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6例临床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早产儿 真菌 侵袭 临床 感染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分析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检验方法、感染部位、病原菌及预后,为早期诊断、减少死亡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NICU确诊的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临床资料分析。 结果 6例患儿均为白色念珠菌感染。其中2例为肺部真菌感染,2例为真菌性败血症。另2例为双胎儿,母羊水培养报告为白色念珠菌,考虑感染部位尚不明确的深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出现喂养不耐受、青紫、呼吸暂停、反应差、黄疸等。6例患儿中5例给予抗真菌治疗,其中治愈4例,好转1例,另1例未予抗真菌治疗的患儿因家长放弃出院后死亡。 结论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情突然变化应警惕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多见。真菌培养为诊断的金标准,PCR检测可用于侵袭性真菌感染的早期诊断中,加强产儿科协作,有助于早期明确诊断。

[关键词] 早产儿;侵袭性;白色念珠菌;真菌培养;聚合酶链式反应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0-0042-04

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上升,由于早产儿特殊的不成熟生理状态及机能,住院时间延长,出生后接受各种侵入性操作及广谱抗生素、静脉营养的概率增大,常造成NICU中真菌感染的散发甚至爆发流行[1-2],已成为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的第3种常见原因[3],由于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困难,病死率高达30%~40%[4]。本文通过分析我院NICU确诊的6例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提高对早产儿真菌感染的认识和防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NICU确诊的侵袭性真菌感染6例患儿进行临床分析。6例均为早产儿,胎龄28周+4 d~33周+3 d,体重1050~2000 g,发病时间5~19 d,性别:男2例,女4例。见表1。

1.2 诊断方法

临床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的病情突然变化的患儿,取气管插管内深部痰液做涂片、培养,静脉血培养及结合母亲羊水培养结果,培养结果为真菌者即确诊侵袭性真菌感染,同时做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临床诊断后加用抗真菌药物治疗,根据疗效及实验室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2 结果

2.1 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6例患儿培养结果均为白色念珠菌生长。其中2例呼吸机治疗的患儿气管内分泌物培养为白色念珠菌,涂片见菌丝,G试验阳性,气管内分泌物做白色念珠菌PCR检测阳性,诊断为肺部白色念珠菌感染,抗真菌治疗后痊愈。2例血培养为白色念珠菌生长,诊断为白色念珠菌败血症,抗真菌治疗后痊愈;另2例為双胎儿,分别于出生5 d和6 d病情突然出现变化,且不能用其他疾病解释,此时,母羊水培养报告为白色念珠菌,1例予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另1例尚未开始抗真菌治疗,因家长放弃出院后死亡。

2.2 6例真菌感染患儿实验室检查结果

6例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分别做气管分泌物涂片、气管分泌物培养、血培养、母羊水培养、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气管内分泌物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见表2。

2.3 2例肺部真菌感染患儿治疗前后实验室结果比较

2例侵袭性白色念珠菌肺炎患儿经氟康唑抗真菌感染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复查气管内分泌物涂片、培养及G试验、白色念珠菌PCR,均提示阴性。治疗前后实验室检验结果见表3。

3 讨论

侵袭性真菌感染是指侵袭深部组织、内脏和全身的真菌感染,包括深部组织感染及真菌败血症。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为早产儿、低出生体重、机械通气、静脉置管、广谱抗生素、脂肪乳剂、激素、基础疾病等。本组6例患儿均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发病前均用广谱抗生素、脂肪乳剂治疗。广谱抗生素尤其是三代头孢菌素易造成菌群紊乱,损伤肝、肾、骨髓功能,诱发真菌感染。脂肪乳剂的使用易导致早产儿发生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国外研究显示[5]脂肪乳剂与活化的白介素2受体结合可导致白介素2的剂量依赖性抑制,另外,脂肪乳剂的使用也可加速微生物的生长。新生儿真菌感染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如低体温、发热、少哭少动、呼吸暂停、低血压、心动过缓、腹胀甚至临床表现迅速恶化而无明显诱因[6]。本组资料中出现喂养不耐受、青紫、呼吸暂停、反应差、黄疸等病情变化,有报道血小板进行性下降也可以是早期真菌感染的重要特征[7]。因此,临床上出现病情变化或上述临床表现时应警惕真菌感染。

目前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诊断仍以血、深部痰液、尿(膀胱置管或耻骨上穿刺)及其他部位体液或组织培养为金标准,但真菌培养所需时间长,阳性率低,敏感性差,易造成漏诊、误诊。因此,探寻一种新的早期诊断方法非常必要。1,3-β-D葡聚糖试验(G试验)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已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临床中,但这两项检验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国外研究G试验的敏感性为69.9%~97%,特异性为87.1%~96%[8-9]。国内张晓艳等[10]的研究GM试验的敏感性64.2%,特异性为98.6%,因此,仍有部分患者可能漏诊。本资料中2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除做真菌培养、涂片、G试验外,同时做气管内分泌物白色念珠菌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省时等优点,Maaroufi Y等[11]的文章显示真菌血培养与实时定量PCR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几乎相当。2011年Avni T等[12]对PCR诊断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荟萃分析中发现,PCR诊断念珠菌菌血症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为100%,在临床诊断的患者中敏感性与特异性分别为95%和92%。国内鲁巧云等[13]的研究显示真菌PCR检测与传统的诊断结果完全吻合,敏感性和特异性达到100%。本文表3中可以看出,治疗前后的检验结果显示白色念珠菌PCR检测与气管内分泌物真菌培养、涂片查菌丝、G试验结果具有高度的吻合性。刘军等[14]报道PCR方法与传统培养方法相比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PCR检测可作为深部真菌感染早期诊断的一种方法,但尚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评价。国外资料[15]显示,念珠菌容易附着在泌尿道,当临床怀疑发生真菌感染时,应取尿液(最好是耻骨上膀胱穿刺留取尿液标本)涂片镜检,若发现孢子或菌丝,则提示全身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因此,国内研究者建议[16],对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常规进行尿直接镜检及尿培养,以便早期发现真菌感染。

新生儿真菌感染病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最为常见,徐巍等[17]报道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占47.7%,国外报道[18]真菌性败血症中62%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本组资料6例真菌感染患儿病原菌均为白色念珠菌。国内资料显示早产儿出现症状的时间为生后10~57 d[19],本组中4例患儿出生10 d以后出现症状,但2例双胎儿,分别于出生5 d和6 d出现病情突然变化,由于此时母亲羊水培养结果报告为白色念珠菌生长,因此考虑该双胎儿为深部真菌感染,虽感染部位不能确定,但其中1例给予抗真菌药物氟康唑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另1例因家长放弃抢救出院后死亡。氟康唑主要用于治疗念珠菌与隐球菌感染,本组5例患儿给予氟康唑静滴治疗,4例治愈,1例好转,未治疗1例因放弃死亡。有文献报道[20-21]真菌感染存活的早产儿有可能发生神经系统损害、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等后遗症,其严重性与开始抗真菌治疗较晚有关。因此,加强产科与新生儿科的沟通协作,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可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Hemandez-Castro R,Arroyo-Escalante S,Carrillo-Casas EM,et al. Outbreak of Candida parapsilosis in a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 health care workers source[J]. Eur J Pediatr,2010,169(7):783-787.

[2] 廖颖芳,张小兰,朱小瑜,等. NICU早产儿热带假丝酵母菌爆发感染的紧急应对与救护[J].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17(6):540-542.

[3] 杨传忠,朱小瑜. 早产儿侵袭性真菌感染的预防和治疗[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3,20(6):570-574.

[4] Hsieh E,Smith PB,Jacqz-Aigrain E,et al. Neonatal fungal infections:When to treat?[J]. Early Hum Dev,2012,88(Suppl 2):S6-S10.

[5] Sirota L,Straussberg R,Notti I,et al. Effect of lipid emulsion on IL-2 production by mononuclear cells of newborn infants and adults[J]. Acta Padiatr,1997,86(4):410.

[6] 唐仕芳,陈龙,赵锦宁,等.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侵袭性真菌感染易感因素及早期诊断探讨[J]. 临床儿科杂志,2011,29(9):810-812.

[7] 王丽,钱继红,何振娟,等.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27例临床特征[J].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22):1720-1722.

[8] Ostrosky-Zeichner L,Alexander BD,kett DH,et al,Multicenter clinical evaluation of the(1-73)beta-D-glucan assay as an aid to diagnosis of fungal infections in humans[J].Clin Infect Dis,2005,41:654-659.

[9] Odabasi Z,Mattiuzzi G,Estey E,et al. Deta-D-glucan as a diagnostic adjunct for invasive fungal infections:Validation,cutoff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and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J]. Clin Infect Dis,2004,39:199-205.

[10] 張晓艳,赵顺英,江载芳. 血清半乳甘露聚糖检测对儿童侵袭性肺曲霉病的诊断价值[J]. 中华儿科杂志,2009,47:83-86.

[11] Maaroufi Y,Heymans C,De Bruyne JM,et al. Rapid detection of Candida albicans in clinical blood samples by using a TaqMan-based PCR assay[J]. J Clin Microbiol,2003, 41(7):3293-3298.

[12] Avni T,Leibovici L,Paul M,et al. PCR diagnosis of invasive candidiasis;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 Clin Microbiol,2011,49:665-670.

[13] 鲁巧云,余进,高露娟,等. 实时荧光定量PCR诊断侵袭性真菌病方法的建立及应用[J]. 中华医学杂志,2012, 92:822-826.

[14] 刘军,沈永年,吕桂霞,等. PCR检测深部致病真菌感染的研究[J]. 中华皮肤科杂志,2006,39(8):439-441.

[15] Smith PB,Steinbach WJ,Benjamin DK. Neonatal candidiasis[J]. Infect Dis Clin North Am,2005,19(3):603.

[16] 涂敏,赖晓全. 12例新生儿真菌血症资料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0,25(36):5535-5536.

[17] 徐巍,严超英,李青梅,等. 新生儿侵袭性真菌感染67例临床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11,29(6):506-507.

[18] Saiman L,Ludington E,Pfallaer M,et al. Risk factors for candidemia in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patients[J]. Pediatr Infect Dis J,2000,19(4):319-324.

[19] 李秋平,高昕,黄捷婷,等. PNICU内早产儿真菌性败血症临床特点分析[J]. 临床儿科杂志,2010,28(6):531-534.

[20] Friedman S,Richardson SE,Jacobs SE,et al. Systemic Candida infection in extremely low birth weight infants:Short term morbidity and long term neurodevelopmental outcome[J]. Pediatr Infect Dis J, 2000,19(6):499-504.

[21] Fernandez M,Moylett EH,Noyola DE,et al. Candidal meningitis in neonates:A 10-year review[J]. Clin Infect Dis,2000,31(2):458-463.

(收稿日期:2016-06-26)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