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小学读本编辑加工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中小学 读本 几个问题 忽视 编辑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中小学读本是教材的有益补充,一套好的读本不仅能够起到普及知识、传播文化的作用,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为中小学生提供高质量、正能量、有含金量的读物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以《文明礼仪教育读本》为例,从审稿和编辑加工的角度论述了中小学读本编辑加工中易忽视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读本;编辑加工;问题

【作者单位】袁俊红,大象出版社。

中小学读本是教材的有益补充,是普及知识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主阵地作用”[1],“利用地方课程的时间,采用多种形式”[2]开展相关教育。因此,一些根据纲要编写的读本应运而生。除此以外,“中国梦”读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等弘扬主旋律的读本也层出不穷。中小学生正处于增长知识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价值观、人生观相对还不成熟,很多事情仍处于学习和模仿阶段,加上读本一般是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和家长不参与指导。因此,以中小学生为阅读对象的读本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知识性、科学性,还是政治性、思想性都要严格把关。出版物质量的好坏与作者的写作水平固然是分不开的,但是,图书的责任编辑在审稿和编辑加工环节对内容质量的把关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以笔者责编的一套《文明礼仪教育读本》(1—9年级)(以下简称读本)为例,论述中小学读本编辑加工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一、思想性应以正面引导为主,注意避免暗含的负面信息

《出版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出版物不得含有诱发未成年人模仿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和违法犯罪的行为的内容,不得含有恐怖、残酷等妨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内容。”[3]在实际审稿和编辑加工工作中,除避免出现条例中提到的内容外,在思想性把关方面还有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比如语言表述和事例应以正面引导为主,避免过多出现反面的语言和事例,以免无形中对中小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剔除正面教育中隐含的负面信息

语言是一种灵活、丰富的工具,同一个意思选取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就可能会起到截然不同的作用。有些看似充满正面教育力量的话语中可能隐含着负面的教育信息。比如,读本三年级下册《考场之中讲诚信》一课,初稿中作者提到“考试时不要东张西望,想从别的同学那里得到答案,也不可偷偷抄袭自己提前准备的小纸条,那些都是违反考场规定的。”这句话看似没有问题,但是却无意中给了学生考场作弊的一些细节提示,可能会起到适得其反的教育作用。因此,读本中要注意语言角度和细节的把握。

2.选取富含正能量的事例

七年级读本在“热情指路”一课中,讲述一个外地人带着沉重的行李来到陌生的城市,人生地不熟而问路时,用了一个反面的事例,即一个学生因贪玩而很没有礼貌地敷衍拒绝,外地人一脸失望的场景。就栏目设置的目的来说,这样的事例固然能起到引出下文、引发思考的作用,但是一个正面的、充满正能量的故事读来无疑会让人觉得更加温暖,更受激励。

3.注意辨别伪教育内容

九年级读本《贺卡代表我的心》一课初稿讲述了一个笑话,大意是学生小陈在教师节给中学老师邮寄了一张贺卡,上面写着“您的音容笑貌永远在我心中!”从正面导向这一点来看,这显然是一个不妥的礼仪故事。虽然引起学生模仿的可能性不大,但是除了博得学生一笑之外并不能教会他们什么,属于“伪教育内容”,缺乏正面教育意义。

4.避免无意中传达不当的信息

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小学教育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再像过去那样过于强调学生的分数和排名,在读本审稿过程中也要加以注意。诸如“这次测验我考了100分!”“怎么才考这么点分!”之类的表述,无形中会给学生传达一种强调分数的信息,这是与课改理念相违背的。教育学生不能忽视一点一滴的细节,责编在进行读本的审稿和编辑加工时,要注意避免一些不合时宜、与主流意识不符的信息。

二、核查似是而非的常识性错误,保证科学性和知识性

中小学生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时期,他们对知识长于吸收和接受,弱于批判和辨别真伪,所以,中小学读本更要注重知识的准确性和科学性。责编要敢于大胆质疑,对任何一个知识点和事例都要在脑海中画一个问号,认真核查知识的正确性、科学性,仔细推敲语言的逻辑性,保证所举事例符合编写要求和栏目宗旨。

一年级读本《光荣加入少先队》一课中在讲到有关少先队知识的时候,初稿列出几条常识,其中有一条“少先队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青团”。这句话乍看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查看《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以后便可发现这种表述不够严谨,准确的表述应为“中国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党委托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直接领导少先队” 。另一条是“少先队的口号:时刻准备着”,准确的表述应为“少先队的呼号:‘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回答:‘时刻准备着!’”诸如此类的常识编辑看似很熟悉,实际上却掌握得不够准确,往往会成为编校过程中易被忽视的盲区。在读本编辑过程中,责编一定要注意查证核准,以权威文件和出处为依据,不可马虎大意。

除此以外,在审稿和加工过程中还应该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语言表述应精炼准确,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二是避免讲述存在争议、没有定论的事情;三是避免讲述不经查证、违背科学事实的事情,更不能出现伪科学的、迷信的说法。只有树立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图书质量放在第一位,才能把好读本的审稿质量关,为中小学生做出合格的、优秀的读物。

三、语言和事例应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

1.语言风格应符合中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和语言习惯

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读本一方面要避免出现过于深奥的语言,另一方面还应避免出现过多的古文原文。如果确实行文需要,必须引用古文才能说明问题,最好在后面加上现代文翻译,以免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给学生造成理解困难。比如,读本其中一册在讲述和父母相处的礼仪时引用了《弟子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段文字作为拓展阅读。这段文字对年龄稍高的学生来说准确理解也是稍有困难的,何况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因此,责编在编辑加工时应加上了现代文翻译,以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学生讲述这段话的意思,方便学生学习和理解;同时,也使读本的编写更人性化,使这段文字切实起到礼仪教育的作用,而不是形同虚设。再如,二年级读本有一课讲到国旗、国徽的知识,初稿在拓展阅读栏目中选取了几条与国旗、国徽有关的法律条文。这对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不仅不够生动活泼,而且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不符。经与作者沟通后,改为图文结合形式的国旗、国徽、国歌的简单介绍,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更为契合。

2.故事和事例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

中小学读本的很多作者往往忽略学生的年龄特点,使得文中举例既不贴近学生的生活,也不适合中小学生学习。比如,在讲到注意交往细节的时候,某初稿中讲述了一名大学生在面试时捡起地上的白纸,显示其注意细节的优点,最终从众多面试者中脱颖而出获得职位的例子。这类事例在大学生求职礼仪中讲述是毫无问题的,但出现在中小学礼仪读本中就显得不合适。

四、 配图应注意的要点

中小学读本中配图是关键的一环,精美、恰当的配图不仅能起到美化版面、增加可读性和趣味性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文意。然而,实际工作中,编辑和校对一般都会花费很大的精力对文字进行把关,而对配图的关注不够。究其原因,图一般是由美编负责绘制,分担了责编对图的部分责任,加上配图的作用本身就是锦上添花,美化的效果往往会麻痹责编善于质疑的神经,弱化把关意识,造成目前的青少年读物中出现不少配图问题。从编校质量角度来说,配图出现问题也会降低读本的整体质量,让喜欢读图的中小学生降低对读本的重视程度,无形中使读本的教育力量大打折扣。鉴于此,编辑可以多关注以下几点易被忽视的细节,提高读物的配图质量。

1.图文照应

配图再精美,也必须和文字相照应,否则不仅是编校错误,也会给读者带来困扰,甚至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某读本《爱的教育》中有一篇大家较为熟知的文字《小抄写员》,开篇是“十二岁的朱利奥是一个黑头发、白皮肤的男孩”。美编为这段文字配了一幅四色彩图,小男孩却分明顶着一头“金黄色”的头发,看起来颇为扎眼。读本二年级一课初稿中写道:“一个胖乎乎的小女孩握着一把小红伞奔了过来,溅起的泥水弄脏了她的裙子,她也全然不顾”。而美编绘出的图却是一个穿“裤子”的小女孩拿着一把“小花伞”。

2.符合生活常识

生活常识是生活中人人都十分了解的知识,但是稍不注意,配图仍然可能出现违背常识的情况。比如,读本中有一处文字叙述明确要求挥手致意要用右手,配图却是左手;“上下楼梯靠右行”是基本的安全常识,美编却无意中画成了靠左行走;西餐礼仪中 “左手拿叉、右手拿刀”,而配图却恰好相反;等等。这些常识编辑未尝不知,但仍然出现错误,无疑需要多花精力加以避免。

3.人物和场景不能随意变换

中小学读物尤其是小学低年级读物,不少故事都是图文结合,一个故事可能需要多幅配图。这时要注意人物和场景前后一致,也就是说,同一个场景下发生的故事,前后几幅图中人物的衣服、鞋子、发型不能随意变换,故事场景也是如此。读本初稿中这种问题较为常见:前一幅图人物是两粒扣子,下一幅变成了三粒;前一幅是绿色的鞋子,下一幅就变成了黑色;场景也在随意变换,同一位置的前一幅图墙上有画框,下一幅就没有,前一幅画框内是人物照片,下一幅却变成了风景图片。也许美编是从美化页面、避免雷同的角度考虑,但是却造成了配图不应出现的错误。

4.注意地域性和季节性的差异

不少读本属于地方文化读本,有较强的地域性,这就给配图提出了新的要求。地域性差异体现在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季节、人物服饰、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在我国既有南北方的差异,也有不同民族的差异等。读本的节庆礼仪单元中有一课为《祝福新年庆元旦》,元旦在我国属于冬季,无论南方还是北方,人们外出所穿的衣服都应为冬装,而初稿配图中人物服饰全部都是夏装,无疑属于没有关注到地域性和季节性特点。

五、注意与时俱进,使读本具有时代感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这一点在读本的编辑加工时也要加以注意。读本九年级《贺卡代表我的心》一课中的初稿中,作者详细介绍了纸质贺卡的起源、作用,以及如何挑选贺卡、拟写祝福语和寄送贺卡的恰当时机等。但是在互联网已经渗透生活角角落落的今天,却没有提及电子贺卡。同样,在《信件交流情谊深》一课中也仅仅介绍了传统的纸质信件,对在今天通信往来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电子邮件却只字未提。这就难免让读者产生疑惑,同时也暴露了读本的内容缺陷。因此,在编辑过程中,责编要对读本引用的资料、数据以及介绍的事物加以筛选、审查,确保采用恰当、新颖的内容,使读本与时俱进,保持较强的时代感。

综上所述,中小学读本编辑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比较多,除了像编辑一般图书一样从宏观上进行把握,还需要潜下心来关注细节。无论是什么类型的中小学读本,在图书内容质量的把关方面都有相通的地方,需要编辑加强自我修养,不断提高业务技能,绷紧质量意识这根弦,做有责任心的编辑,做有担当的编辑。只有做到极致,才能打造精品,为青少年提供健康有益的知识读本。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EB/OL]. http://www. moe. 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101/114631. 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EB/OL]. http://www. moe. edu. 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325/201101/114631. html .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出版管理条例[EB/OL]. http://www. gov. cn/flfg/2011-03/19/content_1828564. html.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