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自拟温经活血散穴位敷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敷贴 痛经 活血 穴位 凝血

摘要:目的:观察自拟温经活血散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疗效。方法:运用自拟温经活血散穴位敷贴法。结果:温经活血散穴位敷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总有效率为94.4%。

关键词:痛经 寒凝血瘀型 温经活血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56-01

痛经是临床常见病,以妇女在月经前后或经期出现周期性小腹及腰骶部疼痛,严重时伴有恶心、呕吐、腹泻甚至昏厥为特点,影响日常生活及工作。笔者采用自拟温经活血散穴位敷贴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36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①经期或经行前后小腹疼痛,痛及腰骶,甚则昏厥,呈周期性发作。②好发于青年未婚女子。③排除盆腔器质性疾病所致腹痛及其他证型的痛经。④证候表现为经行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苔白,脉细或沉紧。

1.2 一般资料。36例均系2003-2011年的门诊患者,年龄最小15岁,最大36岁,其中15-25岁23例,26-35岁9例,36岁以上4例;病程最长5年,最短3个月。发病前均有受凉及贪食生冷史。

1.3 治疗方法。①药物:自拟方药组成为制乳香、制没药、小茴香、制延胡索各50克,当归、蒲黄、肉桂、白芍、乌药各30克,各药研成粉末,每次取适量以姜汁及蜂蜜调敷穴位。②穴位:关元、气海、中极、子宫、提托。③方法:患者经前3-5天或痛经发作时开始敷贴,将调制好的药物用白胶布固定于穴位处,每天1次,每次6-8小时,疗程7-10天,连续3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治愈:疼痛消失,连续3个月经周期末见复发。好转:疼痛减轻或疼痛消失,但不能维持3个月以上。未愈:疼痛未见改善。

2 结果

36例中痊愈21例(58.3%),好转13例(36.1%),无效2例(5.6%),总有效率为94.4%。

3 讨论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是由于妇女在经期受到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冲任瘀阻或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不畅,经血阻滞于胞官,以致“不通则痛”;或肝肾不足,气血亏虚,使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以致“不荣则痛”。而寒凝血瘀型痛经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多为贪凉饮冷,冒雨涉水,感受风寒,致使风寒湿邪内侵,寒客冲任胞宫,血液凝滞,血行不畅,而致寒凝血瘀[3]。为此笔者以温经散寒、祛瘀止痛为治则,以温经活血化瘀中药进行穴位敷贴治疗。穴位敷贴既有药物对机体特定穴位的刺激作用,调节阴阳平衡,又有药物本身通过渗透作用,透过皮肤,进入血液、淋巴循环,发挥药物的作用,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补充、相互协同,共同发挥的整体治疗作用[4]。自拟方中制乳香、制没药、蒲黄通经活血化瘀止痛;乌药行气止痛;小茴香、肉桂温经散寒;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药具有镇痛、镇静、解痉及松弛平滑肌等作用[4];延胡索、当归均有明显的镇痛作用[5],当归挥发油对钙离子介导的子宫平滑肌收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6],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活血止之功。药物敷贴部位关元、气海为任脉经穴,能通调冲任脉之气,散寒行气,又有祛瘀消积和止脐下痛之作用;子宫、提托穴均为经外奇穴,能调经理气止痛[7],诸穴相配共奏通调冲任、逐瘀止痛之效。此法简便易行,价廉效佳,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47-148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65

[3]荣军.针刺加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51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8(23):92~93

[4]黎美娜,许敏,袁炼莲,等.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妊娠恶阻的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工程,2012,19(7):1165-1166

[5]吕兰薰,顿宝生,赵和熙.中药药理与临床新用[M].西安:陕西人民社出版,2001:110-l19

[6]杜俊蓉,自波,余彦,等.当归挥发油研究新进展[J].中国中药杂志,2005,30(18):1400—1406

[7]齐然,曲煜霞,陈惠洁,穴位贴敷配合生姜缸枣汤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49例小结[J].中医药导报,2012,18(1):97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