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7篇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7篇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导入课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p38—39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7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7篇

篇一: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

初步认识导入课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 p38—39

 教学目标 :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3、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他们观察、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具准备 :课件、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纸片各一张,每个小组一张学习卡(有两个大小一样,但边的长度不一样的三角形纸)

 、三角板等。

 课时:1 课时

 教学过程 :

 一、游戏导入 :

 有

  这几个图形

  师:这是什么图形呀 ?

  师:这些都是我们学过的图形, 现在老师要和小朋友们一起玩个猜一猜的游戏。

 我把这些图形藏起来,只露出一部分,你能猜出它是什么图形吗 ?一起来试一试吧 !

 (玩猜一猜游戏)

 二、出示课题 :

 师:刚才我们猜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相同点呀 ?(都有角)

 师:对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

 (课件板题 :角的初步认识,同时出现主题图)

 三、引导探究 :

 1、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

 师:在我们的身边, 我们的生活当中的许多物体上都有角,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认真找一找,哪里有角呢 ?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不表态)

 2、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 !找到了那么的角, 请你们摸一摸你找的角, 有什么感觉呀 ?(尖尖的)

  师:这个尖尖的点,我们就叫做角的顶点。

 (点课件,出现“顶点”)

  师:那请你摸摸顶点的两边又有什么感觉呢 ?(直直的)

  师:从顶点出来的这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边。

 (点课件,出现“边”)

  师:那么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

 (课件重新出现 2 个角)

  师:你能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吗 ?

 3、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新朋友——角,你能把它画在纸上吗 ?自己先试一试,并在你画出的角上,写出顶点和边。

 指名学生到投影仪上示范画,并说说是怎样画的。

  4、判断角:

  师:谁还愿意把你画的角拿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

 师:我们先来判断一下,他们画的是角吗?为什么 ?(把不是角的取下来)

 5、比较角的大小 :

 师:大家观察一下这些角,你发现了什么 ? (有大有小)

 师:谁能把这些角从大到小排一排 ?

 师:他排对了吗?大家意见都不相同,到底怎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呢 ?

 师:每个小组都有①②号两个角,请大家先观察一下,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一个边长些,一个边短些)

 师:你认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 ?

  师:大家各有各的说法,它们到底谁大谁小,老师也不知道。请你和小组小朋友一起,用自己的方法,向大家证明你的说法是正确的吧 !

 (小组汇报比较角大小的方法)

 总结:

 师: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只和开口的大小有关。

  师: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能把上面的这几个叫再从小到大排一排 ?

 四、练习 :

 看谁的眼睛最厉害 :找一找,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 ?

  四、总结 :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呀 ?

  师:我们今天认识了角, 请同学们回家后,让爸爸妈妈找找出家中的一些角,看他们找得对不对。

 教学反思 :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认识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二)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三)会口述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四)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

 知道乘法的含义,了解到“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难点 :

 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教具和学具

 教具 :

 小红花、正方形、小圆片等实物图.

  学具 :

 学具袋中上述实物图.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准备

 口算两组题(要求读出算式,说出得数).

  第一组

  第二组

 7+8

 3+3

 6+4+3

  5+5+5

 7+2+6+1

 4+4+4+4

 1+3+4+5+2

  2+2+2+2+2

 学生按要求口答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 :

  提问 :

 1.这两组题都是加法,但是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 (第一组每道题的加数不相同,第二组的每道题的加数都相同)

 2.像第二组这样,加数都相同的加法,我们叫它“求相同加数的和”.

  第 1 题 3+3,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3 相加,这就是 2 个 3.

 第 2 题 5+5+5,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5 相加,这就是 3 个 5.

 第 3 题 4+4+4+4,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4 相加,由学生说出 4 个 4.

 第 4 题 2+2+2+2+2,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 2 相加,由学生说出 5 个 2.

 (二)学习新课

 1.启发性谈话

 像上面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除了用加法计算外, 还可以用一种简便方法, 这种简便方法是什么呢 ? 这正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

 2.出示例 1 摆一摆,算一算

 教师边演示边提问 :

  (1)教师是怎样摆的 ?

  (教师先摆 2 朵,再摆 2 朵,最后又摆 2 朵)摆了几个 2,(3 个 2)教师板书 :

 3 个 2.

 (2)要求一共摆了多少朵?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 (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用加法算 :

 2+2+2=6

 (3)你写出的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 ? 相同加数是几,几个 2 连加.

 教师叙述: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除了用加法计算外, 还有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叫做乘法.(板书课题 :

 乘法初步认识)

 介绍乘号及算式写法和读法 :

  乘法和我们以前学过的加法、 减法一样,也有一个运算符号叫乘号, 乘号的写法是左斜右斜“ ×”.教师同时板书,然后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乘号像什么(像汉语拼音中的

 ×).

 怎样写乘法算式呢 ? 先看一看相同加数是几, 相同加数是 2,就写在乘号的前面,再数一数是几个 2 连加,把相同加数的个数 3 写在乘号的后面, 2×3 表示 3 个 2 连加,3 个 2 得 6,因此算式是 2×3=6,读作 2 乘以 3 等于 6.

 3.由学生摆正方形

 教师指导学生操作 :

  拿出 3 个正方形,摆成一竖行,这是 1 个 3;第二竖行再摆 3 个正方形,这是几个 3;第三竖行再摆 3 个正方形,这是几个 3,第四竖行再摆 3 个正方形,这是几个 3 ? (4 个 3)

 教师启发提问 :

  (1)求 4 个 3 是多少.用加法算式怎样表示 ? (3+3+3+3=12)

 (2)这个加法算式有什么特点?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 (3×4=12)

 (3)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

  4.学生独立操作,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提出要求 :

  (1)每堆摆 4 个圆片,摆 5 堆,这是几个几 ?

  (2)在小组内讨论, 怎样用加法算式表示,怎样列乘法算式, 这个乘法算式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读 ?

  归纳小结 :

  (1)上面这几道题用加法算的时候,这些加法算式都有什么特点 ?

  (2)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算以外,还可以用什么法算 ?

  (3)两种方法比较,哪种简便?同学们想象一下,上面这道题,如果每堆摆 4 个圆片,摆

 10 堆, 100 堆,求一共有多少个,如果列加法算式,这个算式一定很长很长,那么列乘法算式呢 ? 只要 4×10,4×100.因此,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基本练习

 出示复习准备中的两组题,哪组题能改写成乘法算式,怎样改写 ? 说出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几连加.

 3+3 3×2; 5+5+5 5×3; 4+4+4+4

 4×4;

 2+2+2+2+2

 2×5

 2.游戏

 (1)拍手游戏.老师每次拍 4 下,拍 3 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2)拍臂游戏.老师每次拍 5 下,拍 4 次.(由学生说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

  (3)找朋友(把意思相同的题用线连起来).

  7+7+7

 6+6+6

 6×3

 1×5

  1+1+1+1+1

 9+ 9+ 9+ 9+ 9

  9×5

  7×3

 (四)归纳总结 延伸发展

 1、请小朋友谈谈这节课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

  2、最后,请小朋友猜一猜,这里面是怎么放的 ?

  胃动力及止吐药规格 :

 5×6

 师打开盒子验证。

 3、小柴胡冲剂 10 克 ×6 袋 餐巾纸 6×10 水彩笔 10×2

 猜猜里面是怎么放的 ?

  你们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 课后再去找找。

 、能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内容。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

 教学重难点 :

 能同时用加法和乘法表示同一个内容。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昨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什么情况写可以用乘法来表示呢?你能举个例子吗 ?

 二、新授 1、教学例 2 出示 3 组气球,每组气球有 5 个 问 :

 你看到了什么?你能用最简单的话来表示吗 ? (3 个 5)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一共有多少个气球呢 ? )

 你能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

 学生列式 :

 5+5+5=15 (个)

  5 ×3=15(个)

 问 :

 你是怎么想的呢?为什么可以乘法表示呢 ?

 你们喜欢那种算法?为什么 ?

 问 :

 同学们你们知道乘法各部分的名字吗 ?

 板书 :

 5

 ×

  3

 =

  15 因数

 乘号

 因数

  积

 2、教学例 3 出示例 3 的图 问 :

 你看了到了什么 ?

 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呢 ?

 你能列式计算吗 ?

 板书 :

  4+4+4+4+4+4+4+4=36 (个)

 4×9=36(个)

 问 :

 你喜欢那种写法呢?为什么 ?

 小结 :

 同学们,今天通过我们的学习,你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

 师生共同总结出 :

 乘法是加法的简便运算。

 三、巩固练习 :

 1、P47,做一做 2、练习九,第 5、6、7 题。

 教学反思 :

 练习课(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

 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教科书二年级上册 p48—50 练习九 教学目的 :

 通过练习,加强学生对乘法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

 文字题的初步接触 教学过程 :

 一、复习 1、请写出下面的算式 :

 3 个 5

  4 个 4

 2 个 7

  3 和 5

  4 和 4

 2 和 7

  2、把下面的算式变成乘法算式 3+3+3

 4+4+4+4+4+4+4

 5+5+5+5+4

 6+6+6+6+3

 3、什么样的加法算式能用乘法表示呢?什么样的加法算式不能用乘法表示呢 ?

  你能举例说明。

 二、练习 1、文字题 3 个 8 相加,和是多少 ?

 3 和 8 相加,和是多少 ?

 一个因数是 8,另一个因数是 3,积是多少 ?

 问 :

 第一踢和第二题有什么不同呢 ?

 2、看图提问题 小朋友们在跳绳,每 4 个同学一组, 3 组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呢 ?

 让学列式计算 板书 :

 4+4+4=12 (人)

  4 ×3=12(人)

 问 :

 两种算法有什么不同呢 ?

 3、小邮递员

 3×2

  6 ×4

  5 ×3 3 个 2 相加

 3+3

  3+3+3

  4 ×6

 2+2+2 5 乘 3

  2 ×3

  4+6

  6+6+6+6 因数是 4 和 6

  4 ×6

  3 ×5

 4+4+4+4+4+4 4、看七星瓢虫写算式 教学反思 :

篇二: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

单元 《 角的初步认识 》 角的初步认识

 教

 学

 内

 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是角的初步认识,包括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

 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学生生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帮助学生认识角。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因此,教材根据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角、拼角等,让学生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认识各种角以及这些角的特征。

 教材还注重引导学生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通过让学生找一找周围物体的表面上有哪些角来巩固角的认识,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教

 材

 分

 析

 本单元的编写特点:

 1. 选取素材贴近生活,呈现方式灵活多样。

 2. 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数的概念。

 3.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以及数学思考方法的获得。

 教

 学

 目

 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知道各种角的特点,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各种角和画各种角。

 3.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抽象思维能力; 4.体会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会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

 点

 难

 点

 重点: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能用

 三角板判断各种角并会画各种角。

 难点:认识到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正确画出各种角。

 教

 学

 措

 施

 1.注意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多种操作活动引导学生认识角,正确把握教学要求。

 2.在教学中注意语言的科学性。

 课

 时

 安

 排

 本单元共安排 3 课时 第1课时 角的认识 第2课时 直角的认识及画法 第3课时 锐角、钝角的认识

 第 第 1 1 课时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教材第 38 和 39 页 角的初步认识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画角。结合生活情境会辨认角。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抽象能力,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3.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称,掌握正确的画角方法。

 2.会正确画角,感悟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难点

 会用直尺画角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活动角、三角板、两根硬纸条。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情境导入 (出示教材第 38 页校园生活情景图,让学生欣赏) 师:同学们,刚才从屏幕上我们欣赏了校园美丽的风景,大家平时喜欢到操场上去玩吗?最喜欢玩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同学们,这些小朋友在操场上玩得多开心呐!有的在……有的在……有的在……仔细看看操场上还有许多我们学过的图形呢,你们发现了吗? 学生指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球,等等。

 师:这些图形都是咱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新的图形朋友。(课件出示园丁剪草图)你们看,园丁爷爷手里拿着的剪刀,张开就形成了这样的图形,(出示

 角)做操的小朋友伸开两臂也形成这样的图形,这就是角。(板书:角)同学们,和角打声招呼吧。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新授 (一)在主题中找角 师:同学们,操场上很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快找找吧! 学生说到一个,教师就课件演示一个,跟着复述一遍,并及时给予表扬。

 (二)教学例 1。

  1.初步感知角 师:同学们一下子找到了这么多的角,真了不起!看,老师带来了几件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课件出示例 1) 等学生观察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放大,背景逐渐褪去,问这些生活中的角在数学上该怎样表示呢?你们看,角就是这样的。

 (课件中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师:这三个图形都是角。闭上眼睛想一想,角是什么样的?再用手比画角的模样。

 师:仔细观察这三个角,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 1:都是尖尖的。

 生 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师:(在屏幕上出示一个角)这个尖尖的就是角的顶点,这是角的两条边,角的两条边都是直直的。顶点和这两条边就组成了这个角。

 师:(出示课件上的第二、三个角)从图片上分别指出这两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3.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片)这张纸片上有角吗?开动小脑筋,动手折一个角,试试吧。如果你有答案,悄悄和同桌交流一下。

 学生折角,教师巡视指导。

 展示最快的学生做的角。

 师:这是一个角吗?它的顶点和边都在哪?请折好的同学把你折的角指给同桌看看,顶点在哪?两条边在哪? (2)做活动角 师:老师这有一个角,你们看,这是一个活动角,你们想不想做一个?用老师发给你们的硬纸条,试试吧! 学生尝试动手做,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展示两个大小明显的角)这两个角有什么不同? 生:一个大,一个小。

 师:对,角是有大小的。(再展示两个大小差不多的角)能一眼看出哪个角大,哪个角小吗?你用什么办法知道的呢? 生:把两个角叠在一起,让这两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这说明上面的角比下面的角小。

 师:这个办法真好!同桌之间也像这样把活动角比一比,顶点重合,一条边重合,看看谁的大,谁的小,比出结果了吗?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程度的关系。

 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角的大小与它的边的长短没有关系,而是跟角的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两边叉开的越大,角就越大;两边叉开的越小,角就越小。

 师:这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谁能像他这样说说?同桌之间可以相互说一说。

 (三)教学例 2 师:角多神奇啊,你们喜不喜欢它?那我们把它画下来好吗?怎样画角呢? 师:我们来看看究竟该怎样画角。(课件演示角的画法)注意看,分两步才能把角画好。

 边讲解边演示: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学生画角,教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三、巩固提高 练习八 1 题和 2 题 四、总结 师:同学们,你们今天和角交了朋友,都有些什么收获?其实,角的知识还有很多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还会一一讲到。

 课堂检测

 1. 用直尺画一个角

 2.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在角的下面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第 第 2 2 课时

 直角的认识和画法

  教学内 容

 教材第 40 页直角的认识和画法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等活动,初步对直角有感性认识。

 2.会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并能画直角。

 3.通过操作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1.初步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2.会判断直角,能用三角尺画出直角。

 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

 课件 三角尺

 教学设计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感受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角,那你能不能用自己的学具做一个角? 生:汇报展示。

 师:说说你制作的角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课件出示:国旗、椅子、双杠。找出以上实物中共同具有的角,引导学生把角用色线标示出来。

 师:谁能说说,你制作的角和刚才画出的角有什么区别? 生发言,师补充。

 我们就把这样的角叫直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直角。(板书课题。)

 二、合交流作,探索新知

 (一)教学例 3 1.直角的标志 你还在什么物体上发现这种角?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

 师点拨:这种角有一个标志。

 2.判断直角的方法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呢?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

 提问:怎样才能准确地判断出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呢? 小结:判断直角的方法是:先将三角板上的直角顶点和角的顶点重合在一起,再将三角板上的一条直角边跟角的一条边重合在一起,看三角板上的另一条直角边是不是也和角的另一条边重合。如果没有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不是直角;如果重合在一起,这个角就是直角。

 (3)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

 3.用纸折直角。

 (1)老师这里有一张纸,大家想一想,用这张纸能不能制作出一个直角?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展示。

 (3)小结叠合法: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

 (二)教学例 4,画直角

  1.师: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师: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生: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

 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师: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三、巩固练习,反馈提升 (一)完成第 40 页做一做第 1 题。

 师: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体会直角的大小是一定的。

 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

 (二)完成第 40 页做一做第 2 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

 指名汇报,知识的联系。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角?你能说一说你对这个角的了解吗?

 课堂检测

 分一分 板书设计

 第 第 3 3 课时

 认识锐 角和钝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1 页例 5 及练习八的部分习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看一看、比一比等活动,初步认识锐角和钝角。

 2.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比直角大还是比直角小。

 3.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感受数学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锐角和钝角。

 2.理解锐角、钝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三角尺、活动角,相关学习单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师:出示数学课本封面,这上面有角吗?是什么角? 生:有,是直角。

 师:今天我带来了我的哥哥和弟弟,可是他们却吵起来了…… 我长的最苗条最标致,我该当哥哥。

  我长的最胖,该当哥哥的是我!

 哎,这可怎么办啊?小朋友们来帮帮我们吧。

 二、新课展开 请拿出文件袋里的 1 号学习单。你来判断一下,到底谁是哥哥? 生:利用三角尺来判断。

 角的一条边在三角尺另一条在直角边的内侧。这个角比直角小。

 角的一条边在三角尺另一条在直角边的外侧。这个角比直角大。

 师:强调判断角大小的方法请学生上台展示。然后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你是怎么判断的。

 师:小朋友们,我们不吵了,可是我和弟弟还没有名字呢? 比直角小的角—锐角 比直角大的角—钝角 那现在你能帮我们兄弟三人排排队吗? 生:钝角—直角—锐角 师:快看,哪个小马虎排队排错了。

  锐角:

  钝角:

 做锐角和钝角 1.大家已经知道了按照大小不同可以把角分为钝角、直角、锐角三类。你能不能创造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呢?(学生做角)

 2.谁愿意把你做的角给大家展示一下?(学生展示角)

 3. 老师也做了一个角,(出示活动角,边拉边问学)这是什么角? 预设:直角——锐角——直角——钝角 4.请拿出你的活动角,咱们一起来做变角游戏。

 听口令:直角 要变锐角怎么办? 预设:再把两条边拉开一点。

 假如要变钝角怎样变?

 预设:两条边再分开点就行了,因为它比直角大。

 指名表现好的小朋友当小老师,喊口令,其余学生变角,体会锐角、直角、钝角的关系。

 师:在变化的过程中,你发现有几个锐角、直角、钝角。

  一个直角,无数个锐角、钝角。

 追问:通过变角游戏你觉得角的大小跟谁有关? 生:跟两条边张开口的大小有关。

 3.画锐角和钝角 刚才我们认识了锐角和钝角,如果叫你画,你会吗?拿出本子画一画,并写上它们的名字。

 注意:先画什么,再画什么。

 教师巡视,找一些角展示,有的目测就能分辨,也找一些目测不能分辨的角,追问:这个角是什么角?你用什么办法证明是钝角? 预设:用三角板的直角去比对,比直角大就是钝角,比直角小就是锐角。

 三、巩固练习 红领巾上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呢?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角的名称吗?

  直角比钝角(

 )

  1.大

  2.小

 3.一样大 所有的锐角都一样大(

 )

 所有的钝角都一样大(

 )

 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

 ) 课堂检测:

 填一填,下面各是什么角。(填“直角”、“锐角”、“钝角”)

 板书设计:

 第 第 4 4 课时

 用三角尺拼角 教学内容

 教材第 42 页的内容及练习八部分习题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探索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2.进一步巩固对直角、锐角、钝角的认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经历完整的活动过程,培养动手操作、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用一副三角尺拼出不同的钝角,知道用直角和锐角拼出的一定是钝角。

 难点:灵活运用角的知识拼角。

 教学准备

 三角尺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活动准备 1.理解“一副三角尺”的含义 (1)观察:一副三角之中的两个三角尺的角分别是什么角? (2)给一副三角...

篇三: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 》教案 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

 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在情境中找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角过度到数学意义上的角;学生通过摸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设置从现实中找角、制作角等活动,加深学生对角的感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角,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自己制作角,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 重点难点 重点 认识角及正确画角。

 难点 正确画角。

  教具 课件、三角板、活动角。

  学具 尺子、圆形纸片、小棒。

 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 出示学校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1.昨天老师经过快乐体育场的时候随手拍了一张照片,不看不知道,仔细一看发现里面藏了很多我们数学上的知识,请同学们来看一看这张照片! 2.师:认真观察的同学一定发现了,照片里有许多我们认识的图形,那么都有哪些图形呢?(学生指出图形,如长方形、三角形、圆等。)

 3.师:这些图形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今天,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位新的朋友----角,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把。(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那这里有没有角?请你找一找。(学生指出图片中的角)

 看来我们班的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

 二、 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 1 。

 1.从实物中抽象出角。

 看,这里有三角物品,它们身上有角吗?(课件出示例 1 的图画)

  (让学生指一指,说一说后,把剪刀、钟表、三角尺中的三个角从实物中移。下来)

 这些都是角。观察这三个角,它们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生 1:都是尖尖的。

 生 2:都有两条直直的边。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及其特征。

 (1)在黑板上画一个角:尖尖的是角的顶点(板书:顶点),直直的这两条是角的两条边。(板书:边)

 板书:

  (2)(再指课件另外的两个角):谁来指出这个角的顶点和两条边?一个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 生: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二)动手操作,认识角的大小。

 1.动手折角 (1)折一折。

 现在,我们对角已经有一定的认识了,大家想不想自己动手折一个角?请拿出你们的圆形纸片,想一想,怎么折一个角?请折一折。

 (2)指一指、摸一摸。

 你折的角的顶点在哪里?边呢?请同学们摸一摸你的角的顶点和它的两条边并指给你的同桌看。

 (3)比一比。

 同桌之间比一比,谁的角大?谁的角小?你是怎么比的? 教师示范(拿两个颜色不一样的角):把两个角的顶点和其中的一条边重合,上面这个角的另一条边在下面这个角的里面,说明上面的角小一些。

 2.动手拼角。

 (1)刚刚我们都用纸片自己动手折了一个角,还想不想继续做一个角?请拿出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小棒,再动手拼一个角出来。

 (2)拉一拉 你能动手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 师:刚才大家都做了一个活动角,现在我们来玩一玩,拉一拉,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生:我做的活动角可以变大,也可以变小。

 师:说得真好!也就是是,角是有大有小的,那谁来示范一下,怎么把你的角变大?变小呢?(请一名学生示范)

 师:也就是说,当我们把两个角的边拉开的时候,角就会变大,当两条边越来越靠近的时候角就会变小。那再看看,这两个角那个大,哪个小? 3.认识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出示两个大小一样,边的长短不同的两个角,让学生说一说,哪个大。

 教师通过把两个角重合在一起,学生观察到两个角大小一样,从而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而是与开口张开的程度有关。

 4.判断角。

 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

 指名学生说一说第二、第四、第五个图形为什么不是角。

 5.生活中的角。

 仔细观察,我们的课室里有没有角?请你找一找,并告诉大家,你找的角的顶点和边分别在哪里。

 (三)画角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想,同学们对角一定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那么,我们要怎么去画一个角呢? 学生画角,并说一说方法。老师演示:先确定角的顶点,从这个顶点起,用尺子向两个不同的方向画 两条直直的边,就画成了一个角。

 请同学们按照;老师刚才的方法,再画一个角。(师巡视,并展示学生画的角。)

 三、

 练习巩固

 1.数一数,下面图形各有几个角?

 四、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节:这节课,我们认识了角,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还学会了画角,下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 板书设计:

篇四: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

初步认识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二年级上册 p38、 39 页的例 1、 例 2。

 二、 教学准备

  尺子、 各种几何图形、 胶布、 剪刀 三、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角的初步认识》 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第三 册第 38、 39 页的例 1、例 2。

 教材的编排意图非常明确, 旨在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角” 这个概念。

 在他们的眼中所看到的和摸到的都是具体的角, 因此从“具体的、 直观的角” 抽象成“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有一定的难度, 这也是本节课学习的关键。

 在教学时我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 让学生熟知亲近的现实的生活进入数学课堂, 走进他们的视野, 使学生在具体、 生动、直观的数学教材中去感悟、 发现, 从而自然生成“角是由一个顶点两条边组成的” , 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提高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的发展。

 因此我初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 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 认识角的过程, 初步建立角的概念,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 会用尺子画角, 体会角是有大有小的, 感悟角的大小只与两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 谈话引角 1、

 出示“角娃娃”, 问:

 平时生活中你听说过角, 见过角吗?2、

 生发表见解, 说说自己见过的、 听过的角。

 3、

 揭示课题, 明确目标:

 师:

 小朋友们见多识广, 见过的角真多, 而今天来到我们课堂上的这个“角” 它不是元、 角、 分中表示五角的“角” , 也不引入部分设计了 一个卡通的“角娃娃”图片, 旨 在吸引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长在小动物头上的“角” , 而是藏在我们的桌子、 椅子、 长方形、 三角形、 正方形里的“角” 。

 二、 引导探究 1、

 活动一:

 找一找 师:

 这些角可喜欢玩捉迷藏了 , 它们到底躲在哪儿, 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 比比看谁找得多?

 生群动, 找寻教室里的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录。

 小组汇报:

 我们找到了哪些角?

 2. 活动二:

 摸一摸 师:

 小朋友们刚才找到了很多角, 现在咱们用自己小手摸一摸,看看我们找到的角是什么样子的?

 (1)

 生摸角 (2)

 汇报 3. 活动三:

 画一画 (1)

 学生自由画角, 师巡针对画角中出现的问题, 师鼓励学生想办法, 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

 (2)

 师示范角的正确画法, 再请学生练习画角, 画完后小组内的同学互相比一比, 看谁画得最好。

 (3)

 角的每一部分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 叫什么呢? 请小朋友自学课本第 39 页, 把它找出来。

 提问:

 角有几个顶点、 几条边? 谁会把它说成一句完整的话。(角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 或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一个角)

 (4)

 练一练:

 (出示一组图形)

 判断这些图形是不是角?

 学生对角的感知是具体的, 他们不分角为何物, 有角之处皆是角。

 而教师恰当适宜的解说 使 学 生 区 别 了“角” 与“角” 的不同, 明确了 角的出处。

 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总是从具体到抽象的, 生活中 的角 与数学 中的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教学中我安排 了 五 个 活 动 步骤, 旨 在引导学生从具体感官的角漫步到抽象的一个端点两条边的角。

 5、 活动四:

 剪一剪, 比一比 (1)

 数一数正方形有几个角? 五角星有几个角?

 (2)

 正方形剪去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 五角星剪去一个角后还有几个角?

 (3)

 看着正方形剪下来的这个角和五角星剪下来的这个角你想说什么吗?

 6、 活动五:

 做一做 (1)

 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一些材料(图钉、 两个纸条), 我们可以把图钉看成是角的顶点, 把纸条看成是角的两条边, 请小朋友做个活动的角。

 (2)

 同学之间相互玩玩活动角, 看看从玩当中你又发现了什么?

 三、 活动总结, 鉴赏角 1、 师: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新朋友—角。

 假如你是一个角, 遇到这么多新朋友, 你会怎样向大家作自我介绍?

 2、 图片展示:

 角在生活中

篇五: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

数学《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是新课标人教版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出角,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角的几何图形,再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制作学具、测量等,加深对角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

  2.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初步的动手操作能力及合作意识。

 教学重难点:

 认识常见的各种角,学会画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准备:

 PPT、折纸、三角板等。

 教学过程: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ll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看图片,大家高兴吗?

  生:高兴。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欣赏,一边看一边想:从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联系实际,找角

  师:同学们,刚才播放的图片中你发现了什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

  生 1:我发现门上有一些拐角,操场上也有拐角……

  生 2:我还发现老师拿着的东西上也有拐角……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现在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

 (一)初步感知,指角

  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 1:我们组找到了三角板上的角、桌子上的角。

  生 2:我们组还找到了这张纸上的角。

  生 3:我们组还找到了窗子上的角、电话上的角、电脑上的角。

  生 4:我们组找到黑板上的角。

  生 5:我们组还有补充,你看,大屏幕上也有角。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ll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这是个角吗?

  生:不是,这是个点。

  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生 1:是这样的。

  生 2:是这样的。

  生 3:这样才是一个角。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会指了吗?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

 (二)小组合作,折角

  师:,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以小组为单位比赛,看哪一组折角的方法多,样子好。

  师:哪一组还有不同折法?也过来贴上 。

  师:哪位同学愿意把他们折出的角指给大家看?

  生 1:这张纸 上有三个角。

  生 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这张纸 上只有一个角,另外两个不是角,因为它的另一条线弯了。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ll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师:同学们都听到了吗?她说得非常好,只要有一条线弯了,这个图形就不是角。

 (三)动手操作,做角

  师:同学们心灵手巧,折出了这么多形状的角,那你能用这样两根带孔小棒做个角吗?试试看。

  师:老师这里也做了一个角,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帮忙,愿不愿意?哪位同学能把角变大一些?

  师:同学们看,角变大了吗?你能让自己做的角变大吗?怎么变?

  生 1:我用一只手拿着一根不动,另一只手往外一拉小棒,角就变大了。

  生 2:我把张开口的两根小棒往桌子上一压,角就变大了。

  生 3:我把手放在小棒中间往外一撑,角就变大了。

  师:同学们能让角变大,那么还能让它变小吗?怎么变?

  生 1:我把两根小棒往里一捏,角就变小了。

  生 2:我用两只手将两根小棒往中间一摁,角就变小了。

  生 3:我把一根小棒放在桌子上,把另一根一压,角就变小了。

 (四)体验感悟,画角

  师:你能将小棒做成的角的样子在纸上画出来吗?试试看。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ll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师:大家说,哪一组同学画得好?同学们想知道怎样画又快又美观吗?

  师:请用正确画法画一个角。

  教学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同学们看,这个角画得怎么样?请这位同学过来,同学们知道她叫什么吗?她为咱们做出了榜样。这是她的什么?这个呢?这个呢?

  师:我们知道了她的名字,还知道了她身上各部分的名称,角这个图形的每一部分也有名称,想知道吗?

  师:现在同桌说说悄悄话,告诉对方角的每一部分分别叫什么。

 (五)总结升华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三、巩固拓展

  1.师:同学们学得非常认真,老师奖励你们做游戏,好吗?同学们喜欢爬山吗?今天咱们就来做个爬山游戏。看,这就是那座山,在通往山顶的路上,设了这样几个关口,只有顺利闯关,才能到达山顶。哪组同学愿意带领大家率先闯过关?

  2.师:哪组同学愿意闯关吗?

  电脑出示:下面图形中有几个角?

  3.师:第二关最难,谁有信心继续闯关?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这 次 教 育 实 习 , 虽 然 短 暂 , 但 是 对 于 我 们 即 将 步 入 教 学 生 涯 的 实 习 生 来 说 , 是 一 次 非 常 币 要 的 实 践 环 节 。

 通 过 教 育 实 习 ,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我 们 能 把 教 育 学 理 论 知 识 和 教 学 实 践 相 统 一 , 能 提 高 白 己 在 教 育 ll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作 中 的 实 际 操 作 能 力 , 而 不 仅 仅 是 岗 限 于 书 本 的 知 识 。

 这 半 个 月 的 实 习 , 我 收 获 了 很 多 在 学 校 里 学 不 到 的 知 识 , 综 合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素 质 也 得 到 了 很 大 的 提 高 。

 电脑出示:下图中有几个角? 板书设计:

  联系实际,找角

  画角

  小组合作,折角

  动手操作,做角

  学习角的各部分名称

篇六: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

角 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

 苏教版教科书第 84-85 页 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 1-5 题。

 二、教学目标 :

 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四、 教具 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片、两根硬纸条、钉子。

 五、教学方法:

 操作与思维是互不可分的,操作是前提,思维是关键。在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时教师大胆放手,采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创设情境 谈话:小朋友,喜欢做手工吗?看,兰兰和明明两位小朋友正在做手工呢!(通过白板中“聚焦”功能的使用出示例 1 情境图)仔细观察这幅情景图,从这幅图中你能发现那些我们学过的图形?(学生自由说)

 [学生在掌握一定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引导下,顺利地自我建构、自我生成新的知识。]

  2、这些都是我们的老朋友了,这里还藏了一位新的图形宝宝,让我们先瞧瞧他的模样。(课件出示:课件标记描出图中的“角”)

 [利用课件,抽象出“角”的顶点和两条边进行描红,强化角的组成,动静结合、教师操作吸引孩子注意力,使学生充分感悟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揭示课题 这节课,我们一起和他交个朋友,他的名字叫“角”,这些都是角,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一)、初步认识角 1、利用网络,看一看 (1)寻找角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让我们利用强大的网络资源一起去看一看,找一找。

 [在电子白板上使用划词搜索这一功能——划词搜索“找角”。利用强大的网络,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感性材料,展示许多优秀的资料,再现生活中的真实情景,使学生恍如身临其境。新知识需要借助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才容易被学生接受,变成学生自己的知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实物上找角,在直观认识的基础上,抽象出“角”的图形。展示了孩子们的思维从直观具体形象到抽象发展的过程。] (2)抽象出角的模型 你能把你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一看? 原来角是这样一个图形。(师板书:“·”)

 引起学生反驳,最终达成一致:这是一个点,而角是从这个点引出两条直的线所组成的图形。(师完善板书:

 )

 2、示范演示,指一指 (1)介绍正确的指角方法 师示范演示正确的指角方法。

 (2)

 生动手指角。

 谁能完整的指出来? 生动手尝试完整的指一指。

 3、结合实际,找一找

  在我们的身边很多地方有角,调皮的“角”就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找出来吗?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生自由说)

 (二)

 、深入认识角 1、自主学习,当老师 (1)感知角的组成 请小朋友用你找到的角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你有什么感觉?用手摸一摸直的线,你又有什么感觉? (2)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 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其实它们都有自己的名字,请你打开课本 84 页,自学一分钟以后关上课本。谁来当小老师介绍角的各部分名称? (3)小结角的组成。

 (出示三组角)这些都是角,仔细观察角有没有共同特征? 引导学生数一数发现: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电子白板与 PPT 的完美结合,不仅充分利用了 PPT 的强大功能,而且适时的运用 PPT更好的服务于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和多维化的信息空间,创设了生动有效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思考,有效的思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 大胆展示,说一说 如果你是一个角,你会怎样介绍一下你的特点? 生尝试介绍 3、 分类练习,辨一辨 (1)出示课件,学生使用学习机对图形进行分类。

 师: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也来了一些小客人,争着抢着说自己是角,请你当一下小裁判,给他们分一下类。

 生利用学习机,动手分类。

 (2)分析总结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的标准。

 师:我们怎么判断一个角是不是角?

  (也就是说要满足角的特征。)

 4、 火眼金睛,数一数 这些角开心的玩起了捉迷藏游戏,躲在这些图形中,数一数,每个图形里躲了几个角?

  课件出示图形,学生上讲台指一指,数一数。

 集体订正,学生评价。

 [教学机中的出题功能的使用,孩子们在答题之后及时的出示答案,模仿游戏中的闯关模式,题目的难度依次递增。对于自卑感较强的孩子,通过竞赛的形式,增强他们回答问题的胆量,积极的调动这类孩子们学生的主动性。] 三、深入研究,把握本质 (一)、掌握方法,画一画 1、学习画角方法 细心地小朋友有没有发现刚才老师是如何画出这个角的? 让我们一起回顾, 孩子自由说,最终达成一致: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再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最后用一个弧线给角做上标记。这个图形就是——(角)

 2、画角注意事项 你觉得在画角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给大家一些温馨提示。

 3、学生动手画 学生自主画,集体交流,同桌欣赏。

 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4、展示学生作品 你觉得他们花的怎么样?你发现什么问题? [教学机中投影功能的使用,在大屏幕上展示放大后学生的作品。展示了孩子们的作品,成果更清晰,观察得更仔细,被展示作品的小主人自我满足感得到体现,符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孩子们亲手制作的亲切的作品吸引班级其他孩子的眼球,达到了有意注意的效果,且引发孩子们的共鸣。激发孩子们积极的动脑思考,思维得到拓展,唤醒孩子们的好奇心。] (二)、心灵手巧,折一折 1、动手制作,做一个角。

 你还想对角有进一步的了解吗? (1)要求:把两根硬纸条钉在一起,做成一个活动角。

 做成之后思考:a、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变小呢? b、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 (2)小组合作完成,在小组内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出示课件:活动提示)

  2、小组汇报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 (1)展示角。

 如果你是一个角,你如何让向大家介绍你自己。

 (2)

 感知角有大小,形成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a、生动手演示: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把一个角的顶点固定,两条边张开或合拢)

 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短无关。

 b、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 c、同桌互相比较下,谁做的的角更大。

 (3)感知角的大小与什么无关。

 a、学生汇报展示,对对边不一样长,但大小相等的两个角进行比较思考。

 b、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3、设疑激趣,学生思考。

 (1) 问题:小明拿着爷爷的放大镜,把这个图形变成这样,他开心的说:我把这个角变大了,是这样的吗? (2) 学生反馈回答。

 (3) 出示课件,动画展示,演示验证。

 4、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

  [电子白板中动画演示:两个角,一个细而短经过放大镜放大后,图形放大后变得粗又长。经过动画演示,两个角顶点和顶点对齐,边和边对齐,从而重合。重难点得到很好的突破。心理学指出:“低年级学生,由于缺乏知识经验不多,大脑兴奋与抑制的机能正在发展,因而他们的注意范围比较狭隘,往往注意了这个就忘了那个”。因此使用电子白板动画演示时,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学以致用,练一练 1、利用教学机出示测试题。

 师: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

 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 3 题))

 (2)生动手操作,教学机公布答案。

  2、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掌握了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教学机出示测试题,孩子在平板电脑上操作选择正确答案,电脑公布答案。]

  (四)多才多艺,唱一唱 学唱歌曲《角,角,角》。

 利用教学机,出示背景音乐——《两只老虎》,全班尝试利用这个旋律合唱自编歌曲《角,角,角》。

 [利用教学机,全班合唱,本课重难点通过歌曲唱出,通俗易懂。活跃课堂氛围。] 四、 课堂总结,回顾角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动画展示,欣赏角 (1)课件动画演示:欣赏我们身边无处不在的角,正是有这些图形朋友我们生活的世界才多姿多彩。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角的运用也有很多,像剪刀、钳子、扇子等,真是利用了角的这些特点,才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的方便。

 (2)希望发挥小朋友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的物体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

 [让孩子们感受“角”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感受数学与我们生活的紧密联系的同时体验“角”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便利。鼓励孩子们在今后生活学习中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利用数学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最后的图片欣赏不但具有计算机的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让孩子们在享受视觉听觉盛宴的同时,延伸拓宽思维和眼界,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 六、布置作业,设计师:

 小朋友当小小设计师,利用这些图形朋友创造更多更美的作品。

篇七:小学数学角的初步认识的导入方法

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设计

 、 一、 【 教学内容 】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P39 例 1、例 2 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

 、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初步比较角的大小;能辨认角和 用尺子画角。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 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发展学生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意识,并培养学生初步学习用自己 的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使学生感受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在探索角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 三、 【教学 重点 】

 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用尺子画角。

 、 四、 【教学 难点 】

 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

 五、 【教具准备】

 三角板,剪刀,活动角,圆形纸片,正方形纸片等。

 六、 【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见过这种动物吗?(生回答)

 师:这是什么动物?(啄木鸟)

 师:真聪明!那同学们观察,啄木鸟和其他的鸟有什么不同?(啄木鸟的嘴巴长)

 它的嘴巴这么长,有什么作用你知道吗?(捉虫子)

 请仔细观察李老师出示的这两只啄木鸟,哪只鸟的嘴巴张开的大一些?(生回答)

 师:那同学们能用手势分别来表示一下这两只啄木鸟嘴巴张开的样子吗?

  学生自己用手势比划。

 师:我看到了,把自己的两只手的一端合拢一点,另一端张开,就像啄木鸟的嘴巴了!有没有更简单的手势呢?(师用 v 手势)

 师:如果我们用一种简单的符号把啄木鸟张开时的嘴巴画下来,你能想到什么符号呢? 师:同学们回答的真棒!看老师是如何表示的好吗?从啄木鸟嘴巴上下连接的地方开始,上面部分往上画一条直线,下面部分往下也画一条直线,这样的符号可以表示嘴巴张大的样子吗?(可以)

 右边的这只啄木鸟呢?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表示,这样的符号,同学们见过没有?(见过)

 它像什么符号?(大于号)

 师:这样的符号,在数学上我们把它叫做“角”,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初步认识,让我们好好地认识认识“角”这个图形好吗?(板书课题:角的初步认识)

 (二)探究新知

 师:同学们好好回忆一下,刚才在啄木鸟的嘴巴里面我们是如何找到角的?一起回忆一下(边说边出示课件):嘴巴上下连接的地方我们画了一个点,角是从这个地方开始,张开的时候,嘴巴上面的部分我们这样画了一条直线,下面部分也画了一条不同方向的直线,这就是一个角。在数学上,这个角的这个地方有一个名字,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直直的线,我们把它叫做角的“边”。

 师找学生上台指出另外一只啄木鸟嘴巴上面的角、的顶点和边,师总结并出示课件: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三)

 通过区别、判断等活动,进一步明确“角”的基本特征。

  师出示课件:教材练习八中的习题。

 师:同学们拿出老师发下去的作业纸,第 1 题:下面哪些图形是角,哪些不是角?是的打勾,不是的打叉。(生开始动手)看看哪位同学把我们刚刚学过的本领用上去,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师:同桌两个都完成了,可以互相交换一下意见,你为什么这么判断? 请学生汇报答案并说明为什么这么判断。

 同学们真是太厉害了,火眼金睛!

 师:通过我们刚刚的探索,我们大家对角都有了一定的认识,那大家来总结一下,角都有哪些特征呢?

 生回答,师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师出示角的图片。

 师:同学们看现在的角口朝哪儿?(朝左)

 老师给同学们变一个小魔法,请仔细观看屏幕(师播放动画改变角的方向),让生和之前的角对比,方向和大小有什么变化,最后总结出:同一个角的方向发生变化,角的大小不变。

 (四)知识应用,生活中的角。

 同学们都很有创造力,而且也都正确地指出了角,值得表扬。其实啊!角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下面,请大家想一下我们周围有没有角?请在我们教室中找一找,看看那些物体的表面有角。

 生回答:天花板、直尺、课桌面、数学课本封面......同学们真厉害!只要善于观察,就会发现在我们的周围,角无处不在。

 师课件出示剪刀和闹钟,让生上台指出物体上面的角,顶点及边。

 (五)动手操作, 折角 ,比大小

 1、折角。

 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办法用它折个角吗? 生动手折一折。

 2、比较角的大小:

 重叠法。

 ①师生拿出折好的角,找两名同学和老师折的角比,比老师小的角和比老师大的角,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得出重叠法:顶点重合,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同桌做两个角,比一比,教师巡视,分别指出所折角的顶点和边。

 ②巩固重叠法。师出示课件:一把三角尺,让生找出三角尺上的三个角,动画撤除实物,剩余三个角,问:你认为这三个角中,哪个角最大?哪个最小?(生猜测)师通过动画演示总结出: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可以通过叠在一起比一比的方法来确定。

 3、演示活动角 师:老师自己做了一个活动角,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变一个小魔术,请同学们仔细看。

 师演示角的两边变短和变长的过程,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发现总结并汇报: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系,和边长没有关系。

 课件出示:造角工厂, 验证刚刚的结论,生齐读(加深印象)

 (六)

 画角

 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画角之前,我们来看看经验丰富的造角博士为我们编了一首儿歌,我们大家一起读一下: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你认为哪句话最重要?(最后一句)

 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角的顶点,再从顶点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直线,就画成一个角。

 学生练习画角。

 (七)

 巩固练习

 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用剪刀剪下一刀,还剩几个角? 生拿出准备好的正方形纸片,自己动手操作。(师巡视)

 生汇报结论:A、剩三个角

  B、剩四个角

  C、剩五个角 七、课堂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认识了角,下面谁来说说,你知道了角的哪些知识? 学情分析

  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感觉数学枯燥无味,因此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媒体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

 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效 效 果 分 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个独立段的教学资料。对角的认识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由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对角有必须的生活经验,然而却不会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指、描述角,所以我把本课时的教学目标这样设定:

 “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啄木鸟,使学生初步认识角,明白角的各部分名称,透过各种学习活动,领悟角的一些特征,感受角的生活原型;会用尺子画角,并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动手操作潜力。”同时把“角的大小的决定因素—与两条边叉口张开的程度关,张得越开角越大,反之越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作为本课的难点来进行突破。

 总之,这节课整体来说达到了预期效果,上完这堂课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学生才是学习的实践者,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己“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内心世界,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潜力才能获得有效培养,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教 教 材 分 析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课时。这节课是在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从观察实物中逐步抽象出所学的角,

 教材中不要求学生掌握角的定义,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折纸、制角、画角等,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学生熟练掌握这部分内容就为以后进一步学习三角形、长方形和正方形等几何图形奠定了基础,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评 评 测 练 习

  请在下面的方框中画一个角。

  课 课 后 反 思 《角的初步认识》选自人教版教科书第三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在学习这部分内容之前,学生对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平面图形已有初步的表象,但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观念中的角大多是生活中的“角落”,而不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图形”,因而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表象很不容易,学生接受起来也有一定困难,所以本节课我把重点定位于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难点是让学生通过直观感知理解角的大小与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演示、操作、小组讨论等方法有机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 (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学生活动为主体,让学生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同

 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喜欢做小动作,因而我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注意力,把静态课本材料变成动态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思维、在观察中分析,建立起角的表象。这节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联系生活实际,实践操作并抽象出角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传授,更多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和体验,我首先让学生通过指一指的方式,从实物中感受角的样子,在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边指边说,不断强化角的特征,然后让学生自由地在教室内找角。从生活出发,让学生体验到知识来自于实际生活,有的找到了数学书上的角,有的找到了天花板上的角,有的找到了课桌上的角,请学生来指一指,角在哪里,把学生头脑中对角的认识从“角落”的误区中牵引过来。认识角的特征以后,我及时让学生巩固知识,做小练习,接着我引导学生动手折角,学生折出了大小不同的角:有的比老师的角大,有的折的比老师的角小,通过师生间角的对比,让学生自己探索,得出结论:角的大小和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在对比角以后,我让学生尝试着画角,引导学生把角的重要部分画出来,并通过示范画角,指导他们正确的画角方法。

 通过这些数学活动,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技能、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学习经验,乐在其中。

 上本堂课之前,多少感觉有些压力,上完课之后,自我感觉这节课基本达成了教学设想期望的目标,但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在每个环节结束之后,我的小结语不多,没有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使得环节与环节之间过于零碎。

 (2)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够好,以至于讨论时间稍长,影响了之后学生的画角和相应的练习,这部分资料,学生还没有充分施展,就草草结束了。原本预设讨论角的大小时为第一个高潮,练习之后透过巧妙剪角游戏再出现第二次学生情绪的高潮,很可惜,没有达成。

 (3)难点比较角大小时,缺少学生自主探索,观察实践。只是跟着老师一步一步的模仿,中间也缺少了必要的比角方法的练习。没有花太多的时间让每一位孩子亲自比一比,说一说比角的方法。

 本节课的教学令我感觉到:课堂中多创设机会,放手让学生体验和操作,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教学会更流畅,学生的学习会更愉悦,课堂的基调也会更和谐。教师放低姿态,放松心情,和学生一块融入到新知的探索和实践中,互相倾听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和分享,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才会获得有效培养,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有新的突破和发展。

 学无止境,作为新教师,除了对教学方式和教学的实践思考外,我还要与时俱进、不断尝试,将现代教育技术和课堂教学更好地融合,推动创新性课堂、智慧课堂的发展,让现代教育手段更好地促进课堂高效、生动地开展。

 课 课 标 分 析 析

 在一年级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认识过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也认识平面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在此基础上本单元继续教学平面图形的知识,认识角。

 包括:初步认识角,知道角个部分的名称;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三角尺判断认识的三种角,会画角,会用角的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角与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同时在研究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上也离不开角。借助实物图来理解角的概念都是认识角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选择合适实物图,按一定的顺序抽象出直角、锐角和钝角,对学生建立角的概念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在实物图中不仅仅是静止的物体,如:啄木鸟嘴巴的图片、尺子等。教材中也呈现能动态变化的物体,如剪刀、钟面等,这对学生感知动态角存在的概念有一定的帮助。

 (一)结合生活情境与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

 (二)在课程教学中,要注重挖掘角在生活中的“原型”。学生对此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但学生理解来自于他们作用于的物体的活动。因此只有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较系统的概念和数学模型。

 (三)在具体实物图中抽象出直角的图形,认识直角的特点,并能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通过分辨、画、折叠等操作活动,加深对直角的认识。

 (四)利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通过比较,抽象出锐角和钝角,并在丰富的数学活动中,巩固对三类角的认识,渗透三角形角的特点。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