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的临床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碎石 结石 临床 微创 治疗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 目的 研究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上尿路结石疾病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8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开放取石术, 治疗组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结石症状消失时间、排尿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围术期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应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疾病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上尿路结石;治疗

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目前已被证实可以对肾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等疾病进行有效治疗, 其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出现的体位不适、呼吸困难、结石不易冲出等几大缺点[1]。本次研究对患有上尿路结石疾病的患者应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8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88例患有上尿路结石疾病的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各44例。对照组男26例, 女18例;年龄19~73岁, 平均年龄(41.6±6.2)岁;病程1~13年, 平均病程(4.4±0.5)年;左肾结石24例, 右肾结石20例;治疗组男27例, 女17例;年龄18~75岁, 平均年龄(41.8±6.1)岁;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4.5±0.6)年;左肾结石23例, 右肾结石21例。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 2 手术方法 采用常规开放取石术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 主要措施包括:麻醉后患者首先取膀胱截石位, 在输尿管镜辅助下在患侧的输尿管内逆行插入导管, 无肾积水或肾积水程度不明显的患者持续泵入生理盐水。然后患者取俯卧位, 在患侧的肾区下方垫枕使腰背部呈低拱形, 常规实施消毒铺巾处理。在选择穿刺点的时候应该避开大血管且与肾和结石的距离保持在最短的区域, 通常为第11、12肋下腋后线与肩胛线交界处2 cm左右的位置, 穿刺针与水平线50°左右方向进针, 穿刺患者目标肾盏后可以将针芯拔出, 观察到有尿液滴出则提示穿刺操作取得成功。利用气压弹道碎石机将结石充分击碎, 体积较大的碎石粒可以采用鳄嘴钳将其夹出, 体积较小的碎石可以采用灌注泵经工作通道降低冲出。术毕常规留置双J管和造瘘管[2, 3]。

1. 3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结石症状消失时间、上尿路结石疾病治疗效果、排尿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围术期不良反应等指标进行对比。

1. 4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疼痛等症状彻底消失, 术后检查显示结石全部去除, 患者排尿功能恢复正常;有效:疼痛等症状表现明显减轻, 术后检查显示结石体积缩小程度超过50%, 患者排尿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疼痛等症状表现没有减轻, 术后检查显示结石体积缩小程度没有达到50%, 患者排尿功能仍然存在明显异常[4]。总有效率=(临床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结石症状消失时间、排尿功能复常时间、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比较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开放取石术治疗后(5.39±1.43)d结石症状彻底消失, 治疗后(7.88±1.54)d排尿功能恢复正常, 共计住院接受治疗(10.30±2.15)d;治疗组患者接受微创肾镜碎石术治疗后(3.16±0.64)d结石症状彻底消失, 治疗后(5.19±1.22)d排尿功能恢复正常, 共计住院接受治疗(7.43±1.97)d。三项观察指标数据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2 上尿路结石疾病治疗效果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5%,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不良反应 对照组在常规开放取石术围术期有9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治疗组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围术期有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在采用微创经皮肾镜碎石术治疗的操作过程中患者取健侧卧位, 可以提高其依从性, 保证其对手术能够充分耐受, 使一期于术结石清除率显著提高。这种体位头低脚低, 以腰桥将患者的腰部顶起, 可以借助腰桥所具有的张力, 使髂嵴与肋下间隙被充分拉开, 肾脏的解剖位置下移, 肾脏与皮肤之间的距离更短, 使腰部皮肤处于绷紧状态, 术野更宽, 对穿刺点的选择具有帮助作用, 可以使穿刺成功率显著提高, 减少胸腹膜损伤[5]。

参考文献

[1]李逊, 吴开俊.多通道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11, 19(18):469.

[2]李逊, 曾国华, 袁坚, 等.经皮肾穿刺取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20年经验).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 36(2):126.

[3]曹贵华, 邱学德, 李泽惠, 等. 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大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昆明医学院学报, 2010, 19(2): 68.

[4]应向荣, 骆振刚, 周毅, 等.经11肋上缘径路微创经皮肾镜处理肾上盏结石23例报告.临床泌尿外科杂志, 2009, 15(10): 547.

[5]吴巧玉, 童敏. 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取石术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16例的观察及护理. 护理与康复, 2010, 37(10):197.

[收稿日期:2014-06-05]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