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文明的地图:回顾与前瞻(上)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前瞻 回顾 地图 文明

我今天的演讲将带领大家一同走过人类文明的七百五十万年路程。主要为大家讲的内容大致可分为甲、乙、丙、丁、戊、己六个段落:文明的基因、文明的发展、文明的板块、文明的互动、文明的困境、文明的展望。

甲、文明的基因

基因这个词现在很流行,文明这个词大家也都非常熟悉。那我们文明的基因是从哪里来的?使我对整个人类文明真正有兴趣并且有意识地想去了解的,是这张照片。这是我在埃塞俄比亚国家博物馆里拍到的一张照片。这张像的主角被人类学家昵称为露西(Lucy),是生活在距今三百二十万年前的类人类。从照片中可以明显看出,她双足可以直立行走,前肢比后肢短。她的后人慢慢地走出了埃塞俄比亚,并且走到了全世界。按照今天绝大多数古人类学家的看法,露西应该是我们人类共同的祖先。但她的颅容量跟现代人还有很大的差别,所以科学家只能将她归类为原始人类(Homonid),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人。从已发现的化石来判断,人和猿分开的时间大概是在七百五十万年前:大约三百万年前有了非洲猿;两百万年前出现了会制造工具的巧人(Homo habilis);大约一百五十万年前出现了直立人(Homoerectus),直立人不但有工具,可能还会用火。他们从非洲东部走出来,经过中东,到达亚洲(爪哇人和北京人应该都是他们的后代),也去了欧洲;大约五十至二十万年前,留在非洲的直立人进化成智人(Homo sapiens),但和直立人的区别并不十分明显。这些智人在大约二十万年前也走出了非洲,他们的部分后代被称作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在中东和欧洲留下许多遗骸、工具和人为埋葬的痕迹;大约十万年前出现的现代智人(Homo sapiens sapiens)和今天的人类在解剖学上基本上是相同的,我们大家应该都是这一批现代智人的子孙。

在十万年前,人类大致可以分为两支,较为古老的一支是主要在中东和欧洲的尼安德特人;另一支是从非洲散布到中东、亚洲,后来又到了欧洲的现代智人。在欧洲的现代智人消灭了尼安德特人,虽然他们也曾经和尼安德特人交配混血。这两支人类的前额、眉骨和下巴的形状都不一样,显示了他们进化的过程不同。

大约四万年前,地球还处于冰河期,印尼与澳大利亚、新几内亚之间的水道还很窄狭,一部分现代智人就从印尼渡海迁移到了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成为这两个地方最早的人类。后来由于天气变暖,地球进入现在的第四间冰期,海面上升,陆地缩小,澳大利亚、新几内亚与印尼和亚洲大陆就更加隔绝了,因此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现代智人在几万年的时间里和其他地区的现代智人没有交往,导致澳大利亚、新几内亚和欧亚大陆有很不同的发展。

大约两万年前,人类用皮毛御寒的能力逐渐提高,一部分现代智人就慢慢从亚洲东部迁移到西伯利亚居住,并在一万五千年前,当冰川还没消退的时候,渡过自令海峡进入阿拉斯加。这些人就是今天北美洲和南美洲原居民的先祖。从考古学证据来看,人类从白令海峡进入美洲之后不到一千年,就到达了南美洲的南端,平均每年向南移动大约十五公里。从人类学角度看,美洲的原居民和今天亚洲东北部的居民十分相似,现在的DNA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既然现代智人来自同一祖先,那么人和其他动物有什么分别,人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这是哲学家要探讨的问题,我说不清楚,作为一个研究科学的人,我只能罗列以下四点:1.人有比其他动物更复杂和精细的喉部结构,有用声音交流信息的能力,这就是语言;2.人有懊悔、羡慕、思想等感情,这些感情的深度和广度是其他动物所不能及的;3.人能用自己的理性根据一定的法则来理解事物,除了感性地看到一定的事物以外,还能理性地推断一定的事物;4.人会集群而居,社会组织力量和复杂度要比其他动物高得多。另外由于进化,人的眼睛有白眼球,而猴子、猩猩就没有。因为有了白眼球和黑(蓝、绿)眼珠的对照,人就可以“眉目传情”,可以“怒目而视”,也可以“斜眼看人”;在想什么、有什么感情都会被别人知道。动物中只有人会抛媚眼,狗和猴子再聪明、再善解人意,也还是不会抛媚眼。

开始写人类文明史或开始讨论文明的都是农业社会出身的人,因此,文明的开始可以定义为人类开始有意识地种植植物作为食物。那么首先生产食物的地区应该就是文明的起源地。让我们先看在地理上与欧亚非三洲互相隔绝的美洲,它自己形成了一个单独的生态系统。在中美地区,最早有生产和储存食物的证据,主要的作物是玉米和豆类。后来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也出现了食物生产,主要是豆类和马铃薯;再看亚非欧三洲。这三大洲上有四个原始的食物生产区,各有自己的特别作物,而这些作物当然和当地原有的野生植物有关。非洲西部很早就有了农业,最早种植红薯。亚洲西部的美索不达米亚是人类最早出现农业的地区,有种植也有畜牧。这里首先种植的小麦和大麦后来逐渐传到了欧洲、北非、南亚和东亚。印度恒河流域很早就有了独立的农业,但是现在不知道它的原始作物主要是什么。东南亚(湄公河流域)是稻米的原产地,大约八千年前就开始种植稻米了。稻米由东南亚传播到中国南方、印度以及非洲东南部。中国黄河流域的农业是自生的,主要种植小米。小麦则是后来从中东传过来的。

我刚刚说的都是作物,但是农业不单是作物,一开始就有畜牧。人类最好的朋友是狗,有一万两千年了,在动物之中,狗是最早也是唯一不是因为人要吃它的肉而被驯化的;绵羊和山羊是在西南亚首先被驯化,大约有一万年了;猪大约是一万年前在中国被驯化的。猪对于中国人来说真是太重要了!“家”这个字就是屋顶下面一头猪。而“家”对古代中国来说是最主要的社会单位和力量来源。牛、水牛、马、驴也该说一下。牛大概是八千年前在印度被驯化的;水牛六千年前在中国被驯化;马是六千年前在乌克兰北边的草原被驯化的,一开始是为了吃它的肉,后来被用来驮东西,最后发现它还能骑,并且脖颈很长、看得很远,可以识途,十分聪明灵敏,所以就被人类作为运输和作战的工具了。从这以后,才有了游牧这种生活方式,也才有游牧民族;驴别看它小,对人类还真有用。它是六千年前在埃及首先被驯化的,公驴和母马交配可以生骡子。骆驼有两种:中亚的双峰骆驼和阿拉伯的单峰骆驼,但两者之间不能交配生后代。

人和动物有了不解之缘后,当然好处有很多很多,但它们也会给我们带来致命的“礼物”。人其实本身是带有病菌的,动物也会有。所以,天花、麻疹、百日咳、流行性感冒这些病都是从动物身上来的,像现在的H7N9病毒就是从家禽身上来的。

乙、文明的发展

我们对人类早期文明的认识主要来自考古学。十九世纪以来,考古学和古文字学成为欧美各国学界非常重视的学科。学者们在世界各地进行大规模考古挖掘后,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古物,例如陶器、铜器和古代文书等。从这些古物中,考古学家推测出不同地区和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比如希伯来文明、地中海文明以及它们的关系)。后来历史学家把考古学家的成果借鉴过来,将某些特定的但范围较大的地理区域里较为固定的物质生活方式称为文明(civilization),而把较为抽象的信仰和价值观等称为文化(culture)。其实,这两个词都是欧洲人在十八世纪根据拉丁文词根提出的新名词(civilization源自civilis,意为城邦公民;culture源自cultura,意为耕耘)。它们经常被不同的学者赋予不同的意义,二者也时常被视作近似词而被互相代用。

大约距今一万两千年前,地球刚进入当今的间冰期,那时地球的不同地区已经居住着不同的人群。天气开始变暖,可供食用的物种和数量增加,人类可以向以前无法居住的寒带移动,追捕一些习惯寒冷气候的大型动物,如驯鹿。在那个时候,农业还没开始或者刚要出现。也就是说,五大洲(如果包括大洋洲就该是六大洲)上的人类似乎都是在一条起跑线上。跑到六千年前,中东、南亚和东亚的农业社会领先发展,澳大利亚、美洲和非洲南部落后了许多。但到了今天,却是西欧各国人,以及他们在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后裔所建立的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最为领先。东亚和东欧正在急追但是仍然追不上,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南美洲的内陆以及内陆亚洲和东南亚的山区似乎最为落后。

十九世纪中叶,正当欧洲殖民帝国统治世界各地,具有绝对优势的时候,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出现了。这给了那些本来就具有种族优越感的欧洲人一个借口,认为白种人天生就优越,而黑、棕肤色的人则是先天愚蠢和懒惰。这些种族主义者,一方面称相信上帝,满口“爱你的邻人”,另一方面却又错误地演绎达尔文的进化论,把它转成为社会达尔文主义,相信种族和民族的“优胜劣败”和“存优汰劣”,进而宣扬“胜即优,败即劣”以及“优当存,劣当汰”,进行种族灭绝。

这些观点被殖民主义、种族主义和纳粹主义的拥护者到处宣传,以致许多受害者都认为事情本来就该如此。在近代中国,也有不少人不自觉地信服这些谬论。简单地说,他们相信,因为某些人种民族的智力比较低,人比较懒,所以这些人的发展就落后。但他们无法解释的是,中国汉族和西欧各民族的基因库在近一千年中都没有大的改变(倒是在4到6世纪时,双方各自有过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基因库因此可能有不小的改变),为什么中国社会在公元七到十五世纪明显领先于西欧,而十八至二十世纪则是欧洲明显领先于中国?且不论这个问题是否有恰当的答案,一个被种族主义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的人,就会在自己的言行中不自觉地对欧美人士礼貌十足,而对贫穷落后国家的人民和本国的少数民族就不免要自我感觉良好。

这里,我想花几分钟特别针对上面的问题,讲一讲进化论的科学演绎,以及地理环境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大家都知道,寒冷地区的人一般个子比较高,皮肤比较白;热带地区的人个子比较矮,皮肤颜色较深。从进化论基因异变的角度,这个很容易解释。

我先说肤色的“物竞天择”。大家都知道,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会使皮肤致癌。皮肤的色素能够挡住紫外线,因此可以避免皮肤癌。肤色白的人在热带会因为皮肤癌而降低存活的几率,也就难以繁衍;通过基因的异变,肤色深的人就容易在热带繁衍。肤色还和维生素D的合成有关。紫外线的照射有利于身体内合成维生素D,而维生素D对人体骨骼的强健来说很重要。在高纬度的寒带,阳光照射少,紫外线不够强,如果肤色太深就没办法合成所需的维生素D,因此不利于骨骼健康。这样,在寒带的人如果皮肤颜色浅骨骼就会比较健康,也有利于繁衍。因此,无论从防皮肤癌还是从骨骼健康的角度来看,近赤道的人皮肤会比较黑,近北极圈的人皮肤会比较白。进化论解释了这个大家都会注意到的肤色分布现象。

再谈个子的高矮。任何动物,包括人,冬天会怕身体里的热散得太快,夏天会怕身体里的热散不出去。要想散热慢,就应该减低体表面积与身体体积之间的比例;要想散热快,就应该增加体表面积与身体体积之比。现在设想有两个方块,一个是每边一厘米,另一个是每边两厘米。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之比分别是六比一和二十四比八(也就是3:1)。因此个子高大的人散热比较慢,在寒带比较容易存活,夏天他们散热慢不要紧,因为寒带的夏天不会太热;而个子矮小的人则是在热带比较容易存活,冬天散热快不要紧,因为热带的冬天也不很冷。因此,从进化论可以很清楚地解释,为什么有些人黑,有些人白,有些人高,有些人矮。还有,根据近年来的基因研究,人类现有的各种体型、肤色、头发、鼻子、眼睛的差异,都可以在五万年的时间里因为基因变异而产生,也就是说,今天所有的人类都有可能是源于五万年或更早之前的某一个小群体,尽管这不是必然的。

既然人类的基因和潜能都差不多,那么种族论优劣的说法就完全站不住脚。那么,又如何解释有的地区的人在几千年之前就已经有了辉煌璀璨的文明,有的地区的人却在不久之前都还没有跨进农业生产而停留在原始生活状态呢?

先让我们看一下世界各大洲的地图。欧亚大陆是地球上最大的一块土地,全部都在北半球,而且主要在温带。穿过欧亚大陆的轴线是东西向,在北纬四十到五十度之间,因此要从大陆的东部到西部,不用穿越很不同的气温带,而且还有从多瑙河到大兴安岭的连续不断的大草原;再看非洲,它最宽的地方在赤道附近。贯穿它的轴线主要是南北向,穿越不同的温度带;再看南美洲,也是如此。它形状狭长,跨越赤道,而且还有一个南北向的安第斯山脉把它割裂成三大区,一个是太平洋区,另一个是大西洋区,再有一个就是以热带森林为主的亚马逊河流域。因此,单从地形来看就可以知道,在亚洲和欧洲,人畜的往来和货物的运输比较容易,文明容易传播,文化容易交流,而在非洲和南美洲则是相当困难的。

文明的首要条件是农业。它的开始需要有适当的本地作物,这些作物要能够在人的培养之下生长,还要服从季节的变更,但成熟期不能太长。早期人类不可能等候若干年之后才会结果实的植物,因为他们没有余粮维持生命。小麦、大麦、小米和稻米都是一年一熟甚至一年两熟,所以才会被人类选为农作物。当然,没有野麦就没有家麦,没有野稻也不可能有供人种植的稻米种子。非洲和南美洲就没有野麦,不能种植小麦;欧洲和东亚本来也没有,因为陆上可以交通,西亚的小麦就传到了欧洲、南亚和东亚。所以,非洲和南美洲的文明发展是先天不足。

推动文明发展最为直接的条件是,可以被驯化的、能驮重和耕田的大型牲畜。前面已经说过,牛、马、驴、骆驼这些大型的哺乳动物都是在亚洲被驯化的。一旦有了驯化的动物并且让它们快速繁殖,这些牲口就可以帮着种田,可以载人和运货,当然还可以吃肉。这些在非洲都没有;非洲有的斑马和犀牛无法驯化,狮子、老虎更是不必谈。北美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也没有可以驯化的大型动物。有人说,美洲和澳大利亚的土著为什么看着肥沃的土地不发展,而欧洲人去了才一两百年,美国和澳大利亚就成了世界两大谷仓和最重要的棉花、羊毛产地?答案很简单,那是因为欧洲人是在工业革命之后,有了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和机械设备之后才过去的。前面我也说到,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的原住民都是四万年前从印尼渡海过去的,之后水平面就升高了,水道变宽了,直到十八世纪欧洲人到达之前,他们都没有与其他任何人类交往的机会,只有袋鼠与他们为伴。在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既有的地理条件(高山、沙漠、海滨)、生态环境和物种分布的情况下,这些土著只能在这些限制下繁衍,没有其他办法,所以他们没有农业。美国最大的农业州是加利福尼亚,可是加利福尼亚的原住民不但没有适当的种子,就算有也没有水去灌溉农田,因为加利福尼亚是个干燥无雨的地方,现在的水是从一千五百公里之外的洛基山脉用运河引过去的。

我说了很多。其实只有一点需要记住:一万年前几大洲的人类都还没有进入文明状态,所以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上;但是有的文明发展得很快很好,有的似乎还在原地踏步。这不能全怪落后的,至少不能简单地说他们的能力低,因为大家脚下的路并不一样,有的笔直而平坦,有的则是崎岖难行,因此文明就有了不同的发展。

丙、文明的板块

因为不同地区的人们面对不同的自然环境,不同的文明板块就出现了。

第一个是美索不达米亚。西亚的两河流域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令我们今天还会吃惊的成就,比如说,它四千年前铸造的铜像,数学上求立方根,天文学上的黄宫十二道(因此发明了12进位制,一年12个月,一天24小时,一小时60分钟),等等。其实任何地方的文化都不是全部由自身创造出来的,彼此的交流和借用十分重要。澳大利亚四万多年都没有机会和别的地区往来,结果那里的人一直停留在打猎和采食阶段。

苏美尔人四千年前的一幅皇家旗帜现在被英国大英博物馆保存。大约三千八百年前明文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相当详细,其中一个基本原则是用者自付,比如说做买卖,不像我们现代人,还有售后服务,当时是只要你一旦买了东西,卖方就不管后面的事情了。还有就是“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后来的犹太法典就承袭了这个原则。犹太人和比他们早的古巴比伦人以及比他们迟出现的亚述人都说同一种闪米特语言。他们最早出现在迦南地,就是今天叙利亚之南的巴勒斯坦,他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和宗教思想就是来自美索不达米亚。

第二个是尼罗河谷。埃及不是文明的原始地,是从美索不达米亚传过去的,但是埃及却把这外来的文明发展得非常昌盛,因为它有一条尼罗河。尼罗河三角洲每年被上游冲下来的泥土洗刷一次,所以土地非常肥沃。尼罗河上游有几个瀑布,它们使尼罗河的上游和下游之间无法航行,因而分为两个地理和文明区;上游人口稀少,下游富庶丰裕。埃及一向受尼罗河影响:埃及百分之九十五的人口住在尼罗河两岸只占国土百分之五的土地上,而另外百分之五的人住在占总面积百分之九十五的沙漠里。所以它是高度集权的文明,而尼罗河就是它的生命线。尼罗河上游物产不丰厚,多数时间都被下游的人所左右。

第三个是印度河谷。今天的印度人并不是印度河谷文明的直接继承人,虽然在血统上可能有一部分关系,但文化上不是。印度河流域指的就是旁遮普(Punjab)五条河流域地区。古代印度河文明的遗迹是英国人在一次大战前后发现的。他们挖掘出来几个城市:摩亨齐达罗(Mohenjo Daro)在六千年前就有浴室、下水道和暧水器,也出土了一个舞女的塑像和群葬的遗址;哈拉帕(Harappa)有整齐的街道,出土过一个男性的上身塑像,他应该是黑肤色的印度原著居民,不是今天印度河谷居民的祖先。不知什么缘故,这个文明后来就消失了,三千五百年前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时候,并没有遇到有高度文明的本地人的抵抗。所以三千多年来的印度人并不知道印度河古代有过这样的文明。美索不达米亚和古印度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因此它们中间一定有来往和交流。比如,在两地都出土了圆柱形的滚动印章。

第四个是黄河流域的文明。现在已经知道的有五千年前的丝绸,三千五百年前的非常精致的青铜器,以及两千三百年前的马车。我想马车应该不是中国独立发明的。四千五百年前美索不达米亚就有战车,战车有轮子,轮子还有轮辐。在这两千多年之后,周武王也使用马拉战车,这应该不是巧合。马大概是六千年前在今日乌克兰一带被驯化的,周朝的轮辐也可能是从西方传过来的。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并非都是自己创造的。而马王堆古墓里发现的两千一百年前的丝制旗帜已经非常细致和华丽了。其实,我觉得中国的四大发明的次序很有意思,先发明了穿着和书写用的丝,几千年后才有较简单而更重要的纸。

古印度(Indic)文明很早就已经存在,但是后来却离奇地消失了。三千多年前从阿富汗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和印度原居民融合后创造了(西方人所谓的)印度教(Hindu)文明。从体质人类学的角度看,今天印度北方和西方的人,平均而言,肤色比较浅一点,个子高一点,鼻子尖一点;而南部人平均来说皮肤要黑一点,个子要矮一点,鼻子要扁一点。也就是说,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三千多年之后,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印度南方人和雅利安人的混血程度依然比较低。今日印度的主要语言和欧洲各地以及伊朗的语言是同源的,属于印欧语系。古印度文明的创造者说什么语言,现在仍然不清楚。今天的印度有二十九种官方语言和十四种法定文字。今天的印度(Indian)文明也是几种文明的并存,主要是印度教(Hindu)文明和伊斯兰(1slamic)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有几个继承者。第一个是犹太人所建的迦南文明,在巴勒斯坦地区;另一个继承者在今天土耳其的东部和中部,叫作赫梯文明。赫梯文明大概在公元前一九○○年到公元前一五○○年达到颇高的水平,但今天的土耳其人并不是赫梯人的后代;第三个是受到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影响,但也受到埃及文明影响的由克里特岛上发展出来的米诺斯文明。岛上发现了许多很精致的陶器,还有栩栩如生的岩画,也有一种因为现存遗迹不多,还没有被破解的古老文字。迦南文明和克里特文明融合后产生了地中海文明,希腊和罗马的文明都属于地中海文明。(当然也还有从地中海东岸迁移到北非迦太基的腓尼基文明)地中海文明和迦南文明有两个共同继承者,分别是西方基督教文明和伊斯兰文明;还有一个,那就是斯拉夫人在公元一○○○年左右接受了希腊东正教之后所创造的俄罗斯(以及乌克兰、塞尔维亚等)东正教文明。

本文系作者二○一四年三月二十二日在新华·知本读书会所做演讲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