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为建立中国的声乐教材体系而努力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声乐 中国 体系 教材 努力

声乐教材是体现声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载体,是把声乐教育思想、观念、宗旨等转变为具体教育现实的中介,是实现声乐培养目标的重要工具,也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对于稳定教学秩序、借鉴国外优秀声乐文化、弘扬中华民族声乐文化、深化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推动声乐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当代中国声乐教材建设应在分析原有教材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理清教材建设基本思路,根据声乐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与要求,顺应声乐教育发展趋势,从而建立起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声乐教材体系。在当前出版的众多声乐教材中,由储声虹、徐朗、余笃刚主编的《声乐教学曲库》就是在这一努力中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

一、声乐典籍、教材大系

我国声乐教育始于20世纪初,崛起于50年代,80年代以来开始有了大的发展。其教材建设也经历了由少数音乐院校各自分散编印、只注重教学的实用性,到多个院校联合编写加强了课程知识系统性、完整性的发展过程。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出版的声乐教材约有一百多部,种类繁多,发行量惊人。其中影响较大的大型声乐教材有: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始出版,由罗宪君、李滨荪、徐朗主编的《声乐曲选集》;1996年始由春风文艺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霍立、金城、霍平等主编的《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始出版,由储声虹、徐朗、余笃刚主编的《声乐教学曲库》;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出版,由周广仁、温可铮主审,周荫昌任编委会主任的21世纪高师声乐教材《声乐教学曲选》以及2002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声乐曲集》。

对这几部教材用当代声乐教材标准进行认真研读、比较,可以看出无论是教材规模、发行量、编辑水平都超过了其它教材,且各具优势和特点,但也存在某些不足。罗宪君等编《声乐曲选集》出版最早,使用最广泛,印数最多,影响最大,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性、民族性和时代特征。霍立等编《新编中国声乐作品选》,遴选近年来新创作受到广大群众喜爱的数百首歌曲,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浓郁的民族特色,是弘扬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奇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师音乐学专业声乐教材《声乐曲集》,采用了按声部、中外作品和作品的相对演唱难度进行分类编目的方法,突出了教材的实用性、针对性和师范教育的特点。但它们的共同不足之处是仅有歌谱,缺少了作为教材应有的对作品的理论阐释(作品介绍、演唱技术、艺术要求)。周荫昌任编委会主任的21世纪高师声乐教材《声乐教学曲选》,在上述教材特点基础上,增加了声乐理论阐述,各分册教材前都写有长篇“引论”,对本集作品从历史、体裁、风格、唱法等各个方面作了论述。但仍缺少对具体教材的介绍和教学技艺要求论述。而储声虹等主编《声乐教学曲库》除了具有以上大型声乐教材的特点外,将教学经验的研讨与归纳融入书中、并对每一首作品撰写了教学演唱提示,大大加强了教材应有之科学性、系统性、理论性、时代性,使声乐教材归于完整。

二、立意高远、理念更新

长期以来,我国声乐教材存在着各自为阵,分散经营的特点。这些教材大多只是演唱曲谱的收编而缺少教材应有之理论阐述,与相关课程的教材之间关联性较差,许多内容重复交叉,缺乏科学性、民族性和时代感。80年代以后虽然有了改观,但问题仍然多多。综观《曲库》,编者在立意和理念上具有其他声乐教材所缺少的新意。

(一)广泛性——面向所有不同培养目标的声乐专业。从原有声乐教材来看,大约有四种类型,即分为为音乐学院、高师、艺校和中师不同培养目标而各自编写。而《曲库》则从整个声乐艺术的高度为各个不同培养目标的声乐专业编写储备了教材,提供了丰富的曲目选择,奠定了坚实的曲目基础。

(二)应用性——具有声乐教学特点。《曲库》从内容选材、教学方法、教学演唱提示等方面来看,突出了声乐教学的特点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的实用性、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把学生应用能力培养融会于教材之中,并贯穿始终。

(三)创造性——具有创新精神。声乐技能型人才同样需要创新精神和开拓能力。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创造等,都需要创新精神。《曲库》在理论部分特别注意了让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很有好处。

(四)整体性——具有整体优化。声乐教材的编写不能孤立地仅对声乐课程进行思考,而要从音乐教育的角度去考虑,从实现大音乐人才培养目标着眼,从人才所需知识、能力、素质出发。《曲库》对此作了充分的考虑,把培养职业能力作为主线,对各个时期,代表性作曲家,各种类型、风格作品选择较为周全。为了强调整体优化原则,在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使声乐理论知识体系与实践技能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结构合理、分类详尽

声乐曲目浩如烟海,如何从中选取中外古今最有声乐教材价值的作品,各类作品应占多大比例,怎样编写出自身的特色等等问题,都是编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曲库》加强了理论建设,避免了此前教材少有理论阐述的缺憾,使得整个结构更加完善。《曲库》编委会的“导言”,每卷的“教学总论”,每首曲目的“教学演唱提示”,对学生的知识领会、技能学习和艺术表现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为深化声乐教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其次,《曲库》结构庞大,计有中国作品8卷:分为《中国民间歌曲选》(上下册)、《中国歌剧曲选》(上中下册)、《中国古代歌曲、戏曲、曲艺唱腔选》(上中下册)、《中国艺术歌曲选》(共5卷,收编1920年至2002年声乐作品,一共10册)及外国作品6卷:《外国民间歌曲选》、《外国歌剧曲选》(上下册)、《外国艺术歌曲选》(共3卷,收编17至20世纪声乐作品,一共6册)、《外国音乐剧曲选》(上下册),总共十四卷。囊括了古今中外各种声乐体裁的优秀作品共一千多首。从中外作品看,比例较为合适。从曲目类型看,已是十分详尽。

四、突出教学、文献欣赏

《曲库》突出了教学性,每卷由“教学总论”、“教学曲目”和每首曲目的“教学演唱提示”组成。不仅进一步规范了教学内容,为教学曲目的教学针对性确立了一个科学的体系,以适应不同性质的教学选材,而且也适宜不同唱法的教学要求,具有根据教学对象充分选择曲目的余地,在相应的声乐体裁范围内能广泛发挥它的教学作用。每卷的“教学总论”概括一定历史时期与不同声乐体裁的艺术特征,并提示了根据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大纲,阐明了本卷的教学任务,对具体内容、体裁品种、风格特色、地域类别、唱法区别、难易程度等提示了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要求。《曲库》还将部分易于找到和有争议的曲目作为附录于书后,同时,将这部分的“教学演唱提示”也附录于后。这样有助于为教学提供参考资料,更方便于教学。

《曲库》在突出教学性的同时,还明显体现了文献性,且具备鉴赏性特点。《曲库》中的作品精选了国内外声乐作品中最具教材价值的经典作品,包括意德奥法俄艺术歌曲、意大利等国著名歌剧选曲、外国民歌、音乐剧选曲;中国古代歌曲、近现代创作歌曲、歌剧选曲、影视歌曲以及民歌、戏曲选段等,充分显示了声乐教育在曲目上的深厚基础。这样一些丰富多彩、风格各异、声部齐全的教材,不仅是单纯让学生学到了歌唱的技术技巧,而且使他们受到了声乐文化的熏陶;让同学们在欣赏、品评不同声乐作品的艺术魅

力中提高了声乐鉴赏的能力。

五、名家编撰、教益良多

这套《曲库》具有集院校之长、纳百家之智的特点。其一,全国东西南北中各大音乐学院、师范大学进行了前所未有的合作。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湖南师大、首都师大、上海师大、哈尔滨师大、西南师大、东北师大、山东师大等12所院校参加了《曲库》的编写。其二,作者汇集了全国众多从中央到地方的声乐教育家、歌唱家、词曲作家以及其他专家学者;歌曲的选择与译配、作品伴奏的创作、教学经验的研讨与归纳、教学演唱提示的撰写等,都凝聚了编撰者的心血与经验。

从《曲库》编委会成员来看,主编储声虹、徐朗、余笃刚,副主编胡钟刚、颜蕙先、朱振山,都是长期工作在声乐教学第一线、有着十分丰富教学经验的声乐教育专家学者。众多的撰稿人中既有名人名家,也有许多从事基层工作的优秀教师。如为《外国民间歌曲选》撰稿的,就有朱振山、温恒泰、李晓贰、蔡远鸿、周晓音、樊其光等。为《中国艺术歌曲选》撰稿的,有彭兆雄、戴雄、裴子言、吴艳、刘方洪等。在《中国歌剧曲选》中,著名声乐教育家金铁霖撰写了“序言”,音乐理论家居其宏撰写了“教学总论”。我国著名音乐家傅庚辰、金湘、石夫、张锐、刘振球、樊祖荫、萧白;老一辈歌唱家李光羲、孟贵彬、张越男;声乐教育家邹文琴、沈时松、朱以为、孙允文等都撰写了演唱提要。在《外国歌剧曲选》、《外国艺术歌曲选》中,更是荟萃了声乐界名人佳作:喻宜萱、蒋英、黎信昌、李维渤、雷克庸、陈瑜、李展、石惟正、吴其辉、贺锡德、张洪模、常肖梅、王宪林、赵登营等一大批声乐前辈和新秀都为该卷留下了可贵的教学演唱提示。

六、启示与建议

(一)建立“全声乐教材曲库大系”的设想

声乐是一门表演艺术,凡是用人声进行表演、符合一定规范演唱方法的独唱、重唱、合唱均应属于声乐范畴。现在看来,《声乐教学曲库》只不过是声乐教材的一部分,仅限于独唱形式而已。在高校声乐教学的实际中,除合唱已成为专门学科外,重唱、小合唱(小组唱)在社会音乐生活中亦占有重要地位,理应成为声乐教学应该学习的必修内容,也应纳入教学计划。特别对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更是必不可少。为此,我们认为,应将重唱、小合唱、合唱纳入声乐教材体系之内,建立一个囊括所有声乐演唱形式的、独具中国特色的“全声乐教材曲库大系”。它的结构应该是:1.独唱声乐教材(目前《曲库》类型)。2.重唱声乐教材(可按《曲库》类别编写)。3.小合唱(小组唱)声乐教材(可按《曲库》类别编写)。4.合唱声乐教材(按高校《合唱》课教学需要参考《曲库》类别形式编写)。5.并将现《曲库》尚未编入的“中国音乐剧”优秀曲目纳入其中。

(二)形成“立体化”声乐教材的思考

所谓立体化声乐教材,就是立足于现代教育理念和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平台,以传统纸质教材为基础,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统合多媒体、多层次的教学资源的教学出版物的集合。立体化声乐教材由演唱教材、声乐理论教材、声乐交叉学科教材、教师教学参考书、学生学习指导书籍等组成,具体由教师指导、电子教案、助教课件、演唱音像曲库、助学课件、网络课程等部分有机构成。其不同于传统教材之处,在于它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并发挥其优势,形成媒体间的互动,强调多种媒体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注重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它不仅是高科技时代声乐教学手段现代化的标志,更重要的是实现教学信息化、网络化,整合声乐教育教学资源、优化教育要素配置的途径,是一种新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必将打破过去单一的纸质教材、书本教材那种只重视声乐知识技能传授而忽视全面综合能力培养的弊端,为声乐创新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条件。

(三)《曲库》的编撰应是一个动态工程。目前来看,《曲库》只编写到2002年。为完善《曲库》教材体系的建设,应继续将2003年以后的优秀新作品进行编撰,对《曲库》曲目加以补充。此项工作今后可四五年进行一次,从而与时俱进地推动我国声乐教材建设的不断发展。

综上所述,《声乐教学曲库》是我国声乐教材体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成果,是声乐教学改革的一项基础工程,它为各级各类不同层次的音乐艺术院校编写适合各自教学培养目标的完整声乐教材奠定了教学曲目基础,对我国当代音乐文化做出了较大贡献。

徐茜 四川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讲师

徐薇 四川西华大学人文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