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瘀型头痛的临床研究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通窍 活血 头痛 临床研究 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治疗血瘀型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我科门诊就诊的头痛病人,辨证属血瘀型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头痛宁胶囊治疗,治疗组则采用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的痊愈率为26.67%,研究组的痊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0.00%,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100%,研究组痊愈率与总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血瘀性头痛,治愈率高,见效快,是临床治疗血瘀性头痛的首选方法。

关键词:血瘀型头痛 通窍活血汤 头痛宁胶囊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372-01

头痛是外感六淫,内伤杂病,引起的头部疼痛不适为主要表现的病症,可单独出现,亦可见于多种疾病的过程中。清代王清任倡瘀血头痛之说,对于头痛经久不愈,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或有头部外伤史,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细涩者我们多认为乃瘀血性头痛,多用活血化瘀之品治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及排除标准。①西医诊断参照2005年头痛协会标准;②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瘀血头痛的诊断标准:头痛如刺,攻冲作痛,经久不愈。舌质紫黯,或有瘀斑瘀点,脉沉细或细涩;③排除对药物过敏、未按疗程服用、肝肾功能不全及妊娠、哺乳期妇女。

1.2 临床资料。收集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头痛病人,辨证属血瘀型者共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19~35岁8例,36~60岁13例,61岁以上9例;病程23天~5年,平均病程2.74年。对照组30例,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9~35岁6例,36~60岁16例,61岁以上8例;病程30天~5.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分布、病程长短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服用头痛宁胶囊,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土茯苓、天麻、制何首乌、当归、防风、全蝎等)。

治疗组:服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药物组成:赤芍15g,川芎20g,桃仁12g,红花12g,葱白12g,红枣15g,白芷10g,黄酒100ml(冲服)。

临床加减:辨病用药:偏头痛属血瘀型者,可用本方加紫丹参15g,蔓荆子15g,白菊花10g以疏肝活血止痛;血管神经性头痛,临床可加延胡索15g,全蝎12g,蜈蚣2条,石决明30g等以搜逐血络,镇风止痛;脑震荡后遗症者,眩晕者加天麻10g,钩藤10g,伴呕吐者加姜半夏10g,竹茹6g。也可根据头痛部位、性质及伴随症状的不同而随症加减:伴恶心者加陈皮6g,半夏10g;头后部疼痛连及项部者加羌活12g,川桂枝10g;前额及眉棱骨疼痛加葛根10g;两颞连及耳部疼痛者加用黄芩12g,柴胡12g;颠顶疼痛连及目系者去川芎,加用吴茱萸5g,藁本10g;头痛剧烈者用全蝎、地龙等虫类药物搜逐血络,宣通阳气;头痛如裹,兼见胸闷肢困者,属太阴头痛,加苍术、半夏;头痛且空,兼见眩晕、神疲者,属少阴头痛,加细辛、山茱萸。

1.4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治愈:头痛症状完全消失,能坚持正常工作;好转:头痛减轻或消失,停药后偶有复发,间断服药,也能坚持工作;无效:头痛未减轻。

2 结果

治疗组30例中,痊愈8例,好转1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30例中,痊愈23例,好转7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痊愈率76.67%,对照组26.67%,两组痊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见下表: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

组别例数痊愈好转无效总有效率对照组308(26.67%)16(53.33%)6(20.00%)80%观察组3023(76.67%)7(23.33%)0(0.00%)100%3 讨论

中医认为“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另一方面,肝胆二经布头,肝经行头之巅,胆经行头之侧,二者均主疏泄,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气滞则血瘀;加之头部位置的特点,易受外伤;均可导致瘀血性头痛的发生。此外,久痛入络,更可加重头部瘀血症状,致头痛加剧。因此,瘀血证是头痛的一个重要的证型。

西医第二版“头痛疾患的国际分类”(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 2nd Edition,ICHD-2)[1]则将头痛疾患分成3部分:①原发性头痛;②继发性头痛;③颅神经痛、中枢和原发性颜面痛及其他头痛。其中原发性头痛包括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从集性头痛和其他三叉植物神经性头痛、其他原发性头痛;继发性头痛包括继发于各种颅脑血管、五官、精神、感染等疾病而引起的头痛,不论何种头痛,根据中医辨证属于血瘀型的,均可出现头痛日久不愈,时时不已,痛处固定或痛如锥刺,或跳痛胀闷,亦可出现全身瘀血之症状,如舌质紫暗有瘀斑瘀点,脉弦或涩等临床表现。

通窍活血汤是清代王清任所创,用于治疗“头面四肢周身血管血瘀之证”(《医林改错·方叙》)。方中川芎行血活血,为血中之气药,李东垣谓“头痛须用川芎”,是治疗头痛的要药;赤芍散瘀活血,善治瘀血所结之实痛;桃仁、红花活血通络;配有通阳开窍的麝香、老葱、生姜等,使瘀祛络通、血行痛消。笔者在此方中加入白芷,有通窍止头痛之效,可引药上行,直达病所。故本方配伍是治疗血瘀型头痛的有效方剂。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川芎中的川芎嗪有扩张周围血管作用,还可抑制大脑皮层活动,增强止痛效果[2];桃仁、红花中的苦杏仁甙、红花甙,是活血化瘀的有效成分,可影响人体的血流状态,改善脑细胞血流供应,使大脑缺血缺氧状态明显缓解,从而缓解疼痛。参考文献

[1]乔向阳.头痛疾患的分类和诊断(指南).继续医学教育,2005,19(3):74-78

[2]陈兴华.清脑复神液加川芎嗪治疗顽固性头痛65例.四川中医,2002,20(3):39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