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当代产业形态的三大生态化转型比论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三大 转型 形态 当代 生态

摘要:工业新形态来势汹涌,不但正在发挥重要而全面的社会作用,而且召唤着“绿色智造”。里夫金以未来学的叙事方式着力探讨了后碳时代的绿色智造及其发展效益,强调以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信息化网络为主要技术手段,推进产业形态的新变革,实现分散式、合作型的新经济模式和广泛社会参与的民主政治模式和全球治理。德国工业4.0主要是关注工业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依赖于数字信息化技术提高生产的集约性和生产资料的价值效率。工业4.0不仅要有智能化的生产要素,还取决于“智能工厂”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网络化合作的社会交往方式。工业4.0强调了资源革命,尤其是生产环节及其组织形式的智能化转变包含了资源利用方式的智能化转变,然而,其绿色发展意识还不够浓厚。面临着强势来袭的智能化和绿色化浪潮,中国的制造业必须要在中国绿色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这样的中国制造应该是且只能是绿色智造。“绿色智造”是绿色化和智能化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发展,智能化是中国制造业的智能转型,绿色化是中国制造业的可持续要求。智能化+绿色化是包含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在内的整体性产业变革。推进中国“绿色智造”需要全面深化产业机制改革,推进产业形态的智能化创新,坚持生态和谐的基本原则等。

关键词:第三次工业革命;工业4.0;中国制造;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绿色智造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面着力,尤其是依托产业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和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当代统一。近年来,发达国家的工业形态创新取得了主要成就,并且向着中国汹涌逼来,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有“第三次工业革命”和“工业4.0”。随着全球工业产业的智能化创新日渐凸显,中国将如何发展制造业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针对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这个重大现实问题和重要理论问题,开展一个比较性研究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中国绿色智造的科学性。

一、借助信息网络强调能源革命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2011年6月和2012年2月,美国相继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和《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实施“再工业化”。正是适应发达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工业化”战略,2012年,杰里米·里夫金(Jeremv Rifkin)提出了未来学叙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观。

里夫金首先指出,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信息技术与能源体系相融合的时代。新时代的主要特征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并认为,“互联网信息技术与可再生能源的出现让我们迎来了第三次工业革命”。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主要表现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而能源体系则表现为可再生能源,值得注意的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信息技术已经不再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传统信息技术,而是通过互联网把整个世界联成一体;能源体系也主要指向可再生能源,而不是现代生产所依赖的石化能源。信息技术能够转变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使用方式和依赖程度,把注重物质实体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为注重信息共享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这将对资源环境产生重要的生态效益。

里夫金强调了以可再生能源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主要能源体系。能源是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使用能源的方式能体现出社会发展、科技创新的水平。在里夫金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时期,可再生能源将成为人们使用的主要能源,可再生能源体系能够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对生态环境没有任何污染,是适应低碳发展的绿色能源。而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方式需要以信息化为中介的新技术,这就需要创立以信息化传播技术为中介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他认为:“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创立开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大门。这种体系由建筑装载、部分地以氢的形式储存、通过智能网络分配、由插件连接,并且是零排放。整个系统是交互式的、整体的、无缝的。这种互联性正在为跨行业关系创造新的机遇,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服务于其他传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商业伙伴。”只要能够合理储存、智能化使用可再生能源,人们就能够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不仅把可再生能源作为整个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世界性展开的发展动力,也作为现代产业形态的升级改造的能源动力。

第三次工业革命观是一个系统的产业发展观。第三次工业革命不仅是科学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革命,更是现代生产方式的产业革命。在里夫金看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包括五大支柱,分别是从传统的石化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在原有建筑物上安装发电设备、广泛使用氢和其他储存技术以存储间歇式能源、建立能源共享网络、将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以及燃料电池动力车。概括起来,这五大支柱就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连接起来的可再生能源体系为核心和动力的产业发展新形态,是生产方式的信息化、绿色化革命。新产业形态是当前全世界的发展方向,其中蕴含了新的发展机遇,也对现代人类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对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理论提出了现实的挑战。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来临,经济具有分散式、合作型的新本质。里夫金认为:“新型模式在社会和市场结构上都追求扁平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道路。这一崭新的时代体现出企业家更加民主化的趋势,每个人都将成为能源的自主生产者,同时也需要合作的途径实现能源在本地、地区间乃至整个世界的共享。”自然资源的民主化自主性,突出了资源使用者的生态责任,也突出了这种生态责任的共同性和共享性。这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变革,实质上是基于生产方式转变基础上的个体化、多样化、新社会化的变革。里夫金把经济发展模式的内核仅仅看成一种直接的生产方式,而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制度性原则,所以他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都看成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把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新经济发展模式看成超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基本经济制度的新东西,这似乎有着明显的超历史性的虚妄特点。尽管如此,他关于新经济发展模式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能源使用方式的革命、能源的世界性共享等观点还是值得关注。

第三次工业革命要求广泛的社会参与,这带来了民主化的新实践。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社会关系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如社群化、扁平化、网络化等。个人之间的利益分化、身份认同差异、政治诉求都由于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即不同的社会群体形成了社会参与的民主实践,民主的表现形式显现为群体性的参与式民主。里夫金提到:“在参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过程中……这一进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政府、工商界、公民社会组织都要参与。城市、地区、国家基础设施的革命性变革,最终会影响到所有人,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的方式都将改变。”所谓全社会实践指的是社会的民主参与,以产业发展为内容,以政治组织为核心。在这里,里夫金看到了当代社会的结构变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政治规范和民主实践的进步,并且力图把这种社群主义的变化带人由第三次工业革命引起的社会变化中来,这是适应时代特点的理论判断。但是,里夫金并不涉及民主的实质,而只是从表象化的形式方面强调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规范和社会组织秩序的形态变化。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