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我国农村信息化现状与改进建议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信息化 改进 现状 农村 建议

摘 要: 在全球,发达国家的农业信息工业技术已经比较普及。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信息化取得了一定成绩。服务平台与信息网络已初具规模,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初步应用,人才培养培训有所加强,信息化管理取得了较大进步。针对农民素质不高,信息化意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不强;信息获取成本较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等问题,提出了加大资金投入,列入地方政效考核,降低信息化成本,提高应用实效,建立完善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等应对建议。

关键词: 农村信息化 信息技术 建设现状 改进建议

二十一世纪初世界的信息工业产值超出五亿美元以上,发展成全球第一大产业。通讯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动制造业、种植业、服务业、科教业与其他产业的加速发展。由于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工业、农业的生产方式、交易方式发生根本的变化与革新。信息技术产业除了在大中城市工业中发挥巨大作用以外,在农业中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英美、德国及日本等农业发达国家的信息产业国民生产总值高达百分之十五,是农业经济比较落后国家同期GDP增长值的三到五倍。由于农村机械化效率的提高,农业劳动人口降低,但农产品丰富,因此,信息化的需求同样增高。因为信息产业的发展,加速了农业生产技术的科学化应用,使农业生产率比改革开放前大大提高。

西方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工业技术主要使用在农作物管理的自动化、农作物病虫害诊断、农业自然资源保护、气象预报、农产品销售等方面。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采集农业产业信息、处理、传递来自外国及外地的农业信息与生产的先进技巧。在有条件的农村,可以修建农业气象预报系统、农产品数据库系统、网络系统,将农民的计算机与城市的网路系统联结起来,让农民利用各种数据信息,为农业生产服务。

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农村信息化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迫切要求。农村信息化是使信息化渗透到农户生产、经营、消费、学习等各个环节,从而极大地提高农户生产效率和生活水平的过程。近几年来我市在电子政务建设中对新农村建设给予高度重视,从政策规划、项目安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提供保障,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组织体系建设、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和资源整合。

(一)农村信息化设施进一步加强。

“村村通电话”工程基本结束,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稳步推进,村村通宽带工程收获喜人。以山东即墨市为例,2012年年底村村通宽带工程完成投资计划6065万元,新建宽带网络设备端口4万个。即墨市“信息村”数量达到61%,“信息镇”数量达到62.5%。

(二)许多农村信息服务与信息网络已基本建成。

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地区利用广播网、电话网、电视网、电脑网融合而成的“四电合一”各种信息服务系统已延伸到基层乡村。例如,山东即墨电视台开通了“新农村”栏目,组织专家为农民提供咨询服务,内容覆盖种植、养殖、加工、市场供求、政策法规、劳动力转移、农资打假及投诉举报等方面。

(三)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初步应用。

科技蔬菜示范园建立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智能信息管理系统,将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农业科技相结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网络系统和农业自动化数据采集和控制设备,实行食用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管理。例如,移风店镇面向农村使用的蔬菜管理专家系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广泛的专家决策支持,建立了多个示范基地,推进了数字农业建设,积极推动了自动控制技术、在农作物栽培管理、病虫防治等方面的应用,探索建立了“精准农业”灾害预警等信息系统,取得了良好成效。旱情自动测控系统,以土壤情实采集监测为核心,取得了良好效果。

(四)农村信息人才培养培训有所加强。

以即墨市的远程教育为例,当地政府充分利用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对农民进行培训和教育。让农村党员经常受教育,让农民群众经常得实惠。2010年,该市积极争取、申报实施了农业部、财政部“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项目”,以传播农业新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重点,采取了进村入户、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2013年即墨市将在全市建立一所农村信息体验中心,强化培训基础设施,在全市各镇建立一处农村信息服务站,最终实现镇镇都有信息服务站的目标。通过开展培训及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的农业科技水平和信息化素养,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五)农村信息化管理取得了较大进步。

通过建立管理平台,科学挖掘、合理采纳各种信息,进一步拓宽信息渠道。各级乡村组织通过网络平台,周密布置村务工作程序,达到提高办事效率的目的。许多乡村干部学会利用网络手段,为广大农民提供透明、公平、公正与符合法规的管理及服务。不少网络将村民事务信息公开化,一方面有助于民主管理,另一方面便于村民对干部的监督检查。即墨市许多乡村已建立了财务、选拔干部及土地管理与监督信息网络,使得农村办事程序日益透明,让党的政策落实到了基层,赢得了民心。财务、用人制度的信息公开,有助于村镇领导班廉洁奉公、减少农村纠纷及矛盾的发生,营造乡村基层民主建设的和谐氛围。

二、农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与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部分农村的农业信息化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

(一)少数农民信息化意识薄弱,科学利用信息的能力差。

由于少数农民文化知识低,科技素质不足,缺少对计算机信息的认识。加上我国一些农村地理位置偏远,特别是少数民族山区,科学信息闭塞,造成个别农民对网络信息抱有怀疑态度。这一方面限制了他们对网路信息技术知识的认识,另一方面影响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网络的热情。其严重后果是削弱了部分村民掌握信息的能力,导致农村一些地区村民信息运用水平下降。

(二)部分农民获取信息成本偏高,阻碍了信息化的普及。

农民的经济收入高了,才有经费购买计算机,安装宽带,从事科学信息的学习。农民经济致富的能力与科学信息知识密切相关。在少数乡村,农民参加计算机学习班及各种科学技术知识学校的费用较高,不利于村民掌握科学知识与信息技术。在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计算机及网络已经广泛推广,部分地区收到政府补贴,各种电器价格便宜,但是,一台高档次的计算机的价格也要几千元。此外,每年安装宽带的费用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对于经济落后的农村,许多农民承担不了。除网络以外,农民也可以通过电话获取信息。在某些乡村,长途电话费用比较贵,这不利于农民使用电话获取各种信息。农民掌握科技信息的其他方式还有参加农业技术学习班、观看板报与电视等。但这几种方式与计算机网络信息相比,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传播信息速度慢,不能及时适应农业生产的需要,影响农业生产的高速发展。

(三)一些农村信息资源缺乏,对农民生产的帮助不大。

部分农村网站上的农业生产的信息少,缺乏对当地农业生产有参考价值的科技信息,更没有对未来农产品发展的预测,不能起到引导农民发展生产的指导作用。一些乡村网站的工作人员没有及时发布本地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信息,让农业信息对农民的投资与生产起到指导作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能使农民及时有效地使用农村网络信息。同时,由于农村生活条件艰苦与工作环境差,造成愿意深入乡村工作的计算机科技人员大量缺乏,从事应用软件开发的人才少。与城市相比,农村开发的信息技术产品不多,不能适应农业生产的要求。因为农村高科技计算机人才相对匮乏,导致适应农业市场的计算机软件较少,更不利于农业信息化的推广。

(四)部分农村缺少完整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导致农民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的机会不多,造成农村信息服务效率低下。

由于包产到户制度的实现,个体农民自己建立信息需求的能力十分薄弱,因此,广大农民需要各地农村组织能够帮助他们设立一个农业信息周全的网络。与此相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没有建立专门为村民提供农业生产信息服务网络体系。因此,为个体农民兴建一个农业信息周全的网络显得十分必要。同时,一些省市及县政府开办的农业信息系统已延伸到乡村,但由于乡村缺少科学技术人员,一般乡村干部没有能力让农业生产信息通过网络进入到个体农户家中。个体农民的信息来源渠道仅仅限于电视及广播。此外,农村基层乡村的少数科技信息服务人员一心为农民服务的思想与工作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在广大农村,少数地方乡村干部运用法律、法规手段提高农村科学信息服务质量的主观意识比较淡薄,也是造成农村科学信息服务质量欠佳原因之一。除了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之外,许多农村的乡村干部与农民对电子商务、网上推销农业产品的意识缺少足够认识,导致一些农村地区的网上销售农业产品的行为还刚起步,电子商务与网络交易缺少必要的配套网络体系。同时,成熟的网络交易市场尚未形成,造成农产品的网络交易效果差,没有起到通过网络交易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巨大作用。

(五)边远山区农村信息网络服务人员较少。

在广大农村,农业科学信息网络及网站的建立不仅需要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熟悉的知识分子,而且需要掌握农业经济生产规律的人才,这两类人才有机结合,才能建立专业的农业信息网络及网站,以便为当地农民提高农产品生产、经销的准确信息。有了专业网络人才,才能对农业网络信息进行收集、综合,达到运用信息资料预测农产品生产、销售市场的目的。农村基层的网络服务人员要针对村民的网络疑难,回复网络农民的电子邮件、解答疑问等,起到提高农村网络信息利用效率的作用。

在农村,由于少数地方政府投入经费不到位,部分农村干部对农业信息网络人才培养不够重视,对知识分子的生活条件缺少必要的关心,造成一些农村计算机网络人才流失。同时,地方培养计算机人才机制不完善,导致部分地区农业信息网络人才相对不足。

三、意见和建议

要全面扎实推进农村建设,一定要瞄准薄弱环节,找准着力点。从总体上看,以普及信息基础设施、降低应用成本、强化教育培训为着力点,完善政策环境,采取多种措施,迅速提高农村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

(一)政府推动,加大资金投入,列入政效考核。

即墨市农村科技信息化程度目前还不十分成熟,更需要政府的推动和参与。农村地方政府部门需要制定与划拨相应的经费与鼓励政策,将大力发展乡村科技信息化成绩列入乡镇管理工作考核中。各地农村政府应加大专项经费拨款,制订科技信息化发展资金使用计划。与此同时,要动员各方面力量,营造有利于农村科技信息化发展氛围,采取各种措施,广泛收集农业信息资源,组建与完善农业生产、销售信息服务系统,稳步推进农业信息化。

(二)降低信息化成本,提高应用实效。

相对农村的收入水平而言,目前的信息产品和通讯资费水平还是偏高,应通过技术和政策手段努力降低信息技术使用成本,让广大农民能用得起、用得上、用得好。要把信息化建设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尤其要重点关注特色产业发展。对于已经取得显著成效的试点示范工程,要及时总结经验,做好宣传推广工作。

(三)加强农业信息网建设。

农业信息网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重要工具。应利用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一切高端科学技术与农业生产技术结合。运用各种信息资源数据库作为多学科相互融合的平台。农业生产专家、气象学专家、情报学专家、预测性专家、物流学专家、自动化学专家等多种学科的研究成果互相结合,齐心合力为了农村、农业、农民,依据各地农村的具体情况,组建有关农产品生产、销售的信息网络系统。并把农业信息网络分配到各个乡镇,直接为农民农业生产、销售服务。农村基层科技人员要利用各种方法,为种植户,种养户提供生产及销售信息,诱导农民对农业信息网具有足够的认识及高度重视,力图实现广大农业生产的信息化、智能化与自动化。

(四)狠抓普及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农民综合素质较低主要体现在文化水平低和科技素质低,这一方面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知识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限制了农民理解信息的能力,导致了信息运用水平低下。信息化水平与农民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息息相关,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加强对农民的系统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乡村政府应增加投入,加强对农民科学知识的教育,提高广大农民文化水平,采取各种方法,让农民具有运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动手技巧。乡村政府应通过业余科学学校或者学习班等渠道,培养年轻农民具有高端先进的科技意识,使农民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道理,让每个农民都具有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技知识优先于金钱的现代化意识。其次,要让农民在劳动致富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的经济市场观念,认识到农产品的销售必须与国内与国际市场需要相结合,没有市场,农产品就没有销路,一步一步地培养农民了解国内外市场变化动态,依据市场规律生产农产品的意识。最后,培养农民的信息化意识,让农民知道信息在某些情况下优先于被动生产的理论,乐意为购买科技信息投入资金,学会收集生产信息,具备利用信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意识。在经济发达的农村,乡村政府要采取多种方法,培养与提高农民的科技信息素质,让村民学会采集各种农业信息,并具备能运用农业信息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能力。

(五)进一步完善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完善广大农村地区科学信息服务系统,有许多工作必须做。例如,加强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科技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有了科技人才,才能培训高水平的乡村科技网络信息员。农村地区科学信息服务系统建立的关键是将乡镇基层信息网点建立好,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支信息技术过硬的村级信息员队伍。有了这支队伍,乡(镇)、村两级信息传播网络才能畅通无阻。同时,应将电视、广播报刊等新闻媒体与农业信息网络传播信息功能结合起来,采用多种渠道构建农村的信息体系。农村的党组织与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涉农企业、农产品代理商、农产品运输企业传播各种农业信息的不同作用,动员社会各部门的力量,达到构建农村信息体系的目的。农村地方政府要采取各种鼓励措施,在各地农村基层乡村,组建一个从大中城市到国外对农产品需求信息收集、综合、发布的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科学信息服务系统组建之后,农村地方干部及工作人员要运用多种手段,为克服农业信息进入农户家中困难,营造有力、和谐的氛围,使农村计算机网络信息服务系统发挥促进农业生产的实际作用。

总之,进一步改善我国农村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巨大工程。需要政府、社会、企业、高等院校多方面配合,才能取得成果。

参考文献:

[1]徐崇志,李青.国外农业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与我国农业信息技术发展途径探讨[J].塔里木农垦大学学报,2013(1):42.

[2]吴玉刚,黄世祥.我国实现农业信息化的途径[J].计算机与农业,2009(4):1-4.

[3]刘绛华.实现农业信息化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10(9):59-60.

[4]宗颖生.农业信息化问题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01(4):23-25.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