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索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实践活动 学科 探索 课程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下文简称“基教研中心”)充分学习和结合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及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要求,以“核心素养如何有效融入日常教与学的研究”为引领,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在学科实践活动设计理念的确立、路径的选择和策略的实施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聚焦主题学习,开展基于课程标准要求、跨学科、跨学段的主题学习活动案例研究,并努力使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的研究成為于常态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的教研实践案例,为落实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提供全新视角和实践思路。

一、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指为实现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成长总目标,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科教学内容而设计出的突出实践性、探究性,主要依托参观、调研、制作、实验等形式而逐步形成的学科内综合以及跨学科多主题、多层次(知识类、体验类、动手类、探究类等)的系列课程。该类课程可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也可综合相关学科开展。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具有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三个典型特征。

1. 实践性

注重实践是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与学科课程相对应的活动课程,强调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亲身参与并经历各项学习活动。学科实践活动的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基于“知行合一”理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亲身经历实践过程,体验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综合性

综合性是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强调以有意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综合考察或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为取向,强调要超越学科中心,加强学科之间的融通与互动,开展跨学科的主题学习、项目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建立综合学习与实践的意识,掌握综合性学习的方法,形成综合能力。

3. 开放性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超越了封闭的学科知识体系和单一的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在课程开发主体、课程目标和内容方面具有开放性。同时,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学生走出教室,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学习,其学习活动的方式与过程、评价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

二、基于主题学习的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探索

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态,跨学科主题学习呈现出的课程整合性、学科交叉性、内容重构性、学生主体性、学习创造性特征,使得教与学方式焕发新的生机。基教研中心的小学各学科教研员从基于主题学习探索构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出发,探讨学科贯通融合的基础、思路和方法,积极尝试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体系,以期对学校层面的实践提供教学参考及借鉴。

主题学习(Theme Based Learning)是指学生围绕一个或多个经过结构化的主题进行学习的方式,是从课程内容出发的教学方法。主题学习是以主题的形式融合了多学科知识的新型课程方式。

根据各学科间的统整程度,跨学科主题学习可分为“单学科—主题”“多学科—主题”“跨学科—主题”三个样态。“单学科—主题”主要以某一学科的知识为主题,适当涉及其他学科的相关概念,其本质是学科本位;“多学科—主题”则是以涉及多个学科的主题为核心,对两个及以上的学科内容进行联结性教学,各学科的知识、概念和理论仍然是教学的主要目标;“跨学科—主题”当中的主题是整个主题学习的核心目标,与此相关的各学科课程内容、结构、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须重新设计,具有高度的知识统整性和内容整合性。

国内知名学者刘定一把跨学科主题课程界定为:超越学科界限,以实际生活中的主题来组织课程,学生能从中习得各种各样的知识、经验、技能的课程。它整合了具有内在逻辑或价值关联的两门或两门以上的学科内容或技能,以贴近学生的问题或生活经验为逻辑起点。

1.路径的选择

以引导学生走向深度学习为重要理念和途径,聚焦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来构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创新探索中,强调围绕某一主题,以主题整合多学科教学内容,从主题切入组织教学内容,以实践性活动来开展学习活动,以产品化成果评价学生学习效果,让学生借助各种探究手段和活动,以及与主题相关的各类资源,对知识、资源与活动进行整合,使学生认知发生迁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的精神,以此实现“打破学科边界、整合知识结构、探究问题解决、实现知识建构”的目的。

2.策略的实施

(1)应用跨学科概念图

跨学科概念图是一种用来帮助学习者利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相关知识,从不同学科的视角就某一复杂主题进行外显表征和建构的心理工具。

整合学习的设计与实施都需要得到资源与工具的支持。跨学科主题学习内容和目标的选择与设计直接影响着课程实施的效果,特别是在跨学科知识建构过程中对与主题相关的不同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建构,以及对作为学习过程基本组成要素学习活动的设计都有很大影响。考虑到跨学科知识整合的重要性,应用跨学科概念图这一跨学科知识整合的心理工具有效建构主题,并建立主题概念间不同学科取向的联系。跨学科概念图用于主题学习内容及目标构建的示例,可参考黑芝麻小学的主题学习内容及目标设计(见图1)。

(2)关注学习过程设计

在学习的过程设计与实施上,应强调让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和勇于实践,注重学生在实践性学习活动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强调学生要在“调查”“考查”“实验”“探究”“设计”“操作”“制作”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积累和丰富经验。学科实践活动是由师生双方在活动展开过程中逐步建构生成的课程,必须注重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建构和动态生成,处理好课程的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关系,使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深化,创造性思维火花不断迸发,活动的目标和主题不断生成。

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设计不仅需要好的主题,更需要切合的过程性设计来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目标。在设计学习过程时,首先,教师要寻找可利用的资源,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整合支持学习构成的工具,在资源与工具的支持下,学习者学习主体的角色得到体现,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要充分认识到跨学科主题学习成果具有综合课程与学科教学研究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新知是学科融合的产物,完成的任务是跨学科的体现,创造和展示的作品是综合学习的结果。同时,在围绕同一主题组织教学,各个学科之间相互配合,师生和生生之间共同建构,从而跨越学校和社会、知识和现实之间的边界。

三、構建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1.重视学科实践活动的课程化构建

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是新课程方案中的关键内容,是学生实践活动体系构建的重要部分。学校对此逐渐重视并积极推进其开发、开设,但是课程开发存在随意性,或是依旧按照学科教学方式进行。总之,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无论是学科内实践拓展,还是跨学科综合实践,都需要站在学校整体课程视角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学习课程整体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

实践性是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特征,学生需要通过“做中学”来操练相关学科或跨学科技能,以实践为依托将知识技能内化和外化。目前,大多数学校开展的学科实践活动尚未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多数实践活动重外在行为、轻内在反思,活动和学习尚未融合。在实践活动中,特别是学生的思维方式、学习策略并未发生实质变化。学科实践活动的开发,不只局限于学科内容的深度研发,还包括围绕学科教学进行的实践过程。学科实践活动在设计上应具有高阶思维的学习活动支撑,在学习活动中变革学习方式。

3.关注教师在实践活动中的指导

学科实践活动以实践性、综合性、开放性为基本特征,要切实实现学科实践活动的课程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必须提高教师指导的有效性。教师作为学科实践活动实施阶段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要把握好对学生的指导时机,关注生成问题,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在活动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活动进程的观察与调控;要及时了解学生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要及时发现和解决活动中的问题,防止活动“流产”;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方法,深度展开研究与实践,丰富实践体验,防止“浅尝辄止”;要指导学生交流与合作,有效利用好工具和资源。

今天的课程改革需要触及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需要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通,需要把学生放在真实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让学生完整地学习。学科实践活动课程的构建与创新实施正成为一个有力支点,以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样态,推进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探索出核心素养落地的现实路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