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针刺治疗神经衰弱临床观察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针刺 神经衰弱 临床 观察 治疗

【中图分类号】R-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392-01

笔者自2007年始,采用针刺治疗神经衰弱60例,并与单纯用药治疗58例进行对比观察,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8例均为门诊内科患者,其中男47例,女71例;年龄最大67岁,最小15岁,平均40岁;病程最长17年,最短2月,平均27个月。所有病例均参照1990年江苏省卫生厅编著的《疾病诊断和疗效标准》中神经衰弱的诊断标准。即:①脑衰弱症状:精力疲乏、紧张,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工作学习效率下降。②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③情绪障碍:情绪不稳,易激惹,烦恼,焦虑,抑郁。④躯体症状:可有头痛、头昏、眩晕、食欲不振、腹胀、胸闷、心悸、多汗、阳萎、月经不调等。⑤严重程度标准:妨碍社会功能,主要学习和(或)工作效率下降。⑥病程标准:症状至少3个月。⑦应排除躯体及脑器质性病变、颅脑损伤后综合症、早期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按以上标准将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男19例,女41例;平均年龄39岁。对照组58例,男21例,女37例;平均年龄38岁。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取穴:神门、三阴交、安眠(均双侧)。操作:病人取坐位,局部穴位常规消毒后,取28~30号1~2毫针。神门:快速刺入1寸左右,行提插捻转手法,以产生酸麻感或触电感传至肘或小指为佳;三阴交:直刺1~1.5寸,局部酸胀针感向上传导;安眠:垂直进针1.5寸,施行捻转手法使针感达同侧枕部、顶部、颞部,有的可达眼眶处,甚至半边头部都出现酸麻胀感。每次针刺留针3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2.2 对照组。口服舒乐安2mg,3次/日;谷维素20mg,3次/日;西比灵5mg,每晚睡前服1次。服药1月后进行疗效评定。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根据1990年江苏省卫生厅编著的《疾病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中神经衰弱的疗效标准进行疗效评定。治愈:症状消失,自我感觉良好,工作学习恢复正常。好转:症状部分消失,工作学习能力大部分恢复。未愈:症状无改善或改善不明显。

3.2 治疗结果。2组治疗结果比较见表1。

从表中看出,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86%,2组疗效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 病案举例

谭某,女,43岁,会计,2007年7月初诊,以反复失眠多梦5年余,加重3个月为主诉就诊。伴有头晕、乏力、神疲体倦、记忆力减退,纳差。每于工作劳累用脑过度而症状加重,每晚睡眠时间不足3小时,甚至彻夜难眠,经现代医学系统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病变。曾服大量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诊断为神经衰弱。采用上述方法治疗10次后,病人觉失眠、头昏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治疗1周后病人诸症消失,饮食大增,精神饱满,每晚睡眠保持在7小时以上,随访1年未见复发。

5 体会

神经衰弱多属中医不寐、眩晕、头痛等范畴。中医认为营卫气血运行失常,阴阳失调是导致本病产生的根本原因。病因多与心脾肝肾及阴血不足有关。但就其病理变化而言,归根到底为阴阳失衡以至于神不守舍,因此在治疗上应以调整阴阳,养心安神为主,故处方取心经原穴神门调理心经经气,宁心安神,三阴交协调脾肾气机,神门、三阴交可促使植物神经功能协调,以交通心肾。安眠穴属经外奇穴,位于翳风与风池连线的中点上。现代研究认为,在该穴垂直进针1寸左右,针尖达颅底颈动脉管外口处,正是颈交感神经与颈动脉伴行入颅内的地方。颈交感神经入颅后,可支配颅内有关血管,影响其舒缩功能。针刺颈交感神经可引起复杂的生理效应,调整颅内外血管和神经机能。同时还能促使脑内源性内啡肽等介质的分泌和释放,从面达到安眠目的。通过上述三穴的共同作用,调整人体气血,阴阳平衡,本法有取穴少,疗效好,患者易于接受的优点。观察结果表明,其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纯口服西药组。

此外,病人治疗期间,注意其精神因素,帮助病人解除烦恼,劝其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注意劳逸结合,坚持体育锻炼,这对促进神经衰弱患者早日康复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赐安.中西医结合治疗神经衰弱70例.新中医,2002;34(7):61

[2] 班旭升,张林凤.穴位注射治疗顽固性失眠120例.上海针灸杂志,1998;17(4):21

[3] 邱茂良,张善忱.针灸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26~227

[4] 伦新,赖新生.疑难杂症针灸验方精选.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213~215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