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保健服务产业的民生化路径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民生 路径 保健 产业 服务


打开文本图片集

随着人类疾病谱和世界医学模式的变化,预防保健理念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保健服务产业也在急速扩张。

目前,中国内地已有保健服务业机构140多万家,年产值达2000多亿元人民币,由于相关法律法规缺失,管理体制极不健全,如何加强保健服务业准入和资质管理,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012年2月6日,中国保健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及企业开展了“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暨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战略论坛”,论坛现场,各方声音汇于一点——保健服务产业健康发展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心。

新时代新需求

保健服务业属于新型服务业态,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知识密集型的产业,有关保健服务业的政策措施陆续推出,保健服务业在实践中得到了快速发展。

有关专家指出,我国保健服务业的发展趋于上升态势,但也存在诸多问题。保健服务与通常的中医服务界限不够清晰,当前,在相当部分人的意识里,还没有把保健服务作为一个服务产业来看待,而是和医疗服务特别是中医服务混为一谈,影响了对保健服务的科学认识,以及相关支持政策的出台。

保健服务企业的发展如雨后春笋般来势迅猛,然而,由于法律法规缺失,保健服务业缺乏应有的法律地位,监督主体的缺位,导致投机分子有机可乘,严重影响了整个产业的公信力。那么,保健服务企业在激烈竞争中何以立足呢?

从保健服务产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保健服务业都要进行结构优化、意识优化、监管优化。产业结构优化需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促进保健服务业的现代化、标准化、集约化发展,立足于使保健服务企业规范经营,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和监管制度,着力改变小、乱、散的局面,鼓励产业发展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之路。技术和品牌是企业的生命、产业的灵魂,保健服务业的发展尤其应注重技术手段创新和品牌效应的打造。

保障民生优先保健民众

当“看病难、看病贵”、医患纠纷等问题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发展保健服务业显得尤其重要,不仅满足了人类对健康的需求,契合了“治未病”的世界医学发展方向,同时,也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从根本上缓解当前医疗卫生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

“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战略论坛”现场,中国保健协会常务副理事长秦小明和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揭幕蓝皮书的同时,也开启了保健产业规范化、民生化、多元化的道路。

保健服务是以中华传统中医药文化为指导,是预防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途径。加快发展保健服务业,有利于提高全体国民的健康水平,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国民经济对就业的吸纳能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及增强民族凝聚力。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人类的健康保障顺序首先是预防保健,其次是基本医疗服务,最后才是住院和大病服务。保健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有利于树立“保障民生要优先保健民众”的理念,有利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就业及提高劳动力再生产效率,同时,也是中医和中国哲学思想的宣传窗口,对于深化中医文化、促进民族文化及弘扬民族精神有着积极的作用。

“六位一体”立足中医思想

为了进一步加强行业自律和诚信建设,维护保健服务企业的社会形象,提升健康产业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度,中国保健协会号召保健服务相关企业提高认识、加强管理,向全行业发出《中国保健服务企业诚信宣言》并得到了各企业的积极响应。

对于市场而言,专家的建议和构想也在不断推进保健服务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多方位、多角度的内涵延伸。

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保健协会理事长张凤楼强调,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提高,现代人类医学模式已由临床医学发展到了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阶段,“治未病”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自我保健、自我医疗、自我护理愈益成为人们改善体质、预防疾病、辅助医疗、促进康复、调整人体机能的首选手段。保健服务业既拥有我国几千年养生保健思想和实践的先天优势,又是正在迅速崛起的新型服务业态,更是形成我国新的文化及产业发展优势的重要着力点,但我国相关保健服务业发展的研究规划却非常欠缺,不利于保健服务业的科学发展及长期推进。

为此,中国保健协会联合中央党校共同成立了《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蓝皮书》研究课题组,研究我国保健服务行业的现状与战略发展。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把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战略重点,明确要求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的重要举措。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告诉记者,人们的健康观念不断变化、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保健服务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当前及未来一段较长时期,我国保健服务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是,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保健服务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为根本目的,积极倡导并大力普及以“治未病”为核心理念指导下的中医药养生理论和技术方法,建立健全保健服务相关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完善服务标准和规范,理顺保健服务监管体制,加强技术创新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形式,创新挖掘特色服务,形成核心竞争力,积极推进保健、理疗、融资、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不断建立健全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保健服务体系。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李大宁表示,从我国保健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看,当前最迫切的问题是缺乏严格、有效的日常监管执法。中国保健协会要切实加强对保健服务业的监管及自律,加强行业研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提供参考依据,协助政府部门,参与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组织贯彻实施并进行监督,针对解决社会管理的缺位问题,提供充足、有效的市场调查数据和分析报告,制定行业服务参考标准、行业价格调控机制、行业技术应用标准,规范行业无序竞争,引导产业升级,使之走综合化、专业化、品牌化之路。

国务院研究室信息司副司长张昌彩指出了《中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蓝皮书》的发布对我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的战略意义。

论坛主持人、中国保健协会副秘书长李萍表示,保健服务是以中医药传统思想文化为指导,体现的是中医和中国哲学的思想,与西医和西方哲学思想有着较大的不同。发展保健服务业,要宣传、普及、践行中医药和中国哲学思想理念,使之成为普遍接受的大众文化。同时,将中医药传统文化与现代保健技术结合,推广中医药传统文化,实际上是弘扬中华民族健康文化的重要行动,对于弘扬中华传统医学和文化、促进民族文化认同、建设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保健协会休闲保健专业委员会会长、全国保健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刘玲表示,构建一个既适合我国保健服务产业发展,又与国际接轨、结构合理、功能完善、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的保健服务标准体系,应该遵循风险分析的原则、层次分明原则、开放优化原则、国际接轨原则、系统协调原则、中医辨证原则。

深圳市神采爱康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慧及优艾贝(中国)有限公司总裁耿梓轩作为优秀企业代表表示企业要在进一步的实践中加以检验,不断修正、优化和更新,同时充分借鉴其他行业、其他类别的标准体系框架,通过对比不断地调整和优化企业结构。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