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中学生物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道德”现象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不道德 成因 新课程 过程中 对策

摘要 对传统的中学生物课堂所存在的“不道德”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而构建有道德的课堂生活。

关键词 生物新课程 “不道德”现象 生物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就是要让教师和学生从课堂生活中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的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唯独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鲁洁语)。让每个学生都过上有道德的课堂生活,就必须回归生活世界,构建学生生命发展的新时空,充分体现新课程的育人理念。反思传统的中学生物学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非道德”甚至是“反道德”的现象,而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应该作出怎样的应答,才能使新课程实施中的课堂成为道德的课堂?

1 现象一:忽视生物学科所特有的教学内容的生命性。师生的生命意识淡薄

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中学生物教学内容的生命性是有别于其他学科的重要特征之一,新课程更加充分体现了生命性特征。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等原因,导致师生的生命意识淡薄,使生物课堂丧失了生命活力,从而削弱了生物学科的育人功能。

成因分析及对策:

长期的应试教育以及学校以分数作为考核教师的唯一标准,导致教师唯分数至上,使鲜活的教学内容变成了机械重复的训练,长此以往,就导致师生的生命意识淡薄。

生命性是中学生物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根本的特点,它是由生物科学研究对象的独特性决定的。众所周知,自然界中所有物质可以分为生物与非生物两大类。生物与非生物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在此基础上表现出生长发育、生殖、遗传变异、生命活动的调节等生命现象。生物科学的研究对象是生物,这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活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地球上的生物有约200万种,这些种类众多、分布广泛、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多姿多彩的生物使我们居住的地球充满生机和活力。

作为一名实施新课程的中学生物教师应该认识到人对生命世界的理解必然影响到人的世界观。人自身也是生物,对生命的理解也会影响到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以及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耗散结构理论对生物学研究的影响,生物科学发展十分迅速,这就要求在中学生物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基因的视觉看生命,从系统的视觉看生命,从历史的视觉看生命,从统一的视觉看生命,从而提升学生对生物学科知识的理解和对整个生命世界的理解。通过教学,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以形成崭新的生命观和正确的价值观。

2 现象二:做实验不如讲实验

生物学科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新课程重视学生的实验能力的培养,从实验内容的选取到编排都作了精心设计,但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却依然存在“做实验不如讲实验”的“非道德”现象,学生实验技能和实验思维得不到很好的训练,致使新课程实验教学质量下降。

成因分析及对策: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1)教师自身不重视实验,学校没有把实验教学纳入到对教师的考评之中;(2)学校实验条件差,无法开设实验;(3)对于毕业班级而言,由于教学时间紧,能够通过讲解应付考试的就不去花时间做实验。

实际上生物学实验是学生获取生物学知识与技能,形成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积极创造条件,提高实验的开出率,通过实验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以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以及不怕吃苦,勇于探索和合作互助的科学精神。近年来,高考试题中实验考查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不仅要认真完成课本上的基础实验,还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设计实验,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3 现象三:孤立地进行青春期性教育

青春期性教育对于中学生来说,是人生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课,但现实中依然存在着生理卫生知识教育不能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心理,不能缓解学生的内心困惑,理想道德教育未能筑起学生强大的精神支柱,法律和人文教育缺失,为极少学生埋下性犯罪的种子等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不能不说是青春期性教育的失败。

成因分析及对策:

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与孤立地进行青春期性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展青春期性教育,教师应立足课堂深挖教材,因地制宜地编制补充教材,延伸补充教学内容,应联系社会,实施开放性的青春期性教育,用科学家、艺术家和革命家的成长历程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成长教育,组织富有教育意义的讨论会、辨论会、影视评论会和社会调查活动等,使学生明是非、知善恶、辨美丑,从而树立起文明高尚的责任感、善恶感、良知感、正义感和义务感;开展寓教于乐的生物社团、夏令营活动和艺术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崇高精神,通过学法律、办讲座,分析案例和谈体会等形式进行法律教育,使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通过有效的人文教育使学生在思想上建立起强大的精神防线,有理想、有道德,自觉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教师还要紧密联系社会现象,了解时尚,把握潮流,预测各种社会信息,对学生的可能影响,及时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选择,使学生在对现实的分析、比较、选择和质疑中锻炼能力,增长智慧。

4 现象四:忽视学生的健康教育

中学生物新课程中有诸多关于健康教育的素材,教师对健康教育的意识淡薄,不能联系学生的实际需要开展这方面的教育,从而影响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成因分析及对策:

忽视健康教育的最根本原因是没有深入理解新课程的精神,仍然以追求高分作为教学目的,认为健康教育内容不是应试重点,没有充分认识和重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的发展的重要性。

健康是指一个人有良好的身体和精神以及社会适应的状态,学会健康地生活,使学生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人生观和心理的健康发展,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是生物学课的重要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首先要树立健康教育的意识,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实际,有效地开发课程资源,对学生进行有关传染病与非传染病的认识,心理素质教育,加强体育锻炼,科学用脑等方面教育。例如,在高中新课标人教版《生物》必修第3册中教师就可以结合“血糖平衡的调节”内容,对学生进行合理膳食,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预防低血糖症,防治肥胖和脂肪肝等健康知识的教育,引导学生从健康入手,珍爱生命。

5 现象五:环境教育的口惠而实不至

树立一种积极的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观念,已成为举世瞩目的迫切问题。中学生物新课程有着培养学生环境意识、传授环境知识和方法,开展环保活动的极好素材。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很多教师把环境教育的内容加工成“压缩饼干”,只为应试而教,导致环境教育出现口惠而实不至的现象。

成因分析及对策: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有:①教师自身的环境意识淡薄;②教师处理教材的能力有限;③升学压力所致。

新课程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出了“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提高环境保护意识。”的教学要求,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已经成为当今科学教育的重要特征。具体而言,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意识到自然环境的存在及其演变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第二,意识到环境问题的全球相互影响性;第三,意识到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环境休戚相关。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传授书本理论知识,进行教学渗透,又要充分利用校本资源,组织生物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结合身边的环境进行教学渗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取感受、参与体验、融入生活、走向社会,使事实认识与价值认识统一起来,道德责任和生态责任统一起来,驶入环境教育的快车道。

6 现象六:课堂互动少、对话少

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是师生在平等基础上的交往、互动,从而使师生双方达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的过程。然而长期应试教育导致课堂上师生互动少、对话少,教师的“目中无人”,很多教师的教学目标设计的是“教师做些什么”而不是“学生做些什么”,只有教的方案,没有学的方案,教师很少主动征求学生的意见,学生的学习感受,学生所存在的疑问,使课堂失去生命力。

成因分析及对策:

上述现象的形成与教师的教育观、学生观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树立崭新的学生观,发扬教学民主是改变课堂互动少、对话少的必由之路。

强调课堂互动与对话,是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表现。这就需要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观察学生的反应,倾听学生的思考,寓教于乐,通过调动学生将被动学习变成主动掌握的过程,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以学生为主体,体现教学相长。把“怎么学”与“怎么教”放在一起同步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民主的氛围,优化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来。

相关文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