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阳萎治验一则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阳萎

【关键词】阳萎;中医药疗法;验案

【中图分类号】R277.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5-0841-01

病例:刘某,男,34岁,汽车驾驶员。

1998年3月10日初诊:患者阴茎举而不坚和坚而不久2年多。因此到过许多大小医院,找过很多中西医师,多次检查。均采用温补之法,服用了不少的补品。始终未见好转,而且近来越来越严重,故前来就诊。自述性欲冷漠,可有可无,不想到艳丽的异性将无法进行性生活。中等身材,不胖不瘦,体壮,性格开朗。精神欠佳,食少,伴有头身重浊酸软痛,午后时有潮热,小便微黄,大便稍溏。苔厚略黄腻,脉沉弱滑。辨证为湿热下注。用龙胆泻肝汤合九味羌活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桅子、车前子、木通、羌活、独活、苍术各12g;泽泻15;当归、生地各10g;柴胡、甘草各6g。3剂水煎服。嘱禁房事。

1998年3月17日二诊:精神及头身重痛稍好转,其他症状效果不明显。改用知柏地黄丸加龙胆草、木通、当归、羌活、独活各10g;薏苡仁15g;柴胡、甘草6g。5剂水煎服。嘱禁房事。

1998年3月25日三诊:诸症明显缓减,苔变薄微黄,脉濡而略数。续守原方之意。去羌独活,加秦艽10g;白术12g。10剂水煎服。嘱避或少房事。

1998年4月22日四诊:性生活有明显好转,其余症状基本改善,舌脉趋于正常。续用知柏地黄丸加薏苡仁、白术各12g。10剂水煎服。以巩固疗效。嘱节制性欲。半年后再访。已康复。

讨论

1.文献摘要 《景岳全书.阳萎》“火衰者十居七八,火盛者仅有之耳”;《类证治裁.阳萎》“亦有湿热下注,宗筋馳纵而致阳萎者。”

2.病因 阳萎是阴茎萎软不举,或举而不坚,或坚而不久。此病历代医家论述病因时,认同肾虚、命门火衰的多,有些未提到实证、湿热的存在。故此例前面的名家医师们均采用温补。患者从“精神不佳,脉沉弱等” 表象看似乎为虚证。但细想,人虽不胖,却多年从事汽车驾驶工作,容易滋生湿热;且“苔微黄腻,脉滑,小便黄,大便溏等”,实为湿热所致。综合应为实中有虚。所以常思常治无效。

3.病程 治疗中,药物的先后种类和药量的变化,保证了治疗效果。一诊用龙胆泻肝汤类方药单纯清利下焦湿热,有效而不显,只顾祛邪,未考虑扶正。以后各诊清热和祛湿之药物和药量逐渐减少,而逐渐增加滋补肾肝之阴及补益脾肾之气的药物和药量。考虑是病久入肾、湿热久后灼伤阴液而伤正。但如过早过量用滋阴之品,容易恋湿热之邪;如后面不及时逐渐补肾脾肝中精气,难以恢复,疗效也不能巩固。故只有如此,才能收到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留邪之效。

4.体会 此例应使医者悟到:疾病少见的病因,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临床诊治中,定要周思详查,尤其是对少见的致病因素,不容忽视。要对因对症治疗,方能百战百殆,才可避免和减少误诊误治。

参考文献:

[1] 张伯臾.中医内科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0

[2] 周仲瑛.中医内科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

[3] 赵金铎.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5.3

[4] 秦伯未.中医临证备要.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8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