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合文秘网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数学知识应用的意识与能力

作者: 浏览数: 关键词: 浅谈 中职 数学知识 意识 能力

摘 要:知识应用意识和能力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应该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我们应该把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创新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提高数学教育水平和效率,使每个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在各自的基础上有长足进步。这是职业教育工作者的职责和长期任务。

关键词:中职 数学教学 应用意识 应用能力

一、中职数学教学中应加强应用意识的培养

1.增加对数学史的介绍,提升数学在中职学生心目中的地位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数学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遇到新的知识点时,教师都要尽可能地给学生介绍该知识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人们的探索过程、取得的科技成果和对世界文明进步的贡献等。数学史的介绍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数学在人类文明发展中的作用,对于学生全面认识数学的地位,提高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增强学习动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在生活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数学的一大显著特点。由于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这为从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如果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数学课堂教学经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过程。这样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而且可以使学生主动地尝试运用数学知识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如讲概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材料“概率论的起源”,了解概率起源的社会生活背景;用银行存钱的利息计算、个人住房贷款利息的计算来学习等差、等比数列;又如天宫1号的发射成功,在变轨的距离、速度等问题均需要数学知识的计算。从大量生活例子出发引入的数学知识,学生学习积极性非常高,理解也很容易。

3.加强数学应用意识培养是中职数学教材改革的需要

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是中职数学教改的重点之一。基于数学课服务于专业课的基本思想,体现必需、实用、适用、够用的服务宗旨和学生能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加强应用意识培养,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重组,才能显露中职数学教育的特色。山东省新编中职数学规划教材把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贯穿在教材的始终。教材的大部分章节的引入,都是从实际中提出问题,或者是从相关问题开始。如指数函数的引入、等比数列概念的引入、复数概念的引入等等;在每节课的例题、练习中增加了大量的联系实际的内容;在每章后都开设有相关“阅读与实践”,让学生了解数学发展的历程。这都是为了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培养的需要。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还应注意在教学过程中多创设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课堂气氛,提供有趣的数学应用问题。通过教材中“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议一议”等不同形式,引导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亲临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思维空间,开阔学生学习视野,提高他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增强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内容改革使多方受益匪浅,保证了必要的知识,兼顾了数学体系的完整。不仅充分调动了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也使那些基础知识差的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带给他们的快乐和充实,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二、中职数学教学中应加强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

1.重视数学应用能力在中职数学教育中的作用

数学作为从量的方面处理现实世界中各种关系的科学,当然也要处理有关生产关系的问题,这是数学的实用价值。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教材中的数学问题多半是脱离了实际背景的纯数学问题,或者是看不见背景的应用数学问题。有的教师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数学的知识性、逻辑性、严谨性、系统性和理论性,忽视数学的工具性、实用性,忽视数学结论形成与发现的过程、数学对科学进步所起的作用等。久而久之,学生成为“高分低能”儿,在实际应用中败下阵来。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制一些与生活、科学有关的问题,使学生重视数学在生产、生活及科学中的应用,感到“数学有用,要用数学;好用数学,用好数学”,从而使其萌发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愿望,把学和用、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并积累处理实际问题的经验,达到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效果。

2.加强“数学建模”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是培养数学应用能力的关键一步。对新学习的数学知识,教师应多方搜集现实生活及其他学科中与新知识相联系的背景材料(如利润、人口、产量、降价等问题),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强调如何从实际问题中发现并抽象出数学问题,然后试图用已有的数学模型(如方程、不等式、函数、数列、三角函数等)来解决问题,并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探求应用,让学生经历“问题——建模——实践——应用——拓展”的过程。同时,还应注意引导学生结合自己所学知识探索更多实际问题和场景。由学生去抽象出其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语言加以描述。

3.实施问题探究教学,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背景结合起来,从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1)问题提出。教师的作用是创设问题的情境,而问题的设计提出是关键。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有意识地收集、整理一些适应本地生活、生产需要的实际应用性问题,增加实习作业和探究性活动,使学生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2)问题分析。教师要从观念和方法的层次上去启发学生,鼓励学生探求思路,进行独立的探究,展开必要的讨论和交流,在探索的过程中培养创新能力。(3)问题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落实解答过程,把应用能力培养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到

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自信力。(4)理性归纳。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问题的解答过程进行检验、评价、反馈、归纳、小结,并结合问题解决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学生要通过理性归纳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并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培养进取心和创造精神。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新课标的实施,给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数学课的服务性地位,数学课又具有了鲜明的职业特色,更要求数学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

相关文章:

Top