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应急管理体系不断健全。全面落实机构改革方案,完成省、

  — 3 — 害救灾资金、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资金、政策性农房灾害保险政府统保补助资金近 37 亿元。启动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全面开展遵义市 14 个县(市、区)和福泉市试点工作。实施了高位隐蔽性地质灾害排查、地质灾害防治及受隐患威胁点搬迁避让、骨干和小型水源、抗旱应急引调提水、重点山洪沟防洪治理、农房危房改造、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地震监测能力提升等工程;初步建成覆盖涵盖主要涉灾部门的“自然灾害大数据监测预警体系”,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工程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建立了地质灾害县、乡、村、组四级群防群测网络。自主开发的“防汛抗旱监测预警系统”、强降雨“三个叫应”应急预警联动机制在全国推广应用。“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数量达到 310 个。与“十二五”比较,“十三五”期间因自然灾害受灾人口、死亡失踪人口、农作物受灾面积、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等灾情指标数值分别下降72.36%、24.65%、76.67%、54.51%、41.97%。

 应急救援效能明显提升。统筹规划省、市、县应急救援队伍建设规划布局,初步形成了“一专多能、专常兼备,辐射区域、形成网络”的应急救援力量实战体系。全省建立了以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体,以地质、地震、水下、防汛、抗旱、公路、铁路、电力、通讯、气象、森林防火、矿山、危化、建筑施工、油气管道等专(兼)职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为支撑,社会救援力量为辅助的应急救援体系;成立贵州省森林航空护林总站、省应急救援中心等支撑机构,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有序快速推进;军地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逐步建立。成立了 20 个省级紧急医学救援基地和 1 个化学中毒和核辐射救治基地。“十三五”期间,成

  — 5 — 练,广泛开展“安全生产月”“5·12 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防震减灾宣传活动周”等各种应急科普宣教活动,增强公众突发事件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依托省级医疗卫生机构建成了 2 支国家级队伍,5 支省级队伍,初步建立了航空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基本建成了山地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与 40 家有关单位或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和颁发聘书,加强与医疗、通讯、电力、教育和社会组织、新闻媒体、救援队伍、救援专家等的协同联动;与西部 7省(市、区)签订《应急联动工作备忘录》,初步建立西部地区应急协调联动机制。积极推进灾害民生综合保险,惠民效果显著。

 (二)面临的挑战

 “十四五”是全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一方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进程提级加速;另一方面,各种传统的和非传统的、自然的与非自然的风险交织并存,安全隐患增多,突发事件应对处置难度增大,对常态应急管理和非常态突发事件应对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安全风险形势依然严峻。全省现有煤矿 788 处,多数为高瓦斯或突出矿井;金属非金属矿山 2429 家,尾矿库 96 座,规模以上工贸类企业 2575 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 125 家,经营企业3148 家,各类油气管网 2800 余公里,城镇燃气管网 8100 余公里,重大危险源 120 处;高铁通车里程 1527 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 7607 公里,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 3000 万人次,高等级航道里程突破 1000 公里;发电装机容量突破 7000 万千瓦;建筑、桥梁隧道、地铁等建设工程愈发呈现高边坡、大跨度、大高度、

  — 7 — 防治体系建设 8 个重点省份之一。地震灾害形势严峻复杂,存在发生 7 级地震灾害的地质构造背景,农村房屋建筑设防等级低、受地震和地质灾害威胁地点数量多、异地搬迁工作难度大。全省森林覆盖率达 61.5%,部分区域覆盖率达到 90%以上,无专业森林消防救援队伍,现有队伍力量薄弱,防火任务繁重。

 应急管理短板弱项依然突出。应急管理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破与立”“统与分”“上与下”“防与救”的关系尚未完全理顺,风险源头化解、预警研判、决策评估和防控协同机制尚未健全。个别地区统筹发展与安全不够,一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力。监测网络不健全,监测预警能力不足,预警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准确性和覆盖率需进一步提高。应急干部队伍力量不足且专业人才缺乏,业务培训需求迫切;综合行政执法专业人才紧缺、装备不齐全;应急救援队伍、专家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物资装备保障、科技支撑等能力建设相对滞后。乡镇(街道)和开发区、工业园区等功能区应急机构不健全,力量薄弱、应急设施装备缺乏等问题突出。社会应急力量、应急产业、灾害保险等市场机制作用亟待加强。

 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十四五”时期,随着全省经济社会将持续保持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对应急管理、安全生产和综合防灾减灾提出了更高要求,应急管理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

 (三)发展的机遇 虽然我省应急体系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但“十四五”

  — 9 — 报、灾害事故高效处置等方面提供重要手段。我省“应急管理云”在事前预防、事中响应和事后救援与恢复等应急管理全阶段引入大数据、人工智能、5G 等技术,将会极大地提高应急准备、响应、处置的科学性、精准性。

 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省委十二届八次、九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应急事业全局,紧紧围绕全省“一二三四”工作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推进我省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为主线,聚焦建体系、固根本、防风险、强基础、补短板、提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妥善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贵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开创多彩贵州新未来营造更加安全稳定的环境。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加强党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做到“两个维护”,立足“两个大局”,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中谋划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转化为

  — 11 — 全民关注、全员参与、人人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提高人民安全获得感。强化社会参与,筑牢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三)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到 2025 年,基本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基本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应急能力体系。风险防控、灾害防治、基层基础、应急救援、综合保障、社会协同能力逐步增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显著提升,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有序有效应对各类突发事件,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得到有力保障。到 2035 年,建立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多彩贵州相适应的山地特色应急体系,全面实现依法应急、科学应急、智慧应急,使应急管理成为我省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专栏 1 “十四五”核心指标 序号 指标内容 预期值 指标性质 1 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 下降 15% 约束性 2 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起数 有效遏制 约束性 3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0.04 以内 预期性 4 工矿商贸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下降 10% 预期性 5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 0.1 以内 预期性 6 50 户以上木质连片村寨公共消防设施覆盖率 100% 预期性 7 年均因自然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例 1.3%以内 预期性 8 年均每百万人口因自然灾害死亡率 < 2 预期性

  — 13 — 人拥有消防救援站提高 10%,航空应急救援力量基本实现 2 小时内到达重大灾害事故风险地域,灾害发生后 12 小时以内受灾人员基本生活得到有效救助。

 ——综合应急保障能力更加增强。应急指挥、应急通信、应急物资、紧急运输、应急应战等保障能力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技术支撑更加有效,对应急处置与救援的保障更加迅速可靠。县级应急物资仓库覆盖率(不含市辖区)达到 95%,省级生活类救灾物资保障人口达到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相关标准,县级以上应急管理机构专业人才占比超过 60%。

 ——社会协同应对能力稳步高效。公众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明显提升,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发挥,社会共治能力水平有效提升,应急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基本形成。重点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新增从业人员安全技能培训率达到 100%。

 第三章 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统一权威高效应急管理模式 (一)健全...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