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高校综合实践体系的构建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构建 实践 体系 高校 综合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文章从高校综合实践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出发,阐述了综合实践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结合高校综合实践现状,构建了高校综合实践体系。

关键词:高校;综合实践体系;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就业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6-0051-03

一、学校综合实践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2004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16号文件,强调要把大学生社会实践同择业、就业结合起来;2004年底,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再一次强调:高等学校要加强实践育人意识,以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为重点,突出实践教学,切实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此外,2005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推荐表上,首次增加了“实践”内容,要求毕业生在就业推荐表上填写实践单位名称、实践城市、职位名称、起止时间、工作描述等内容,这表明学生的实践活动越来越受到用人单位的重视[1]。2012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强化实践育人环节。制定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办法”,“鼓励因校制宜,探索科学基础、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融合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支持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早进课题、早进实验室、早进团队”。随着国家对实践育人环节的重视及学生实践在其就业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高等教育综合实践体系的构建已刻不容缓。

实践育人以人为主体,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人才是具有专业知识或技能,富有创造性并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人才的培养及教育要受到一定人才观的影响,人才观对人才作用的发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传统人才观没有认识到人才兴国的重要性,对人才不够重视。现代人才观不同于传统人才观,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生的,强调人才的综合素质,重视个人的业绩和贡献,关注人才的创新与实践能力,提倡人才竞争和激励机制,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求。

现代人才观认为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各个领域的专业人才,在开放的现代社会中,人们通过个人努力获得自己所期望的地位和角色的可能性更大,也更容易获得自致角色,这和社会制度及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层次性、创造性等特点相关联。在“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变过程中,高等教育培养过程中在看重“才”的同时,更加关注的是“人”。在教育中以学生为本位,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不只重视学生的理论能力而轻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能够让在理论及实践上各有所长的学生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发展,以确保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学校综合实践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一)次级社会化理论

次级社会化是对某种特殊角色或专门化活动的认同,是某种特定角色的自我形成,次级社会化本身是社会分工及分化,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知识的分化及角色的分化。因此,次级社会化的特点与社会发展的程度和阶段紧密相连,社会发展程度越高,次级社会化就越复杂。

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提高,学校教育作为这种次级社会化的专门机构,在现代社会发展中越来越复杂。学校教育要根据学科要求,对教学模式、方法和技能等进行科学设计,以便培养出符合社会期望的人才。近年来,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等原因,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结构的要求上做出了调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国家扩大高等教育招生是基于发展与需求的现实情况,然而尽管政策的制定与提出是出于好意,但是学校、科研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在落实相关政策时仍会出现一些问题,对综合实践教育不认同不重视,导致高校毕业生进入工作岗位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相对剥夺感。为了培养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及复合性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学校、科研机构、各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社会组织等要相互衔接,充当好次级社会化的机构和场所,以学生为本,为其教育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能够因材施教,培养出符合社会各界期望的人才。

(二)自适应学习理论

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是指在进行一系列不断重复的考察实践及处理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积极思考、获得感悟,从而摸索规律、获取知识的全过程。它不同于机械学习和示教学习,秉承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自适应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是被动地被灌入知识,而是在实践教学中发现问题、思考对策、解决问题,最终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在自适应学习的过程中,运用示例演练和情境探索的方法,通过教师对学习者的引导,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其创造力,有机地将知识获取和认知技能的发展结合起来[2]。

现阶段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应以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目的是培养专业和专门技术人才。自适应学习理论的运用,应开发一切资源,让学生能够在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学习以及实践中获得校内外导师的指导,从而让其能够积极思考、有所创新,掌握相关的知识及技能。

(三)三维学习需求模型

依据让·皮亚杰(Jean Piaget,瑞士)的三维学习需求模型,以学生个体的学习为基础,包含了群体—个性、知识—体验、发展—反思。群体、知识与发展,即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就业实践,它们代表了高等教育实践育人的外在表现。如果没有将三种实践过程有效融合,我们就无法推动高等教育走向个性、体验和反思的内涵层面;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出,综合实践体系体现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

此外,学习不能没有体验,无体验之学习如同无水源之池塘。没有体验,没有反思,没有感悟,也就失去了成长与发展的机会。综合实践具有开放性与体验性的特点,学生在综合实践过程中,可以对社会生活有所体验,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有所深悟,并在就业实践的过程中对二者进行反思,为今后的发展与成长提供借鉴。

(四)系统理论

系统理论是现代管理学理论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其源自系统科学,它的核心思想是“整体虽是由部分所构成,却大于部分之和”。系统论的创始人贝塔朗非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它包括系统要素及系统结构[3]。其中,要素是系统的基础组成成分,它们间相互作用,对整体产生影响,要素不可以脱离系统,只有在系统内部才会发挥作用。系统结构是系统内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要素在系统结构中互动产生的作用是系统所体现的功能,它可以反映系统在一定环境中,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

将系统论运用到学生的综合实践教育中,便会构成教学系统。这一教学系统的要素比较复杂,至少包括学生、学校、社会、政府这四个基本要素,每一基本要素中还包括各个小要素,无论是基本要素,还是其中的小要素,各要素间都相互影响,彼此作用,从而对教学系统产生影响。目前,由于各个基本要素对综合实践的认识不够,彼此间不能良好地发生互动,导致我国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系统不是十分理想。为了更好地实现部分大于整体之和,各个要素都应深化对综合实践的认识,并为其教育提供充足的资源,从而构建完善的综合实践教学系统,培养出更多的更理想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三、高校综合实践现状

目前,众多高校的专业实践环节由教务部门负责,社会实践由校团委负责,而就业实践的开展更加不乐观。专业实践教学活动局限于课堂或教学计划内部,没有结合社会实践的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也不能让学生很好地接触、认识社会,更不能满足学生最大限度的学以致用。社会实践一般由学生工作部门、团委、学生会等组织实施,教学部门和专业教师很少参与。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学生不能很好地将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实践仅仅流于表面、注重形式,二者的脱节不利于就业实践的展开,不会增加学生在就业浪潮中的优势。

(一)对实践重视不够

众多高校都把社会实践安排在寒暑假,并将其作为一种阶段性的社会活动,实践内容多数为三下乡、义务支教等社会服务。社会实践并没有很好地与专业知识相结合,也没有体现出专业特点,这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体验与反思,也不利于其增强专业技能,对他们今后的就业发展也不能提供太多帮助。此外,由于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及成果也未进行鉴定,没有认真做好总结工作,多数学生实际并未参与社会实践,而是托关系在社会实践单位鉴定表上盖个章,然后抄袭或乱编总结或调查报告[4]。

(二)专业与就业实践基地较少,且各学科基地安排失衡

由于经费不足及社会关注较少等问题,众多高校设立实践基地的数量很少,且偏向于院校重点支持学科及能为院校带来利益的学科,而对于比较薄弱的学科,几乎未设立实践基地。另外,由于高校与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等联系不够紧密,校外实践基地的设立也不太乐观。

(三)指导教师较少

多数社会实践都由学生自发组织,大多数教师都不愿主动承担社会实践的工作,因为这对其没有激励机制。而专业实践如专业实习、种类众多的商业竞赛等需要有丰厚理论基础与实践经验的资深教师对其进行专业培训与有效指导。然而,由于高校师资力量缺乏,或者实践经验丰富的资深教师缺乏,所以得到专业指导的学生只是少数。

(四)实践活动经费配备不足

由于我国教育投入不足和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行政拨款,因此学校对每个学生的实践活动经费配备相对欠缺,很难保证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有效的学生实践活动机会。没有经费支持,实践活动只能流于形式,并未使学生通过实践来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素养,也并未使其在就业浪潮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四、高校综合实践体系的构建

基于以上原因,应该坚持就业为本,实践育人的理念,构建以下高等教育综合实践体系,主要包括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及就业实践,分别是群体、知识与发展升华到个性、体验与反思的媒介。三者间相互作用,构成一个整体即综合实践体系,三者能否有效实施直接影响综合实践的效果,进而影响就业。三者的有效实施与融合要依靠意识培养平台、制度引导平台、基本保障平台和素质拓展平台的搭建来给予保障。

(一)意识培养平台

搭建意识培养平台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让其对学生实践有正确的认识并能积极主动参与到学生实践中。意识培养平台主要包括:(1)日常教育,即通过系主任、社团组织、学生干部等对学生实践的重要性和意义进行宣传;(2)课堂教育,即让专业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3)多样化教育,即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对学生进行实践教育;(4)实践动员大会,即在开展大型实践活动前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

(二)制度引导平台

搭建制度引导平台的目的是落实好国家、高校、院系对学生实践的要求,以保证学生综合实践工作公开、公平和公正,为学生充分就业打下基础。

(三)基础保障平台

搭建基础保障平台的目的是让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够有效落实,而不是流于表面形式,主要通过建立学生实践基地,开展多种实践创新活动,加强实践队伍的建设等方式来保障学生可以有足够的综合实践资源。

(四)素质拓展平台

搭建素质拓展平台的目的是鉴定学生的实践效果,让其在参与实践活动后通过回顾、总结,撰写论文或者实践调研报告,这是学生对实践活动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有利于学生不断创新、突破自我。

此外,由于不同年级的学生在知识积累、素质培养、能力结构及身心特点等方面有所差异,因此,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要分层实施,并能有效衔接。另外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践侧重点也要有所不同,如针对大一的学生,主要偏重的是社会实践,而针对大四的学生,则更为注重的是就业实践。相关工作者在具体实施时,要把握好度。

以就业为本,关注学生的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及就业实践情况,构建高等教育综合实践体系,为其创建综合实践体系中的四个平台,并提供足够的实践条件及实践资源,以保证其综合实践的落实,这有利于大学生在就业大军中突出自己的优势,缓解其就业压力,有助于高校向社会输出令人满意的人才,同时也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相关机构要行动起来,共同构建高等教育综合实践体系,推动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和持续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尧.就业为本,实践育人,构建就业实践工

作体系——结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谈

就业实践[J].职业,2005,(S1).

[2]谢维和.教育活动的社会学分析:一种教育

社会学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4.

[3]王雨田.控制论、信息论、系统科学与哲学[M].北京:中

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6:1.

[4]丁晓华,李承敬.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技能培

养[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