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女人天生更“善变”?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善变 女人


打开文本图片集

女人的情绪是不是不如男人稳定?

情绪稳定性作为具有跨文化一致性的人格特质之一,性别差异的统计学研究也比较丰富。

作为现代心理学核心人格理论的“大五模型”,神经质或者说情绪稳定性维度在很多文化背景下都有性别差异的研究。早在1995年对于早期大五模型的分析研究中,就报告了女性具有更高的神经质(更低的情绪稳定性)。

从人格特质的统计学角度来说,至少可以说在近40年时间内,女性的情绪稳定性更低,更神经质。

那么,情绪来自于哪里?为什么女人更具善变的情绪?这样的情绪是否有助于人类群体生存呢?

激素水平影响情绪变化

关于情绪的来源,是情绪理论学界至今没有讨论清楚的问题。但可以确定的是,大部分理论都认为,我们的脑参与了情绪的生成;同时部分理论认为,我们的躯体,尤其是肌肉和外周系统参与了情绪的发生。

所以,脑神经活动的差异、肌肉活动的差异、外周系统活动的差异以及其他一些内环境的差异(比如激素、信号物质的差异)都可能影响情绪的产生和调节。至少在情感水平方面,以上的差异都可能造成巨大的稳定性差异。

从这个角度讲,女性生理周期中,激素水平的变化、血液的流失,都会造成情感水平的变化,影响情绪的产生。对于男性来说,也会有生理周期,只不过女性的波动幅度一定会大于男性的幅度。

社会文化塑造女性特质

那么激素水平的变化,是不是导致女性情绪稳定性的根本原因呢?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心理学家指出,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并不会直接带来消极情绪的频繁出现。

虽然,我们也可以说是经期的疼痛、对效率低下的预期诱发了消极情绪,但这可能并不是一个好的解释,因为这种定期的疼痛并不能说明在更长的非经期时间内,女性的情绪稳定性依然不佳的事实。

这时我们就需要引入情绪产生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背景信息,可以是环境背景,也可是文化背景。

就女性的情绪来说,社会文化对女性特质的塑造作用更有可能起到核心作用。也就是说,男性和女性从幼年开始接受的情绪概念就是具有性别差异的,处理某种情绪的策略也具有差异,甚至是父母、学校和社会接纳不同性别的情绪表达水平都具有差异,女性很有可能是被教养成了“情绪稳定性”较差的个体。

情绪稳定性的性别差异,很有可能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后天发展出来的。对于男性,作为狩猎、战争、工作的主力,从幼年开始就会被要求刻意避免某些负性情绪。对于很多男孩来说,描述“悲伤”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对于女孩来说,不会说跌倒了不能哭,再痛苦咬着牙也要坚持,因为从社会分工来讲,她们没有必要回避这些情感,所以也就被塑造出了这样的情绪。“穷养儿,富养女”这样的古训也反映了这样一种倾向。

情绪丰富不见得是坏事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极端情绪,恰恰相反,在狩猎、战争的过程中,男性需要更高的唤醒度来支持躯体运动的需要,男性在激烈的环境中会出现极度(极高唤醒度)的愤怒、兴奋甚至悲伤。

虽然这种情绪稳定性的差异不一定存在于基因中,但同样在社会文化的传承中推动着人类群体的生存和发展,甚至发挥的作用远远大于基因中的某些属性。

女性更丰富的情绪,或者说更细腻的情绪概念范畴,其实更适合在和平的环境中生存。复杂的情绪概念系统意味着更丰富的体验、更丰富的识别和更丰富的策略。在这个程度上来说,英雄难过美人关,一方面是性激素的作用,另一方面恰恰是女性丰富的情绪表达和策略使男性难以招架。

不应刻板制造性别差异

有人认为,在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增加的今天,“女性”性别的生物学意义基本上消失;同时如果和平时期、生产力获得较高发展,“男性”、“女性”的性别差异在社会文化的意义上也基本消失。那么“女性”的情绪特点(也可以说是“男性”的情绪特点)应该逐渐消失,至少在教养层面上不应该再进行差别教养。男孩和女孩都应该有获得丰富情绪或者稳定情绪的可能,他们既可以选择成为艺术家,也可以选择成为政府首脑。我们并不应该在基因之外再制造任何差异化的刻板,这才有可能发挥出人类群体更多的潜能。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