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多课程综合模块化教学在药物学教学中的探索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药物学 模块化 探索 课程 教学

摘要:本文主要叙述了高职院校多课程综合模块化教学在药物学教学中的应用。首先论述药物学基础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模块的划分及药物模块教学方法,最后分析了学校模拟药房实训模块的重要性。多课程模块教学使教学组织灵活,教学体系统一,并有宽范围的可推广性。

关键词:药物学;多课程综合;模块化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8-0179-02

所谓模块(Modul),描述的是围绕特定主题或内容的教学活动的组合,或者说,一个模块是一个内容上及时间上自成一体、带学分、可检测、具有限定内容的教学单元,它可以由不同的教学活动组合而成[1]。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2]”和“CBE(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能力本位教育)[3]”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我国职教界总结出了相对适合我国国情的“宽基础、活模块”教育模式[4]。根据这一指导思想,笔者所在的医药化工系,医药专业以药物学为主线组织了多课程综合模块化教学,就此做剖析。

一、药物学为主线模块化教学的必要性

1.教材编写适合模块化教学。“国内一些中等职业学校开展了模块化教学的课程模式与学分制改革,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性进展。《药物学基础》是以2001年8月教育部颁布《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教职成厅[2001]5号)为依据,结合参与课程模式改革的部分教师体会而编写的系列教改教材的组成部分”[5]。

2.课程内容需要模块化教学。下面以《药物学》为例来说明,本教材内容上突出了“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思想上体现了“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实用性)”[6]。内容设置上分为三大模块:药物基础知识模块、药物模块(抗菌抗寄生虫抗癌细胞药物模块、机体系统用药模块、血液与内分泌用药模块)、实训模块。

二、模块设计

模块化要求人们思维方式的改变,要适应从“专业课程”到有功能性的单元“模块”的转化,并随之带来的教学内容的新构造。模块的传授者应将模块的能力目标加以限定。以往,在一个专业里一门专业课程的设置一般服务于该专业甚至仅服务于该专业的某一特定重点。而模块能够围绕一个特定主题独立构成一个单元,可以在事先设计时就进行考虑其能够服务于哪些重点或是否可以跨专业使用。特别是那些跨学科设计的模块在不同专业里有着广泛的用途。就像药物学里药贯穿解剖、生理及病理的很多知识。笔者以药物学为主线进行模块设计,教学中总体上采用内容模块设计,分为基础知识模块、药物模块、和综合实训模块。在分部分模块上采用医药关系逻辑模块设计。

三、模块教学

1.药物基础知识模块。由于这一模块,和以前的药物学基础理论教学类似,所以在此不做模块教学说明。

2.药物模块。本模块又分为抗生素模块、机体系统疾病用药模块、血液内分泌疾病用药模块,主要介绍的内容是药物所治疗的疾病,疾病所在部位的解剖学关系,及此处的生理结构和病理表现。所以牵涉的内容非常多,但多是本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在学习药物学基础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这时候需要我们药物学教师综合讲解,连贯应用,也是不可小觑的模块。本模块不但要求教师对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都非常熟悉,而且能熟练综合应用,游刃有余。下面以消化系统药物为例说明本模块的教学方法。消化系统的解剖学:见解剖学教材。上消化道生理学:见生理学教材。消化系统病理学:以消化性溃疡为例,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分为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是由于胃液酸性过大多对粘膜自身消化破坏所形成的,事实上胃酸和胃蛋白酶只是溃疡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还有其他原因可以形成溃疡病:遗传因素、化学因素(酒精、阿司匹林、皮质类固醇)、生活因素(饮食、职业等)、精神因素(紧张、忧虑、多愁善、脑力劳动过多)、感染因素(幽门罗氏杆菌)、其他因素。慢性、周期性、节律性上腹痛是典型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症状。以抗消化性溃疡药物奥美拉唑为例,奥美拉唑是近年来研制开发的作用机制不同于H2受体拮抗剂的全新抗消化性溃疡药。它特异性作用于胃粘膜的壁细胞,降低壁细胞中的H+-K+-ATP酶的活性,使胃壁细胞内的氢离子不能转移到胃腔中,由于氢离子的缺乏而使胃酸的生成减少。H+-K+-ATP酶又叫做“质子泵”所以奥美拉唑又称为“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时间也长,服用一次药物后胃酸分泌量明显下降,最高可下降80%,作用时间可长达48小时。作用与用途:与普通教学一致,内容见教材。不良反应:与普通教学一致,内容见教材。注意事项:与普通教学一致,内容见教材

3.实训模块。本模块重点训练学生对药物模块的综合应用能力,分为学校模拟药房实训和社会药房和医院药房实习两个部分,下面就学校模拟药房为例来分析本模块教学。学生在实物药品环境中,了解药品调剂的全过程,加深对药品的感性认识,熟悉药品管理政策;同时系统地实践临床合理用药的基本技能训练,结合教师角色扮演等教学过程,使学生更深刻理解疾病的反应和症状,熟悉临床药学工作方法和途径,并提高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从而建立起临床药学和药学院相关药学课程的交互性药学实践平台,培养药学理论知识与药学实践相结合、科学研究与临床合理用药相结合的高水平药学人才。

四、小结

1.使教学安排灵活。因为所有的模块大多数都是在一个学期之内或在一个集合块结束之后进行考核,这使得教学结构较为紧凑。这同时又是一种较为严格的教学组织,能够促使学生在规定的学期期限内较快完成学业。当学生完成其学业时,在其毕业证书上就可更清晰地记录已修模块,一个模块化的专业的内容比起非模块化专业来说则更具有说服力。

2.使教学体系统一。在某一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里或在跨课程合作过程中模块的灵活组合,必须以模块在不同专业里具备兼容性为前提的。模块拥有相同的时间限度;模块一般应该在一个学期内结束;在全系范围内对所有专业运用统一的教学体系。模块化的教学体系也可以简化成绩的认定。

3.可以在中职院校范围内推广。在一个中职院校里适用某一专业孤立的模块会导致与其他专业不兼容的问题。一个新体制的建立应在整个学校范围内进行,应该可以跨系乃至跨学校在其他学校的相近专业中加以实施。例如医药系的药品营销专业就可以和商贸系的会计专业综合模块组合,只有这样,才能促进现有资源的有效利用,同时扩展专业设置的多样。

参考文献:

[1]黄筱调,郑莉.模块式教学法及其探索[J].江苏高教,1998,(4):64-65.

[2]梅国祥.开展模块式技能培训初见成效[J].成人教育,1992,(1):17-19.

[3]吕鑫祥.对“能力本位教育”课程模式的理论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1997,(3)23-25.

[4]张树臣.改革教学模式办出职教特色[J].职业教育研究,2004,(6):58-59.

[5]沈芙蓉,陈雪艳.药物学基础[M].第二版.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

[6]沈芙蓉,陈雪艳.药物学基础[M].第二版.上海:科学出版社,2003:164-168.

作者简介:王克玲(1979-),女,河南郑州人,研究生学历,郑州市商业技师学院助理讲师。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